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史巧经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胜败乃兵家常事。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赤壁之战又被周瑜大败;潼关之战曹操被马超大败,后来曹操又大败马超;孔明中了姜维之计吃了败仗,孔明又用计降服了姜维;牛头山一战姜维被邓艾战败,洮水之战姜维又大败邓艾……

商场如战场,失败也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一个明智的经营者要善于冷静地对待失败,要善于吸取教训,寻找战机以求转败为胜。

日本东芝电器公司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名牌”公司,但是,20多年前,东芝电器公司因经营方针出现重大失误,负债累累,濒临倒闭。在这生死时刻,东芝公司把目光转移到了日本石川岛造船厂总经理土光敏夫的身上,希望能借助他的“神力”,力挽狂澜,把公司带出死亡的港湾,扬帆远航。

土光敏夫目光敏锐、富于创造性、果敢刚毅,具有大将风范。早在二战结束时,负债累累、濒于破产的石川岛造船厂毅然挑选了土光敏夫出任总经理。土光敏夫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得出了一个结论:困难是暂时的,经济复苏必然会来临,而经济复苏离不开石油,运输石油又离不开油轮,油轮越大则越“经济”。为此,土光敏夫果断决策:组织全体技术人员攻关,建造20~30万吨巨型油轮。由于从来没建造过这么大的油轮,全厂员工都信心不足。土光敏夫不断地与各级管理人员促膝交谈,鼓舞士气。为了集思广益,土光敏夫创办内部刊物《石川岛》,让全厂员工随意发表意见。土光敏夫还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最终把公司一步步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类似上面的例子还很多,如台湾商人王永庆,在公司濒临破产时,他并没有灰心,经过反思,他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出色的管理和经营才能,但对技术一窍不通,于是他重金聘请了一位工程师,由此转败为胜。

日本的山下俊彦把我国明朝崔后渠的名言“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八个字的意思是说,人在得志的时候,要保持谨慎、冷静;人在失意的时候,要镇定安心,绝不能气馁。山下俊彦在经营活动中实践了这个座右铭。当他任空调机厂长时,曾吃过一次败仗,那年他将产量提高了40万台,可没想到那年夏天却不是特别热,购买空调的家庭很少。对这个意外的沉重打击,山下俊彦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亲自举办盛大的宴会,鼓励员工重新大干,结果转败为胜。

在风云多变的商场上,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遇到意外的挫折,创业者也应该把“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其实就是创业者所必需的一种积极进取的正确心态。“心态是成功之梯”,美国一位著名女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上帝对你说不的时候,同时也给予你最好的机遇。”

命运在送一个人东西的时候,是左手拿着成功,右手拿着失败。至于命运把什么送给你,决定于你是否正确的地思想,决定于你是否以“不以胜为喜,不以败为忧”的积极心态面对他善变的脸色。

创业者在顺境中要有积极的心态,在逆境中更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如果在顺境中我们没有有备无患、制怒、忍让、自爱的积极心态,顺境很快就会因我们的心态转变成逆境;如果我们在逆境中有决心、恒心、努力、宽容、无畏、快乐的积极心态,逆境也会转变成顺境。

第14节:“顾客至上”是黄金律

第14节:“顾客至上”是黄金律

“顾客至上”是黄金律

顾客是商人的上帝,对于一个商人而言,最大的目标无非是盈利和发展。当然,“顾客是上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行为。这种企业行为有时需要牺牲已经取得的利益,甚至不惜来点“买椟还珠”式的手段。

生意场上盛行和气生财。任何顾客总想满意地实现交换,高兴地进行消费,让人受气的商店,生意是兴隆不起来的。所以老板要求服务人员对顾客笑脸相迎、态度热忱、说话和气,让顾客进入商店后,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谁能以至诚至敬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上乘的服务,谁就能获得广大的顾客。

当今世界,经商潮流热浪滚滚,在这滚滚的浪潮中,一般的商人自然是希望自己财源茂盛、宾至如潮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奉行“顾客至上”的黄金律。日本的本田宗一郎曾指出:“一切的一切都始源于相互尊重,经营企业也是如此,不尊重顾客的企业绝不会有发展。”

当今的商家,在商海中经历过一番惊涛骇浪、浮沉起伏不定的奋斗后,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深切地认识到“顾客至上”这个观念的重要性。

助人为乐,为顾客着想,这种成人之美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作为当今时代的创业者,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倡导,以形成“团结、平等、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传战国时期,虞孚学会经商之法后,生产出几百斛漆运到吴国去卖,找好买主后为贪利而在漆中掺假,结果不但没卖掉漆反把老本都赔光了。虞孚的教训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经商的道德和信誉问题,无论什么性质的商业经营者,都不能忽视它。

二是专业问题,一般不要从事并不熟悉的专业经营,更不可自作聪明,“班门弄斧”去欺骗买主。

俗话说得好:“纸里包不住火”,又说:“强中更有强中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骗术,终究是会败露的。经过高人指点辛苦了几个寒暑,本可以赚钱致富的虞孚反落了个“客死异乡,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顾客就是上帝”表现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这句口号在许多商家都叫得很响,然而,要真正把这句口号落到实处,还需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提供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成功地服务顾客,首先在于如何善待顾客,使他们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在接待顾客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顾客都应当注意巧妙地接待好,应当时刻具备“顾客至上”的思想。

其次,了解顾客的心理。具备了善待顾客的思想,要促成交易的达成,还必须了解顾客。在接待顾客的过程中,和平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我们了解某个人,才有可能善待他。但在接待顾客上,我们首先做的则是先善待,再进行了解。而在了解过程中,首先是观察顾客,这就需要有洞察其爱好的眼光。

第三,影响顾客,让顾客愉快地与你合作。要让顾客愉快地与你合作,就需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使顾客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合作。就销售产品来说,销售现场的气氛如何,是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生产经营成功的主要的因素。

第四,迎合顾客,赢得顾客的心。在现代的销售中,商品过剩现象非常突出,有大批的商品供顾客选择,顾客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往往经过多个步骤:首先他们收集商品的信息,而后是比较同类商品,再可能就是参考相关群体的意见,最后才决定购买与否。因此在销售中,商人应当充分了解这一点,巧妙地迎合顾客的意愿,必要的时候应给他一个台阶下,以迎合他的心理需要。迎合顾客,使其对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从宏观方面讲,还应当充分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只有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之后,才能确定销售的目标,以便迎合顾客的喜好。

总之,经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就是对顾客常保持热情至诚的态度,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在当今物质过剩的竞争时代,热情至诚就是竞争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也是每位创业者都应当了解的。

第15节:王婆卖瓜;该夸则夸

第15节:王婆卖瓜;该夸则夸

王婆卖瓜;该夸则夸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卖花的说花香,卖瓜的说瓜甜”。

有些人对这颇不以为然。认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一种自我吹捧的做法。可是话说回来,卖花的不说花香,卖瓜的不说瓜甜,还有人去买他们的花或瓜吗?你站到街上,大喊道:我的花臭,我的瓜酸,这样有人去买吗?

明朝大儒宋濂就记载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个西域商人到中国来卖他的玉石,那玉石本是一块完美无缺的宝物。可是这西域商人不会宣传,也不会说话,当中国人问他这美玉能否治并充饥、驱邪或者孝敬父母时,那西域商人都笨口拙舌地说:不能。结果被中国人讥笑一番,无价之宝被说成一钱不值。其实是那个中国人牛嘴扯到了马胯,把西域商人的生意搅黄了。

这西域商人就是缺乏王婆卖瓜的机灵劲,不知道赞美自己货物的长处。当然,对自己商品的广告宣传,也应该尊重事实,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没有说成有,那也不好。让顾客一下子就会发现你说的不真实,他们对你的信任就会消失了。对你没有信任,自然也不会购买你的商品。

王婆卖瓜,要夸好,并不容易。

作为商人,随机应变打动顾客,这是必需的,但是很多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人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应用不同的策略。有一个国外的事例正好相反:

美国勃罗克林有家大医院,准备建造设备最好的X光部。消息一传出,L博士和X光部的主任,立即被推销员们包围住了。每个人都称赞自己的器械如何如何的好。可是,有一位制造商比较精明。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比其他人懂得都多。他写了这样一封信给X光部的主任:

尊敬的主任阁下:敝厂近日完成了一种新式的X光器械。这种器械的第一批货刚运到我们的办事处。它们不是完善的,我们知道这点,并且我们要改进它们。所以如果您能抽闲一看,我很愿意在你指定时间,派车来接你。

医院X光部主任接到这封信,感到又惊异,又受恭维。因为从来没有一位X光制造家征求过他的建议。当时,主任每晚都很忙,可他取消了一个宴约去看器械。

主任应邀前往,尽管制造商只字未提叫主任买器械,可主任觉得器械的优点确实多,因而按照自己的意思买下了器械。

有时候,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反而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自说好话,反说自己的缺点,让人觉得实在,人们就容易接受它,也能容忍它的不足。产品也就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了。

敢为天下先

作为创业者,要想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残酷的,只能有一个或少数胜出者,如果老老实实、唯唯诺诺,虽然可能得到一个谦虚的好名声,却很难在竞争中获胜。

只有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掌握未来发展的机会。当一种趋势的苗头初现时,能够把握这种苗头的,才能大胆抓住每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中蕴藏的机会,才能成为真的英雄。

1920年,英国人发明第一辆火车。当时的火车是一种又缓慢又丑陋的家伙,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铺铁轨,而且造价高,跑得慢,效率远远比不上传统的马车。正因如此,火车的发明者并没有看到它的潜力,他们只是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间建造了一条短途铁轨,从而错失了大发其财的良机。

但火车注定是要战胜马车的,这是未来的趋势,并不为暂时的劣势所改变。第一个抓住这种趋势的人是罗斯切兹,他提议建造维也纳到布拉格的第一条长途铁轨。

当时的奥地利国王很讨厌这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却同意这个铁路建设计划。国王笑着说,“感谢上帝,这小子终于要变成穷光蛋了。看看从维也纳到布拉格的公共马车吧,几乎都是空的。”然而让这些聪明而明智的先生大跌眼镜的是,这条铁路从第一天运营开始就赚得盆满钵溢。

同样的道理,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并获得胜利,就要敢为天下先,敢争敢抢,敢说敢干。只要我们觉得有干某件事的才干和本领,我们就应该尽量去争龋如果不去争,就会被别人抛在后面。手是人最忠实的仆人,不管是舍还是取,它都是按照着指令,准确无误、照章办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如果心慈手软,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该出手时乱出手,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处理好,反而让自己被动。

第16节:五德皆备可为巨商

第16节:五德皆备可为巨商

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争先抢先的思想,要敢为天下先,在关键时刻,更不能轻易让步。此时一味忍让,逆来顺受,不仅会断送一时的机遇,还可能就此葬送自己的前途,眼睁睁看着别人胜你一筹。

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潜在的对手也很多很多,但是我们不可能马上战胜所有的竞争者,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争取那些本应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在职场上,我们可能暂时还不可能做总经理,但是只要我们的表现比研究小组其他人出色,我们就能做组长。

第二章商业品格——保证事业成长的根本

孙武在《孙子兵法》里提出了选将用将的五条标准:“智、信、仁、勇、严”,五德缺一不可。

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将领,就是指有智有谋、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毅果敢、军纪严明。”

孙子认为,一个好的将领必须“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地形篇》)、“知诸侯之谋”(《九地篇》),必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能够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在经商中也同样如此,只有五德兼备,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商业品格,才能保证事业的成长。

五德皆备可为巨商

商战如兵战,战国时的白圭生活在诸侯纷争的年代,兵战诡道给予他很大启发,他用“智、信、仁、勇、严”诠释出了对商业领导的最高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任何经商的策略也只能一句空话。

做人讲人格,经商讲商德。人无人格难立身,商无商德难立业。作为一个经商者、经营者,具备商德是经商成功的先决条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那种不讲信誉、见利忘义的无德行为,在逐渐规范化、法制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难有生存之地。

五德皆备是孙子对将帅的最基本要求,“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地形篇》)。此外,孙子还要求将帅们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大将风度,沉着老练、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九地篇》)……

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商界,“将”的作用都举足轻重。当今世界是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而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商人经营能力的表现。同样的企业,同样的设备,同样的职工,有的人经营就亏损,有的人经营就盈利;有的人决策失败将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引入困境,有的人决策正确能够给一个濒于破产的企业带来新生。可见,一个商人即是企业中的“将”,不“五德皆备”是不能胜任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德”,是成功商人心灵深处积淀的具有儒家理想人格论的文化遗传因子。弘扬这些优秀的思想道德品格,对于塑造商人的现代理想人格,是十分珍贵而又必要的,它对推动企业的管理与经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000多年前,中国先贤孔子的《论语》是一部讲述伦理道德的经典著作。追求物质利益与《论语》提倡的仁义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孔子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篇》),关键是取得的途径是否正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而如果经商不会计算、不懂决策,则是不合格的。

清末民初,山东出了个名闻京华的大商人——孟乐川。孟乐川是亚圣孟子的后裔,生于商人与儒家人混合的家庭,受着浓郁的儒家文化和东方商人经营思想、原则的双重影响。孟乐川的经营之道,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这就是“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

老字号“瑞蚨祥就是孟乐川一手经营的,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孟乐川在经营中始终贯穿了这种传统的东方思想精髓和道德准则。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了一个“仁”字。为政者,讲究德主刑辅,体现了“仁”政;行医者,讲究普度苍生,体现了“仁”性;经商者,讲究的是“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尤其讲究取利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一个“仁”字。“瑞蚨祥”的历代当家人无不体现了“以德为本”这一思想精髓,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举措,首先考虑的是怎么让利于百姓,如何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这比我们现在的商家空喊“保护消费者利益”、“顾客是上帝”等动听的口号要实在得多。“瑞蚨祥”正是一贯恪守传统的商业道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在百姓的心中树起丰碑,才不至于在封建买办、外国资本的重重压迫下垮台。

第17节:创业者的品质

第17节:创业者的品质

“瑞蚨祥”的经营之道在齐鲁商人中颇具代表性。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企业、一个生意人,固然是要追求利的,但必须把求利的行为放到为社会、为大众服务之后,这才是企业和生意人真正、永恒的“价值观”。倘若违背商业道德,私欲心,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百姓,做出对社会、大众不利的恶行来,终究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作为报应。

求利不贪财,这是中国商人传统的经营思想。在商业活动中,中国商人总是把道义放在首位,竞争固然需要使用谋术,但绝不可脱离道义,“德是根本,财是末端”。他们不吃祖宗老本,追求扩大和发展,事业上兢兢业业,生活上俭朴勤勉。宁可自己勤俭节约,也要拿出积累的血汗钱多做善事,造福苍生,为民众施财救灾,为民族大义效力。

“德”是创业者做人兴事之本。具有“五德”不光是自己的内在修养,而且是良好声誉的最切实的外在体现。具“好德之名”而经商的人,在竞争中总会胜人一筹。

创业者的品质

品质修养是创业者经商成功的基矗巩固自身的仁德和忠信来为自己树立威信,以此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修己是自己内质的培育、修炼和加强,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则是其最终的目的。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商人,都应该以修养个人的善良品性为根本。个人本性败坏却能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好,即“本坏而末治”,这是不可能的。同理,一个品质低下的人想要从商,并获得卓越成就,这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怎样修养个人的善性呢?首先要修养孝行,其次要不断充实自己,然后立志实行仁德,争取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君子,一个完全的人,像一块纯洁无瑕的美玉,待价而沽。

长期以来,一个企业的目标被限制在为股东赚取更多的利润方面。其实,企业除了让股东分得更多的红利外,还培养了无数风云人物,研制、生产了很多新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让多少百姓有了一份收入,不需在街头游荡;也向国家上交了税收,使国家机器得以运转,人民可以在安宁的环境生产和生活。因此,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利润,它还有更深层的目标即社会目标,那么,商人也不仅仅是为老板打工,而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说: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这是对我国传统的经商思想的发展。在《礼记?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如果古代的中国有企业,那么这句话就会变为“家齐而后企兴,企兴而后国治”。修身是齐家、兴企、治国、平天下的基矗

有很多企业“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让人不禁扼腕长叹;也还有不少企业,如日中天,成为大家的榜样。有多少商人逐鹿商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镇静自若;有多少企业一着不慎而全盘皆输。有的企业逆水行舟,终达目标;有的企业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顺境中,没有看到暗礁而遇险。大浪淘沙,又怎能仅仅以“打工”、“赚钱”来衡量它的价值,这何尝不是人的修炼?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27岁时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推销生涯。有一天,他向一位老人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人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老人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认识自己吧1“认识自己?”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从此,原一平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终于成为一代推销大师。

在创业者的经营过程中,要先学会“修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最终才能功成名就。

利从诚中出

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商以信为本”之说,海内外成功的创业者都恪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告诉我们要广泛结交朋友,即使知己离自己很远,也像近在眼前一样。这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18节:商人的无形资产

第18节:商人的无形资产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协调好其内部的各方面关系,也应处理好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即要做好公共关系。

企业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诚实、守信,以诚实获利,以信用获得赞誉,这是企业公共关系中应有之义。

成功的企业都是那些讲诚、讲信的企业。金利来的开创者曾宪梓先生自始至终奉守“勤俭诚信”的经营理念:勤能补拙,俭能守业,而诚和信,则是长期取信于消费者,使金利来获得永续经营、开创名牌基业的根本所在。金利来的经营理念主要表现在坚持“不做骗人生意”这一朴素的商业道德观方面,具体体现在对产品的质量与品质的追求上,尽善尽美,一丝不苟,使消费者感受到购买金利来就是选择了上乘的、精美的产品,增强对金利来的信心。

已故“世界船王”包玉刚常说:“签订合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惯例手续。纸上的合同可以撕毁,但签订在心上的合同是撕不毁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他恪守信用,从不夸海口,而是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扩展他的业务量。1970年,航运市场看好,许多公司都积极争取在日本造船,船厂几乎不肯接受订单。没多久,市场状况发生逆转,许多船只都租不出去,建造中的船只总吨位急剧下降。可是包玉刚仍然不断地向日本订船。1971年,差不多是在船运市场最糟糕的时候,包玉刚订造了6艘船,总吨位是150万吨,从而解了船厂的燃眉之急。所以,后来包氏在日本造船总是能一帆风顺,而且被日本的造船界誉为“我们最尊贵的主顾。”因此,利用公共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便能取得成功,而应着眼于长远,树立诚信的形象,取信于消费者,获誉于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商人的无形资产

在战场上,“兵不厌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捉摸不透;在商场上,与某些竞争对手交往,运用此谋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如此,但要取得根本性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经商要获得成功,也离不开顾客的信任和支持。信用、信誉是商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与公众之间,绝不能运用诡诈之术,弄虚作假,而应该“一诺千金”,把“信”作为立身之本。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此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他也因此季布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季布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并多次率兵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当上皇帝后,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由于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如今,从这句古语化出的成语“一诺千金”已成为商人“信誉第一”的代名词。惟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赢得人心,引来财源滚滚。

古今中外的知名商人,无不强调信誉第一,忠诚至上,把“信”作为立身之本。只要答应过的事情,就要“言必信,行必果”,所谓“季布一诺”,就是因为他普遍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为他施展各种谋略奠定了基矗

“以诚取信”,首先要取得广大购买者的信任。在买方市场的大形势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做到诚实守信,要争取广大购买者,同公众保持良好的关系,赢得他们的信赖。

第19节:培育成功之“本”

第19节:培育成功之“本”

台湾声宝董事长陈茂榜的创业成功,凭得不是充足的金钱,而是靠两个字——“诚”与“信”。

陈茂榜24岁时用100元开了家电器行,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以50元为一单位,分别分给两家电器中盘商做保证金,然后向他们提货来卖。

由于陈茂榜做人诚实,做生意时特别讲究信誉,因此,这两家中盘商都很信任他,其实陈茂榜向他们所提的货高达500元,即保证金的10倍,所以50元的保证金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由此可见,“诚”与“信”有时比金钱更有价值。

做生意的第一要诀就是诚实,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做成大生意。弄虚作假,只能是一锤子买卖,终究是会弄巧成拙、惨遭失败的。在当今,作为一个创业者,更应以诚信为本,那种开空头支票、轻易许诺的人,最终只能失去他人信任。

培育成功之“本”

“人言而为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信用的民族。以前的中国社会,人与人间有了什么承诺,不一定要白纸黑字,只要讲一句话,就照样有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的效果。而现代人虚涪功利,商场上尤其尔虞我诈,有任何承诺或协约,总得白纸黑字,立此存照,免得到时有人翻脸不认账。有时候,立此存照还不够,还得再用“信托占有”、“动产担保”、质权、抵押权等等方式,取得一些东西或权利在手,才觉得有保障。

晚清时期创办的杭州胡庆余堂之所以声名卓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