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场秘密语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引 言 你确定你说话有人听吗(1)
让我们直面这个现实:如今商界已陷入废话中难以自拔。我们寄给股东的信夸大其词,想以此打动(或是迷惑)投资人。我们的产品宣传夸夸其谈、自卖自夸,让客户备受其害。我们发给员工的工作进度报告虽体积庞大如象,却根本没法阐明重要问题或客观事实,亮光微弱到还不足两瓦。
  一个普通白领每天早晨来到办公室,联上电邮,拨通语音信箱,走进会议室,一下就被夸夸其谈和商务腔给吞没了:
  经过对本行业所面临的经济因素和各种趋势的广泛分析,我们决定,要保持竞争优势地位必须进行结构重组。已组建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审视各种问题和机会,并提交工作计划以实施任务关键型转变,而这些转变是把公司改造成为一家更灵活、更专注于客户的企业所必需的。
  他也能一眼看穿这其中的内容,因为说话这么做作跟他在其他地方的正常说话方式恰好相反。他在公司外说话根本不是这样——而是充满人情味,有情节有内容,绘声绘色。谈话没有拘束、即兴发挥,充满热情,让人觉得有趣也由衷。之后他上网,在聊天室、留言板、博客、即时讯息(IM)里很自然地继续有啥说啥。他在虚拟世界里的生活甚至比在办公室还真实。
  这些原汁原味的真实交流同公司各级主管和经理们那种造作的腔调有天壤之别。商界本来就缺少人情味,他们还空话连篇。开会、写备忘和经理们打交道,我们丢掉了谈话的艺术。废话已经成了商界的通用语。
  但是商圈里人们大多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地往前奔。通过复制、粘贴很快炮制出一些空洞乏味的文章——从电邮服务器上发送出去那一刻起就成了笑柄。更糟的是,哪有人看啊。里面全是行话,实质内容甚少——最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生涩难懂,态度傲慢,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大伙对此心知肚明,除了那个点击发送键的傻瓜。
  说服力
  对这些空泛的信息我们已充耳不闻,结果就是没人再去认真听了。
  看不完的图表,模式化的使命宣言,矫揉造作的讲话,受够了这些,还有什么非听不可的吗?我为什么要听?我关心的事有人关心吗?他们明白吗?电邮收件箱里会出现什么实事求是的东西吗?不用屏气。
  这挺麻烦,因为在公司几乎每回我们要传达一条信息,都是因为想说服别人接受某个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我们说服别人雇用自己,然后说服他们批准我们的预算,支持我们的项目,或是购买我们推销的产品。如果运气好,我们还能说服别人去完成分派的工作,说服上级给自己升职。
  如果所有人都不理不睬,怎么可能再去说服谁。
  说服力相当重要。唐纳德?麦克洛斯基(Donald Mccloskey)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GDP的四分之一同说服力相关《美国经济评论》1995年5月,,,唐纳德?麦克洛斯基,阿里欧?克拉莫(Arjo Klamer)。——作者注。
  所以你要知道:现在有个绝好的机会来增强你的说服力。做个说话有感染力的人——真实新颖,引人入胜。没人理睬的商界傻瓜满世界都是,而这正是你的天赐良机。
  我们互不相识,为什么对你这么有把握?是的,我们不是很有把握。可能你是那种写文章或发言从来不出彩的人,或者你可能在word文档里运行微软的语法检查程序,还觉得“真聪明,太有才了——每个修改建议我都照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引 言 你确定你说话有人听吗(2)
但我们确信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确信你希望自己讲话有人听。
  废话溯源
  情况怎么会这么糟?
  原因很多,但结果都一样,就是许诺一纸空文,传达满篇废话。首先,讲究“政治正确性”政治正确性:指利用中立的字句,避免侵犯他人,避免由于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残障、宗教或政治观点不同而产生的歧视。——译者注(political correctness)的趋势让人左右为难,商界那些傻瓜不管说什么都得藏着掖着。其次,现如今怕担义务、担责任很普遍,律师把每份文书加工成不含任何承诺的弹性文本,故意什么实质内容也不说。再就是那些商学院、咨询顾问和大师们全都靠着包装旧概念、推出“新”理念来谋生呢。
  此外,技术发展也是一个原因,人们非常便捷地就把商业中的一部分给自动化了,而这部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外包”出去:那就是我们的语言。商界里有太多人不加任何考虑就放弃了这个影响力角逐中最大的筹码,要么用别人的行话,要么用泛泛的模板,或甚至让人代笔写讲稿。诱惑无处不在。我们现在都能选择从谈话和文章里删去个人风格。
  自备探测器
  在商务交流中穿行就像驾车行驶在佐治亚州的高速路上——到处都是陷阱,我们需要自备商务探测器。如果你想同听众建立起联系,使自己有说服力,就以下面这几个陷阱为路标:知道陷阱在哪,就躲开。
  从根本上讲有四个陷阱:含糊陷阱、隐形人陷阱、强行推销陷阱和乏味陷阱。
  含糊陷阱。“这正是那种协同式、以顾客为中心、以向上推销为目的、能减少客户流失、超越固有模式、可针对客户需求定制,兼顾战略性和策略性、同类最佳、无缝式整合、多渠道化的领先思维。它能协助客户真正确定方向。让我们放出试探气球,看看反响如何。”这就是商界那种“空热量”空热量:热量非常高,除高糖分和脂肪外营养接近于零的食物。——译者注的言谈。不幸的是,这成了行规。那些一心想着妙语如珠或想证明自己目的的傻瓜就会掉进含糊陷阱,诱惑他们的是一些信息杀手,如行话、文字拖沓、拐弯抹角,用缩略语,以及含糊其辞。讲话简单直率才能避开含糊陷阱。
  隐形人陷阱。商界就喜欢千人一面的“克隆人”——招聘起来容易,管理起来容易,培训和辞退也容易——并且几乎个个都那么听话。我们通过模板、代笔人和电邮把自己的语言外包出去,然后躲进一些算不上是规则的陈规陋俗里。商界的傻瓜们忘记了,是你的个人魅力帮你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甚至找到工作。要写出有创意的文章、让人感兴趣,或不再靠电邮来处理办公室事务,这些都需要付出努力,但如果你想避开隐形人陷阱,就必须由此入手。
  强行推销陷阱。商界有成堆的人都掉进了强行推销陷阱。夸大其词,报喜不报忧,对问题视而不见——我们可没在二手车场上学过推销,而是因为我们有人的本性,就喜欢往好的地方想。结果导致强行推销泛滥。半夜在电视上推销腹部健身器的可能觉得这办法有用,他们希望能打动几个毫不知情的观众,或是孤身一人的,或是喝醉了的。但要用这办法来说服(头脑清醒的)商界人士就大错特错了。一天下来,大家都讨厌有人来推销,而喜欢自己去买。如今借助大把的信息和即时通讯手段,人们对一切都持怀疑态度。他们知道什么是强行推销——又赶上对商界的信任处于历史最低——略带点强行推销的味道就会让人四散而逃。

引 言 你确定你说话有人听吗(3)
乏味陷阱。你的工作伙伴都会考虑性的问题,会聊聊故事,会对生活那些非常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得不得了,会凭长相和行为来评价人。生活的目的就是享受乐趣。在《心理学引论》这门课上我们早都学过了,除了那些商界的傻瓜不知道——那学期他们一定翘课了。他们把自己一长串某主管某经理的头衔刻在脑门上,把提前包装好的数字一股脑倒给听众,就等于打了包票我们想听的跟他们没任何关系。那些即兴讲出来的小细节,很有人情味也很吸引人,现在都让位给沉闷的概括总结了。如果你很会讲故事,知道怎么跟人交流,擅长创作和再创作,就能避开乏味陷阱。
  天赐良机
  那些卓越的商界领袖在生活中都避开了这四个陷阱。他们讲话实事求是,对工作富有热情,一周5天、6天或者7天都会在办公室展现自己的风格——我们赞赏这样的人,也愿意听他们讲话。杰克?韦尔奇杰克?韦尔奇:美国通用电气前CEO。——译者注(Jack Welch)、沃伦?巴菲特沃伦?巴菲特:美国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CEO,著名投资人,被誉为“股神”。——译者注(Warren Buffett)还有杰夫?贝索斯杰夫?贝索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书店——亚马逊网络购物中心缔造者。——译者注(Jeff Bezons)都设法把有话直说作为公司的一大特色。他们都能毫不费力地让听众济济一堂。是的,我们公司的CEO也懂些小把戏,也发表讲话,但维珍集团(Virgin)的CEO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在商界的风靡程度就像一位摇滚乐明星。
  杰夫?贝索斯把亚马逊()从一个没多少根基的初创网站发展成一家盈利公司,中间曾遭到媒体很多冷嘲热讽。但在最艰难的那几年里,每次听到贝索斯讲话,他的语气都像一个小男孩在圣诞节早晨打开成堆的礼物那么欣喜。公司起步的几年中,业务亏损的消息满天飞,贝索斯没有丝毫隐瞒。不说行话,不找借口,不讲废话,只看到他在办公室里热情高涨,魅力四射。
  有话直说能成为整个事业的基石——恰恰是因为这种品质太难得了。
  这远非语法规则或时髦用语的问题。这需要商界人士诚实,有人情味、有自信心。随便谁都能拼凑出一篇谈论“由可配置的智力资本带来可扩展的协同作用”的发言稿。但想简单明了地表达这个观点(不,我们可不知道那是个什么观点),就得花更多力气。
  我们并不是建议你再回去上修辞课,也别觉得这书的作者是一群语法怪人,就等着你用动名词时揍你一巴掌,除非你自己特别喜欢(我们的意思是,喜欢动名词)。这本书是要告诉你,要坚持自我,重新用自己的声音讲话,给工作注入点人情味,注入点热情和幽默。
  这样做回报非常大,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去尝试。周围都是垃圾信息,你会惊奇地发现,说话坦率一点、幽默生动一点,对你的帮助有多大。
  此外,更重要的收获是在工作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声音去讲话。使用模板,整天埋在电邮里,总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这样做可能省点力气,但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工作之外的欢乐。以为这就能在小隔间里给你带来解脱,不过是傻瓜的白日梦罢了。
  批评商务写作的平庸之作多得数不胜数。这些平淡无奇的书除了在语法上找茬,就没有哪一本能说出为什么商界的语言会如此沉闷,怎么会变成了这样。这正是本书最大的不同。
  闹铃响了,醒醒吧。在工作中,你的个人风格、人情味和坦率的性格正被一点点抽走。让书呆子们发他们空洞的信息去,你的信息是为了沟通。Why
  business people
  speak like idiots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目录
第一部分 含糊陷阱
  摆弄行话、废话连篇、含糊其辞构成了含糊陷阱。如马克?吐温所说,我们应该坚持使用质朴、简洁的语言,短小、简练的句子,不要让那些肤浅、花哨、拖泥带水的语言偷偷潜进来。
  第1章 商业用语像迷雾
  第2章 精英用词最愚蠢
  第3章 “我尽量长话短说”
  第4章 当克林顿被问及“是吗”
  第二部分  隐形人陷阱
  商界的人尽讲废话就是因为他们丢掉了自己的声音,放任自己的个性被有组织地阉割。但一旦你压抑了自己的个人风格,那别人有什么理由会有人记住你或是要听你讲话呢。这就是隐形人陷阱。
  第5章 像套中人一样沉闷
  第6章 要真情,不要矫情
  第7章 幽默是一种沟通力
  第8章 电话成灾,邮件泛滥
  第三部分  强行推销陷阱
  人们都讨厌别人向自己推销,但愿意自己买。强行推销横在中间,损害了相互信任。但是你的个性和能表现出人情味的确会有助于你建立沟通、传达信息,还会因为讲话直率而得到尊重。
  第9章 “以退为进”推销法
  第10章 说好话未必讨喜
  第11章 商界的票房毒药
  第四部分  乏味陷阱
  “乏味陷阱”说的是娱乐。公司有太多人表达了明确的信息,却没产生任何实质影响,原因就是,公司业务通常是枯燥的,你的工作就是把它变成让人感兴趣的故事和个性化的评论——这才是生活。
  第12章 听众最恨找不到乐子
  第13章 从听众的角度思考
  第14章 故事比事实动人
  第15章 形式和内容孰重孰轻
  译后记
  读者定位————————————————————————————
  商界人士,工作中需要与人交流的行业,销售,公关
  

第1章 商业用语像迷雾(1)
我注意到你的语言质朴、简洁,用词短小,句子简练。英文写作就应该这样——这是当代的风格,也是最好的风格。坚持下去,不要让那些肤浅、花哨、拖泥带水的语言偷偷潜进来。
  ——马克?吐温
  2000年,安然公司(Eron)的经营状况从任何角度衡量都是成功的,我们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并在每个重要业务领域都巩固了领先地位。我们拥有或通过协议拥有充满活力的战略资产网络,从而能更加灵活高效地提供值得信赖的广泛的物流解决方案……我们已从一家以资产为基础的管道和能源生产企业转变成一个销售和物流企业,其最大的财富是完善的商业运作方案和充满创新精神的员工。
  ——《安然公司年报》(2000年)
  商界的人除非被逼无奈要面对面直接和人讲话——比如一位英语老师手持突击步枪——否则我们都知道会听到什么:主菜是各种流行语加没完没了的无聊议论,让人没法下咽,甜点就更没多少实质的东西了。
  摆弄行话、废话连篇、含糊其辞,这三样是当代商业用语中的活性成分,构成了含糊陷阱。这种陷阱尤其多见,我们知道布陷阱的是毁灭人类文明的恶人。(好了,并非真是这样,但这么说感觉真好。)我们称之为陷阱是因为那些满嘴行话、含糊其辞的人确实根本就不是恶人。
  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当谈话对象是朋友、爱人、猫和保时捷时,这些人都很擅长沟通,说出的话既正常又健康。但让他们做个发言或写篇新闻简报,并跟海德先生打个招呼时,拿出的发言足有80页,大谈“协同增效联盟”和“未来走向参与流程”。所有这些都像刮过听众的耳边风,以致第87号幻灯片上那惟一有价值的一个观点也没机会熬出头了。
  不仅是浪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想一下新闻简报。要做到短小精悍,并面向普通大众,新闻简报经过反复编辑修改,比几乎所有其他文章都更花心思。然而新闻简报似乎表明,文章花时间越多越糟糕。专栏1—1节选自IBM公司的新闻简报。
  如果你要拿红色记号笔划去这篇简报中的缩略语和废话行话,你旁边路过的人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因为看上去好像你血溅满篇。又有一例,这家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头脑精明,声誉也不错,可还是摆脱不了陈词滥调,冗长的商务腔让人一头雾水。
  任何人要想同读者或听众沟通,含糊陷阱都是个严肃问题:我们生来就对那种腔调不感兴趣,从来就没感兴趣过。就像你走路或呼吸时不会想太多,面对当代商务交流中那些“空热量”或“做作的热量”,你才不会去动用很多沉睡的脑细胞,直接就打发掉了。如果你自己都是这样,你的听众又何尝不是。
  含糊其辞的根源
  如果说含糊陷阱是因为摆弄行话、废话连篇、含糊其辞而造成的,那应该问问为什么那些平常挺体面的人觉得有必要去折磨自己的同事呢。有外在的因素——“政治正确性”、风险管理的需要、从众心理,但也有更不值得一提的内在因素影响。
  我,我——想想吧——怎么总是“我”
  造成含糊的首要原因就是,商界的傻瓜关注自己胜过关注读者。IBM的新闻简报本想让读者了解点内容,但行话和缩略语帮的是作者,而不是可怜的读者。
  一个人写文章要是沾染了模糊语,通常是因为他的目标是哗众取宠而不是传达信息。想打动听众最卑鄙的做法就是,说些听不懂的词让他们觉得自卑,因此要想打动听众(或在无话可说时)有条退路就是抛出几个套环,比如“价值定位”啦、“消费者心理占有率”啦、“生态体系”啦。这样说话人好似一个思想的发电厂,生产的理念高入云端,都不能用世俗的语言来表达了。当某个人一心想表现出能说会道来实现“矫枉过正”时,往往有种很奇怪的不自信在左右着他。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章 商业用语像迷雾(2)
推脱逃避的普遍性
  人们掉进含糊陷阱最终讲起话来像傻瓜,这第二个原因就是怕说话太明确。
  在商业中我们希望能避开承诺。责任义务太吓人,所以我们就不停堆砌词语来包装自己的观点,什么都不放过,如天气总体情况怎么样,目前没法决定的12个理由,我们为什么都同意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一般要多研究研究再决定,等等。
  作为对比研究,我们想想婚誓吧。按惯例都说“我愿意”,就三个字,干脆利落,无处可藏。不用从句来修饰,也不用冠冕堂皇地说“我们”来推脱个人的责任,就说我承诺要这样做。
  很多含糊陷阱的根源就在于想推脱逃避。如果什么都不想说,你会设法用很多词说一通废话。读者会识破这点,也就不再费劲去找什么意义了。
  美化枯燥生活:迈阿密应收账款
  追求含糊还有第三个动机,那就是商界的傻瓜们不管具体做什么工作,都一直坚持不懈地想给自己这份赖以谋生的活涂上一层传奇色彩。商界在所有这种渲染下不再去谈论工作了,而是容许那些傻瓜摆出一副秘密特工或橄榄球四分卫四分卫,橄榄球赛中的一个位置,通常是进攻组的领袖。
  谈到职业,世上基本可分成两类人。一类可以在鸡尾酒会上谈谈自己做哪行,不消说肯定会被团团围住,人们都想了解一下内情究竟怎样。如果你是国际间谍、演员或是体育明星,你的工作真是“酷”(从事职业研究的博士是这么说的)。
  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跟名气的关系不大。我们收发邮件、下载附件、保存起来、读读编编,有时还归档或复印,这样就丢不了。我们再发给其他人,他们改改格式,再发给另外的人。这些材料会储存一段时间,然后又找出来,到处摘点凑成篇幅更长的文件,这就成了我们说的“智力资产”(因为我们不想说这些是“大文件”)。
  我们在加拿大当咨询师的一位朋友艾薇儿?戴尔说得一针见血:商界无聊得很,所以还没看到有哪部电视剧以“迈阿密应收账款”为题材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迈阿密风云》风靡全美,情节围绕暴力、枪械、毒品,扣人心弦。故文中说“迈阿密应收账款”这样枯燥的题材不会被拍成电视。——译者注。她的观点不难理解。但我们还是试着用下面这段体现一下:
  棕榈树在办公大楼光洁的玻璃前摇曳。一个帅哥皮肤晒得黝黑,穿着价格不菲的西装,把法拉利车的钥匙交给门童,风一样刮进办公室。他冲那位超模眨了眨眼,然后打开了PPT文档(那位超模是在为《体育画报》拍泳装版照片的间隙临时过来做接待员)。
  他点开PPT文档里的“内容提示向导”,但之后——轰一声——一扇窗户炸开(好吧,原谅我们吧),是电脑屏幕上的一个窗口跳了出来,通知有新邮件。要抉择了,是打开Outlook看邮件,还是继续给PPT选择色彩方案?什么都不管了直接拨语音信箱吗?还是冲到大厅的咖啡间,去释放一下压力?
  不,还是拨语音信箱吧。他左右转动着椅子,优雅地按了按免提电话,滑动手指按下那个写着“语音信箱”的高科技按钮。史蒂夫?斯达德理扫视了一下四周,确定没人,便输入了个人密码。话筒里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转发中。之后是个无精打采的声音:转发中。再之后是疲倦的一声:代表吉姆?迪沃斯转发中。之后传来口气严厉的一个声音:公司沟通。之后,是傲慢的一声:“我是吉姆?迪沃斯。”。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章 商业用语像迷雾(3)
气氛越来越紧张,最终吉姆?迪沃斯把炸弹投了下来:我代表董事会执行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和其他你们或许在公司年报中已看到照片的高管,很高兴地宣布,我们的“联合劝募”活动比上一年筹款额提高了4%。
  (这时广告闪进)
  即使文笔最棒的编剧(跟上面这位没什么关系),要是根据商界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日常生活来写部作品,恐怕很难找到买主。这种不自信是商界人变成商界傻瓜的另一个原因。我们都想当明星。所以这种商界怪癖(就象吉姆?迪沃斯一样说话让人崩溃)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同摆酷的心理有关。
  在你举白旗,把灵魂出卖给那些傻瓜之前,先想想吧,如果你能避开含糊陷阱,能说话不带术语,避免废话连篇,也不含糊其辞,那才能使你成为明星。要首先为听众着想,去传达信息而不是总想着怎么说更动人;做出承诺时坚定而明确,而不是像通常商务中那样反复无常;接受你的工作而不是总想着用它摆酷。
  在星巴克里做实验
  到这你可能会琢磨,到底值不值得啊。大家讲话都含含糊糊,要改掉非下大力气不行。真那么重要吗?
  我们决定做个实验。2003年8月,我们在亚特兰大选了一家星巴克来研究语言含糊对人们的影响。方法很简单,我们把两篇出自真实公司的文章拿给一些普通顾客看。一篇用词直白,另一篇是典型的商务腔——全是废话(两篇文章中公司名都隐去了)。然后我们让这些受访者从列出的30个心理特征(正面和负面特征各占一半)中来分别选出与两家公司相联系的词语。
  我们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都够托浮起哥斯达黎加的经济了。尘埃落定,我们得到以下结果:
  1。废话有废话的气味,但可不是香奈儿5号的气味。
  不算意外,星巴克的主顾们并不喜欢那篇讲废话的文章。他们给那段文章分派了四个特点,其中有两个是“令人厌恶”和“无礼”。这说得通,因为如果有人冲你讲废话,这不难想到作者或说话人既可恶又无礼。有点意外的是,被调查者还把其他负面特点同废话联系起来,包括“固执”和“不可信赖”。15个正面特点中没有一个被联系到讲废话的文章上。
  2。语言直白得到赞誉多——甚至可能有些夸大。
  另一个样本的遭遇要好很多,讲话直白被赋予五个正面特点:讨人喜欢、有活力、友好、鼓舞人心、富有激情。跟讲废话的文章相反,15个负面特点没有一个被联系到语言直白的文章上。
  这个小故事说明人们喜欢有话直说的人,这点至关重要。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Robert Levine)在其著作《说服的力量》(The Power of Persuasion)一书中写道:
  在人际交流中,有一个因素如果你能把握,会比其他方面更有影响力……那就是受人喜欢。我称之为魔力弹,因为如果听众喜欢你,其他事你都做错了也不要紧。如果不喜欢你,你样样都做对了也没有用。
  3。大词出力不讨好
  商界的人动用50%的字去表达5%的观点还有一个原因,他们觉得用词简单了会显得自己知识水平不够高。因此才说“发起项目行动计划”,而不说“开始着手吧”。我们怕直白的语言可能会显得自己笨头笨脑。
  我们的研究表明恰恰相反。“知识水平高”和“受过良好教育”包含在我们研究的30个特点中。星巴克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统计学角度看,语言直白的文章和废话满篇的文章在这两个特点上没有区别——啰嗦再多也是白费力气,这表明只有作者本人在孤芳自赏。
  回到原来的问题。说话直白会有影响吗?毫无疑问,而且它的影响方式比我们多数人想到的更复杂。你的听众,那些每天光临星巴克的人,不喜欢废话。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废话就会对讲废话的人或公司产生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当他们看到直白的文字,会觉得写文章的人也很不错。
  结论就是:废话连篇会蚕食掉你的个人资本,而有话直说则会带来额外收益。
  投资要明智,如专栏1—2和专栏1—3所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2章 精英用词最愚蠢(1)
假如你在20世纪60年代是特工,可以驾着特制的汽车,借尾管排出的烟雾溜之大吉。假如你没干过这行,或没赶上那个年代,对引诱热辣的敌方美女间谍也并不在意,那只需找辆20世纪80年代大众柴油车或通用汽车,猛踩油门也能装装放烟幕的感觉。
  但商界的傻瓜们有他们独树一帜的烟幕弹。如果有人觉察他们难胜其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抛出些诘屈聱牙的言论来脱身,而且似乎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按理说是最精明的)更是个中高手。所有那些看似高深、貌似聪明的词语,效果同预期恰恰相反——让说话人显得蠢上加蠢。
  听众很清楚商界傻瓜们何时在放烟幕。当听众听得一片茫然,不管你在说什么都再也没必要专心听时,他们就有空来想想这“不知所云”到底是谁的错。
  当然是你的错。
  滥用专业术语是问题所在
  行话给“含糊陷阱”奠定了基石,问题并不在于“专业术语”本身——只要使用得当——很大程度上与说话人的意图有关。各行各业,甚至职业保龄球都有一套圈内术语,行家们借此言简意赅地表达他们的才智。
  假设你置身于一个集邮家的聚会,有个看似特别无聊的人开始大谈“Z格底”和“倒置的珍妮”,在集邮家的聚会里不知所云就是你的不对了。真正的行家在真正的专业场合要操起行话,因为行家理所当然认为在场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倒置的珍妮”。(不是一种新流行的鸡尾酒,更不是《*圣典》里的体位。而是一种稀有的美国1918年发行的航空邮票,由于印刷错误,邮票上“柯蒂斯?珍妮”教练机的图案上下颠倒了。)
  真正的行话——地道行家间使用的专业术语——并不要紧,滥用行话才是问题所在。
  含糊陷阱在很多商务交流中,尤其涉及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话题,如战略或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