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丢自行车的人-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李晓过去,要他与他们一起做乐:“人生不过是场幻影,谁说灵魂不是幻影(典型的新疆普通话)未免可笑,来吧,小兄弟,和我们一起作乐,待宰的羔羊、科尔克孜的刀锋、哈密瓜香甜,一起来吧!”还有人唱起“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他们邀请他一起吃烤肉,随手扬起的孜然落在篝火中,发出阵阵“兹兹”的响声,篝火编织出数百条橙红的麻线像丝绸般舞动的珊瑚——透过水幕所看到的——飘向天空,“尝尝我们的葡萄酒吧。”(继续新疆普通话)“还是龟兹的时候就有喝这种酒了。你们中原人可精明啊,抢走我们的马,连我们的葡萄也改嫁了。”李晓泯了一口,马上迫不及待地把杯子也吞下去——天哪!这也太好喝了吧!玫瑰油是香料?这里面是不是加了点?——杯子是用特制的面团用烤囊工艺制成的,或许是与肯尼亚“粘土糖果”类似的“饼干”——介于陶器与饼干之间。。。。。。所以,放轻松吧,并不值得紧张,虽然很热。温情还是会在你我心间涌动,不是吗?看,那一幅幅公告书已经被换成抽象画,不知是赝品还是从各大博物馆借来,大家都有机会在这临时搭建的艺术殿堂欣赏一番了。整个招聘会现场成了一望无际的长长画廊,在这里能够遍观所有现代美术流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代主义、抽象主义、巴黎画派的包豪斯、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概念艺术、活动艺术、大地艺术。。。。。。“我的天,有些我连名字都没听过,怎么能在此区分他们呢? 无论如何,只能做一个看客了——我愿做一个看客,在此地还是高雅的看客——就当我了解他们,就当我能胜任,一路走下去。”欣赏画展并不轻松,当李晓注意到他所经过的场景时,不能不让他稍加注意。围场的布置是一幅幅画作不能缺少的点缀抑或画展本身是为了突出将要给他留下显著印象的另外一些情形?这里是那呢?破烂腐朽的塑料袋*裸的横躺在面前,苍劲的风无情地掀起他们,惹得漫天都是,再不幸辨认出其中的一个避孕套,我的天啊,不会一辈子留下心理阴影吗?被称作城市交响乐各种声音——“我是一个牛仔,我想玩点刺激的。”“我们发现了毁灭人类的秘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他在远方等我……”“新华社消息,我国第一季度……”市井小贩的叫卖声,人们闲谈的窃窃私语都交织在一起。“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闻片的雪花声。这一切都被收录装入某个小盒,“兹纽兹纽”的娓娓道来。断裂的脸盆支着稀疏的伞骨,滚来滚去的草帽沿留下酸涩、湿嗒嗒的轨迹,破旧的橡胶管一节一节像都瑞尔房间的毛虫四处攀爬,断裂了,暴晒使他们几乎要与泥土腐生在一起,寸折寸截地拢着总要逸出的水“咕嘟咕嘟”的向外淤;难成形状的三合板一层层堆满了,上面有时还用粉笔画几幅画,小孩的杰作,他们现在就周围欢呼,肮脏的手脸,捡回来的从不洗涤的衣服,踢踏的鞋子,不愿擤擤的鼻涕,可他们还是小孩子,无忧无虑的追逐在自己的游戏中,也许有时周围走过他们从未见过的光鲜,引得他们驻足观看,他们会看多久呢?接着,天真的幸福又把他们包围。然而,李晓太过乐观,小小年龄就已经学会了默默追随母亲低头穿梭在花园一样的城市,以为那是家。为了李晓口中的幸福做出贡献,可能有人指望他们做出更大的牺牲并要求他们不要有“受害者情节”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起伏主动联系在一起,汇入如歌如诗的上个世纪就开始的“中国崛起”大潮中。他们的游戏能撑起儿时的天空吗?破破烂烂的碎布不知怎么粘在他们身上,像疥癣一样终生难退。粗扩的水泥桥墩也被搬了来,估计是刻意营造军械仓库派的堂皇,未加修饰用黄油漆写了“天左”两个无意义的字,加上一个歪七扭八的箭头,下面是谁的家?灰黑色的纤维袋就是明亮的地板,丝丝绦绦的防水布是玫瑰与常青藤编织的墙帷;留下了一半的木质结构,写字台?床头柜?壁炉?床?——就代替他们的作用。废旧的洗衣机、冰箱、冰柜、抽屉、电脑桌、地图、台灯、调制解调器、哑铃、茶几原来会是那样——浑浊的立方体、六面体、曲面?纸或是碾平了的布、塑料?书本?笔记本?整齐码在一处。。。。。。还有什么?主人还会有什么?他还想让我们见到什么?还能认出什么?自行车条幅做的扇子?透明胶带裹成的饭盆?枯枝败叶堆积的盆景?磨光的沙砾铺成的瓷砖?骨头扎成的斧子?鱼刺做的绣花针?石头磨成的马刀?远处看起来,也许是居所,靠近后仅能发现一个地洞——地洞的废墟,那些看起来是物品的东西也不过是废墟留下的奇形怪状的影子。媒体不愧是吃创意饭的,他们的现场直播更有趣:“非法盘踞不到半年,城市执法人员清理出垃圾近一顿。。。。。。”工人们抬着铁桶、梯子,爬高上低继续完善或许永远难以完工的布景,起码现在他们还在忙个不停。有人要求给他们接电线,理由是不能指望他们自己带来柴禾,点燃了驱动喷枪或是钻头。虽然他们说有人被分配抱来、背来一垛一垛柴禾,事实上柴禾已经堆的老高了,那些搬柴禾的人不在现场可能是因为他们去取更多的柴禾,留下的工人们难免对他们的同行嘟嘟囔囔。附近有几个看上去像执法人员的人站着一动不动,有人问他们干吗不履行职责,他们就说今天得到通知,有一辆出租车会经过此地,如果不能确保他超速就不能拦截他,尤其在这个有点乱套的地方工作起来可不轻松,所以他们告诉发问者别打扰他们,免得他们没盯住,出租车溜走了。一个中年老汉模样的人戴着一幅圆圆的墨镜蹲着,大家都在传说他可能在找一个躺椅,因为他有可能要晒晒太阳,而且他身边还有一个身材不错的女孩子正在紧张的换上一套bikini——当然是套在一幅麻袋样的大袍子上。寻找躺椅与晒太阳可以一起进行,老汉并不着急,他说那个女孩子他当然不认识——据他们说他说过。可他移动位置时,女孩也跟着移动。也许那只是另外一个女孩,与之前那个有点相似罢了。当晒完太阳可能就有结果公布,中年汉子并不理会别人的嘲讽,尤其是一个自称“中华财富故事诉说者共同进步理事会兼促进再就业与女大学生(注:需要相貌可人)安乐生活聚事办”的团体对他的指指点点,可能那些人都要写一篇文章攻击他了。他却说:“你们哪能明白用太阳光像ct扫过自己的脊梁是多么舒服啊,我打算写一封信寄给杂志社,作为我的心得或书斋,同时公布自己的感受与那项许多人未必尽知的小窍门。”工人们订好了几块木板,用砖头盖住,纷纷拿出手机打起游戏来,他们的手机功能很齐全,尤其是影音功能,极端强大,一时间丁丁当当,歌舞升平好不热闹。李晓认为这项杰出的作用代替了图书馆在公共关系中的地位,所以纸质的斯文难以避免的凋落。可能他们忘了刚才抬水泥时候荡起的滚滚灰尘,把他们笼罩其间,像是水泥雾中的力士。不绝于耳的流水声当然不能用“潺潺”来形容,他们在接水、刷碗、做饭、洗衣。偶尔无数揉搓衣服的声音连绵在一起,哆哆嗦嗦地飘向远方。一格一格收容所一样的家庭大门敞开,里面躺着或是浮着毫无踪迹的人影,蜘蛛网一样的晾衣绳盘旋纠结着扑向天空,与同样杂乱无章的高压电线搅在了一起,伶俐纵横的紧紧缠住将要落下的乌云,不知衣服的水被拧下来还是电线漏油,“嘀嗒嘀嗒”总有液体滴下。那一定不是雨,落在人们心间,涤荡尘埃的水。即便是,看来也无法认清,这景色太朦胧还是眼神浑浊了太久?不愿辨认。不是那绿油油的春雨,不是飞洒在乡间小路的淅淅小雨。
古代的一本小说《野叟曝言》称为“奋武揆文天下无双正士镕经铸史人间第一奇书”的。李晓没有看过,但他明白,那书就在图书馆某处等着他,甚至等着他去践行。李晓看着招聘会渐渐隆起的地面,担心会不会有哥斯拉破土而出,最后只不过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气球上,未免落寞。那是个大到会给他充分行走的平面的球体,小到跨出一步就是深渊的剧烈弧度。他不敢走了,只好趴下,一动不动像个蛤蟆一样贴在上面,气球的晃动让他明白什么叫如履薄冰。可是也有不大的敞地让他站起来,向前走。巨大的球体让他感受不到本应是曲面的存在,所以他有行走的权力。然而不能保证脚下的大地在下一步不是下坠的弯曲,因为那依然是个气球。像是一战时德国飞艇上的搏斗,太玄了。有时他都觉得自己就要掉下去,从那个弧面上滑下去,想死死抓住点什么,光滑的球面像床单一样让他双手紧紧撕起两处,风就在他耳边呼啸,现在可没心情欣赏过去只是仰望今天就包裹着他的云彩了。所以他绝望、拼了似的双拳攥牢、一动不动,最安全,却缺乏改变的可能。有时情况变换,美好起来,他抖抖衣襟,站直,忘记刚才的狼狈和有可能被别人看到引起的不适。走几步,感到有点乏味。他只好做梦,不停的做梦。于是那本天下第一意淫之书就和他相识了,可能都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心灵感应。他是将军,也是文人,既是超然高举的学者,也是飘逸户外的隐士,不工内媚,不反对皇帝,拥护佛陀,反对萨德,因为皇帝叫自己干爹梦中笑醒,不涉及神权,永远。他开始嘲笑他的前辈,古人的想法不能超脱那时的本本罐罐,人生幻化作耀目不可直视的一片金光闪闪——无比辉煌——只不过是六世同堂,儿孙满地,绵联宫殿般的官僚居所,几车皮拉不完的姬妾。。。。。。“咳,他们缺乏创意,做的梦都这么老土,哪能与我相比呢?无论如何,今天媒体对我的吹捧就是那个时代不可想象的。啊,对啊,时代不同,他在进步,今天人们获得的虚荣会让古人产生让我再活800年的怨念,是啊,他们死太早,没赶上好时代,人各有命,算他们倒霉。”他的梦境本身有时会给他这样的启示:就像自己脚下的气球,庞大、空洞、隆起的外壳就是他的全部内容。而他,李晓就伏在这个外壳之上,担心自己会滑下去,发愁抓不住这个天穹一样的表象。有时滑下去了,竟然也无所谓,像坐过山车一样,感觉惊险。经历了数场虚惊之后,李晓见怪不怪了。以至最近几次滑下去的时候自己根本毫无感觉。滑到半中央,再慢慢爬上来,有时他甚至喜欢上这种平凡中的新奇,像小时候坐的滑滑梯,滑下去,赶紧急急忙忙去找阶梯,再来一次。他小时候的滑滑梯都很高,是今天的小孩无法想象的——今天的小孩子躺在上面就可以,只有那么长一点。自己小时候的滑梯记得几乎是耸入云端,在上面可以体验最初的领主精神,俯视蚂蚁一样茕茕移动的同学们和小盒子一样的校舍。梦境的属性与李晓现在设身处地存在的空间,那个不大不小的气球如此相似。李晓不会怀疑吗?“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如此相似?不可能,我还没失去理智。一个在我脚下,一个在我脑子里,怎么会是一个呢?奥,不小心都说出来了,他们两个不会根本就是一回事吧?我干吗这么噤若寒蝉,难道在这面气球上还会有别人吗?会有人偷听我自言自语?”思考毫无意义,既不能解答问题,也不能改变现状。李晓依然被扔在这个毫无乐趣的气球上,它是某个小孩子牵在手里的童年斑斓梦想之一也说不定——却是李晓的牢笼!终于承认了,李晓觉得有点轻松,自己原来被囚禁了。幻想囚室就是自己的乐园,墙上贴满了“人民之友”旨在拉李晓一票的宣传画,那是李晓与这个世界的唯一维系,那些平面作品质量相当上乘,甚至还有李晓可以连缀为*的若干女性形象。一个囚徒除了被关押,并不能否认发生许多令人激动人心事情的可能性——除了释放。他接着不断充实这个布偶,收集被称作希望的铁栏杆上的小露珠,一点一点积攒,有一天“呼”把他们一起吹进布偶空空如也的胸腔,流经他的腹腔,舒展了四肢——做他的灵魂。布偶充实起来,像气球一样鼓起来,是吗?只是忠实地描述,无法明确这个故事的完整性、真实性,更不能预料结局。李晓被释放了吗?没人关心这个问题,包括盯着书页若有所思的读者。只有李晓偶尔会想起来“我有没有可能被释放?什么时候?有人来接我吗?”
“原始社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是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坐享其成,为了生存,必须拿起改造自然的武器。改造自然客观上已经属于对神灵的摆脱,但改造自然极为不易,某些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然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一方面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获得某些胜利,另一方面又把胜利归功于神灵。”
监狱不知什么时候下发一则材料这样写道。不,怎么是监狱,是那个气球,非要管他叫监狱岂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脸懊悔得说“我有罪”吗?“我的神,那不是我。”李晓肯定的自言自语道。稍加阅读李晓就觉得有问题,这不会是官方的材料,难道是监狱。。。。。。不,哪个地方的若干人之间秘密传抄的进步材料吗?可这里没人,起码我见不到人。对,他们是存在的,“物质不依赖意识的存在性是它的第一要义”好歹我也是个本科生啊,“嘿嘿”李晓得意地笑笑。所以那些人一定就在某处,就在这个气球上,不然这份材料从何而来呢?多方位角度的证据已经对这一事实确认无疑。“这话的意思岂不是让我们做逆臣么?原始人的丛林满是剑齿虎,现代人的丛林。。。。。。老天,不会是地狱重装甲的横行之处吧?厄,我太喜欢《地狱男爵》了。”不,看看最后一句,宗教宣传单。李晓谨慎起来了,打算慎重处理这张小纸条。对他所说的内容也不再吹毛求疵的分析,而要用精神的实力全身心的领悟,然而又不能有所激越,要在理性、逻辑的范围内努力的探寻他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做出无愧于理论本身的令人满意地解释。不能像生物学家那样粗暴,无视小动物小昆虫的生命,而要捏造一个祭坛,呈上去。如果怕被风吹跑——那是不可能的,神性决定了如果发生那样的事就是另一次崭新、大胆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就洒下一层细细的水晶粒。如同有虔诚者会带佛珠、十字架、圣经。李晓把这张小纸条收好保管起来,因为他不太明白这段材料的主旨,而且那些文字说理明确、排比气势很强,即便不是神启,也不能等闲视之,材料变得有点棘手。
李晓要在这充满疯子般念头与隐喻的后现代精神体验型招聘会找个工作可不容易。无法分辨那一格是艺术站点,那一格是用人单位,或者往往一格身兼数用他却无法察觉。不过他突然想起来刚才见到一个挂着“可口可乐”招牌的地方,他觉得那应该既是一个广告牌也是一家企业,这一“判断、印象”目前看来是他最能够确定的一条资讯,马上打算去那碰碰运气。一家家,一幅幅的接着浏览,难道他已经逛腻了吗?还没有,处于习惯接着逛下去,也许天黑以后就是夜市,本来漫无目的的行走,他忘记时间还是会对空间造成微弱影响的。比如现在,夜市开张了,小贩们纷纷搬出炉子、粉条、木杆、土豆,打算举办一场美食节或是重显每晚热闹非凡的小吃一条街,可能李晓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疑惑自己糟糕透顶的出行现在竟然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于他觉得终于进入了一个不会让他太过沮丧的领域。无奈的是他终究是在等待夜市开张吗?他是他的初衷吗?此事是他漫游到目前的奖励吗?他无须将眼前的问题澄清一下吗?告诉别人自己要找份工作,自己大学毕业,不管是否对放弃学生身份激烈的加入现实生活的角逐最好了准备。是的,从小他是唱着“时刻准备着”的少先队歌成长的,机会来了,完成少年的铮铮誓言,这里有英雄主义的成分在吗?那是他向来担忧的,苦苦筹划的重要事情吗?比如再次寻访画展,入场券远未过期,不如继续发挥余热,再逛一遍,找找“可口可乐”。李晓看到那些抽象画、广告牌所代表任何一个组织岂不都是一家用人单位吗?可能只是他现在才理解,那本就是些大小公司,他们的招聘广告并没有写得多出格,也不会那样。只是李晓根本认不清,也看不懂。现在竟然突然明白,“你学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反复的学习得到效果,也就在那一瞬通透的明白了,看懂了。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过去还是完全模凌两可得各种信息一下统统心神领会,知道个中缘由、玄机之后,大有跃跃欲试的激愤。这不能不说是毕业生进入社会以来的不小进步,应届生时常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吃到闭门羹,可是经验渐渐积累当有一天突然发觉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找到门道,学以致用时,具备一点“专业精神”时,失业的阴霾就要被彻底甩掉了啊。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推导不知是否符合了“做工作,办事情”时必须尊重的客观规律。既然是这样,还一定是“可口可乐”吗?选择的机会太多,几乎要让李晓放弃可以被轻松pass掉的“可口可乐”了。然而它近在眼前,招聘阵容异常强大,人气也不冷。或者这本就是一个选择?不是一个选择?仅仅是恰巧碰到,李晓常常觉得无数的偶然事实上只是必然的表面现象。去“可口可乐”。不多不少的人亢奋或低落的挤在门前,并没有队列,所以李晓不知如何进入,站在旁边傻傻观望。企图人走得差不多时,好泰然的全面引荐自己,然而一部分人比他还好笑,一言不发堆在那里,不离开,也不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意图,仿佛只是说:我有权站在这,站在任何一处。这时李晓才发现有人推开他们,径直进去,那些被推开的毫不介意继续回到自己的位置,堵着。李晓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他走上前去,不客气的挤开那些人,准备投自己的简历,可这里原来没有人,只是一块掉了色的寒酸广告牌,也不是可口可乐,仅仅在旁边扔了一个可口可乐罐,惯性支配下滚来滚去。“原来这就是标示啊?”李晓不得不对可口可乐的又一次完美创意报以广告学“专业人士”盛赞的——大制作,无可置疑的大制作。也许这只是印象的诡异作用,李晓当初见到的可能就是那个他不经意瞥到的被人喝完仍在地下的小罐子,只是时间流动,他的记忆慢慢变成了他想象中的“广告牌:企业”。他被自己骗了,毫无理性与专业精神可言的记忆,难以可靠的感官加上粘稠的时间慢慢涂抹,让他来到此地。李晓看看那些一直围观在这里的人,是蜡像吗?所以显得那么逼真。是这幅广告牌的守护人?安装工?还是广告牌上哪个不知道在推销何种商品的企业的造势人员?李晓有点尴尬,所以不知该自嘲一下再找别家还在这等等看。现实与理想又一次不战不和的僵持在那。“我不会变成蜡像吗?继续这样等下去堵住别人,被别人推开,宣称自己只是一个蜡像,所以推的时候请轻些。巴望着看看会不会有人来,这种上杆子的精神不是向来为自己不齿吗?不是犯贱一样的祈祷,我只是看看,或许不会有人来,但会有事情发生。”所以李晓念念有词:
“我以天父之名向仁慈的时间之主祈求,我向您呼吁,以被造者无法言说的虔诚与卑微向您呼吁,呼吁您下一场雨。。。。。。对不起,我说错了。。。。。。放弃言不由衷的救世责任吧!我只是想将您的琐事叠成小舟,漂流于世尘之海,好激起难以荡漾的浪涛,飞鸟或许能随浪头的清风振翅璇曳,我们人只能等待,有时您过于豪奢,链条一般甩下逐鹿之鞭,那可不是此时的祈祷者所能驾驭的。他希望描述您宫廷中的一件小事,好复制在今天,使他划过眼前,不至事情无法收拾,断裂今朝与明时的桥梁。” 。 想看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