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俑密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雕像上的高耸发型,乍一看就变成了一只幼小的绿咬鹃,有着色彩斑斓的羽毛、雪白的胸脯和长长的尾翎。古代玛雅贵族与祭司常用绿咬鹃的尾翎作装饰。它成为他们高贵形象和品格的象征。它的嘴上衔着一条链子;链子上挂着一个海螺贝壳——羽蛇神的标志。
把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这个独特的场景告诉我们,当帕卡尔大君死的时候,他又作为羽蛇神而再生了。
产于中美洲雨林地带的绿咬鹃有着光彩夺目的名贵羽毛,当这些羽毛被用来装饰毒蛇的时候,就象征着高翔的灵魂的再生、复活和永生。海螺的大贝壳被当做宣布典礼及其他事件的“喇叭”来使用,因而象征着对风的掌控。
覆盖在帕卡尔大君嘴上的那只蝙蝠,具有一个戴着帽子的小人的外形特征。他的双臂高高举起,意味着把他自己作为牺牲供奉。他敞开着衣服,暴露出一颗纯洁的心。在他的额头上带着144000这个数字(图73)。这个数字暗示帕卡尔大君能够看到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玛雅人的圣书《波波·乌》(Popol Vuh)当中有一段话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被赋予智慧,他们能看得很远,他们成功地了解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当他们观察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能看到周围的所有事物,然后他们紧接着思考天堂的弓形结构以及地球的圆球形外观。他们的智慧是伟大的,他们看到了森林、岩石、湖泊、山脉和峡谷。他们真的是值得赞美的人们。他们能够了解一切。”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玛雅人的图形密码(2)
和覆盖着帕卡尔大君脸部(图74b)的小人一样,在维拉科嘉(图74c)的坟墓中的图画上也有同样的小人,他戴着帽子,与他相伴随的也是同样的数字144000。图坦卡蒙佩戴的太阳射线形项圈也包含有同样的编码信息(图75)。圣甲虫形胸针是裹在图坦卡蒙木乃伊绷带里面的143件珠宝饰物当中的一件,它也包含有关太阳的信息(图76),图坦卡蒙是裹尸布里面的第144个目标。
玛雅人是技艺很高的石匠,玛雅人的遗址内散落着成百万块石雕,其中最大的一块,现在没有人能够解释。
1905年,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大块奇特的石碑,他们称之为科潘石碑J。这块石雕(图77)在玛雅人的象形文字中是不寻常的,它既没有按竖排也没有按横排书写,而是按斜线排列。虽然这似乎并不十分复杂,构成句子第一部分的象形文字如图77b所示,从标记为0、1和2的位置开始。
石碑J(图77)及其所包含的信息为我们理解“Popol Vuh”这个词含义提供了新的视野。
考古学家们努力去理解“Popol Vuh”这个词的意思,“Popol Vuh”这个词字面翻译为“席子之书”。为了使这个奇怪的称呼符合一本圣书的名字,他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或许在古代,全家人一起坐在席子上读这本书。
石碑J的解码信息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线新希望。认为帕伦克棺盖就是最初的《波波·乌》的观点看来似乎是合理的,“席子之书”向追寻者和思想家们隐藏着自己的秘密。这显然有如下几条理由。
首先,帕伦克棺盖缺了两个角,这表明信息已经被隐藏进去,而且我们注意到石碑J的全部四个角都不见了。其次,它对金字塔里面的追寻者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它所包含的信息是隐蔽的。玛雅人众所周知的唯一一本明显编码的书是科潘的石碑J。它所使用的编码技术与一张编织、折叠的席子的图案设计相似。因此,我们称做“惊人的帕伦克棺盖”的破解版本,一定就是玛雅人失传很久的圣书——《波波·乌》。
《波波·乌》——即那个棺盖——向考古学家们隐藏着自己的秘密,因为编码故事主要是精神上的,它并不打算供盗墓贼或考古学家们使用。对那些把生活中的精神因素置于首要地位的人们来说,把它编成密码是为了保护、保留和维护这些信息。它还成功地把更多的信息压缩到一个更小的空间里面。重要的是,它表明那些对信息进行编码的人们或许要比今天的我们聪明得多——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应该聆听他们诉说的内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