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突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队伍带到了大操场上,出人意料的操场上居然还有一队穿着马裤呢的军官在。
“同志们。”阅兵队的队长站在方队面前跟大家介绍,“现在上级给我们配备的排面长终于都到了,我们的阅兵训练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排面长。”
“第一排面长,来自军事基础教研室,名字是……”
……
“第七排面长。”阅兵队队长停了一下,翻了一下手里面的名单,这时一个少校军官站了出来,第七排面排头的曲明俊登时就愣了一下。刚才一队穿马裤呢军装的军官,自己在第七排面,也没注意,怎么是他?
“第七排面长,来自特种作战教研室,名字是……”那个少校军官突然发现了曲明俊,冲着他眨了眨眼睛。
第六十九章 再见樊少校
“第七排面长,来自特种作战教研室,名字叫樊帅,大家欢迎。”
樊少校,居然是樊少校。曲明俊他们十四队参加过军事大比武的几个人都又惊又喜地互相看了看。
樊少校冲着第七排面的排头曲明俊眨了眨眼,笑嘻嘻地冲着大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走到了第七排面的排头站好。
曲明俊很想跟樊少校说点儿什么,可是在队列里面,没法开口,只能在樊少校走过来的时候不为人知地微微冲他点了下头当作招呼。
很快,当阅兵队队长介绍排面长结束后,就宣布了命令由各个排面长把自己的排面带开进行训练了。当然训练之前,各个排面长都会利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跟自己的二十五个队员熟悉一下。
樊少校则是笑眯眯地老样子跟曲明俊他们二十五个人认识了一下,好在曲明俊他们这个七排面里面他认识好几个人,比如曲明俊、冯绍军和崔泽。
然后就是例行的训练,也是例行的习惯,樊少校在正式训练前一个个检查了七排面二十五人的队列动作,给自己以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打下基础。
训练间隙,曲明俊他们三个参加过军事大比武的兄弟很自然地凑到了樊少校跟前,坐在一起聊天。王缙虽然不认识樊少校,不过也跟着凑了过去。
“来来,抽烟。”崔泽掏出一包烟,给在场的几个兄弟开始散发。
“绿石?”樊少校接过来一看,“可以啊,挺上档次的。”
“嘿嘿,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崔泽笑笑,“反正部队管吃管住,津贴发下来也就那么点,买点儿日用品,其他就都让我烧掉了。”崔泽比划了一下手里的烟。
“呵呵。”樊少校笑着摇了摇头,“你们怎么样?有一年了吧,小曲,挺好的吧。”
“挺好的。”曲明俊心里面热乎乎的,这个亦师亦友的樊少校实在是他在军营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师,可以说,是樊少校让他看到了一个职业军人应该具有有怎样的素质、使命和荣誉,没有樊少校,就没有如今沉稳自重、矫矫不群的军人曲明俊。
“对了,这一年真的一直没有见过你呢,樊教官。忙什么呢?”曲明俊问。
“对啊对啊,我们开特种战术课也不见你来给我们上课,开始还以为能再看到你呢。结果连李教官也没见到。”崔泽纳闷。
“李明不是特战教研室的啊,他是教军体的,大比武结束后调到外训队当副队长去了,你们应该见不着。”樊少校解释道,“至于我,你们军事大比武结束了我就出国了,给一个咱们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去当教官去了。这次培训任务整整一年,现在也就是刚回国罢了。”
“哦?出国了?”曲明俊他们三个觉得非常好奇。
“对,是一帮子黑人兄弟,他们国家要成立反恐特种警察部队,给他们培训去了。”樊少校笑着说。
“都上什么课啊?”崔泽问。
“跟你们一样啊,除了例行的体能训练,还要上擒拿格斗、特种战术这些科目。”
“怎么样?给他们上课的效果?”冯绍军插了一句嘴。
“就那样吧。”樊少校笑笑,“他们兴致倒是很高,体能也可以,不过战术这东西学起来就有些慢了,另外我们国家派了一个法语翻译过去,他们那边也有个翻译,说一句话先是咱们翻译翻成法语,然后他们翻译再翻成他们国家的语言,这样讲课光翻译就要翻两遍,沟通上可能有些问题。”
“哎,对了,您刚才说那个李教官调到外训队了,也是啊,咱们有外训队,老黑兄弟们都来咱们学院学习了,怎么还要您还往外跑啊?”王缙插嘴问道。
“情况不一样啊。”樊少校说,“来咱们学院留学的大多是原来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的人,不过每个国家也没几个人。我去的那边是给整整一支新成立的警察部队进行培训,他们国家应该负担不起这么多人出国到咱们这里留学,再说那些人平时还都有任务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曲明俊几个人点点头明白了。
“在那边还习惯吧?”曲明俊笑着问。
“非常不习惯。”樊少校摇了摇头,咧咧嘴说:“没顺口的东西吃,他们那伙食实在是……怪!最后方便面加榨菜吃的我都想吐了。想买点儿东西自己开伙做饭吧,结果要什么没什么。”
“呵呵呵。”几个小兄弟都笑了起来。
“对了,怎么没看到郭向阳?他不可能没来阅兵队吧,你们几个小兄弟可是从来不分家的。”樊少校好奇,怎么十四队的四个人少了一个。
这话一出,曲明俊他们四个人的脸色全变了。尤其是曲明俊,眼圈一下就红了。
樊少校就算是个迟钝的人也看出情况不对了,何况他还是个七窍玲珑心思的人呢。他迟疑地问:“怎么了?到底,我不在的这一年,出什么事了?”
“老班长……走了。”曲明俊难过地摇了摇头,不愿意说下去了。
“……走了?”樊少校眉头深深皱了起来,顺手拉了一把冯绍军,低声问:“怎么回事?”
“今年暑假,我们跟着实习的a团去参加了抗洪抢险,老郭……牺牲了……那次,是……”冯绍军低沉着声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樊少校说了一遍。
樊少校听着面色大变,到了最后,痛苦地眯上了眼睛,“唉,郭向阳,好一个小伙子,可敬,可佩,唉,还是可惜了啊……”
在场的几个人心里面都很难过,一时间场面冷寂地无人说话,就这么大家缅怀着郭向阳。
过了好一会儿,冯绍军扯扯嘴角,勉强笑了笑,“事情都过去半年了,不说这个了。对了,樊教官,你怎么跑来阅兵队了?”
“嗯。”樊少校深深吐了一口气,像是想把心中的憋闷全部吐出来一般,“这次大阅兵本来就是咱们学院明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挑选你们的时候,学院在我们教员中间也开始挑选教练员。正好我刚刚回国,也没安排什么教学任务,能参加大阅兵是咱们每个军人的梦想啊,加上我自我感觉自己的队列动作还不错,所以我就报名来了。”
“那敢情好。”崔泽也跟着顺着这个话题说开去,“这下子咱们又可以跟着樊教官您大干一场了。”
“嗯?怎么,还嫌我在比武集训队的时候尅你尅的不够狠?”樊少校故意逗笑。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包括刚才心里面还是很难过的曲明俊。
这时训练场传来了开始训练的哨声,樊少校走到曲明俊身边,低声说:“我们一起来把郭向阳不能参加大阅兵的份给他补上吧。想来如果他还在,他肯定很希望参加大阅兵。”
“嗯!”曲明俊点了点头。樊少校有些欣慰地拍了拍曲明俊的肩头,大声吆喝着开始整队。
日复一日,阅兵队就在寒风料峭的冬天,在石门陆院的大操场上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樊少校对着第七排面的所有同志在任何时候都是笑眯眯地,但曲明俊他们深知这个排面长可真真正正是一个笑面虎,因此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地进行训练。其他不了解樊少校性格的阅兵队员,例如王缙,在一开始,可真是吃够了苦。
现在樊教官他们所有的排面长都住到了阅兵队里面,可以说阅兵队无时不刻地在进行着训练,平时的起坐卧行,都要严格遵守队列条令,就连在饭堂吃饭,都要求他们时刻挺起胸膛,板正腰颈,脖子要紧紧贴在后衣领。
按照崔泽的话来说,这在阅兵队吃饭,都成了机器人了。你想啊,吃饭时上身和脖子都不动,用眼睛余光瞄准,下勺子或筷子弄起来,然后高高抬起送到嘴边。刚开始大家都不习惯,浪费了不少粮食,而且大家眼睛都直视前方,几个兄弟眼瞪眼地实在好笑,想笑又不敢笑,憋的更难受了。
在训练场上就更严格了,把帽子翻过来顶在头顶上是小儿科,因为头不正,在领子的两侧别上大别针,脑袋稍微一歪就是一扎,腰部干脆用武装带捆上十字架,腿部绑沙袋,走齐步和踢正步都要严格按照地上画出的步幅线,多走少走都不行。晚上睡觉有罗圈腿的还把背包绳捆在膝盖上,强行矫正。
一开始大家都有些叫苦连天,结果让阅兵队的队长一顿狠训,“你们以为大阅兵是过家家玩呢是不是?告诉你们,大阅兵的那天,全军战友和全国人民都在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不玩命的练,不下大苦功练,你走在天安门前想干什么?丢人去吗?我告诉你们,这仅仅是道开胃菜罢了,还没到让你们玩命的时候呢,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要有心理准备,训练中每个人至少也要掉几层皮肉才算合格。反正咱们这次人员选拔的多,怕苦受不了的,直接跟你们排面长说,跟我说也行,反正还没过年,还有时间让你们离队回家过年。在这里叫苦叫累,你们还当什么兵?”
曲明俊也是一开始就觉得有些太累了,是那种枯燥地累,本身队列训练就很单调,像这种为了大阅兵要把人变成方队里面的一个零件一般的训练,就更加枯燥单调苦闷的要命了。
但樊少校是个很会抓心理问题的教官,在他的带领下,第七排面的阅兵队员们很快就在整个阅兵队中脱颖而出,在几次排面会操中,第七排面都是做的最好的,甚至阅兵队长都干脆把所有排面长集合到樊少校前面,听樊少校讲解一下排面训练的经验。樊少校的一些经验和法子,让搞了很多年的队列教官都佩服不已,这让曲明俊他们很是自豪。
时值寒假,所有的学员队都放假了,就剩下曲明俊他们阅兵队了,每天训练虽然是很空旷没人影响了,但是也很闷,除了他们几百号人基本看不到别人了。不过外训队倒是没走,毕竟老黑们不需要过春节,而且他们每一届只有一年的留学期,课程很紧,寒假期间要安排他们上课,春节期间,则安排他们去北京旅游一次,逛逛故宫,爬爬长城,也能体验一下中国年的魅力。
正好这一段时间老黑兄弟们要在大操场最南头的军体训练场训练攀登,一到大课间,老黑兄弟们就跑出来跟阅兵队的队员们踢足球,两拨人都非常喜欢这个风靡全球的体育运动,阅兵队的领导倒也乐意看到自己的队员们在训练间隙能够放松一下。因此除非特别的训练,阅兵队都特意安排大课间多休息一阵子,好让队员们跟老黑兄弟们来场友谊比赛。当然,白天失去的时间,晚上肯定要补回来的。
这一天曲明俊他们正在训练,值班员看了看表,还没到时间,就没吹哨,突然一个老黑兄弟抱着足球从训练场跑到曲明俊身边,把足球一放,冲着曲明俊开始挤眉弄眼。
曲明俊眼角余光看到了这个老黑哥们了,这老黑哥们就是他们外训队足球队的队长么,一直以来自己也是场上的中锋,两个人正面争斗过好几次了。这次又跑来叫他们了。
不过曲明俊还在训练啊,也不能点头,也不能说话的。老黑哥们挤眉弄眼了一阵子,看曲明俊没反应,歪着头想了一下,然后伸出两个手在嘴边捂成喇叭,厚厚的嘴唇里面像模像样地“哔哔哔哔”地学起了哨声,然后他怪声怪气地喊了一句:“休息十分钟。”
哈哈哈哈,这一下子可把在场的阅兵队员们全笑翻了,队列纪律一下就乱了,不过也没人说他们,所有的排面长都在乐呢。这老黑哥们天天看着阅兵队值班员吹哨说:“休息十分钟。”他就居然跟着学会了这一句,而且听他那腔作调的明显是在模仿他们阅兵队的队长那东北口音么,哈哈,看来中国话也不难学嘛。
负责今天值班的阅兵队的一个排面长也笑得弯了腰,看了看表,吹响了哨声,“休息!”
“稍息,立正——”樊少校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放腰带,好!放帽子,好!”
几个口令后,学员们的帽子腰带都整整齐齐地在地上排成了一列,如同还在等待接受检阅一般。然后樊少校说了一句:“解散!”
“杀——!!!”一声喊后,阅兵队员们嗷嗷叫着就冲着大操场上的足球场跑去。崔泽一马当先,一脚就把老黑哥们放到地下的足球踢了起来,一群人簇拥着足球就开始在足球场上撒起了野。
第七十章 皮鞋的问题
阅兵训练很苦,很枯燥,但阅兵队员们在排面长和阅兵队的鼓励下,卯足了劲头在拼搏,在训练。阅兵队还开展了排面标兵和方队标兵的竞赛活动,以竞争来激励大家更加刻苦地训练。淘汰也在逐渐展开,几乎每个礼拜的周末,都有几位同志被逐渐退走,十四中队到了最后也被退走了七个人,只留下了曲明俊他们十二个人。
曲明俊向着他们七排面的排面长樊少校打听了一下,这次大阅兵上级要求横排二十七人,纵列十四人,一个方队整整要三百七十八人,再加上两个领队,共需要阅兵队员三百八十人。
在二月下旬开学后,方队的人员终于稳定在了三百九十人,除了三百八十名正式队员外,还有十个替补队员,再加上十五个排面长也随时可以替补到方队内,这样整个阅兵队基本就成型了。
开学后,曲明俊他们又各自回到各自的学员队去住,只有在训练集合时才回归到阅兵队的指挥下。好在闫卫东对他们阅兵队的十二个人非常照顾,正好数目够一个班,就把他们单独抽出来安排到了一个班里面,其他的人,则重新编组了班级,任命了班排长。
曲明俊他们这个阅兵班在十四中队很特殊,被队长闫卫东特许可以不参加中队的各种集体活动,不参加中队各项勤务,阅兵班可以不通过学员队,只向班长冯绍军请假即可外出,外出不限制名额。
三月初的一个周日,难得的下午阅兵队也放了假,让大家们都休息一下。中午吃过饭后,回到班里,崔泽坐在小凳子上,瞅着自己的皮鞋愁眉苦脸。
“干吗呢?怎么这表情?”曲明俊把水杯放在桌子上,扭头看见崔泽了,纳闷地问。
“你瞧瞧这皮鞋还能穿么?”崔泽一脸腻歪的表情。
曲明俊定神一瞅,也是,崔泽那制式三接头皮鞋前面豁开了一个大口子,鞋跟都被磨薄了一半。最夸张的是早就好几个补丁在上面了。
“呵呵。”曲明俊笑了一下,“都一样,谁的皮鞋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完,曲明俊把自己的皮鞋拿出来晃了晃,跟崔泽比起来,就差也豁个大口子了。
崔泽搬着指头算,“我们入伍三年,因为训练发了两双皮鞋,第一双在咱们阅兵训练前就差不多了,这双可倒好,一个月不到,就自决于人民了。”
“都一样。”曲明俊看了看手表,“要不,咱们一起出去一趟,去买皮鞋吧。”
“行。”崔泽看着手里的皮鞋摇了摇头,实在是没法补了,“跟老冯说一下,咱们一起去吧。”
“对了兄弟们,还有谁要买皮鞋的,跟我和曲明俊说一声,我们给你们捎回来。”崔泽看了看屋子里,索性喊了一嗓子。
“我。”
“我的,我的。”
“还有我。”
……
“操,不是吧?”崔泽傻了眼,十二个人都要,“妈的待会儿我和曲明俊怎么抱回来啊?十二双皮鞋啊。”
“行了。”冯绍军笑着把钱递了过来,“找老板要个塑料绳捆一下算了。”
崔泽嘟嘟囔囔地找了个纸记班里每个人的鞋号,收钱。
“我说老冯。”曲明俊脸色有些发苦,摇着头说,“这么下去不行啊。十月份才大阅兵,现在才三月份,一个月一双皮鞋,我们得买多少啊?”
“是。”冯绍军想了想,“估计下来的训练更苦更累。这个问题得向阅兵队反映一下,不能再这样新三天,旧三天,缝缝补补又三天了。”
崔泽拿着抄好鞋号的纸条和钱,从冯绍军那里领到外出条,跟着曲明俊就往外走,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嚷了一嗓子,“下次你们去啊,老子也想睡觉啊,奶奶的。”
“嘿嘿嘿……”屋子里面的十个人奸笑着爬上床铺,难得的休息半天啊,补觉是正经,大家伙一起出发会周公去了。
阅兵队对冯绍军报告上来的这个问题很重视,立刻排查了一下所有人,结果是很震撼的,最少的也磨破两双皮鞋了,很多人脚上的第三双皮鞋的鞋底也开始见薄了,别看大家都打了鞋钉,可是没用。
阅兵队的领导立刻向学院领导汇报了这个问题,学院领导当场拍板,给阅兵队每人下发一双新皮鞋,并统一安排修鞋师傅给大家在皮鞋底部钉上了一层厚厚的胶底。还命令后勤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全力保障好阅兵队需要的装备和器材。
曲明俊他们这时已经结束了军姿的训练,开始转入持枪的手部动作。今年大阅兵,他们要向全国全军汇报的就是石门陆院制定的八一式自动步枪操枪仪式。
“曲明俊?”樊少校把正在训练的曲明俊叫出了排面,领着他向着阅兵队领导那边走过去。
“教官,什么事?”曲明俊悄声地问。
“好事。”樊少校笑眯眯的。
“曲明俊同志。”说话的是阅兵队的队长,一个上校,“根据这两个多月的考察,我们任为无论从形象上还是从队列动作上来说,你比较适合担任领队的重任,这次我们是征求你的意见,你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领队?那岂不就是说自己将要在三百七十八人组成的大方队面前做那两个领队之一么?曲明俊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别这么吃惊。”阅兵队队长笑了,“是樊教官向我们领导班子推荐了你,当然,也不是说现在就要定死下来,只不过你需要接受领队的队列训练了。要知道,领队是配手枪的,当然,只是个手枪枪套。作为领队,就等于是方队的指挥员,不仅动作素质要高,而且要求头脑清醒,声音洪亮,指挥及时到位。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
樊少校暗中捅了曲明俊一下,曲明俊立刻清醒过来,一个立正,朗声说道:“报告首长,我有信心做好方队的领队,请首长放心。”
“嗯,很好。”阅兵队的队长很满意曲明俊的态度,“那么接下来你就要接受咱们阅兵队的领队训练了,要有心理准备,要能吃大苦。”
“请首长放心!”曲明俊心情很激动,如果自己当了领队,那无论是俏俏,还是自己家族的长辈,只要看电视的认识自己的人都会第一眼看到自己,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接下来的日子,曲明俊和樊少校以及另外两个教官一起,开始单独训练起领队的动作和口令。这里面四个人,只有曲明俊自己是学员,其他都是来自学院的老教官了,曲明俊不由地对自己能不能最后取得领队的位置有些不自信了。
你看看人家教官的动作,潇洒自如,无论敬礼还是下口令,干脆利落,铿锵有力。自己没练习过正步敬礼,动作是怎么也比不上其他三位教官了。
好在樊教官一直在注意着曲明俊的动作和训练,不时地进行指导和讲评。曲明俊动作很快就熟悉了,但他还是欠缺一份火候,欠缺一份身为领队那种成熟的指挥员气质。好在还有时间,慢慢熟悉吧。曲明俊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使自己的步伐永远保持在七十五公分上,这是标准的齐步和正步步幅,不能多,也不能少。
要知道,作为阅兵方队的领队,自己的步幅必须如同机器一般精确,只有领队精确了,身后的方队才会不乱起来,才能够跟随领队的步幅和保持间隔距离,完美地完成阅兵。
曲明俊只要是在走路,无论是在干什么,哪怕是上厕所都时时刻刻注意着自己脚下的步幅,只有当这个七十五公分的步幅成为自己走路的习惯,自己才不会因为这个而犯下错误。
我军的队列训练共有三种步伐,齐步、正步和跑步,而三种步伐则象征了三种性格:齐步是温和的,是在报晓人民的恩情,带给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怀;正步是塑造刚毅的形象的,它带给祖国的是威武豪迈的气概;而激烈的跑步是用来追歼敌人的,它象征着给我军英勇无畏的风彩。
在枯燥的训练中,所有阅兵队的队员都经受着精神上的洗礼,他们要从中体会到的形象的重要性,体会到职责的严肃性,更多的,他们要体会到荣誉背后的艰苦性。
在三月二十四日,全体阅兵队三百八十人集合了,其余的队员已经全部被淘汰了,他们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全体国庆大阅兵的徒步方队,将要于三月二十五日开始进驻首都沙河阅兵村,他们将在那里最后七个月的冲刺。
第七十一章 进驻沙河阅兵村
三月二十五日,在规定的时间,石门陆院的阅兵先遣队三十多人率先开赴首都沙河阅兵村。
四月初的一天,所有的阅兵队员都被集合了起来,这次准备进驻阅兵村的,连同阅兵队的领导教官,再加上方队的后勤保障人员,石门陆院进村的阅兵队足有四百多人。这么庞大的队伍要是坐火车,除了买票的问题外,加上到了首都还得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接站,似乎太麻烦繁琐了。
反正石门离首都也不算太远,经过请示,石门陆院干脆自己安排了车队送阅兵队进村,既省事又方便。送阅兵队的车队在最前方的一辆拉响了警笛,闪烁着警灯的保卫部门的越野车的引导下,在石门到首都的高速公路上以时速百公里的速度一路狂飙。
车内的队员们有很多长这么大从来都没有去过首都的,一路上在车厢内倒是颇兴奋,七嘴八舌地讨论从书上、电视上看到的首都的胜景,纷纷在议论是不是有时间能够去故宫、八达岭、颐和园等著名景点游览一番。
“曲哥,你肯定都去过了吧?”王缙听得热闹,忍不住心里面也蠢蠢欲动,他是南方人,虽说家里情况不错,可是他父母都是警察,一年到头各种各样的任务忙的要死,根本没时间带王缙四处去玩,这次去首都,也是王缙的第一次。
“是啊。”曲明俊笑着看着他们。现在的曲明俊,已经完完全全把自己溶入到了这个集体当中,他这时候脑中一点儿也不会去想诸如自己和他们有什么不同这种无聊的问题,他是真的开始拿这些人当自己的兄弟,彼此之间可以交托性命的兄弟。
“好玩不?你给我们说说啊。尤其是皇帝老子的那个故宫。”王缙眨着眼睛非常好奇。
“还行吧。故宫旧称紫禁城,大家都知道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成祖朱棣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的,历经了明清两代共二十四位皇帝,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曲明俊记性很好,侃侃谈来,首都的几个著名景点的历史、特点、风格和人文在他口中活灵活现,很快,一个车厢内的所有阅兵队员都集中到了曲明俊身边,听他讲这些他们从来没听过的典故。
“哎呀。”曲明俊讲的口干舌燥,拿起水壶往嘴里灌了一口,这时候王缙感慨上了,“曲哥你讲的太好了,我看都有专业导游的水准了哦。”
“嗯,挺好挺好。”崔泽一边嘻嘻哈哈,“他要是个美女就更好了,对吧,王缙?”
“那是……”王缙看着曲明俊朝他一瞪眼,舌头一下收不回去了,“呃呃,崔泽你套我是吧?”
“嘿嘿,哈哈。”一车厢的人都笑了起来,包括曲明俊也忍俊不禁。
“真想去看看啊,曲哥,要是有时间,你陪我去好不?”王缙跟崔泽笑闹了一会儿,问曲明俊。
“行啊,就是不知道咱们有没有休息时间。”曲明俊不以为意。
“不可能没有吧?”大家七嘴八舌,“好歹七个月呢,总不会一点儿休息时间都不给吧?”
“我看大家别抱太多希望啊。”冯绍军过来插嘴了,“就算给了休息时间我想也不会让咱们跑多远,别忘了,沙河阅兵村离首都市中心还远着呢。我问过教官,差不多四十多公里了。我想阅兵村不会给咱们放羊,万一在首都把人丢了,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有没有搞错?”王缙很失望,“难得来回首都啊。”
“哈哈。”曲明俊乐了,“王缙,你要真想来首都玩,大不了放假的时候我带你来啊。”
“真的真的?”王缙大乐,他可是知道他这个曲哥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立马口水三尺长开始梦幻自己五星级酒店、豪华轿车、满汉全席的幸福日子。
这臭小子,曲明俊一看就知道他在做什么美梦呢,顺口打击一下,“费用自理啊。”
“啊??”王缙立马就看到五星级酒店、豪华轿车、满汉全席什么什么的都从眼前飞走了,“不是吧,曲哥。”
“操,你小子还想着出来玩让明俊买单啊?美死你。有这好事轮到我也轮不到你。”崔泽不太清楚曲明俊的来头,只当曲明俊顶多家里富裕一些,笑着骂王缙。
王缙冲他撇撇嘴,心里说,你知道个屁,曲哥嘛身家,你当跟你一样啊。
“对了,小曲。”冯绍军谈兴也上来了,问,“刚才你说故宫下午四点就开始清场准备关门了,怎么那么早啊?”
“就是,哪有那么早关门的?”王缙现在成了好奇宝宝,不过也难为他这么旺盛的好奇心,要不然他怎么能成为中队的“山人”呢,就是这么包打听打听出来的。
“嘿嘿嘿。”曲明俊瞅着王缙笑了起来。
“操,你也开始卖关子了啊。”王缙被曲明俊笑的浑身起鸡皮疙瘩,旁边等着听典故的崔泽不干了。
“据说啊。”曲明俊开始用阴恻侧的语气说话,“故宫一过了五点,阳气减弱,阴气大盛,里面的人经常能听到有太监宫女说话的声音,而且如果当天打雷,还能在故宫的红墙上看到宫女和太监的身影在走动,而且……”
曲明俊干脆把听说到的鬼故事说出来了,吓得王缙一吐舌头,“这么邪啊?那要去的话可得拣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去。”
“为啥是十二点?”崔泽不解。
“正午阳气最盛啊。”王缙理所当然。
“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