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游成功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理心是一种品质,它需要我们放下自我,用心去体验别人的难处,真正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我们对别人的理解势必就加深了,对待别人的态度势必就趋好了,和别人的关系势必就更亲密了,我们受人欢迎的程度也相应增强了!
  (八)个人意识与团队意识
  唐僧独孤
  因为打死了“眼见喜”等6个强盗,孙行者第一次和唐僧争吵起来(那时,取经队伍就他俩)。唐僧骂行者:“你的心太恶毒,做不了和尚!”行者见唐僧絮絮叨叨,受不了他的气,“呼啦”一声,跑了个无影无踪!剩下唐僧孤独一人。
  看唐僧是怎样的反应。只见他点头自叹,悲怨不已:“哎,我说他几句,他就这样,真是我命苦,命中不该收徒弟,进人口。现在找也找不到他,叫也叫不应他,去就去吧!去就去吧!还是拼了命,自己去西天吧,别靠别人了,自己拿主意吧!”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7)
这样的孤独心理何尝只是唐僧一个人有?“靠人不如靠己!”先辈们早就这么说了。不过,人生在世,单靠自己,真的就可以吗?
  唐僧的一番话,自然反映了他的苦闷。同时,我们也体验到他在一个人死撑,他一个人如何去得了西天?
  换句话说,一个人做公司、做事业、发展组织,能做得起来吗?“独木不成林”啊!
  什么都自己拿主意,不借助任何人的力量,只会一个人死撑,最终独孤求败。
  个人,永远不可能游离于他人之外。在当今团队化的时代,个人独孤只会封闭自我,成为团队的最大障碍,共赢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
  过于自我的人,往往忘记大家共同的目的,却更多地关注个人目的和喜好,结果导致团队目标无法实现,个人目标也成为泡影。
  个人意识背后的潜台词是:不情愿收敛、牺牲个人意识,害怕承受融入、建立团队的代价,逃避融入、建立团队的方法,回避融入、建立团队的用心和意志!值得留意哟!
  (九)守规与违规
  行者喊着打观音
  像行者这样的人,本事大,破坏力也大。
  取经之初,孙行者严重不服唐僧管理,和唐僧公开顶嘴对骂,还扔下唐僧,四处乱跑,搞得唐僧没吃没喝没脾气。观音菩萨及时给唐僧出主意,建议给孙行者戴上“紧箍咒”,而且还亲自传授口诀。孙行者果然中计,被“紧箍咒”折磨得疼痛难忍。唐僧终于有办法制服他了。
  猴子毕竟是猴子,精明!他知道是观音的主意,于是喊着要去打观音。唐僧说:“菩萨也会这口诀,你去也是找死!”猴子这才罢休。
  可是,这猴子的火气还是没有下去,正找机会报复呢!好不容易盼到观音来收伏小白龙,找观音算账的机会来了。行者大老远地见观音来,就叫道:“你这个慈悲的教主,怎么变着法子害我?”菩萨嘴巴机灵:“你这个马流,不谢谢我救你出来(出五行山),反而说我害你?谁要你不受拘束,乱来一通,到处闯祸!你必须戴这个,才可以修行好!”说得猴子哑口无言,只得认账!
  在这个自由泛滥的时代,我们随处可见践踏规则的情形。当我们游离于规则之外时,我们有给自己带上“紧箍咒”的意识吗?又有多少人曾经给你戴过“紧箍咒”?你是否像行者一样,喊着要去打“观音”呢?
  不遵守规则,必定为无规则所缚。盲从规则,自然无法理解规则的意义。心中有规则,一切的规则约束都将显得多余(孙行者到达灵山后,“紧箍咒”自然消失)!
  当一个人不守规则的时候,是该使用定心真言——“紧箍咒”的时候了!社会上,有多少颗心在漂浮不定呢?他们漂浮于工作之外,生活之外,事业之外,婚姻之外,感情之外,而连起码的规则都不加以遵守啊!
  (十)爱心与错爱
  灵感大王“伟大”的爱
  关于通天河的妖精——灵感大王,陈家庄的百姓这样形容他:
  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佑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雨,岁岁村中落庆云。
  这形象看起来很不错哦!一个做好事的灵感大王形象!大家还没看完呢,再看下面:
  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只因好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这形象就不是一般的不雅了,诗意是说:灵感大王给我们做好事,是对我们有恩有惠的,不过,他喜欢吃童男女,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好货”!
  灵感大王就是这德性:“你们每年要上贡一对童男童女给我吃,还要供奉一些牲口。等我吃饱了,就会保你们风调雨顺,吃不饱,吃不好,就有你们好受的!”
  哎,可别说,社会上“灵感大王”多着呢!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件的,就连托他打听点消息,他都要你给他“进贡”,更别说叫他帮你做点什么实际的事情了!“灵感大王”如此错爱,也没多少人受得了啊!谢谢了!谢谢了!
  (十一)负责与失责
  行者和八戒“值班”
  什么是负责,什么是不负责?拿猪八戒和孙行者对比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还是在通天河对付灵感大王的那次。话说孙行者和猪八戒变成一对童男童女,冒充陈家庄陈老家的两个孩子做“供品”,以便引灵感大王出来,然后收拾他。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8)
人们备好供品,热热闹闹地把两个孩子(孙行者、猪八戒变的)送到供奉的灵感庙里。大家摆好了供品,烧好了纸钱,说好了祈祷的祝福语,就离开了。下面就等孙行者和八戒捉妖了。
  八戒看人散了,也吵着要回陈家庄睡觉去。这明摆着是不忠于职守,不肯帮人家的忙嘛!孙行者说道:“呆子又乱谈了。既然答应了他(陈老),就应该帮他了却这桩心愿才是。”你听八戒如何说的:“你倒不是呆子,反说我是呆子。只哄他耍耍便了,怎么就和他来真的?”行者道:“为人为彻。一定要等那灵感大王来吃了,才是个全始全终。不然,又叫他降灾贻害,反为不美。” 一个没责任,一个有责任的形象展露无遗。
  生活中,我们又有几多负责呢?我们到底对谁负了责呢?我们是对自己负了责,还是对自己的家人负了责?抑或是对自己的同事、朋友负了责?我们又是怎么对他人负责的呢?
  (十二)承诺与失诺
  唐僧的誓言
  唐僧有两次大的承诺,都得到了实践。
  第一次是他被选为取经人后,对唐太宗的承诺——“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誓不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唐僧这个誓发得够狠,还有些唯心,不过,我们可以体察到他的决心和意志,体察到他是在发自内心地承诺,体察到他对承诺的重视程度!
  取经路上,唐僧虽然面临重重困难,有担心,也有害怕,但他却没有退缩。一个人的承诺如何规范他的力量,来源于他对承诺的真诚和重视程度!太多的失诺是不是我们的情状呢?它的背后,又反映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品质和自我要求呢?
  出发前,唐僧最后一次在自己的寺院上香,也有一次承诺,立下了自己的誓愿:“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流传东土。”
  事实上呢?唐僧的确是做到了。甚至有几次是冒着生命危险去上香、扫塔、拜佛。例如,他明知道小雷音寺可能有危险,可是还是要进去拜佛。
  历史上的唐玄奘,其真人真事,令人钦佩。他许下了去印度取经的承诺,虽然当时的唐朝政府不支持,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退缩,有几次,他还差点连命都送掉,但他履行了对自己的承诺!最终达到了西天(印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敢于承诺与兑现承诺,都是一种品质。对诺言的重视和兑现程度,代表着我们品质的方向。当今社会,不重视诺言的现象比比皆是,又代表着什么呢?我们在公司失诺于同事,在家庭失诺于家人,在朋友圈子中失诺于朋友,在个人目标上失诺于自己……这又代表着什么呢?
  (十三)激情与盲目
  金光寺和尚的“激情”
  话说孙行者等人来到金光寺,遇到了九头虫妖怪盗取佛塔舍利子的冤案。国王误以为是僧人偷了舍利子,于是大肆残害全国僧人。唐僧师徒终于查明真相,赶走了妖怪。金光寺僧人的冤案昭雪后,僧人们一路送出许多里路,有些还嚷着要和唐僧一起去取经,唐僧等人多次劝他们回去,但他们仍然不回头。孙行者无奈,于是就拔出身上的毫毛来,变成三四十只斑斓猛虎,咆哮跳跃,拦住他们前行的路。那些喊着要随同取经的僧人见老虎来了,吓得半死,方才离开。
  这些僧人是出于什么动机要去西天不得而知。大抵可以猜测出来:“哎呀,你看,那些和尚去取经很好玩啊;你看,跟着他们取经,可以学习好多法术啊;你看,他们取经回来后,唐王肯定不会亏待他们呀,我们也可以沾光啊;你看,取经好啊,可以去西天旅游一下啦,总比这里好,都快闷死了……”
  没有激情的人固然没有动力,但盲目的激情就成了盲从。我们如何评判自己的激情和目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又如何用激情去兑现和目标之间的紧密关系呢?
  思考题:
  如何打造优秀的理念系统?
  近期,因传播激情(实际是色情)片段,被全国禁映的某大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制片方以为靠那点男女事情,靠某个明星的身体就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实际上却走入了三级片的俗套,可叹,可叹!真该学学什么是正确的理念、优秀的理念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19)
打造、健全优秀的理念系统和品质系统,人生才会更精彩!我们尝试性地抛砖引玉,以引导大家举一反三地建设自己的理念系统。
  1宁可庸俗(脱衣服、骂人、忸怩作态)也要出名!——凭点正当的实力出名,不就踏实了吗?
  2宁可放“卫星”也要喊做强做大!——目标实际一点,行动多一点!
  3宁可放“狗屁”也比做哑巴好!——放“狗屁”的后果是什么呢?
  4宁可说“对不起”也不去改进、完善。——“对不起”不值钱,只会害人害己啊!
  5宁可让别人同情也不愿意自我努力。——“等、靠、要”,有好结果吗?
  6我是被逼无奈的。——只有自己逼自己啊!多努力,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奈!
  7不与不诚心的人交往。——他为什么不诚心?什么叫不诚心?
  8与优秀的人交友,和优秀的公司合作。——“优秀”的定义是什么?
  9宁可懒惰也要把自己搞得很伟大!——懒惰最容易找借口,还嫌不够“伟大”吗?
  10宁可不要健康也要拼命挣钱!——没有了健康,拿着钱干什么呢?
  11宁可不要安全也要投机(炒股票、房产)!——社会上那么多投机的“专业户”,谁玩得过谁啊?
  12宁可让老板吃亏也不要让我吃亏!——我吃点亏,老板就会让我吃亏吗?
  13宁可少干点活也不要多干!——干活,是给自己干的啊,付出总有回报!你要学习去发现!
  14宁可牺牲色相也要圆明星梦!——不是那块料,往那蹭什么呢?
  15宁可出卖肉体也不要做穷人!——哎,有得必有失,心灵失去了还容易找回吗?
  ……
  好好想想,这些可不是闹着玩的呢!
  心灵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它无形中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也创造着他人的人生,影响着周围的人,也创造着周围的环境!心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心无所指,能量亦无所指。有些人容易把心和脑混为一谈,误以为脑中所想就是心之所求,如此缠绕不清。
  第二章鬼斧神工的策划力
  第一节心灵指导人生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等人的心灵是如何的呢?
  唐僧姓陈,自小的时候就遭遇磨难。他的父亲好不容易高中状元,不料却在赴任途中遭歹人暗算,被推入河中淹死,和父亲一同前往的母亲也被歹人霸占。母亲强忍耻辱,生下小唐僧,但又担心被灭后,最后不得不将他漂流河上,幸亏金山寺的和尚救起,才抚养成人,学习精妙佛法。唐僧从小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根本就没有父亲母亲的概念和影子。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爹娘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优越、幸福),他从小与人无争、心态平和、尊敬师长、谦卑恭敬、胸怀大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坚韧不拔,养成了众多优秀的品德。从全国“水陆大会”竞选成功(没有现在选秀那么商业化),到取经结束,表面看起来柔弱怕死的唐僧(有时候,柔弱可以看做是谦让,何必对着干,不相让?怕死也可以看做是热爱生命),面临那么多次的风雨考验,他还是能坚持自己的理念,发挥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在方向的把握上毫不让步,如此执著,不得不让人佩服和油然而生欣赏!因此,整个的取经过程,唐僧除了恐惧、自我主张的明显弱点,他在其他方面几乎就没拖团队的后腿。他一心向善,普度众生,志在成功,率领师徒四人连马五口,终于战胜重重困难到达灵山!唐僧无疑是在发挥着一种领袖的气质。虽然他不会武功,也不会降妖除魔,但他的心灵产生的人格魅力,却能让取经团成员坚定不移地跟着他往西走。例如猪八戒、沙僧等。期间孙行者虽然被赶走两次,但是,失去了中坚力量的取经团队,两次都继续前进,没有受到行者离队的影响,尤其是猪八戒这个最爱闹散伙的人。照说团队核心力量走了,团队也就散了,可是在这样敏感的时刻,连老猪都没有离开唐僧。你别小看了唐僧,唐僧私下做的工作应该不少。不管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唐僧的人格魅力的确是值得称道的。老猪、老沙对自己的本事心知肚明,为什么还要跟唐僧干呢?说白了,还不是“士为知己者死”吗?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20)
心灵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唐僧无疑是一个典范中的典范。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同取经的四个妖精(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成就了大唐那么多百姓的期待,成就了佛法的交流和传播……
  如果说唐僧是个无问题的心灵成熟之典范人物,那么,孙悟空却是一个有问题的心灵不成熟之典范人物。
  孙悟空好学,但求急进;有善心,但崇尚武力(包括心计和嘴巴);勇敢又十分自我;负责任又不能承受委屈;聪明却又十分好强;有本事却又过于张扬;好打抱不平却又缺少包容。这样一个矛盾的心灵特征决定了孙悟空人生的曲折(其实我们好多人都是这样),决定了他从悟空到行者,从行者到悟空的成长曲线。
  关于善心引起的冲突最典型。唐僧一直责怪孙行者没有善心,打死无辜的人(虽然里面有些是妖精,但妖精也是人啊)。师徒三次闹分手都是因为善心引起。其实,行者不是没善心,而是忘记了自己的善心。他被玉皇大帝们打成那样,又被压在五行山下那么多年,心灵遭受了重创啊,哪里还记得起什么是真正的善心呢?缺乏了善心,自然就少了爱心,于是,处理起关系来就十分被动。在天上,他总是要卖弄自己的本领,生怕人家瞧不起他;在朋友、合作者、对手面前,他是能占便宜就占便宜(哪怕图个嘴巴快活),好像人家活该欠他的;在取经前期,他根本就没把团队成员当回事。
  我们的心灵也在指导着我们的人生,因为遗忘了爱心,遗忘了善心,我们在无穷的“技巧”上折腾不休;因为失去了信任,我们将彼此隔绝开来;因为没有了“利用价值”,我们从此开始忽视友谊,淡化情感……因为心灵的负荷,我们的工作更加艰难,生活更加沉重,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少,我们的竞争力越来越经不起考验,精神越来越空虚……
  第二节心灵的策划模式
  我们的理想形象
  《西游记》中的佛、菩萨、神仙、人、妖精、鬼怪等,都是我们人间的众生相。有些人,修炼得像神像佛,有些人却活得人模鬼样,为什么呢?
  人生在世,生命的起点都是一样的,然而,我们原本如此光辉的生命和纯洁的心灵,怎么就演绎出了如此不同的生命品质呢?我们出生后,谁不渴望属于自己美好的生活?谁不渴望实现自己远大的梦想?谁不渴望做一番有意义的事情?
  世事更替,岁月无情。在不经意的时光洗刷下,我们却身陷红尘,开始了命运的挣扎之旅,这是多么漫长的路途啊!又有多少人,从此失去了他们纯洁的心灵、光辉的能量,被淹没在无边无际的尘世中?
  难道铁扇公主想成为一个“不通情理,不重形象”的怨妇形象吗?难道“半截观音”想成为那风流成性的德性吗?……这使我们产生了对人生策划模式的兴趣。说是人生策划,实际却是心灵策划。
  通常,我们是这样在用心灵策划我们的人生:
  心灵策划有三步曲(英文简缩为HAVE… DO …BE):
  第一步,认识现状(HAVE):我现在是这样的情况,我知道了!
  第二步,采取基于现状的行为(DO):我就这样了!干脆,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下去吧!
  第三步,认定自己的模式(BE):做这样的人,也不错!
  我们看看铁扇公主是怎样的心灵策划模式:
  第一步,认识现状(HAVE):老牛啊(牛魔王),你这样子对我,我感觉一点都不受重视,你不欣赏我,也没有人欣赏我。可气的是,你把孩子娇惯成那样,还在外面找“二奶”,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第二步,采取基于现状的行为(DO):算了吧,没意思,穿什么好衣服也没意思,买什么化妆品也没用,打扮给谁看?心情不好,也不想出去,学习、工作都没意思。
  第三步,认定自己的模式(BE):就这样吧,反正没人要,就这样下去吧!
  “半截观音”的心灵策划模式:
  第一步,认识现状(HAVE):我就是喜欢香花宝烛,喜欢被人爱的感觉啊,可怜我那么可爱却没人爱,眼看就老了!不行啊!
  第二步,采取基于现状的行为(DO):没人爱就去找人爱,我就不信找不到!上网找,发征婚广告找……行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21)
第三步,认定自己的模式(BE):“其实也没那么难找,我就找到了好多,只要你去找,很容易。天下男人多好色啊!很有趣,只要老娘想风流,老娘连和尚也可以抓来。臭男人,老娘不仅要风流,还要把你们的皮扒掉,把你们的钱包掏掉!这样挺好的啊,一举多得 (真不知廉耻) 。
  现状只是现状,却不能代替一个人想要真正做什么样的人!我们因为曾经被别人欺骗过一次两次,就开始怀疑所有的人;我们曾经因为失败过,就从此失去了激情和勇气;我们曾经因为出生不好、条件不好、学历不高,就放弃了自己远大的梦想;我们曾经因为伤心欲绝、绝望透顶,就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仅仅一个事件,或一个暂时的现状,却让我们掉入到事件或现状中,采取了相应的负面行动。于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事情就真的是越来越糟糕……
  案例:
  小李,广州人,很漂亮,今年已经32岁了,一个未婚女孩,她们家两姊妹。她和我谈起她不相信男人的话题,说这辈子真的已经失望了,她刚和一个关系不明不白的老外“分手”。他们原本是生意关系,可那个外国男人答应帮她找人拍剧本(一个根本是泡沫的剧本),后来她发现,他根本对剧本没兴趣,却只是对她的身体有兴趣。那个人占有了她,从此也消失了。她感觉又一次被男人欺骗,万念俱灰。至今仍然单身的她,到底如何是好?
  据说在前年,她的姐姐(38岁),已经跟一个和尚出家去了西藏。现在,她也有这样的想法。我的内心泛起一种莫名的悲凉。
  如果说,人生的现状往往叫人感觉无奈的话,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加积极的、可以摆脱现状的人生成功模式呢?从事件或现状中摆脱出来,我们就会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会更加富于积极意义!
  因为我们想成为那个人,我们就那样策划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成为那个人,于是就那样做了,也就真的成为了那样的人,拥有了那个人拥有的东西!它的成功模式是:成为积极目标——创造为实现目标的积极行动——拥有自己拥有的东西(英文缩写为BE…DO…HAVE)。
  例如,孙悟空要长生不老,就得要成佛、成圣或成仙。要成佛、成圣或成仙就得要先销毁死籍啊,就要加入天宫和神仙们在一起啊!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佛,那就要懂得佛的修行和品质,像个佛的样子啊,就得办好事捉妖怪啊,就得兑现自我成功又带动他人成功啊!正是他顺理成章地做了这一切,功成行满了,他也就自然成佛了,拥有了佛具备的品质、方法和高度。
  巧妙地转换我们的心灵模式,人生之路将大为不同!
  第三节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妖精”与“菩萨”
  在黑风山,行者找到了在“观音禅院”偷唐僧袈裟的熊罴精,两人相持不下,最后,他只有去南海请观音来降伏熊罴精。在去降伏熊罴精的路上,行者和观音刚好碰见妖精凌虚子(凌虚子是应邀前来参加熊罴精举办的“佛衣会”的),于是,孙行者打死了凌虚子,要菩萨变成凌虚子的模样,假冒妖精赴会。菩萨很配合,就照着行者的话做了。可坏坏的猴头却戏弄起菩萨来,鼓着掌说:“妙啊,妙啊!你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着说:“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马上就顿悟了:“哦,原来是这样!”
  “妖精”与“菩萨”,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或心理不正常的人,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成为高尚的人或者低俗的人,也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成为有品德或无道德的人,也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成为有价值或无价值的人,也只是在一念之间;一个人要成为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人,也在一念之间。在我们的心灵中,原本就有那些积极、健康的品质,我们把它藏到哪里去了呢?我们又是如何在掌控自己的心灵呢?
  妖精有很多种。孙悟空(行者)这样的妖精,是调皮逞强的妖精,心狠手也辣。如果没有菩萨和如来的栽培和提携,他真的还不知道在哪里瞎混呢,他只是幸运而已。像熊罴精、红孩儿这样的妖精,只是迷途的妖精,他们能被菩萨收留,也算很幸运的了。

第二章 西游成功学思想精要(22)
像猪八戒这样的妖精,说白了,只是个强奸未遂罪、流氓罪,结果被整成那样,也够惨了。我们是给他一个机会,还是一棒子打死他算了?在高老庄,猪八戒又是耕田又是耙地,多少也是靠劳动吃饭,可还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连老丈人和媳妇都和他过不去。哎,怎么就不能给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呢?
  沙僧虽然很“凶”,工作方法不当,得罪了天宫的神仙(打破王母娘娘的一个琉璃盏是整他的借口),被整得也够惨,每七天要乱箭穿胸一次,这样的人也被看成是妖精。
  黄风怪不过是个小偷,偷的也不过是灵山点灯的清油,还不是被疯狂追杀。还好,观音及时收走了他,不然,一定会命丧行者之手。
  这样看来,我们社会中的人,也闪现着不同类别、不同形象的妖精身影啊!之所以称其为妖精,就是因为有些人的缺点太明显、盲点太致命,毛病太要命。有些缺点、盲点、毛病只是带给自己、他人不愉快,有些缺点、盲点、毛病却可以让自己、他人、团队无法成功,但有些缺点、盲点、毛病却能破坏社会,使自己走上犯罪道路,那就成了可恶的妖精了。
  在“菩萨”稀缺的今天,可恶的“妖精”却铺天盖地。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达到个人目的,那些可恶的“妖精”完全忘记了善良的本性,无休止地作践自己,伤害别人,无休止地向社会和他人索取,抢劫、杀人、贪污、强奸等犯罪现象就出现了。于是,摄像头、保卫措施越来越多,但“妖精”还是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凶残。因此,社会风气的好坏不是对抗和防范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你上有对策,他(她)下有应策。唯一的办法是劝善和教化,让他们获得醒觉和新生,重新找回自己的真性!
  其实,做“妖精”的日子很郁闷,很压抑,他们过着连自己也不想要过的生活。可是日子年年过,“妖精”还得做。这就是“妖精”的共同特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自生自灭!可怜,可悲,可叹!
  做“妖精”时,我们经常给自己穿不同的衣服:可以背地里做很多见不得人的事,而在人面前却道貌岸然地生活!掩饰得好,可以混过很多人的眼睛,但还是改不掉“妖精”的习气啊!
  我们有没有想过做一个具有仁爱、慈善之心的“菩萨”呢?我们的社会需不需要给“妖精”们一个找回自己真性的空间呢?从“妖精”的影子中挣脱出来,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第四节几种人生策划类型
  心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心无所指,能量亦无所指。有些人容易把心和脑混为一谈,误以为脑中所想就是心之所求,如此缠绕不清。人生因为心的落点而有所不同,大体有以下几种人生:策略型人生、任务型人生、享受型人生、随意型人生、消耗型人生、退化型人生、精进型人生、破坏型人生。下面,我们择而述之。
  一、策略型人生
  有些人的人生,是在策略中前进的。无论对错,他们都是在计划之中。奎木狼(天上的奎星下凡)是个典型。这家伙虽然在天宫当值做公差,实际上心中盘算着娶个老婆,和天宫玉女私通。可这样偷偷摸摸下去,天宫不允许的呀(职场禁止两性关系),怎么办?他设计了一套计谋,让玉女先下凡,到人间投胎,自己再尾随而去。
  玉女投胎到宝象国国王那里,做了三公主,叫个什么“百花羞”。玉女投胎成功后,奎木狼也下界来到人间,占据了一个山头当妖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