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合惊魂-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然后才有爱情、友情。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管他们是否因当时的社会原因还是父母及其他因素,他们一个自命神圣不可侵犯的抉择,足以令父母伤心欲绝,从始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从未读过书,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百行以孝为先’,但梁山伯与祝英台数载寒窗,读到点什么呢?”

  沈乐韵很长时间没有咋声,仿佛在忖度我的观点是否正确,好一会才说:“你好像不太认同爱情专一这种概念呀?”

  “自古以来,用情专一,确实好事,值得提倡呀!但是,到了某种原因,例如会伤害对方甚至危及生命时,专一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执着更于事无补,一旦处理不妥,就成了可怕的难以遏止的引爆器。所以,我认为,你的概念和锦文的‘一心多用法’是可行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年青的朋友们以及家庭已出现小小异象的父母们,请大家都把心放宽一些,大家都留一点空间给对方,凡事就好音量了!‘丞相肚里好撑船’嘛,丞相做得到你们也能做得到!总的来说,当一个人遇到感情困扰例如父母的反对;一方的移情别恋;第三者的介入等等,切莫模仿那些小说、电影、电视中所描绘的‘动人’情节一样轻易地产生轻生的念头。毕竟我们面对的是现实中的自己,在所谓之‘视死如归’的一刹那,请想想背后一双双比你还要绝望的眼神。所以朋友们!你们时时刻刻也要记住我这句话:一个人绝对不能用生命去做实践,因为这种试验从未有过一例成功的例子!这种实践永远都是注定失败的!大家都知道,我服的老鼠药要不是过了期,早已一命呜呼了,哪里还能与您们谈天说地呢!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朋友!”

  我一口气说完,沈乐韵仿佛听得入了迷,“韵,我讲得对吗?”

  “嗯,分析得很精辟。你的领悟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你不要夸奖了,我真的有感而发啊!”

  亲爱的朋友们!人一生之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许许多多不顺心、不如意的事:一个小孩子会为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而烦恼;一个学生会为成绩不理想而烦恼;一对情侣会为结婚而烦恼;一个已婚或未婚的人会为第三者的出现而烦恼;一个家庭会为无数的琐碎事而烦恼;一个有了十万元的人会为奋战一百万而烦恼;老人会为接踵而来的疾病而烦恼……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说不尽的烦恼,我们为什么还增加赌博、吸毒等人为带来的烦恼呢?朋友,请三思再思啊!昨天有人称呼你娃娃或小孩,今天就有人称呼你哥哥或叔叔,明天已经有人称呼你公公或伯伯!朋友们,你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南,你现在明白我今晚请你来的用意吧?”沈乐韵轻轻地说。

  “明白,你的意思是:通过我把你的意思婉转地转达给阿文知道?”

  “嗯,我现在真的难以取舍,我担心自己万一选择了高鹤会伤害阿文,而你们的交情又非同一般,通过你的转达效果会有所不同的!”

  “你确实与别不同,这么点微妙的心思也想到!不过,这一点你已无需担心,因为你们的心灵经已相互感应了!是真的,几天前他也找我谈过这件事,还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一心多用法’。这个方法对解决那些奇难杂证、乱七八糟的思想感情还真的奏效,其意思与你的概念如出一辙!如果人们遇到此类事情能有你们这等豁达大度的思想境界,那么原本许多辛酸、失落、惆怅和无奈的事情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了!”

  “是吗?”沈乐韵若有所思。

  “对了,韵,你不是说有点资料给我吗?”

  “噢,我还差点忘了。你等一等。”沈乐韵说着进了房间,一会拿出几封信。

  “信?你写给我的?”我有点愕然。

  “不是,是高鹤写给我的。”

  “哦?”我越发惊奇,“你先生给你的信我怎能看呀?”

  “不要紧,没有什么秘密,有几封对你的文章很有帮助。”

  “可是,偷窥别人的信是一件既不礼貌也不道德的事呀!”

  “是我给你看的,怎算是偷窥呢?而且我们已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了。”

  我又一阵感动:人生能有推心置腹的朋友真可谓凤毛麟角了,而且以自己的身份能得以面前这位倾国倾城的丽人的信任,一时间竟叫我热泪盈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二章
沈乐韵忽然说:“南,你先别激动,听完下文再说。”

  我脸一红,若大的一个人也顿感腼腆,吱唔道:“还有下文?”

  沈乐韵看到我的窘态,也不禁噗哧一笑,解释说:“他原本叫我把部分颇具建设性的内容放上网,让网民们评论是否可行,但后来我想到放进你的文章中有可能呈现出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你面临的压力也不轻呀!”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希望我能不辱使命。好吧,夜了,告辞了!”

  “嗯,好的,有时间多点过来聊聊天吧!南,你知道吗?与你聊天无拘无束的很愉快,而且你通情明理,也将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一个知己!”沈乐韵送我出门口,一直目送着我骑上摩托车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我真的有点受宠若惊,一位尊贵而美丽的小妇竟然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尊卑架子,还能与自己这种几近庸俗的粗野之夫如此投缘,还纳为知己,以至使其貌不扬的自己完全没有一点相形见绌的感觉,那种滋味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夜阑人静,白天车水马龙的大街,这个时候宁静得让人有点空荡。劳碌了一天的人们这时都熟睡了吧?所有的争执与烦恼都会在此刻暂告一个段落了。

  这个时候忽然令我想起一位朋友与妻子争吵后悟出的一个心得。他说:“人其实就好像一个气囊,当气囊超出了负荷的时候就会爆炸。”我现在细细想来觉得蛮有道理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朋友之间还是夫妻之间抑或同事之间,只要是人与人之间,时不时都会出现一些不太愉快的磨擦,而要想腾出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空间,就必须双方都要各自迁就一下、容忍一下,假如一方让一让,一方却逼紧一点,只会加剧矛盾的恶化,增加气囊的负荷。另外,一个人的微笑也是至关重要,当然不能是笑里藏刀那种,要发自内心那种友善的、坦诚的微笑,这样也能起到调解矛盾的作用。要是实在不行,本人建议大家不妨把主意力集中到一两件令自己开心的、会令自己笑的趣事上;再不是,就站在寂静的夜晚独个儿海阔天空地去畅想,因为这个时候整个天下都是你的。这样,你的心就会舒服很多!这是不是也是“一心多用法”的妙处之一呢?哈哈!随学随用。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一点,虽然已相当倦怠,但始终抵不过信件的诱惑。于是,我又再泡了杯浓茶,一封一封地读起来。当我读完这几封信的时候,那催人泪下的肺腑之言再也无法令我入睡了!

  信是高鹤在狱中写给沈乐韵的,那些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诗篇与本文牵连甚微,此处就不占大家的时间了。现在我挑选几封值得人们关注和讨论的信函,通过精简整编,得出以下一篇内容。其内容主要是针对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现代青少年的犯罪现象,以及怎样才能提高人民的修养素质。所以,本议题仅供参考,未必就能一一迎合大家特别是专家的观点,先谨表歉意!

  内容大致如下——

  一道墙壁或者一道铁丝网已经把自由与非自由断然地隔开了,一个意念加上一步之差也把自己隔开了,从自由的社会中隔绝到没有自由的牢狱里,这是谁的错?我在想这个问题!

  狱中的生活苦不堪言。在同样能灼伤皮肤的烈日下,劳动所得的成果却迥然不同。你们的劳动可以换取酬劳,我们的劳动是用来洗涤罪孽。是谁把我们搞成这样的啊?我们都在想这个问题!

  几年的时间里,我目睹了一个又一个的犯人经过劳动、道德、思想的教养、洗礼又重新回到原来的自由世界里,也目睹着一个又一个犯了不同类型的罪犯被押了进来,他们为什么要做这种既使自己不堪劳累又令亲人、子孙乃至祖宗都觉得蒙羞的事呢?每一个人都在想这个问题!

  昨天有一批诈骗、抢劫犯被送了进来,今天又有一批赌博兼贩毒的罪犯被押进,明天将有一批什么样的罪犯来尝尝这铁窗、锁链的滋味呢?

  这几年我一直留意这些来来去去的犯人,除了偶尔有一俩个年纪颇大之外几乎都是青少年,有些还是重犯。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犯罪的呢?相信这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是公众及教育界讨论的话题。而且在现代这个物质丰富、社会繁荣的刺激下,青少年犯罪率还略现上升趋势,这无疑是社会值得重视的问题。

  而犯罪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说,犯罪是因物质的引诱或极端的倾向从而诱发意识的执行而产生的。如此说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意识”里。

第十三章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在作案犯罪的那一刻,俱是受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所驱使。这种冲动为何会突如其来,我们自己也说不清。因为我们没法把持这种冲动,所以就上演了一幕一幕的罪案。这种冲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意识”而且是一种“潜意识”没有得到正确的发挥。什么是“潜意识”呢?要说明潜意识并不是三言两言就可以解释清楚的,那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大家可以翻阅有关书籍,这里就不费笔墨了。

  潜意识中其中两种特征就是直接造成人们犯罪的最主要原因:易受图像、物体的刺激和不识真假,直来直去。所以这两种特征往往会随着触角和意象而出现倾向。既然这种意识会出现倾向,我们就可以改良这种意识。要改良这种意识,我们就要从人们懂得思忖的时候开始。

  大家都知道一个共同点: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熏陶的人,他(她)的犯罪概率通常会比与之相反的人的犯罪概率要低得多。我们为什么常常能够从老人们口中听到“三岁定七十”这么的一句话呢?其真正意思就是:从我们这些过来人中,深刻地体会到,小时候的教育是直接决定一个人将来的命运。

  很明显,这“矛头”已直指孩子们。既然已经查明源头,我们就要把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道德、仁义、法制等等)像疫苗一样直接播种到孩子们的身上,使他(她)们从小就养成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然控制冲动的意识。只要这种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潜意识中滋长,邪恶的冲动就无机可乘了。没有邪恶的冲动,犯罪就会相应减小。而且,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股无名的火气,这股无名的火气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之一。虽说“江山易改,品性难移”。但是,当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性,亦即是说这种良好的品性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融解在潜意识里。这样,还有什么需要改的呢?哪里还有什么无名火气呢? 

  讲了半天,要怎样才能把这种良好的思想品德种植到孩子们的意识中呢?

  时下的父母们、老师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口头式的教育,而且都注重主科教育,对思德的教育总是轻描淡写。因此,孩子们对思想品德的认识就不够深入从而变得不够深刻,怎样才能做到深入呢?现在我说说本人愚见:首先,由老师或者*,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地分别列举一些我们日常经常遇到的带有犯罪意识的问题,然后由老师或家长面对面考核自己的孩子,再好加上情节示范,让孩子的意识里及早树立一个对那些犯罪意识的应变能力。从而让这种良好的思想品德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其实这样做,对父母本身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尊敬的父母们,您们明白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吗?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平时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是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你们的好与坏,往往就是孩子们模仿、学习的对象)。这样,当他(她)们遇到所有带有犯罪意识的动机时,已经自然生成的良好意识就能充分发挥它抵制那些邪恶念头的作用。而且当今社会贫富悬殊现象日益突出,还越拉越远,纯粹是蚊和牛比,金融危机也时有发生。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个平衡、良好的处事心态,否则,我们这些穷光蛋就会越穷越见鬼了。而要做到这一点,你良好的潜意识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小时望长大,长大怕学坏” 相信大家常常会听到一句这样的话吧?这就是做父母对孩子忧心忡忡的写照!然而,时下有很多父母甚至高官,因为金钱、名利的诱惑皆在以身试法,没有做到以身作则,这无疑给孩子“制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我们都知道,金钱、名誉毕竟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不可抗拒的诱惑,这虽说是我们没法避免的与生俱来的一种人性表现。但是,只要我们有了这个从小就树立起来的优良素质和高尚风格,潜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抵御那些不属于自己的满带邪恶的诱惑!

  何以会得出以上观点呢?大家都知道,我是2004年因外围“六合彩”赌博追数而伤人并被人插赃毒品而入狱的。虽说不上罪大恶极,但毕竟已经触犯刑法,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这几年残酷的铁窗生涯里,我认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囚徒,他们所犯的罪各不相同,但光是因赌博而间接或直接引致的罪案就有好几例。由于我们长时间接触并常常互说身世和经历,渐渐地让我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在众多的囚徒中,他们所受的教育都不深,一般都是小学、初中水平,上了高中的已经明显减小。而且他们对犯罪意识的认识也很薄弱、很模糊,当遭遇困境或者诱惑的时候,脑海中根本没有一种与之抗衡的意识,从而使他们存在着一种侥幸而铤而走险的盲目心态。当然,当中也不乏一些大学生和身居要职的高官,他们被庞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官衔所引诱,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实乃枉读圣贤书!

  综合以上情形分析,我们不难发觉,贯通整个人生的,就是良好的思想品德——简称品性。一个人,任你语、数、英等的科目成绩最好,若是欠缺了良好的品性,日后同样会令人忧虑,时下部分大学生的不正当思维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因此我们得出以下一个结论:一个人越早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接受教育与事例越接近,就越容易吸收、领悟,这样,无论你所受的教育长短,也能最低限度地懂得在以后所走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诱惑时所需要运用的应对意识。

  所以,教育界是否考虑把这个课题摆在学生学习的第一位?亦即是众科目中的第一科——层层深入的思德。

  2007年10月20日

  高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四章
高鹤提出来的建议是否可行,有待众读者和教育界去评论了。可他的信中有一封居然提及一个我一直想找的人。不用我介绍相信大家也知道这个人是谁吧?赫然就是传言可以在“六合彩”的号码未揭晓之前便知道结果的神秘人物——范华。

  在故事篇中,江泽深曾讲过此人学识渊源、深不可测,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智慧屡屡中特,却从不向人透露。莫非精通《星相》、《术学》、《易经》等的原理就真能可以未卜先知?

  高鹤的信中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我之所以锒铛入狱,只因自己的定力还未能从赌博那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兴奋而刺激的‘磁场’中做到收发自如所置,倘能及到范华一样,今天又何须对着天空上自由自在地翱翔的雀鸟长吁短叹呢?”从这句话不难看出,此时的高鹤对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充满着无比的悔意和无可奈何。

  这个神乎其神的范华与高鹤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那句话除了表面那层意思之外内里究竟还藏着什么玄机呢?这人越发变得神秘莫测了。为了揭开这个一直困扰着自己的谜团,无论如何我也要试一试,哪怕与他只有一面之缘,哪怕只有零点零一的机会。

  我按下了那天他在“香江野生动物园”门口给我留下的电话。

  “喂,哪位?”

  “华哥,是我,阿南,你还记得吗?”

  对方一阵沉默,显然是根据声音和名字在记忆中搜索。我补充道:“你还认得江泽深吗?”

  “啊!记起了,卖猪肉那个阿南。你好,你好,请问有何关照呢?”

  “哪里有本事关照你呀,只想和你聊聊天。”

  “聊天?我们好像不是同一行业呢?”口气中仿佛已猜出我想知道点什么,意欲收线。

  我顿感失望,蓦然想起一个人,急速说:“华哥,你认识高鹤吗?”

  “高鹤?……你与高鹤是什么关系?”语音中显得很惊奇。对方应该在想:一个屠夫与一个高层人士加上都算是有钱人(入狱前),门不当户不对,简直大相径庭,而且住的地方相距也不近,怎么想也没法扯在一起!

  于是我把怎样认识沈乐韵并一起探望过高鹤,以及试图写本相关内容的书籍等等,详尽地告诉了他,并咬住牙说出想和他聊聊的原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欣然地答应了,这真叫我喜出望外。

  亲爱的读者们、朋友们,相信最感兴趣的还是要数现在还意图在“六合彩”和其他各种赌博上大捞一把的信徒们。现在,只要是想发财的、一夜暴富的,就统统跟着我一起去拜访这位能知过去未来的高人吧!

  范华的外貌和特征我之前已略有介绍,此处就不作重复了。原打算到酒吧或酒楼谈谈的,毕竟有求于人,自不然要“意思意思”了,你们说对吗?出乎意料的是,他竟说:“你想知道更多、更清楚的话,就到我家里来。”哈,这更是求之不得的事啊!

  这一天适逢星期日,我草草卖完猪肉骑上摩托车按照他提供的地址一路找寻到……你们知道是个什么地方吗?讲出来准吓你一跳!

  一栋豪华得让人羡慕的独立别墅:四面围墙,严严密密的;楼高三层,单单门口两条……我都叫不出名堂的但是凭直觉就知道价值不菲的对了好像叫做罗马柱吧,少说也要七八万元,你们就知道有多气派了;一个不算很大,但布置得非常别致的花园。嗨!这等令人向往的豪宅,如果不是他引着,以自己的身世还真不敢走进去哩。

  我叹息道:这些人的钱的怎么来的啊!随随便便拿点零头出来已足够自己吃上一辈子了。莫不是他的能力果真如此神通广大?

  因为是星期天,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妻儿老小都逛街和逛公园去了,不过我觉得更多像刻意支开他们的。

  “南,喝茶。”像他这么高学识而且富有的人居然没有一点架子,确实令我觉得意外,这是否就是修养的一种表现呢?

  “谢谢!华哥……你和高鹤很熟的吗?”当他听到高鹤的名字时,马上转了态,还肯招呼我,看来他们并非泛泛之交。

  “是的,从中学到大学到出来社会一直都很投契。”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了。”

  “前几年我们还一齐做过‘六合彩’。”他竟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你们还做过‘六合彩’?”

  “最初是一齐做的,后来因交涉问题出了点分歧不到一年便分开了,各有各做。”

  “你是说,你一直都在做庄?”

  “对呀!”

  “你的意思是,你从来没买过马?”

  “我只做庄,从不下注。”范华弄了一下笨重的眼镜强调说。

  我的天,他的话简直出人意料,我急忙问:“那些人不是说你能未卜先知的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五章
“你听谁说的?”

  “外面都是这样传述的,难道是假的?”

  “不是假。”

  “哦?”我又瞪大了眼。

  “你都可以。”

  “开玩笑,我有这个本事就不用天天对着头猪了。”

  谁知范华一本正经地说:“是真的,你可以预测一会你从哪一条路回家,还可以预测今晚吃什么菜,甚至还能预测晚上啥时候睡觉!”

  “我不是说这种预测呀!我是说特别号码预测啊?”

  范华没有答我,看来外面的传言是真的——谁也休想从他的口中获悉点什么,自己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正想着,范华忽然问:“你玩六合彩玩了几年?”

  “差不多五年。”我不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只好据实回答。

  “感觉怎样?是输还是赢?”

  “输,险些连命也搭上。”

  “这几年当中,据你自己了解,彩民;开票者;庄家,哪个才是真正的赢家?”

  “整体说是庄家赢,不过也有个别输的;彩民好像也有个别赢,只是百中无一;只有开票者才是稳操胜券的,虽然存在一点风险,但不对劲的时候他可以玩‘人间蒸发’。”想起小刘,我就无法放下心中的愤怒和压抑。

  “既然如此,彩民们为何还会继续痴迷下去?”

  “上了瘾,没法左右自己的思想。”

  “这只是其一。其二:你听说过有人赢过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事例吗?”

  “听过,不过万中无一。”我想起了李老师的亲戚阿忠。

  “是不是很动心、很吸引呢?”

  “那当然啦,这种声音很动听,经久不衰,每到开马时这种声音就在彩民们的耳边响起。”

  “这种声音是不是耐不耐就有点规律地分别从彩民、开票者或者庄家口中传出来?”

  “是的。”

  “你现在明白点什么吗?”

  “……你是说,那些中了巨额的风声,多数是开票者、庄家甚至彩民发出来用以迷惑人们心智的一种信号?”

  “正是。不过也确实有个别幸运儿中过一百几十万的。但是,那些钱最终也进不了他的口袋。因为他会自然而然地一点一点的‘还’给庄家和开票者,不用多久,就会‘清还’了,而且经常会‘多还’!”

  范华的话又令我想起了开初赢了一百几十万,到最后落得精神病的阿忠和……也记不起是谁说过的一句话“输者固然是个输家,但赢者最终也会沦为输家。”现在再细心想想,原来赌博特别是豪赌,竟然是那么可怕……

  “这么说,外面流传你能预测特别号码是假的了?”

  “当然是假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未卜先知。所谓的未卜先知,只不过是人们使用一种常规的推理法,而这种推理法并不是无所不能,对六合彩而言就没有一点用处了,而且我亦没有特异功能。另外,你最想深一层,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张扬的吗?所以我所有的操作全是通过电脑、传真、电话等方式来完成,就连款项交涉也是用电脑操纵,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在干什么,只隐约觉得我的举动好像与六合有关,却不明内里的所以然。而当需要用钱时就到银行取,外界人士看到自然以为我有那种本事了。”想不到范华会把内中“奥秘”和盘托出。

  “原来是这样。难怪外面有这么多传闻了。”

  “不然,你以为是怎样?难道你还会相信那些谣言?”

  “自那天见过你的风范以后,我还真的以为有这种能耐的人。”

  “所以凡事不可只看外表,‘人心隔肚皮’,心怀鬼胎的大有人在。”

  “那也是,事关‘戳背脊’和‘戳水’是某些人的专长,还是小心的好。这样看来你做庄赢了不少钱呀?”

  范华谦和地笑了笑,也没说赚多少,只是解释说:“做庄必须有相当资本,同时要掌握一些规律,还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切莫参赌。有些人就算在‘六合’上赢利,说不定又会陷入另一个困境,毕竟赌博无论赢或输都会令人无法自拔,输比赢更刺激,它会使人失去理智,赢未必就比输好得到哪里,因为但凡有赌博意念的人大多都有一个欲壑难填的心和一种难以解释清楚的不易控制的‘瘾劲’。那时高鹤能听我劝,就不至于如此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高鹤信中那句话的意思了! 

  范华接着说:“其实,时下很多人在闲暇时,很自然地三五成群聚集一起搓搓麻雀、猜猜谜语、玩玩扑克。那是一种无聊时候的一种精神寄托,美其名曰‘松弛神经’。如果每一个人皆可保持一个健康、平和志在娱乐的心态,那自然是一个无可非议的现象。但是,一旦有心生不良,欲念无法把持的时候,很容易就成了一个赌博的形式,而这个形式就是把你引入困境的开始。”

  “华哥,你好像对这方面很有研究啊?”

  “自从高鹤出问题之后,我确实对赌博这种一直困扰人们已久的‘成因’下了点工夫。”

  “是吗?可以讲来听听么?”

  “没问题。”范华很爽朗。

第十六章
下面全是范华的心得体会,我们只管听,再好一面听一面吸收,不然会白白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笔墨。他说——

  放眼当今社会,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着赌博形式,谓之“博弈”。

  说到博弈,我先带大家认识一下博弈知识,要认识博弈知识,我们就得从《博弈论》中说起。也许大家一听到有个“论”字之类的书籍就会觉得头痛或者打瞌睡。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在阅读这类书籍时,慢慢读,同时结合自身经历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例子或者将会面临的抉择,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就不难融会贯通了。当中的人生哲理除了给我们无穷的启迪之外更多的理论知识还能有效地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获益匪浅。而《博弈论》中的负和、零和与正和博弈就是其中浅而已懂之一。至于颇为复杂一点的需要一定事例和程序分析的“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等的要有一定数学知识的博弈,此处就不加言论了。这里我不妨简单易懂地说说以上这几种无处不在的博弈结果。

  假设我是一个打工仔,你是一个老板,我通过勤劳的工作为你做出了成果,你理所当然会付给我相符的工钱,而你从中亦获得相应的利益,属于一种双赢的结果。人们做生意、开厂房、开公司、交易买卖,等等,这些都是正和博弈。

  我们谁都知道,任何一种赌博一定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人进行。赌博的结果必定有赢有输,亦即是说只有一方获益。而获益的一方绝不会因为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