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你是EQ高手吗?-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骄傲只启竞争;听劝言的,却有智慧
在成功岭演讲先后,
一个理着光头的大专兵,
鼓起勇气地走到台前,情绪有点乱动、哽咽地说:
“……我妈再三禁止我骑机车,
但我坚持一定要骑,甚至用‘三字经’来辱骂她,
让她很伤心,我觉得……我很不应该……”
有一个邱姓的高中学生,平常很会捣蛋、作怪,又爱讲话,是个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而同学们也都很讨厌他,因在开班会时,他很“臭屁”地面对全班男女同学说:“虽然我很帅,但希望班上女生不要暗恋我,我是不会看上你们的!爱上我,只会是‘无言的结局’!”
小邱明知校方规定,不准骑机车上学,但是他还是偷骑机车到校,后来被训导主任发现,就遭到扣车,也被记一大过,并通知家长。小邱回家后,被父母痛骂一顿,心里非常生气,不吃不喝,消极抵抗,也不到校上课。后来,小邱趁爸妈不注意,在家偷了一些钱,并拿身份证当抵押,又同车商分期付款买了一辆新机车。
隔天,小邱骑着新机车上学,好拉风哦,心想──“全校只有我敢骑机车上学,多帅!”当他正兴奋时,突然看见前面一辆白色轿车,咦?那不是训导主任的车子吗?哎呀,完了!完了!真是“冤家路窄”!但,还好,黄灯亮了,白色轿车停住了,小邱为了摆脱“可能是训导主任的白色轿车”,就立刻加速往前冲!太好了,平安冲过十字路口了!
小邱高兴地回头看看白色轿车踪影,哈!还是我比较快!主任的车子还在红灯后的车阵里,真逊!正当小邱很得意时,没想到前面的轿车迥堵,他车速太快,来不及煞车,只听见──“碰!”一大声,小邱被弹到路边,痛苦万分,爬不起来!而新机车也倒在马路上空转,嘎嘎乱叫。
后来,小邱被送到医院急诊,医生说他严重“骨碎”和“骨折”,至少必须躺在病床上八个月,才能开始做复健。于是,小邱办理了“休学一年”。
不过,后来证明,那辆白色轿车并不是训导主任的,只是小邱自己“心虚”误认而已。而邱同学出车祸、断腿的消息传到学校后──
“啊?邱xx出车祸?休学一年喔?哇!太好了!”“真的啊?他要躺在医院八个月哦?太棒了,少了他,班上就安静了!就有救了!”办公室教到小邱的老师们,都显得兴奋异常、拍手叫好!“喂,你们是‘为人师表’的人,怎么可以在学生出车祸时,还这么高兴?”一老师问道。
“你不知道,我到医院去看邱xx时,听到医生说,他必须躺在床上至少八个月,我眼睛大亮,哇,太爽了!当时我真是高兴得‘必须要捏自己的腿,才不会笑出来!’”小邱的导师对其他老师说着。
“虽然当时我乐死了,可是,我必须‘装得很难过’的样子,还假惺惺地对他爸爸说‘怎么办?这样会耽误牠的学业耶!’屁啦!这种不听话的烂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业可言!他休学一年,下学年,我就不会再教到他、不用再受气了!”导师兴奋地说着,而且当天晚上还请女朋友吃晚餐、看电影,以示庆祝!
真是奇怪,平常如果听到一般学生或送报生,为了生计而出车祸,心里都会很难过、惋惜!可是这次听到学生出车祸骨折,老师们竟然“谢天谢地”、“感激涕零”,直认他“活该上,而没有一个老师“寄予同情”!
为什么呢?因为邱同学太调皮捣蛋,又任性、自以为是,面对师长的话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不放在眼里:同时,他不懂得“记取教训”、也“不听劝言”,只凭着自己的好恶、率性而为,只要我喜欢就好了!
记得去年暑假,我应邀前往成功岭,对正在集训的大专学生演讲。讲究后,一位理着光头的大专兵举手,勇敢地走到台前来,他拿着麦克风,面对现场一千多名,及近两万名看着闭路电视转播的大专兵,情绪有点激动地说:
“我要向我的妈妈说声──对不起:今天听到戴教授的演讲,我深受感动,因为,我妈也曾经再三要求我,不准我骑机车,但是我很任性,坚持一直要骑,我甚至还用很难听的‘三字经’,来辱骂我妈,让她很伤心,我觉得……我很不应该……”
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全场也响起热烈掌声。
圣经记载。“骄傲只启竞争:听劝言的,却有智慧”。是的,能虚心、谦卑地接受别人劝告或提醒的人,才是个“聪明的人”呀!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曾经为一件事,而和颜悦色地指出一女士的缺点,那女士听了说:“是,我明白了,对不起,我会照您的话改过来。”
这女士是个十分温顺的人,过了二十分钟,那女士又对三浦绫子说:“真的非常对不起您!要向人‘提出劝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为我自己要劝告别人时,总是会整夜睡不着,要思考各种不同劝告的措词,想想怎样劝告才不会伤害到对方?所以,我能了解您的心情,也谢谢您对我的劝告!”
这是多么谦卑地体谅“劝告者的心思”啊!而且又能出口“表示感谢”,真是个“有智慧的人”啊!
有时心想,“被人规劝”是件该感谢的事,就如同我们“戴眼罩走路”,看不见前方:但遇到危险时,有人告诉我们──“小心,要靠左边走,才不会撞到,才不会掉到水沟里!”别人总是在看不下去、怕我们出事时,才会说出来,不是吗?
《静心一得》
美国大政治家、也是科学家富兰克林,年轻时曾经去拜访一位长辈:但当他脚跨入长辈家大门时,由于大门太低,所以富兰克林的头不小心撞到门顶,痛得他吐吐大叫、头冒金星。
此时,那位长辈对富兰克林说:“是不是很痛?没关系,这就是你今天来看我最大的收获!”
那长辈帮富兰克林抚一抚头,又说:“你若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平安、快乐和顺利,你就必须‘常低头’,才不会‘撞到头’!”
富兰克林听了这句话后,就铭记在心,从此待人谦虚有礼、谦冲为怀,也坚守“诚信”原则,最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
是的,一个“EQ高手”必须谦卑地接受他人劝告,而不是“自以为是”、“冥顽不定”:一个“骄傲固执”、“自大自满”、“不听劝告”的人,岂能受人欢迎?
富兰克林的故事,不禁令人想起古人的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小心混着蜜糖的“毒酒”
*勿被“花言巧语”所蒙蔽
称赞,可以使人“着迷”,
但也可能使人“昏迷”!
因为,有些称赞、奉承,不一定是“真心话”,
而是“别有用心”或“有求于你”!
这种人,学理称之为“马基维利主义者”。
有一个人豆蔻年华的姊姊,一直怀疑她弟弟经常“偷看”她的日记,所以就决心要找机会,把弟弟“逮个正着”、修理他。有一天,她弟弟又趁她不注意时,偷瞧她的日记,不巧被她发现,于是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她大吼一声:
“喂,你不要脸啊,怎么可以偷看我的日记?竟然这么卑鄙无耻!被我抓到了吧,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弟弟看着姊姊,笑笑地说:“嘻!内容是写得不错啦!可惜就是‘错字太多’!”
其实,这个姊姊长得很不错,始终有许多男性追求者,所以她的日记题材就十分丰富。有一天,一位极为热情的男士,为了接近这漂亮小姐,就主动拜讬她那顽皮的弟弟说:“你如果可以帮我忙,偷偷地剪一小撮你姊姊的美丽秀发,给我留做纪念,我一定非常感激你,也给你五百元,好不好?”
“你秀逗啊?哪有人会去剪别人的头发啊?”顽皮弟弟说:“不过,如果你真的对我姊姊的头发有兴趣的话,这样好了,你给我五千元,我就把我姊姊头上的‘整顶假发’偷出来给你!”
这个弟弟有够可爱吧!他居然诚实地说出“真心话”来!
古时候,齐国的邹忌,自认为长相很不错,就问妻子说:“我和城北的那位徐公,谁比较英俊?”
“当然是你比较英俊、比较好看啊!”太太回答。 邹忌一听,心里很高兴,因为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后来,邹忌又问身边的侍妾相同的问题,侍妾也说他比徐公英俊。
几天后,有客人来访、洽公,邹忌再问:“我和徐公谁比较好看?”客人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啊!您比徐公英俊、潇洒多了!”
隔一天,徐公有事来到邹忌家,邹忌仔细打量对方,发现徐公的确是个“美男子”,凭良心说,徐公真的比他自己好看多了!
当天晚上,邹忌睡觉前终于想通了,他自言自语说:“妻子夸赞我,是偏袒我,侍妾说我英俊,是因为怕我,客人说徐公不如我,是因为客人有求于我!事实上,他们说的,全都不是‘真心话”啊!”
是的,人常为了讨好、恭维奉承他人,或好意地安慰朋友,嘴巴所说出的话,并不一定是“真心话”:而这种善于运用“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自我校整”(Self…monitoring)的人,常透过圆滑的说话技巧和手段,来获得别人对他的好感,学理上称之为“马基维利主义者”(Machiavellism)。
一般而言,“马基维利主义者”经常善于控制“自我情绪”,也能很快地适应新的“角色与情境”,并抓住机会,来伪装自己、讨好他人,进而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人,说好听一点,是“观察敏锐”、“察言观色”、“交际手腕高明”:但说不好听一点,则是“天性狡滑”、“见风转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有些人则是“非马基维利主义者”,他们“有话直说”,喜欢毫不掩饰地说出“真心话”。
例如,一位丈夫对太太说:“你去学习烹饪我并不反对,但是我却不赞成你把烹饪的作业,拿给我吃!”
曾听过一则故事,说有一个香客,前往山中,遇到一个修行和尚,就问和尚说:“师父啊!您出家这么久,难道都不会产生非非杂念吗?”“会啊,有时难免会啊!大概,一个月会有三次吧!”和尚回答。
“一个月只有三次啊!那很不简单啊!相当难得哦!”香客说。“还好啦,不过,每次大概都要持续个十天左右啦!”和尚坦诚地回答。
当然,这是个玩笑话,但谁无“杂念”?谁不曾有过“非非之想”?而能真正“诚实”者有几人?常愿自己能和邹忌一样,在别人不断奉承、恭维时,依然能够静心思考──哪些是“真心话”?还是“假话”?而不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静心一得》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说:“称赞虽可以使人着迷,但也足以害人!它正如混着蜜糖的毒酒,是为被判死刑的人准备的。”的确,称赞使人“着迷”,也会使人“昏迷”,因为有些称诗不一定是“真心话”,而是“别有用心”!
所以,西班牙诱语也说:“假若一个从不称请你、奉承你的人,的然说你有许多优点,这个人不是想骗你,就是有求于你!”
其实,高段的EQ──“不被花言巧语所蒙蔽”,可以用日本作家佐久间象山在,省言录》中的一段话来形容:
“人之赞我,于我未加一丝,人之损我,于我未减一毫。”
是的,假若别人的一句夸赞之语,能使自己“高兴不已”、乐得三天睡不着觉;而别人一句指责的话,就使自己“伤心不止”、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则这岂能说是个有“情绪智慧”的人?
而苏俄契轲夫说得更妙:“与其受到混蛋的赞扬,还不如被他们揍死的好。”
半夜甘愿起身“刷厕所”的老婆
*赞美代替讥笑、鼓励代替责骂
哎呀,你不去怎么行?
我同事都知道我老婆最漂亮、
也最会唱歌……
他们都说,我人不怎么样,
却这么好命,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
你不去,我多没面子啊!
在英国,有一所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在心理教授的执导下,从事一个“小型试验──”四名男生找了一个面貌平庸、但从来“没有和男生约会过”的大学女生,轮流地约她出去。
但是,这个实验的一个原则是,四名男生在约会中,必须不断地“称赞”这名女生,说她人很漂亮、很善良、笑容可掬、穿着很有品味、很有人缘、很聪明……等等。
三个月过后,这个实验有了结果──当这四名男生再去约该女生时,发现原本“从未约会”的她,现在的约会档期,已经“排得满满的”了!
有一位黄太太咬牙切齿地同家庭协调中心人员陈述,说她如何痛恨先生在外面花天酒地、回家后又对她冷言冷语,甚至动粗,所以“非离婚不可”!
“你先生这么做,的确是太不应该了!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觉得很气愤!”协调中心的女主任对黄太太说:“可是,你如果马上离婚,就太便宜他了!你可以假装给你老公赞美、体贴,像‘初恋’时一样地再爱他半年,等到他觉得‘不能没有你’、‘离不开你’的时候,你再要求离婚,让他痛苦万分、后悔一辈子!”
于是,黄太太下定决心,要依照协调中心主任的建议,对先生进行“报复”。半年后,黄太太在路上巧遇了协调中心女主任。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可以准备离婚了?”女主任问。
“离婚?”黄太太闪烁着惊讶又明亮的眼睛说道:“怎么会离婚?现在我已经爱上我老公了,再也离不开他了!”
人都需要、也喜欢被他人“称赞”、“肯定”,久而久之,双方才会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就像娇嫩的玫瑰花一样,需要“浇水、施肥”,才能看到“美丽娇艳”的花朵;假如我们平常不予浇水施肥、不予关心照顾,则如何能欣赏到漂亮芬芳的玫瑰花?
有一位董事长,生性严肃、不苟言笑,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吃饭,少与妻儿沟通交谈。一天,他太太做了一道清蒸板鸭,董事长在吃鸭肉时说:“奇怪,为什么这只鸭子只有一条腿?上太太回答说:“咱们家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啊!”
“乱讲,天下所有鸭子都是两条腿,怎么只有我们家的鸭子是一条腿?”先生不悦地说。“不信的话,你到我们家的池塘去看就知道了!”太太说。
先生到池塘一看,鸭子果真都只有一条腿:因为鸭子在休息,另一条腿只是收起来而已。先生马上很聪明地“啪!啪!啪!”拍掌三声!鸭子一听,立刻两腿一伸,赶快划水游走了!“你看,我们家养的鸭,不都是两条腿吗?”先生说。
“是啊!那是因为有你的‘掌声’,鸭子才会有两条腿啊!”太太对先生说:“你如果每天都给我‘掌声’,我也会做两条腿的鸭子给你吃啊!”
一位王先生想买一栋新房子,但是在建设公司签约时,为了房屋保固年限和权益问题,而与业务李经理“僵持不下”。李经理为了缓和气氛,掏出了一支香烟敬王先生,但是王先生因不抽烟而婉拒。
于是,李经理自己点燃一根烟,吸一口后,笑嘻嘻地对王先生说:“王兄,您连烟都不抽,难怪您有钱买房子!”王先生一听,立刻说道:“李经理,谈了这么久,您都不肯让步,难怪您能当上经理、有资格抽烟!”
王先生和李经理相互恭维、称赞、消遣之后,终于在笑谈之中,达成购屋协议。
西洋人说:“赞美,是所有声音中,最甜蜜的一种。”的确,古今中外,哪个人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多些“赞美”和“肯定”?每一句赞美和鼓励,都是一股热力,鼓舞着人们“加速向前迈进”!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有一个工厂,赞助该地的广播音乐节目。该赞助广告中,除了介绍他们的产品之外,也陆续介绍工厂的“杰出员工”。
或许我们不太相信──这些员工们听到自己的“姓名”和“优点”在广播中受到公开赞扬后,都非常高兴,工作也更加起劲、卖力,所以生产业绩增加了“一又四分之一倍”。
我有一个朋友,嫁给一个“大男人”,从来不做家事,看完报纸后也不收,只是放在桌上,一天天往上堆叠。这太太也是上班族,下班后也很累,就埋怨先生不帮忙整理家务:但先生天性懒惰地说:“我们家是‘乱中有序’,没关系啦,客厅中只要有路可走、有空位子生就可以了!”真是把太太气死了。
一天,先生对太太说:“明天晚上,同事们都要去唱KTV,下班后我去你办公室接你,一起去!”“不行啦,家里那么乱,我要打扫啦!”老婆说。
“哎呀,你不去怎么行?我同事都知道我老婆最漂亮、最会唱歌,你不去,他们都会很失望!而且,其他丑女人也都会趁机爱现!”老公说。
“可是……我没有漂亮衣服穿啊!”“哎呀,你即使只穿牛仔裤,也都比任何一个女人漂亮啊!上次我们拍的结婚照,每个同事郡说你好漂充,还问是在哪一家拍的?而且,他们都说,我人不怎么样,却这么好命,娶到这么漂亮的老婆!你不一起去,我多么没面子啊!”老公不断地夸赞老婆,灌她迷汤。
当天晚上,老公呼呼大睡,太太想起老公的“赞美”,就愈想愈高兴,乐得睡不着觉。半夜时分,她竟然很兴奋地起床,把肮脏的厕所刷洗得“干干净净”。
隔天一早,太太很温柔地对先生说:“老公,我今天晚上可以去唱KTV了!我在半夜已经把厕所刷干净了!” “我就说嘛,我老婆又漂亮、又勤劳、动作又快…”老公嘴巴讲着,心里也偷偷地窃笑着!
《静心一得》
有一个小姐向摊贩买莲雾,就问说:“老板,今天的莲雾甜不甜?漂不漂亮?”“有啊,都很漂亮,都和你一样漂亮啊!”摊贩说。
小姐很高兴地笑笑后,又挑来挑去,看到一莲雾长得不太好看,就说:“老板,这颗怎么这么丑?”“哪有?再怎么丑,也都比我好看!”摊贩说。
人性中有一种本质,就是希望“被肯定、被赞贝”!假若一个人能“贬抑自己”,进而“称赞他人”,则是极高明的沟通技巧,也是“高情绪智慧”的表现。
因此,让我们懂得“以赞美代替讥笑”、“以鼓励代替责骂”,促使他人充满着“热力”和“自信”的情绪,微笑地往前迈进。
让“冰冷不动”的她──遗爱人间
*施舍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
告别礼拜后,大家瞻仰姊姊遗容。
妈最后一次抚摸爱女脸颊,
也置一朵白花在姊姊胸前,
并以她数十年一贯的祷告方式
低头双手十指合掌,虔诚祈祷,
祈求天父接纳姊姊的灵魂回到天家。
一天,我开车载着爸妈和哥哥,到林口长庚医院去探视一名长者:走到医院大厅时,哥哥说:“你们看,墙壁上,第x行第x个牌子上,有晨暖的名字!”
哥哥这么一说,我和爸妈一下子愣住了,抬头仔细一看,真的有我姊姊的名字,那是器官(眼角膜)捐赠者的留名录。此时,我们全家驻足在姊姊名牌前,静静地哀思……
当我在美国刚完成博士论文时,我打个越洋电话回台北,想和哥哥讲话,因那时我爸妈第一次出国到新加坡去。可是,当电话接通时,接电话的竟然是我妈。
“妈,你怎么会在家?你不是到新加坡了吗?”我问。妈听到是我的声音,开始低泣:“我们……先回来了……”越洋电话中,听得出来妈显然已哭泣了许久!
“怎么了?妈?”我的心加速地跳了起来。“晨志,你要镇定,这是上帝的意思……晨暖……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电话声音中,感觉到妈一边擦拭浪水,一边试图安慰我:“她前天晚上,上完医院小夜班后,骑摩托车回家……被小货车撞上,就没有醒来过了!”
“啊?……”我愣住了,大我两岁的姊姊竟然这么突然、在三十五岁就去世了!她一句话也没留,却留下两个年幼懵懂的一女一子。
我急忙订了机票返台,参加姊姊葬礼。在飞机上,脑中一直浮现从小到大,我和姊姊、哥哥儿时成长、吵吵闹闹、嬉笑欢乐的情景。后来,姊姊唸了护专,毕业后嫁到台南,经常打电话和爸妈聊天,也常回家,将私房积蓄塞给爸妈。
经过十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中正机场:我推着行李,远远看见微胖的妈带着小侄子,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找我。“妈!”我和妈的眼睛交会一下,但不敢注视太久。妈的眼睛红肿,她一定哭了好几天,身子也消瘦了!
没有拥抱、没有亲颊,只是轻轻一声“妈”,话题不知从何说起。
隔天清晨,全家搭机至台南。在殡仪馆告别礼拜中,姊姊安详地躺在棺木里,她的额头被小货车撞得青紫一片、两颊浮肿。妈没有号啕大哭,只是泪水不止地流着:看到一手抚养长大的女儿,冰冷不动地躺着,她一定心如刀割、痛不欲生。
而父亲,强忍着悲恸之情,哀谢前来吊唁的亲友,他说:“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即使是最心爱的女儿,若是出自神的旨意,也必须学习谦卑与顺服。”
告别礼拜后,大家瞻仰姊姊遗容。妈最后一次抚摸爱女脸颊,也置一朵白花在姊姊胸前,并以她数十年一贯的祷告方式──低头双手十指合掌,虔诚开口祈祷,祈求天父接纳姊姊的灵魂回到天家。
火化时,姊夫点燃瓦斯,熊熊烈火将姊姊的遗体燃烧成灰烬:然而姊姊的肉体与精神仍“遗爱人间”!因当车祸发生后,哀痛不已的姊夫立即决定,将姊姊的一对“眼角膜”捐出,帮助两名盲人“重见光明”:其他器官则因急救过慢,血压降零,以致无法捐助他人。
站在长庚医院姊姊名字前面,我心中突然感到一股骄傲,因她虽然离开人世,但却仍然帮助着他人,让别人的眼睛得以看见!
而更可敬的是“姊夫”,他在妻子突然遭到变故,看着原本美丽的太太,刹时变成“冰冷不动”的尸体时,还能够压抑内心的哀伤与悲痛,镇定地决定捐出爱妻的“眼角膜”,让爱永留人间,这岂不是“高情绪智商”的表现?
报载一位居住在丰原市、五十八岁的“刘妈妈”,数年前因一场大火,夺走了丈夫的性命,家产也付之一炬:然而,意外家变的悲痛,并未将刘妈妈击倒,她反而将“丧夫之痛”转化成“心灵的力量”,而投入社会服务工作,照顾孤苦无依的寄养儿童。五年来,刘妈妈总共收养了“二十多个孩子”。
刘妈妈每天将这些儿童当成“孙子”一般看待,辛苦地赚钱送他们上幼稚园:当寄养小孩晚上不敢单独睡觉时,也都与刘妈妈睡同一房间。而遇到行为偏差的寄养儿童时,刘妈妈更是几乎每天晚上都得外出,遍寻这个“习惯逃家”的小孩!
在这些孩子缺乏父母之爱、甚至被遗弃、蹧蹋、没人照料之时,刘妈妈能转化“悲痛、忧郁”的心情,付出全部爱心,并视寄养儿童如己出,使无助的孩子们,都能幸福地在刘妈妈家找到另一温暖的家:这样伟大的情操,真的是只有“高情绪智商”的人,才能做到啊!
高雄市鼓山国中也有一位刘美民老师,在罹患癌症后,更积极地对学习落后的学生付出爱心及耐心,也热心推动“快乐桌球社”。而在她发现癌细胞已蔓延脑部、压迫语言中枢、说话极度困难时,她更决定将一辈子的三百万元积蓄,捐给学校,做为“自强奖助学金”!
六十岁的刘老师,教书生涯三十七年,先生是退休军人,住在老旧眷村宿舍,“三百万”对他们而言,是一生的大部份积蓄:但是刘老师认为,孩子都已经长大,可以自立更生,所以他们全家都支持、也“舍得”将三百万元捐出来,成立奖助学金。而且,刘老师坚拒该奖学金以她的姓名来命名,而仅取名“自强奖助学金”。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的眼眶逐渐湿红、模糊、深受感动!
我常在想,万一有一天,我不幸罹患癌症,知道自己不久人间,那我会怎么办?是不是也愿意像刘老师一样,“无私无我”、“无怨无悔”地捐出“一生的积蓄”给贫困待济的学生,或穷苦无依的人?
《静心一得》
古时候,庄子曾经穷得三餐不继,只好向魏文侯借一些粟米来吃。魏文侯说:“好的,没问题,等我向老百姓收来粟米后,就一定马上借你,要借多少都没问题。”
庄子听了,很失望,也很难过。他对魏文侯说:“今天我走在路上时,看见路旁的一个牛缔印里,有一尾小鱼,牠喘着气对我说:‘庄周啊,求求你给我一些水吧,不然我就快要死了!”
那时,我回答牠说:“没问题,小鱼,我将会为你特地到南方,去拜见楚国国君,请求他引来长江淮河的水来救你。”
那尾小鱼张开口,奄奄一息地骂着我说:“我现在都已经快没命了,如果等你去见楚王,再引长江淮水的水来救我,那你干脆到卖干鱼的店找我算了!’”
庄子忍着咕噜叫的肚子说:“现在我因为家里米缸已经空了,所以急着向您借粟米吃,您却要我等您向老百姓收齐之后才借我,那您不如到奴隶市场去找我算啦!”
魏文侯听庄子这么说,感到十分惭愧,马上派人从仓库里拿出六百四十斗的粟米,送到庄子的家里去──毕竟“助人要及时”啊!
德蕾莎修女说:“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因为大部份人都不想和别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的确,人都有“自利”、“自私”、“功利”的想法:然而,能施予他人、分享快乐,则自己一定会更快乐!这就是“EQ高手”的表现啊!
古人说:“施舍不在大,救人之急可也。”
《宇宙光》送炭活动中有一句话,更可成为你我的勉励──
“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见自己的责任!”
请问,您府上有几个“令堂”?
*生活中,力行“给、给、给”的艺术
艾森豪总统向全体阁员说:
“如果你‘用力推’,再怎么推绳子,
它哪儿也到不了!它就是无法向前推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