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虚道德天尊-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老道一瞧真急了,把三道符贴在剑上,口中念念有词,刚扔出去,只见一阵狂风大作。这阵风一过去,老道睁眼一看,吓得魂不附体

    这时一阵狂风大作,只听有脚步的声音。

    老道只打算这妖精必是青脸红发一身毛,仔细睁眼一看,却原来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子,果然芙蓉白面,杨柳细腰。真是梨花面,杏蕊腮,瑶池仙子、月里媳娥不如也。这女子扑奔老说道:“好贼,泰真你敢拘起你家姑姑来了。”

    周福同众人家道:“敢情不是外人,跟老道都是亲戚。”可谁知现在老道吓得魂飞魄散道:“仙姑不要生气,你听小道,我天胆也不敢拘你老人家。只因周宅请我来给公子治病,把仙姑请来。仙姑,必是在深山幽谷之中修炼,道德深远,何必贪恋凡尘?劝仙姑你老人家可以修炼个万世不化金身好不好?”

    “呸”妖精一听此言道:“你放屁我多日不曾吃人,今天我要饱餐一顿。”说着话往前扑奔老道,就见把肚子一瘪,由嘴内喷出一口黑气。老道哎呀一声,就地栽倒,宝剑也扔了。周福等众家人,吓得亡魂皆冒,往床底就挤。众人挤不下,周禄就拉周福的腿道:“你出来,我藏进去。”

    周福吓昏了道:“姑姑别拉腿。”众人正在乱藏,只听外面山崩地裂一声响,有胆子大的往外面一看,见外头红光一片,有一位金甲天神在门口站着,正是韦驮显圣。众人也不敢出去。

    直至天色大亮。老员外在前面,一夜没睡。天亮,员外带着一个胆大家人,来至花园瞧老道捉妖怎么样。来到这院一看,见老道在地下躺着,脸都青了,宝剑在旁边扔着。过去一摸,身上都凉。来至书房一看,见众人也有在床底下的,也有在桌底下的,过去一拉腿,众人道:“姑姑别拉腿,饶命”老员外道:“哪里来的姑姑?你等还不出来”周福众人一瞧道:“员外呀,可吓死我们了”周员外一问是怎么一回事,周福就把夜间老道捉妖之事,如是情形一道。

    周员外叹了一声道:“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妖没捉成,老道在这里死了,只得报官相验。”有钱的人最怕打人命官司,赶紧吩咐先把院子打扫打扫。

    这时周员外回至前面,自己一想:“那小子这个韦驮倒不错,在前厅搁着,怎么跑到后面显圣?等那小子来取,别说给他,问要多少钱,我买下可以镇宅。”正在这般景况,就听外面打门说话是唐济声音,叫:“开门取韦驮来了。我那韦驮有主人,给六百万银子也不卖。”

    周员外一听,赶紧往前面奔来,向门口一看,见外面不是唐济,站立一人,身高八尺,头戴宝蓝缎逍遥员外中,身穿宝蓝缎逍遥氅,粉底宫靴,面似三秋古月,慈眉善目,三绺黑胡须,飘洒在胸前,后面跟着小童十四五岁。

    周员外一看,认识是此人正是结拜兄弟苏北山。周员外问:“是苏贤弟叫门?”

    “不是。”苏北山道:“我给兄长引见一位朋友。我常跟兄长提起的神医唐公子,昨天晚上到我家去,提起扛韦驮化缘道兄长家中闹妖精,到这来捉妖,被兄长轰出,将韦驮像留在这里。昨天住在我家中,我想,兄长必然是不认识,要知是唐济,兄长决不能待慢。我今天陪着来,一来捉妖,二来取韦驮。”

    一听此言,周员外忙道:“贤弟,可了不得了,现在三清观的刘老道来捉妖没捉成,反给妖精喷了妖气,至今昏迷不醒。我正要给老道庙中送信,报官相验,听外面昨日那公子叫门,贤弟你把公子让过来。”

    苏北山一瞧,唐济在影壁墙根蹲着。苏北山道:“公子请过来,给员外相见。”

    周员外往里让,来至厅房,家人献上茶来。周员外道:“公子,我等不知,望希恕罪。”赶紧吩咐摆酒给唐济陪话。唐济道:“我今天不喝酒,我先捉妖净宅,退鬼治病,然后才喝酒。你带我到后面去瞧瞧。”

    “是,是。”唐济这么说,周员外更是高兴,连忙头前领路,来至后面,见老道还在地下躺着。

    唐济道:“老道,昨天许是遇着亲戚了。”

    周福道:“不错,昨天我们听见是老道的姑姑。”

    唐济道:“我先把老道治好了罢,你们去拿半碗开水,半碗凉水,我灌他点药,拿阴阳水一送,老道就好了。”

    这时早有下人把水取来,唐济把药化开,给老道灌下去。少待片刻,老道呕吐了半天,睁眼一看,是那公子同着周员外、苏员外都站在跟前。老道都认得,自己站起来道:“惭愧惭愧。”

    看了老道一眼,唐济道:“员外,你给老道五十两银子,让他回庙,好拿五供蜡扦赎出来。”

    现在唐济的话周员外可是不敢不听,连忙吩咐家人把银子拿来递给老道。老道谢了谢员外。

    却说这老道告辞回庙,来至三清观,叫童子去换银子赎当,把外头的捉妖净宅的匾摘下,嘱咐童子:“勿论是谁来请我捉妖,就道我入山采药去了。”从此老道不再出山糊弄于人。

    却说唐济见老道走后,唐济道:“员外,我先给公子退鬼治病,然后再捉妖。”

    周员外道:“好,圣僧大发慈悲罢。”带领唐济来到公子周志魁屋中。见这屋子顺前檐炕,公子头向东,脚向西横躺着,面上焦黄,一语,睁开眼看了看员外,又把眼闭上。

    这时苏员外一看道:“我这儿子素常是风流人物,这些日不见,大改了样子,脸上也没了血色,抬头纹也开了,大眼极角也散了,鼻子翅发讪,耳朵梢也干了,这便如何是好?”

    唐济道:“不要紧,我给他点药吃就好了。”

    周志魁是一向的赢弱,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彻夜无眠,精神恍惚,心中却也明白,见老员外、苏员外同唐济进来,睁眼瞧瞧,见唐济伸手掏出一块药来。

    周员外道:“公子,这什么药?”唐济道:“这叫要命丹。你儿子的命是没有了,拿我这药把命要回来。”说着唐济把药搁在口内嚼了,拿手一拨周志魁的嘴,唐济一喷,把药喷在公子嘴里。周志魁一见唐济如此,要吐没吐出来,把药咽下去,觉着肚子里咕噜一响,药引血走,血引气行,五脏六腑,觉着气爽,身上如去了一座泰山。

    看着转醒的周公子,唐济道:“周志魁,你父母跟前有几个儿?”

    “就是我一个。”

    “你既知道就是你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在花园以邪招邪,做出这桩事来,我唐济越说越有气。”说着话,照周志魁的天灵盖就是一掌。本来公子是病虚了的人,当时一伸腿,呕吐一声没了气。周员外大惊。

    见周员外大惊,唐济一回头道:“员外,你倒不用着急。是儿不死,是冤不散,这是该死。”

    周员外心疼儿子,点头答应。

    半响之后那周公子再次转醒才交代那鬼怪从何而来。

    原来周公子他一直在花园念书,这花园有三间艳阳楼,那一日公子上楼,扶着栏杆看花,厅东隔壁有妇女说话的声音。周公子一看,是王员外的花园,姑娘王月娥叫丫环摘鲜花。

    周公子仔细一看,见王月娥果然长得天姿国色。公子暗道:“头几年我与月娥在一处玩耍,见她长的平平无奇。这几年不见她,会变的这么好看,真是女子十八变。我周志魁娶个这等媳妇,也一辈子不委屈。”心中想着,二目就瞧出神。

    而那边的王月娥正叫丫环摘花,一抬头见西院楼上站定文生公子,见周志魁右手一揪绣带,左手拿了扇子,往身后一背,伸着脖子睁了眼,往这边瞧。姑娘臊的脸一红,告诉丫环:“荷花,快下楼吧。”

    公子直看着姑娘下楼,这才叹一口气:“唉,我恨不能肋生二翅,飞过去跟月娥成其好事,才合我心愿。”由这天,公子就中了迷,在书房闭上眼,书房内童子一倒茶,公子就道:“月娥贤妹来了”吓的书童撒腿就跑。

    这天晚上闷坐,一闭眼就仿佛月娥在眼前,睁眼又没了。天天跑到花园,叫道:“月娥妹妹快来吧”闹的小书童真骇怕。

    有一天晚间,公子闷坐无聊道:“我这条命给月娥耍了,要得单思病,茶饭怕吃。”正在思想,见帘板一起,进来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正是王月娥。

    话说周公子在屋内枯坐无聊,思想王月娥,天有二鼓之时,听外面有脚步的声音,那帘板一起,进来一位千娇百媚女子,果然品貌秀艳,姿容绝代,风雅宜人。

    周公子一瞧,正是月娥,忙说:“贤妹,你可来了我正想你如大旱之望云霓,你今一来,真遂我生平之愿。”

    周公子肉眼凡胎哪认得真假。这来者并非是真王月娥,原本是天台山一个妖精,有三千五百年道行,天天至城隍山前去听经,从此路过,见周公子想王月娥发疯。她倒是好意,变出个王月娥度脱度脱他。她也见过王月娥,自己摇身一变,变的一点不差,来至公子屋中道:“周大哥,你天天站在墙根叫我的名字,倘若婆子丫环听见,岂不败坏我名节。你若真有心爱慕于我,可托媒人前去提亲,大概我父母不能不允,那时名正言顺,以合我二人之心愿。”

    周公子一听道:“贤妹你别走,我自从那一天看见贤妹,我时刻想你,恨不得你我一时成其夫妻,今天你既来了,我今焉能放你过去。”拉住苦苦不放。妖精本打算来劝解,见周公于死不放手,又见周公子长的美貌,自己一想:“我何不盗取他真阳炼补内丹。”想完,这才说:“君既有情意,妾岂可不为你铺被叠床。你我这也是前世俗缘,惟恐你父母知道,多有不便。”

    周公子此时早已神魂飘荡,一概不顾,真是色胆比天大。

    第二天一早,那妖怪说:“我要走了,若是再不离去恐其被人查出。”

    见这妖怪要走,周公子还真有些舍不得。只听周公子问道:“月娥,你还几时来?”

    “明天来。”

    从这一天其,这妖精就天天一更来。

    而近日今天唐济一掌,把妖气打散,公子当时没了气。员外心疼儿子急呆了,苏北山也是后悔:“这怎么好?”

    正在两人为难,见公子悠悠气转。唐济说:“我越瞧你越有气。”说着过去伸手要打,给苏北山阻祝员外见儿子好了,也放了心。公子此时定了定神,要一碗白糖水,妖气也散了。

    眉头一皱,唐济起身正色道:“现在我们捉妖。”说完唐济叫周福、周禄二人,把韦驮拿过去,可是二人前去,也抬不动。

    周福心说:“看这韦驮不很重,怎么两人会抬不动?”

    唐济说:“我就知道你们抬不动。”说着,过去伸手,就把韦驮拿开。原来妖怪押在韦驮底下,一股黑风起来,要大肆横行,本来见唐济其貌不扬,唐济又闭着三光,妖怪要拿妖气喷唐济。唐济哈哈大笑道:“好孽畜,你也不知我是何人。”自己用手一拍天灵盖,透出一道白光。

    别人瞧唐济照旧**凡胎,妖怪一见,吓得惊魂千里,见唐济周身霞光万道,紫气千条,竟把妖怪照祝只见一阵狂风,现出原形。大家过来一看,乃一个大狐狸,跪在地下叫。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求唐济饶命说:“公子啊,你老人家别气,弟子本打算解劝他,公子苦苦揪着不放,我不从他,他也是想死,师父呀,你老人家慈悲慈悲,放了我,再也不敢滋事了。”

    唐济走上前去望着那大狐狸道:“好东西,我今天便宜你这条命,你再遇到我唐济手里,我定用掌心雷霹你。”说完便放哪护理妖怪自己走了。

    周员外见儿子也好了,把唐济请至书房摆酒,邀苏北山陪着。喝了两杯,周员外把北山叫到一旁道:“贤弟,你看你侄儿也好了,妖怪也捉了,我这家当你说句话,我在公子面前尽点心。你只管说,我不驳回。”

    苏北山说:“兄长,这公子极爱钱财,兄长还是赠其钱财为妙。”

    二人商量好了,回至书房,见唐济还喝着酒,周员外取出千两白银送与唐济,唐济哈哈一笑将白银收入袖中起身离去。

    “夫君,咱们这小师弟平日浪荡形骸,别说这做起大事来还真不含糊。”

    微微一笑,黄天化暗中看着离开周府的唐济道:“既然老师收小师弟入门就说明小师弟必有过人之处,看来老师并没有看错人。”

    听黄天化之言,邓婵玉眉头一皱,“夫君,那老师为何只是收唐济为记名弟子呢?”

    “这……”其实黄天化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老师清虚再将唐济带回山后也没有怎么教导于他,大多时间则是让唐济自己学习那五行术数。

    “行了。”寻死片刻,黄天化眉头一皱,“老师想法岂是你我能揣测的,莫要多言你我还是跟着小师弟再去看看他要做什么去吧。”

    却说那唐济揣着一千两银子在西湖畔最豪华的酒楼大吃了一顿,临走前让掌柜给打了两壶陈年女儿红喝得醉醺醺的出了酒楼晃晃荡荡的走在西湖岸边。

    渐渐的唐济出了清波门外至三清观,见门口捉妖的牌子也摘了,冷冷清清。唐济上前拍了两下门唤道:“快快来人开门。”

    那老道自打周宅回到庙中,拿银子把当赎出,叫童儿把捉妖的牌摘下:“如再有人请我捉妖,你说我入山采药去了。”小童点首答应,老道天天看书解闷。

    今天童子正在院中玩耍,听外面叫门,童子出来开门一瞧,门口站了一个公子。道童道:“找谁呀?”

    唐济说:“找你家刘道爷,到我们那儿捉妖,请他退鬼治病”

    想起老道嘱咐的,道童说:“不行,我师傅入山采药去,不定几天回来。”

    微微一笑,唐济说:“你到里面告诉在屋内看书的那个老道,就提我老人家,他就得见我。”

    小童一听唐济之言却是一冷,心想:“哟,他怎么知道我师傅在家看书?”但当即赶紧说:“公子,你等等。”说完忙奔到里面说:“师傅,外面有个公子说请你捉妖净宅,我道你采药去了,他说你到里面告诉那看书的老道,就提他来了准得见。”

    老道一听一愣说:“许是公子他来了。”

    老道忙跑到外面一瞧,果是唐济,忙说:“公子,您从哪里来的?弟子这里稽首了。”

    “好,你头前领路,我到你庙里坐坐。我问你一件事,你这不捉妖净宅,师徒几个靠着什么吃饭?”

    老道说:“公子,我这里素常就指着给人治病,蒙碗饭吃。自从周宅回来,吓的我哪敢捉妖,我这庙并无分文进项,你老人家给我想个什么主意吃饭。”说着来到里面落坐。和尚说:“我教你个搬运法。你如学会,要金银,一念咒就有;要好衣裳好食物,一动念就来。”

    老道一听大喜说道:“我就学这个好,别的全不学。师傅,你老人家教我练练。”

    “哎……”轻叹一声,唐济说道:“你练不了。要练这申通先得一天磕一千个头,磕四十九天。而且你须认我为师,你跪在地上念声无量天尊,磕一个头站起,念声无量天尊,才算一个。”

    “这……”沉吟片刻,老道一咬牙说:“我练一天磕一千头,只要我四十九天练成了,想要什么就有,我愿意练。”

    可这时唐济又说:“还不行。我喝酒谁打去?”

    “我叫童子打去。”

    “我每顿饭要吃肉,谁去买?”

    老道说:“我去买。早晚两遍点心,三顿饭,全是我的。”

    唐济说:“就是,由明天早晨起来就练。你先叫道童给我沽酒买菜,我先喝酒。”

    听唐济吩咐,老道忙叫小童去买了酒菜吃了。次早,唐济出了个主意,用二个笸箩,买一千黄豆,唐济坐在蒲垫,老道念一声无量天尊,磕一头念一声无量天尊,由黄笸箩拿粒黄豆,搁在红笸箩内,省记着。老道磕了几十头,就觉腰酸腿痛,磕至二百,见唐济闭着眼打吨。

    老道一想:“我捧过一把去,少磕些。”想到此处,见唐济睡熟了,忙捧了一把,往红笸箩内搁下。

    可就在这时,唐济一睁眼,说:“好东西,练法术偷私,重磕”说着把豆儿又抓回去,又拐了三百多去。老道磕了五六天,把剩的银子也花完了。唐济叫打酒买菜,老道叫童子:“把我的道袍别顶,金管当了,等我练好搬运法,再换好的。”

    “这唐济当真可恶。”暗中观察几日,发现唐济把老道祸害的够呛,邓婵玉对黄天化说道:“吾青峰山之人从未有如此做事。”

    “哼”听邓婵玉之言,黄天化冷哼一声。而黄天化这一声冷哼却不是冲着邓婵玉去的,而是正如邓婵玉所言那唐济实在有些不像话,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骗吃骗喝。

    暗叹老师怎么会收唐济为弟子的黄天化无奈的摇了摇头,但就在这时一件让黄天化、邓婵玉怒火冲天的事情发生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四百一十二章

    却说在那观中供奉的正是那三清圣像,今日唐济在观中饮酒,不由得喝得高了一些。

    栽倒在三清圣像前,唐济随手将那酒壶扔在那元始天尊圣像怀中。

    见唐济如此,那隐藏在暗中的黄天化与邓婵玉再也忍不住了。在祖师面前饮酒放浪也就算了,现在还敢如此。虽然这不是唐济本意,但不管是不是本意黄天化和邓婵玉也不能容他。

    眼中精光一闪,邓婵玉秀手一翻取出清虚赐的缚龙索就要出手擒拿唐济。

    可就在黄天化、邓婵玉刚要出手之时,突然金光一闪,黄天化与邓婵玉直觉的眼前景色一变,二人已出现在一处奇艺的地界。

    漫天金光笼罩八方,一座座佛塔佛寺耸立,黄天化、邓婵玉听到那佛塔、佛寺之中无数佛子吟唱,一轮轮佛光从那佛塔、佛寺之中涌出。

    “掌中佛国”黄天化、邓婵玉夫妇相视一眼,作为青峰山门人,黄天化、邓婵玉却也称得上见多识广,对各门各派手段都极为熟悉。

    “南无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响彻,随着这一声佛号佛国之中无数佛子随着齐念佛号。

    看着那袒胸露乳的大胖和尚现出身来,黄天化怒视这和尚冷声道:“东来佛祖,你不想活了?”

    “哈哈……”这东来佛祖脾气好那是闻名三界,听黄天化之言也不恼怒,哈哈一笑道:“丙灵公何必动怒,贫僧只是请丙灵公与尊夫人至贫僧佛国之中一叙,倒是没有别的心思。”

    “哼”怒哼一声,邓婵玉袍袖一卷一道五彩霞光直奔东来佛祖面门而去,那正是当年邓婵玉威震八方的五彩石。

    啪

    那五彩石毫无偏差的击在东来佛祖脸上,纵使是东来佛祖这准圣分身也被打的面皮发红。

    “好好好”果然是大度能容天下事,被邓婵玉打了一记,东来佛祖一点不见恼怒,反倒哈哈一笑叫了几声好。“不愧是三界第一暗器高手,黄夫人果然厉害厉害”

    见东来佛祖身上金光一闪,脸上红肿顿时消失不见,邓婵玉不禁暗叹这位东来佛祖果真不同寻常。

    上前两步将邓婵玉让在身后,黄天化知道这东来佛祖虽然只是那弥勒尊王佛身份,但在这佛国之中借助整个佛国的力量要对付自己夫妻二人还是没问题的。虽然说自己老师威震三界,但却是不知这东来佛祖敢不敢冒着被自己老师记恨的危险诛杀自己。

    但即使此时身处佛国当中,黄天化也不害怕。你东来佛祖再厉害又能怎样,虽然此时我夫妻二人被你困在佛国当中但我二人若是有性命之危老师肯定能感觉得到,到时候一定会在我二人身死之前赶到。

    黄天化在清虚身旁多年,对自己老师的手段可是比别人都要清楚。而且黄天化知道现在在这个圣人不出的年代,别说东来佛祖这个准圣分身了,纵使释迦牟尼佛本尊至此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毕竟老师清虚护短是三界出了名得,要是佛门敢动自己一根汗毛,老师定会不顾一切杀上灵山。

    显然作为对手东来佛祖也知道清虚的脾气,也知道诛杀黄天化带来的后果,当即也不敢对黄天化、邓婵玉夫妇二人下手。

    望着那对自己怒目而视的黄天化、邓婵玉,东来佛祖哈哈一笑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佛国当中,不知隐没在哪座佛塔之中。

    看着那东来佛祖消失,黄天化、邓婵玉相视一眼无奈之下只能呆着这佛国当中等老师清虚出手相助。

    “夫君,老师什么时候能来接咱们出去啊?”此时邓婵玉也知道这东来佛祖不敢把自己夫妇怎么样,故而这句话中不说救自己出去,而是说接。

    微微一笑,黄天化丝毫不以为意。“娘子,就在这呆着吧。这次老师是派咱们下山来看着小师弟,当然只要咱们没有什么危险老师也不会察觉。”

    “呵呵。”扫了一下周围那无数佛塔、佛寺,邓婵玉呵呵一笑,“这佛门弟子就是俗,不管什么都弄成金的。”

    “哈哈……”

    且不说黄天化、邓婵玉夫妇在掌中佛国当中被困。但说那唐济在这道观当中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现在那老道全部家当都当了给唐济换酒肉了。没有好吃的留住唐济,老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济离去。

    在苏杭游览数月,唐济向路人问起何处最是繁华,在得到了长安这个答案之后唐济直奔大唐国都而去。

    看着热闹的长安城,此时的唐济却是感觉长安这名字听着耳熟,却是忘了以前曾经在什么地方听起过。

    虽然此时的长安已经不再是当年太宗皇帝那时的万邦来朝了,但如今的大唐仍然是所有邦国的中心,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大唐都当得上是天下第一。

    缓步走在长安城青石板铺的路上,四处观望唐济才发现这里才是自己玩乐的最佳场所,纵使那苏杭山水甲天下,但若论及繁华却是不如长安多矣。

    “好一处天然居”

    在天然居中饮过贮藏二十年的女儿红,唐济才发现就在天然居不远处还有一座更大的酒楼。

    “这长安真是一处圣地啊”在长安城中饮酒吃肉数日,唐济才发现这长安城酒楼是一处比一处好。

    “老丈”摸摸怀中仅剩的数十两银子,唐济向路边一老丈问道:“长安城中何出最繁华啊?”此时的唐济却是想反正自己怀里银子不多了,还是找到长安城最好酒楼吃上一顿吧。

    “哪里最繁华?”听唐济之问,这老者只像是看着一个奇特生物一般望着唐济。“这还用问?到了长安当然是皇宫最繁华了。”

    “皇宫”唐济闻言一拍额头。也是,自己出身皇族怎么还把这个茬给忘了。一国当中无论州县当然是国都最是繁华,而国都当中自然是皇宫之中好东西最多了。

    这一路上骗吃骗喝,唐济仗着自己有些本事做了不少不属正道的事。现在的唐济却是想到若是到皇宫中吃上一顿御膳房做出来的山珍海味却是人生一大快事。

    想到此处,唐济不再迟疑直奔皇宫而去。

    来到宫门外,唐济却是使出五行术数当中的土隐术。要说当年得清虚所传土隐术,唐济最擅长的就是土系当中的隐身术,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法术用来捉些山鸡野兔之类的山间野味最是容易。

    虽然说当初清虚收唐济为几名弟子没有传唐济阐教玉清仙法,但这套五行术数乃是清虚这些年来参悟五行剑阵悟出的。其玄妙自是不差,若不是此时清虚还未证道成圣当不次于玉清仙法。

    隐去身形来到这皇宫之中,唐济却是不知道平日在那些州县当中没有什么高人,自己也能为所欲为,但这皇宫之中却是藏龙卧虎。自大唐太宗皇帝时就曾有海外修士不远万里而来,故而大唐皇宫之中一直供奉着四五位高人。

    当然那些供奉在没有敌人皇宫之时也只是会暗中守卫皇宫一些重要的人物和地方,对御膳房这种地方当然不会关注。

    大吃了好几顿,唐济才发现这皇宫才是最适合自己呆的地方,虽然这几年和老师住在山上,但从皇宫中长大的唐济还是对宫中的生活最想念。

    隐身呆在大唐皇宫之中,饿了就去御膳房找些吃的,捆了就在花园假山之上小憩片刻,这些日子唐济生活还真的不错。不但不用为了吃喝发愁,而且还过得很棒。

    可就在这日,唐济在皇宫中四处转悠来却发现在皇宫西北角的一个地方静悄悄的很少有人经过。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冷宫?”对冷宫这一词唐济也只是听别人说说罢了,在女儿国中哪会冷宫的存在。

    “去看看热闹也好。”心念一动,唐济直奔那一处而去。

    来到近前,唐济才发现这是一处禅院。

    “皇宫之中怎么会有佛门禅院?”

    正好今天又有点喝得高了一些,唐济也不管别的摇摇晃晃的进入那禅院当中。

    “梆……梆……”当唐济一步踏入禅院之中,一阵木鱼声悠悠传来,唐济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虽然道行不高,但毕竟出身名门,唐济顿时察觉这禅院有古怪。

    就在这时木鱼声停止,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唐济面前那佛堂之中传来,“阿弥陀佛看施主不似宫中之人,不知是从何而来啊?”

    “你……”看着那白眉垂肩的老和尚从佛堂之中走出,唐济心头一颤。看着这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唐济只觉得心中那最深处的什么东西被触动了。

    “南无阿弥陀佛”望着唐济,唐三藏也是一怔。眼前这少年虽然一身酒气,但在唐三藏眼中是那么的亲切,是那么的顺眼。

    “敢问施主从何而来?姓氏名谁?”

    “我……我……”听着唐三藏那带着沙哑的磁性声音,唐济只觉得特别舒服,当即答道:“我从山上下来就来到了长安,我叫唐济。”

    “唐济?”咀嚼着唐济二字,唐三藏眉头一动,那长至肩膀的白眉耸动表示此时的唐三藏有些不安。

    唐三藏、唐济父子的初次见面就在这不经意见开始了。

    '奉献'



………【第四百一十三章。交代情节不喜勿看】………

    第四百一十三章。交代情节不喜勿看

    不知为什么当听到唐济名字时唐三藏心中没有由来的一颤,而眼前这个一身酒气似乎吊儿郎当的少年在唐三藏眼中却是那么的亲切。(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唐济……唐济……”一遍遍在口中咀嚼这个名字,此时的唐三藏竟然有些发呆。

    自与唐三藏相见,唐济也同样感受到一种源自血脉之中亲切。这时听唐三藏不断念叨自己的名字,唐济忍不住开口接道:“我母皇说我父乃大唐高僧,有大志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