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跳槽(独家全本)-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绍康不说话,他承认罗照辉说得对,但是他想不明白,罗照辉只是比自己早来深圳几个月,怎么会把问题看得这么开。
“听我的,”罗照辉说,“年龄相差越大越好,不可能真跟你结婚,就是玩玩。不像孟小姐,搞不上,白费力气,搞上了,也麻烦,万一她真的要嫁给你,怎么办?你真的打算跟陆工离婚?”
张绍康摇摇头,表示不是,或者表示没有想过。
“还是呀,”罗照辉说,“但是我们毕竟是人,毕竟有性,怎么可能长期没有女人呢?听我的,找个小妹妹最好。”
张绍康几乎就要被罗照辉说服了,他马上就不自觉地在心中把自己认识的“小妹妹”检索了一遍,无奈库存太小,说起来是“老板”,但手下也只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兵”,所以,这时候也只检索出来一个。
被张绍康检索出来的这个“兵”是他们公司的前台小姐,也只有她正儿八经地听他调遣,而且这个前台小姐符合罗照辉刚才说的标准,小,比张绍康小了差不多二十岁。
不行。张绍康马上就否定了,因为这个前台小姐好像跟一个副总好搞上了。张绍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那个副总的对手,再说也犯不着为这种事情跟副总竞争。不行,肯定不行。
“要不然我给你介绍一个?”罗照辉问。
张绍康没有说话,微笑着看着罗照辉。
“下次,”罗照辉说,“下次我们一起去大梅沙游泳,我把她也叫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槽》 十二(1)
还没有等到“下一次”,张绍康就不得不从罗照辉那里搬出来了。不搬不行,罗照辉跟那个小妹妹亲热得不得了,恨不能当着张绍康的面*。本来按照罗照辉的意思,是他们一起另外租一个两房一厅的公寓,一人一间,互不干扰,但是张绍康想了想,说不好,没同意。
尽管这里是深圳,尽管深圳这个地方流行男女合租,尽管报纸上还宣扬一个观点,说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这种合租房有利于男女身心健康,但是张绍康还是觉得不好。
“没关系的,”罗照辉说,“我们不都住过‘团结户’嘛。”
“那不一样。”张绍康说。
“怎么不一样?”罗照辉问。
张绍康没有回答罗照辉的问题,而只是看着他,或许,在张绍康看来,这是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是的,他们确实都住过“团结户”,但是,“团结”的前提是平等,你有老婆,我也有老婆,华东设计院房子再紧张,也绝对没有把一个单身和一对夫妇安排在一起“团结”的,如果那样,非但不能“团结”,可能要导致摩擦,影响安定。
张绍康这样不说话地看了罗照辉一会儿,罗照辉被看明白了。明白了之后,就没有等着去大梅沙了,而是紧急张罗,安排第二天晚上大家吃饭,赶紧为张绍康张罗一个小妹妹,以便立刻实现平等。可惜,饭是吃了,小妹妹也来了,但是没有看上张绍康。这让他和罗照辉都很疑惑,或者说这是他们俩都没有想到的。本来,罗照辉为张绍康安排的这个小妹妹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小妹妹的老乡兼同学,条件并不比罗照辉的小妹妹好,而张绍康看上去就比罗照辉帅,天生一副“干部相”,不像罗照辉,干瘪,尖嘴猴腮,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况且张绍康的经济条件也比罗照辉好,怎么就没有看上张绍康呢?但是,看不上就是看不上,没有什么为什么。
“苕!”罗照辉的小妹妹说。说的是她们家乡话,张绍康不懂,罗照辉懂,罗照辉告诉张绍康,“苕”是她们老家骂人的话,相当于安徽话的“猪”、湖南话的“宝”、海南话的“倒顶”和广东话的“气息”,意思就是“笨”和“不识好歹”。
第二天,罗照辉的小妹妹打探了消息,说另外那个小妹妹嫌张绍康太老气了。这下他们更糊涂了,明明是张绍康看上去还年轻一些嘛。后来经罗照辉的小妹妹解释,所谓的“老气”不是指年龄大,而是说不洒脱,不潇洒,不幽默。可见,小妹妹还是非常有品位的。
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还打算帮张绍康另外张罗一个。张绍康说算了,顺其自然吧,这种事情是要讲缘分的。
张绍康执意要搬出来。
张绍康打算搬到稍微好一点的房子住。到底是月收入超过五千的白领,既然要换住房,那么就不能还住亲嘴楼。亲嘴楼环境差,差到张绍康不好意思说的程度,比如不好意思跟荣达设计公司的同事说,如果说了,别人肯定会小瞧他,小瞧他小气,或者小瞧他来荣达公司之前可能做比较低档的工作,所以,趁这次搬迁,张绍康打算找一个正规的公寓楼,哪怕是单间公寓。
“有,”罗照辉说,“八卦岭就有。”
罗照辉不但免费为张绍康提供信息,而且还亲自陪着去看房子,搞得好像张绍康无家可归完全是他的错,他不得不做必要的补偿一样。
房子很快就找到了,就在离罗照辉上班不远的地方,单间,带卫生间,凑合着也能做饭,就是价钱贵一点,要一千二百块一个月,比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贵了一倍还拐弯。经过罗照辉一潘砍价,最后以每月一千一百块谈妥。搬家的时候,张绍康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感觉如果从实际需要考虑,这个房子真该给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住,而自己仍然住在原来的亲嘴楼。但是只是想了一下,并没有说,主要是没有办法说,因为罗照辉的经济状况他知道,一个月才一千五百块收入,如果房租就去掉一千一,怎么生活?张绍康甚至想到钱由他出,房子由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住,但是一换位思考,想着罗照辉肯定不会接受,不但不会接受,说不定还认为遭受了侮辱,于是,只好作罢。 。。
《跳槽》 十二(2)
大约是心到佛知,当天晚上张绍康就得到了好报。
当天晚上,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请张绍康吃饭,算是庆祝张绍康乔迁之喜,张绍康心里想,这算什么“乔迁”?于是,竟然冒出一些悲凉的气氛。不知道是悲凉本身的缘故,还是刻意想掩饰心中悲凉的缘故,张绍康多喝了两杯,晚上一个人回到八卦岭新居,上楼的时候,头重脚轻,恍惚之间竟然感觉前面的女子是孟皖湘。自嘲地笑了。笑自己自做多情,而且日有所思,晚有所想,幻觉!让他不可思议的是,张绍康在这样自我嘲笑的时候,前面那个女子竟然停了下来,像是在等他。
张绍康打了一个饱嗝,定了一下神,确定对方确实是在等他。
难道是鸡?张绍康想。
要不要?张绍康又想。
还是应该要,像这种送上门的,贵不了,也就是一百块吧,说不定五十也能搞掂,太小意思了,不要白不要,白要干吗不要?
不行,罗照辉还能免费玩一个小妹妹,我张绍康凭什么只配玩鸡?
还是顺其自然,如果走到跟前,鸡主动上来打招呼,并且看上去还蛮干净,就要。干吗不要?小妹妹怎么了?哪有免费的午餐?说起来罗照辉的小妹妹是免费的,但是吃的住的哪一样不是罗照辉的?
张绍康这么想着,就已经晃悠到了跟前。
“真是张主任呀!”女子说。
张绍康一个激灵,就感到嗓子眼儿一热,想忍,没有忍住,一团东西从胃里涌到了嘴里,赶紧扭头,吐到走道里了。
深圳这个地方说大真是大,大到从蛇口到南澳的距离差不多相当于从华东设计院到南京的距离。说小也真小,小到张绍康居然正好跟孟皖湘住在隔壁。
从张绍康在走道上跟孟皖湘碰到的那一刻起,他就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天意了。天意不可违呀!
第二天,张绍康禁不住给罗照辉打电话,把天意告诉罗照辉。罗照辉刚开始并不相信,以为他开玩笑。
“你是不是想女人想疯了?”罗照辉说,“意淫,绝对意淫!”
张绍康不说话,隔着玻璃,对孟皖湘招招手,让她接电话。
深圳的写字楼跟华东设计院的办公室不一样,华东设计院的办公室每个房间是隔开的,相互看不见,好象每个房间都是保密室,而深圳的写字楼不是,深圳的写字楼一般都是大开间,然后装修,装修成一个一个方格子,每个工作人员占据一个方格子,就象每个蜜蜂都有自己的蜂巢一样,张绍康的办公室说起来是一个房间,但与大开间之间的隔墙是部分毛化的玻璃,整个隔墙是玻璃,但大部分地方经过毛化处理,半透明,还有些地方没有毛化,是透明的,所以,里面和外面的人余光是相通的,这时候张绍康站起来一招手,孟皖湘马上就看见了,或者先是感觉到了,然后是看见了,看见之后,赶紧过来。
孟皖湘一进来,张绍康马上就出去了,仿佛真是孟皖湘的私人电话,他特意回避。
“您好,哪位?”孟皖湘说。
“你是谁?”罗照辉问。
孟皖湘愣了一下,反问:“你找谁?”
罗照辉反应过来,马上就笑,笑着问:“你是孟小姐吧。”
“是,”孟皖湘说,“你是……?”
罗照辉继续笑,笑着说:“我是张绍康的好朋友。”
“啊,您找张主任呀,他刚才还在,”孟皖湘说,“他怎么把电话给我呢?”
孟皖湘最后这半句话说得比较轻,仿佛不是对电话那头的罗照辉说,而是对她自己说,是自言自语。 。。
《跳槽》 十二(3)
“不不不,”罗照辉说,“我不是找他,是找你。”
“找我?”孟皖湘问。
“找你。”罗照辉说。
“什么事?”孟皖湘问。
“张绍康是不是搬到你隔壁住了?”罗照辉问。
罗照辉这样一问,孟皖湘就笑起来,是那种兴奋地笑。本来这个兴奋一直压在心里,不好跟同事说,说了怕别人多心,但是不说也难受,现在听罗照辉这样一说,总算找到了一个出口,当然控制不住。
“是啊,”孟皖湘说,“真巧,世界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什么巧,”罗照辉说,“你上当了。这是他精心策划的巧合!其实他非常喜欢你,每天晚上说梦话都念叨你,要不然我怎么知道你是孟小姐呢?我不但知道你是姓孟,而且知道你叫孟皖湘,是新疆人,以前是老师,教中学历史的,是不是?我说你就不要那么残忍了,再这么残忍下去张绍康就要得神经病了。”
正在这时候,张绍康进来了。张绍康一进来,孟皖湘马上就丢下电话,满脸通红地跑出去了。
或许罗照辉是好意,想用这个方法帮着张绍康和孟皖湘捅破这层纸,但是,他的这层好意差点起了坏作用,因为直到张绍康和孟皖湘搬到一个房间里住了,孟小姐对张绍康的抱怨还在继续。
孟皖湘说:“大老爷们的,都什么年代了,这种事情还用得着费那么大心思制造‘巧合’吗?既然‘巧合’都已经制造了,还要假正经,还要通过罗照辉说。你丑不丑?”
当然,抱怨归抱怨,孟皖湘心里还是得意的,否则,不会同意张绍康从他自己的宿舍“跳槽”到她的宿舍的。事实上,也只能是张绍康往孟皖湘那间屋子跳,因为张绍康自己的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根本不具备两个人生活的基本条件。
张绍康跳到孟皖湘的宿舍之后,就动员罗照辉跳到他这个屋子来住。当然,是带着小妹妹一起过来住。
张绍康说得实在:“反正押金也不退,不住白不住。”
罗照辉没有说话,仿佛是在思考重大问题。
“要不然这样,”张绍康说,“岗夏的房子你先留着,在这里住三个月,等到押金耗完了,再回去,享受三个月是三个月。”
罗照辉仍然没有说话,继续考虑。
“干脆,给你中午休息用。”张绍康说。
“行,”罗照辉说,“搬,老子搬。干吗不搬?住三个月是三个月,谁知道三个月之后地球爆炸没有。”
如此,张绍康和罗照辉就成了邻居。两个人人在华东设计院的时候没有成为邻居,没想到跑到深圳却成了邻居了。既然是邻居,那么当然就天天见面,天天聊天。有时候是孟皖湘在这间屋子里做饭,罗照辉的小妹妹帮忙,至少是象征性地帮忙,张绍康跟罗照辉就在另一间屋子里聊天。
“操,”张绍康说,“老子到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女人。”
罗照辉惊奇地看着张绍康,像是发现了知己,说:“我也是!”
张绍康跟老婆结婚这么多年,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怎么到现在才知道什么是女人呢?
张绍康指的是性方面。
张绍康跟老婆之间当然也会有性生活,没有性生活,怎么会有儿子呢?但是,性生活和性生活是不一样的。张绍康和老婆之间的性生活,最先是本能地冲动,后来是程序化地重复,最后是尽一种夫妻义务。他是,她老婆可能也是。关于这个问题,张绍康没有跟老婆谈过,不过,根据他的想象,估计也是这么回事。但是,他跟孟皖湘之间不是这种情况。张绍康跟孟皖湘在一起,仿佛专门是为了*,而且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做一次就少一次,多做一次就多赚一次,并不是合法的夫妻关系,双方也都没有给对方什么承诺,仿佛随时都可以离开对方,因此,总是感觉或*天就要分开了,今天赶紧抢着做吧,于是,几乎就天天做,遇到周末,甚至能一天做两次,具体地说就是晚上做了一次,第二天上午睡懒觉,睡到接近中午了,该起床了,但考虑到起床之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于是干脆赖在床上打闹一潘,打着打着,其中的一方就突然没了声响,注视着对方,接着,当然是再做一次。
《跳槽》 十二(4)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是没有星期天的,越是星期天,他们出国留学服务公司越是忙,所以,张绍康和孟皖湘才能在床上赖到中午,并且到了中午也可以不起床,继续在床上打闹,并且打闹之后还可以*。如果罗照辉和他的小妹妹也是星期天休息,那么等不到中午就会来敲张绍康的门。如果那样,张绍康和孟皖湘一天做一次爱是可能的,做两次爱不大可能。
张绍康和孟皖湘保持天天*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闲着没事,不像当初张绍康跟他老婆陆亚萍,要养育儿子,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烦心思,比如职称的事,比如房子的事,还比如晋升的事和争取出国工程机会的事,甚至还有儿子上什么学校进什么班的事,总之,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是事,忙得既没有时间,烦得没有心情,影响*。而现在张绍康跟孟皖湘两个人没有这么多麻烦事,既没有儿子需要养育,也没有“单位”让他们操心,而且基本上不用做饭,早上在路边买了东西边走边吃,中午单位有免费的快餐,晚上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应酬,实在没有应酬了,就他们应酬罗照辉,或罗照辉应酬他们,如此,下班之后基本上就闲着,既然闲着,不如*,就像《环珠格格》当中小燕子唱的那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这些都是外因,关键在于内因。内因就是孟皖湘。
首先,孟皖湘比张绍康的老婆有活力,主要是指性活力。孟皖湘是那种能够把*当作一种快乐运动的女人,并且她善于享受这种快乐,因此,她基本上是热情主动的。其次,孟皖湘不但自己有活力,而且还能调动起张绍康的活力。张绍康原来以为自己在这方面是能力平平的,而且他跟老婆在一起的时候,也确实是能力平平,具体表现就是次数少,质量差,十天半个月不做也行,做的时候敷衍了事也行。但是,跟孟皖湘在一起后,能力突然增强了,仿佛是在一夜之间突然增强的,中间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直到最后,张绍康也没有弄明白,自己能力的突然增强,到底是孟皖湘引导和启发的效果,还是根本就不用她引导或启发,只要见到孟皖湘那白得发蓝的身体,张绍康就自然能力陡增。
顺便说一下,除了性态度之外,孟皖湘与张绍康老婆的最大区别在于皮肤。孟皖湘的皮肤白,白得发蓝,而张绍康老婆陆亚萍的皮肤黄,黄的发黑;孟皖湘的皮肤像晶体,半透明,像削了皮的水晶梨,而张绍康老婆的皮肤像土,不精制,如没有削皮的山梨;孟皖湘的皮肤会跳动,是活肉,而张绍康老婆的皮肤像皮革,死肉,不会弹跳。如此,孟皖湘的皮肤就具备了一种表面张力,能自动吸引张绍康往上贴。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张绍康跟孟皖湘*的时候,仿佛就是为了给孟皖湘快乐,于是,千方百计地让孟皖湘快乐,而他跟老婆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张绍康跟老婆在一起的时候,也在同事那里看过黄色带子,知道一些性花样和性技巧,但是从来都没有敢在老婆身上实验,不好意思实验,也怕老婆追查技巧的出处,现在跟孟皖湘在一起,正好可以大胆实验,并且实验的结果证明那些带子上的技巧并非都是假冒伪劣,弄得孟皖湘蛮愉快,一边享受,一边还不断地表扬他懂得生活,棒!搞得张绍康更加热情高涨,居然自学成才,推陈出新,自创了一些新的技巧,并且及时地用在孟皖湘的身上,让孟皖湘愈发快乐,并且坚信张绍康具有超强的性能力。
有报道说人的各种能力是相通的,性能力强的人,工作能力往往也强。我们没有办法论证张绍康的性能力增强之后,工作能力是不是也随之增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张绍康对荣达公司更加喜欢了,工作也更加安心了,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想着跳槽了。事实上,如果不是被老板周舟逼上了绝路,张绍康或许就打算一直在荣达公司做下去。但是,老板逼他了。或许老板本人并没有打算逼他,更没有打算逼他跳槽,但是,张绍康还是被逼走了,或者说,被逼着跳槽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跳槽》 十三(1)
这一天老板又找张绍康谈话,问他对公司的状况满意不满意。
“满意,”张绍康说,“非常满意。”
不要说张绍康确实是非常满意,就是一般的满意,这时候他也会说非常满意的。张绍康已经学乖了,或者说已经学精了,不管是学乖了还是学精了,他都知道这时候应该说“满意”。
为了说明自己确实是满意,非常满意,张绍康还举例说明。说荣达公司的工作气氛非常好,机构设置非常好,分配制度好,人际关系非常好,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张绍康说:“不像在我们华东设计院,大家做事情都是为了给领导看的,因此很多都是表面工作,不讲真实效果,而管理部门也没有为设计处室服务的思想,好像是专门‘管’工程师的,工程师如果有点什么事情,哪怕是孩子上学或要跟老婆离婚这样的事情,要单位开一个证明,他们也要研究研究,反复研究,非要你求他们不可,不开心,没效率。”
老板笑。笑着说:“那是在内地,深圳不一样,深圳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讲究实际工作效率的。”
张绍康稍微停顿了一下,仿佛认真思考了一下老板的观点,或者是并不同意老板的观点,但是没有确定是不是要反驳,怎么样反驳。
“是的,”张绍康说,“但是也不一定。深圳的有些公司虽然也讲效率,但是太没有人情味了,老板高高在上,像皇帝,搞得下面工作人员一天到晚吓吓惊惊的,大声说话都不行,一年到头生活在压抑之中,根本就不可能有创造力,也不可能不像我们荣达公司这样有凝聚力。”
张绍康这样说当然有点拍老板马屁的意思,但是也不全是,荣达公司的工作气氛确实比华东设计院好,也比他以前工作过的裕隆公司好。张绍康说深圳的有些公司老板像皇帝,也不是瞎说,比如像裕隆公司,像张绍康这样通过朋友介绍进去的高级工程师,说起来还是中层干部,平常跟老板之间连说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就是临走了,面不肯见,话也不能说上一句,这样的老板不是把自己当皇帝吗?这样的企业还能有凝聚力吗?而眼前这个跟他谈心的老板周舟确实是一点架子都没有,甚至自己不把自己当作老板。遇上重大体育比赛,比如遇上日韩世界杯足球比赛,老板带头上班的时候看电视,并且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说这时候大家的心思都在足球上,还不如先看比赛,看完之后晚上再加一个班就是。
张绍康说荣达公司机构设置简单工作效率高也是事实,不像在华东设计院,为了凸现自己是地市级单位,特意设计了很多部门,并且把每个部门都设计成“处”,像人事处、计划处、教育处、科技处、行政处、后勤处、工会、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团委、外事办公室、财务处等等等等,非生产性处室十几个。由于部门多,每个部门都想证明自己的重要,所以没事找事,故意给设计部门找一点麻烦,让他们来“求”自己的部门,这样就显示本部门的“权威”了。而荣达公司正好相反,荣达公司非生产部门只有一个,就是办公室,连一般公司必须有的财务部也都省了,省到只剩了一个牌子,而且是空牌子,因为会计是兼职的,每个月只是在月末的时候花两三天的时间帮着做做帐,而出纳是老板娘潘杏茹兼的。机构简单的最大好处不是人员精简和费用节省,关键是大家的职责明确,基本上不会发生相互推委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没事找事的情况。想想也就知道,就一个管理部门,怎么推委?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哪里还有心思没事找事?所以,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办公室的职能非常明确,就是专门为业务部和设计部服务。其实为业务部和设计部服务也是为他们自己服务,因为这两个部门创造的每一分钱收入,都有办公室人员的一份,所以,办公室的人非常清楚,他们的工资和奖金完全来自于直接创造经济收入的部门,因此,当业务部门带了客户的时候,办公室的人肯定会主动热情地张罗着倒茶送水,提供资料,播放录象,全心全意地提供真诚的服务,包括每一个微笑,都努力希望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当设计部门任务紧张的时候,办公室的人员就陪着工程师们干通宵,甚至还帮着他们买夜宵。所以说,张绍康这时候当老板的面说荣达公司好,也不完全是拍马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槽》 十三(2)
“你只知其一呀,”老板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你看到的只是一方面,其实还有另一面你没有看到。”
老板这样一说,就完全把张绍康当朋友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也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一次谈心。
张绍康点点头,表示相信,相信确实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相信荣达公司还有他没有看到的另一面。
是啊,自己只是一个假老板,或者说只是应付大盖帽的老板,所以能看到的当然只能是表面上的东西,而另一面的东西,比如财务方面的东西,由于他不经手,当然就不是很清楚。老板说的另一面,难道就是财务那一面?
“您说的是财务方面?”张绍康问。问完马上就后悔,后悔自己自作聪明了。他突然意识到,面前跟他“谈心”的这个人并不是他的朋友,甚至不是他的同事,尽管表面上是同事,甚至表面上是朋友,但实质上不是,实质上是他的老板,是裕隆公司黄老板那样的老板。张绍康虽然来深圳才几个月,或者说虽然给老板打工才几个月,但是他已经掌握了一个绝对真理——在老板面前不能自作聪明。掌握了,或者说是意识到了,但是并没有做到,如果能做到,就不会这样自作聪明了。
“好!”老板说,“我就希望找一个一点就通的管理者来。说实话,你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处理事务的能力比孟老师强,甚至比我还强,等你情况完全熟透了,我考虑把总经理的位置让出来,让你做。”
这下张绍康没有忘形,至少没有喜形于色,而是马上告戒自己:别当真!
他不当真,但老板当真了。老板接着说:“你看问题非常敏锐,确实是财务上出了点问题。现在生意很难做,为了争取业务,我们什么手段都用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大家都是电脑绘图,要说装饰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真是没有多大区别,那么惟一的竞争要素就在价格上。事实上,各公司的价格都压到最低位了,利润空间已经相当薄,再压,就维持不下去了。中国人目前对智力劳动还是持不信任态度,总认为智力资本没有现金资本和实物资本实在,甚至认为智力劳动没有体力劳动实在,所以对知识劳动的价值远远没有国外那么高的认同程度,我们也没有办法,要生存,就只有按市场价格走。就是这样,也还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比如给相关人员回扣,或者换个合法的名称,叫业务介绍费或咨询费,还比如付款方式,就是这点少得可怜的设计费,也往往是垫资做,你不做,有人做,市场就这样搞滥了,搞得没有办法自身完善和自身提高了。”
张绍康本来是想当然说了一句话,没想到被老板评价为“非常敏锐”,刚开始有点白占了一个便宜的感觉,后来慢慢忘记自我了,被老板的话引到行业里面来了。他没有想到看起来一个没有多大投入和风险的设计行业,还这么不容易。其实老板说的东西他以前多少知道一些,但是当时他只是华东设计院耐火材料室的一个副主任,而且还不是室里面一把手,更不是院里面一把手,平常考虑的问题也只是为自己争取利益,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为他们耐火材料室争取利益,而并没有为整个华东设计院的生存和发展操心过,更没有为整个设计行业和整个知识经济操心过,所以这方面的感受并不深切,今天听老板这样一说,深切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跳槽》 十三(3)
“我也有同感,”张绍康说,“我一直以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新世纪,如果我们不重视知识和知识经济,中国的经济就很难真正赶上发达国家。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比发达国家还要快,但这种‘快’是建立在基数较低的水平上的,一旦基数增大,如果知识经济没有跟上,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能源供应就不可能跟上。按照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到2015年,国民经济要翻一潘,但是,我们的能源供应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吗?我们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让能源总量翻一倍吗?肯定不行。能源资源说到底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我们想翻一潘就能翻一潘的吗?所以,还是要依靠知识和知识经济。”
说到这里,张绍康嘎然截止,不说了。不说的原因不是因为意识到自作聪明,而是意识到跑题了。
张绍康虽然跑题了,但是老板并没有顺着他跑。老板就是老板,老板这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