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大鳄-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那金大升带着那杨戬手下押粮的士兵赶了过来,一见这两人,众士兵一拥而上,将这两人生擒活捉,上了绳索。这时兄弟见已被擒捉,“呀”的一声叹道:

“天亡我也!”

这时后面那两兄弟的副将徐忠赶来,看见两位少主被擒慌忙来救,金大升见徐忠居然敢来救人,忙一催坐骑迎了上去,金大升身高一丈六尺,顶生双角,卷嘴,尖耳,金甲,红袍,全身甲胄,十分轩昂,戴紫金冠,骑独角兽,用三尖刀,力大无穷。

金大升催开独角兽,使三尖刀朝徐忠砍来。徐忠用手中长枪劈面相迎。二骑相交,大战数合。想那金大升乃是牛怪,腹内炼成一塊牛黄,有碗口大小,喷出来,如火电一般。徐忠不及提防,正中脸上,打伤鼻孔,腮绽脣裂,倒撞下马去,被金大升手起一刀,挥为两段。

这时那三千火车兵架车前进,见主将被擒,副将被斩,其法已解,风火兵刃,化为乌有,众兵撤回身,就跑奔回来,正遇韩荣任意赶杀周兵,看见三千火车兵奔回,风火兵刃全无,不见二子和徐忠回来,忙急忙问道:

“二位小将军和徐忠将军安在?”

众兵赶忙答道:

“三位将军赶姜子牙至一山边,只见有一将出来,与二位小将军交战,未及一合,不知怎么二位小将军就不动了,后来又出一将,也只是一晃,二位小将军就摔下马来,被他们捉去了。那徐忠将军见撞,本想去救,不想周军之中又来一员大将,那大将厉害无比,不出几回合就把徐忠将军打下马来,一刀砍成两截,我等在后,不一时,风火兵刃全无。止有此车而已,只得败回,幸遇老将军,望乞定夺。”

韩荣听得自己二子被擒,又折了徐忠,心中惶惶,不敢恋战,只得收兵进关。且说金大升、戴礼、杨显擒了韩升、韩变二将,带了徐忠首级回来见姜子牙。

姜子牙见了大喜,此次虽然折损了不少兵马,但是却活捉了韩升、韩变二将,斩了徐忠当真是反败为胜,赶忙命人收拾了徐忠首级,将韩升、韩变二将押在粮车上,杨戬和梅山六圣同姜子牙一起回军,于路上正遇着武王、毛公遂等,众门人诸将云集集,大抵是夤夜交兵,便是有道术的也只顾得自己,故此大折一阵。姜子牙上前问安,武王叹道:

“孤几乎諕杀!幸得毛公遂保孤,方得免难。”

姜子牙连道:

“此皆是尚之罪也。”

这君臣两人彼此安慰,治酒压惊。并顺带为杨戬和梅山六圣庆功。次日,整顿雄师,复至汜水关下扎营,放炮呐喊,声振天地。韩荣听得炮声响,着人打探;那探子来报道:

“启总兵:周兵复至关下安营。”

韩荣闻言大惊道:

“周兵复至,吾子休矣!”

韩荣急忙亲自上城,差官打听。且说那周营之中,姜子牙升帐坐下,众将参谒毕,姜子牙先与众人介绍昨日立功的梅山六圣之后,而后姜子牙传令道:

“摆五方队伍,今日吾亲自取关。”

而那一众将官切齿深恨韩升、韩变。等人的万刃车伤人之术,使得昨晚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各个擦拳磨掌,要报昨日夜袭之仇,姜子牙带领大军,来至汜水关下叫道:

“请韩总兵答话!”

不过片刻工夫那韩荣就在城楼上现身,大叫倒:

“姜子牙,你是败军之将,焉敢又来至此?”

姜子牙听得对方的言语大笑道:

“吾虽误中你的奸计,此关我毕竟要取你的。你知那得胜将军今已被我擒下。”

然后回身命两边左右道:

“押过韩升、韩变来!”

那左右即可将二将押过来,押在马头前。韩荣在城楼上远远瞧见二子蓬头跌足,绳缚二臂,押在军前,不觉心痛彻骨,赶忙大叫道:

“姜元帅,想吾二子年少无知,冒犯大军虎威,罪在不赦,望元帅大开恻隐之心,怜其二人年幼,望而赦之,吾愿献汜水关以报之不杀之恩耳。”

这时那韩升大呼道:

“父亲不可献关!你乃商王之股肱,食君之重禄,岂可惜子之命,而失臣节也!只宜紧守关隘,俟天子救兵到日,协力同心,共擒姜尚匹夫,那时碎尸万段,为了报仇,未为晚也。我二人万死无恨!”

这姜子牙听得这韩升如此冥顽不灵,不识时务,就算自己是修道,也无名火起,心中大怒,那喝令左右道:

“斩了!以首级号令全军!”

只见南宫适奉令,手起刀落,连斩二将于关下。韩荣亲见自己两子受诛,身首异处心如刀割,大叫一声,往城下自坠而死。可怜父子三人,捐躯尽节,千古罕及。后人有诗赞之:汜水滔滔日夜流,韩荣志与国同休。父存臣节孤猿泣,子尽忠贞老鹤愁。一死依稀酬社稷,三魂缥缈傲王侯。如今屈指应无愧,笑杀当年儿女俦。

见韩荣坠城而死,那城中守将知道关破,不可避免,有忠心殷室的便自刎殉国,而其他的则和百姓一道打开关门,迎接姜子牙人马进汜水关。父老焚香迎接武王进帅府,众将官欢喜,查点府库钱粮停妥,出榜安民。武王命厚葬韩荣父子。子牙传令,治酒款待有功人员,在关上住了三四日。

这日那姜子牙正在汜水关帅府整顿军马,忽然一声巨响震得整个汜水关都晃动不已,那帅府梁上还有沉积多年的尘土抖下,这姜子牙不知何故,正打算让手下前去打探这巨响的由来,不想这时门外,忽然有人冲了进来,这人神色慌张不已,进门的时候,还被门坎拌的摔了一跤,那人连滚带爬来到姜子牙面前,那人颤声道:

“禀告元帅大事不好,今日不知从哪里降下一座大山,正堵在我军前进的路上,那众位将军不知如何处理,都聚于关外,等待元帅前去处置!”

姜子牙一听,猛然站起,大声喝问道:

“果有此事,切不可胡言乱语,你要知道,在军中散播妖言可是杀头大罪!”

这前来报信的小校听得姜子牙说得严重,语气之中似乎有不信之意,慌忙跪在地上连连叩首道:

“元帅英明,小子在军中多年,哪里不知道,军中散播妖言必斩的道理,只是事情虽然怪异,但却是如此,小的决不敢妄言,如今诸位将军正等在山前,等元帅过去,元帅一见便知事情真假!”

姜子牙见这小校说的郑重,不由得自己不信,赶忙出了帅府,跨上四不象往汜水关外而来,在一路之上那诸多阐教弟子尽皆前来。

那姜子牙带领一众人马,出得关来,这雷震子飞得高,看见那关外大道之上果然耸立着一座大山,远远望去比自己老师云中子所居之终南山还要雄伟高峻许多,当下朝那姜子牙喊道:

“师叔前面果然有一座大山,雄伟非常!”

姜子牙等人此时也是看见了这一座大山,此山高耸陡峭,但草木茂盛,使得原本雄浑的山峰之上,又多出几分俏丽之景,而且还远远望见,那山是由数座不同的山峰组成,其中一座山峰之上还挂有一道瀑布,流水之下,在山间形成一个水潭,使得山间又散发出一股轻灵之气,从远处看还不觉得,但到了近处姜子牙等人才发现,这天降山峰的占地大的吓人,如果绕山而行恐怕就赶不上诸侯会盟的时间了。

众人来到山脚之下,这时众人才发现那在山脚下立有一方石碑,说是石碑,其实也不是,这是不知何人将山脚下一座细小的山峰一面削去,只留一半,在那断面之上纂刻文字。

姜子牙等人就立于这石碑之下,观瞧其上的文字,姜子牙用手一摸,就发现这山峰的断面光华无比,再观其石质纹理,姜子牙可以断定这一整座小山就是由杂色玛瑙形成的,这杂色玛瑙虽然不是十分难得之物,但是这么大的一整块,当真是世间罕有。

然后这姜子牙再往石碑上观瞧,发现这石碑上由五种不同的文字构成,每一个字都有数丈大小,而在每一字的笔画都是嵌有一种自己并不认识的物质,散发着有别于那杂色玛瑙的颜色,这文字的颜色从不同的角度望去,都各有不同,色彩变化无常神异非常。

这五种文字姜子牙只认识两种,一种是玄门中人必学的云纂,另一种则是人族最早的文字之一,有别与现今所用的甲骨文和金文的仓颉文。姜子牙之所以认得仓颉文,是因为当初在昆仑山时,玉虚宫中的那些典籍大部分是由云纂所书,其中还夹杂有仓颉文的注解,所以姜子牙认得现今少有人知的仓颉文。

这云纂和仓颉文的字数笔画或多或少,但都是一个意思,想来其他三种文字也是一个意思,那么在这已山峰为底的玛瑙石碑上的文字,翻译成现今的文字那就是四个字——“成都载天”。

看见“成都载天”这四个字,那姜子牙就是一个机灵,好象有一丝相关的记忆,但是可能是时间过的久了,似乎怎么也想不起来,那韦护察觉到姜子牙的神色有异,赶忙上前,正要对姜子牙询问,这是那座山峰又微微抖动起来,这一抖动那在回想的姜子牙一下回过神来,这时一个浑厚的声音想起到:

“明日午时,在吾成都载天之山前与尔等一战,尔等去吧!”

那姜子牙听得这个声音就是一惊,等对方定下明日午时决战之后,姜子牙刚想开口询问出声之人,忽然那成都载天之山中腾起一片黄尘,好似一层黄沙一般,将整座成都载天之山笼罩住,然后姜子牙等人就被弹出成都载天之山的那黄尘之外,这雷震子等人见状,就猛的朝那黄尘攻去,虽然这黄尘只有薄薄的一层,但坚韧细密,那雷震子等的攻击攻打在上面,好似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了一粒小石子,虽然激起层层涟漪,但是水波过后,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

姜子牙见这守护成都载天之山的黄尘和自己手中的玉虚之宝玉虚杏黄旗的防御有异曲同工之妙,便明白单凭雷震子杨戬他们几人是绝对无法攻破这成都载天之山的防御的,便命令雷震子杨戬他们停止进攻,而后姜子牙他们返回汜水关中,在回去的路上,姜子牙回首望去,在那黄尘的笼罩之下,这成都载天之山时隐时现,更显神秘。

在回到汜水关后,姜子牙召集麾下众人,在帅府之中商议那明日对战的计划,众人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而姜子牙则在喃喃自语,挖掘自己关于成都载天之山的记忆,终于那姜子牙忽然想起了什么,猛的叫道:

“我想起来了!果然是这成都载天之山!”

看到姜子牙失态的模样,原本因为商讨对策而略显嘈杂的大堂忽然安静下来,那杨戬朝姜子牙问道:

“师叔可是有什么头绪了!”

听道杨戬的问话,姜子牙就定了定神道:

“我想起来了,当年我在昆仑山中学艺,在玉虚宫内有一部鳄神师叔所著书籍名曰《山海图经》,据师尊所说此书乃是鳄神师叔游历洪荒世界,为开拓我玄门弟子视野,不因在山中修行,不明不识洪荒地理万物所著,我修行之余也时常翻看,我记得有一段为‘洪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巫,珥两黄蛇,把两黄蛇,持杖,名曰夸父。后土传信,信传夸父。时有十日并出,夸父欲追日景,逮之于禹谷。赤口吞之,腹内火生,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腹破日出,死于此。’这成都载天之山正是当年洪荒大巫夸父所掌!不过依照那《山海图经》上的记载,这成都载天之山非夸父族人不能掌,而且自夸父亡后,这成都载天之山就消失不见了,而夸父部落之人,一部份融入夸父好友大巫大羿的有穷部落之中,一部分则流落海外成了龙伯之国,而在我洪荒大陆之中则少有夸父族人现身,唯一有夸父族人现身的记载分别是当年黄帝与蚩尤之战时由东夷赶来的数人,不过这些夸父族人都死在黄龙师兄的兄弟应龙大将的手下,而夸父族人最后一次现身则是在禹王时,禹王在会嵇山中召天下诸侯会盟,禹王借由误时为缘由亲自斩杀防风氏首领,那防风氏也是夸父后裔,自此之后,就再无夸父族人的消息,怎么今日这成都载天之山忽然现世,其主还与我大军为难,当真不知是何缘由?”

那在帅府的众人一听道姜子牙将成都载天之山的事情一说,也都各个不知其故,而后又互相商议起来,这时那杨戬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开口道:

“师叔弟子知道这事情的缘由了!”

这杨戬话一出口,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姜子牙赶忙问道:

“你知道是何缘故,还不速速道来!”

于是这杨戬道:

“师叔可曾记得日前那余化凭借化血神刀,阻我军前进,弟子用九转元功变化成余化,从其师余元手中骗来解药,救得雷震子等人,破了化血神刀,斩杀余化之事否?”

姜子牙闻言笑道:

“此事我哪里不记得,也亏了有你这才破了余化,要不然这汜水关能否攻下还是两说,也是因为此才若得余化之师余元前来寻仇,也亏得惧留孙师兄前来解救,要不然我军还真不是那余元的对手,怎么此事与余元师徒有关?”

那杨戬点头道:

“不错,我曾在那余元的蓬莱岛见得一人,看其模样可能就是夸父后裔,如果我猜想没错,那移来成都载天之山,阻我大军,并邀战的就是此人!”

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四章莲花化身(二章合一)

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八十四章莲花化身(二章合一)

姜子牙听杨戬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那你说这人是何等模样,你曾见过他一面,凭你的眼力因当能够看出那人的深浅如何?”

杨戬一听苦笑道:

“师叔那时弟子正变化为余化的模样,怎好去探询他人法力的深浅,但是单凭感觉,弟子就觉得那人身上气势逼人,犹如高山深海,不可度测,不过那人的模样弟子到记了一个清楚,此人身高数丈,手持一根也有数丈长的木仗,那木仗的仗首为一硕大的骷髅,而且上盘两条腾蛇,其人长的浓眉大眼,高鼻阔口,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要说起来,还真跟那师叔所说的上古大巫夸父有几分相似,恐怕真是夸父的后裔,到时真就麻烦了!”

姜子牙听杨戬说出事情的缘由,不由皱眉道:

“不过就算是好友也不至于如此吧!”

杨戬一听道:

“师叔有所不知,弟子在蓬莱岛听得余元与那人说话后,才知道,原来那余元也是巫族后裔,想如今世间巫族之人本就稀少,如今这余元被我军所杀,此人怎不来报复!”

姜子牙听得杨戬这么一番解释,明白事情已经无法了解了,想到那已经耽误的诸侯会盟之期,那姜子牙一咬牙道:

“既然无法善了,那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日几军尽起,看我等会一会这成都载天之山主!”

第二日姜子牙整顿大军,饱食一顿之后,歇息一段时间,看见时间不早,将近午时,于是姜子牙一声令下,大军涌出汜水关,那雷镇子飞在空中,杨戬带领梅山六圣在一前开路,那金吒、木吒、韦护、杨任护在左右,李靖压在后军,武吉、龙虎混护在大军两翼,此间统领大军的都是阐教弟子,和有修为在身之人,因为姜子牙清楚,此次出战不比寻常,凡人将领没有任何作用,本来按照那杨戬的意思,因该不带大军,只是让姜子牙率领一众阐教三代弟子前来迎战即可,但姜子牙认为虽然一众将领可以不来,但是必须要有大军相随,不可弱了气势,便这样带了万余大军前来。

先不说姜子牙带领一众大军前往那成都载天之山与人决战,且说那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此时在碧游床上静坐,忽染金霞童儿来报道:

“老师,有师祖座前白鹤童儿至此。”

太乙真人一听,赶忙从碧游床上起来,慌忙出洞,一出洞外,就见白鹤童饵手执玉札降临,言道:

“有老爷法旨,命师叔下山,同会截教诛仙阵。”

这太乙真人急忙将玉札捧在手中,然后跪望昆仑谢恩毕,白鹤童子见太乙真人已然接旨,既自行反回玉虚宫。而后这太乙真人见白鹤童子走了,便吩咐金霞童儿道:

“叫那哪吒来。”

金霞童儿慌忙把一人找来这人一来,看见太乙真人便行礼口称师傅,此时那太乙真人到:

“哪吒你如今养的伤痕全愈,你可先下山,我随后就来,共破诛仙阵也。”

原来来的人就是哪吒,不过此时那哪吒已然不是之前的一副模样了,你道为何?原来当人那金霞童儿将哪吒背回乾元山金光洞后,对于化血神刀的毒,其实太乙真人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得让哪吒在乾元山金光洞已法力护住魂魄,不过没过多久,这木吒就送了可截化血神刀毒的解药,那太乙真人也没有多想,在木吒离开之后,就给哪吒用了这丹药,不想一丸药下去,那哪吒忽然从全身的毛孔中喷出火来,一下子就被烧为灰烬了。

那太乙真人一下就被那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想哪吒前身乃是玉虚宫中的童子,因偷食三味火丹,打落灯盏,盗取法宝,私自出宫,触犯戒律,被原始天尊亲贬下犯融入轮回,后受原始符照转世为姜子牙伐商之先行官,身染三千杀劫,可以说那阐教诸多金仙的杀劫都要印在哪吒身上,如今这哪吒却被活活烧为灰烬,这这么好,那太乙真人被惊得手足无措,别看这太乙真人是金仙之体,但是还是被这突发事件吓的差点昏了过去。

忽然那太乙真人感觉到眼前的这一堆灰烬当中有怪异的响动,那太乙真人顾不得使用法力,也不怕烫,就徒手在那滚热的灰堆中寻找起来,果然没过多久那太乙真人就发现了一颗拳头大小的红色宝珠,而在宝珠当中还有一小人端坐其中,仔细一看正是这哪吒的真灵。

原来之所以发生这种状况,那是因为当初余元炼制这柄化血神刀之时,是根据他们九黎一族的大巫蚩尤的虎魄凶刀仿制的,但是那虎魄凶刀虽是蚩尤所制,但是乃是集洪荒巫妖之劫的因果煞气而成,明为人为,实乃天成,这哪是余元这一不过步入仙道,初步觉醒巫族血脉之人所能仿制的,所以余元废尽心力才成就了一个半成品,不过这化血神刀倒也有了那虎魄凶刀的一些特性,那就是刀力至阴至煞,见血夺命,而那同炉所出的解毒丹药则是至阳至纯,就是以纯阳之力去除那至阴至煞之毒。而解毒丹药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铸刀之时残余的太阳真火。

想那哪吒本就是那玉虚宫童子吞服了三味火丹下界,这魂魄之中俱是三味真火,这三味真火分为两种,一种为外火、即木中火、石中火、空中火,又称天地人三火。木中火,凡人燃木取火,是为人火。石中火,熔岩化石为火,是为地火。空中火,雷霆击空化火,是为天火。另一为内火,君臣民三火乃修行之人体内精气所化,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音妹,低去声;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聚焉而为火,散焉而为气,升降循环而有周天之道。

这修行之多使用这内火淬炼自身道体,和温养元神,孕育本命之器,而聚集外火用于炼丹、炼器,只有少数几人才能以内火熔炼外火使内外合一,成为真正的三味真火,使自己体内内火外火融为一体,源源不绝,即可炼体,又可外用,还可御敌,那哪吒因为前世吞食了三味火丹,那三味火丹就是由外火凝聚而成,所以那哪吒身带三味真火投胎,所以今世哪吒也是少数可以修成真正三味真火之人。

虽然那三味火丹是哪吒前世所服,但是这三味火丹乃是那太上老君亲自炼成,圣人所炼之丹当真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想平常的丹药药力只是做用于**之中,而这三味火丹则是直接做用于魂魄之上,然后在缓缓散发,虽然那哪吒经过一次投胎转世,但是这三味火丹的药力还是跟着那哪吒的魂魄,来到他今身的身体当中。

而那三味火丹的药力虽然因为时间的推移,和附在哪吒的魂魄之中,历经轮回投胎,胎中之秘,折损不少,但是大部分的药力还是沉积了下来,随着那哪吒修行上清道法之后越变越强,(说一声,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将那阐教原始天尊改为上清,截教通天教主改为玉清,这样太清老子、上清原始、玉清通天这样更合理一些,之前所写的就不改了,今后的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写了!)本来这没什么,还可以让哪吒化三味真火为己用,那何乐而不为,所以太乙真人就没有管他,可是这解毒丹药一入腹可就坏了事。

这解毒丹药的主要成分就是那余元所收集,用于铸炼化血神刀所剩下的太阳真火,后余元又收集纯阳灵物,与之融合,最后与化血神刀放在同一炉里炼制最后成了三丸解毒丹药,想这太阳真火虽为大日精华,但其实也算是空中火的一种,而这三味火丹其实是太上老君炼成之后,送与诸位同门炼器炼丹之用,其实这算是一种燃料的添加剂,并非口服之丹,所以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丹药的特性。

那包含有太阳真火的解毒丹药一进入哪吒体内,立刻催动那蕴藏在哪吒魂魄当中的三味火丹的药力爆发出来,顿时将那哪吒的身体和魂魄烧了一个干净,只余真灵,而也是这哪吒命不该绝,在这三味真火和太阳真火的催炼下,哪吒体内精气熔炼成了一颗宝珠将哪吒的真灵保护在里头,使他即不彻底消亡,也不会被封神榜收走。

这太乙真人看着这手中的宝珠,略一思量,就明白了事情的缘由,正在苦恼之际,忽然鼻尖闻到了一丝清香之气,那太乙真人才发觉自己养在五莲池中的火玉金莲开了,太乙真人猛的一个机灵,吩咐那金霞童子道:

“去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下来。”

那被一场人体自燃吓傻了的金霞童子这才回过神来,急忙跑出去取了荷叶、莲花,过来。由于那动作急了,是直接扯起来的,荷叶、荷花下面还连这长长的叶梗和几截的莲藕。

金霞童子取来净水,将荷叶、荷花、莲藕上的杂物冲洗干净,用法力拂干净了,然后放于那太乙真人面前的晶玉案上。那太乙真人见准备好了,就开始了借下来的工作。

太乙真人先摆下香案,上供有造人至圣女娲娘娘、阐教教主上清原始天尊、星宿海鳄神周宇的牌位,然后又在这三个牌位之下又摆上了那星主和雷尊的牌位,因为此次那太乙真人要再造生灵,并要调集星辰、雷霆之力,想这再造人之生灵之事,想洪荒诸位圣人皆可改天换地,重立地、水、火、风再造世界,但惟独不可造人和另立轮回,这轮回乃大道所为,造人为女娲独掌,所以太乙真人如要造人,当得女娲之助。

而单凭这太乙真人一人之力是无法支持的所以要借用其师原始天尊之力,并且要借用星辰、雷霆之力,所以要拜自己老师原始天尊和鳄神周宇,而那星主和雷尊本就是具体掌控这星辰、雷霆之力的人所以一并下拜,但是其二人虽和周宇同为一体,但毕竟只是一魂所化,所以摆在三位圣人牌位之下。

那太乙真人净手之后,点起三株由芝粉混合天一凝胶而成的信香,恭恭敬敬的插在那火玉雕琢而成的香炉里,望着那冉冉升起的三道紫烟,行了叩拜大礼,直至那三株信香燃尽,却没有出现任何的变故,那太乙真人明白此事诸位圣人终于允许了,看见如此太乙真人这才放下心来。

见诸位圣人都允许自己行事,太乙真人这才起身,取来一个石钵,里面装有用八宝混合朱砂而成的八宝赤金砂,用玉液金汁调和之后,只见那太乙真人运起法力,捏了一个手决,用手一指,指尖就聚集了一团极其浓郁的上清仙气,那上清仙气一头连在太乙真人的手指之上,一头直直的石钵之中。

随着太乙真人的指尖不停的转动,由那上清仙气的连接,这石钵当中的好似一钵浓粥的八宝赤金砂也开始缓缓的转动起来,随着太乙真人指尖运动的加剧,那八宝赤金砂的转速也越来越快,最后居然在旋转之力的作用之下,竟然涨出了石钵,不过在上清仙气的保护之下,竟然没有一滴溅出来。

在这上清仙气的调和之下,那八宝赤金砂越来越显得柔顺细滑,太乙真人见已经差不多了,就将手指往外一甩,那所有的八宝赤金砂就飞出石钵,在半空之中形成了一亘长条,在太乙真人的操控之下,在空中四下飞舞,好似一条赤蛇一般,那赤蛇在洞中飞舞一圈之后,就飞出洞外,在空中飞舞,这时那太乙真人将石钵一放,就又是朝着那香案上的牌位一叩首!

这叩首一毕,天外就来了一缕红云,融入这赤蛇之中,接着那天空之现南斗星,星光点点直洒到赤蛇之上,这一缕红云就是女娲所掌的生生造化之气,洪荒星辰,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南斗星现,为其输入生气,接着南斗星隐去,凭空降下九道闪电,直直劈在那赤蛇之上。

九为至极之数,所以降下九道闪电,而雷电则带有生灭之力,即可毁灭,又可促生,本性又至正至刚,也只有这雷霆之力才能将这八宝赤金砂和生生造化之气,南斗星力立彻底融合。

被这九道雷电一击本就融入了生生造化之气和南斗星力的赤蛇好象吃了一记大补药一般,更是四下乱窜,那八宝赤金砂更是有宝光放出,朦朦胧胧的,分外玄奥。

渐渐的那赤蛇越变越细,越变越长,细如发丝,长有里许,肉眼几不可见,逐渐的这细如发丝,长有里许的金红细丝相互纠缠,交织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的模样,不过就是一个平面,而就在这时那太乙真人见已经差不多了,就是一声大喝,那金红细丝组成的人形就飞回洞内,平平的展在地上。

在太乙真人一旁伺候的金霞童子看的希奇,连忙探头观瞧,只见青云石板的地面之上,出了一副人体的骨骼经络图,皆有那金红细丝组成,骨骼、经络无一不全,接着就见那将太乙真人将火玉金莲拿在手里,将那一朵朵花瓣儿摘下,一片一片仔细堆叠着放在骨骼经络图上铺成三才之式,然后又极其仔细的将荷叶梗儿和那几节莲藕折成或粗或细,或长或短的三百骨节,一个个比对这放在骨骼经络图上骨骼的位置上。

然后那太乙真人又将这三个荷叶,按上、中、下,排列其上,对应天、地、人。然后这太乙真人又命金霞童子取来了一个青玉的葫芦,这太乙真人摇了摇葫芦,听得里面丁冬乱响,太乙真人拔开了塞子,把葫芦往外一道,顿时听得提溜一声轻响,从葫芦里滚出一枚丹药来。

原来这个硕大的青玉葫芦里只有一枚丹药,这一枚丹药通体金黄,虽然是只有龙眼大一粒,但入手沉甸甸,坚硬无比,通体金光流转,就有如金子所铸一般,但重量何只重了十倍,小小一粒,怕不是有几十来斤,尤其是轻轻摇动,里面还隐隐听得有汁液响动,仿佛是中空,也没有一丁点药香的气味,不像是丹药,倒有点向法宝一类。尤其在那丹药上面还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排列,不时的有丝丝紫气溢出,而又从孔洞中被吸了回去,好象这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