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两汉往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决了周章,章邯却赖在河南不愿意走。因为就在没多远的荥阳,还有一群游行队伍正在示威,那就是吴广兄弟早在四个月前已经到达的地方。
吴广最近比较烦。七月份来这破地,十一月了还在城外边喝西北风。起初本以为会被人们像欢迎主人一样把自己接进这个县城,可事情偏于愿违。城里边那个叫李由的,只图自己消遣快乐,也不管不顾外边这帮不请自来的兄弟,让这群可怜的人喝风受冻。可吴广就是不争气,不管怎么闹腾就是进不去,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消息传了过来——周章失败了。
对于周章的失败,受刺激最大的不是吴广也不是陈胜,而是一个叫田臧的人。田臧正陪着吴广在荥阳城外喝风,这件事办的让他很是反感。你吴广是农民出身,养成了爱晒太阳、吹风的职业习惯,可田臧不是,因此对这种工作环境感到无比的愤慨。
但不干还不行,假王就在身边,虽然是假的,但还是比自己大。消息传来,让田臧先是一惊,后是一喜,多日来内心深处的那个想法强烈的刺激着全身的神经,使田臧有些激动,机会终于来了。
夜已深,吴广早早钻进自己的大营睡下了。而田臧没睡,叫上几个亲信找个没人的地方谈心。
“我们站城外喝风不是个事,秦军马上就到,到那时我们都玩完。不如这里留一些兵,其他人去和秦军对砍。”田臧说完看着自己的亲信。
“那怎么不给吴老大说啊?”身边的人不无好奇地问。
“给他说没用,他又不会打仗。”
“那怎么办啊?”身边的人问道。
“杀了他!”田臧狠狠地说出了在心里盘旋很久的话。
大家沉默了,自己本身都是在造反,杀了吴广又是造反的造反,这种事难道还有个负负得正?
最终还是田臧打破了这个沉默,“现在周章败了,陈胜以后得靠咱们,纵然杀了吴广他也不敢把咱们怎么样,况且陈胜对吴广也有意见。”
好了,活动宗旨确定了,就剩下具体落实了。要说田臧的执行力的确很强,当晚领着亲信冲进吴广的大营,二话不说就把假王同志砍翻在床上。
然后对吴广的手下说这事是陈胜安排的。本着让陈胜把黑锅背到底的精神,连夜派人把吴广的头颅送去陈县。
周章自尽这件事还没让陈胜缓过神,吴广的人头又让他挨了一记闷棍。以往的大好形势在短短的几天里,急转直下,让陈胜应接不暇。虽然对吴广有意见,可没想过让他死,毕竟是这个人帮自己实现了理想。如果周章的死,陈胜是吃惊的话;吴广的死,陈胜是伤心的。自己最亲密的战友被手下轻易的敲翻了,更痛苦地是自己还不能替他报仇,因为那个人几乎捏着他目前所有的本钱。
为能稳住局势,陈胜派人任命田臧为上将,领兵抗秦。事实上,陈胜完全没必要派人出去旅行,铺张浪费,花那闲钱。因为看似挺欢实的田臧也没蹦跶几天。
就在杀了吴广后,田臧立马按自己的思路开始排兵布阵。
让一个叫李归的人领一部分士兵包围荥阳,力图砍翻躲在城里的李由。田臧这种排家谱性质的布阵方式,充分展示了他的社会学研究理论水平。
田臧自己率领大军直奔秦军。田臧还是有一些眼光的,他这一站的目标是敖仓(郑州西北)。敖仓是秦国最重要的粮仓。而让田臧失望的是,自己屁颠屁颠跑了过来,而有一个人正严阵以待等着自己。这个人逼死了周章,当然也将会杀掉你田臧。
你田臧并不比周章高明,要说你提出的这次军事构想也不是没一点道理,在后世有一个专业术语——围城打援,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就将此种打法演绎到了极致。
要用这种打法,通常要有足够的实力。一是有实力把围好,不能让猎物跑出来;二是有实力设伏,将救援队伍挡住或围歼。当然具体是要挡住还是围歼,那需要看你此仗的重点和你自己的实力。比如自己实力不是太强,主要目的是攻城,那只要能在攻破城池之前挡住前来救援的军队就行;如果主要目标是消耗前来增援有生力量,那最好是围歼。但不管是那种目的,设伏是最重要的。
而田臧却不这样,他认为设伏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因此领着兵、带着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敖仓开去。
对他这种行为,章邯是非常满意的,因为田臧太配合了。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闹造反,甭说全部把灭掉,就是让章邯到各个地方走一圈,就能把他累死。因此章邯比较感激自动送上门来的,用他的话来说,是来找死。
田臧就没有掂清自己的分量。当田臧高高兴兴跑到敖仓时,章邯已经领着大军在城下等他。章邯也没等田臧坐下来喝口水,直接领着他的犯人兄弟冲向了田臧的大营……
最终田臧为他的自负付出了代价,因为他把性命留在了章邯的面前。然后,章邯挥师荥阳,正在荥阳城外喝风的李归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成了别人的刀下之鬼。
周章、田臧两支军队的灭亡,陈胜几乎丧失了所有的本钱。在经过几个轻松的战役之后,章邯扫清了所有的障碍,陈县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全貌。
此时的陈胜已失去过往的豪气,也没有了一呼百应的气魄,面对城外的章邯,显得那么无助和无奈。
应该说,败给章邯他并不丢人,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在领兵这个学术领域,章邯属于实干派,而陈胜以及他的很多手下都属于偶像派。几轮pk下来,偶像派最终败给了实干派。
就在陈县门口,陈胜亲自监军,和章邯你来我往几个来回后,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没办法,陈县是待不下去了,那就跑吧。可章邯那张狗皮膏药却紧紧的贴在陈胜的身上,他跑去哪,章邯追到哪。从河南一直跑到安徽,章邯就在屁股后边紧追不舍。
章邯这种行为让陈胜很头疼。可就在陈胜头疼的时候,有人动起了心思。这个人是陈胜的马夫,名字叫庄贾,这个人跑着跑着不愿意跑了,因为后边的章邯离的越来越近,更重要的是章邯还给陈胜规定了价码、贴上了个标签。被章邯追到是死,但杀了身后这个人却能得到标签上标注的回报。忠诚这两个字和庄贾有仇,因此在安徽涡阳东南,庄贾彻底解决了陈胜的痛苦,提着他的人头送给了章邯。
庄贾杀了陈胜,然后自己又傻着脸跑去陈县住了下来,还当了个小头头,领了几个小弟得意忘形起来,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有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就在章邯吃饱喝足,领着兵离开陈县时,这个人慢慢逼了过来,他要的不是庄贾的位置,而是他的性命。
盯着庄贾的人叫吕臣,这个人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还有好几次露脸的机会。吕臣实际是陈胜身边打扫卫生的服务员,但听说陈胜被杀后,非常气愤。待章邯离开陈县后,吕臣兄收罗一些人马冲进陈县,把庄贾砍成几段,然后又恢复楚国的称号。可没几天,章邯又派人把吕臣赶了出去。
逃跑的路上吕臣碰见一个叫黥布的猛人,实际这个人应该叫英布,因为受过黥刑,就是往脸上刻了几个字,因此恼怒之下竟连姓都给改了。当时黥布手下带了几千小弟,见到吕臣,俩人一商量直接又跑回陈县,把章邯的人赶跑。
俩位大哥重回陈县连口水都没来的及喝,又被章邯毫不给面子地赶了出来,就这样你来我往好几次,最终陈县还是落入了章邯的手上。走投无路的两位大哥提着腿跑到了一位狂人手下。
就陈胜吴广这两个人的结局来看,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从开始到终结只折腾了六个月时间。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陈胜吴广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从普通百姓,到南面称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点燃了灭亡秦朝的熊熊烈火,在自己分身碎骨的同时也将秦朝推向了深渊。他们的死并没影响秦朝灭亡的脚步,因为将有更厉害的角色将站到历史的前台,继承他们的事业。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开创了一个先河,也指引后世很多有志青年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个很有意义的事业中去。
陈胜吴广死了,他们的死证明了一个人的强力,那就是章邯,见谁灭谁,似乎有章邯的存在,秦王朝还可以存活几年。现在的他是无可争议的猛将,最起码胡亥是这样认为的。
可不巧的是,就在章邯志得意满的时候,一个狂人逐渐逼了过来,这个狂人的出现将是章邯的噩梦。但现在的章邯是舒心的。
第二章大泽乡起义—(四)末路秦朝第一猛将
大家都闹腾差不多了,周章也按剧情要求准时跑到了指定地点。周章这一路下来,收获颇丰,在陈县出发时,陈胜只给了他几万人,一路上一边游行一边收集兵马,到达函谷关时,已经有一千多辆战车,几十万士兵。至此,开始真正兵临秦国故地。
当周章屯兵家门口时,嬴胡亥才大吃一惊,一直以为天下太平,怎么一夜之间就有几十万人跑到家门口示威了?
事实上胡亥也不是第一次听说有人造反这件事,早在陈胜刚起兵时,就有官员路过河南,跑到咸阳后就给胡亥汇报说河南有人造反。可胡亥不相信,还非常生气,把这个官员抓起来,让他去主演一下监狱风云。
然后胡亥又安排人去河南了解情况。还去了解啥情况,已经闹腾的不得了了,可那个二货偏不信,被派的人不愿意当监狱风云的主角,也不情愿到河南被砍掉,因为那里的官员跑都跑不出来,自己愣着脑袋往里钻?当官也就是混口饭吃,没必要拿着性命去旅游。因此在咸阳边悠转几圈,回去后给胡亥形象生动地做了一次汇报,“都是一些小偷强盗,现在都被抓住了,不值得担忧。”这下,胡亥彻底高兴了,朝里也再没人敢说有人造反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闹腾的闹腾、称王的称王,忙的不亦乐乎,而咸阳那边却风平浪静,看着这一帮大爷任意折腾的原因了,因为胡亥根本就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愿意相信。胡亥不知道,那只好大家都不知道了,知道也是不知道。
这一次,胡亥知道了,并且是真的知道了,因为几十万人就在家门口,瞪着眼想跑来坐客,不想知道也得知道。
因此胡亥很害怕,忙问怎么办,这一下大家都傻眼了。本来正陪着你老兄装不知道呢,没想到风向怎么说变就变?他知道了大家都傻眼了,因为就没想过这问题,再说这问题也不好解决。几十万人住在门口,又不是来搭台唱戏的,就算跑去叫两声“好”他们也不愿走,一时半会谁能去解决啊?因此无论是领过兵的将军还是没领过兵的将军,都保持一个态度——沉默。这个时候不沉默也没办法。
就在胡亥感觉大家对自己主持的会议讨论不够激烈,准备用个炒场手段,活跃活跃气氛的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叫章邯。
应该说这个场合不适合他发言,因为这次会议虽然没有定性为军事会议,可事实上和军事会议没多大差别。军事问题应该是军事领导发言才更有权威,而章邯的职务和军事根本不沾边。他现在的职务叫少府,就是负责税收和手工业制造的,人家那些军事家们都没吭声,你一个财务部长兼工业部长跑出来唧呱唧呱乱叫唤。公鸡要下蛋,不是他的事他要干。要换在平时早被赵高请去当监狱风云的主演了,可今天没让章邯当上主演,为此他多少有些失望。
他的话是这样说的,“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用现在的话就是,调兵已来不及了,把骊山的犯人放出来去和他们pk吧。
于是在胡亥的受命下,章邯跑到骊山对着几十万犯人喊,“不让你们当犯人了,现在每人发个兵器,跟我去打仗,回来重重有赏。”那时候的犯人通常是老实人,见人家不把自己当犯人看待,立马操起家伙跟着章邯上路了。
几十万人操着家伙一口气跑到临潼县,好了不用跑了,找到对手了。周章领着他那几十万的游行队伍正在联欢呢,根本没想过秦朝会能派出几十万的军队来。当然他也没顾上考虑这些士兵都是些什么出身,也懒得用什么计策,也不需要刨坑打埋伏之类,见有人来,二话不说那就打吧。
打仗不比算命,那是真枪真刀的干活。周章对这份工作还是有些不适应。
章邯领着那群出来遛弯的犯人,挥舞着钢矛长戟发了疯似地冲了过来,犯人们对这次免费旅游激动万分,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杀伤力极强。见人就逮,逮住就砍。
这种场面周章也不是第一次见到,不过以往没有这么深刻。因此周章组织自己的农民兄弟奋勇向前,迎着那群疯子冲了过去。就这样,近百万人在这个不大的县城进行了一次火热的碰撞,开始了一次连续几天的对砍大赛。
然而砍着砍着,问题出现了,并且这个问题还非常严重。那群犯人虽说是临时拉出来的,但人家手里拿的都是铁制物件,回头看看自己的农民兄弟可就惨了。自己这几个月一边游行边搜罗队伍,可没顾上研究这些人手里都拿了些什么东西。今天,周章终于看清楚了,几十万农民兄弟有一半操的是木头棒槌。木头棒槌夯人家身上只会起一个疙瘩,可大刀砍过来却不光是一个口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已近末路的秦朝仍有这么大的手笔。章邯这一次占尽了便宜。最终的pk结果以周章完败告终。
周章怎么也没想通,以往的日子多么美好,每到一地,都能所向披靡,甚至在一些地方只是喊喊口号就迎刃而解,而这一次却以完败终结。看来农民的身体素质真的没犯人的好,最起码周章是这么认为的。
事实上,在以往的日子里,胡亥那败家子根本就没把游行队伍放在心上,颇有创意的让地方上的小弟们带着自己的几十名喽啰,去和几万或几十万游行队伍理论,这种缺心眼的办事方式,让周章以及很多人都尝到了甜处。别人闹腾虽然狠,但还没敢跑来告诉胡亥自己在造反,而你周章却不管不顾地跑了过来,告诉人家你有想法。这一举动,让胡亥很恼怒,一恼怒就投入了大本钱,几十万人的建筑队不去干正事,陪着你周章打仗,胡亥的确该恼怒恼怒。
这一仗,章邯赢了周章,为大秦公司赢得了残喘的时间,也为自己赢得了声名——末路秦朝第一猛将。
周章败了却还没死,就在全线溃退前,提两跳腿跑了,一口气跑到曹阳(今河南灵宝),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章邯随后就跑了过来,并且还带来了一群小弟,结结实实地把曹阳围的密不透风。周章对这种死皮赖脸的行为感到极为反感,最终极不情愿的提起宝剑解决了自己,表示与姓章的势不两立。
周章这一次冲动让自己痛快了,可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为当初不是他一个人跑到曹阳的,身边还跟了三五万人。他痛快了,三五万人就没戏了,干脆放下武器,招安了,最终结果是章邯更强了。
第二章 大泽乡起义——(三)诸侯纷立
陈胜称王也不是没一点好处,实际上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秦朝要完了。因为自从陈胜称王后,各郡县的苦力们都自动自发的上街,起来杀死当地的长官,来响应陈胜。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于是陈胜准备充分利用这一形势,全国各地四面出击、多头并举,派出去的队伍连陈胜自己都数不过来。在这些队伍中,有些名气的有这么五路人马。
第一路是葛婴(也就是前边提到过的)带队向南去安徽地面上闹腾。
葛婴早在陈胜称王前已领着兵四处乱打,到八月份时,已打到安徽定远东南,把楚国原有的土地收复了一大半,因此一激动找了个楚国后裔叫芈襄疆,把立为楚王。笑话闹大了,陈胜7月底称楚王,来打招呼的人还在路上跑呢,谁让你老兄太能折腾,打这么远呢?打招呼的人还没赶到,你葛婴8月初莫名奇妙地又给弄出了楚王。没多长时间葛老兄也发现自己闹了个笑话,九月份就把芈襄疆杀掉,并慌忙跑去陈县向老大请罪。一口气跑到陈县,也没人慰问一下,连口水都没喝,直接被抓了起来砍了头。陈胜有些无厘头了,他虽闹了个笑话,但毕竟又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正用的着他,可陈胜顾不了这么多。陈胜顾不上这些,但别人会顾得上的,自己种下的恶果还得自己消受。
第二路是吴广监军向西进军荥阳。
这次吴广在旅游前,结结实实郁闷了好几天。自从陈胜称王了,吴广心里有些不舒服。当初搞技术活、学狐狸叫,甚至杀人都是我干的,你只是动动嘴皮子、写三个字就当了王,我费那么大的劲怎么能不给个名份?要是没个名份,我一急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捅出去,你也受不了,因此吴广向陈胜要官了。
这么一要,陈胜也有些恼火,但不给还不行,这个人是技术人才,并且是机要员,给的官大了自己舍不得,给的小了他又不愿意。思来想去陈胜准备给个比较响的职务,但比较难听——假王。真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后来的韩信向刘邦要官时也说要当什么“假王”,看来陈胜的语言概括能力真的很强。
假王嘛,毕竟不是真的,只是代替自己说说话、办办事而已,并且听起来还比较牛气。可吴广是个大老粗,没顾得上品出其中的韵味,就高高兴兴地背着“假王”的称号出发了,目的地——荥阳,主要任务监军。就这一站地,“假王”同志再也难翻身了,因为在荥阳将发生一件事,让吴广很痛苦。
这位仁兄带队一路小跑,等到荥阳时候遇见难题了,因为这个地方的郡守名字叫李由,是李斯的长子,很有些能力。
大家可能会问李斯死了,他长子竟然没死?实际上李斯现在还没死,我前边为了展现胡亥的全貌,只是概括了一下,事实上李斯到目前为止依然健在,只是过的不很舒畅罢了。最终判李斯死刑的一个理由,就是在这个长子身上。
李由守着荥阳,就是不投降,并且时不时还领着人出来招呼招呼吴广。但吴广也很无奈,想尽办法就是难以跃过这座城池。既然灭不掉你,那就围着你。因此吴广下令把荥阳城围了起来,这一围就是几个月。
好了,我们就不陪吴大叔在这里喝风了,让他消停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吧。
第三路的领队叫周章,进军咸阳。咸阳只是他此行定下来的目标,事实上还没弄明白城门口在哪就已经歇菜了。
早在秦灭六国前,周章这位仁兄曾在楚国名将项燕手下做事,干的工作很特殊,也很权威——占卜。过去人都比较迷信这个,每次打仗都要看看日子、定定时辰,可又没有天气预报什么的,只好去算卦。周章就是一个算卦先生。
现在陈胜起义了,周章兄连忙跑来应聘。和陈胜比起来,周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陈胜知道个啥啊,也不过就是个长工,走过的路还没周先生跨过的桥多呢。因此周章三忽悠两不忽悠,让陈胜高兴的不得了,当成自己的心腹大将,领兵几万进军咸阳。
到目前为止周章正用两条腿丈量土地,丈量结果到底准确不准确无人考证,但至少现在还没有什么离谱事情发生,在碰到那个真正的对手前,周章是幸福的。好了,现在就让他先自由自在的散步吧。
第四路军的带队的叫武臣,北收赵地。
这一路军实际是争取来的。在前三路军热热闹闹正在举行联欢庆祝时,有人眼红了。眼红的人就是陈余,“大王,你现在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打了,北边没人照顾,就叫我去吧。”听了陈余的话,陈胜又高兴了半天。自己正没时间料理那块地盘呢,去就去呗,反正也用不了多少人。
于是陈胜就任命自己的老朋友武臣为将军,另一个朋友邵骚(这个名字起的真失败)为护军,同时安排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领兵三千,北取赵地。
对于这次人事安排,陈胜是满意的,武臣和邵骚是自己多年的朋友,虽然张耳、陈余不是自己的嫡系,但毕竟只是两个校尉,兴不起多大浪。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这次人事安排,将彻底改变自己武装起义的总体格局,由自己的一头独大,变成豪强林立。主要是陈胜不注重背景调查,武臣和邵骚不光是他的朋友,更是张耳和陈余的朋友。因为武臣和邵骚都是陈县人,而不巧的是张耳和陈余已经在陈县待了很多年。并且张耳和陈余比他更善于交朋友,尤其那个张耳同志,只要是个人都能套上近乎,也正是这种膏药精神,让他能在刘邦手下混的有声有色,不过最终还是被废。
于是,第四支队伍出发了。武臣领着他的三千人的小分队从白马津(河南省滑县北)渡过黄河,一路收罗兵马,竟然让他七拼八凑的弄成了几万人的队伍。人多了面子也大了,就给自己起了个称号——“武信君”。管你叫什么随你的便,只要认的准是你这个人,就算叫猪头三也无妨。
武臣领着他七拼八凑的军队,连哄带拉的抢了赵国故地十多座城池,就在他准备一口气接着往下打的时候,一个人跑到他跟前——蒯彻,这是一个极为会说话的人,全凭一张嘴,混的有声有色,别人死的死、亡的亡,而这位老兄却总能逢凶化吉,屹立不倒。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眼光和头脑的人,史书上只留下他的几次言论,而每次言论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比的智慧。
蒯彻在范阳县令那里吃饱喝足,然后拍拍县令的肩膀,“别抖,让我到武臣那卖两句嘴,你就能化险为夷。”就这样蒯彻跑来了。给武臣戴几个高帽之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言论,“范阳的县令怕死,打算投降,您如果不把他当做秦朝官吏而杀了他,而许给他官当,”他顿了一下,然后颇有深意地接着侃道,“燕、赵两国的故地不用打就能投降。”武臣没有来得及怀疑,已经高兴的不知所以然,满口答应,让蒯彻返回范阳进行交涉。事实上蒯彻没有说大话,武臣没费一枪一弹轻松取下三十多个城池。
赵地解放了,武臣也不愿意回去了。因为就在武臣轻松拿下那三十多个城池之时,张耳、陈余说话了,“陈胜对攻取土地的诸将多因谗言诋毁被诛杀。”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因为前一阵的葛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但总不能莫名其妙在这里住着吧,得有个名堂呀。名堂好找,只要有兵,封自己个王很简单,又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陈胜就是这么干的。很快武臣称赵王。
陈胜听说武臣自称赵王,非常恼火,准备灭了他全家。虽然灭武臣有困难,但杀他全家比较容易,因为武臣的家属就在陈县,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在陈胜准备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时,身边的得力助手房君阻止了他,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这个意见简直一针见血,“秦国还没灭亡就杀武臣全家,等于又树立一个敌人,不如乘机派人祝贺他为往,并派他迅速带兵进攻秦朝。”如果武臣按这条建议办事,秦朝灭亡应该会更快一些,陈胜和武臣都可能闹腾更久一些,可毕竟没有那么多如果。
当使者跑去给武臣祝贺完,然后提出让起出兵攻秦时候,有人提出了异议,又是张耳、陈余,到目前为之这两个人好的如一个人一样,每次说话都是一起,并说的内容都相同。“楚王祝贺是权益之计,一但灭秦必将攻赵,大王不要出兵,应当北区燕、代之地,南取河南,等秦楚两家疲惫衰败之机,在天下实现自己大志。”
也许有私心的缘故,两个人这一次建议有些蹩脚,所谓的楚国,从建成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你知道他能活多久?何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支队伍真正见到过秦国的实力。现在所有部队也不过在老六个诸侯国的地盘上闹腾,一旦咸阳发飙,余威尤存。人死还要回光返照一下,何况是个国家。但现在还没到发威的时候,因为那个叫周章的还没有跑到最终该到达的地方,大家还能再尽情的闹腾一段时间。
张耳、陈余的建议被武臣采纳了,因此排了一个人去收拾燕国的地盘,这个人叫韩广。只是带有兵而已,不是很有名气的角色,因为也没闹腾几天。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跑到燕国故地转了一圈,竟有人建议当燕王,开始时候韩广还推辞,说什么“我老娘还在赵国,怕武臣给害了”。能说出这话只能表明有想法,有想法就能有办法。办法实际根本就不用想,因为有人在耳边说,“赵国既怕秦国也怕楚国,楚国不敢杀武臣全家,赵国也不敢还你老娘。”韩广一听挺有道理,立马自封燕王。
武臣一听韩广竟然学自己,对他不掏专利费直接运用此项技术的行为嗤之以鼻,但还是忍住几天,就在他忍的这几天里,把韩广老娘给送去了燕国。
等韩广老娘去燕国了,武臣忍不住了,当初听张耳、陈余的建议是把燕国据为己有,不成想出兵出力,最后又多出了个国家。武臣越想越气,结果带着张耳、陈余以及几万士兵,要到燕国示威一下,教训教训那小子,叫他知道个一二三。
武臣屁颠屁颠跑到燕国时,他的老部下不但没请他吃饭,甚至连水都没给喝一口,直接派兵对垒了起来,可武臣的手下不争气,不管怎么催促就是攻不下眼前的城池。这下武臣的火就更大了,这火一大就的找地方撒气,武臣撒气的办法很特别——私自外出。
你说自己好赖算是一个大王,没事就别到处乱跑,从赵国跑到燕国旅游就够危险了,那就待在部队里不要胡挪窝。可武臣偏不。武臣生起气来就爱乱跑,这一跑,就跑出问题了,因为跑到燕军的大营里去了。好好的大王不做,非得去住人家的免费房,吃人家的免费饭。武臣真的很无奈。
这仗打的算个屁呀。到人家地盘上示威,还没得开始进行呢,老大就先跑到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