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当老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老家在桂北山区,文风很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较多。现在国家不包分配,由于我“出道”较早,这十几年经我推荐,到各企业做营销、金领的亲友和同乡,屈指一算已经有50多人,我的访谈是在各种机会里,在他们完全未察觉的深度交流中完成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什么最适合当老板的两种人功败垂成(2)
以上的统计是我自己事后私下做的,对于数据的分析,我的解读如下。
  1。 为什么选择“挣钱”的占97%?
  营销经理是最缺钱花的。
  一来他们常年在外,居无定所,上个厕所都要花钱;
  二来工作性质决定了要经常应酬,而老板给予报销的数额有限,有时只好自己掏腰包;
  三来与自己打交道的客户,都是大小不等的老板,相比之下更觉得自己没钱。
  所以,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就是业绩考核,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老板说话不算数,不兑现。
  所以,如何赚钱,如何赚大钱,是他们每天都苦思冥想的头等大事。
  打工为了赚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每个打工者的工钱,也只能养家糊口而已。
  因为,每个人的工资,早就在企业的预算内,被老板精打细算,反复推敲了无数遍;在财务报表里,工资也永远是一个敏感而需要严加控制的指标,所以靠工资发财是很难的。
  作为金领的CEO是否发财了呢?不然。
  因为,CEO为了维持他那个阶层的生活水准,住好楼,开好车,子女上体面的好学校,太太用昂贵的名牌化妆品,必须老老实实不间断地打工挣钱。所以,CEO比任何人都怕失业,也比任何人都怕老板。
  而绝大多数想发财的金领、营销经理,在这个关键的环节上误入歧途,从而丧失了观察总结如何当老板的思考力,如:
  有的向公司申报10%的促销费,给客户5%,自己截留5%,“行话”叫“吃促销”。
  有搞一个活动,做一个促销,实际请6个人,报20个名字的,“行话”叫“吃人头”。
  有住30元的旅馆,开80元宾馆发票的;有请客吃饭实际花60元报300元发票的;有老婆买家里的日用消费品,开办公用品或礼品发票到公司报账的,“行话”叫“吃票据”。
  有让亲戚假冒消费者投诉,自己出面重金“摆平”,还要回去请功的;有配合工商、税务、质量检验部门查竞争对手,一边讨好老板,一边自己领政府奖金的……不一而足。
  其实,这点小钱并不能发财,反而把人品搞坏,名声搞臭。
  2。 为什么选择“学本事”的占71%?
  大多数人还是明白“一边打工,一边学本事”的道理。
  但是,往往他们学习的是“谋生”的技能,而不是“创业”的本事,他们所掌握的,是如何更好地当好“老板娘”的能力。
  3。 为什么选择“交朋友”的占59%?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朋友的地位很高、分量是很重的。
  确实,有朋友帮忙,做事的效率会高很多;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压力会小很多。
  我也经常说,不管是否当老板,不管是否能学到真本事,多交一些朋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脉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算命先生说的“贵人相助,诸事可成”就是这个意思。
  可惜只有一半多点的人有这个“贵人”意识。
  问题出在哪儿呢?
  我们看看一些营销经理通常是怎么交朋友的。
  他们最喜欢交的朋友,是——女朋友!也许是他们年轻,血气方刚,离家太久觉得寂寞;也许他们企业文化特殊。
  我认识一个企业的大区营销经理,几乎在辖区内每个城市,他都有女朋友。沉迷于此,创业当然无从谈起。
  另一种类型,虽然不喜欢泡妞,但是热衷于在团队里找老乡、找校友,喜欢拉帮结伙,喜欢和其他企业的职业经理交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信息、积累感情,互相推荐一些亲戚朋友到对方企业做事。由于小日子过得滋润,也就不想再冒险创业了。
  还有一种类型,既是企业的人,又拿经销商一份工资。有的离开原来的企业后,就在经销商那儿打工,但是往往好景不长。因为毕竟原来的企业是制造业,实力大,油水足,经销商大多数是夫妻店,勤俭起家,精打细算,加上管理不规范,几次架吵下来,不欢而散。
  所以,打工时能够广结善缘,懂得为以后自己创业进行人脉布局的人,少之又少,将来只好凭自己那点积蓄,进行赤手空拳的低级创业。
  4。 为什么选择“当老板”的仅占21%?
  有五分之一的营销经理,会经常想到要当老板,特别是在受不了老板的气的时候。
  我们常说:“打工受气,创业受苦。”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是:“创业受苦两三年,打工受气一辈子。”
  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告诉我们,不是金领、营销经理这些“士兵”不想当“元帅”,也不是“元帅”的名额太少,而是“元帅”这个高度,绝大多数人还没爬上去,要么因泡妞、误交损友误入歧途,要么望而生畏,感觉“有欲望没希望”了。
  剩下的“有欲望又有希望”、打算创业当老板的人,我们从人性的角度,解惑以下几个问题:老板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板?怎么样才能当大老板?
  五个角度
  2
  境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
——抽丝拨茧对老板群体全方位剖析
  为什么我这么聪明,又这么努力,总是发不了大财?
  而发财的人,好像既不绝顶聪明,又没特别的努力。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玄学里,人的来历和命运,与天上可爱的小星星,有绝大的关系。皇帝是真龙天子,自不必说了。文官是文曲星下凡,元帅是将星下凡,连猪八戒都曾经是天蓬元帅呢,只不过酒后戏嫦娥,犯了一点点小错误。
  所以,在神秘主义的观念里,老板能发大财,自然是因为财星高照,红运当头。
  人类登上了月球,探测仪送上了火星,我们知道了星星也是普通的物质。
  还是我们2000多年前的两位老大——陈胜、吴广,用充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勇气,向农耕时代思想领域的伪科学发出了第一声怒吼:“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剖析一:老板是什么样的人
  老板,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资本的所有者。这是教科书上的解释。
  老板,是资本 “主义”的代言人,有资本就有“主义”,有多大资本就有多大“主义”,有多大资本就有多高层次的人围在你身边,帮你搞出多大的“主义”。这是江湖定义。
  作为自然人,老板也有七情六欲,而且一样不少。老板再有钱,也是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也是和平常人一样,日食三餐饭,夜宿五尺床。
  作为经济人,世界上70%的财富,聚集在28%的成功人士手中。他们要这么多钱来干什么?“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也许可以部分地说明问题。
  大凡第一代老板,多数经历过没钱没权的小丈夫的日子,创业之前的辛酸,创业过程的艰难,实不足与外人道。所以,老板再有钱,都会精打细算的。
  成功了或有钱了,可以称为“大丈夫”了,很多老板并不想当官,何来“不可一日无权”的说法?
  原来,老板最讲究的是“市场话语权”。
  你无论参加哪个企业有老板参加的市场会议,或者企业兼并会议,老板们无论平时个性如何,这时候必定都是眼露精光、口若悬河,把全国市场、全球市场纵横剖析,如何调动经销商、广告促销如何配合、如何设定计策迷惑竞争对手,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这种争第一品牌,争最高市场份额的动机背后,就是对“市场话语权”的崇拜。“市场权力”是大老板永远的追求。所有的大老板都觉得,自己比当个县长、市长有意思多了。
  剖析二: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板
  每一位老板都有一段神秘的传奇发家史。
  光环的背后,促使他们成功的真正因素是什么?
  让我们从愿望、个性、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愿望。
  当老板一定要有强烈的愿望,用过去的话讲,要有野心,用现在的港台语言叫企图心!
  有了愿望,才有目标,才有动力,才会有方向地“学本事、积累资源、寻找机会”。这种强烈的愿望可能是天生的,但多数是被逼出来的。
  不是每个被逼的人,都会想到要当老板,还要看个性。
  过去看《水浒》,每位好汉的出场,都描写道: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声若洪钟,气宇轩昂。就连不是算命先生的普通读者,一看这描述,就知道这人“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好一句“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这种人可以忍受误解,但是不会任人侮辱;可以承认失败,但是不会服输。如果你身边有这种人,看好了,他必定“不是久居人下之辈”,将来一定会搞点动静出来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
再来看能力。
  “30岁前靠本事,30岁后靠资源!”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那么多高考状元,还有满大街的自以为很聪明,而且也确实很聪明的人,到了30岁以后就碌碌无为了呢?
  古人说:“智辩力勇不耕田,琴棋书画难为王。”
  就是说,聪明人、口才好的人、力气大的人、个性勇猛的人,是不种田就有饭吃的;痴迷于琴棋书画,则玩物丧志,不能做管理工作。这八种人都有一技之长,如果靠本事吃饭,一辈子日子很好过。但是,都不能当老板,硬要当的话,会输得很惨。
  因为,他们缺乏一种最关键的本事:资源整合能力。
  这也是企业家能力中最核心的一种能力。以前大家讨论,为什么中国缺企业家?为什么很多国企的厂长经理不能称为企业家?
  费孝通老先生说过,中国的知识分子(可能指传统的知识分子)吃饭的本事有,但管理国家的本事是没有的。大概指传统的读书人著书立说、清谈论道是可以的,到了操作层面,要整合人、财、物各种资源,带领一个团队向着某个目标奋进,就力不从心了。
  强烈的愿望、不服输的个性、超常的资源整合能力,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人,当老板不一定成功,不具备的,则一定失败。请你反思一下,自己具备几个条件了?
  剖析三:怎么样才能当大老板
  老板们如何掘取第一桶金?获取第一桶金的“宝典”是什么?
  一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都非常希望能听他谈一谈成功之道。
  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如果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去,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却微笑不语。良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大家愕然,他却说:“那样的情况下,即使把渡客们宰得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从普遍的需求中,找到独到的商机”,这就是成功之道。
  比如说:很多人要出国,培训班大赚其钱;很多人想出名,“超级女声”应运而生。平淡的热闹,在智者的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只是我们不曾想过。
  在分析怎样才能当大老板时,要看一下自己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什么社会角色。
  市场经济中,人分为四种社会角色:被雇佣者、专业人士、企业家、投资(机)者。
  1被雇佣者。
  他的一生,都会在财富不自由中度过。
  我们前面讲到,哪怕做到CEO,失业两个月就顶不住了。在长江三角洲的大巴车上,每到周末,就会见到白头发的上海工程师,为了子女出国,为了住房,为了存款养老,而到乡镇企业打工。在全国各企业的培训班上,常有北京各院校出来的老教授为了挣钱而忙碌。
  2专业人士。
  如会计师、律师等从事自由职业或中介业者,会有相对好的生活,但是发不了大财。他们多数靠本事吃饭,有时开个事务所之类的小公司。因为中介必须依附于别的行业,他们有时自嘲为“高级要饭的”,有业务做就好办,没业务则还要养员工、发工资、交房租水电费。有时为了生存,什么审计报告都敢出,什么烂官司都敢接。
  3企业家。
  这是最可以发大财的人。
  他们发财的“技术”奥秘在于“网络”二字。
  从上游看,企业家有良好的政府、银行、媒体关系和供应商网络,可以优先获取信息,取得资源。资源整合后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从下游看,企业家可以自己建立或链接现有的优质销售网络,企业家利用上游的资源如产品、品牌等,驱动整个网络为自己工作。而与此同时,企业家本人可能在国外度假或打高尔夫。
  一家中型的企业,全国有200家总经销商、2000家分销商,每家分销商有10个员工的话,则这个企业家在度假打麻将时,“网络”上还有2万个不用他发工资的人为他创造财富。
  这也是联想可以通过收购IBM的笔记本产业,将PC业务扩张到全球;而房地产老板因为没有下游网络,坐等国家政策,害怕金融风险,“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原因。
  美国的沃尔玛,中国的国美、苏宁、华联,都有自己的下游网络。
  4投资(机)者。
  如果有钱,又不愿意像企业家整合资源那么累,或没有能力像企业家那样建网、链网、管网,很多人会投资股票、债券、不动产,或在企业家那儿参股做股东,以后还会参与银行保险业。这就是投资者或投机者,他们会取得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利润,如果敢赌的话,投资新兴行业也有高额利润,这也是风险投资的由来。
  那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呢?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创业欲望是科学的还是盲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个角度
  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科学认识自己才能当老板(1)
——在从低级到高级的职业生涯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做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就会成功!
  成功了,就可以兑换成财富。
  但是,如何发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做的事呢?
  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划。
  我们知道,游泳要学习、打球要练习、开车要拜师。
  那么,当老板,比游泳、打球、开车一定复杂得多。我们如何在职业生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并积累经验呢?
  已经有小孩的年轻父母都知道,几个月大的孩子哭闹起来,什么儿童心理学,什么幼儿教育专家都不管用,最管用的是外婆的土办法。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样,汗牛充栋的专业指导书籍,会看得你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这时候,“过来人”的几句话,看上去很土的办法,往往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如何从职业实践中科学认识自己?
  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来逐步训练、积累。
  我看了很多企业家的经历,他们起步当老板的最佳时间,是从17岁左右接触社会。
  他们有的跟表哥、堂兄远走他乡,在异地艰难地过着社会最底层的创业生活;有的在别人的企业里做学徒,打零工。因为这个年龄,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年龄,他们没有书本的束缚,直接在社会大学中摸爬滚打,完成自己的阅历积累,最后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现在的青年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国家教育体制把我们“圈养”起来了,我们的任务,除了交作业,就是花钱!再没有那么多的苦难,同时,也失去了那样的磨砺。
  那么,普通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如何在职业生涯中,通过辩证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来总结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什么,从哪开始做老板呢?
  许多成功的老板的经历是这样的:
  22岁以前,受完整的国民教育,最好读完本科;
  22~25岁,掌握一到两门谋生的技能;
  25~28岁,试着跳几次槽,换几个行业;
  28~30岁,小试投资理财或创业;
  30~35岁,调整自己的选择,基本确定最后的方向。
  10%的创业天才例外。
  由于90%的人不是天才,我对以上这个成长经历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经常推荐给朋友。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道理,我也觉得这是个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步:搭建知识平台( 22岁以前 )
  在我们精力充沛、记忆力最好、人最单纯的时候,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当然,这点知识对我们当老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有了这个“系统平台”,我们什么新知识都可以往里装。有了这些系统实用的知识,我们的起点就比较高了。
  第二步:学会独立生存( 22~25岁 )
  西点军校有门必修课叫野外生存。
  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父母,要自己生存了。我们除了学校那点知识,有没有在都市里让自己饿不死的技能呢?当然不是让你学修单车、补皮鞋,也不一定非要考个外语、会计师什么的。但是,一定要反问一下,自己除了天生的力气或姿色,一周之内你最有把握找到工作,让自己活下去的真本事是什么?有了这个本事,我们就心里有底,做什么事都可以从容不迫,对什么人都可以不亢不卑了。今后当老板,就有了立身之本。
  而很多人,毕业后由于没人管,也没人指导,要么看点闲书,要么上网泡吧,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了。还有的染上不良嗜好或者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科学认识自己才能当老板(2)
第三步:找到创业绿洲( 25~28岁 )
  25岁左右,是一个会真正从实际出发、思考自己何去何从的年龄。
  如果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把握的话,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人脉资源,反思一下自己走上社会几年来的所得所失。我的体会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贵人相助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一定不要让“自己性格不善交际”“没钱、也没时间去交朋友”等似是而非的理由,把自己长久地圈在家里或一个小圈子里。动起来,是成功之路的起点。
  如果在目前的工作或行业中,自己的发展空间很模糊,可以大胆地多换几个单位或行业。人改变不了环境时,一定不要让环境困死。如果认为目前的环境是沙漠,那么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因为无论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想在沙漠里种出好东西来是很难很难的。
  而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困在一个地方,感慨怀才不遇。
  其实,才华这个东西,就像刀子一样,越用越亮,几年不用就生锈了。在岸上看别人游泳十年,不如自己下水试一天。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创业的绿洲,就要沉下心来,认真地“偷学”,边干边学,这样才不会浪费25~30岁这样宝贵的时间。
  第四步:理财或创业( 28~30岁 )
  工作几年后,人都会小有积蓄。
  如果收入稳定,工作又较顺心,这时候要考虑一下理财的问题。
  对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财方案,前辈们是这样建议的:
  三分之一,储蓄;
  三分之一,消费;
  三分之一,投资。
  比如,如果你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话,1000元存银行,1000元用掉,1000元投点小项目。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但是我觉得很有东方智慧。
  人如果不存点钱,有个病痛、急事什么的,一点转弯的余地都没有,所以储蓄很重要。
  如果这时候,自己要当老板的想法,不时来心里挠你痒痒,那就趁年轻放手一搏!
  关于创业当老板的条件,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我有两个建议:
  一要征求家里人的意见,二要循序渐进。
  因为创业无论成败,对你个人和全家目前和以后的生活,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家人面前,既要描绘最好的打算,又要讲清最坏的结果,让他们对成败都要有心理准备。
  创业要冒风险,但是绝对不是赌博。
  可供我们创业者参考的博弈模型有三种。
  1。 赌博的输赢概率各占50%。
  这是等分均概率事件。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老板的资助下,美国顶级数学家对赌博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最后研究的结论是:只有一种办法能稳赢,就是开赌场!
  大家赢的概率都是一半,但是钱再多的散户,与赌博集团比起来都是本钱有限,散户输了想翻本,赢了不想走,最后的结果,都是散户输光了才黯然离场。赌徒很少有见好就收的。
  赌博、*、烟酒、电子游戏(包括网络游戏)、夜场娱乐这些行业,都是与人性中的魔性有关,通过诱发人的欲望,使之形成嗜好,产生消费依赖。
  靠这些行业发家的企业家,虽然股票上市,地位显赫,富可敌国,但并不受人尊重。
  2。 彩票中大奖的概率最小。
  有百万分之几、千万分之几的,这是发行人早就计算好的,只不过媒体把个体的中奖事件,大肆进行渲染,让人看着眼热,无数次去作贡献罢了。彩票只能是消费与积德吧。
  3。 创业、投资成功概率最高。
  赢的概率要有70%~80%,就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要有七到八成的把握,才能投资,如果贸然出手,就变成赌博。
  我们知道一个新产品出来,一定要经过实验室阶段,技术基本成熟了,会进行中试,根据中试结果再改良,各方面都达到技术标准,才能批量生产。
  我们创业,对个人及合伙人来说,是开辟一项新事业,比推出一个新产品要复杂得多。要想取得成功,最好先做点小投资,搞点小项目。通过这些生意的试验,对自己、对合作伙伴、对项目前景,特别是对自己资源的整合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估与判断。因为很多答应帮忙的人,很多理所当然的事,事到临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是,很多人把它想得很简单,往往是头脑一热,就把钱砸出去了。
  也许你会说,商机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啊。
  而你没想到,创业要管理的东西是这么多,要整合的资源是这么复杂。这也是新公司5年市场存活率只有5%左右的原因,有多少有志向有抱负的创业英雄,倒在这个95%的破产率上。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与其过一两年光荣地死掉,何不当初科学地循序渐进呢?
  如果你失败了,亏空的是自己的钱,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这又何苦呢?如果亏损的是朋友的钱,你如何面对那么支持、信任你的江湖兄弟呢?
  看来,仅仅听了几场创业励志报告,看了几部成功人物传记,被几个朋友一鼓动,就信心满满的朋友,一定要在30岁前经过科学的创业指导。
  第五步:科学认识自己( 30~35岁 )
  经历了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几年理财或创业的风风雨雨,有好人变成坏人众叛亲离的,有青蛙变王子、鲤鱼跃龙门的,有内向者变成演说家的,有狂妄者变成老好人的。
  其实,创业当老板出人头地也好,打工理财过平淡日子也好,人选择的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
  一个开心的打工仔,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质。
  只要你开心,只要你愿意,任何年龄创业都不算晚,五十几岁创业成功的三株口服液老板吴炳新,传说中八十几岁出山的姜子牙,都是你的偶像和榜样。
  在30~35岁,这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对自己要有个符合实际的评价,并依此作出科学的规划。
  当老板,虽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第一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但要科学规划。
  根据规划,从30岁开始,通过3~5年螺旋式上升的自我调节,人就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无论创业、就业都会沿着这个方向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如果到了35岁,你还没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则一定要懂得:如何获得快乐。
  因为,快乐是检验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你是否有感恩之心(1)
——用道德、健康心智打造当老板的快乐境界
  当老板也是为了人生快乐。
  懂得感恩,才懂得真正的快乐。
  我这一生,最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伟人*,他让我结束“*”后辗转求学、颠沛流离的少年时代,安定地有了普通人的生活,及与众人平等的尊严;他改变了历史,同时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我感谢他。
  一个是我现在的老板:韦清文。
  1994年底,他力排众议,延聘我进入全国最大的黑色食品集团董事会,成为南方黑五类集团最年轻的董事,开始金领生涯。从他那,我学会经营、创业、做人。
  那之前,我刚刚放弃一切正统的国家干部身份待遇,从国企出来,新婚、失业、病痛,那年我已经26岁,离学习创业的17岁的最佳年龄已经过去9年。
  另外,还要感谢老朋友高峻先生和足球教练米卢,他们让我领悟了快乐的真谛。
  这条手机短信,就来自中国本土最大的4A广告公司梅高集团的董事长——高峻先生:
  “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得少;财富不是一生的朋友,而朋友是一生的财富。”
  米卢也告诉我们,足球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快乐。
  同时,一些反面事件也让我们深思:
  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再次告诉我们,对财富的追求,如果没有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就是一个危险的逐富之旅,如同那句香港电影的台词:“在江湖上混,迟早要还的!”
  我们用前四节来分析为什么要当老板、自己是否适合当老板、怎么当老板,从“心学”的角度,就是为了*见性。*见性之后,我们就要修心养性。
  让我们看看,你是否可以通过以下的修炼,提升自己当老板的心灵境界,用大智慧来建立有感恩之心的、健康的心智模式。
  修心:像儿童一样快乐
  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而不快乐?
  因为我们开始计较得失,一计较得失,就有不公平心出现。
  让我们像儿童一样不计较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长大的身体缩不回去一样。
  那么,我们又如何做到像儿童一样快乐呢?
  当一只蝴蝶飞过花丛,一颗流星划过天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