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三国策-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祭天册封当日,当着蜀中文武面前,刘备连连叹息道:“此真乃忠臣呀。”
随后,刘备命人将王累的尸身加以厚葬,并赠其谧号:忠烈侯。以王累从事的身份,死后竟连升数级,加封成侯,这在史书记载中是绝无仅有的。刘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死人来收拢民心,以昭示自己厚士待人的正统之风。
不过,这是对归附的蜀中文武,对于同族的刘璋刘备可没有什么客气,他先是着令将刘璋一族迁出成都,安置到了偏远的汉嘉郡,然后又将刘璋贬谪到羌胡聚居的广柔一带。刘备这样做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防止那些仍然忠于刘璋的势力打着刘璋的旗号动叛乱。
就在蜀中烽火连天之际,中原也不安宁。
虎视眈眈河北许久的曹操在建安七年三月末,出动五万大军再一次围攻邺城,这一次袁谭袁尚兄弟再没有联手抗敌的可能了。因为早在一个月前,袁尚和袁谭之间暴了一场大战,结果是袁尚大败,其封地甘陵、安平、勃海、河间,中山都被袁谭占领。袁尚只得孤身投奔幽州的二哥袁熙去了,现在进攻袁谭正是最佳的时候。
当然,在北征的同时,曹操也没有放下防备高宠北上之心,在宛城一线,他继续以骁将曹仁为主将,率二万精兵扼守宛城,而在徐豫一线,大将于禁和乐进各统一万士兵沿着沂水布防,以阻止有可能的高宠北进部队。
与此同时,一直密切关注着巴蜀动向的徐庶也给远在金陵的高宠送去了最新的情报。
在这几个月里,是高宠难得的享受家庭生活快乐的日子,江东民殷府丰,就连天灾也避着走了,往年时常生的春涝今年没有生,引水灌溉措施的到位让开垦荒田的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在淮南的九江、庐江两郡,在袁术时期被荒芜的田地差不多被新近南迁的流民垦荒完了。
流民——,自高宠统一了江东之后,流民问题就一直是令他最为头痛的难题。每一年的春夏之交都会有大批逃荒的难民从北方的徐州、豫州等地逃来,他们远离故土出来,为的是讨上一口饭吃,维持最基本的生计。
由于要支撑庞大连续的战事,曹操虽然也实行了屯田政策,但“五五”比例的赋税分摊方式比起江东刚刚颁布的“三七”政策来。剥削无疑要重了许多,这也是众多百姓冒着被杀头危险逃往南方的原因所在。
在彻底平定了孙氏残余势力之后,高宠的后方已经相当的安定,越汉两族百姓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的和睦,加之这一年多来,高宠尽可能的避免大规模征用军屯、民屯青壮劳力作战,这使得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基本的保障。而曹操则刚好相反,因为要应付来自南北两方的重压,他不得已强征抽调青壮民力充实到队伍中,以补充损失的兵员,这使得在田地里干活的人就只剩下了老弱病残之人。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姿国色
寿春,位于淮水畔的这一座城市已经渡过了他最辉煌也最黑暗的时期,那时的它青史留名,虽然这个名声多半和臭名昭著的袁术相连在一起。而今,在刘馥和张辽的并力治理下,这里已经成为连接江东和中原之间的一座桥梁。
南方的开放和北方的封锁就象被淮水分割开了一样,一面是阳一面是阴。在治理政务方面,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高宠奉行的是敞开的海纳百川的气量。而曹操因为要同时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所能做的是闭关封锁的铁笼政策。
由于多年的战乱,中原已残败不堪,虽然在曹操屯田新政的刺激下,颖川、陈留、许都等地的生产有了恢复,但在与高宠的竞争中,他已渐渐落后了。
淮水畔北山。
刘馥与张辽正在巡视着淮水防线,这二年多来,他们一文一武,处得倒也融洽。
“文远放心,这淮水沿途我都吩咐县、亭组织劳力巡视了,要是有曹军的探子渗透进来,相信不久就会现。”刘馥信心十足的指了指在山脚下忙碌的民夫,道。
远远的看去,一条沿淮水布防的简易烽火防线已经完成,在各个容易泅渡的各个渡口,由当地县、亭组织起来的地方治安力量很容易的就能将可疑份子揪出来,这样既能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又能调动百姓守土卫家的积极性。
张辽勉强笑了笑,应道:“有元颖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只不过,只不过我们每年都这样以防御为重点,我心不甘呀!”
刘馥转头,却见张辽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楚,他安慰道:“文远又在想念高顺将军了吗?”
张辽沉默良久不语,一起追随温侯的兄弟,至今时还活着的就只剩下了自己一人,本来还有高顺作了伴,但新野一战高顺又战死沙场,这让张辽心中感到了巨大的落寞。
“元颖,曹操北征河北,中原空虚,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想向宠帅请令出战中原!”张辽大声道,他的目光痛苦而深遂,越过淮水,直视北方。
“可是曹操还派了于禁、乐进两将分驻徐豫,我们手中只有三千不到人马,如何能战?”刘馥虽是文官,但这样明显的差距他还是看得到的。
张辽沉稳的笑了笑,道:“这就是我要向宠帅请战的原因,李通将军抵达合肥已有二个月了,有他们在后面接应,我就能够放心大胆的率雁北骑直插于禁、乐进两军地结合部。一旦成功,则可以挥师直取许都,进而威胁宛城曹仁的背后!”
这是一个极具冒险和战略眼光的大胆构想,望着张辽自信的脸庞,刘馥看得出,张辽谋想这个计划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设想恐怕在赵云部离开之后就有了。
金陵春早,四月初正是桃花漫开的时节。
“宠帅,寿春张辽来信请战!”清晨,高宠刚刚起床梳洗完毕,鲁肃就急急的持着一封信赶了进来。
“子敬来得恁早,是文远按耐不住了吗?”高宠擦过一把脸,问道。
鲁肃神色一怔,问道:“宠帅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
高宠微微一笑,接过张辽地书信仔细看了看,道:“文远提议乘着曹军主力北上的机会,以雁北骑骑兵为主力,沿颖水斜插到于禁和乐进之间,从而一举突破曹军的防线,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想了想,道:“宠帅,我军在淮南防线上,一直以守御资态示敌,如果能改变一下被动挨打的局面,自然是最好。但是大规模北伐我不赞成,原因有三,一是我军在淮南的兵力只有文远和文达两部七千余人,其中能够胜任长途奔袭的也只有文远的雁北骑,不过万一突进的先进部队受阻,我们没有援兵增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吃掉;二是曹操在北征之前留下了于禁、乐进分镇徐豫,可见其对南方战线还是相当的重视,一旦我军的意图被敌察觉,我想曹操会毫不犹豫的从其它地方抽调精兵赶来围剿,到那时我军进不得进、退无可退,局面将十分的被动;三是考虑到江东地内政,虽然现在百姓生活安定、府库存有余粮,但人心思定,在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之前,我以为小规模骚扰可以实施,主力北伐则还不是时候。”
高宠听得频频点头,以鲁肃的才干,只负责治理州中内务实在是屈才了,在军事谋略方面,鲁肃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且,由于主管内政的原因,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更加的全面,更加的具体。
“子敬考虑的是,我之所以选择西重东轻的布防策略,目的之一是荆州位于江东的上游,地理位置重要,目的之二就是考虑到淮南离江南太近,一旦战事有什么变化,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基就会遭到破坏。”高宠道。
鲁肃道:“可是从这信中语气来看,文远求战之心日切,如果我猜测的不错的话,高顺的死和赵云西调两件事对他的心里影响很大,宠帅要是完全拒绝的话,恐怕反而会让他产生更大的芥蒂,那样可就不妙了!”
高宠沉吟了一会,道:“子敬提醒的是,我正好接到元直的消息,不日动身赶回襄阳去,现在就先绕道寿春一趟。”
鲁肃喜道:“宠帅能亲自去,自然是最好了!以肃之见,文远的计划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行。宠帅到了淮南,可命李通将军率部屯兵淮水,然后再命文远率雁北骑渡淮佯攻,这样既是锻炼了队伍,又能起到以攻代守的作用。”
高宠笑道:“子敬果然是老谋深算,我走之后。江东这边的事务就由子敬全权处置好了,有紧急的情况可自决断。”
芍坡,七里堤。
一处青翠的竹林将几家农舍遮掩得忽隐忽现,在农舍前的清澈溪流中,自由戏水的鸭子和岸上忙碌的人们相映成趣,像是一副清新淡雅的山水图画。
天上细雨朦朦,落在竹叶上,“沙沙”作响,竹林间,一个红袄绿裙的十五、六岁少女正跳跃着采摘着生长于潮湿地上的磨菇。在她身旁的另一只跨篮里,还放着几根沾着泥土的新鲜竹笋。
“姬儿,回家吃饭了!”一个娇柔婉啭的声音传来,从旁边收拾地干干净净的农舍中,走出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瞧年纪在二十五、六左右,在她那张清丽脱俗的脸庞上,透着一丝平静和幸福。
“娘,哎——,我来了!”少女高声应了一句,提起竹篮快步奔跑起来。
“你这孩子,不能跑慢点吗?”妇人爱怜的嗔怪道,她的双眸灵动的眨了眨。脸上虽然不施粉黛,却更添了几分惹人爱怜的冲动。
这时,少女忽然间脚尖绊了一下,身子一个前扑,便向望倾倒了下去。她手中的竹篮也随即荡漾开来,纯白的磨菇和黄黄嫩嫩的竹笋一下被抛散了出来,散作朵朵星星点点。
“小心!”一双大手及时的伸了过来,将少女刚刚育的身躯扶住。
少女转头看去,惊喜道:“张叔叔,你怎么来了!”
在少女地身旁,张辽的身影就象一座稳重厚实的大山,紧紧的护住了所有侵犯它领地的敌人。这一对母女就是在下郊城中逃脱的貂蝉和吕姬,在张辽驻防寿春的这段时间,她们母女选择了去过一段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
这二年来,她们的生活安宁而平静,除了张辽会不时的来探望外,连这里的邻居都只晓得她们是从北方逃亡过来的流民。
平平安安的把吕姬扶养**,这是那一晚吕布最后的嘱托,貂蝉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相忘。因为那是她一生最深爱过的男人说过的话,因为她们的生命是这个男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来的。
“温侯——!”每当夜深人静,枯坐青灯时,貂蝉都会沉浸到长安城中那两情相悦、笑语温存的欢愉之中。
张辽笑了笑,问道:“这些天,你们娘俩过得还好吗?”他这句话虽然是接了吕姬的话头,但他的眼神却始终盯着不远处的貂蝉。貂蝉的身影孤单的独自伫立,安安静静的,就仿佛一棵娇弱的白色的水朽,她身上穿的淡白色衣衫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舞,又好象是湖水中身姿潇洒的鱼儿,她能在水中摇曳穿梭,自由自在,这一种然物外的美让张辽心神摇曳。
雨丝落在貂蝉的肩上,就悄然化开,仿佛连雨都不能承受这一份美丽似的,与吕姬少女的活泼相比,招蝉成熟的风姿更会让男人心动。
“还好。”貉蝉声音淡淡,一如以往。
“过一段日子,我也许就要出征了!”张辽尽可能的放平自己的心情,说道。
“去哪里?”貂蝉怔了一下,问道。上一次高顺来向自己辞行,说是要到战场上替温侯报仇,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次张辽也要上战场了,他又会怎样呢?
“北方。”张辽道。
“北方——,记得要活着回来!”招蝉喃喃道。吕布已经不在了,报不报仇对于貂蝉来说并不重要,她知道有战场上的撕杀就会死人,强者生,弱者死,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是你要我回来吗?”张辽眼神中惊喜一现。
貂蝉一边转身回屋,一边道:“温侯不在了,我不想你抱着一个誓言去战场,你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生活。”
貂蝉的话随同她的身影一样,消失在这清翠安详的平静之中,对于她来说,曾经的那个貂蝉已不在了,留下的是一个安安静静缅怀着梦想的普通女子。在这个小村子里,她会度过余下的一生。而对于张辽来说,也是从吕布的影子下脱出来,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了。
建安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高宠携淮南重要的谋士将领陈登、李通到达寿春,在与张辽、刘馥会面之后,鲁肃提出的以守代攻方略最终获得了全体人员的认可。
五月初,高宠乘船回到荆州,在全面汇总了收集到了巴蜀情报之后,高宠毅然决定赶往江陵察看水师训练成果,因为在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江陵的位置变得更加的重要。
进,它是水路上攻取巴蜀的跳板。
守,它是阻挡蜀中敌人来犯荆州的门户。
与之同行的,还有文聘的一万荆州水师,他们将和甘宁的锦帆军一道,成为高宠沿江进攻巴蜀的主力。虽然蜀道艰难,无论从水路还是6路进攻,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面对刘备的强势扩张,高宠决定乘着曹操北征的时机,西取巴蜀。
“宠帅,刘备强取蜀中,已失民心,我们如果能联络那些仍然忠于刘璋的势力,就可以事半功倍,并陷刘备于孤立之中。”周瑜对高宠的决定表示了完全的赞同。要彻底消除巴蜀对于荆州的压力,只有攻取这一条道,现在荆州四乡平定,北方又暂无战事,正是让甘宁和文聘两支水军挥自己的优势的时候。
“宠帅,南中一带在刘璋的儿子刘阐率领下仍然在有序的抵抗,在其它一些郡县,据情报熟悉,也有一部分蜀中将领是迫不得已投降了刘备,只要我们振臂而呼,他们就会群起响应。”徐庶道。
让徐庶懊丧的是,在诸葛亮迅雷疾风的攻势下,徐庶派驻到巴蜀的人员还没有完全挥作用,刘璋就已经完了。好在就算这样,联络蜀中武将的设想还是可行的。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路入蜀
西陵,丁奉将战船驶入曲折激流的峡谷航道,这一带逆行是长江中最危险的一段,在汹涌奔流的江水之下,险滩暗礁比比皆是,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船倾沉没。
“将军,前面是益州地界了,我们不可以再往前了!”掌航的老卒劝说道。
丁奉稳稳的站在船头,两岸的止崖上间或有猿猴灵活的跳跃着,它们看似轻巧的将身子吊在藤蔓上,一边采摘着青涩的果子一边探出身子打量着江水中挣扎的孤舟。也许在它们看来,这些逆水行舟的船只是那么的不自量力,竟然妄想着征服天地本来。
“继续前行!”丁奉毫不犹豫能吩咐道。
一天前,他刚刚接到江陵甘宁送来的消息,宠帅正在筹划着西攻巴蜀的计划。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都让丁奉兴奋莫名,在拿下荆州之后,水师在高宠军中的地位已在无形中削弱了,这共点从六大一线劲旅的配置上就能看出端倪。虽然其中有甘宁、文骋两支水师列入,但比之以前一家独大对的风光,还是要差了许多。
北方——,是骑兵纵横的舞台。
水师的机会现在只有一处,巴蜀。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西陵驻扎了这么久,丁奉心中对蜀道的艰难是相当的清楚。几乎每几天就会有破损倾覆的商船从上漩飘来,其中不乏被泡得涨的尸体。只有熟悉航道的老舵手才能从两岸的蛛丝马迹中找出方向。
“我必烦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礁一弯牢记在心里才行。”丁奉暗暗誓,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一旦锦帆军失利,在后面的文骋江陵水师就会取而代之,只要一想到傅彤那一张长着浅浅胡须的粗豪面容,丁奉就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傅彤,你笑什么。这一次你没有一点的机会。”丁奉嘴边浮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与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甘宁,作为锦帆军领的他此时最渴望一场大战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江东第一员大将的威名。
就在甘宁和丁奉肴手准各西进之际。襄阳,一场究竟西进还是北伐的争执随着高宠的到求而变得激烈起来。
而执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双方不是旁人,正是周瑜和徐庶。
“宠帅,曹操为争大势而兵河北,中原势必空虚,我军只要能击破宛城当前之敌,扬鞭许都将易如反掌。如果我们丧失这一次机会,则一旦曹操顺利拿下河北。等兵实力大涨之后,我们再要北伐可就难了。”周瑜言词犀利,一针见血。
周瑜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从樊城之战中获取了相当自信的他这段时间憧憬的就是北伐中原,一统山河的荣耀。性情中充满了冒险精神的他喜好的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快意,渴求的就是以少胜多,与强敌斗智斗勇的快感。在他的心中,考虑的更多的是对自己这一边有利的因素。
与周瑜恰恰相反,年少时曾仗义拔剑的徐庶在四处流浪了几年之后,重学诗书兵法,然后又被高宠委以重任,这么段随军征战的经历让他性子由急噪变得沉稳起来。而何宗的暴露也让他对曹军多了几分警觉和小心,所以步步推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他的要选择。
“公谨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我军要北伐中原,必先破宛城,然此城城固壕深,守备森严。守将曹仁又为人机警,我几度派出细间想潜入城中打探,皆不得其法。今若强攻城池一时不下,则我军将陷入被动矣。到那时刘备极有可能己彻底剿灭了反抗势力,如果他兵出蜀中威胁我荆襄,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遭受两面受敌的困境。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一种结局。”徐庶反驳道。
周瑜不以为然道:“曹军在樊城吃了败仗之后,一真紧守城门不出,想是怕了我们。如今我等士气正旺,合我荆北黄忠、朱桓、太史慈、凌统四部近三万精兵围攻宛城,克敌必复,再者,我们还可以在淮南方向作出佯攻的态度,对于禁、乐进牵制,我就不信曹军抵挡得住。至于刘备,我以为由甘宁将军率锦帆军扼守在江陵就可以了。”
“公谨,你莫忘了曹休曹纯的虎豹骑正驻守在宛城。我们以步兵为主进攻,胜时当然无虞。万一遭至败绩,则将陷入敌骑尾追的困境中。”徐庶毫不示弱道。
“哼,你说来说去,不过是想让宠帅西攻巴蜀。可是等你攻下益州时,曹操有可能已拿下了河北的冀、并、幽、青四州,到那时我们的实力才涨了一点点,曹操到就涨了一大截了。”周瑜大声道。
听得两人的争论,高宠不禁皱起了眉头。周、徐两人的意见看似南辕北辙,其实终途是一样的,只不过过程不同罢了。周瑜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冒险倾师北上占领中原,从而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取得全面的优势,这是短时间内获得天下的最好办法;而徐庶则以为应当一步步实施扩张的策略,拿下益州既贯彻了先打弱敌的战略,又能消除来自长江上游的危险。无论自己取哪一种选择,都将是有所得包有所失。
从感觉来说,周瑜的设想充满了大胆奇丽的想象,兵进中原——,这是每一个江东子弟无法遏制的渴望,从春秋时的吴楚北伐,到项羽起兵反抗暴秦,其中都有着这一种复杂得难以说得清楚的情绪在里面。
这是对中原强盛文明的向往。
这也是对那些瞧不起南方人的北方士族的反击。
周瑜是南方人,他能感受得到那些落魄流亡到江东的士族眼神中的高傲,这一点高庞也能承受得到。所以他很清楚的周瑜心中的那一份激荡。
而徐庶不会有这一种复杂的情感,本身就是从北方流亡过来,且是庶族出身,士族阶层的那种几乎与生俱来地高傲他是没想到,所以,徐庶更多的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剖析战局的得与失。在地他来,在经济上已渐渐的赶北方的江南可以选择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你们说曹操北伐河北会不会是一个陷阱?”一直在聆听着周瑜和徐庶争辩的刘晔突然问道。
刘晔这一次是押送了工部新研制的舰炮而来。改进过的舰炮拥有比以前更强大更精准的威力,甘宁和文聘两部是装备这一批新式舰炮的第一批部队。
“子扬有何高见?”高宠问道。
刘晔沉吟稍臾,道:“战场相争,决定胜负的因素在于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今若北伐虫原,则犹如当年袁本初之官渡,曹军之长处依然是骑兵之奔袭迅,是内线作战补给容易,而这些都是我军的短处。北伐中原我军的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曹军的威胁之下,到时候就算拿下了许都,也无法舍身而退。还有,晔以为就算是曹操举兵河北,他也极有可能留下相当的军队在黄河之南策应。一旦我军北伐,就很可能遭遇曹操布下的口袋阵。”
刘晔讲得相当的细致,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具体的战术方面,这是周瑜和徐庶方才争论中没有谈到的,作为掌控全局的都督和军师,他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战略层面上。
高宠细细的倾听着众人的意见,虽然周瑜的设想曾让他有一点点的动心,但理智告诉他徐庶和刘晔的提醒是正确的。
高宠沉声道:“如子扬所说,我军的长处在于拥有第一流的水军,拥有在江河湖泊作战的丰富经验。樊城一战,夏侯淳舍弃自己的这些长处,远道南来结果被公谨用水攻计杀得全军覆,这就是不懂得扬长避短的害处。眼下庞军师和赵云将军在西凉一带受制于人,不得不退守到了更偏远的陇西一带。没有他们的支持,单单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北伐,实在过于冒险。所以,我决定先实施征西战略。”
建安七年五月七日,高宠在与周瑜一番单独叙谈之后,留周瑜继续驻守襄阳,自己则与徐庶、刘晔随文骋的水师一道兵江凌。
江陵点将台外,长江中,战将云集,舰船罗列。
上百艘装载着新式舰炮的蒙冲战船整齐的排列在江中,接受高宠的检阅。在高宠的左右两边,甘宁和文聘互不服气的相互瞪视着,悬挂着锦帆军旌旗和江陵军旗帜的战船各不相让。锃亮的刀枪昭示着他们霍霍的战意。
“宠帅,像看这军中将士士气哀昂,正是一战之时。”面对前来视察的高宠,甘宁信心十足。
“甘椅军,你的锦帆军可战,我的江陵兵卒也是不差!”文骋面带不服高声回道。归附后还没有立过寸功的文聘自然希望这一次作战能立下大功,以便改变甘宁等人的轻视,他要堂堂正正的证明江陵水师是配得上一线劲旅这个称号的。
“两位将军不必争了,以庶之见,这一次你们谁也逃不脱的。到时要是宠帅赶你们上阵,可莫叫苦不迭呀。”徐庶笑答道。有竞争并不是一件坏事,甘宁和文聘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该慎重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慎重的,这一点不必担心。
如林整齐的舰船让高宠底气足了不少,他边走边问道:“兴霸,这江州敌情如何。”
“江州守将严颜本是刘璋任命的巴东郡都尉。此人老辣弥坚,稳重有加。在刘备袭取巴蜀之时,他曾经孤守巴东一个多月,后来被张飞设计擒获,这才不得已降了刘备。我们要从长江水道进蜀,就非过他这一关不可。”甘宁恭身答道。
从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对严颜相当的敬重。事实上,少年游历巴郡时,甘宁和严颜有过交道。当时刚刚起兵的甘宁正遇上前来围剿的严颜,两人这一战打得昏天暗地,甘宁善攻、严颜善守,正所谓是旗鼓相当。只是后来刘璋的增援不对赶至,甘宁这才大败不得不遁出蜀中。
正因为甘宁是巴郡人氏,所以对于蜀中的地埋情况相当熟悉,民谚有云:蜀道之难胜过上天,巴蜀的长江水道千难万险,每年沉于江中的船只不计其数。沿江的栈道更是弯弯曲曲,时断时续,昔年楚人伐巴国,虽然实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却也经过了七十余年的征杀,才最终彻底让巴人放弃了抵抗。
“宠帅,眼下刘璋次子刘阐在萧中一带得到雍闺、黄权、霍峻等人辅佐,起兵和刘备相抗。我们此时若能出兵相助,必然会获得他们的支持。这样,我们在进攻江州的同时,不妨另遣一路偏师由交州入得巴蜀,这样两路呼应,岂不更有胜算。”徐庶谏道。
“嗯,我欲让伯言为偏师都督,率兵出征,军师看如何?”高宠点头说道。
“可,伯言少年英雄,又有攻打交州的经验,正是最佳的人选。”徐庶道。
“那好,就这么办。你令随军参谋拟一份命令,送注交州。”
“是。”
由交州入南中的道路虽然有蛮夷阻挡,大部队通行不易,但比之水路上江州的一夫当关,还是要容易一些。而且,根据徐庶的情报,潜入蜀中的间作已和刘阐势力接上了头。这样一来,由6逊担任南路入蜀地统帅,高宠则亲引甘宁、文聘两支水师从江陵逆江而上,这样就算江陵这一路受阻,6逊的那一路也能直插敌之背后,形成夹枚之势。
战鼓隆隆,奔腾的长江水不停的拍打着船板,似乎是在倾诉战争的残酷,然而,对于渴求胜利和荣耀的战士来说,残酷和血腥更能让他们疯狂。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间计
成都,沉浸在初占益州喜悦之中的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劝说治理郡、县,大力整肃刘璋时期相对自由的官吏管理制度这使得原本分散的地方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这一种集中使得地方官员上下其手的可能一步步的削弱,不少豪强势力由此心怀不满,打着刘璋旗号反叛的情况时有生。
正当刘备忙于剿平叛乱的时候,江州方向送来了紧急的军奏:高宠在江陵整训水师,极有可能在近日举兵入蜀。
看到高宠这两个字时,刘备心中倏得一阵刺痛,关羽就是折在这个人手里,至今大仇未报,想不到他居然将要自己送上门来了。
“快请诸葛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