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语者-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内,魏真也切身体会到了,虽然师父茅一清对他时常言笑居多,但那隐藏在眉底的忧虑一刻也不曾散去,一如魏老头在酒醉后的胡言乱语、笑骂流涕。

    他想起了初到茅山宗,见到师父茅一清,后者说过的一句话——“只可惜你我只有三年师徒之缘,我便收你做个记名弟子!”那时师父的神情双眉紧锁,似有着某件特别心烦的事情缠绕着他,却从未过多解释。

    “你呢?”孙六猴好奇道。

    “我若此生有成,必定行走天下,振兴师门!”魏真一字一字说道。他已经知道,茅山宗所在的子乌国,属于赤地界,是这一界极不起眼的一个小国,在赤地界外,还有更多的大界,更为广阔的天地。

    孙六猴这下真的有愣住了,他从未想过眼前这个小毛孩般的师弟居然有此宏愿。他突然想到了魏真念力测试的那一幕,心中暗自摇头,嘴里鼓励道:“师兄相信你,有朝一日你一定可以做到,到时可别忘了师兄!”

    “不会的,你等着瞧吧,猴儿师兄!”

    “哈哈哈……”

    初暮的夜色中,两人肆无忌惮的笑声随着夜风飘出了很远很远。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七天。

    魏真盘坐于地面的一块蒲团上,心神沉静,心头却始终念想着胸前挂着的那一颗玉珠。这几日以来,通过往复的试验,他察觉出了这玉珠的不凡。

    他隐隐觉得自己能否凝成念力,关键在于对玉珠的体味运用。每一次静心凝念,心中存想着玉珠,那种身体某个不知名处被打开一道缝隙的感觉便会重新归来。

    这个夜晚,他决定拼力一试。

    当那种感觉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只是紧守住心神,不慌不急,任由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寂静的心神间仿佛有一道微弱的光芒出现,就如他接受念力测试之时,念力石上曾亮起过的那一丝光芒,但这光芒却是第一次出现于他心间。

    魏真此刻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一道微弱的光芒上,再无他念,仿佛整个世界它就是唯一。

    又不知过去了多久,光芒又亮了一些,微弱的跳动几下,却没有散去,如同被一股执着的意念束缚住了。

    门外的阴影中,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一道瘦长、背顶微驼的身影静静伫立,默默关注着房间里的一切。

    这人自然是茅山宗宗主茅一清。从魏真开始凝聚念力的第一日起,他便静静地守在了房门外。

    门内的魏真自然不知,他此时正处在凝念生力的关键一步,若成功便是真正打开了自己的灵修之路,若再次失败,下一次恐怕又不知要等到何日了。

    夜色越来越深沉,天空的圆月渐渐往西而去。

    魏真的意念竟无半点松懈,反而越束越紧。就在这时,这一股生于心间的执着意念竟与那一道微弱的光芒开始了融合。

    魏真心头刹那一紧,以为出了什么差错,却有明悟突来,他的心神转而一松一紧,任由意念与光芒慢慢融合。

    在两者完全融合的一刹那,光芒之力又盛了几分,魏真睁开了眼来,黑暗之中,他的眼睛在这一刻竟是十分的明亮。

    “我成功了!”他忍不住欣喜出声。

    门外的茅一清似乎早已察觉,一丝欣慰浮上眉间,身影消失在了黑暗里。

    魏真没有起身,静静感悟着,他只觉脑海之中突然多出了一点璀璨的微芒,照亮了一方若虚空般的小世界。

    先前几日朦胧察觉的身体不知名处,便是这一方小世界,那一点璀璨的微茫沉浮其中,正是自身意念与精神力融合后而生成的念力。

    念力既成,纳灵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魏真没有急于尝试,想到明日告诉师父茅一清再行不迟。

 ;。。。 ; ;
第十二章 制符
    翌日一早,魏真便走入书房,将自己凝念念力成功之事告诉了茅一清。他入门测试时念力值不够,原本不可能这么快凝念生力,此刻却做到了这一点,心中自然高兴。

    茅一清昨晚虽已知晓,此刻听他说得兴奋无比,也没有打断,听魏真言语中几次提起那一颗玉珠,便让他取了出来。

    茅一清将玉珠轻轻捻在指尖,暗中发力,发现这颗玉珠竟是十分坚硬,他也看不出是何材质做成。珠子里那一丝若有若无的雾气,自是被他看在眼里,念力几次想要进入其中试探,却只被一股柔和之力轻轻弹开,仿佛在这玉珠表面存在了一层无形的禁制,隔绝外力。

    “这是你生身父母遗留之物,你须好生保管!”他本想说,日后或许是相见的凭依,话到嘴边终究没说出口。这玉珠看似平平无奇,在他眼里却透着一股神秘,以魏真的念力天赋,本也无法这么快凝聚念力,现在看来多半与这玉珠有些关系。玉珠既然有来头,那么魏真与他生身父母的身份必不会简单,这些茅一清却无心去追查了。

    他继续说道:“你念力既成,明日起就与众师兄们一起纳灵修炼吧。”

    魏真欣然应允。

    茅一清没有将魏真遣走,接着为他讲解起各类符阵。

    “符阵,按照作用的不同,分为攻击性符阵、防守性符阵、辅助性符阵和组合符阵。”

    “攻击性符阵,主杀伤,如七杀阵……”

    “防守性符阵,主防御,如玄武阵……”

    “辅助性符阵,种类众多,作用不一。如你之前所看到大殿外面的符阵,名为‘聚灵符阵’,可以将某一片区域内的天地灵气聚拢而来,纯粹为了方便修炼。其他如迷阵、幻阵、隐阵等等。”

    “组合符阵,顾名思义,是将几类符阵糅合布置于一个阵中,发挥各自作用,这一类符阵威力更大。”

    “因威能的差异,又可以将其分为初阶符阵、中阶符阵、高阶符阵,从一至九,三三划阶。”

    “各类符阵又因其布下的材质不同,展现出的威能也会相差极远。”

    ……

    这一番讲解,直到午饭时分方才结束。临走的时候,茅一清又嘱咐魏真,下午过来开始临摹蝌蚪符文。

    从这一日起,魏真便正式踏入灵修之途了。

    每天清晨,与一众同门打坐吸纳天地灵气,将灵气于体内转化灵力,存于气海。午后,则学习临摹符文,到天黑之时才离去。茅一清往往守候一旁,将魏真临摹失败的废纸逐张销毁,并特意交代他切不可将其所临摹之符文展示给任何一人。到了夜间,魏真则在自己的房间打坐存神,由于茅山宗并没有好的念力修习法门,只能籍以苦功提升和巩固念力。至于到大师兄黄隆那习字断句之事,则改为三日一次,生活也算安排得满满当当了。

    “小黑黑,你快吃吧,小爷求你了!”魏真蹲在铁笼前,看着四肢朝天、耍赖装死躺在那里,一对小眼珠似闭未闭,偶尔泄露出一两丝精光来暗中打量他的小黑黑。

    一个月前,小黑黑从沉睡中苏醒了过来,除了个头长大了一点、毛发更油黑一点,看不出有什么其他特殊的变化。

    令魏真头疼的是,小黑黑对宗里的任何食物,任凭其怎么软硬逼诱,始终正眼都不瞧一下,似乎除了灵石,它不会再吃别的东西。

    “你若再不吃,小爷我就把你生吃了!”魏真故意摆出一副恶狠狠的姿态,却见小黑黑干脆闭上了眼睛,仿佛没听见一般。

    “你等着。”

    魏真留下一句狠话,身影一下消失了。

    半个时辰过后,小黑黑忍耐不住了,呼啦一下翻起身子,在铁笼里转起了圈,偶尔于摆在笼前的食物上闻嗅一番,一张小脸顿时拉得长长的。

    其实,它以前也偷吃过这些东西,若非如此,在遇上魏真之前早就活活饿死了。但灵石对它而言,仿佛具有天生的吸引力,那似乎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认同,这种认同似来自它之一族于魂中无数代延续下来的传承。

    “吱、吱、吱。”小黑黑一口狠狠咬在铁笼杆上,伸出前爪,又碰了碰面前的食物,正要偷食的时候,似乎听到了有人回来的声音,它四肢一挺,继续闭眼躺尸装死。

    魏真喘着粗气,一脸黑烟,冲进了房间,两只手提着的棍杈上,叉着刚烤好的一尾鱼和一只兔子。

    房间里,一时香气四溢。

    魏真看也不看,盘腿坐下,先撕下一条兔子腿,往嘴里塞去,开始一阵狼吞虎咽,吃得是满嘴流油。

    眨眼间的功夫,一条兔子腿被他消灭得一干二净,似乎还未尽兴,他撕下了另一条腿,继续饕餮大吃。

    小黑黑鼻子使劲耸了耸,前肢轻轻在空气中滑动几下,连带小腹都抽动了起来,却仍旧紧闭着双眼。

    它这细微的变化,丝毫不差地落入了魏真斜觑的目光里,他假装没看见,三五几下又将第二只兔子腿吃得干干净净。

    “小东西,敢给小爷装相,连魏老头那样的老狐狸都要败在我的手艺下,你一只小小扁毛畜生,哪里是小爷的对手!”

    魏真心里得意,眼看小黑黑嘴角有涎水留下,他将余下的两只兔儿腿全都撕下,一只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另一只有意无意间放到了铁笼前。

    “还装!”魏真嘴里的兔子腿瞬间又少了二分之一,他将伸出的左手轻轻往回抽了抽,却没抽动,后面有一双乌黑的小爪子死死地抱住了这条兔子腿。

    “哼!”魏真心中得意地一笑。

    几息功夫后,他左手的兔子腿被啃得连骨头渣都没剩下一点。小黑黑鼓着眼睛,立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那一尾鱼和剩下的兔肉。

    魏真心知,这一招终于奏效了,他将铁笼门打开,小黑黑的身影一下扑了出来。

    三五分钟后,一声拉长的饱嗝从小黑黑油光发亮的嘴里传出,它惬意地滚动了几下身子,自行爬起来钻入魏真的怀中,一口衔住那一颗玉珠,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总算成了。”魏真十分高兴。茅一清说过,小黑黑是一只特别的灵兽,要想将它留在身边,就要有让它感兴趣和依念不舍的东西,灵石魏真拿不出来,但现在除了那说不清来历的玉珠,却又多了一样美食。在平阳客栈的那一晚,魏真其实就喜欢上了这只长相怪异的灵兽,如今更把它视作自己的亲密小伙伴,能把它留在身边自是一件幸事。

    眼见小黑黑发出轻微的呼噜声,魏真脸上灿烂一笑,轻手轻脚从桌底摸出一个四方盘,盘里存放着一大叠颜色各异的符纸,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瓷瓶。这些东西他以前也见过,在野狗镇的那间破屋里,被魏老头当宝贝一样的藏在墙角的土洞里。

    只是那时,他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没有半点兴趣,现在却明白了它们都是制作符阵的工具。

    跟随师父茅一清学习符阵,已经两月有余,除了每日临摹那一个奇异的蝌蚪符文之外,魏真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符阵制作。

    说来也怪,那一个漆黑色的蝌蚪符文,他已经临摹了整整两个月,每次动笔时总觉得自己描摹得一丝不差,但真正完成的时候,只是粗眼一看,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不像,好似与原本的符文总差了个七八分,好在茅一清在一旁从未责备,表现得十分有耐心,似乎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

    魏真暂时抛开杂念,这是他第一次打算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最低阶的“大力符”。

    他先从那一大叠符纸中,抽出一张土黄色符纸,方方正正摆到一个白色玉盘里,又在一堆瓷瓶里找了一番,拿出其中的一个,上面贴了标签,注明了“野猪血”三个字。

    魏真打开瓶塞,右手提起一支竹制的尖细毛笔,伸入瓶中饱蘸了鲜血,开始一笔一笔细细地在符纸上涂抹。

    这第一个步骤在制作符阵的过程中称为“蘸纸”,野猪的力量猛重而狂暴,用其血乃是采其气血之力,本要鲜热之血为最佳,但对于初学弟子来说,这种加了特殊草药防止鲜血凝固的材料也不错。

    之所以须一笔一笔细细涂抹,则是为了防止血浸纸背过了头,影响后续各种属性符文的写入。

    所以这第一步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一个人的细致和耐心。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魏真停笔,轻轻吐了一口气,将白玉盘中已经殷红一片的符纸轻手提起,对着桌上的一盏油灯映照了过去。

    明黄的光亮中,符纸颜色显得十分深沉,这是鲜血之色与符纸原本的土黄色叠加之后造成的效果,却仍有一些细微之处有亮光透纸而过。

    魏真提笔在这几处,补上几笔,再仔细检查一番,方算稍稍满意。

    到此,第一个步骤便算完成了。

 ;。。。 ; ;
第十三章 试符
    制符的第二个步骤名为“温焙”,即把蘸过鲜血的符纸以自身灵力化生的火焰焙干,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符纸内蕴含的鲜血之力流失,以魏真目前的修为,自然无法做到灵力化生火焰,那是五级灵士才可以掌握的一项基本灵技。

    他从四方盘中的一个黑色布袋里取出一块黄褐色的石块,这石块只有鸡蛋大小,是一种从地底开采出来、能够燃烧的矿石,产生的焰火勉强可以代替灵焰。

    魏真将石块点燃,手指轻捏两端,小心翼翼地把符纸置于火焰上空两寸处,开始缓缓来回移动。

    突然平静燃烧的火焰蓦然一窜,随即一股淡淡的焦臭味从符纸上散出,魏真唉叹一声,心知这张符纸是浪费掉了。

    他将手中符纸扔掉,抽出一张新的符纸,提笔重新如之前那般开始细细蘸纸。

    直到了第四张,这温焙的第二步终于成功了一次,他手中的符纸竟有了一点温润之意,上面的血色虽然浓厚却鲜明,竟有了几分活力。

    最后一步是“画符”,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以笔或手指蘸以磷粉快速将代表“力”的符文写在符纸上。这最后一步考验的却是念力,那“力”字符文如三个“力”字的叠加,但写法已经大不相同,看笔意与他日日临摹的蝌蚪符文有相似之意,而画符讲究的就是一个“意”,以自身念力之力融入所写符文中,这样在以自身念力触发符阵之效的时候才会有如臂指使的感觉。

    一个人以自己的念力触发别人制作的符阵,总会生出一些隔阂,符阵发挥出的威能也会相应减弱几分。而如果遇到了高深的符阵,则另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开启,因为制作符阵的人已经在符阵中融入了自己的念力,而每一个的念力又都有着独自的特性。

    魏真早已将代表“力”意的符文练习过不下百次了,平时闭着眼睛也能够一丝不差的写出,此时却不由有些紧张。

    他右手食指仅是微微的一滞,整张符纸竟是瞬间碎裂,片片纸屑从白玉盘中散落开来。

    魏真揉揉紧绷的眉心,不甘心地吐了一口唾沫。

    一个时辰后,他黝黑的小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顾不得擦去额间的细汗,只是紧盯着面前的白玉盘,那里一张泛着红芒的符纸静静躺着,符纸正中代表“力”意的符文透出几分厚重感,连带整张薄薄的符纸都给了人一种力量感。

    “成了!”魏真有些不敢置信地自语,一边寻思怎么去测试一番这符阵的威力,虽然是最简单、最初级的单一符文符阵,但毕竟是他自己耗费心血做成。

    他将这张“大力符”紧贴右臂绑好,走出房间,直朝大殿之外而去。

    出了大殿,魏真向左而行,走了近百米的距离,眼前出现一片十分空旷的场地,这是宗里弟子演练的地方,有几名师兄正在那里或练习灵技,或试用符阵。

    他们看到魏真走过来,都笑着打招呼,同时也有一丝好奇。这个小师弟入宗以来,先是养了一个月的伤,后面虽然也开始跟着众人一同纳灵修炼,但平时几乎从不出殿门,来演练场更是第一次所见。

    魏真与几位师兄招呼过后,径直走到演练场最左侧的边缘,那里摆放着五六个石杠,这里正是测试“大力符”这类符阵的所在。

    一名叫宋振的师兄走了过来。

    “魏真师弟,你要测试‘大力符’?”他开口问道。

    “是的,宋师兄。”说着,魏真低下身子,单手向着一个石杠抓去。

    宋振连忙劝道:“师弟,你还小,不如先试试小一点的。”他指了指旁边一个看上去只有五十斤重的石杠。

    其他几人这时也走了过来。

    “没事,多谢师兄关心。”魏真笑道。他自从吃了孙六猴师兄偷来的风雕蛋,力气大增,但这事除了师父茅一清、岳师伯和孙六猴外,宗内其他人并不知晓。

    魏真说着右手一把抓下,轻轻便将石杠提在手里,又举至半空,在他感觉,这石杠的重量大约与孙六猴师兄的体重相当。

    另一名叫岳重的师兄见到这一幕,忍不住吃惊道:“小师弟制作的符阵真不错!”他是岳师伯的侄子,显然认为魏真能够单臂举起百斤重的石杠是借了符阵之力。

    魏真见几人的眼神里都有这样一种意味,当下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说道:“我还没启用符阵!”

    话一出口,几人的眼神顿时变得怪异起来,魏真毕竟不过是个九、十岁的孩童,怎会有如此大的力气,但看他神情,又绝不似在撒谎。

    “我再试试这个?”魏真有些心慌的指了指另一个大些的石杠。

    这石杠的重量约莫一百五十斤,宗内弟子即使依靠符阵之力能够举起的人也不多。比照常人而言,成年男子单手臂举的力量不过五六十斤,灵师之下依靠灵力和符阵之力也就能达到百十来斤,所以怪不得他们大吃一惊。

    但此刻,这五六人的目光里竟隐隐有了一丝期待。

    魏真深呼一口气,体内灵力一转,瞬间激活了右手臂上的“大力符”,一阵鲜血之芒随之从他臂间发出。

    他探手一伸,已将那约莫一百五十斤重的石杠抓在手里,一直举至平胸处,却再也无法上举。

    右臂的鲜血之芒闪烁了三五息便隐去,这是“大力符”的符力耗尽,魏真无奈之下只得把石杠放下,以免伤及筋骨。

    “师弟真行,比我等厉害多了!”岳重说道。

    其他几人也是啧啧出声,依言附和。

    魏真微笑没有回应,心里却估摸着,那“大力符”最多也只是让自己的力量提升了三两成,效用并不明显。

    宋振似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直言道:“师弟不必气馁,这应是你第一次制作符阵,能有如此效用已算不错。”

    他顿了一顿,又道:“况且,我也曾听闻宗主茅师伯说过,符阵之力毕竟是外力,师弟小小年纪,天生巨力,才是修炼之本了。”

    但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茅一清确曾当着众弟子面前而言:“符阵之法终究是借用外力,比不得自身修为在身,我茅山宗依符阵而兴,却也因符阵而衰落。”

    茅山宗兴起于巫仙末落之际,灵修开启之初。上古之巫依靠符文、符阵诡异之力和强悍的肉身神通冠绝一个纪元,茅山宗于建派之初,实则是借鉴了巫符巫阵之学,却忽视了灵技修炼,以强己身,虽有一时之兴盛,但随着岁月时光变迁,随着威力强大的符阵之法消亡,制作符阵所需的高阶材料如妖兽皮血之类变得极难获取,渐渐走入了门派衰落的下坡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魏真听到宋振如此一说,虽然不是十分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但心中却隐隐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

    远处有一人,远远看到魏真提举石杠的一幕,自语道:“茅师兄在这小子身上倒是下足了本钱,不但帮他打通了体内副脉,更在七天之内助其凝聚念力,现在又不知以什么秘法,让此子身体长出了如此巨力。”

    这人正是莫宗年。其实,茅山宗内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人对魏真也十分关注,那人却是大弟子黄隆。

    魏真对这些自是不知,他又与几位师兄闲说起来,虚心向他们请教提升“大力符”威能的法子。

    另一位曾在骆山绝壁下接他下山的莫远师兄,耐心解释道:“符阵不分何类,材质均是一等一的重要,如果师弟制作‘大力符’用的是蛟龙之血,巨兽之皮,恐怕一出手便有开山裂石之威能。但此等珍稀材质已然绝难获取,先不说能否遇到这等凶兽,即便遇上也要有命去取。不过,也有另外一个法子,就是尽可能于一个单一符阵中,嵌入更多的单属性符文,如此也能将威能提升几倍,但要做到这一点,对一个人的念力要求却是极为苛刻的了。”

    魏真认真将这些话记入心里,只觉获益匪浅。这几位师兄虽然都只是灵士的修为,但他们的见识,尤其是符阵方面,却比魏真深厚了许多。

    突然一个兴冲冲的声音闯入了进来。

    “小真子,原来你在这里,害得我一番好找!”说话的是孙六猴。

    不待魏真回答,他迅速拉起魏真的手,说道:“我们走,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呢!”

    众人都早熟悉孙六猴的性格,知道他说话有时无头无脑的,到不十分介意。

    魏真匆匆谢了几位师兄,便被孙六猴拉着一溜烟向着山谷外奔去。

    出了山谷阵法,魏真才止住脚步,问道:“猴儿师兄,真要去吗?我怕师父生气了。”他之前一听孙六猴提起什么更重要的事,就知道他想去干嘛。

    “为什么不去?现在可是绝佳的时机,师兄我早已将那一对风雕的习性摸熟透了,绝不会像上次那么狼狈了!”

    他信心满满,言下之意好似十拿九稳。他说的那一件更重要的事,自是去偷取风雕的蛋。

 ;。。。 ; ;
第十四章 风雕
    “猴儿师兄,太危险了。”魏真一想到风雕遮云盖雾般的庞大躯体,心里就虚虚的。

    “怕什么,富贵险中求!再说黑蛋被你小子吃了,力气变得比牛还大,师兄我怎么也得偷个来吃吃,长长力气,好娶媳妇。”孙六猴没皮没脸道。

    魏真颇为不屑地给了他一个白眼。几个月相处下来,孙六猴自然成了魏真在茅山宗里最亲近的人之一,他就是弄不明白,这个猴儿师兄为什么整天把娶媳妇的事挂在嘴边,偷看师姐们洗澡也就算了,还总一个劲念叨什么“男子汉成家方能立业,这是古训”。

    当初,他偷回了那颗黑蛋,两只风雕在茅山宗阵法外盘旋了近一个月,吓得宗里众人不敢随意外出,最终它们才不甘心地离去。

    “有小师弟在,一旦遇到危险,宗主肯定会亲自出手,‘求救符’我都准备好了三张。”孙六猴在前边快速带路,心里一边打着他的小算盘。

    魏真却不知道他这些歪心思。

    风雕的老巢位于骆山之巅另一侧的绝壁之下,平日里人迹罕至。

    “终于到了。”孙六猴弯下腰,对魏真比了个手势。

    两人匍匐下身子,趴在了一块。

    “师兄,现在怎么办?”魏真小声问道,他心头紧张,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不要怕,有我在。”孙六猴强自镇定,安慰道。其实他自己也是十分心虚,小腿肚子不住打着颤。

    他抬首望了望天,太阳早已升到半空,但四周仍旧雾气朦胧,阻挡了大部分视线。

    “再等等,再过半个时辰,这对畜生就要出去觅食了,到时就是我们的机会。”

    两人沉默下来,耐着性子等待。

    “小真子,说个笑话听听。”仅过了约莫十分钟,孙六猴的话痨病又犯了。

    “我不会。”魏真摇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师兄,你上次说过这对风雕有接近灵尉的修为,你呢?”

    孙六猴神情一愣,口里结巴了起来。

    “你问这个做什么?”语气微顿,他立即又摆出了一副师兄的姿态。“这个灵修间的等级划分,你还不知道吧?嘿嘿,让师兄来点拨你一番,免得日后人前闹了笑话。”

    “灵修嘛,第一步就像你这样,开启了‘灵引’,开始吐纳灵气,勉强称得上是灵士。灵士之间,按照等级依次分为一级灵士、二级灵士、三级灵士……直至九级灵士,九级灵士打通体内一条主脉,就称为‘灵师’了,这两者间的差距可就大了。”至于具体的差距,他却也说不上来,他自己还只是一名五级灵士。

    这些灵士间的等级划分魏真大概知道,只听孙六猴接着说道:“灵师之后,便是灵尉。后面嘛——”他挠了挠头发,续道:“对了,我想起来了,第四步是灵将。一旦成为灵将,那可是一方真正的霸主,御空飞行,威风八面,更拥有五百年的寿命,这才是令师兄我艳羡的地方!”

    魏真见他话语间流露出无限的向往,亦心随羡慕,正要开口相问,不知孙六猴又想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瘦瘦的尖脸上涌出一丝龌蹉的神色来。

    “咳!”魏真无奈咳嗽了一声。

    孙六猴面色微赧,从那猥琐的遐想之中醒悟,正要解释些什么——两声嘹亮的长啸陡然从悬崖下面传来。

    “它们出来了!”他脱口喜道。

    一阵狂风霎时迎面扫过来,两人趴低了身体,只觉头顶四周一暗,转瞬即又变得明朗,二人偷偷抬起半个脑袋,侧望空中。

    只见两道巨大的身影一前一后,挟着狂澜横扫之势,若箭矢般疾速冲上了头顶无垠的青空,盘旋间又很快化作了两点黑影消失在了视线里。

    “快、快!”

    孙六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大捆树藤,将一端扔给了魏真。

    魏真一手抓住,往后跑开七八米,按照先前商量好的计划,选定了一块半丈来高的岩石,在上面飞速绕了五六个圈,又牢牢打了个死结。

    “行了。”他招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