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一饮而尽。
  曹节:“李固,人家王业把夫人刘琰也接来了,回头你把夫人也接来吧,现在让我们为王业夫妇的团聚,也干一杯!”
  李固饮下一杯酒后,道:“是呀,你们都团聚了,我的妻子还在家里想着我呢。”
  刘协:“李固将军,你也把夫人接来吧。”
  李固:“好,我明天就走。”
  宴席散了,刘康要瞌睡了。赵兴把他领到安排好的房间,让秋兰照顾他睡觉。
  刘协同曹节回到住室,他对曹节道:“你一路辛苦,也早点休息吧。”
  “你着急什么,我还要赏月。”
  “去哪里赏月?”
  “到太行山上。”
  “哎哟,你太累了,还能登山?”
  “能,不累。”
  “天下共明月,在什么地方赏月都一样,何必要登山呢?”
  “不呀,我就要登山,我活了二十六岁,一直关在深宫大院,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心情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舒畅,我就是想上到太行山上,与你共赏圆月。”
  刘协拉着曹节,出城北门,向太行山走去。
  山阳城北门正对着太行山,因此就叫太行门。平时,一到傍晚就关闭了。中秋节这天,因去登山赏月的人很多,所以城门里外,都有兵士守卫,城门都敞开着。出门走一会儿,就到了山脚下,迎面的一座山头,比后面许多山峰都低一些,上面有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人们称为赏月台,有曲折的石阶从下面一直通到上面。平时人们登上去,白天可以俯瞰整个山阳城的繁华景象。每到中秋节,这里便成了人们登高赏月的好地方。
  

凤飞太行(8)
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等到刘协和曹节登上太行山的赏月台时,一轮满月,已经悬在东南天际的半空,一会儿像黄金锣,一会儿变成白玉盘。
  两个人坐在一块山石上,曹节依偎在刘协的怀里,她向刘协道:“皇上,你看到了月宫中的嫦娥了吗?”
  刘协:“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我身边的这个嫦娥。哦,曹节,以后不要再喊我皇上啦,就喊我刘协吧。”
  “好吧,臣妾遵旨。以后我就喊你刘协。”曹节道,“你没有看到月宫中的嫦娥,我看到了,她在广寒宫中正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呢,就和我这一年在许昌宫中一样。自从你被迫离宫,我白天看着太阳,忧心如焚;晚上望着月亮,望断秋水。今天终于投入到你的怀抱里。我们再也不能分离。”
  “我是不愿同你分离的,只是怕你吃不了这里的苦哟。”
  “住山就不怕坡陡,来山阳就不怕吃苦。”
  “今天晚上,曹宪和曹华不知看到了这圆月没有?”
  “恐怕也是望眼欲穿吧。”
  “她们愿意来山阳吗?”
  “她们当然情愿来山阳,都想着你呗!只是环夫人和李夫人都不想让她们来,舍不得哪。”
  “那卞夫人就舍得下你吗?”
  “我娘明理,懂得我的心。”
  “你舍得老人家吗?”
  “俗话说,金凤凰,尾巴长,跟着男人忘了娘。为了找到你,我谁也顾不得了。”
  刘协亲着她,抚摸着她。谁知过了一会儿曹节竟然在刘协的怀中睡着了。直到赵兴把马拉轿车赶到山下,又上来找到身边,刘协才把她叫醒。
  赵兴:“皇后娘娘,快下山吧,夜里有寒气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修城伏虎(1)
访僧
  清早,山阳公夫人曹节刚起来,王业的夫人刘琰就到府上来向她问安。见到曹节,刘琰行跪拜之礼道:“小女子刘琰特来向皇后请安,皇后万福!”
  曹节急忙扶起她:“王夫人快快平身,以后可再不要称我皇后,我是山阳公夫人,你是山阳国相的夫人,咱两个是平等的,你也不必来向我请安,咱两个人是同路到山阳来的,也算有缘分,你比我小一岁,以后就让我喊你妹妹吧。”
  刘琰:“我是一个独生女,能有你这么一个姐姐,那我真是高攀了,我作为妹妹,不是也得经常来给姐姐问安嘛!”
  曹节:“妹妹也是初来乍到,昨夜睡觉可好吗?”
  刘琰:“哎哟,别提了,一夜没睡安稳。”
  曹节:“我在路上来时就看出来了,王业和你感情很好,你给姐姐说句实话吧,是不是昨天夜里太亲热了。”
  刘琰:“可不是嘛,他夜里把我折腾得可不轻哩,临起床还又叫我陪了他一次。”
  曹节:“这是好事,妹妹若怀孕生孩子,姐姐我给你接生。”
  刘琰:“不瞒姐姐说,我心里就想要个孩子。”
  曹节:“我给你说个办法,你身上来后那十天半月时间,可要抓紧哟。”
  刘琰:“姐姐懂得这么多,为何你不快速要个孩子呢?”
  曹节:“我们有刘康一个孙子就行了。”
  这时,刘康正好睡起来了,他向曹节道:“二奶奶,你领我上山玩吧?”
  曹节:“可以呀。”
  刘琰:“姐姐,我就告辞了。”
  曹节:“妹妹,咱一块儿去吧,昨夜登山赏月,那儿本来可以俯瞰全城,但是夜不观景,看不清,正好白天咱们再去观赏一下吧。”
  刘琰:“好吧。”
  她们领着刘康到了太行门,守卫的兵士道:“辰时未过,不能开门,你们再等一等吧。”
  刘康:“太阳升起老高了,怎么城门还不开?”
  刘琰:“孩子想出去玩儿,你们早开一会儿门有什么关系?”
  守卫:“我说不行,就不行。时辰不到,我们谁也不敢开门。”
  一个猎人:“就这一座北门,又迟迟不开,太不方便了。”
  一个药农:“这规矩真该破一破了。”
  一个樵夫向她们道:“谁说也没有用,我领你们从西门出去吧。”
  曹节:“好吧。”
  刘琰:“这山阳城一共有几座城门,西门远不远?”
  老樵夫:“这山阳城的北门楼,正对着太行山,所以叫太行门;东边有两座城门,偏北的叫东阳门,偏南的叫通汴门,因为出城上大道可通汴梁城。南边城墙上的南门城楼四层,登到楼上可望到黄河,所以叫做黄河门。城西边也有两座门,偏北的叫西明门,偏南的叫望洛门,也叫望京门。可以西望洛阳。我们现在就绕到西明门上山去,不远。”
  刘康感到很奇怪,他就问道:“老爷爷,那为什么西门能开,北门不能开呢?”
  老樵夫:“这是多年来传下来的规矩,太行门前晌不过辰时不能开,后晌一到酉时就关闭。”
  刘琰:“为什么太行门关得那样早,开得这么迟?”
  老樵夫:“这里面有个传说,你们不像是本地人,可能不知道。”
  曹节:“那就请老人家给我们讲一讲吧。”
  老樵夫:“传说这座山阳城,最早为战国时的魏文侯所建。他筑城的目的是为了北防燕、赵,西抗强秦,所以,从此这里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奇怪的事情是:国君派来的邑令和长官都干不长久,非死即病。后有个特别聪明的邑令,很会动脑筋,他被派到这里,上任之前,先派心腹之人来这里作了调查,并带来了一个风水先生。结果发现,太行山上有一座虎头峰,好像一只石虎,虎口正对着山阳城,山阳的谐音,是‘山羊’,山羊处在虎口之下,怎能不被吃掉呢?所以几任邑令都难干下去。这个邑令就按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城门下埋了一块大石头,叫垫牙石,老虎咬了这块石头,就折断了牙齿,所以山羊得以保全。这个到山阳任职的邑令,就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山阳干了较长的时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修城伏虎(2)
刘康:“以后石虎又伤人没有?”
  老樵夫:“后来这里又来了一位邑令,以为埋了垫牙石,坐轿出入不便,就派人把垫牙石挖出来扔掉了,结果这个邑令又患了一场重病,险些丧命,很快离开了这里。接着又来了一个邑令,下令干脆把北门关死不开,后来遭到百姓反对,才规定下一条严格的开门关门制度,延续至今。”
  刘康:“现在还怕石虎吗?”
  老樵夫:“信不信,这是大人们的事情,你是小孩子,不用担心石虎把你吃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节和刘琰却不约而同都为自己的丈夫担起心来,都怕自己的丈夫受到石虎的意外伤害。
  曹节:“刘琰妹妹,你相信这个传说吗?”
  刘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不信吧,万一真正应验了,就会吃亏的。山阳公一来山阳,不是就大病一场嘛!”
  曹节:“那咱去藏梅寺请教一下智行禅师,他是一位高僧,看有何好的解决办法吧。”
  刘琰:“你认识大师?”
  曹节:“一说不就认识了。”
  曹节和刘琰去拜会智行禅师。大师看她们风度不凡,就向她们道:“二位女施主到来,使寒寺蓬荜生辉。敢问二位女施主为何事而来,贫僧自当效力。”
  曹节:“请问大师,这山上的石虎真能在夜里进山阳城伤害人吗?”
  智行大师:“叫贫僧说来,那是不会的。”
  刘琰:“那么为什么太行门还不敢正常开门呢?”
  智行大师:“请二位施主,只问与自身有关的事情吧。”
  二人齐道:“这事与我们有关,与我们的亲人有关。”
  智行大师:“我冒昧地猜一猜吧,你们莫非是山阳公夫人和山阳国相夫人吧?”
  二人:“是的,大师真有眼力。”
  智行大师:“我有个建议,请你们回去各自向自己的丈夫讲一讲,就是在太行门两边,各再开两道城门,分别命名为元、亨、利、贞门,百姓出入自由,客商来往方便,城门都有兵士把守,即使真有虎豹侵扰,也必然会被擒拿。”
  刘琰:“这样石虎就不会伤人吗?”
  智行大师:“人们四出擒虎,只怕石虎躲还来不及呢。”
  曹节:“山阳公也正有增开城门、方便百姓之意,正合大师之言,我们回去说说。”
  智行大师:“谢谢两位施主,欢迎常来。”
  曹节:“还有一事求教,只是不好启齿。”
  大师:“施主请讲。”
  曹节:“如果夫妻在一块儿时,男的很快就软下来,这该怎么办?”
  智行大师:“贫僧知道施主之意了,可以让丈夫服食枸杞子炖怀山药,就会好起来。当然,还得保持心情愉快和坚持锻炼身体。”
  曹节:“谢谢。”
  刘康在一边:“山药好吃,我也爱吃。”
  曹节:“好,回去买了山药,也让你吃。”
  曹节回府向山阳公刘协讲述老樵夫所说的故事,还有智行大师的建议。刘协道:“我同意增开城门,但一下子修筑四座城门,或许是八座城门,资金从何而来呢?”
  曹节:“大师说了四座,就不能少开;如有可能,南边也可再开四座。我要拿出私房钱,卖掉金银珠宝,所有贵重物品,都要换成钱,来修城门。”
  刘协:“我在许都把皇子四宫,命名为乾元宫、咸亨宫、吉利宫、万贞宫,现在还以元、亨、利、贞,命名四门,这好吗?”
  曹节:“城门修好,由你命名。”
  刘协让赵兴去把王业和李固请来商议。王业委派主簿章文负责施工质量和资金使用,李固委派从事郎官王耐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刘协非常高兴,他提出来,希望在年底完成修门的主要工程。
  捐资
  山阳公夫人曹节捐出私房钱,增开城门。动工之后,此事轰动了整个山阳城。
  城中许多商家联合上书刘协和王业、李固,表示愿意捐资增开城门,修复残破城墙。百姓们也都纷纷自发参加修城劳动。
  

修城伏虎(3)
曹节向刘协道:“主公,我有个想法,可否把山阳城包成一个砖城?”
  刘协:“夫人,你气魄好大哟。”
  曹节:“我总觉得包成砖城好。你想,山阳土城,已有几百年历史,有的地方已经残破,若遇到大的山洪暴发,会被冲塌,修好砖城,便无此忧。再者,山阳地处邺城、长安、洛阳、许昌、谯城五都之间,客商来往不断,修好砖城更便招商,还有城中商家住户愿意捐资,都是想有个平安的居住环境,修好砖城,迎合民心。”
  刘协:“这样一来,就会把你的所有积蓄花光,我于心不忍,再者,你哥哥若是怀疑我另有图谋,那就更麻烦了。”
  曹节:“你考虑那么多干啥呢?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快乐。”
  刘协:“那咱还得再去和王业商量。”
  他们到了山阳国相府里,见了王业,说了修城之事,王业道:“开门修城,那还得修路,资金不够时,该怎么办?”
  刘协:“若是资金不够,就以我的名义借债吧,以后用我的万户田税俸禄来偿还,直到还完为止。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王业又派主簿章文到督军府去请李固,共商修城之事。李固提出意见:“在下以为,尽管我们是自筹资金,也得向朝廷报告。
  山阳公刘协点头表示赞同。
  王业:“那就有劳将军回京向朝廷禀报吧。顺便还可以把你的夫人接来山阳。”
  不久,修城的大工程,就开始施工。由章文任总指挥。
  章文是个十分认真细心之人,把太行山上所采条石,垒墙基时都要求在一角刻上主管匠人的姓名,各地窑场所烧的汉砖,都要预先在装窑之前刻上窑名,以便确保不出豆腐渣工程。
  章文设计新增四个城门,都建筑为四层门楼,门头匾额,由山阳公刘协用汉隶书丹刻在青石上。从西到东为:元和门、亨通门、利民门、贞安门。每个门匾上方,还各镶有一块造像石。元和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位大将,在马上拉弓搭箭,准备射击;亨通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各握一柄钢戟,赤膊奔驰向前;利民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双手挥动青龙偃月刀,待机斩杀;贞安门造像石上刻的是一员大将,在马上手执蛇矛,双目圆睁,口中好似喊出有震天之声。
  刘协问章文:“造像石上所刻四位大将都是谁?”
  章文:“不具姓名,没有确指,留给游人们去猜测吧。反正他们都是勇力过人,足以降服老虎的人。”
  刘协:“不会引起误会吧。”
  章文:“怕什么,我设计的,我负责。”
  章文每天都亲自带领质量监管人员到工地检查,解决实际问题,一处条石位置不正都得重垒,一条砖缝太大都得扒掉再砌。施工的人都不敢马马虎虎,一个比一个更认真,因此,垒砌的墙体,既坚固又美观。
  城墙外侧墙基都是用条石垒筑,上边墙身包砌汉砖,墙顶铺墁方砖。可供五马并驱,或十人并行,城墙上原用土筑的墙垛,也都改用砖垒了,在垛墙上仍筑有垛口,留有射洞,便于瞭望和射击。
  李固去洛阳向朝廷报告改建山阳城的情况,他到司徒府见了司徒华歆。华歆道:“李固将军,你去山阳整整一年了吧,在那里可好?”
  李固:“不瞒司徒说吧,那是个破城,有什么好的。”
  华歆:“山阳公刘协情绪如何?”
  李固:“一开始情绪低落想自杀,曹皇后去了,又提起了精神,还同意改建山阳城呢,现在就是让我来向朝廷禀报的。”
  华歆:“河内是京畿之地,有什么动静,不报朝廷也会知道,你们早就开始干了,现在才来报告,不是先斩后奏吗?”
  李固:“用的都是曹皇后拿的私房钱,还有客商们的捐款。”
  华歆:“称她为山阳公夫人,不能再称曹节为曹皇后。我本人就不同意让她去山阳,但是魏帝还是让他的这个妹妹去了。我现在要阻止改建山阳城,也不好说出口。以后你们没钱了,那就只好自动停工。”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修城伏虎(4)
李固:“华司徒,能不能把我调回京城来呀,若能办成,我一定感谢你。”
  华歆:“你要想回来,我不能做主,这你得亲自去见皇帝陛下。”
  李固到金殿参见曹丕,跪下道:“微臣李固参见皇帝陛下,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曹丕:“爱卿平身,你在山阳辛苦了,回朝有何奏报?”
  李固:“山阳公提出要改建山阳城,山阳公夫人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客商们大都捐了款,已经动工干起来了,臣今日才来奏报,请求皇上治罪。”
  曹丕:“你有功,无罪。朕允许山阳公刘协在山阳执行汉朝正朔,礼仪制度,还能不准许他改建山阳城?旧城改造是一件好事,资金不够,朝廷还可以拨款援助。”
  李固:“谢皇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常乐郡主(1)
试探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五月,一天早朝散朝之后,文武百官尽皆退下,只有司徒华歆和太尉贾诩仍留在金殿未走。
  华歆去向魏帝曹丕道:“陛下,臣闻山阳一城门楼造像石上,雕刻了关羽画像,游人到此,顶礼膜拜。山阳公刘协居心叵测,这就是明证。当初给他的优厚待遇也就太高了,不如借此机会剥夺下来。”
  太尉贾诩:“微臣以为,华司徒所言不妥,为君之道,不能失信于天下。当年关羽向魏武先帝投降,提出了三条近乎苛刻的条件,魏武先帝都接受了,以后也的确没有失信,他与关羽的独特关系,成为千古美谈。今日怎能借口山阳关羽画像石之事,更改对汉帝禅位所定优待条件呢?”
  曹丕:“朕设坛受汉帝禅位,光明磊落;所允诺汉帝逊位后的待遇,天下共知,也不能再随意更改。”
  华歆:“封给山阳公刘协食邑万户,这样的俸禄也太高了;奏事不称臣,受诏不跪拜,地位比诸侯王都高了;在山阳实行汉朝正朔,以天子之礼祭祀天地和祖庙,这山阳就完全成了一个特别地区了。”
  贾诩:“让山阳成为特别地区,有什么不可以呢?称它为山阳国,它也不是个独立国家,因为魏沿汉制,郡国并称,那里山阳国相和督军还都是皇帝陛下任命的嘛。”
  华歆:“如果刘协与蜀主刘备有勾结,那该怎么办?”
  贾诩:“你怎么知道他与刘备有勾结?”
  华歆:“我能探查出来,你等着瞧吧。”
  华歆回到司徒府,立即找来谢庆,命他挑选两个去过山阳、见过刘协的人到司徒府来,由华歆面授机宜,派他们去山阳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这两个人原来都跟谢庆去过山阳,一个叫姜成,一个叫李树。
  一天傍晚,山阳公刘协刚游罢竹林回来,赵兴正扶他下车,忽有一个人从路对面过来,拜伏于地:“皇上,我有急事求见。”
  赵兴问:“你要看病吗?快起来吧。”
  那人忽闪了一下小眼睛:“不是。”
  赵兴:“那你是干什么的?”
  小眼睛:“能不能让我进府再说,我是从成都来的。”
  刘协对赵兴道:“让他进来吧。”
  小眼睛又给还站在路边的一个高挑个子小麻脸的人道:“快进来吧,咱们进去再说。”
  进到山阳公府,小麻脸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刘协:“我们是刘皇叔派来的密使,皇叔有表呈上。”
  赵兴:“刘皇叔不是已经在成都称帝,现在率领大军,###孙权,哪有时间派你们来这里呀?恐怕你们不是密使,而是有人派来的密探吧!”
  二人:“哪敢,哪敢。”
  赵兴:“你们若是受人指使,贪图小利到此来干不可告人的勾当,那就赶快说明,我让你们好生离去,若被我查出破绽,那就别怪我无情。”
  小眼睛:“让皇上看一看奏表就清楚了。我们得一回书,好回去复命。”
  刘协看那奏表上写的大意是:
  备在一年之前,惊闻曹丕在许昌篡汉建魏,窃取神器,帝已遇害。备悲愤异常,痛不欲生。后在诸葛军师等人求逼之下,为续汉统,才在成都称帝。近闻陛下被贬为山阳公,在穷乡僻壤受苦,特派密使前去探望,有何难处和想法,可写书信告知诸葛丞相,便可派人接陛下脱离苦海。
  备今率大军###孙权,为关羽报仇。自猇亭布列军马,直到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安扎四十营寨。灭掉孙权之后,就要###逆贼曹丕。陛下暂且忍耐,静候佳音,备谨拜表以闻。
  刘协看完奏表,半信半疑。他想:刘皇叔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在成都进位汉中王,也曾遣使到许都呈送奏表,曹操得知后,还极为恼怒;今刘备又呈送奏表到山阳来,他不怕曹丕知道后,会给我带来不利的结果吗?刘协这样想着,初步推断,这两个人不是刘备派来的,而很可能是曹丕或者华歆派来的密探,对自己进行试探的。因此,他想让赵兴把这两个人,交到李固手中去处理。可是,他又一想,万一这两个人真是刘备派来的,李固要把他们杀掉,那也就无法相救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常乐郡主(2)
赵兴猜出了刘协的矛盾心理,道:“我先领他们去吃饭吧。”
  刘协:“去吧,好好招待一下。”
  刘协到了后堂,和曹节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曹节:“你认为他们可能是刘备派来的吗?”
  刘协:“我看不是。如果真的是,我就会劝他们赶快回去。我想现在把这两个人,交给王业去处理,你看如何?”
  曹节:“那就让赵兴带人把他们送到王业那里吧,告诉王业说,他们是成都派来的,让王业把他们押入大牢,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刘协命令卫士去告知赵兴,赵兴完全领会山阳公的意思,同卫士一起把二人送到王业那里去。
  王业听了赵兴的讲述,对那两个人道:“你们是想活还是想死?”
  二人:“我们当然想活。”
  王业:“想活就要说实话。”
  二人齐答:“我们是刘皇叔派来的。”
  王业:“那就把他们下到大狱中吧。”
  那个小眼睛的人改口道:“我们是谢庆派来的。”
  那个小麻脸的人也赶快道:“我们是司徒华歆派来的。”
  王业:“看来你们都不老实,先蹲一夜大狱,明天再说吧。”
  把二人下狱之后,王业又去见山阳公刘协,王业道:“华歆这个人真不像话,派了两个密探来山阳,先让他们受一夜罪再说。”
  刘协:“最好让李固将军再提审他们一次。”
  第二天,李固亲自审问这两个人,还给上了刑。
  小眼睛的人:“我叫李树,是司徒华歆派来的,饶了我吧。”
  小麻脸的人:“我叫姜成,李固老爷饶命啊,我认识你,我们真是华歆派来的。”
  李固:“你认识我,我怎么不认识你们?你说你是华司徒派来的,有什么凭据?你们原来说是刘皇叔派来的,倒有根据,我现在就把你们斩首示众。”
  吓得二人磕着响头像捣蒜一样,一齐道:“饶命,饶命……”
  李固:“我先饶你们不死,你们在大狱里待着,看有没有人来救你们。”
  小眼睛李树:“李将军,我和你十八子是一家,你不要让我蹲大狱了,我干脆投靠你在山阳当兵好了。你能赤手擒虎,我很敬佩你,小人愿意跟着将军学点武艺。”
  李固:“你这个狡猾小子,密探没有当好,现在还想在这里当坐探哟!”
  李树:“我说的是真心话,我是一个孤儿,为了不被饿死,才吃粮当兵的。我吃饱了饭,一家不饥,赤条条没有牵挂。走遍天下端个碗,哪里黄土不埋人,只要将军肯收留我,我就跟定你啰!”
  李固:“你说是华歆派你来的,那么华歆还要让你回去该怎么办?”
  李树:“实话说吧,将军和王业大人陪山阳公来山阳时,我也跟着谢庆监视你们,那时山阳好像是一片破烂景象,经过这一年多时间,街道、城楼、护城河都有了变化。商人来往不断,生意兴隆,我还真想来这里当兵呢。”
  李固:“蹲大狱也是一种锻炼,你在里边再待几天,我准备收下你。”
  李树:“你是怕别人再来找我,惹下麻烦吧?反正我是不走了,我就认你是我的亲叔。让我当干儿,我也愿意。”
  随后又过有十天光景,华歆果然又派谢庆到山阳来,要接姜成和李树回洛阳。李树:“我宁死也不走了,我就在山阳跟着我干爹当兵。”
  谢庆没有办法,就对李固道:“李固将军,你敢收下他啊!”
  李固:“有什么敢不敢?留下他以后还可以给你们送情报。”
  谢庆感到没趣,带着姜成愤愤离去。
  李固去见了山阳公刘协,道:“华歆这人真不地道,竟派密探来山阳。”
  刘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哟!”
  听孕
  “老公,我肚子里好像有个东西活动,你伸过手来摸—摸吧。”山阳公夫人曹节,怀着激动的心情说。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常乐郡主(3)
山阳公刘协把手放到曹节的肚子上,轻轻地移动着:“嗨哟,不得了啦,是有个小东西哩。”
  曹节:“你说说,这会是个什么东西呢?”
  刘协:“长在你的肚子里,我拿不准啊。”
  曹节:“你过去没有摸过伏皇后的肚子吗?还有那张妃和潘妃,都是会让你摸的。你也跟华佗学过妇科,你判断一下吧。”
  刘协:“让我用耳朵听一听。”他把耳朵挨在曹节洁白光滑的肚皮上,听了一会儿,笑了。
  曹节:“你听到了什么?”
  刘协:“我听到了一个孩子在喊我大大。”
  曹节:“是真的喊吗?”
  刘协:“快起床吧,咱到藏梅寺请智行大师帮忙诊断一下。”
  上午,刘协和曹节,步行到藏梅寺去。
  这时寺院里,桃林、葡萄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智行大师正好在葡萄架下乘凉,见山阳公刘协和夫人曹节进来,笑迎上去:“山阳公和夫人有些天没来寒寺了,今日光临,想尝尝仙桃吧!”
  刘协:“我估计这桃树结的一个果实足有一斤重,这葡萄的果实,也比枣子还大,我看还是换些钱补贴僧众生活用品吧。”
  智行大师:“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我还正准备让徒弟摘些仙桃往府里送呢!你们正好来啦,你们真有口福呀。”
  刘协:“我们是来请大师给夫人瞧病的。”
  智行大师:“夫人走路,有点异常。”
  刘协:“你看是什么原因呢?”
  智行大师:“恭喜你,山阳公,夫人有喜啦。”
  刘协:“不会吧。”
  智行大师:“你不信吧,来禅房我再给她号号脉。”
  至禅房把脉之后,智行大师很有把握道:“有三个月了吧,你们才发觉?”
  刘协:“她一直照顾我呢,什么也不说,我怎么知道呢?”
  曹节:“这也还得感谢智行大师呢,这七八个月,我一直按你说的,让他服食枸杞子炖山药哩。”
  智行大师:“昔时伏皇后怀孕,是念一大师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