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金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策群力三小时后,毒霸官方网站恢复正常。    

  当晚凌晨2点,产品市场部的员工陆续回家。回想着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有人给同事发短信说:〃感觉像打仗……〃回复是:〃是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是夜,这些年轻人都一夜未眠。    

  15日,小规模的攻击仍然不断。然而在金山毒霸的充分准备下,已无大碍。舆论也呈现出罕有的一边倒态势,有媒体甚至对金山员工这样说:〃金山干了一件功德圆满的大事。〃    

  7天后,灰鸽子工作室发布声明称将全面停止对灰鸽子远程管理软件的开发、更新和注册。一场正义对邪恶的战争,终于以邪恶一方的失败而收场。    

  在金山,每一场战争都像围剿〃灰鸽子〃行动一样,无论预想得多么周全,总有那么多无法预知的事情会发生。但是面对一个又一个战役,金山人团结一致、有序分工的精神总会让人难忘。面对战争,金山人嗷嗷叫战的激情,从雷军那里承袭的连续作战7天7夜的精神,总能带来无穷的力量。    

  〃反恐〃24小时 在媒体报道中,金山人的英勇善战常被称为具有狼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山具有了狼一样的特质。求生的本能让它具有高度的警惕和警觉,对任何事情都能做出迅速的反应。    

  2003年的一天晚上,金山各大区突然遭遇到紧急升级任务:所有网吧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客户端必须以最快时间全部升级完毕。因为游戏是刚刚推出不久,如果不能在一晚上时间把《剑侠情缘网络版》手动升级完成,就有可能因此而遭遇口碑危机。雷军一声令下,全国所有的游戏推广员就开始奔走在各个城市街头巷尾的网吧之间。    

  2003年,中国的网吧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整整一个通宵,金山的员工集体出动。同时,每一个员工还发动自己家乡的亲朋好友,到就近的网吧给《剑侠情缘网络版》手动升级。渠道部门发动了一百多人参与升级任务,而且这一百多人遍布全国各地。那天晚上,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中途走掉。这些人游走在夜深人静的大街小巷,去每一个网吧进行手动升级……事后,没有人相信金山曾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全国网吧《剑侠情缘网络版》的手工升级,从而避免了一场〃事故〃。    

  负责华东大区的李新华说:〃为了能将网吧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走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那时谁也没有现成的网吧资料,每一个网吧都是我们的推广员靠着步行找出来的,武汉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我们推广员的脚步。为了方便网吧作战,我们发明了网吧地图,那就是将武汉的网吧一家一家标贴在超大的地图上,创建了作战指挥图,这一做法迅速在全国推广,并被各个区域采用。〃    

  2007年6月,西北大区《剑侠情缘Ⅱ》的推广工作正式启动。在西北大区经理宣布了计划后,所有的人自动请缨,下到各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城区做推广活动,各自背着十几斤的海报、横幅出战。一个人一上午要跑8~13家网吧,每家网吧要贴上6张以上的海报。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却是异常艰辛。因为海报贴的位置都要跟网吧的老板沟通,还需要他们帮忙来贴,而且还要说服他们不让竞争对手将海报覆盖。    

  此外,在贴海报的过程中他们还要提防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比如前脚贴后脚就被竞争对手撕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折回来,重新补贴。而碰到竞争对手寻衅滋事的,他们必须站出来。商场如战场,胜利者只有一个,战场上谁对谁也不会手软。    

  金山人不断用事实证明了团队狼一样的坚毅和灵敏。这种源自血液中的激情和力量,使得金山在最艰难的时候也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乐观。          

虹←桥书←吧←BOOK。←  

第73节:激情年代(4)         

  第三节 激情个人 一个富有激情的团队,必定是由一个个富有激情的人组成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沉睡的狮子,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唤醒这头沉睡的狮子。微软的核心理念是〃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SAP、IBM、柯达也都是激情文化的杰出代表。激发人的潜能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激情。    

  在金山,雷军就是一个极富激情的管理者。他的〃永远像刚创业一样〃的管理理念,激发了金山人近二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金山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也会以〃有没有对未来的激情〃作为一条重要的参考条件。    

  睡地板的7天7夜 对雷军而言,最初的激情到现在也没有改变。他在2007年10月9日主题为〃致全体金山人〃的上市庆祝邮件中,对全体员工说:〃经过了长达8年的上市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刻的幸福时光,这一刻属于每个金山人,没有大家的拼搏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灿烂笑容……19年的春去秋来,时间没有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印记,我们依然像刚创业一样,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把金山办成世界一流的技术公司,办成一家受员工尊重、受股东尊重、受整个民族认可的软件企业〃是雷军的梦想,正是这样的梦想将金山人紧紧凝聚在一起。    

  雷军的激情从他上大学看到《硅谷之火》之后产生的,这种激情一直在他心中燃烧。他的激情被很多人见证过。无论是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还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还是与同事谈天说地,雷军似乎是一个从不疲惫的人。只要讲到金山的业务、产品和未来,他就一定会精神百倍地阐述他的理念,听众往往也被这种极强的感染力所折服。    

  据金山软件副总裁邹涛说:1999年,在发起〃红色正版风暴〃之前,因产品的最后研发测试没有完成但发布日期已定,程序员们不得不加班赶进度。雷军和所有词霸的程序员们一起通宵加班,累了就在地板上打地铺,醒了继续干活;即使家里人打电话,若不是特殊情况他也不回家……就这样一直通宵了7天7夜,最后《金山词霸》销售过百万套,创造了中国软件的记录。    

  〃我经历过几家公司,接触过不同类型的老板,但雷军是第一个能够和我们一起睡地板的老板,这让我觉得非常感动。〃邹涛说。受雷军这种精神的感染,邹涛等金山高管在工作中都极富激情,遇到重大活动的时候也通常陪着大家一起几个晚上不睡觉。    

  雷军说话总是激情四射,让周围的人觉得心潮澎湃。很多记者称呼他为〃雷校长〃。在中关村每次有重大活动需要演讲嘉宾的时候,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盖玉云都会邀请雷军,因为雷军的每一次演讲都能给在场观众真切感受到雷军和金山的激情魅力。    

  雷军不断用自己的激情让人们加深对金山品牌的理解。雷军很欣赏宗庆后的激情。宗庆后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离开过市场一线,几乎主持了娃哈哈所有的营销会议,参与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策划,每年在各地巡回市场次数超过了200天以上,往往一句话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反复来回地讲。    

  宗庆后平均几天就要写一份销售通报,而且基本上是手写。雷军去拜访娃哈哈的时候在娃哈哈的档案馆看到宗庆后手写的通报,全部是由宗庆后手写而成,有的长达千余字,有的短短数行,有的甚至写在便条上。宗庆后每年要写200份的通报。雷军说宗庆后对于工作已经不是激情,而是痴迷。雷军也不断用行动证明了这种痴迷。    

  〃30岁前进不了金山,我将一生不再从事程序工作〃 这是在金山官方博客上的一篇留言:〃我发誓,如果在30岁前进不了金山,我将一生不再从事程序这个工作!!!!金山的高手们,你们记住,以后绝对有一个叫枫秋叶的人与你们并肩作战!!!!〃枫秋叶是他的网上昵称。    

  这个留言里面所流露出来的豪言壮语和壮志激情,刺激着每个读者。金山市场部的人很好奇:当很多人只是为了谋生而谋求职业的时候,这个人似乎是为了一种理想,而这个理想在他心里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他们辗转找到了枫秋叶的联系方式,给他发了一封邮件。回信如下:  首先谢谢你们回复我,其实,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学历不高,是不是就直接被否定了。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74节:激情年代(5)         

  当年家里困难,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基本上累的、下贱的、脏的、危险性的工作都做一番,但心中依然对电脑这个东东一往情深,也使得我最后选择了专门学习电脑这方面,当然,我自己挣的钱肯定不够去报读一个专科大学。只能去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当初选择的是电脑设计方面的,像什么Photoshop,3DMax,CAD之类的。不过,我自己认为我应该是我学习的那个班里最好的一个了,当然,教师也这样认为。但出来上班时才知道,自己学习的还不够,还有好多需要我去学习。在上班的那一年里,也实在是看了好多设计这方面的书,对于三维建模还是应该算可以的了,呵呵。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里需要一个内部网页,用于销售部门,于是乎这个责任落在了我的身上,说实在的,自己可从来没有碰过这个东西,怎么做,完全是茫然的。不过至少还知道有一个叫做FrontPage的工具可以用来做网页,然后便开始动手做,可问题也就跟着来,而且是一来便无从下手了,心里郁闷,这网页怎么做啊,应该怎么划分?网页应该有一些什么东东,越是不知道自己便越是不服气。呵呵,记得那时候连吃饭都在自言自语。最后在自己的构思下把第一个网页做出来后,自己看着都想吐,更不要说让客户看了……    

  没办法,只好一头扎进网吧(那时候公司没牵网线呢),专门去看人家的网页是怎么构成的,而且当时最笨的是,不知道网页可以通过〃另存为〃把它保存到本地,自己用一个本子把别人网页的构成特点密密麻麻了好多……而且偶然发现了还有一个DreamWeaver专门做网页的工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回家一用,发现还是Frontpage好用,也许是前面用Frontpage多一些吧,呵呵。再后来干脆两个工具并着用,当把基本的页面弄出来后,那感觉真是……    

  那时自己明白了一点,一个好网页,素材的搭配真的很重要。怪不得,第一个处女作出来后,自己看到想吐!!!当这个完成后,在一次帮朋友找工作时,看到了电子科大在软件园开设的一个软件开发实训机构正在做宣传,面向的人群正是我这种类型的。嘿嘿,当时只是对这个编程很感兴趣(因为当时本来想在那个网页里面加一个留言板,可上网一查,全是需要编程实现),所以就抱着去问问玩的心态过去聊了一会儿,在那教师给我的一份测试题作完后,居然完全通过。也正因此,我便踏入了编程这条路……    

  当然自己也知道,编程这东东会涉及到很多东西,但至少自己还明白笨鸟先飞的这个道理吧。在学校里几次做项目时,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因为进入这块了,对金山的了解就不像以前那样少了。也正因为这样,自己对金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进入金山便成为了我的人生目标。回忆一下,当时学习使用WPS时,自己还在上小学。不过都是到现在才知道WPS是在什么情况下研发出来,也知道了WPS的起起落落。所以现在,金山的产品,我还是用的挺多的。申明,是正版的哦。    

  写这些不是想你们同情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程序员正在为进入金山而努力着。现在的我也正在科大学习,当我觉得我有资格进入金山的时候,再来打扰……    

  一个正在为进入金山而努力的程序员 枫秋叶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一个外人对一个企业的热情竟会如何之高。但在这个商业时代,与能力相比学历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金山要用的人不是〃学历+文凭+证书〃,而是〃兴趣+潜质+能力〃。枫秋叶为了实现进入金山的目标,正在认真学习编程语言。金山官方博客在回复文章中说:〃枫秋叶正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努力学习着,他与金山的故事也许还在继续。我们期待有一天,这个叫做枫秋叶的人能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在金山,许许多多的程序员都是慕名而来的,许多技术高手在金山工作十多年都没有离开。他们喜欢金山技术立业的追求,他们在这里可以同很多同行高手切磋,这里有着家一样的温暖和真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想都是做中国最好的软件,做世界一流的软件公司。          

虹←桥←书←吧←BOOK。←  

第75节:激情年代(6)         

  我自豪,因为我是金山人 金山软件董事长求伯君在金山宣传册的寄语中说:〃〃缔造让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让家人和朋友为之骄傲,乃至整个民族为之骄傲的世界一流的软件公司〃是每个金山人的梦想。〃事实上,每个进入金山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并且很自豪。2007年6月,刚刚加盟金山的张朝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自豪,因为我是金山人 经过几关的面试,6月4日我终于如愿加盟了金山软件增值业务部。工作职责是与PC厂商合作,在他们销售电脑时捆绑我们的软件产品,以此来增加用户量,同时也增加我们更广阔的用户知名度。    

  15年的工作经历中,无数的风风雨雨,每次期盼与努力总是在成功后与失望相伴。而今我有幸成了金山人,和很多朋友打招呼时,有的朋友顺便问一句:现在在哪儿?我可以骄傲地回答:金山。今天这种骄傲使我回忆起余世维的话:大声地说出你在法国贝尔工作,而不是小声地说在一家小小的、不知名的公司,并且始终不愿说出公司的名字。    

  我自2002年从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出来后,一直找小的公司,期望在小公司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与公司一起成长,但总是事与愿违,种种原因不能实现我的梦想。并且我甚至与那些小的公司一起沉浮乃至陨落。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定义我的职业目标,准备加盟一家稳步成长的大公司,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而我在目标确立之后成功加盟了金山,成为金山人,我怎能不为此骄傲?    

  金山19年的骄人业绩,金山今天在软件业的地位,让我作为金山人非常骄傲。    

  骄傲之余,更多的是思考。金山今天的成就是金山人一点点稳步走过来的,是金山人用热情做出来的。今天我作为金山人,要无愧于这个称号。    

  很想多了解金山,于是打开金山博客,在这看到金山同事的风采。欣赏之余,感慨我在这不只是能发挥我工作的能力,还能发挥我表演及乒乓球的些许才华,呵呵。    

  2004年以来一直从事软件OEM工作,加盟金山所从事的还是我的老本行。这对我来说轻车熟路,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我来金山的第四天,出差去天津恩伯尔电脑,为了拿到这个客户,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坐在飞驰的列车上,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过去在小公司拜访客户时,我所服务的对象都是大型PC、家电或电信企业高管,无论我多么想让自己与对方站在平等的地位,他们的气势总是压着我。而去恩伯尔电脑时我的心情是那样的轻松,这种轻松不只是因为与对方多熟悉,而是来自金山的品牌所给我的气势。今天我所代表的是金山,那种感觉不亚于代表Intel的心境。    

  恩伯尔人给我以足够的尊敬,我觉得这不止于过去的关系,那另一层金山所给我的光环也在我的头上闪光。与客户沟通产品,交流天津的发展,谈PC业的趣闻……    

  当我代表金山时,我不用再与人兜圈子,不用担心他们会拒绝我们(因为他们没理由拒绝)。在所有的寒暄过后,直指我们的目标。目的达到了,我相信这里面除了我的谈判能力之外,就是金山所给我的骄傲起的作用。    

  我现在所接触的仅是金山一小块业务,但是我感觉得到我身后金山强大的力量,更广阔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我自豪,我是金山人。    

  就先写到这里吧,未来我用行动描写! 从这些真实的文字中,金山人对金山的热爱和激情处处可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金山〃做中国最好的软件〃、〃做世界一流的技术公司〃这样的理想和壮志。    

  我时刻准备为金山〃战死〃 在金山,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永远处在第一线的指挥部。    

  雷军认为,一项具体业务的领导者,类似于一场战役的指挥官,指挥官如果不亲临前线,永远不可能带领队伍打胜仗。一个好的指挥官不要指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金山在长期的实战中推崇的就是高管要亲临一线,了解一线的业务情况。    

  2005年,在《封神榜》公测前后的两个月中,雷军和几个副总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从胶州湾畔的齐鲁大地到天府之国的巴蜀古都,从烟雨江南的西子湖畔到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作为指挥这场恶战的指挥官,金山高层首先要作的一件事情就是〃跑网吧〃。而这一〃跑〃,每天往往就长达10个小时,一圈跑下来要拜访数百家网吧。    

  回到北京,雷军和几个副总几乎每天都会给所有的大区经理,甚至是区域业务经理打一圈电话或开电话会议,每次几乎都在半小时以上,前线与总部保持着最快捷的畅通渠道。    

  金山领导的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员工。每一场誓师大会都能见到这些热血澎湃的员工。在《封神榜》公测前,相关员工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这个动员大会开得异常热烈,有人在台上发言的时候讲着讲着已经泪流满面。    

  在动员会将要结束的时候,一个清瘦的男孩走上讲台,讲述他参与《封神榜》项目的经历。虽然他的演讲并非激情四射,但言语中流露出来的真诚打动了每个人。结束的时候,他高举拳头,大喊一声:〃我时刻准备为金山〃战死〃!〃霎时,全场肃静,3分钟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遗憾的是这个镜头没有被数码相机、DV等记录下来,却留存在在场所有金山人的脑海里。这个没有被记住姓名的员工所代表的金山精神,将被一代又一代新的金山人传递下去。         

◇。◇欢◇迎访◇问◇  

第76节:天天向上(1)         

  第二章天天向上   

  有一次雷军去台湾拜访同行,他在一家著名企业看到他们把源程序放在一只大保险柜里,回来后,他也去银行租了保险柜,把金山所有的源程序也保管起来;金山在做杀毒软件市场前,雷军买过趋势科技公司的繁体字版传记,后来又买了简体版的传记,连续读了4遍,还买了80本,见到同事就送,并把这本书当〃教科书〃;为了将《金山词霸》的包装做得更漂亮,他到美国和日本买来了很多同类软件,研究他们的包装和用材……雷军说:〃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善于学习、乐于分享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企业文化。〃金山的强大在于学习能力,这是我们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原因。我们的营销队伍要想成为业内最强大的队伍,首先需要建立学习的文化和不断进取的文化。〃这是雷军对一个叫做〃金山星期二〃的学习活动的寄语。    

  从一家几个人的小软件公司到香港上市公司,金山在学习中成长起来。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是金山的传统。    

  第一节 〃价值10万的课程,只有金山才拥有〃 1998年10月,金山召开第一次中层经理会后,被称为金山干训班的制度开始沿袭下来。在这个训练班上,整个讨论是开放式的。一般雷军会设置一些开放式的议题,这些议题有对具体工作问题的讨论、金山过往成败的探讨,也有对行业或世界格局的探讨。这一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在雷军保留的2001年第一季度的训练营演讲PPT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做经理从着装开始〃等内容。这期的训练营教会大家如何商务着装、如何会见客户、如何开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等一些非常细节的问题。    

  除了干训班之外,金山还有针对营销领域的〃金山星期二〃、针对程序员的沙龙、针对网络游戏业务的季度交流会等,这些都是金山学习文化的体现。    

  在IT圈,这种学习交流沙龙很多。中国比较早的IT人士聚会是Donews 5G,每周五晚上8点在北京的世纪城举办,由donews。创办人刘韧主持,一般是一个嘉宾访谈加两三个本周热门话题讨论;Techweb。主办的〃IT龙门阵〃在每周二晚上8点举办,探讨IT领域的新现象、新事件、新观点;由搜狐科技主办的〃IT博客沙龙〃在业内也颇有影响力。    

  这些聚会,参与者与其说是为了思想碰撞,不如说是为了结识更多圈内的朋友,聚会成为一个交友的平台。而在金山,这种聚会更多的时候会呈现出学习精神,通过聆听主讲人的演讲以及集体探讨问题的方式,来达到学习和扩大视野的效果。雷军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一定会到场,并进行点评和提问。他最初提的目标是这个活动要至少坚持一年,〃金山星期二〃做到了。    

  由于金山的培训不求理论的完备而是讲求实战,邀请来做演讲的嘉宾多是业界知名人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有人戏称金山的培训是〃价值10万的课程〃。          

虹←桥←书←吧←BOOK。←  

第77节:天天向上(2)         

  星期二,陈词时间到 每个星期二,在北京金山最大的会议室,每张桌子上都会摆上水果,有时候是香蕉,有时候是桔子,有时候是小西红柿,花样百出。市场部的员工都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会议桌上摆上不同的水果。    

  这就是著名的〃金山星期二〃。〃金山星期二〃因强化学习文化而设,已成为金山市场营销体系内部培训学习的一个每周例行活动:每周二下午5点?7点,柏彦大厦21层永遇乐会议室,仅限内部市场人士参加,听众有几十人。    

  〃金山星期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围绕一个话题开放式的讨论,也有对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的学习解读,也有邀请业内名家来演讲,主题都是围绕市场、公关、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截至2007年11月13日,〃金山星期二〃已经举办了38期。    

  在这个会议上,雷军只要在北京,都会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学习会,表明金山高层对这个活动的重视。〃金山星期二〃并不会每次都邀请嘉宾,有时候是内部员工的讨论会。大到一个大型营销事件策划的集思广益,小到一篇新闻稿的撰写,不一而足。此外,雷军还经常推荐好书和员工一起分享,请员工发表读后感或是集体辩论。    

  有时候,金山人也会在星期二的培训会上分享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故事或文章。一次,雷军在培训会上说:一些创业的CEO总觉得企业虽然做得比以前大了,却常常怀念过去那些自己起家的时候亲自跑销售的日子,感慨现在的人不如以前敬业。总是觉得自己与自己的企业失去了什么?到底是失去了什么呢?大家的回答千奇百怪,但都不无道理。    

  雷军给在座的员工推荐了王鹏越的文章《哪些CEO丧失了本能?》,其中讲述了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故事。他在12年里以零售的方式卖出了13?001辆汽车,其所创造的汽车销售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在乔·吉拉德的名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假如一生当中,你买过一次我的汽车,我就会让你一辈子无法忘记我。〃因为他认为推销活动真正的开始在成交之后,而不是之前。他每月会给他曾经的顾客寄出上万张亲笔签名的贺卡,正因为吉拉德没有忘记自己的顾客,他的顾客才不会忘记乔·吉拉德。做别人不肯做的事,乔·吉拉德是一个非常〃用心去赢得他人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的人都在思考:〃我是不是像乔·吉拉德那样善于倾听用户的需求?我是不是对我的顾客足够用心和真诚?我是不是足够的努力,至少比别人更努力?〃 雷军这样点评说:〃像别人一样付出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有希望成功。即便如此,努力也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在若干个这样的〃金山星期二〃里,大家每一次都会带上纸和笔还有一颗思考的脑袋,记下这些也许受用一生的知识、经验、理论抑或是小小的故事,同时也会反思自己。    

  那些讲台上的前辈 在〃金山星期二〃的讲坛上,金山还邀请了很多叱咤业界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台上带来的不仅仅是讲述自身经历和对未来的预测,更重要的是他们提供的、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经验很有指导意义。    

  曾到〃金山星期二〃演讲的嘉宾多是业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蔡文胜,一个原本在福建石狮从事服装贸易的商人,凭着敏感的商业嗅觉,先后注册了几千个重要域名,并成就了他的财富传奇。随后,他又学习hao123的成功打造网址站265。,最后卖给了谷歌。他在金山讲述了他的域名经营经历和做网站的技巧,非常具有实战性。    

  侯迅,因为向往中关村,还没毕业就从学校溜到北京,然后在华旗一步步成长。在他的努力下,华旗从一个销售公司变成了一个拥有自主品牌的高科技公司。他讲述了华旗如何将做一个自主品牌而大获成功的故事。    

  毕胜,〃海归〃,为百度品牌的推广和百度上市贡献了重要力量。离开百度后,他创业建立了比邻网,继续寻找自己的下一个梦想。他讲述了百度是如何做市场的前前后后。          

虹←桥书←吧←。←  

第78节:天天向上(3)         

  孙陶然,北大经济管理系毕业。当年曾为了找一份工作在北京奔走,后来代理广告掘到第一桶金之后进入移动电话领域。他运作的商务通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语红遍大街小巷,几乎成了手持电子产品成功市场运作的典范。他讲述了如何通过营销创造一个产品的神话。    

  ……    

  在金山,每个星期二都是一次饕餮盛宴。当金山人在感慨这些台上的前辈的时候,也在深深地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