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智行大师:“昔时伏皇后怀孕,是念一大师确诊的;今时曹皇后怀孕,是贫僧确诊。山阳公,你与藏梅寺有缘分呀!还得靠你筹钱后,把这残破的寺庙修一修啊。”
  刘协:“修,一定要修,等机会吧。”
  智行大师:“好,一言为定,我先送你一篮子仙桃,作为感谢。”
  刘协:“我常有事向大师求助,无物相赠,现在还怎能让大师再破费。”
  刘协和曹节回到府中,曹节乐极生悲,竟自落下了眼泪。
  刘协:“夫人,你这是又怎么了,你一直盼着要为我生一个孩子,我倒是怕养活不起,没敢说要,其实心里也想着能和你有一个孩子。现在该高兴了,你为何又伤心落泪呢?”
  曹节:“我是又想起了姐姐曹宪和妹妹曹华,我想把她们接来,让她们也都能有个孩子,将来好有个依靠。”
  刘协:“说心里话,我一直忧念着她们俩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也不知她们在许昌宫里是怎样生活的。我不想让她们再跟着我担惊受怕、吃苦受累,有你一个人,我就满足了。我早就想让赵公公回许昌宫一次,见见她们,就说是我劝她们改嫁。趁她们都还年轻,找个可靠的丈夫,再过几十年好日子。你看这样做行不行?”
  曹节:“她们也是舍生忘死,盼着和你在一起,你劝嫁,她们能听你的吗?”
  刘协:“劝她们改嫁,我是出于真心,她们来山阳跟着我,也是活受罪。若不是你的保护,我是随时都会出事的,我们的收入也是很有限的,又想减免田税,又想办好事情,难哪。”
  曹节:“她们也都有两只手,能养蚕,能纺织,能做针线活,活人还会叫困死。”
  刘协:“如果她们能过更好的生活,那为什么非叫她们来这里受苦呢,我想让赵公公去把我的话传于她们,请她们按自己的心愿去行事。”
  曹节:“那这样吧,让秋兰和赵公公一同回许昌看望她们,也尽我一点心意。”
  

常乐郡主(4)
刘协:“你还要人照顾,秋兰走了,刘康怎么办呢?”
  曹节:“我现在身体还行,就让她去吧。”
  次日,赵兴和秋兰按照山阳公刘协的吩咐,正准备去许昌,恰巧许昌来人了。来的是许昌宫中的柴嫔和曹宪的侍女春红,她们俩人先到了洛阳宫中拜见了卞太后,卞太后又派人用车送她们到山阳来,还让给女儿曹节带来了一些用品和食物。曹节留她们就住在府里边,问询了曹宪和曹华的情况。
  曹节:“她们在许昌生活上有困难吗?”
  柴嫔:“朝廷每月都按时拨去款项。”
  曹节:“我姐姐和妹妹身体还好吧?”
  柴嫔:“身体还好,就是心情不好,俩人都牵挂着皇上和皇后,也想到山阳来,就派我们先来看望你们。”
  曹节:“我们也忧着她们呢,正准备让赵公公和秋兰去许昌呢。”
  柴嫔:“我服侍皇后多年了,我就和春红留在山阳吧,让赵公公和秋兰去许昌,以后和宪妃、华妃一块儿来吧。”
  刘协和曹节都同意让柴嫔和春红留下来,让赵公公和秋兰还按原计划去许昌,只是曹节又专门交代赵公公先到洛阳后,去给自己的母亲卞太后报个喜,说明自己怀孕了,让她等着当外婆吧。
  赵兴到了洛阳,去永宁宫见了卞太后,报了喜讯,还献上了菊花酒。卞太后道:“赵兴,我给女儿准备了点钱物,你给她捎去。”
  赵兴到了许昌宫,见了曹宪和曹华,把山阳公刘协和曹节让他带来的补品怀山药精、怀地黄丸分给她们,两人非常高兴,礼轻人意重嘛!
  曹宪问:“皇上和皇后同意我们去山阳吗?”
  赵兴:“皇上和皇后很想念你们,可是不想让你们再去那里受苦。”
  曹华:“不叫我们去吗?”
  赵兴:“有句话我也真不好说出口,山阳公说了,他已不是皇上了,不能再拖累你们去那里受苦,你们还很年轻,他劝你们改嫁。”
  曹宪说:“赵公公,你若传的是皇上的圣旨,我们立即就碰死了。若真是出于爱心,怕我们去那里受苦,那我们甘心情愿。你回去禀报吧。”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十月,魏文帝曹丕巡行许昌宫,看望了环太妃和李太妃,接见了曹宪和曹华两位妹妹,曹丕道:“听说汉帝从山阳派赵兴来看望你们,汉帝意欲劝你们改嫁他人,不知两位妹妹有何想法?”
  曹宪:“父亲让我们嫁给了汉帝,现在汉帝被哥哥废掉了,我们还能嫁给谁?”
  曹丕:“只要你们愿意改嫁,哥哥为你们做主。”
  曹宪:“如果汉帝不要我了,我就出家去当尼姑。我去吃斋念佛,求神灵保佑他。”
  曹丕:“如果两位妹妹真愿意去山阳,我也可以派人把你们送去。”
  曹宪:“听秋兰说,曹节怀孕了,我们很想立即就去照顾她,可又都牵挂着自己的老娘呀。”
  曹丕:“两位太妃的生活,朕会妥善安置的,你们既要去山阳,那就完全放心吧。”
  曹丕正在安排曹宪和曹华去山阳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太尉贾诩来向他报告紧急情况:孙权在东吴再次反叛,宣布不承认大魏黄初年号,改元黄武年号,其年号包含魏国黄初年号的“黄”字,又包含蜀国章武年号的“武”字,显示出来他的野心是要吞并魏国和蜀国。孙权已在夷陵打败了刘备,刘备逃奔白帝城,孙权很可能要向刘备发动新的大进攻。
  曹丕听了贾诩的报告,立即调动三路兵马。他也离开许昌宫,去征东吴孙权。
  曹宪和曹华只得盼着哥哥出征回来,再提出去山阳的事情。她们按照曹节的吩咐,留下了秋兰,请赵公公仍回山阳传递信息。
  郡主
  刚过了大年,又有一件大喜事传遍了山阳城。那就是山阳公夫人曹节生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千金小姐。人们还传说是山阳公刘协亲自为夫人曹节接生,本来胎位不正,是山阳公刘协自己用手精心调整过来,让婴儿生出来小脑袋,顺利来到人世。孩子的哇哇哭声,给山阳公带来了无限欢乐。本来在临产之前,曹节又一次问刘协:“老公,你想要男孩子,还是想要一个女孩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常乐郡主(5)
刘协:“我想叫你生个女孩儿,女孩儿温柔,心细,会照顾父母。”
  曹节:“那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子该怎么办?”
  刘协:“你最好生一个女孩儿。”
  曹节笑道:“这我可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啊!”
  女儿生下来后,刘协道:“夫人,你真有本事,果然生下一个宝贝千金,我已经为她起好了名字,就叫刘曼吧,哦,这曼字就是柔和的意思呀。”
  曹节的脸上也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过了三天,王业和夫人刘琰、李固和夫人严芬,都来看望曹节和孩子了。章文和夫人柳叶、王耐和夫人丁英也来了,大家向刘协和曹节提出要他们摆席请客,山阳公刘协爽快答应,要为孩子庆满月。
  山阳城里以及城外承恩镇、待王镇等地的一些老百姓,有的请山阳公刘协看过病,刘协没有要过钱,也就借此机会来报答。有的送米,有的送面,有的送油,有的送菜,像赶庙会一样,山阳公刘协拦都拦不住这些热情的人们。刘琰和严芬等四位夫人,自己商量,也轮替着来为曹节帮忙料理事情。
  曹节奶水儿很足,小刘曼吃饱了,白天也常睡觉,一到夜里,就会不停地哭闹,柴嫔和春红轮流抱着她走动,有时也哄不住她。说来也怪,刘协抱住她时,她就会很快止住哭声。
  刘协向曹节道:“我说女孩儿好吧,你看看,现在刘曼就知道亲自己的大大了。”
  曹节开玩笑道:“人们说父子味儿近,你们父女臭味相投吧。”
  曹节的话音还没有落,刘协就喊起来:“哎呀,不好,刘曼尿到我怀里了。”
  曹节接过去孩子,为孩子换上了新的尿布,重新用小被子包好,道:“看你还夸她不!”
  刘协:“夸,还要夸,一直夸到她外婆家。”
  曹节:“哦,是呀,还真得派人去给我母亲报喜呢,让谁去呢?”
  刘协:“那最好还是让赵公公去呗,他去见老太太,一是人熟,二是胆大,三是会说,说不定老太太还会自己到山阳来呢。”
  曹节:“那明天就让赵兴去洛阳吧。”
  赵兴到洛阳宫求见卞太后,卫士们一律放行。他见了卞太后,跪地叩头:“奴才给太后请安,太后万福!”
  卞太后:“赵兴,你是来给我报喜的吧!快坐下来说。”
  赵兴:“正是。太后圣明。”
  卞太后:“快说吧,曹节是生了个男孩还是女孩?”
  赵兴:“请皇太后猜一猜吧。”
  卞太后:“是个女孩儿吧!”
  赵兴:“哎哟,又对了,太后,你老人家真是活神仙了。”
  卞太后问:“孩子有奶吃吗?”
  赵兴:“有,有,奶水足着呢。”
  卞太后问:“大人没有好东西吃,奶水能足吗?”
  赵兴:“太后呀,这点您老人家可说错了,光是山阳百姓自发送去的鸡蛋、羊肉、米面、蔬菜就堆满了几间屋子,还有经过山阳公治好的病人,在家里炖好了母鸡汤,送到夫人面前,让吃了下奶呢。”
  卞太后:“都说山阳那地方很穷,到处都是山岭荒地,老百姓哪有那么些东西?”
  赵兴:“山阳这几年可好了,朝廷减免了一些田税,山阳公和王业、李固也都为老百姓办实事,曹节夫人还捐出私房钱修城修路,老百姓可拥护啦!那地方的荒地大多被开挖利用啦。太行山上是苍松翠柏,出山的条条河流两岸都是茂密的青青竹林,小的几亩,大的万亩,环绕城郊的尽是绿油油的麦田,像是一望无际的绿地毯。一直到黄河边上,也全是平原。这平原上春天种上山药、地黄,到了夏天,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你老身板硬朗,可以到山阳走一走、看一看。”
  卞太后:“好,好,你说得太好了,我就想到那里去看一看。”
  这时,魏帝曹丕正好到永宁宫来看望他的母亲,赵兴不敢失礼,急忙跪下:“奴才赵兴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想看书来

常乐郡主(6)
曹丕:“赵兴,平身吧,这次就不要回去了。你很精明,跟着汉帝当了多年黄门令,很称职。以后就留在朕的身边,还当黄门令吧。”
  卞太后:“这可不行。你想用赵兴,只能等以后再说,这次是你妹妹派他来报喜的。曹节生了个女儿,你这当舅舅的,总该有点表示吧!”
  曹丕:“娘,您让我表示什么呢?”
  卞太后:“她的父亲把皇位禅让给你了,你总不能让她长大没有饭吃吧?”
  曹丕问赵兴:“山阳公给女儿起名字了吗?”
  赵兴:“起好了,叫刘曼。”
  曹丕:“你回山阳后,就传达我的旨意,我将下诏封刘曼为常乐郡主,并赏赐给她汤沐邑。就从朕降诏之日起,朕封给刘曼郡主和她的母亲山阳公夫人,各五百户食邑。山阳公万户食邑不变。”
  卞太后:“丕儿,你这样做就对了,等到曹节给女儿庆满月时,我还要亲自去山阳哩。”
  曹丕:“母亲年纪大了,还是不要远行为好。我打算让儿子曹睿去许昌,把曹宪和曹华接来,就叫曹睿亲自把这两位姑姑也送到山阳吧。”
  卞太后:“你这样安排我也满意。不过最好把环夫人和李夫人也接来,让她们一块儿陪我去山阳,洛阳到山阳无论走旱路、水路都不算远,不过是一天的行程,你让太仆挑一些好马拉车就行了。”
  曹丕:“你最好不要去山阳。”
  卞太后:“你要不把他们贬到山阳,我还用去嘛!我这一辈子,也许就去这一回了,我一定要去。”
  曹丕:“你真要去,皇儿也只好谨遵母命啦。那就让你的孙子曹睿陪你去吧。再不然还可以派司马懿将军带兵保护母亲去山阳。司马懿还可以顺便回他的故乡温县看一看。”
  卞太后:“好,就这样吧,在刘曼满月之前,我们要去到山阳。”
  曹睿奉父皇曹丕谕旨到许昌去,他先去会见了镇守许昌的抚军大将军司马懿。讲述了司徒华歆提出借山阳城楼垒砌了关羽造像石为由,收回给予山阳公刘协的特权。司马懿听了,表示坚决反对。他同意陪同曹睿一起,护送曹宪和曹华去山阳,亲自了解一下山阳公刘协的情况。
  司马懿率领五百骑兵,护卫曹宪和曹华先到洛阳,然后和曹睿一起,陪同卞太后、环夫人、李夫人去山阳。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二月十六,山阳公刘协在府内大堂设宴招待卞太后一行,为女儿刘曼办满月。一切风俗礼仪柴嫔都懂得。刘协和曹节也就委托她来照应安排,刘琰及其他几位山阳官员的夫人,也仍是不请自来,帮忙料理,招待客人亲友。
  宴席开始之前,柴嫔先帮卞太后把两个圆馒头底对底地合在一起,让曹节满嘴咬了一口,以示祝愿孩子以后有饱饭吃,这一讨吉利之俗,就叫做满口。
  接着由曹睿亲自宣读他父皇曹丕的诏书:封刘曼为常乐郡主。赏赐山阳公夫人和郡主刘曼食邑各五百户。山阳公刘协因享受有受诏不拜的特权,因而只是曹节抱着刘曼,表示:“我代替刘曼对她舅舅的封赏表示谢恩。”刘曼自己却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她却凑巧在曹节怀中笑了。
  卞太后祝福刘曼健康成长的宝物,是一领金锁,希望孩子的生命像锁门、箱、柜一样给锁住。金锁的正面铸有“长命富贵”字样,背面有龙凤图案。外婆卞太后亲自给小外孙女刘曼戴在了脖子上。
  环夫人和李夫人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的物品是黄金质地的压胜钱,大小像一般铜钱,外圆内有方孔,环夫人赠送的压胜钱上铸的是“顺风大吉”;李夫人赠送的压胜钱上铸的是“金玉满堂”。她们都亲手给孩子佩戴在身上,希望给孩子带来富贵,驱邪避灾。
  曹宪和曹华都提前给孩子亲手绣制了虎头帽、猫头鞋、小衣服、小兜肚等各式各样的幼儿用品。刘康见了很是喜爱,他道:“你们都给娃娃赠送了东西,我该给娃娃一点什么东西呢?”
  

常乐郡主(7)
曹节:“刘曼是你的小姑姑,你不用赠送给她东西,等她长大了,还要送给你好东西哩。”
  刘康:“噢,噢,她是我的小姑姑,小姑姑。”
  团圆
  山阳公府盛宴,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进行有两个时辰,即将散席。山阳国相王业的夫人刘琰向曹节道:“夫人,宴毕之后,洛阳来的亲友都到馆舍里休息吧,我已经安排好了。”
  山阳公夫人曹节:“谢谢。不过用不着都去馆舍,主要的亲戚都是自家人,难得今日大团圆,就在府里将就一点住下好了。我已经让柴嫔她们整理了房子,我母亲就同我住在后堂正屋里吧;曹宪姐姐带刘康和环夫人都住在东厢房;曹华和李夫人住在西厢房;我侄儿曹睿住在中院二堂正屋吧。”
  刘琰:“那你让山阳公住在哪里呢?”
  曹节:“让他先住在书房吧,他愿意住在曹华屋里也可以呀。”
  刘协:“没关系,我还打算去与司马懿抚军大将军聊天呢。”
  司马懿率领的骑兵部队未进山阳城,而是住在承恩镇兵营里。司马懿在宴席散后,就由李固陪同去承恩镇兵营。大石河上的吊桥已经拆除了,新修好了坚固美观的石拱桥,原来是五孔,重修后共有七孔,桥栏一块大石上刻着“迎凤桥”三个隶书大字,人们也把这座大桥,叫做七孔桥。两边石栏上各雕刻有四十八个石狮子。司马懿过桥时,在马上和李固道:“李督军,你们在山阳干得不错啊。河内是我的故乡,我到过山阳很多次,从这大石桥上走过不知多少遍,只有现在这桥修得最好。千军万马奔驰而过,都会纹丝不动的。”
  李固:“抚军大将军,这里地处中原腹地,以后还会有大军经过此桥吗?”
  司马懿:“会的。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在夷陵打败刘备,东吴力量更加强大;刘备现正退居白帝城养病,即便刘备去世,还有丞相诸葛亮治国治军,实力还会不断增强;我大魏虽占有中原和北方,但还有辽东等地割据势力,并不平静,说不定哪一年,我还会率大军过此桥出征呢。”
  李固:“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李固还在此恭迎。”
  司马懿:“李督军,据你了解,汉帝刘协被魏帝贬到山阳,他是否心怀不满?”
  李固:“山阳公内心会有所不满,但也算受到了优厚待遇,他不会去联络刘备和孙权来反对魏帝的。”
  司马懿:“华歆等人极力主张朝廷收回给予汉帝刘协在山阳的特权,撤销山阳的特区地位,你认为这样好吗?”
  李固:“华歆的主张是不得人心的,他派密探冒充刘备密使来山阳,也引起了山阳公的不满和疑虑,你可以找他谈谈。”
  司马懿:“山阳公正忙着哩,他得空闲会主动找我的。”
  不出司马懿所料,李固走后,刘协当夜就带赵兴来见司马懿了。刘协道:“抚军大将军这次亲自送曹宪和曹华到山阳来,我内心对将军十分感谢,席上无法多谈,今特来军营看望,深表谢意。”
  司马懿:“在下是奉魏帝诏命办事,山阳公不必承谢。”
  刘协:“吾在位之时,将军从不失君臣之礼,今吾逊位,偏安一隅,将军仍是以诚相待。我看将军真是一个成就大事的人啊!不像华歆之流,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竟派人冒充刘皇叔密使来诈我!”
  司马懿:“山阳公不必动气,气能伤肝。平心而论,华歆之计,也不是空穴来风,难道公内心不想让刘皇叔统一天下吗?”
  刘协:“想。但我知道他做不到了。”
  司马懿:“对了,山阳公仍有审时度势之明。刘备今年六十三岁了,据传已在白帝城病危,不久于人世了。其太子刘禅是个昏庸之人,不成大用。纵有丞相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他也难得志于中原。我本人,就有可能成为他的一个强劲的对手。”
  刘协:“将军宏图,不可限量。”
  

常乐郡主(8)
刘协告别司马懿,回到府中。赵兴送他到书房后才离去。可是刘协刚坐下,就又想去见曹睿。他才站起身来,恰巧曹睿到书房来了,向他施礼问安,道:“姑父,晚上好?”
  刘协:“你父已把你由齐公改封为平原王,我现在还得向你施礼叩拜呢。”
  曹睿:“我父特许你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显然你的地位仍在诸侯王之上嘛!”
  刘协:“曹睿,你来时,你父没有交代你什么事情吗?”
  曹睿:“我父有事交代,要我单独和你交谈一次,看看你有什么想法。”
  刘协:“你父对我仍不放心吧?”
  曹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协:“那为什么还要派人冒充刘备密使来刺探情况呢?”
  曹睿:“那是华歆他们搞的鬼把戏,我父皇事先并不知情。你想,我祖父武帝把他的三个女儿送进宫中,我父又把我这三个姑姑送到山阳来,我父亲对你还能有加害之意吗?我父封给你万户食邑,有哪一个王侯有此待遇呢?你奏事不以臣称,受诏不叩拜,有哪一个将相有此尊荣呢?你可以在山阳以天子的礼仪祭祀天地和祖庙,山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特区嘛!”
  刘协:“华歆不是提出叫朝廷收回这些特权吗?”
  曹睿:“我父皇根本不会按华歆说的去执行。不仅不收回这些特权,我父皇还让我向你转达如下几点:一是以后朝廷不在山阳征税;二是朝廷将拨款为山阳国在浊鹿城另修都城宫室;三是在山阳国实行汉朝正朔制度,让山阳国成为一个充分自由的特区。”
  刘协:“请你回去向你父亲转达我的谢意。另外,你父亲已封刘曼为常乐郡主,我看山阳就称郡,或者县,或者特区为好,不要再称山阳国了。山阳也不再实行汉朝正朔,以‘黄初年号’统一来纪年月日吧。你看如今是大魏黄初四年,蜀汉章武三年,东吴黄武二年,我再加上建安二十九年某月某日,有什么益处呢?”
  曹睿:“好,我一定转达。我看山阳的风景很好,我也希望山阳成为一个人们都愿意来旅游的绿色特区。”
  这时有人推开了书房的门,原来是曹华来了。她道:“曹睿,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曹睿:“三姑姑,你没看到嘛,我正在和我姑夫山阳公说话呢。”
  曹华:“都后半夜了,有话明天再说吧。”
  曹睿:“好,那我就告辞了。”
  曹华:“你知道在哪里休息吧?”
  曹睿:“知道。”
  这时赵兴从外边进来:“让老妈去照料小王爷休息吧。”
  他们两个人走后,刘协对曹华道:“你也回去休息吧。”
  曹华:“我不走了,今晚我就陪你在这儿睡觉。”
  刘协:“你母亲还会在房中等着你吧?”
  曹华:“我又不是三两岁小孩子,她不会等我。”
  刘协:“这书房里放的是一张小床,躺两个人睡觉有点不得劲。”
  曹华:“什么不得劲,分明是嫌弃我,你让赵兴去许昌劝我改嫁他人,你是什么意思?你给我当面说清楚。你不要我,我明天就走。”
  刘协:“曹华,你误会了,我想让你和曹宪都有一条新的出路,不必跟我来山阳受苦。”
  曹华:“还是把话挑明吧,只因刘康在毓秀台遭人欺骗绑架,我怕他被人害死,就求华歆寻找,老贼欺辱我。后来得不到你的消息,华歆又想放出风来娶我为妾,我断然拒绝了。我一时糊涂,也全是为了刘康啊。你嫌弃我,我就走。”
  曹华痛哭起来,刘协安慰她,她抽泣着:“我知道,你听到这事,是要恨我的,但我还是来到了你的身边,我听从你的发落。”
  刘协:“我不恨你,一点都不恨你,相反更爱你了。我恨华歆,也恨我自己,我为什么不早一点除掉华歆这个奸贼!现在你和曹宪都来了,咱又全家团圆,我很高兴,我们就同甘苦共患难吧。以后我死了,你和曹宪都可以嫁人,曹节也可以嫁人,但你千万不要嫁给华歆,他太坏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常乐郡主(9)
曹华哽咽着:“你对我好,我就愿意跟着你,我谁也不嫁,我谁也不嫁。”
  刘协:“两年多不见了,现在见面了,应该高兴起来,不要再哭了。”他把她抱到床上。
  刘协和曹氏三女在山阳大团圆,又有了女儿刘曼这颗掌上明珠,给他增添了无尽的人间乐趣,精神大振,又做起好梦来。他想:帝王医家当不成了,那就当个平民医家吧!
  

藏梅宝寺(1)
赏梅
  “刘曼庆满月办过了宴席,按照风俗应该回娘家了,我带你们母女回洛阳住满月吧。”卞太后向曹节道。
  “我们还是不去吧,路远,山阳到洛阳又不是十里八里,一路颠簸,怕孩子受不了。”
  “我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外孙女,不让去住满月,我过意不去呀。”卞太后道。
  “那就请母亲在山阳多住些天,陪刘曼玩几天吧。”曹节道。
  按照山阳一带地方的风俗,孩子满月后,母亲要带小孩到外祖母家去玩耍,使小孩呼吸点新鲜空气,见见世面,有利于孩子成长,俗称“挪臊窝”。不过,要叫曹节带刚满月的孩子去洛阳,也的确太不方便,另外,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没有魏帝曹丕的宣召,她和山阳公刘协是不能回京城的。
  卞太后听了曹节之言,也就只得顺水推舟道:“我也情愿在山阳多住几天,你说带刘曼到哪里玩呢?”
  曹节:“先选个近的地方,就去藏梅寺观赏梅花吧。”
  卞太后:“寺院在什么地方?”
  曹节:“这府衙在山阳城的中心,出后门往北就到了太行门,出正门沿着府前街往南,就到了黄河门。这黄河门是山阳的正南门,南门内往东的一座大寺院,就是藏梅寺。”
  卞太后:“为什么叫做藏梅寺呢?那里边养着梅花鹿,还是种有梅花?”
  曹节:“老娘呀,你真说对了,那里边既有鹿苑,又有梅园。”
  卞太后:“那到底是因何命名的?”
  曹节:“传说不一,主要还是因为栽种着大量梅花树吧。现在梅花正盛开着,恰好刘曼刚满月,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这处寺院还有几个特色,我把刘曼她父亲喊来,给你说一说吧。”
  曹节吩咐赵兴去大堂请山阳公刘协,又让秋兰去叫曹宪和曹华她们,准备一起去游藏梅寺。
  赵兴到了前边府衙大堂,山阳公刘协正在与几个人商量事情,原来是曹睿要请他一同去察看山阳城西边的雍城和东边的涿鹿城,好回去向父亲汇报,为山阳国修一座都城。刘协本不想再花钱去另修都城,正好赵兴来请,他就借着陪卞太后去游藏梅寺,向王业道:“王相,那就请你和李固督军陪平原王和抚军大将军去察看吧,我得去陪卞太后呢。”
  王业:“遵命。”
  刘协回到后堂,向卞太后道:“老人家,想游藏梅寺,那太好了。”
  曹节:“你给老娘先介绍一下吧。”
  刘协:“这座寺院,有四大特色,一是寺中园。寺院西边跨院,是个很大的梅园,梅树早春开花,现在正盛,万紫千红,清香宜人。二是寺名医。寺院代代方丈都是名医,寺中有极乐堂,施舍良药,普济众生。三是寺坐城。就是说寺庙的山门,原来坐落在南边城墙上,所以叫做寺坐城。可惜这山门已毁于火灾,早被垒死了,进寺只能走后门。这山门原本是十分壮观的,两边原来还各有一个小门洞。第一进殿是天王殿,殿前广场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天王殿正中供有大型木刻贴金的弥勒佛像,就是大肚子布袋和尚;第二进殿大雄宝殿是正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左边配殿是伽蓝殿,右边配殿是祖师殿;第三进殿是千佛殿,也遭了火灾,至今未能修复,有一通千佛造像石碑,尚存在那里;第四进殿是观音阁;第五进后殿是禅堂。禅堂东边有藏经楼,西边有极乐堂,是禅师为有病游客治病的地方。再往后,就是北门了。若是前边山门能修好,出山门就到了城外的大湖了。还有第四个特色,是寺庙会。每月逢八,就是初八、十八、二十八,以寺院为中心,都要举行庙会,四面八方的客商到庙会时日,都云集而来,到山阳做买卖,很是热闹。明天十八就有庙会,今天游寺,明天逛会吧。”
  卞太后:“听你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知真假,那寺若是真好,我拿钱去修修山门也可以。只要你和曹节她们在这里能高兴,我就放心啦。”
   。 想看书来

藏梅宝寺(2)
山阳公刘协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