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小李探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话落,又在片刻不见个踪影了。
甄士隐不自觉追了几步,李衍感觉心中不适已经散去,想来两人已经离去。见甄士隐还在寻找观望,甚至还面带后悔之色,便叫道:“甄师叔。”
甄士隐回过头,就看到李衍,笑着走过去。
“衍哥儿怎么来了?你师父没来?”
李衍到了甄士隐跟前,道:“没有,师父留在钱塘了,我欲归京,正好路过姑苏,便来向甄师叔拜别。”
甄士隐思忖一番,听李衍说得简单,却能瞧到他脸色似有感伤之意,他大概能猜到又是他那表兄的牛脾气发作了。
“衍哥儿随我进屋去坐吧,今日天色太晚,就留在师叔家里好生歇息。”
李衍点点头,他所求的就是如此。
说来,还是李衍抱着一丝希望,借着甄士隐将莫夫子再磨回京城。
甄士隐和李衍在书房说会话,自然也能明白李衍的心思。
甄士隐苦笑,莫化舟决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看着李衍满怀希冀的表情,只得应下亲自写了一封信,然后连夜差人送去了钱塘。
李衍对甄士隐施了一礼。
甄士隐道:“可用还是无用,衍哥儿应该能料到。”
李衍神色间甚是黯然,道:“我知道。”
甄士隐安抚道:“也别想岔了,你师父终究是五十多的人了,故土难离,算来也是成全。”
李衍点点头。
甄士隐拍了拍李衍的肩膀,屋子里便是一番静默。
终于,李衍恢复过来,见甄士隐在摆弄棋子,于是坐了过去。
“来一盘如何?”
李衍学过,虽然在莫夫子手中总是输多赢少,但是也有一定的水平。
“还请甄师叔指教。”
甄士隐笑道:“便让你三子。”
李衍不去拒绝甄士隐的好意,便开始下了起来。
随着棋子落下,若是一开始李衍用时过久,那么之后的甄士隐就更久了,李衍反而越见轻松了。李衍习惯了和莫夫子下棋的速度,他下棋从来都会在落子前想到后面几步,连敌人的走哪步他都要想到,然后会在心中做好下一步的道路。可以说,李衍总会想到前面三子去。
莫夫子之所以赢,是因为他能想得更远。而甄士隐却没有,他淡然处世,自然不会去谋算。
所以,这就是谋士和隐士的区别。
随着甄士隐思考得越久,李衍便和他说起了话。
“今日我似乎见到两个怪人围着甄师叔,疯疯癫癫的,可有伤了甄师叔和英莲妹妹?”
甄士隐一听,眼睛没有从棋盘离开,感叹道:“那到没有,那两人想来真的有什么得道之处。”
李衍垂下眼,他们两个自然是得道之人,说是让一干风流冤孽偿还情债,可是今生偿还了前世,可是今生的因果又该怎么还?
“得道之人素来仙风道骨,这等疯癫之人实在令人生疑。”
莫化舟之‘死’
“得道之人素来仙风道骨,这等疯癫之人实在令人生疑。”
甄士隐听了,没有接话反而吟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李衍想着香菱的结局,说道:“好悲哀的句子。”
甄士隐点点头:“就因为如此,我才怀疑他们真是得道之人。”
李衍见甄士隐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放下了棋子,他同样放下棋子,似是自言自语:“世上求道问仙何止上万,可是均不过百载就如同俗人一般化为尘土。所谓得道,竟不知是逃避悲伤苦痛的懦弱人,还是心如死灰的活死人。”
甄士隐一惊,他看向李衍,却见李衍神情淡淡,仿佛说得再自然不过了。
“衍哥儿竟如此看待那些方外之人?”
李衍抬起头,颇为恭敬地道:“若有人真的成了仙,小子便不会这么想。可是纵观上下千年,修道成仙也都只是虚谈,并无亲自见证过。撇下自身的责任去追求这虚无缥缈的道,说是懦弱也高看了。”
甄士隐只觉轰鸣一声,那一字一句甚是震人发醒。想起前些日子所做的梦,所见到的太虚幻境,以及自己心中的向往,他想要反驳,可是又不知该如何说去。
李衍得再活一世,又有那一僧一道的野仙在前,自然清楚这世界真的有神魂之说。
可是虽然如此,可片观这世界的千百年时光,都是没人能成仙。加上甄士隐抛下发妻,丢下失踪的女儿去出家,实在令李衍所反感。
“披着修道修佛的人多了,这人也变得参差不齐,或许有真心修道逃避现实,但是借道佛之名行那龌龊之事也不少,说不得,这一僧一道也是如此。”
甄士隐大吃一惊,问道:“怎么会?”
李衍低声道:“甄师叔莫慌,只是小子胡乱说的。要分辨还需那僧道再出现不可,现在还言之过早。小子听闻邪恶修道之人最喜接受门徒,让门徒帮其作恶,甄师叔只等来日查看。”
甄士隐听李衍这么一说,便点了点头。
李衍重新拿起了棋子,希望甄士隐真的听了进去。
“甄师叔,该你下了。”
甄士隐回过神,他竟没想到有一日竟然为了一个十岁少年之语而忘记与人对弈。
重新观望着棋盘,然后下了一子。
两人来往下着,李衍感觉甄士隐已经不如先前那般认真,显然是有杂念。
这棋也下不长了,于是李衍最后卖了个破绽,输了。
甄士隐竟然还未发觉,李衍望了望天,道:“天色已晚,小子先行告退。”
“也好。”
李衍笑了笑,站起身行了一礼。
步出门槛,李衍却停了下来,转过身道:“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话实在不吉利,甄师叔未查明那僧道的身份,还是莫在元宵让英莲妹妹出去了。”
甄士隐沉下眉头,自是答应。
李衍这才退了下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日,李衍还在甄府等消息,两地还算远,所以这一天李衍得不到确切的消息。
这又过了一天,李衍还没得到消息的时候,就听闻新任巡盐御史在今日到任了。
新任巡盐御史便是林如海,贾敏的丈夫。
林如海与李家本身没什么大关系,然这次林如海带着家眷到任,李家和贾敏算是有亲的。
所以,李衍亲自去书斋寻了一副好帖子当做厚礼送了去。
至于拜见,林如海才搬入姑苏,自然需要和众多的官员相见,贾敏是主母,除了和各官员的夫人姑娘相交,还要打理清算家业,可以说,现在的他们是最繁忙的时候。
李衍人微言轻,去不去不打紧,而且送了礼,已经暗里说明了李衍的尊敬。
林如海官至兰台寺大夫,是现在皇帝的心腹,又得了这样的重职,可见他的重要性。
李衍不去反而消解了别人认为的巴结心思。
不过这一份厚礼送去,李衍身上银子已经见少了,总得说只能撑着回京城。
午饭后,钱塘那边终于传来消息。
“师父死了?”李衍死死的盯着来传信的甄柏驿。
甄柏驿感觉老爷也紧盯着,只能耐着头皮道:“昨日小人快马奔到钱塘,这倒了莫宅,就发现仵作官差出入。而且周围有大量的烧伤的痕迹,小人等了很久,仵作就证实了里面被烧的就是莫先生……”
李衍不敢相信,怎么他离开才两天,师父就死了。
甄士隐的手有些颤抖的指着甄柏驿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甄柏驿低声道:“就在前日午后,县令差人查明,是厨房走水的缘故。”
李衍道:“厨房和师父所在书房隔了两件屋子,就算厨房走水,师父不可能逃不出来,怎么会……怎么会……”
“听府内的雇婆说,昨日莫先生似有醉意。然后赶出了她,在厨房寻酒。秋冬本就干燥,加上酒的缘故,火势增大,莫先生他……他……”
李衍握紧手,醉?李衍能想到的是不是因为他。
甄士隐抓紧了李衍的手臂,道:“快备车,去钱塘。”
李衍被甄士隐拉着走,甄柏驿的速度更快跑上前去安排马车。
李衍上了车,手已经搓出了汗,嘴唇紧咬,让甄士隐忍不住叹息。
马车不停歇的赶路,第二日天还没亮,城门还没开。两人无权无势,自然无法勒令城门打开,两人在外着急的等待。
城门终于被打开了,李衍和甄士隐就要冲进去,却听到丧灵之声。两人停住脚步,声音越来越近。很快,两人便看到送灵的队伍。
队伍很长,多有女子哀切痛苦的声音。
也有很多送殡的男子在读哀文,甄士隐到了李衍身边,甄柏驿从马车中递出两套孝服。
甄士隐最先穿上,然后将另一件裹在李衍身上。
这是李衍第一次哭,队伍走出一人,李衍认识,是莫夫子手下的佃户。
“少爷!”这样一喊出来,竟然哭得越发厉害了。
先生手下的佃户是最幸运的,收成好的时候,家家有余粮,收成不好,先生会免了。
多年的恩德,佃户们都心生感激。如今先生逝去,田地被官府冲给了莫家外族,也不知道以后是什么光景。
他哭,哭的是先生好人不长命,也哭自己和村民未来的命运。
李家剧变
队伍并没有因为甄士隐和李衍停下来,说来,莫化舟的灵在莫府已经停了27个时辰。
可惜,李衍在姑苏,这送消息接消息,加上赶路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所幸连夜赶路,还来得及送灵。
李衍跑在队伍中,然后在棺木前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嘴巴嚅动,眼泪就掉下来。
“师父,是弟子不孝……”
旁边是莫氏族人,看到李衍在城门口等了很久,就足以知道此子的诚心。
按说此子三日前离开,这会儿怎么也该出了姑苏,可是竟然赶来了,也不知在城外寒风中吹了多久。
莫氏负责人让人将李衍搀扶起来,轻声道:“好孩子,化舟绝不会怪你,莫让化舟走的不安心,快起来!”
李衍擦去眼泪,他很想打开棺木看看师父最后一眼,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若敢如此便是大不敬。
甄士隐也走了过来,痛喊了几句化舟,被人搀扶着拦着。
送灵队伍再开始行动,李衍只是呆呆地随着队伍走,脸上再次被泪水打湿,可是不见任何哭声。
到了莫家祖坟,正在送灵下葬的队伍没有发现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儒袍男子定定的注视着这一切,当看到李衍的身影,身体不由的一颤。
“李衍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甄士隐家,想让甄士隐劝说你。”平王说完递给了他一封信。
莫化舟,不应该说是赵自畴接过信。看了两眼后,将信给撕下,他道:“王爷,赵某该回去了。”
平王知道莫化舟是个聪明人,听到他自称赵某便知他明白了他的用意。现在危机四伏,他的身份不该暴露了。
平王点点头,两人走在路上,身后远远跟了几个侍卫。
“过三日,太子就要归京了。”
赵自畴思忖道:“王爷现在身处危境之中,只有跟紧太子才能多增加保障,像今日陪着在下出门实在不应该。”
平王笑道:“今日是莫先生的葬礼,本王这等罪人是该来的。”
赵自畴心知这是平王拉拢他,但是有这份心,证明他是看重自己。想了想,赵自畴对平王行了一礼。
平王这一次没有阻拦,这一礼就证明着此人的归心。
***
莫家的宅子已经充了莫家族产,李衍准备收敛莫夫子的一些旧物做纪念,然后随甄士隐离开。
弟子为师父的守孝并没有规定,不过李衍和莫夫子师徒情深,所以准备回京守孝。三年,李衍决定守上三年。
李衍这个决定就意味着他三年不能参加科举,三年不会有功名,三年不得随意外出,三年茹素。
李衍是照着自己的心意来的,就算晚了三年他也不怕。三年,正好让他充实自己。三年之后,他连十四岁不到,孝名重情已经得了,也免得背负逆天天才之名。李衍不知道的是,还避开了成王的打压,更在三年之后,欣赏他的平王就登上了皇位。
李衍求了一些莫夫子的手抄本,些许他亲手所绘的字画,还有一些诗书,莫家族人自然应允。
将其装好,只等雇佣的车队来了。
这时候,李大山从街门口跑了进来,推开拦着的仆人,撞见正好在院子的李衍。
李大山哭道:“不好了,衍哥儿,甘省秋闱舞弊,圣上下旨将一干主考副考等官员全部锁拿。”
李衍一惊,本就因为莫夫子的事伤怀,这猛然听到这消息,只觉得自身恍如被剧击一下。
“父亲……说清楚。”李衍厉声道。
李大山哭道:“刚刚接到飞鸽传来的紧急消息,甘省秋闱被人举报考官和生员(秀才)相互勾结,致使考题外泄。一时之间,甘北道贡院被刚未离开的生员围住了,生员们个个激昂气氛,差点闹出贡变。甘省巡抚不得已以八百里急奏上了朝堂,皇上下旨将一相干人员全部锁拿。”
李衍握紧手,强保持镇静。
“皇上可派了钦差?”
李大山摇头:“还没接到消息。”
李衍望了望李宅,道:“我和李小山先去甘省,你替我向莫家叔伯们请罪,师父留下的东西好好照看着。”
李大山一急,哥儿这么小只带一个人怎么好?
李衍道:“不必多言,你将事情告诉甄师叔,求甄师叔寻寻师父和他的故交,看能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李大山一静,莫先生和甄先生文采出众,应当认识一些官员老爷,于是他点了点头。
李衍直接上了马,李小山急匆匆的见李衍走了,一边叫喊一边抽打马匹用力追。
从钱塘到甘省,最快的是水路。
于是李衍也管不得那么多了,直接进了鱼龙混杂的旅船。
在船上,李衍坐在凳子上,李小山摸了摸汗,在这等嘈杂拥挤的地方只得小心的护着李衍。
李衍丝毫不觉,他一直在想办法。
想如何入手,想他家认识的叔伯们有几人能帮忙,想家里。怕父亲真的出事,怕父亲的命运因为他违反了天命遭了劫数,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害怕伤心……
李衍担心得没错,京城李家已经大乱。
京城自然是最快得到消息的地方,皇上一直没有派遣钦差,让李杨氏完全慌乱了。
因为立刻派遣了钦差,证明还有一线生机。
耽搁下来,就证明圣上十分生气,说不得大怒之下就直接治罪。
于是,李杨氏亲自寻李家故旧。
出了这样的大事,愿意帮忙递折子找交情的极少,不敢帮忙安慰的居多,当然,也自有避之不及的亲戚好友。
李家的亲家,贾家就是第三种。
李杨氏去荣国府求了三回,都没有主子接见。原因是,贾家还在孝期,贾珠和老太君更是病了见不得客。
李杨氏和李衍也不知道,李纨去求老太君去求婆婆王夫人,老太君晕迷见不得人,王夫人却斥骂李纨不守妇道,不尊祖母。丈夫病重不好生伺候丈夫,还扰了老太君清静,并让李纨去祠堂跪着思过。
李纨跪了半日,晕了过去,素云和碧月去求见王夫人,谁知王夫人避而不见。还是贾元春私下找了大夫,竟然发现李纨有了一月的身孕。
20·姑苏亲戚
“姑苏到了,有下船采集的请在三刻钟归来。”船上锣声一响,船手便开始吆呼起来。
李衍没有丝毫下船的意思,倒是李小山担忧李衍的身子,今日衍哥儿可什么都没吃。
于是,李小山道:“衍哥儿,我去买上几个烧饼留着赶路吃吧。”
李衍胡乱的点点头。
李小山见状,随着要去采集的旅客下了船。
李衍靠在船上窗边,望着窗外的水面。
突然看到一艘艘盐船停在渡口,无数官兵包围了那一处,李衍眼睛一亮,当下跑出船舱。
李衍下了船,直奔向内城而去,
渡口码头的人本就多,李衍跑得快,好几回他就差点要和人相撞到一起。
东城,林府。
李衍脸色通红,在凉爽即寒的秋末竟然流出豆大汗水。看到林府大门,李衍停了下来,双手扶住自己的一双大腿,身子微俯,在不停的喘气。
待气喘匀,李衍擦去汗水,整理好衣襟向前去敲门。
“砰砰”连续敲了三声。
“来了……”李衍听到里面的回答声,他缓缓放下了手。
打开门的是一个三四十的中年仆人,林安也没想到敲门的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不自觉一愣。
“这位小少爷,不知道有何事?”
李衍低声道:“求管家通禀,京城李祭酒家的长子求见林姑父。”
林安仔细想了想,倒是未怎么听过老爷和什么李家有交情,不过听到京城、姑父之类的,只怕和夫人那边有关系。
“老爷去了巡盐御史衙门去了……”饶是李衍早就做好林如海在衙门的准备,心中也不免失望。不是李衍不想直接去巡盐衙门,而是那儿是姑苏重地,有着重兵把守,他的身份根本进不去,甚至连通报一声都难。
李衍急切道:“贾姑姑在吗?”
林安不好意思道:“夫人带着姑娘去建台寺烧香去了。”
李衍身体一僵,林安连忙道:“李少爷先屋里坐。”
李衍心中鼓起的勇气在这时不知为什么丧失了去,说来,他冲动的跑来林府也是一时冲动。
李家和林如海没有什么交情,现在很多与李家交好的叔伯们都避之不及,他根本就没一丝把握林如海会帮忙。现在听到两人都不在,李衍心中的冲动已经散去,只剩下一片片凉意。
李衍心中清楚,如果林如海愿意帮忙,就算不是绝对的转机,但是也有了一丝希望。因为,林如海是皇上的心腹重臣,由他上奏,皇上或许有开恩之心。
可是科考一事牵扯重大,帮人说话是极容易被拖下水的。更重要的是,科考舞弊是一场大罪,面对这样的大事,无论是谁都需要好好思量。
李衍望了望天,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最终,他还是进去了,进去了还有希望,不进去一丝希望都没有。
坐在林府偏堂,丫环们已经送上了茶。
林安是林府的副总管之一,倒是一直候在偏堂外面。
终于,外面传来声音。
“夫人和大姑娘回来了!”
李衍不禁从座位上起来,若是以前,李衍只怕想见见红楼那著名的世外仙株,可是此时他觉得林如海可要比林黛玉好看些。
李衍心中做此想,可是也不能表现出来。
果然,过了一会儿,偏堂的帘子被掀开。
贾敏还没换衣就进来了,她瞧见李衍,笑道:“果然是衍哥儿。”
李衍连忙行礼:“李衍见过贾姑姑。”
贾敏上前虚扶李衍,道:“你这孩子,就不必多礼了。”
李衍心沉了沉,强作镇定:“谢贾姑姑。”
贾敏招呼李衍坐下,说道:“前些日子衍哥儿送礼过来,我才得知衍哥儿也在姑苏,可是忙完府中事打发人去接,却不想衍哥儿去了钱塘。”
李衍忍住心中的悲绪,道:“多谢贾姑姑关怀,也是当日师父之事大急,否则侄儿定然会亲自拜访贾姑姑和林姑父。”
贾敏叹道:“好孩子,可不能多伤心了。”
李衍忍不住站起身来,贾敏刚想说什么,却见李衍对她行了一大礼。
“贾姑姑,侄儿也知这事万分为难,可是家父遭难,侄儿只能求到您这儿了。”
贾敏心中一突,官场上的事情她没有多过问,可是李家的事情她还真听说过。盖因为,此事闹得大,夫君说出事的还说她亲大侄子的亲家,所以就将其告诉了她。
贾敏才华出众,虽说不通官场,可是跟着林如海十几年,又怎么不知道此事轻重。贾敏心系夫君,自然不想让夫君为难,所以夫君同她说时,她也劝了夫君几句莫要为难,谁知夫君只是笑而不语。
贾敏也不知夫君是何打算,今日带着黛玉烧香回来听闻李祭酒的公子在屋里等候多时,贾敏便猜到李衍所为何来。
“莫哭,莫哭,当今圣上英明,只要李祭酒是清白的,定然会安然无恙。你且放开心,也要相信李祭酒。”
李衍低下头,他不是真正的十岁孩子。
贾敏的这番说辞,根本没有表明态度。
李衍心下失望,不过也只是失望而已,毕竟他一来就做好了失望的准备。
“谢谢贾姑姑,听贾姑姑这么一说,侄儿安心多了。”
贾敏心下怜惜,可是她也是无能为力。
“侄儿还要赶去甘省看望父亲,就不多留了,日后定然来拜访贾姑姑。”李衍再次施了一礼。
贾敏有些吃惊,本以为这么小的孩子听不出她那安慰之语外的拒绝之意。见到他这番态度,贾敏也知道自己小视了这个孩子。
同时,贾敏心中更是感叹。
这样的孩子,明明听出自己比拒绝,竟然还能保持着礼仪,让人挑不出错。这样的人物,总有一天会出头。
“衍哥儿,你林姑父很快就回来,还是用过晚膳再去吧。”
李衍一听,心中又生出了一丝希望,难道他刚刚误会了贾敏的意思?
贾敏站起来,她走到李衍身边,说道:“瞧你疲惫焦虑的样子,还不多歇歇?否则,你这小小身子还没撑到甘省就垮了。我听说你是一个人来这的,伺候你的下人小厮呢?也不多照看着你点。”
李衍停下要走的心思,低声答道:“侄儿今早得到消息,便让大山和甄师叔在钱塘联系师父的旧友寻找关系;我带着小山想去甘省打探消息,路经姑苏,侄儿便忍不住……忍不住……”
贾敏恍然,对李衍更是另眼相看。
历经师父离世,再到父亲入狱,大多数的孩子只怕全然慌了,哪里会像他妥帖的安排事情。
就是贾敏自己,也自忖做不到如此妥帖。
林黛玉喝药
李衍在等待林如海回府的这段时间里,陪着贾敏闲话。
期间她也见到了年方两岁的林黛玉。
贾敏和李衍说着话,林黛玉就安静乖巧呆在贾敏怀里,不哭不闹,着实引人怜惜。
这时候的林黛玉已经可以叫人了,贾敏让林黛玉叫唤他,李衍偏过了身子细瞧林黛玉的模样。
林黛玉很小,模样却异常精致,只不过气色确实如书上所说,要比起同年的女孩子要显得虚弱。
林黛玉正欲开口,就突然咳嗽起来,贾敏连忙抱紧林黛玉拍了拍她的后背,待林黛玉咳嗽好了,又将林黛玉身上的袍子合紧一些。
林黛玉任由贾敏施为,看着李衍,轻轻的唤了一句:“哥哥。”
李衍听得极其清晰,他伸出手落在了林黛玉的额发上。感觉林黛玉略带好奇的目光,饶是李衍处于焦虑之中,也露出一个笑容。
晚风吹进屋子里,李衍起身关了他座位旁的小窗子。
贾敏换了一只手抱着林黛玉,对林黛玉伺候的奶娘王嬷嬷道:“玉儿的药可熬好了?”
王嬷嬷低下头,道:“自太太姑娘回来,便已经着手熬药,现下应当差不多了。”
“让丫环们端上来,玉儿也到了服药的时辰。”
李衍忍不住心叹,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吃药了。
这时候,林黛玉将头埋入贾敏的肩膀上,低声道:“苦,不喝……不喝……”
贾敏心疼,柔声道:“母亲让人给玉儿准备了蜜饯,喝了药,玉儿才会好。”
林黛玉泣下声,伏在贾敏的肩膀不停的摇头。
“苦……苦……”
李衍呆在一旁,药苦谁人愿喝,林黛玉天天喝药养着,也是不得已的法子。
林如海和贾敏膝下只有这一女,自然精细异常。
贾敏很无奈,大夫说药需常吃,才有希望完全恢复。这些药连大人也难以忍受其中的苦涩,何况她这么小的玉儿。
林黛玉扯紧了贾敏的衣袖,贾敏只是耐心劝着,药终究还是端进屋里来。林黛玉瞧见那漆黑的药汤,哭声变大,似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
贾敏更是心疼,可也只能让嬷嬷丫环们抓着,然后强迫着喂。
林黛玉被喂进一口,哭声突然一停,然后在刹那间就全部呕吐了出来。
贾敏急了,用帕子擦林黛玉的嘴,担忧道:“不哭不哭……”
林黛玉此时特别小,就算她早慧,此时也不是能理解母亲的。于是,她没像贾敏希望那样,又哭了起来。
贾敏让王嬷嬷拿着药丸,一旁的婆子丫环端了个小火炉进来。火炉上竟然还有药,显然是做了备份。
贾敏抱紧了林黛玉,轻声哄着,对李衍说道:“衍哥儿,老爷这会子也当到了府外了,我叫人领你去书房去。”
李衍自然应允,不过临走的时候多看了那药汤几眼。若是林黛玉还大些,便可以提议将药制成药丸,如今……
“太太,你怎么了?”
李衍才踏出大门,就听到里面的丫环大惊叫唤。李衍立刻转过身去,只见贾敏歪倒在椅子上,黛玉已经被王嬷嬷抱了起来。
贾敏脸色苍白,近乎喘气一般。
李衍常常伺候莫夫子,也因为莫夫子多病,便和大夫学了几手。见贾敏这情况,极像得了心悸。
李衍道:“快按按贾姑姑掌后锐骨端陷神门穴和前臂正中纹上2寸内关穴。”
伺候的婆子一惊,将贾敏看似不好了,竟然听从了李衍的话。
婆子按摩着这两处,李衍连忙打发在门外候着的小厮去请大夫。
李衍走进屋内,贾敏看起来似乎好些方才放心。
林黛玉是个极其敏感的,这么一会子功夫竟然未哭了。
“得让贾姑姑好好休息,林妹妹的药先让与我吧。”
王嬷嬷有些犹豫,她急急忙忙看向贾敏,贾敏撑起手,挥了挥。王嬷嬷躬身行礼“诶”了一声,然后就让丫环将药碗递给李衍。
李衍看着手中的药,王嬷嬷抱着林黛玉到一旁做好。
林黛玉看着李衍端着药碗走近,再次挣扎了起来。谁知,李衍却没在林黛玉面前停下,林黛玉安静下来,小眼珠子竟然随着李衍走而移动。
发觉李衍端着药去了另一边,拿过茶壶,将药倒进茶碗中。
又将茶壶的茶斟了一杯,茶香顿时弥漫开来。
李衍端起茶盘,有三碗。一碗茶,一碗药,还有一碗李衍让丫环们拿来的蜂蜜水。
林黛玉这次倒是未哭了。
茶很香,因为林如海和贾敏都爱茶的缘故,所以这茶也是极品好茶。
林黛玉虽小,但是对于此茶香还是十分熟悉的。所以当茶香到了嘴边,她没哭。
李衍笑道:“林妹妹乖,贾姑姑正看着你呢?”
林黛玉没有张嘴,王嬷嬷哄了一下,林黛玉终究喝了下去。
这一喝,林黛玉竟然笑了起来。
原来,她喝的是甜甜的蜂蜜水。
李衍一笑,再次倒了一调羹。
林黛玉张开嘴,嘴中甜味还未过去,这苦药一入嘴,却不如一开始喝那般难受。
林黛玉因为姿势问题,被迫吞了下去。
小脸皱起,又待哭。
李衍再喂了一口蜂蜜水。
随后两水调换,竟然哄着林黛玉将药喝完了。这也是林黛玉好伺候,也是林黛玉喝了不少苦药有一定的接受力。
将药碗放下,林黛玉皱紧眉头。
“坏……”
李衍低声笑了笑,林黛玉喝了苦药,嘴里便不舒服,一口蜂蜜水自然不够的,只要她想着喝第二口蜂蜜水,就不会闭上嘴,任由李衍施为。
小小年纪就生了一玲珑心肝,这么快就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