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恶皇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解释道:“张华那时候还只是我父亲身边的一个司空掾,我是让他穿上小太监的衣服混进宫的。就因为这件事立了功,我后来请父亲割爱,把他弄进了东宫。”
  皇后点头道:“多亏了你了,从那以后,卫瓘那些人老实多了,不过,现在……”,她压低声音说:“你知道吗?杨淑妃又怀孕了!”
  “不会吧?”怎么这么快啊,从她生下孩子都现在也不过几个月啊。
  皇后落寞地一笑道:“有的人就是这么快的。有些女人一年生一个孩子,你想想,怀胎就要十个月了,她如果不是刚生下一个就怀上一个,怎么可能一年生一个孩子?”
  我想了想也是,这淑妃也还怪有能耐的,只是,“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啊?”
  “她上次那个孩子,生之前不是天天嚷着怀的是个皇子吗?结果生下来是个女儿,她丢了丑,这回学乖了,怀了孩子谁也不告诉。要不是张太医告诉我,连我都蒙在鼓里了。”
  我听了,也有点担忧起来。但也只能劝皇后说:“母后,您也别太担心了,刚怀上的,谁知道是男是女啊,搞不好又是个女儿。”
  皇后说:“我要是身体好,我也不担心的。就算她再生个儿子,可她的儿子小,我的衷儿已经成年,又已册立太子多年。只要我还坐在皇后的位子上,她能搞什么鬼?可是我现在身体这么差,你又一直没有儿子。要是万一淑妃这次生个儿子,然后,我又……不在了,皇后再立淑妃为皇后,这太子之位必将再起争端。”
  皇后说的确实是事实。皇上正当盛年,淑妃更是比我年纪还小。若她生了个儿子,她自己再被立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是嫡子了。若干年后了,她的儿子大了,将会成为太子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皇后睁着疲惫的眼睛看看着车窗外说:“你放心,我暂时还没事的。我身体再虚,也一定会撑到淑妃生产之后,看她到底生的是个什么,到时候再做打算。”
  “嗯,母后且将养身体,千万不要忧虑过深。首先,杨淑妃是不是能生个儿子还是一回事;其次,皇上也不见得就会立她为皇后。皇上最近,不是去胡贵嫔那儿还去得更多一些吗?”
  皇后点了点头,但很快又说:“皇上若立其他嫔妃为皇后,对太子照样不利的。皇上皇子多,五岁以下的小皇子就有近十个。若皇上立了胡贵嫔为后,她抱一个过来抚养,将来那孩子一样尊敬她。对她来说,怎么都比我的衷儿即位要好吧。”
  我隐隐猜出了她的意图,等着她说下面的话。果然,她看着我说:“但如果她的外甥女张良人能生个儿子,她就不会收养后宫其他女人的孩子了,而会和张良人一起好好抚养这个孩子,那样,太子的位子就牢固了。”
  “母后的意思是……”
  “为今之计,只有册封张良人,让她生个儿子。然后我再说服皇上,让他答应在我死后立胡贵嫔为皇后,如此方可保住太子之位。”
  原来前面说的那些都只是铺垫,最终是为了说出这么一句话。
  也是好笑,皇上和皇后要册封东宫的良人,直接下旨就是了,根本不需要问我吧。我能说的只是:“那儿臣就替张良人谢恩了。”
  这总可以了吧?
  但皇后对我的要求显然不止如此,她迟疑了片刻后,问我道:“我听说太子和太子妃伉俪情深,东宫从来无二宠,是这样吗?”
  这是什么世道啊,做婆婆的,连儿子媳妇的床帷之事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这个,大概,是吧。”
  “太子妃,这样可不好,我记得早就劝诫过你了。他是太子,肩负着传承皇家血脉的重任,你又……”生不出儿子。总算她口下留情,这几个字没有说出来。
  “母后的意思我懂了。”
  “那就好,明天我就让皇上下旨,册封张良人为端仪”,想了想又说:“那个王良人也一起册封了吧,反正你们东宫统共就这么两个良人。”
  “儿臣就先替她们向父皇母后谢恩了。”
  “嗯,还有……”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说,“我知道衷儿很依恋你,如果他不肯接纳这两个良人,你帮我劝劝他啊。若真能生个儿子,巩固了太子的地位,你还是嫡母,将来的皇太后宝座还是你的。做皇太子的女人,目光要放远点。”
  “是,儿臣谨遵母后教导。”
  她身体这么差,怎么着,先敷衍了她再说吧。
  晚上,花香扑鼻的浴水中。
  “殿下,今天跟父皇去劝耕,没出什么意外吧?”害我担了一整天的心,还好他现在平安回来了。
  “没有,今天我没去动那个爬犁。”
  “嗯,真乖”,亲了他一口。是我昨天晚上一再叮嘱了又叮嘱的。上次的那次遇险可把我吓坏了,估计太子也是,再也不敢动那些东西了。
  “你们今天去劝织,你上了纺车没有?”
  “没有,我今天一直在给母后打下手。你母后……”这话要怎么说呢?他母后身体不好,甚至——据她自己说——将不久于人世。这对于他应该是最沉痛的打击吧。
  “我母后怎么啦?”他紧追着我的话头问。我的小花猫,人人都说他傻,可他实在是个很敏感的孩子,直觉也很准。看他的表情,我就知道这事瞒不过他,他八成已经猜到了。
  “你母后今天气色很不好,我问她是不是病了,她说不要紧,只是昨晚没睡好。”
  其实这事我不告诉他,他也一样很快就会知道。但瞒一时是一时吧,早知道了对他母后的病情又没什么好处,反而平白地让他多担些心。
  “真的只是这样吗?”他松开搂抱我的手,转到我前面来狐疑地看着我。
  我只好说:“母后说她近来身体一直不大好,就想积点功德,所以,准备册封后宫一批生了皇子皇女的宫女。顺便,也把我们东宫的张良人和王良人封为端仪,她们进宫四五年了,也该册封了。”
  我必须给东宫的良人册封找个正当的理由。不然,无缘无故的,那两个良人一没侍寝,二没怀孕,凭什么册封啊?难道我能跟他说:“你母后册封她们,就为了提高她们侍寝和生儿子的积极性(积极性本来就极端高涨的好不好)。”
  太子对后面的话好像没听进去,他只抓住前头的那句问:“我母后身体很虚弱吗?我前几天去给她请安的时候,看着还好啊。”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佩服皇后了。身体虚弱成这样,摇几下纺车就满身虚汗的,还能努力维持着最和善的笑容、最雍容的仪态,若不是我今天和她一起坐在一辆车子里,那么近距离的看她,我也看不出原来她的身体已经这么差了。
  我还是勉强解释道:“大概还是昨夜的月食闹的吧,你母后估计一夜没睡。别说你母后了,就是我,今天都怪不舒服的,昨晚睡得太少了。”
  说到这里,太子总算笑了。一边笑,一边用那双妖冶的丹凤眼斜着我说:“昨夜是我对不起,辛苦你了!今晚我再给你赔礼吧。”
  “怎么赔礼?”我也笑着问,还很暧昧地补上一句:“人家好期待哦。”
  也许,我们再努力点,说不定我就可以尽快怀上另一个孩子。那样皇后就不用指望什么张良人,也不会逼我让出太子了。
  突然,我想到了一件事。
  推开正要吻住我的太子,我急急地问:“殿下,要是你的母后逼你……”接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难道直接问:“要是你的母后逼你跟那两个良人圆房,你怎么办?”
  “我母后逼我?”他被我问糊涂了,脸上写着明显的问号。
  我却越想越恐慌。如果皇后以病体沉重,想早点抱孙为由,让太子临幸张良人,太子也不能忤逆母后。一个命在旦夕的母亲的要求,做儿子的,只怕做不到,没有不答应的。
  如果张良人如愿生下了儿子,皇后要我让出太子妃宝座给有儿子的张良人,太子也不见得就会站在我这边。
  别说病重的母后的要求他不能拒绝。就算太子起初跟张良人在一起是出于母后的要求,但时间长了,太子不见得不会喜欢上她。这张良人长得又美,为人、性子都不错,太子是跟一个人在一起越久就越信赖越依恋的,到那时候,这张良人说不定也会像我取代谢玖一样取代我。
  就算退一步讲,太子依然心向着我吧,可在废立太子妃这件事上,他又做不了主。
  论出身,这张良人也是绝对有资格做太子妃的。她的父亲是将军,外公是朝廷“四征将军”中最有势力的征西将军,手握重兵,身系着大晋朝的安危。
  想到这里,我告诉自己,我不能给张良人任何机会,要防患于未然。否则,一旦星星之火,酿成了燎然之势,就会对我的地位造成极大的威胁。
  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千思百虑,力求万无一失,这我能理解。但要我牺牲自己,我做不到!
  再说,何以见得就非得如此呢?我就不能保住太子之位吗?皇后也太小看我和我父亲的能耐了。
  我是没儿子,也许永远没儿子,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太子推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我笑着对太子说:“要是你母后逼你临幸那两个新封的良人,好让她们生下儿子,你会怎么做?”
  太子纳闷道:“我母后怎么会逼我呢?”
  如果皇后好端端的,她的确不会逼,毕竟,我也还年轻,又不是不能生。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她希望你早点有一个能继承大统的儿子。”
  他还是那句话:“我母后不会逼我的啦。再说,我只想临幸你……”说着,已经吻了上来。
  在他滚烫的热情中,我的心依旧忐忑难安。
  这一次,对我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难关。最后多半还是皇后赢了,因为她有一个所向披靡的筹码:她病了!
  病重的母亲的恳求,做儿子的,怎么能拒绝?
  第二天,册封的诏书就下达了。两位良人自然喜上眉梢,她们的‘凉人’生涯总算熬出头了,现在既已正式册封为太子侧妃,以后,怎么也该有侍寝的机会了吧。
  为了表示慎重,皇后居然拖着病体,带着胡贵嫔,诸葛夫人等一起赶过来亲自颁布诏书,又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用晚膳,连菜肴都是专门赏赐的。皇后在席上专门给张、王两位新晋端仪布菜,瞎子都看得出来她对这二位寄予厚望了。
  胡贵嫔和诸葛夫人也频频向皇后敬酒谢恩,这一顿晚膳,成了她们的庆功宴。唯一遗憾的是,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太子居然没有回来。坐等右等,晚饭都吃完了,太子还不见踪影。
  皇后和两位贵人吃过饭后又留下来喝茶、聊天,在明霞殿里坐着不走。同时又派了好几轮太监去打听,都说太子早就走了,只是不知道中途拐到哪里去了。
  皇后和两位贵人无奈,总不可能留在我这里过夜吧,只得遗憾地走了。临走之前,皇后居然还把我拖到一边说:“两个端仪既然已经册封了,就算是正式的太子侧妃了,若真算起来,今晚还是她们的新婚之夜呢……呵呵……”
  言下之意,自不待说了。既然是人家的新婚之夜,那我应该如何做,就看着办了。
  我冲着她笑得甜蜜蜜地说:“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她反而不“呵呵”了,睁着一双狐疑的眼睛打量着我。
  您不“呵呵”了?那我来“呵呵”吧。别人的新婚之夜,我霸着她们的新郎,跟他把什么独孤九式,降龙十八式通通演练一遍,那感觉,肯定妙不可言吧。
  呵呵,难怪太子那么喜欢幽会的,偷情的滋味果然不是一般的爽(我什么都没说哦)。
  皇后她们走后,我纳闷地说:“今天也是奇怪,太子怎么到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又回头一看,耶,小翠呢?怎么今天一直没见她呀。
  山婉笑道:“小翠回清心院去了,我去喊她回来吧,顺便也把太子殿下喊回来。”
  我一听这话,再看她笑得那么贼,恍然大悟道:“难怪皇后派的人怎么都找不到太子的,原来被你们两个丫头藏起来了。”
  山婉横了我一眼(唉,我这位出身名门的山尚宫,天天跟小翠一起混,渐渐地也染上了匪气,眼看着越来越没规矩了):“我们才没藏,是太子自己高高兴兴去的,我这会儿还不见得喊得他回来呢!”
  我问:“怎么呢?那里有什么吸引他的东西?”
  山婉撮起嘴巴嘘了两声,我大吃一惊道,“不是吧,就那两个老实包,也会引诱太子去玩蛐蛐?肯定是你们两个丫头出的主意!”
  她笑着承认说:“是的,皇后娘娘来的时候,听她的口气就知道来者不善了。我和小翠一商量,决定先不让太子回来,免得在饭桌上就被她们撮合上了。小翠立刻叫张总管出去买蛐蛐,买了回来先放在清心院,再悄悄告诉太子。我们还以为太子听了会立刻喜滋滋地跑去的,谁知他今天还犹豫了一下。”
  我说:“他担心她母后的病。如果他知道他母后今天会来东宫用晚膳,他肯定会回来的。”其实太子还是很孝顺的。
  山婉点头说:“我们知道啊,所以,没敢告诉他。”
  只是,拖过了今天,又能拖到几时呢?看皇后这架势,这次是准备干涉到底了。
38. 淑妃产子
  第二天,两位新晋的端仪约我一起去给皇后请安。
  到了皇后那里,胡贵嫔和诸葛良人已经在了,而且看着两位端仪的眼神,明显透着暧昧。
  难道她们还打算三堂会审不成?
  不过,我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正当胡贵嫔和诸葛夫人跟各自的外甥女窃窃私语的时候,小翠一脸仓皇地跑来禀告我说:“太子妃殿下,不好了,小公主……”
  我噌地站了起来:“小公主怎么啦?”
  “小公主突然发高烧,已经去请太医了。”
  出现了这种情况,皇后除了说:“那你快回去看看吧”,还能再纠缠什么呢?
  对不起,孩子,娘不得已,拿你的健康当幌子。但娘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你和姐姐能够一直幸福地生活着。
  太医院的这些庸医,治病没能耐,一个个只会见钱眼开。不过,这会儿倒正好利用上这点了。
  给了来看病的胡太医一笔钱,让他到处散布小公主身体不好。反正今天高烧,明天拉肚子,后天又受了惊,总之一直不消停。我也每天见到人就愁眉苦脸的。去皇后那里请安,也是坐不了一会儿就说要回来看孩子。
  我都这么可怜,这么焦头乱额了,皇后也不好意思再逼我。那件事,也不好意思开口提起了。
  因为小公主的“病”,两个新封的端仪来了我也赶紧打发她们回去,免得她们坐着不走,一心想等着太子回来。
  这样一拖就是好几个月,终于拖到了杨淑妃生产的日子。
  折腾了一夜之后,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终于传来消息说:杨淑妃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这下,整个后宫沸腾了。
  生产当天,皇后去看过杨淑妃后直接来到了东宫。一进门就劈头问我:“你说这怎么办呢?”
  问得我一头雾水:“儿臣没听明白母后的意思,什么怎么办啊?”
  她一脸怒色地说:“你还跟我装!淑妃生了一个儿子,你呢,至今还只有两个女儿。我特意册封了两个端仪,结果你又霸着太子不放,让她们至今还有名无实。你说,你到底打算怎么办吧,你是不是要害得我的衷儿被废了你才开心啊。”
  既然她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丝毫不跟我讲情面,我也正色说:“儿臣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母后这么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总觉得他自己没本事保住太子之位,非要仰赖别人,甚至仰赖自己的儿子,才能站稳脚跟?”
  皇后语塞了,她没料到我敢这样质问她。
  趁她还没开始反击,我索性把话说完。反正看样子,她今天是怎么样都不会放过我了,非得逼着我表态不可。
  我接着说:“其实太子只是不喜欢读那些子曰诗云,不喜欢官场的那一套虚伪做派。我作为一个跟太子共同生活了好几年的人,我敢说,太子其实是个很敏感、也很细致的人,他的聪明,他的敏锐,是别人看不到的。不了解的人说他傻还罢了,可为什么母后也这样看他?母后,太子一点也不傻,在我眼里,他是最可爱、最机灵的男人!我会辅佐他登上皇帝宝座的,他的太子之位也会稳如泰山。”
  皇后总算回过神来,面带不屑地看着我说:“你保证?你能保证什么?你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见我居然毫不羞愧,依然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她益发咄咄逼人地说:“现在杨淑妃已经生下了儿子,皇上将来肯定会立她为皇后的。她的孩子将来就是嫡子了,你说,你能怎么保证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生不生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生了儿子,她的孩子照样是嫡子啊。她还这么年轻,甚至比我还年轻,她有足够的时间再生几个儿子。并在往后的几十年里,为她的儿子通向太子之位奠定牢固的基础。就是现在,母后的娘家,不就有声名赫赫的‘三杨’吗?这‘三杨’里,除了母后的亲爹司空大人会支持太子外,其余的两个,只怕都会支持淑妃的孩子吧。因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架空我爹的势力,让你们杨家独掌大权。”
  “你……”皇后气得用手指着我,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忙说:“母后您别生气,我们现在谈的是太子的事。至于他们在朝堂上的争权夺利,那是他们男人的事,我们女人管不了。我们就只能在这内宫之中使使劲。”
  再看了看皇后,也许是因为又着急又气恼的缘故,她脸色已经变得灰白,站在那里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可能昏厥过去。
  我看了心里一阵难过。其实,她病成这样,还支撑着病体跑来,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亲手给她倒了一杯茶,求她喝了两口后,我扶着她在香妃榻上躺下,自己跪在榻下说:“儿臣该死,见母后病成这样,还敢跟母后顶嘴。儿臣在此向母后请罪,请母后恕儿臣无状吧。”我磕下头去。
  皇后欠了欠身说:“算了,你也起来说话吧。这里只有我们娘儿俩,大家有什么话都说出来了也好。”
  我站起来,搬了个凳子坐在她面前说:“其实儿臣跟母后应该完全没有冲突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太子。我们爱的、想的、为的是同一个男人。我们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我们有的,只是对保住太子之位的策略、方法和手段的认知和运用上的不同而已。”
  见皇后点头表示赞同,我又说:“就比如母后认为太子之位是否保得住,不取决于太子本身,而取决于太子是否有一个聪明、健康的继承人,取决于太子是否能得到未来皇后的支持。母后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认知本身就是对太子的伤害,就像他是个废物一样?”
  皇后的脸色有点尴尬,嘴动了动,似乎想辩解,可终究没说出什么来。
  “还有,母后认为太子之位能不能保住,关键在于张良人是否能生个儿子,然后得到胡贵嫔的支持。可母后有没有想过,现在杨淑妃生子了,也许皇上根本就不会立胡贵嫔为后,而会立淑妃为后?”
  皇后点头道:“我也虑到这点了。刚刚去淑妃那里,看到皇上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心就凉了。我也怕皇上最终会看在这个孩子的面上立淑妃为皇后。这样,太子之位就真的很难保住了。”
  “所以”,我说,“现在太子之位是否能保住的关键根本不在我,或东宫的哪个妃子能不能生儿子,而在于怎么阻止淑妃被立为皇后……”。
  “怎么阻止?”皇后摊了摊手说,“一旦我不在了,皇上要立哪个妃子为皇后还不就是他的一句话?何况淑妃又有儿子,又有外戚势力。立她,不是正合宜吗?”
  “母后不是说,可以说服皇上立胡贵嫔为后吗?”
  皇后苦笑了一声说:“本来我的确有这种自信的,但今天看到皇上对淑妃这个孩子的喜爱,我也不确定了。”
  “母后的意思是,只有这两个人都没有儿子,她们在皇上心目中才能打个平手?那样皇上才可能依从母后的意思?”
  “是的”,皇后很肯定地回答说。
  “唉,要是杨淑妃没有儿子就好了。”我叹息道。
  皇后猛地抬头看我了一眼,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脸唰地变得惨白。
  我也默然无语。
  很快,就到了杨淑妃的儿子办满月酒的日子。
  那天的宫里自然是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仙乐飘飘。
  巳时三刻,皇上亲临含章殿,和杨淑妃一起接受内外命妇的贺拜。
  此时文武百官亦在凌云台上等待着皇上的驾临。果然,坐了一会儿,接受了三杯恭贺酒后,皇上就离席出殿,摆驾往凌云台而去。
  看杨淑妃亦步亦趋地跟着皇上,后来居然跟皇上一起上了銮驾,命妇们简直看傻眼了。
  难道皇上要单独携杨妃一起去凌云台接受百官朝贺?这就过分了一点吧,凌云台是很正式的国宴场所,只有皇后才有资格跟皇上一起站在台上接受朝拜。
  就算今天日子特殊,也应该先带上皇后,再把杨妃捎带着,等下皇上和皇后接受朝拜的时候,让她站在皇后旁边。
  哪有一个妃子撇下皇后跟皇上一起接受百官贺拜的?那不是以下凌上了?
  别说众位夫人傻眼,就连皇后自己都傻眼了。眼巴巴地看着皇上和淑妃夫唱妇随地上了一乘銮驾,太监们齐声喝道,威威赫赫地走了,理都没人理她。
  眼看着她的身子摇晃了起来,我赶紧上前扶住她。给她斟酒的时候,接触到她的手,居然冷汗津津。
  可怜皇后都这个样子了,还努力装出笑脸说:“皇上和淑妃去那边招待大臣们去了,这里就交给了我。众位夫人一定要吃好喝好,否则就是不给我面子哦。”
  夫人们自然齐声答应着,眼里却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怜悯。
  午宴结束后,人流又涌向碧旒宫。我悄悄对皇后说:“母后,要不,你就回去休息吧,那里儿臣去帮忙招呼着就好了。母后要送给小皇子的满月礼,也由儿臣代送就是了。”
  皇后挣扎着起身道:“还是我自己去吧,我不去,人家还以为我有什么想法呢。”
  我只好搀扶着她,随众位夫人一起进了杨妃的碧旒宫。
  小皇子被抱着到处炫耀了半天,到下午喝午茶的时候早就呵欠直打了。大家笑着让乳母把他放进摇篮里睡觉。
  于是小皇子的四周,小摇篮里,小被子上,很快就放满了各自珍奇宝玩,光长命金锁,玉佩,玉扳指等,就数不清了。宫女们刚收走一批,马上又出现了另一批。
  大家在摇篮里放下东西,围在摇篮边看一会儿,就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客厅。客厅里早就摆下了各种水果、茶食、点心,以招待这些宫内嫔妃和宫外命妇。
  一整个下午就在饮茶、闲聊中过去了。
  当然我也一直奉陪在座。今天这种场合,差不多全晋国的贵妇都出席了,尤其是宫外来的各级朝廷命官的夫人们。这是最好的交际场所,以前我母亲从不放过的。不趁着这种机会跟贵妇们拉近关系,打听朝野动向,还等什么时候去?
  我的小花猫,可还需要这些女人的丈夫们的支持呢。作为太子妃,不搞好夫人外交,那还当什么太子妃。
  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杨淑妃起身道:“现在就请各位娘娘、夫人移驾含章殿,到那里一边用晚膳,一边欣赏精彩的歌舞吧。”
  大家纷纷起身,杨淑妃又回头吩咐身旁的侍婢:“你去看看小皇子醒了没有。要是醒了就一起抱过去吧。宝宝也睡了一下午了,让他去醒醒眼睛,免得到晚上又闹着不肯睡了。”
  夫人们立刻附和道:“是的,是的,抱过去吧,小孩子白天睡多了不好。白天睡了,晚上就不睡,哭哭闹闹的,吵了大人休息还是小事,对小孩子的身体也不好。”
  侍婢答应一声过去了,过了一下又过来说:“乳娘说小皇子还在睡觉呢,睡得那么香,就不要吵醒他了。”
  杨淑妃对众人笑了笑说:“那各位夫人先行一步,本宫去看看小皇子,马上就出来的。”又看我正好站在不远的地方,吩咐我说:“就请太子妃帮我招呼一下吧。”
  我招呼着众家夫人走出碧旒宫,还没走出大门,宫内突然传出了一声惊恐地哭嚎:“小皇子?小皇子?宝宝?宝宝?你动一动啊,求你动一动,别吓娘啊。”
  正兴致勃勃互相闲聊着的夫人们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时,从宫里冲出来一个宫女,推开人群就往外跑。大伙儿忙拉住她问怎么啦,她哭着说:“我们小皇子没呼吸了,奴婢要去请太医。”
  有人说:“没呼吸了,还请什么太医啊,快去请皇上!”
  宫女大概也完全吓糊涂了,听了这话,想也没想就往凌云台的方向跑去。我又赶紧叫了一个小太监去请太医,不管怎样,还是要请太医过来看看的。
  很快,太医来了,皇上也来了。太医一检查,说小皇子早就断气了,致死的原因是窒息。也就是说,是被人的手,或被子等物,捂住鼻子捂死的。
  皇上极为震怒,当即拿下了碧旒宫所有的宫女太监,又查今天一天到底有谁接近过小皇子。这一查起来就不得了了,因为,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接近过。
  今天是小皇子的满月酒啊,大家都来送贺礼的。大件的就交给了杨妃,小件的珍玩就直接摆在小摇篮里的,难道,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有嫌疑?
  就算都脱不了干系吧,难道皇上还能把这些女人都抓起来投进大牢?那可好笑了,全晋国五品以上的夫人都关进大牢里,全晋国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跑到宫里哀求皇上放了他们的夫人,否则,文武百官们家将不家,晋国也“国将不国”。
  所以,皇上除了把碧旒宫所有服役的宫女太监都抓起来,当天便杀掉了一批泄愤之外,竟无法可想,亦无处可查。
  如果小皇子是死于投毒,有毒品这个线索,还可以在宫里搜一搜。因为毒品不能自产自销,也不可能用手捧着走来走去吧。必须先到宫外去买,用纸或别的东西包上,然后还要煮进食物里,最少也要用水化开,用器皿盛上……在如此繁琐的过程中,正所谓百密一疏,总会留下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
  可这窒息而死,不需要任何其他的工具,对这种刚满月的小婴儿,又是在睡梦中,只需用手捂住鼻口一会儿,就可以致死。
  据说杨淑妃曾向皇上哭禀说,最有嫌疑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胡贵嫔,一个是我。请求皇上将我们俩下狱,严刑拷打之下,必然会招认。
  可是这种没凭没据的胡乱猜测,皇上怎么会听?皇上是很痛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