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苏珊?汉?马什、易劳逸和入江昭的论文。关于近年研究中国对日本侵略
的反应的日本学者论文编目,见日本国际政治学会编《战后日本之国际政治
学》。
战时中国外交事务已再度倾向于由学者通过大国对外政策来加以研究。
最近出版的书中有克里斯托弗?索恩著《徒有其名的同盟:美国、英国与对
日本的战争,1941—1945 年》,迈克尔?沙勒著《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
—1945 年》和入江昭著《实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 年—1945 年》。
由于美国在中国政治和经济中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又由于中国问题在
战后美国政治中引起的争论,战时和战后的美中关系成为一个特殊范畴。邹
谠著《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年》是这个课题的开拓性研究专著,
现在已由其他学者利用邹谠当时不能获得的档案文献加以增补,虽然并未完
全取代。例如,见拉塞尔?D.布海特著《赫尔利与美国对外政策》,肯尼思?彻
恩著《在中国的困境:美国政策辩论,1945 年》,保罗?A.瓦格著《门户的
关闭:中美关系,1936—1946 年》,威尔马?费尔班克著《美国在中国的文
化实验》,和加里?梅著《代人受过的中国通:范宣德的外交考验》。美国
战后对华战略已由学者充分研究,有多萝西?博格和沃尔多?海因里希斯编
《不确定的年代:1947—1950 年的中美关系》所收的论文,罗伯特?布卢姆
著《限制:美国东亚遏制政策的由来》,南希?伯恩科普夫?塔克著《屈辱
的模式:中美关系和承认问题的争论,1949—1950 年》,和小威廉?惠特尼?施
蒂克著《通往对抗的道路:美国对中国和朝鲜的政策,1947—1950 年》,所
有这些研究专著都需要在战后亚洲国际事务的更大格局中叙述。这方面有用
的专著有永井阳之助和入江昭编《亚洲冷战的由来》,唐纳德?F.拉奇和埃
德蒙?S.韦尔莱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东亚国际政治》,入江昭著《亚
洲的冷战》,和中嵨岭雄著《中苏对立与现代:战后亚洲之再考察》。
3.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 年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为止,史学界很少研究南京十年的历史。然而,
从那时以后,南京十年已成为历史探究的最热门和最引起兴趣的时期之一,
部分原因是对这个时期的解释争论激烈。1970 年,薛光前编《紧张的十年:
中国建国的努力,1927—1937 年》出版,该书是一部专题论集,所收论文大
部分是具有亲国民党的同情情绪的学者撰写的。那些论文研究南京十年的政
治经济和教育诸方面,总的意思是国民党建立了国力的稳固基础。薛光前及
那些论文著者认为,如果中日战争不在 1937 年爆发,中国就会成为现代繁荣
的国家。于尔根?多梅斯在他 1969 年出版的巨著《推迟的革命:中国国民党
的政治,1923—1937 年》中,也有和薛光前的解释一样的乐观情绪。然而,
多梅斯也坦率地提到国民党在取得政权后迅速地失去革命势头,不能博得民
众拥护,而且缺乏实行土地改革的能力。撇开这似乎自相矛盾的解释,多梅
斯的专著是现有的一部研究南京十年时期国民党制度和政策的最博学的著
作。
薛光前和多梅斯对国民党的有利评估,不久以后受到两部强调国民党制
度及纲领的缺点的专著挑战。第一部是田弘茂著《国民党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1927—1937 年》。田弘茂研究国民党制度及行政结构之后,断定至少到 1937
年的时候,这些结构在组织上太弱,不能建立强大统一的国家。易劳逸著《夭
折的革命: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1927—1937 年》特别强调国民党在 1927
年掌权之后失去革命推动力;易劳逸依靠研究以后十年一连串的政治及经济
现象,试图为那个论点提供论据。
其他专著更狭窄地集中注意力于南京十年的一些个别的方面。钱端升研
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为他的两部权威专著的部分内容,这两部专著是《民
国政制史》和《中国的政府与政治》。最详细地研究这个时期国民党史的专
著是张其昀著《党史概要》五卷,不过必须考虑到著者的亲国民党偏向。涉
及这个时期的蒋介石传记尚无可以无条件推荐的著作,不过下列著作可能显
得有趣:董显光著《蒋介石》和布赖恩?克罗泽著《失去中国的人:第一部
蒋介石全传》。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大量出版的研究南京十年专著中的第一部,是
约翰?伊斯雷尔著《中国学生的爱国心,1927—1937 年》,该专著研究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学生对日本侵略的爱国反应。日本侵华问题本身在毕恩来所
著依然有用的《日本在中国》,在周开庆著《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和在秦
郁彦著《日中战争史》中得到论述。通过日本政治过程理解日本对华政策,
是詹姆斯?B.克劳利著《日本探求自主:国家安全对外政策,1930—1938 年》
和詹姆斯?威廉?莫利编《中国的困境:日本在亚洲大陆的扩张,1933—1941
年》研究的课题。后一部专著收有日文八卷研究专著《通向太平洋战争之路:
开战外交史》的译文。西安事变在逐渐导致 1937 年中日战争爆发诸事件中是
重要的事件,最近已由吴天威著《西安事变:现在中国史的支点》重新研究。
这个时期的军事方面,在刘馥著《现代中国军事史》中被卓越地勾画出
来。国民党在努力实行军队现代化的过程中非常依赖德国,威廉?C.柯尔比
在他所著的《德国与中华民国》中分析了这种重要的联系。
由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一般发展落后,令人意想不到,南京十年的经济竟
比这个时期大多数方面受到更多的注意。两部在 20 世纪 30 年代写成的优秀
著作提供全面的背景:卜凯著《中国土地的利用》和 R.H.托尼著《中国的土
地与劳动》。具有有价值的统计分析的专著,是刘大中著《中国国民所得,
1931—1936 年:初步研究》和刘大中、叶孔嘉合著《中国大陆的经济:国民
所得与经济发展,1933—1959 年》。杨格在 1929—1947 年任国民党政府财
政顾问,集中研究货币问题,但也在他所著《中国的建国成就,1927—1937
年:财政和经济记录》中广泛地提供了对经济的清楚见识。银行和货币市场
在弗兰克?M.塔马格纳著《中国银行业和财政》中得到研究。关于现代部门
的发展的有用研究专著,有程玉桂著《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和约翰?K.
张著《共产党统治前中国的工业发展:定量分析》。
这个时期的研究越来越精深,这在数量日益增多的(有些尚未发表)集
中研究国民党统治下中国地方及区域诸方面的专著中得到证明。这类专著的
第一部是帕克斯?M.科布尔著《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 年》,
该书强调上海国民党和企业家阶层关系紧张。科布尔的解释在理查德?克拉
伦斯?布什著《国民党中国的棉织品政治》中受到挑战。国民党与地方士绅
的关系在两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得到研究:诺埃尔?雷?迈纳著《浙江:国民
党在农村改革和建设方面的努力,1927—1937 年》,和布拉德利?肯特?盖
泽特著《权力与社会:国民党与中国江苏省地方名流,1924—1927 年》。林
振华以一省为焦点进行类似的研究,在所著博士学位论文《国民党在江西:
围剿共产党根据地,1930—1934 年》中评估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
所作的努力。若干类似的南京十年时期研究目前在准备阶段中。
有关南京十年的主要史料往往分散各处,散布很广。读者可在多梅斯、
田弘茂、易劳逸和上面提到的其他人的著作中以及在本书其他文章的书目中
找到参考信息。
4.共产主义运动
由于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专著已在本书上卷《书目介绍》第 10
节中提到,我们不拟在此重复。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唯一档案史
料来源是陈诚档案缩微胶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可以容
易得到。档案不仅有油印的政府法令和党的决议,而且有许多期刊,如苏维
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红军机关报《红星》、共产党和青年团刊物《红
旗》、《斗争》、《布尔塞维克》和《实话》——全是研究者必须阅读的史
料。1925—1935 年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国际时事通信》仍然是最重要的史料。
按时序,这个时期从 1927 年夏至 1928 年夏瞿秋白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始。
论瞿秋白的政策及其实施的唯一英文专著是萧作梁著《1927 年的中国共产主
义:城市与乡村的对抗》,而在中文著作中,这段历史要复杂得多,触及共
产党史的所有问题。在 1945 年 4 月 20 日通过的关于党的历史的著名决议中,
虽然瞿秋白的领导未被说成“路线”,但是被说成“左倾主义”、“冒险主
义”、“命令主义”和“宗派主义”,同时又被说成“极端民主”。这种混
淆不清的评价在文化革命时期发展成毫不含糊的谴责,终于在 1980 年发展成
了进一步的含糊不清。直到现在,尚没有学者作出认真的尝试来撰写一部关
于瞿秋白领导的专著。李立三时期在 R.C.桑顿的力作《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
党,1928—1931 年》中有论述。李立三也在 1945 年决议中受到严厉批评,
然而关于瞿秋白和李立三的中文学术专著尚告阙如。
关于土地革命和苏维埃的建立,萧作梁的两部早一些时候出版的编著《中
国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权力关系,1930—1934 年》和《中国土地革命,1930
—1934 年》仍是最好的专著。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和 70 年代初期,学者
兴趣集中在政治制度和政治问题,终于产生三部深入研究的专著——约翰?E.
鲁著《居于反对派地位的毛泽东,1927—1935 年》,金一平(音)著《中国
共产主义政治》和 T.勒特菲特著《中国共产主义,1931—1934 年》。对于江
西苏维埃的更全面研究,见于曹伯一著《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苏
联在这些年及以后年月所起的作用,在查尔斯?B.麦克莱恩著《苏联政策与
中国共产党,1931—1946 年》中得到概括的研究。而对毛泽东持严厉批评态
度的别的观点,由在中国服务的最后一位共产国际顾向奥托?布劳恩(李德)
著《中国纪事,1932—1939 年》提出。关于这个时期的文献资料集,有国民
党中央委员会第六组编《共匪重要资料汇编》两卷和刘培善编《中国共产党
在江西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历史资料》。
长征紧接在中央苏维埃毁灭之后。关于长征的研究专著,有迪克?威尔
逊著《长征,1935 年》及乔治?瓦尔特和胡继喜(音)著《他们有十万人(长
征,1935 年)》。关于长征的中文著作,数量太多以致不能在此提到,可惜
大多是有逸事趣味的回忆录,不是严肃的历史。全世界对这个史诗般的事件
的战略和战术决定、组织和后勤补给所知甚少。而且,全世界对红军的组织
训练、后勤补给、奖惩及其他许多方面也所知甚少。约翰?吉廷斯著《中国
红军的任务》和塞缪尔?B.格里菲思著《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书应同两部中
文书一起阅读,这两部中文书是台北国防部战史局编《剿匪战史》六卷和薛
岳著《剿匪纪实》,内容都详尽得多。塞缪尔?B.格里菲思的《毛泽东论游
击战》可以同瓦尔特?拉克尔著《游击战:历史的批判的研究》(特别是第
6 章)一起阅读。
毛泽东的著作及传记在本提要最后一节加以介绍。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的传记资料浩如烟海,但分散在中文资料中,而英文传记著作尚失于肤浅。
史沫特莱著《伟大的道路》叙述朱德的生平,韦尔斯在所著《红色尘土》中
概略地讲述了其他若干中国共产党领袖。
近年,西方学者已在注意研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社会经济根源。让?谢
诺著《中国劳工运动,1919—1927 年》是一部不朽的开拓性专著,接着有彼
得?施兰著《游击经济》和安格斯?麦克唐纳著《农村革命的城市根源》。
最近出版的专著是黄宗智等人的《中国共产党与农村社会,1927—1934 年》
和詹姆斯?M.波拉切克的《江西苏区的道德经济,1928—1934 年》,两书表
现出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问题研究中的一种新趋向。1933、1934 和 1935 年《国
闻周报》刊载了分别由成昌盛、漆琪生和循实撰写的三组文章,全涉及共产
党运动的社会经济方面。
王凡西著《双山回忆录》概括地阐明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托派分子)的
政治社会化和党的生活。这部回忆录与盛岳著《莫斯科中山大学与中国革命:
个人经历》成为姊妹篇。
1977 年以后,中国历史学者对党史的修正着重史实的核实,以及政治事
件和人物,把主要的力量投入编纂和叙述。像唐宝林著《试论陈独秀与托派
的关系》(《历史研究》1981 年第 6 期)那样的解释性论文罕见。一个新趋
向是把土地革命时期的注意力从江西中央苏区转移到其他苏区,如华中师范
学院党史学者编的《鄂豫皖苏区革命史资料选编》第一卷和《川陕革命根据
地历史文献选编》两卷。中国也出版一批关于周恩来、贺龙及其他人,甚至
包括向来不闻名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人包惠僧的书籍。这些趋向有助于矫正党
史史料中的不平衡状态——除了毛泽东、江西苏区、第一方面军外,别的人
也对共产党运动作出了贡献。胡华主编的多卷集《中共党史人物传》已于 1981
年在西安开始出版,格外值得注意。胡华已修订他所著《中国革命史讲义》
(两卷),尚无别的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通史出现,取而代之。这个问题在阿
里夫?德里克著《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编史学的渊源,1919—1937
年》中得到评述。
5.土地制度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许多著作论述中国日益恶化的土地状况。
马若孟著《中国的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 年》第 2
章对若干这类著作作了评介,并试图把大多数这类著作分为各种类型。这部
研究专著也含有关于 20 世纪华北农业的内容广泛的书目。天野元之助著《中
国农业之诸问题》附有 1952 年以前的中国土地状况研究专著的包罗最丰富的
书目。这个时期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最近由田中正俊在《亚洲经济》第 19
卷第 1—2 期(1978 年 1—2 月)第 41—51 页上作了最好的评介。1953 年以
后日本学者的研究状况,可见于蒲地典子、费正清和市古宙三编《1953 年以
来日本对近代中国的研究》第 368—393 页。当然,还可参考史坚雅等编《现
代中国社会:有分析的书目》三卷。
民国时期可靠的作物收获统计资料的两大来源,是卜凯著《中国土地的
利用》和张心一在 1929—1931 年所作的作物收获统计调查。前者是根据 22
个省 168 个县 16786 块农田的样本,后者是在政府刊物《统计月报》若干期
上的报道,请格外注意该刊 1932 年 1—2 月号的汇总报告。
最佳的土地租佃调查由 1934 年 8 月 2 日设立的南京政府土地委员会实
施。该委员会使用来自各政府部门和大学的人员 3000 名在 22 个省进行调查
研究工作。这次调查在每个省抽选至少 20%的县,然后从每个县抽选 20%的农
户作为对象,按农户土地、收入、支出等项进行调查。这次调查的完整详细
数据,除普遍调查结果的汇总表外,因中日战争爆发而未发表出来。1937 年
在南京发表的初步报告是《全国调查报告》。
南满洲铁道会社调查部在中国各城市设有分部,分部职员展开数百次乡
村调查和旅行调查,收集有关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政治状况的情报。这类
报告有许多可见于约翰?扬著《南满洲铁道会社的调查活动,1907—1945
年》。南满洲铁道会社从 1919 年直至 1944 末印行《满铁调查月报》,该月
报载有那数十年数量相当多的原始的和有特色的村庄及乡村地方状况调查,
是关于民国时代农业社会的最好史料来源之一。《调查月报》是另一种日文
期刊,1939 年创刊,继续出版到 1944 年末。
关于学者尚知道甚少的抗战时期(1937—1945 年),可参考成都金陵大
学农业经济学系收集的并在期刊《经济事实》(1936 年 9 月至 1946 年 1 月,
第 1—53 期)发表的有价值的原始资料。《经济事实》是重庆战时政府印行
的经济统计月刊,该刊提供了研究战时条件下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学者几
乎尚未触及的丰富资料。该刊载有诸如谷物销售、作物生产费用、按农田大
小的劳力和资本分配、土地使用模式、运输费用和各社会阶级的生活水平之
类主题的调查以及卜凯的许多在别处不能得到的文章。
中国农村社会的契约方面,已由陈张富美和马若孟在《清史问题》第 3
卷第 5 期(1976 年 11 月)和第 3 卷第 10 期(1978 年 11 月)发表的一系列
文章中加以探讨。由这两位作者译成英文的约 50 宗契约,展示了农户之间在
其生活周期的过程中种类繁多的资源交换。罗伯特?阿什著《中国革命前的
土地租佃:20 世纪 20 年代和 30 年代的江苏省》是关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土地
租佃和农村收入变化的一部有用的概要著作。这部研究专著描述了世界经济
萧条和国内通货紧缩严重打击农村经济结构时江苏省不断恶化的农村状况。
通过对全国土地委员会 1937 年调查报告进行的有创造性的分析,小查尔
斯?罗伯特?罗尔估计出 16 个省 170 万农户收入的分配(《中国农村收入的
分配:20 世纪 30 年代和 50 年代的比较》)。罗尔也估计出 1952 年收入分
配,并且发现由于实行共产党土地分配纲领的结果,收入结构中的不均衡比
1937 年低 1/3 左右。属罗尔所认为的造成 30 年代非常不均衡的收入分配的
因素之列的,是不均衡的土地所有与耕作和其他获取收入副业间劳力配置的
弹性。然而,在农户可把更多劳力配置到非耕作活动的地区,收入分配比较
均衡。
按区域研究 1949 年以前的农业,是日本研究中国农业的主要学者在最近
的大作中采用的方式:天野元之助著《中国农业之区域发展》。关于满洲农
村,参考中兼胜义著《旧满洲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之分析》。根据 1944 年进行
的调查,今崛诚二著《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其历史与革命前夕的现实》非
常详细地描述了华北农村。
一批新获得的关于中国土地状况的原始资料是原南京中央政治学校的
200 卷论文(包括实地调查笔记),这些论文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由就各种
各样农村行政和乡村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硕士学位生撰写的。这些论文由萧
铮主编,1977 年由成文书局以《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丛书
形式在台湾出版。也可查阅台北土地管理研究所根据剪报编成的有价值的索
引:《民国二○三○年代中国经济农业土地水利问题资料》。
6.农民运动
虽然邓嗣禹著《抗议和犯罪在中国:秘密结社、民众起义、农民造反的
书目》包括中国历史所有时期,但是,所有近 4000 条书目中,有相当大的比
例涉及 20 世纪上半期的事件。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除本书第 6 章脚注
(《自发的抗租抗税》节)涉及的档案外,仅藏与地方农民斗争有关的少量
档案。主要见档 1/2/999:《江苏安徽湖南等省农民抗租斗争》(1929—1941
年)和档 1/2/1000:《苏皖湘等省农民抗租斗争》(1929 年 11 月—1930 年
1 月)。虽然比档 1/2/1000 多得多,但档 1/2/999 几乎不含关于风潮或其他
集体暴力行动的资料。然而,该档提供很多关于争端、控诉或请求的资料(如
佃农请求官员阻止地主提高佃租,或控诉军队把出租给他们的土地收回)。
美国档案馆提供不太详细的报告,但颇多提到特别是在美国领事馆驻地附近
的农民骚乱。特别有用的资料是领事馆每月报告(国务院档:893.00PR),
以及档 893.43(秘密会社),893.48(灾难、饥荒状况),893.108(犯罪,
匪患)。珍贵的资料也零星分散在档 893.00(政治事务)和 893.00B(布尔
什维主义)的大量资料中。
另外,不容易得到的中国报刊报道的摘要可见于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
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见第 1012—1033 页)和冯和法编《中国
农村经济资料》,以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运动》。更详细一
些的农民风潮的报道有时出现在和以上三部资料集一样具有左倾观点的上海
刊物《中国农村》,以及《东方杂志》上。两种有用的调查是:蔡树邦著《近
十年来中国佃农风潮的研究》和自鸣编《一九三四年中国农村中的各种骚动
风潮一览表》。这些资料大多具有报纸报道的性质。它们一般提供关于每次
事件参加人数的概约数字,几乎没有提到领导人的社会地位和职务,或参加
者的社会成分。学者希望,利用包括警方报告或司法案卷在内的省级或县级
档案将会使研究更深入得多。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 2/2/1130 的资料记
录 1930 年 12 月至 1933 年 10 月浙江、福建及湖南三省告地主、土豪或地痞
的讼案,但这些案件无一明显地涉及风潮乃至小骚乱。
在西方,与在中国不同(关于毛泽东时期及毛泽东以后的中国编史学,
见詹姆斯?P.哈里森著《共产党与中国农民造反》和刘广京著《世界观与农
民造反》),研究自发的地方农民运动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个领域
在迅速发展中,这点由《现代中国》季刊许多期的内容加以证实,该刊是各
种西方文字期刊中刊载这个课题的论文的唯一最有用的期刊。一种研究分析
法强调农民的社会觉悟和自发斗争的革命潜力:诸家论著合集《中国的民众
运动与秘密会社,1840—1950 年》的许多撰稿者和编者(让?谢诺)也采用
这种研究分析法。拉尔夫?撒克斯顿最近的一部研究论著《中国揭示正确面:
农民社会中的革命合法性》也断定中国农民在受到共产党动员之前就独立自
主地转向革命。与上述观点不同的见解,由裴宜理在《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
者,1845—1945 年》和吕西安?比昂科在克洛德?奥贝尔等《在中国问题上
的冷静考虑》以及在本书第 6 章所引用的文章中表达出来。关于推动詹姆斯?C.
斯科特(《农民的道德经济》)和塞缪尔?I.波普金(《有理性的农民》)
所展开的讨论的专题论集,见《亚洲社会中的农民战略:道德的和理性的经
济途径——专题论集》(《亚洲研究杂志》第 42 卷第 4 期)。最后,三部专
著研究民国初期在华北活动的一个著名的土匪首领(白朗)和一个也颇著名
的会社,进展颇大:菲利普?比林斯利著《1911—1928 年的中国盗匪活动,
特别论述河南省》,戴玄之著《红枪会》和罗曼?斯拉文斯基著《红枪会与
1926—1927 年中国的农民运动》。
研究海陆丰苏维埃的开拓性专著是卫藤沈吉著《海陆丰:中国的第一个
苏维埃政府》。更多的详情可见于罗伊?霍夫海因茨著《大浪潮》。深入研
究彭湃革命经历和海陆丰苏维埃的权威专著,是费尔南多?加尔维亚蒂著《中
国第一个苏维埃领袖彭湃(1896—1929):中国广东海陆丰》。这部不朽的
三卷论著将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以节略本形式出版。彭湃本人的报告(《海
丰农民运动》)生动易懂。他对组织农民的问题和方法的许多见识,可在唐
纳德?霍洛奇《农民革命的种子》的译文中得到。关于以后发展(1928—1949
年)的史料和研究,可见于本书第 4、12 和 13 章的书目提要。让我们在这里
只提两部有独到见解的著作:查默斯?约翰逊著《农民爱国心与共产党政权》
和韩丁著《翻身:一个中国村庄革命的记录》。像《农民爱国心与共产党政
权》那样最近 20 年来受到那么多作者(包括我本人在内)那么多讨论和批评
的“中国问题著作”不多,但是,引起无限的讨论是真正有创见的著作的特
权。最近的研究成果大多着重指出,在共产党动员农民中经济因素高于爱国
因素。动员农民是并不容易的工作,这点为韩丁著《翻身》所动人地说明,
《翻身》是一部叙述中国北方村庄革命的材料丰富的第一手写实作品。尽管
著者持明显的同情态度,这部著作仍然展示了一部优秀著作的极度又爱又憎
的矛盾心理。
7.地方政府的发展
20 世纪地方政府研究的档案基础尚未建立起来。清代行政的背景有朝一
日将通过顺天府(直隶)档案加以研究。顺天府档案逾 12000 卷,涉及职官
制度、民政、立宪维新、司法制度、金融货币及其他 10 个主题,时期从 18
世纪 20 年代到 1911 年。这批由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丰富史料等
待编目和保管,如何利用这批资料尚不明。关于四川巴县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