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孙子兵法说什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回合,法。
  论组织:中国队继承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文官体制很了得。加上明星球员的转会、跳槽机制,培养了一批敬业精神的职业队伍;雪人队推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梁山机制,大家都是兄弟,不要钱、不要权,每次都能上演不可思议的武林绝技。
  论制度:中国队有政策扶植,属于党组织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雪人队比较原始,属于队员自主自发、群策群力的*公社制。
  论后勤装备:中国队有耐克从头顶到脚底的全程赞助,深得品牌传播的精髓;雪人队还停留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最好。
  论技术绝活:中国队员注重三好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上的、腿上的、脚上的、头上的工夫了得,个个都是全能选手;雪人队虽然长期脱离现代社会,但依靠多年坚持全民冰球运动,却炼就了三个字:快、准、狠。
  论队员构成:中国队从娃娃开始,什么公派留学、友好赛事、甲N联赛一个都不少,怎么也是身经百战、五项全能的正规军;雪人队虽然主力阵容强大,但多是靠兴趣爱好参赛的业余选手。
  论激励奖惩:中国队深得市场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激励精髓,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总能得到祖国联同港澳台的多重奖励;再看雪人队,因为族人少,只能吃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
  五个回合论述完毕,究竟鹿死谁手?还得看实力。
  一定能赢吗
  回合分析结束,让我们看看究竟“算”有用吗,一定有结果吗?
  答案也许会让粉丝们失望,孙武没有说过“算”就一定能胜,只说了可以更有胜算。那“算”还有什么用?“五事”还有什么用?
  有用,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孙圣人很唯物的,他从没说预见胜负,算一卦就行。他更没有把话说绝,一定怎样怎样,这才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要认为古人就一定迷信。这个地地道道的古人告诉我们,预见胜负靠的是实力分析,不是占卜。从此,他给我们指明了战争的方向。
  为什么指明方向,还不绝对胜?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太多。所以孙圣人讲了,要用势。有时候,还要用些小手段帮衬帮衬。比如,有人决心入伙了,还要立个投名状表表决心。比如,酒再好也怕巷子深,最终还要请名人、做广告。没听说细节决定成败吗?这时候不信不行啊。
  那指明方向有什么用?如果不知道胜负有什么用?真正的胜利,不是今天缴获多少装备、俘虏多少人,而是重新获得和平。否则,你解释不了刘邦为什么最终坐上皇帝。真正的盈利不是今天一个涨停板红旗飘飘,而是账户的长期稳健增值,否则你解释不了为什么很多高手最终销声匿迹。真正的优势,不是今天一个点子做了暴发户,而是千锤百炼的基础建设,否则你解释不了小企业长不大的轮回……所以,指明了方向足够了,因为胜负可以预见,钥匙就在我们手中。这就是境界。
  总结
  讲到这里,始计篇终于圆满。
  自认为画的是条龙,还凑合得过去。所以,就一定要加上点睛的一笔:
  始计篇极为重要。从开篇,小逻辑就告诉我们,始计一讲战争的态度,二讲五事七计的评估尺度,三讲十二诡道的做事艺术,四讲算命不求人的庙算准度。大言不惭地说,始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核心。从过去到现在,乃至将来,无论中外,无数人以此为纲探知兵法的奥秘,从中获得启迪。
  始计篇到此结笔,我不敢奢求大家真的受到什么启示。但这一篇即使都忘了,也要记住这五个字:道、天、地、将、法,此五事者,一定牢记。这是我们古人的伟大见解、创造,永远值得继承、传习。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打的就是钱
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
  小逻辑
  首先,作战篇开门见山对战争作了定性。孙圣人认为打仗打的就是钱,而且是相当费钱的事儿。为了有说服力,孙圣人还写了个不错的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壮观吧,整个一浩浩荡荡的运输大队,这么大的场面,就算到了现在,没有些银子也是搞不定的。所以,战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谈完钱,孙圣人作了更恐怖的引申,大谈战争对国家经济的不良影响。一句话,如果长期作战,久不能克,都像某个超级国家那样长期维持国际秩序,谁都吃不消。影响很不好,后果很严重。不过,圣人从不卖关子,在散布完战争的危害后,他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而且个个都击中要害,直面钱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就是“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兵贵胜,不贵久”。
  说到最后,孙圣人也明白办法是要人做的。所以,在篇末特别强调了人在战争中的角色定位。对人、钱、战争进行了高度统一性总结,即“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本篇逻辑分四步走:第一步,战争花费大,战争就是钱;第二步,长期战争危害大,后果很严重;第三步,减灾的三种解决方案;第四步,方案再好还要人,就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为将者的责任。我们还是最关心本篇的核心问题,从钱开始说。
  讲作战篇,一定要从“作战”两个字开始讲。单从字面看,现代人会以为这篇讲的是怎么开战、怎么列阵。不过,古时候的作战不是打仗,“作”是“备”的意思,所以,作战篇讲的也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打仗之前要准备什么。对此,你可能罗列出很多,如粮草、士兵、武器……但孙圣人可能就一个字——钱。
  首先,请看本人提名,由孙圣人创作的开篇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特征:场面宏大;
  题材:战争;
  主创:孙武;
  关键字:日费千金。
  不管战争是真的假的,一切都是钱。没钱,哪里来的十万之师啊!想必,孙圣人在钱这个问题上是清清楚楚的。否则他干吗上来先摆场面、拉清单,也用不着用“日费千金”来强调,就不会有“十万之师举矣”的感叹了。原来在钱面前,圣人也无奈。
  总之,孙圣人是理解战争的,而且是站在经济角度、跨学科领域理解战争的。他已经有意无意地摆明了观点,即战争是本经济账,战争的性质就是经济,打仗打的就是钱。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了不起之处,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可以自豪地宣称,世界上有资格的军事著作不少,但第一次如此指明战争经济性质的只有孙圣人。
  当然,最近也有人把战争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了,市面上火了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也谈战争和经济的关系,但是和孙圣人比,纯属小巫见大巫了。它说真正的战争是金融之间的较量,最恐怖的就是有权有势的总统、首脑也都是货币的傀儡;说控制了钱就可以发动战争、摧毁国家,一切都在金融家的掌骨之中;归根结底,金融经济才是主宰一切的根基。恐怖啊!不过细想起来,这也不算什么稀罕,因为2 500年前的孙圣人早就说了战争就是经济。
  诸位看“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什么是“宾客之用”,今天的话就是公关应酬;“胶漆之材”就是办公耗材;“车甲之奉”就是设备保养。总之,就是后勤。后勤就是经济,就是钱。没有后勤,战争就没法进行。没有粮、弹药、给养供给,拿什么打?没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没见到最阴损的计策就是绝人粮道、烧人粮仓吗?很多城池被攻破时没见到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吗?
  小时候看电视,发现士兵们都喜欢去前线,认为打打杀杀才是真风光。从没见有人闹着去后勤,觉得那里混不出什么名堂。但这真是没名堂的地方吗?绝不是!
  就说大家熟知的抗美援朝吧,我们停在脑子里的恐怕多是上甘岭的勇士,一个个英勇顽强的化身……似乎这就是全部。不,战场一直有两个,还有我们忽略的战场:后勤补给,那才是支持战争的生命线。
  遥想援朝当年,美国人很聪明,他们知道毁掉供给线,就赢得了胜利。但志愿军更不笨,这些从小用三国的将军们,怎么可能被别人绝粮草?于是围绕摧毁与反摧毁,无数人付出了生命。但最终,用三国的人战胜了过圣诞的人,志愿军用鲜血铸造了一条打不破的生命线——后勤。从某种角度上说,抗美援朝也是后勤的胜利。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就是物质基础,是经济,是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皇帝也愁钱
说到这里,一定还有人认为我说得牵强。战场就是浴血奋战,打打杀杀,能跟后勤、经济扯吗?这也不奇怪,因为起初我也无法认同,但N年前,一部叫《雍正王朝》的电视剧让我改变了看法。
  话说某年某月,大清帝国的西北边陲有人叛乱,雍正皇帝惶恐不安,派出铁杆儿跟班年羹尧征西。说起年羹尧——皇帝的红人,主子当了皇帝,自己也沾了大光。不过他也有凡人的恶习,一发达就飘了,好摆谱。而且一摆就摆世界上最出风头、花钱最多的谱——战争。
  孙圣人说,战争日费千金,我们的年大将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朝廷就缺银子,他却不替主子着想,每天歌舞升平、好酒好肉好菜伺候着自己。据说每天为他运送新鲜瓜果蔬菜的专列就不计其数,奢侈至极。
  一天两天也就算了,但战争可不是你想几天就几天的。就说打叛军这件事,你一来,人家就撤了,不是你想决战就决战的。于是,年大将军的军队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转累了,干脆驻扎下来,这一驻,钱就花大了。
  要知道,军队不是旅游团,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是笔庞大的支出,皇帝再有钱,时间长了也掏不起。记得为了筹钱,朝廷内部已经乱了套。朝廷变成了临时后勤保障部,每天都是前线要钱、要粮的折子,大臣们个个高度紧张,恨不得自己变成钱。于是,各省发来的钱粮不用进京,直接支持西北了。没办法,皇帝也着急啊,国库空虚,没钱啊。日费千金,舍不得不行,又不能不打,借钱也要打。这仗必须打,必须胜,打的就是钱。
  原来总以为,战争就是前线流血,总以为皇帝是天下至尊,没有能难倒他的事。但这一次我领教了,战争拼的是经济实力,原来没钱皇帝也只能干着急。
  难怪有人说海湾战争是美元的胜利,别的不说,单看那价值不菲的飞弹,投给海湾的可不是成千上万吨的新科技礼物,而是数亿捆美元啊!原来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真正的较量就是经济、国力的较量。哪个军队能够坚持到最后,靠的不是别的,而是经济实力。
  难怪网络公司曾经死磕烧钱,看谁烧得旺、烧得多,关键还能烧得久,那是后台老板经济实力的较量。难怪红警开展的第一步,就是开矿、找钻石。因为有了钱才能造武器、造军队,看来玩物未必丧志,想那游戏设计者,也必深知战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孙子兵法》的伟大就在于第一次把经济后勤账也算到战争中。我们现在的经理人不专业啊,只知道业务不知道费用。狭隘啊,我们只知道一个人的工资成本,却不知道福利保险、办公消耗、房租水电……原来一切都是无形的费用。
  没钱的后果很严重
  战争等于钱的问题说完了,孙圣人开始进一步谈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本来打仗就劳民伤财,那么长久地打仗,必定带来财富枯竭,后果是极其恐怖的。原文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思是,如果打了半天仗都打不胜,一定会影响士气的。积极性没了,挫败感就上来了,也就是钝兵挫锐;如果打一个城池,很长时间都攻不下来,这时候,人就没精神了,战斗力也会跟着下降。时间一长,“久暴师”,那银子就哗哗地没了。国家没钱了,解决不了失业,总统都要下台;经济刚出现衰退,你想货币贬值刺激经济,早有银行家笑着等着捅你一刀,这时候什么GDP,10年的奋斗让你瞬间灰飞烟灭。此时再想起一揽子救国政策,来消除战争的影响,已晚了,就算你让巴菲特、格林斯潘来也没用啊!
  这就是“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这世上,总有些喜欢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人。你强壮的时候不理你,你一旦走了背字,倒霉事就都来了。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知道隋王朝是怎么灭亡的吗?隋朝初年, GDP可是不错的,接连搞了很多跨世纪工程,像有名的赵州桥、京杭大运河。但那又怎样,还是亡了,为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高丽打的,用兵不慎啊。结果时间长了,国库虚了,人民内部矛盾来了,起义来了,蠢蠢欲动者来了。再赶上皇帝对其不引起高度重视,非要在扬州看美女,不亡国才怪。不过这亡国也太快、太惨重了。
  不说远的,再说近的。近几年,一个曾经万人之上的国家元首,被某跨国权利联盟宣布为反人类罪,赐予绞刑。行刑当天,全球同播。悲壮、惨痛!数十年前,这位老兄凭借奋斗,当上了某国的元首,搞活了经济,塑造了海湾强国,国际关系也左右逢源。可就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刻,这位元首偏偏搞起了扩张。国内扩张也就算了,他却把手伸向了邻国。
  于是,战争开始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紧跟着多国部队来了,打一次不服就再打,直到打服为止。原来怕他的邻国,现在终于大声说话了,大倒苦水。战争的影响是可怕的,时间长了,再强的海湾强国也变成了国际援助对象;再好的石油也要禁运,经济倒退20年,代价可谓大矣。这时候怎么收场?再厉害的元首也没辙了。于是,很多东西成了必然。政权被接管了,54张扑克牌收缴了,元首绞刑了。这为的是什么?出名?这代价值得吗?战争啊,时间长了,“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何苦呢?
  惨烈啊,至今想起戚戚然。
   。。

巨人前传
大家都知道脑白金吧,铺天盖地的送礼广告,成就了史玉柱先生的再次成功。说到史老板,绝对是个奇迹。很多人因为脑白金知道了史老板,但提起史老板就一定还要说说巨人——当年史玉柱先生一手创办的巨人集团。
  遥想当年,巨人集团曾经风光无限,荣誉、嘉奖、花环、赞美、关怀不绝于耳。在一片形势大好之际,巨人做出一个大胆决策,建造自己的大厦——巨人大厦,让别人去说吧。你让别人去说,自然说什么的都有,而且是说完不负责的。很多人说,巨人大厦要盖就要盖成标志性建筑,这才够得上巨人的风范……不要小看别人的只言片语,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随着赞美关怀的人多了,巨人大厦的设计也高了。从30层到50层……越长越高,工期变成了无限期。
  做工程的人都明白,盖房子就像是打仗,有详细的工程规划、作战部署。如粮草金钱、兵力调配、后勤给养,一个都不能少,更容不得丝毫含糊。图纸可以一次次改,但已经打好的地基、架好的钢筋也能一次次重新来过吗?如果能,还要设计干吗,要工期干吗?这些都是钱、大量的钱。
  孙圣人说:“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按说,这个跟巨人集团毫无关系,但就是这么难有关系的二者发生了关系。
  盖房子,就要大量的资金。不过,搞工程的人都知道,这么大的工程通常都是银行借贷融资,不可能靠自己输血解决,输长了要死人的。其实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血都是用来养自己的,不是用来输的。
  但也许巨人当时的身体强壮了得,或者吃了什么千年人参,他竟然决定自己输血盖高楼了。起初的输血工作还是顺利的,楼一层层地起来。但前面我们说了,别人的楼盘有定数,可是巨人的大厦不断长,工期变成了无期。就这样,大厦几次规划手术下来后,输血量越来越大了。一年多下来,巨人大厦的影子还没有完成,但是几个亿的真金白银输进去了。巨人大厦的真金白银从哪里来?从巨人的血里来,从现金流里来。
  人长时间大量输血,就会缺血。如果身体来不及造血,就得借血;如果血借不到,人就难免有生命之忧。人如此,再大的巨人也是如此,时间长了,再壮的汉子也没辙。巨人集团输不起了,但巨人大厦不能停工啊,那就借血,从巨人的传统业务中借资金。
  这可真是惊险的一跃,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现金流是维护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市场波动、资金流断裂,大限就到了。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无人可以搞特殊,不管你的个高个矮,上天不会因为个子高就眷顾巨人。
  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巨人倒了。如果巨人大厦是场战役,这场战役确实太长了,“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巨人的血再多,“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也早晚流干。等市场一波动,输血管破了,资金链断了,血枯财尽,再高的巨人也有挺不住的一天。“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于是,一个高大的巨人就这样轰然倒下了。
  回顾孙圣人的话,让人感慨。如果战争的本质打的是经济实力,你能说,他的话仅仅适用军事吗?战争长了,久而不克,对国家、对民族、对经济没有一点儿好处。那么,商业呢?
  和商人们摸爬滚打久了,深悉奸商之道。奸商可以容忍苟延残喘利润低,但绝不容忍长期输血无回报。奸商不怕今天赚钱明天赔,奸商最怕手中的账上长期没现金。否则时间长了,生意就转不动了,很恐怖!“诸侯乘其弊而起”,追债的来了,要回报的也来了,落井下石的都来了。那样的话,商人再奸也没用。
  所以,从古至今,大“道”从来就没有变过,无论打仗、经商还是盖房子都是一个道理,一切一切就像昨天的巨人大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孙圣人是个融资高手
副作用表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孙圣人早为我们准备了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解决方案,“因粮于敌”。
  原文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真会打仗的人,他的队伍总不缺人,永远不用在国内抓壮丁;他的粮食足够用,不用劳师动众从国内搞运输。他怎么做到呢?四个字:因粮于敌——所有需求就地解决。要领在于没粮了,从敌人那里找粮草;没人了,从敌人那里抓壮丁……这样一来,军队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能满足了。
  别小瞧“因粮于敌”这四个字,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伟大贡献。前面我们一直在讲战争怎么费钱,时间一长后果多么严重,现在孙圣人只用四个字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想想我们现在流行的徒步探险,身上背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包,丁零当啷地挂满了装备,知道的说是去徒步玩新鲜,不知道的真以为是去沙漠远征。结果,玩主往往低估了远征强度,搞不好还适应不了环境,有去无回。多少人为他担心,媒体关注,当地政府担心,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小小旅行尚且如此,更何况一场战争呢!要知道,从前打仗就像搬家,一大堆的粮食给养、武器装备、锅碗瓢盆统统从本国带,运输大队修远兮。一不小心,迷路了,粮草被劫了,那百万大军就真的不用回来了,危险啊,恐怖啊!
  再有,过去战争往往是全民战争,搞运输老百姓是必须出力的。既然出力,就影响生产。不要以为不工作有政府补贴,门都没有,不累死你就算好的。一没有补贴,二没有工资,就等着穷吧。于是,“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当老百姓觉得钱袋鼓了,却买不到东西的时候,经济紧张了,通货膨胀就来了。不过也有例外,发战争财的来了。“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打仗往往就这样,战争打到哪儿,老百姓就穷到哪里。物价飞涨,也许辛辛苦苦几十年奋斗的东西,一觉醒来都没了,蒸发了,毁灭了。
  还好,古人很聪明,他们有“因粮于敌”,这样一来前面说的恐怖后果,现在就简单了。不就是粮食装备人力嘛,干脆不运了,就地解决。一举两得,不用麻烦自己人,还能削弱敌人。想当初咱们穷人的队伍虽然穷,但穷有穷办法,红军走哪里吃哪里,草根树皮之类都吃过。没人也不要紧,专做好事,不久就来了一群雷锋。敌人呢?都是从美国那里买来的装备,好东西太多,主要精力都花在运输上了,追不上啊!
  这就是“因粮于敌”正反面。“因粮于敌”的思想了不起啊,可以让强者变弱,让弱者变强。学会了,就算你是小买卖,将来也能飞黄腾达。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生意的人从不用自己的钱”嘛,那我们就学学人家是怎样“因粮于敌”的。
  

向地产开发商学习
故事说的是国内某地产大亨的发家史。话说N年前,一个姓赖的老板开了一家餐馆,凭借努力,2年光景下来,竟也淘到了200万的金。不过他总认为,钱是次要的,积累人脉才是重要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赖老板开始了和房地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次接触,情节很简单,就是接别人的尾盘。赖老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竟也都卖出了。尝到了甜头,赖老板从此立了大志,玩就玩大的——进军房地产。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赖老板关了餐馆,注册了地产开发公司,开始做属于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天下人都知道,做房地产首先得有钱,然后有地。土地要合法,五证一个都不能少。好在赖老板的时代,一切都好商量。那时讲究期房销售、看图卖房。土地嘛,付个定金也能搞定。不过,就算这个定金,也不是小数目。等所有执照都全了,也要准备1个亿。一句话,没有点真家伙想都别想。
  没钱怎么办,可能是你我就算了,但开过饭馆的人就是不一样,没钱有人啊!赖老板首先花100万年薪从国有地产公司请了一位高人。别以为这100万花多了,要知道比起高人带来的特殊资源、特殊人脉、特殊政策一点也不多。在当年,高人是有特殊待遇的,该交的钱可以免交或少交,即时交的可以晚交,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交。
  这就为奸商们提供了空手套白狼的机会。这位请来的高人确实够脸子、不含糊,以往的人脉一点没浪费,哪里都是人熟好办事。于是,赖老板的地产项目一路绿灯,地位陡增。账细算来,这100万的年薪不白给,换来了空间、时间,一个亿变成了缓交,省大了。这就叫以小搏大。不就是钱嘛,等项目运行起来再付,房子还愁卖不出去?这就是融资,向政府融资,“因粮于敌”啊。
  至此,赖老板省了钱、有了批文、办了事,项目竟然像模像样地运作了。不过这仅仅是开始,费钱的还在后面。
  很多人都知道,建筑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垫资。就是说我请你来盖房,但我现在不给钱,你先盖,盖得差不多了,我再给。天知道这种规定到底有多少合理性,但这一规定坑了不少人却是肯定的。
  也许是天命,就该赖老板有好运,就该有人倒霉。很有实力的建筑开发商来了。人家一看,有批文,大工程,项目不错啊!一定要接下来,不就是垫资嘛,咱有实力,先干上再说。看到了吧,倒霉都是自找的。很快,一期工程完了,建筑商想起该要钱了,这时候,就有好戏了。
  我们都知道,赖老板的公司没钱,只有200万,100万承诺年薪了,剩下的钱早不知道花到哪了。上亿的工程款啊,没有办法,只有拿出看家本事——赖。
  你能怎么样呢?我也没钱,你告我吧,不过你告我也没用,我要是没了,更没人还你钱。另外,我不是欺诈,批文是真的,只是现在手头紧。等楼盖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开卖,北京的房子还愁卖?都是期房,害怕不能早给你钱?肯定给,要不,后面的工程,二期、三期都给你?
  这诱惑大了。那时的房子都是期房,消费者是见图给钱。只要价格合理,再多的房子也不愁卖啊。就这样,建筑商被打动了。不过这还不是最荒唐的,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
  那建筑商回去算了一笔账。总共三期工程,如果开发商承诺都包给自己,可是几十亿啊!如果开发商不是忽悠自己,可是赚翻了。可回头一想,那家伙没钱啊。为了成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这钱我也不着急要了,你不是没钱转不动吗?我借给你转,如果再不够,我担保,再找银行给你钱。
  很多人,想了未必做,但这建筑商一点也不含糊,想得到,做得到。不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帮赖老板担保、借钱。看看,这就是我们的开发商、建筑商,狼狈为奸啊。
  命好啊,想那赖老板本来没钱,现在好了,不但前期的费用省了,工程款赖了,还有人帮他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