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亡女神-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那个庄客要走了,这次只用了两天,离玄就又还给了柴进一个疯癫之人。这已经让柴进感觉到一丝凉意了。
时隔半个月,一个名叫斐勇的悍匪来到柴进庄园避祸,照例,柴进还是收留了他,并且还准备了一桌酒席。离玄听说了,也赶来作陪。但显然,斐勇并不领情,对柴进说道:“何故妇人在席?”
柴进看着离玄,要她自己解释,离玄笑道:“因为贫道胆子很大。”
斐勇哂笑说道:“洒家从未听说过妇人有胆大的。”
离玄说道:“贫道的住所群鬼围绕,然依旧能安然入眠,难道不是胆大吗?”
斐勇哈哈大笑,说道:“洒家生平杀人无数,还怕什么鬼物?”
离玄笑道:“那好汉敢到贫道那里住上一晚吗?”
斐勇说道:“有何不敢?”
第二天,离玄还给柴进的依然是一个已经痴傻了的人,那个杀人放火,胆大包天的悍匪斐勇和之前的那两个庄客一样,被吓疯了。
这让柴进有些心惊胆战了,更重要的是,这超出了柴进的理解能力。首先,离玄没有动用什么刑具,离玄和扈三娘入住那个别院的时候,就只带了两个小包裹,之后柴进给过离玄一些东西,离玄自己也要过,但都是些普通的生活用品,特殊点儿的就是些朱砂,符纸之类的施法材料。那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柴进紧锁眉头,招来在别院服侍离玄和扈三娘的两个丫鬟,问道:“昨夜可有异常?”
柴进的庄园再大也就只是个庄园,庄客下人也就那么多,消息散步的自然就很快了,那两个丫鬟也听说了一些风声。她们也被吓得够呛,但更可怕的是,她们昨晚毫无所知,所以也只能回道:“昨夜并不异常。”她们犹豫了一会儿,又继续说道:“只是晚上颇为安静,而且有阵阵凉意。”
柴进又问了几句,但也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回答,就挥手让那两个丫鬟退下了。
而此时,离玄侧卧在榻前,闲看着一本书。她之所以能让他们疯癫,手段其实很简单,吓唬他们。
这就要说到一个问题,恐惧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是,恐惧的根源是死亡,所有的恐惧,都是从对死亡的恐惧中延伸出来的,因此,对于身怀死亡原力的夜宸来说,她是可以去吓唬人的。但在这方面,唐婳那种拥有恐怖散布天赋的人才掌握着技巧,或者说招式,但夜宸,只拥有“内功”。没有“内功”的支持,“招式”只是华而不实,但如果没有“招式”的发挥,单纯用“内功”,消耗就很大了,而且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夜宸就是通过死亡原力的侵袭,诱发出那些庄客悍匪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但要注意的是,这个任务世界并不是灵异类的,再加上没有唐婳的辅助,而且对于习武之人,坚毅的性格是可以抗衡夜宸的死亡原力的侵袭带来的影响的,为了能在一个晚上,将一个驰骋江湖的悍匪给逼疯,夜宸已经耗尽了自己体内所有死亡原力。所以她现在不是没事做了,而是全身无力,做不了别的事了。
但不管怎么说,离玄还是成功的吓住了柴进,他认为离玄确实不是善类,让这种人睡在自己的枕边确实太危险了,还是离得远一点儿比较好。柴进多少还能理性的看待这件事,但他庄上的庄客就没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了,离玄是个妖道邪魔的传言慢慢扩散开来。
但对此,离玄并不在乎,见终于稳住了柴进,离玄又开始了练习道术,体会法则的平淡日子。终于在六月的一天,柴进庄上来了一个被押解的犯人。从那一天起,离玄真正锲入到了水浒的故事中,因为那个被押解的犯人,叫做林冲。
ps:这一章里,离玄用的了杀鸡骇猴。这个计策很简单,谁都知道,但要用好,也很不容易的,或者说所有的计策的原力都很简单,几块钱买本孙子兵法就什么都知道了,但先不说用的好不好,大部分人会不会用都是问题。
例如这个杀鸡骇猴,有明着来的,有暗着来的。明着来的比如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官上任,需要立威,也需要施恩,但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必须先立威,再施恩,先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别人会念你的好,先给个甜枣,再打人一巴掌,绝对会要遭恨的。简单说来就是先苦后甜甜更甜,先甜后苦苦更苦。这是明着来的,比较隐蔽一点儿的就像离玄这样。柴进知道离玄这是在立威,但具体原因他估计还不是很清楚,毕竟如果不是夜宸的身份,按照当时的道德背景,离玄做出妥协也不是不可能,当然,那样一来,柴进就被彻底吃的死死的了。但不管怎么说,离玄的目的达到了,柴进决定还是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好。还有一种,是更加隐晦的,就是宋江经常用到的,如果有江湖好汉被朝廷抓了起来,明明稍微打点一下就可以了,最多流放几年,但只要有钱会做人,流放的日子也并不难熬,例如说宋江被发配江州。尽管不是件大事,但宋江一定要劫狱,一定要把事情闹大,一定要让朝廷知道,犯人和梁山是一伙的,将那位好汉重归朝廷的路彻底堵死,安心上梁山。但这并不容易,要知道,当时的大宋吏治**,但先对于贼寇来说,还是个庞然大物,想要劫狱,必然需要强大的武力,必然要血溅大地。江湖好汉被劫到梁山后,宋江必然会是一番施恩,名头大的还要做出让位的姿态。他为什么敢施恩,是因为他劫狱的时候,已经立威了,劫狱,不但让朝廷知道梁山的厉害,也让那个还在狱中的江湖好汉心惊,这就是一种隐性的立威。有了这么一遭,上到梁山后,不管受到什么礼遇,他们都清楚,自己是被这群贼寇从朝廷大牢里劫出来的,所以,在见到宋江的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纳头便拜。
对于夜宸一晚上就能把一个悍匪吓疯,是可以这么理解的,武艺高强的人不一定就不怕死,夜宸的这种攻击,对于怕死的人来说效果就特别好,要是真的像水浒结局时的鲁智深那样,看破了生死,夜宸的这种攻击就一点儿都没用了。
。。。
 ;。。。 ; ;
第六十三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2)
经过长时间的协作,柴进终于对离玄有了信任,或者说是对她的智慧有了信任,认为她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能帮助自己。至于说对她本人到底信任不信任,那就不好说了,但离玄的一个很大的劣势现在成为了优势,她是女人,在那个年代,她永远无法走到前台作为领导者,而且柴进相信,世上再无一个人敢对一个女人的智谋抱有如此的信任,所以除了他这儿,离玄也没地方能去。因此在柴进的庄园里,离玄是很有话语权的,柴进外出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事,都是离玄处理的。
六月的一天,柴进出去东庄打猎了,庄园里只剩下了离玄,她对打猎这种事并不感兴趣。离玄正在看书,一个庄客来报:“庄外来了个被押解的犯人,今日大官人不在,不知应怎么处置?”
离玄问道:“那犯人叫做什么?”
庄客答道:“那人叫做林冲,据说之前是个禁军教头。”
离玄点了点头,说道:“那个人我听说过,是个江湖好汉,你去准备些汤水酒食,先予他吃了,稍后我再去见。”
那庄客应诺,回去对林冲说道:“好汉且先饱饮酒食,稍后先生就来。”
林冲赶忙谢道:“劳烦大哥了。”
林冲吃了些饭菜,喝了几杯酒,就见一个身着道袍,俊秀飒爽的女子走了进来,坐在了主座上,旁边的庄客小声提醒道:“这就是我家先生。”
林冲愣了一下,之前他听说柴大官人不在庄上,凡事需要庄上供奉的先生做主,但也没想到这位先生是个道姑。但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林冲赶忙施礼,说道:“谢过先生救助,小人本是戴罪之身,能得先生酒食相待,感激不尽。”
离玄笑道:“林教头客气了。”在水浒里,林冲是个拥有很多心理缺陷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个武艺高超的人,换句话说,他是个可以利用的人。
离玄上下打量了下林冲,然后寒暄了几句,就走了。到了门外,对庄客吩咐道:“去请医师来,为他医治下身体。”现在的林冲还是挺惨的,押解他的两个公差受高俅的指使,要在半路上就杀了他,但林冲的武艺太高,所以他们只能先折磨他,期间肆意打骂,用开水烫他的脚,然后逼他赶路。虽然后来林冲得到了鲁智深的救护,但现在到这里时,他依旧是满身是伤。
庄客带了医师进来,林冲诧异说道:“这是何故?”
庄客笑道:“先生看壮士身上有伤,特命小人带来医师救治。”
林冲恍然,拜谢不止。
没过多久,柴进就回来了,听说林冲来了,赶忙要去接见,毕竟在江湖上,林冲也算是个有名的好汉了。就在他走过堂前的时候,被离玄给拦住了,两人走到了一个僻静之所。
离玄问道:“大官人可知林冲是何许人也?”
柴进说道:“他是个禁军教头,江湖上颇有名望,是个武艺高强的好汉。”
离玄意味深长的说道:“此人可用。”
柴进苦笑道:“这我怎不知,奈何林冲得罪的是高太尉呀。”柴进作为前朝嫡系子孙,算是一个清贵之人,但在朝廷上,他没有,也不敢有什么好友,对于得罪了高俅的林冲,他也没什么办法。
离玄笑道:“这个大官人无须担忧,在高太尉那里,我多少还说得上句话。”
柴进大吃了一惊,他完全没想到离玄还有这样的人脉关系,但他却并没有深究,只是问道:“那高俅害得林教头如此凄惨,就算高太尉那里无碍,林教头岂能放得下这深仇大恨?”
离玄笑道:“林教头乃是审时度势之人,自会做出选择,大官人且放心。”
柴进还是有些不信,但见离玄信心满满的样子,还是选择试上一试。
离玄回到自己的别院,摊开笔墨,开始写信。离玄刚才并不是夸口胡说,她和高俅确实没什么交情,但她认识高俅的兄弟,高廉。
高廉,官拜高唐州知府,精通法术,两败梁山,最后梁山请得公孙胜,高廉斗法失败被杀。当然,水浒中一般称高廉的法术为妖术,对此离玄嗤之以鼻,她就从来没听说过,法术还分妖术和仙术的。
习得法术,必须要有师承,指望自学成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高廉,也算是师承翠秀山真武观的一个支脉。毕竟水浒大部分都是写实的,所以修习法术的人很少,多少都扯得上点儿关系,相比来说,离玄和高廉的关系还比较亲近的,虽然没见过面,但都知道对方,现在,离玄就要写信给高廉,为林冲周旋一番。
此时,柴进正在和林冲宴乐饮酒,对于这种酒席间的杯杯交错,柴进要比离玄更加熟悉,也更适合放得开。柴进痛饮了一杯,突然问道:“不知林教头对将来可有什么打算?”
林冲叹了口气,说道:“只指望能安稳度日,来日再找机会报得朝廷。”
柴进心中暗暗叹道,离玄果然推断的无差,说道:“我家先生神通了得,愿为教头说项一番。”
林冲慌慌忙站了起来,纳头拜道:“若能化解了和高太尉之间的恩怨,小人愿结草衔环,以报大官人恩德。”
柴进连忙扶起林冲,说道:“本是江湖中人,自当相互扶持,只是教头现在已是戴罪之身,要想恢复官职恐怕还需要蛰伏一段时间。”
林冲说道:“这个小人自然明白。”
柴进说道:“教头尽管安心去,沧州之地的事宜我自会周旋一二。”
林冲又拜了几拜,说道:“谢过大官人恩典。”
ps:这一章说道了林冲,正好说一下这个经典的文学形象。
豹子头林冲,梁山排位第六,上应天雄星。
之前我说过,水浒这本书是在为恶人立传,所以当它被拍成电视剧的时候,必须要对其中一些情节做出修改,例如说,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后,并没有说救济贫困,他们只是自己留着用了,但在电视剧版中,他们不但劫富,而且济贫了,将其道德水平提高了不少。受电视剧的影响,林冲这人在很多人的心中,还算是比较正面的,但事情真是这样吗?
水浒中有个情节,林冲买刀。有天,林冲和鲁智深在街上闲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卖刀的,最后林冲以一千贯的价钱买了下来,而他买了刀后的想法却是:“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说道这里,还要再说一下,十八万禁军教头是个什么职位?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个很大的官职,其实不然,教头在禁军中是个地位很低的官职,而且教头不是将军,他是没有丝毫领兵权的,水浒后文中之所以有教头带兵,那是因为他们还兼着其他职位。林冲作为这么一个官职很低的教头,买到一把宝刀后,却要去跟当朝太尉高俅比试比试。这是一种极度的愚蠢,不要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恐怕都不会有几个人会这么做,这反应出了林冲骨子里的浅薄与自大。
这还不算什么,最多说明林冲为人处事上的缺陷,但林冲休妻这个情节,就真正说明了他内心的卑劣。
林冲在发配沧州之前,写下休书,把他的妻子休掉了。按他的说法,是怕妻子被他连累,但其实,是怕妻子连累他。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张氏,而阻碍高衙内得到张氏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她是个有夫之妇,通俗点儿说就是名花有主了。强娶一个单身的女人要比强娶一个有夫之妇承担的道德压力小得多,而现在这盆名花的主人不要她了,你说张氏还有什么出路?为了这件事,高衙内闹得东京满城风雨,她还能改嫁吗?这一点极其重要,不管网上有多少评论来论述宋朝女子改嫁的习俗,都无法绕过,这个女人是高衙内,或者或高俅的义子看上的,而高俅是当朝太尉,不管改嫁风俗有多开放,有多少人敢娶这个张氏?林冲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谁敢因此而得罪高俅?小门小户的不敢娶这个高衙内钟意的人,大贵大富之人何必为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恶了高俅。张氏的出路就只有两条,一条是守节,但已经没有了丈夫的庇护,哪怕是名义上的庇护,作为一个女人,她没有任何能力去抵挡高衙内的侵占,所以,要想守节,张氏只有死路一条了。若不想守节,那么张氏也只有一个选择,屈从了高衙内。最后,张氏选择了悬梁自尽。
更关键的是,在整个事情中,林冲和高衙内,或者说高俅的唯一矛盾就是张氏,因为张氏是林冲的妻子,又被高衙内看上了,所以他才会受了冤屈,才会被发送到沧州。所以说,只要抛开张氏,林冲和高俅之间就没有什么根本的矛盾了,这就是林冲休妻的目的。这可以结合后文,林冲对那两个百般折磨他的官差的态度,说明他依然是希望能够回去做自己的教头的,他对官差的软弱,是因为他不想和朝廷闹翻,他还是想回归朝廷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先要解决掉张氏的问题,只要张氏作为林冲的妻子,他和高俅之间的矛盾就无法化解,所以林冲只能做出休妻的决定了。
这个情节充分展现了林冲内心的卑劣,这种卑劣,要比秦明那样的罔顾妻子性命还要严重的多。
水浒之中的众人,有仙有佛,有妖有魔,但有一类人,只可作为畜生,林冲,当得其一!
当林冲最后无奈,去上梁山时,当时的梁山之主白衣秀才王伦觉得驾驭不住他,有碍于保荐人柴进的面子,提出了要林冲杀一个人,作为投名状。这个情节在电视剧版中排的极有张力,着重突出了林冲在内心的挣扎,其实这也是电视剧对水浒好汉的一种美化,在原著中,林冲可是毫不犹豫的去做了,只不过是一连几天运气不佳,没遇到一个单独过路的行人,让他忍不住抱怨道:“我恁地晦气!等了两日,不见一个孤单客人过往,如何是好?”他可一点儿没有不好意思。
林冲最后的结局是得了风瘫,半年后死去,在床上硬生生的熬了半年,就算依照现在的医学条件,在床上瘫了半年也是极其难熬的,何况是当时,所以林冲可以说是水浒好汉中最悲惨的结局了,而这就是水浒作者为林冲这样的人安排的结局。
。。。
 ;。。。 ; ;
第六十四章 伏魔记之腾蛇初临(13)
借着高廉的说项,再加上现在林冲的妻子张氏已死,高俅也就没有再追究,林冲到了沧州之后,因为高太尉的暗示,再加上柴进的多方活动,给林冲提了一个小小的军官,手下掌管着七八个兵卒。因横海郡有盗贼出没,沧州知府就派林冲去那里逮捕贼寇,维持治安,于是林冲就住在了柴进的庄园里,兼职作为一个教头,教导柴进及众庄客武艺。
这一番运作花了离玄不少的心思,毕竟柴进只能算个清贵之人,对于朝廷权臣他就一点儿都不熟悉了,只能靠离玄搭上高廉这根线,再与高俅有所联系。高廉算是高俅亲属中有能力的一位了,至于高衙内之类的,高俅自然明白,是当不得大事的,说的难听的,他恐怕连贪都不会贪,所以高廉的说项高俅还是会听进去的。因此事情的成败关键,就要看高廉会卖给离玄几分面子了。但离玄和高廉只是相知,但并不相识,几封信寄去,高廉只是推脱,最后没办法,离玄只好写信给自己的师父斗虚道长,请到他来出面,才算说动了高廉。同时也让高廉意识到了自己本宗真武一脉的这位小师妹在师门中的重要性,从此两人多有书信交往,慢慢的亲厚起来。
虽然中间有些波折,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柴进在离玄的倾力帮助下,总算是赚到了一个林冲,手下终于有了个可用之人。而林冲,虽然有很大的心理缺陷,但也不是个愚笨的人,他也知道自己从一个被差官都能杀死,到现在多少算是个官吏,全仗着柴进和那个神秘的道姑离玄的周旋,自然从心底里感激。
但只有一个林冲还不够,离玄又想到了那个花和尚,鲁智深。当初林冲在野猪林被好友鲁智深所救,但一来鲁智深相貌特征很明显,二来林冲一句“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把鲁智深给卖了。鲁智深估计也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从此在江湖上游荡漂泊,而现在,离玄就想着也把这个英勇善战的花和尚也给赚到手。
一日,离玄唤来林冲,说道:“教头可在此处住的安稳?”
林冲施礼说道:“小人本是流配罪人,幸得大官人和先生救助,无以为报,只愿得能为先生分忧。”这句话说得有些奇怪,好像和离玄问的没什么关系。其实林冲知道,离玄花这么多心思把自己解救出来,绝对有自己的思量的。但那时自己已经落得个一无所有了,现在却衣食无忧,受人之恩,替人分忧,本是分内的事,离玄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有事要做了。
离玄说道:“教头多礼了,我也曾在江湖上闯荡,听说有位好汉,名唤作花和尚鲁智深,与教头有旧,如今漂泊无依,大官人本是乐善好施的人,素来敬重英雄好汉,听说后很是心往,若能相见一面,那是最好的了。凭得大官人的运作,也可保他在这里衣食充足,不惧追捕,又有教头这样的好友相伴,总好过在江湖零落,不得归处。”
林冲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本来小人就打算过段时间去求得大官人恩准,庇佑我这位兄弟,现在得先生恩准,小人先替我这位兄弟谢过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我就去寻得他来。”林冲也确实觉得在柴进这里生活不错,听离玄这么一说,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离玄说道:“那是最好了,但现在不知那位好汉流落至哪里去了,万一寻他不着,也不必强求,以后再去即可,但林教头,你必须在五月之前回来。”说到最后,离玄的神色已经很严肃了。
虽然不知道离玄为什么要规定出时限来,但林冲也没有细问,只是应诺了一声,说道:“小人必定快马加鞭,定会在五月之前寻得我那位兄弟来。”
林冲第二天便骑得一匹好马,支取了五十两白银作为盘缠,去寻找花和尚鲁智深了。
还好事情进行的颇为顺利,林冲在四月初在二龙山附近找到了鲁智深。那时鲁智深实在走投无路,他又只会杀人打架,实在耐不下性子去做些小买卖,或者赚的块薄田耕作,没办法,只好选择去落草了。深陷困顿的鲁智深听说了林冲的境遇,暗叹柴进仗义,更惊讶那个叫离玄的道姑人脉广厚,深不可测,但能找个容身之处已然很不容易了,不到万不得已,谁想去落草为寇,所以听说柴进要招揽自己,鲁智深也没有犹豫,就跟林冲回来了。两人急忙忙赶路,终于在四月中旬回到了柴进的庄上。
柴进听说花和尚鲁智深来了,也很是高兴,备下酒席,盛情款待,宾主尽欢。从此后,鲁智深也和林冲一样,作为柴进庄上的教头,住了下来,每日酒食供足,闲暇和林冲较量一番,也算是怡然自得。
五月初的一日,离玄找到柴进,说道:“贫道今日有一事,须得大官人帮助,特厚颜来告。”
柴进说道:“先生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来。”
离玄说道:“我与一人,深有仇怨,望得大官人相助,诛杀此人,以解心头怒火。”语气杀气泠泠,似霜似冰。
柴进愣了一下,没想到离玄还有个仇人,在他眼中,离玄武艺高强,人脉深厚,还有什么仇怨不能得报的,难道是什么动不得的人吗?
柴进小心的问道:“不知先生和谁有仇怨?”
离玄说道:“此人姓公孙,单名一个胜字,江湖喝号入云龙,他和我没有私怨,只是此人与我命理相克,是我修道途中的一劫,此劫不除,我修道之时必遭厄难,有性命之碍。”离玄倒也没有说谎,公孙胜是一百单八个魔君真灵之一,而她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荡平这些魔君,是可以说成命理相克。只不过她没有告诉柴进,他和自己也是命理相克的。
柴进听了松了口气,他以为离玄要去暗杀什么朝廷命官呢,原来只是个江湖中人,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先生打算怎么办?”
离玄说道:“我已打听得那人的下落,须得大官人将林冲和鲁智深借予我,以诛此寮。”
柴进说道:“这个好说,不知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离玄说道:“事不宜迟,我打算明天就走。”
ps:这一章说到了公孙胜。
入云龙公孙胜,梁山上坐第四把交椅,上应天闲星,职务是掌管机密军师。
公孙胜这个人是很奇怪的,看过水浒的人都有种感觉,他的存在感不强,很多关键,精彩的情节都没他什么事,如果只是看过电视剧版的,那对这个人的印象就更淡了,因为把斗法场景拍出来需要的特效花钱太厉害了,所以电视剧版中,公孙胜本来不多的戏份又被删节了大半。,举个例子,在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刘唐是消息提供者,晁盖是领头的人,吴用是出计策的人,阮氏三雄是战斗力,本来这已经是个很不错的组合了,要是想要凑足七星,那么可以把有地理优势的白胜也加进去,但偏偏多了个公孙胜。虽然公孙胜加入了进来,但在智取生辰纲的整个过程中,他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到了后文,更是没有任何戏份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感薄弱的人,在水浒中的排位是很靠前的,他是天罡星第四位,对应天闲星,并且和军师吴用的职位差不多,是掌管机密军师,属于梁山的核心决策层。
这种文章结构上的矛盾让很多人都会想到,在最开始的水浒章节布局中是没有公孙胜这个人物的,只是为了某种目的,作者把这个人给加进去了,并且在故事前期就加了进去,把七星聚义中的白日鼠白胜给挤了,可怜的白胜只能化作一道白光而去了。而作者这么做,就是为了增强公孙胜的资历,有了梁山元老的资历,才能让他有个很靠前的位次,更确切的说是为了让他排名到吴用之后。
中国古代,军师是个很神奇的角色,他们以谋略定天下,是智慧的化身,在小说演义中,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角色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在古代,军师不但需要出谋划策,谋定天下,还需要明天理,断阴阳,通俗的说就是要会法术,奇门遁甲之类的。在小说演义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例如诸葛亮设坛借东风,刘伯温挥剑斩龙脉。因此可以看出,吴用和公孙胜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典型的军师,之所以要这么写,就涉及到水浒这本书的写作目的。
之前我说过,像水浒,三国这样的中国古典名著的主旨只有一个,写人心,写人性,世间万事会变,唯有人心人性不变。具体到水浒,写到了一百单八个好汉,就是写到了一百单八种人生,水浒将军师这个角色分为两个人,是为了将这种类型的人写全。古代这些智慧通天的人,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像范蠡张良那样,功成身退,一种是像刘基那样,身死道消,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他到底会不会退。若是不会退,就像吴用那样,不得好死,若是会退,凭他们这种人通天的智慧,则必定能够化为云中之龙。说到了吴用,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作者对他的反讽,反讽他智慧再多(吴用号智多星)也是无用的,到最后还是个自缢而亡的结局。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仙魔就在刹那间。不是谁都能成魔的,可以说,魔在能力上和仙佛没什么区别,只是一念之差,真的是一念为邪魔,一念为仙佛。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公孙胜的戏份那么少了,因为他这个人物定位和军师吴用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军师应该做的大部分让吴用做了,他只分到了涉及到法术的一部分,但作为水浒这种写实类的小说,斗法的情节很少,所以他的戏份也就很少了。
公孙胜最后的结局是继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