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突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绍军很无奈,敢情自己刚才说的都白说了。
“没事,我们没说什么。”闫卫东先开了口,“最近你是不是睡不太好?我看你眼睛始终发黑。”
“没事,就是睡的比较晚。”曲明俊终于能集中一点儿精神了。
“要不?”闫卫东想了想,看了看冯绍军,“我们去看看郭向阳?”
曲明俊顿时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无助地看着两人,连连摇头。
“那就这样,走吧。”闫卫东就好像没看到曲明俊的动作一般,站起身来,放佛不经意地又说了一句,“他现在在那里,可能很寂寞吧。”
这一句话击垮了曲明俊的心防,一颗颗泪珠忍不住从眼眶中夺路而逃。
三个人出门,闫卫东要了一辆他们工作小组的吉普车,沉默地开到了十八烈士殉难处。当地政府已经在此地立了一块简陋的的大理石碑,准备在抗洪结束后再建起一个纪念性的陵园。虽然十八名烈士都已经火化,骨灰也准备交给他们的亲人,但这里的地下,埋着烈士们殉难时的衣物和抗洪工具。
一下车,曲明俊他们三个就愣住了,只看原地抱着腿坐着一个人,默默地对着烈士碑,听到车响,这个人回过头来,原来是三营一连的张连长。
张连长脚下有一个火盆,里面还燃烧着一些黄纸,原来,他在用这种古老的祭奠方式,祭奠着曾经是自己手下的十八名英雄。
闫卫东第一个走了过去,默默地蹲在张连长身边,拿起附近还没有投入火盆的黄纸,一张一张添到了火盆中。
随后,曲明俊和冯绍军也走了过去,张连长默默地站起身来,让到一边,伸手抹去了眼角的泪痕。
火苗呼呼地向上蹿着,很快就把三个人投入到火盆中的黄纸烧成了灰白色的灰烬,灰烬在火苗的上空飘扬着,仿佛一群哭泣的精灵,飞舞着要把他们的哀伤和怀念去带给另一个世界的烈士们。
“老张。”闫卫东看着曲明俊和冯绍军把黄纸一张张投入火盆中,站起身来拍了拍张连长的肩膀,“节哀顺变吧。”
“嗯。”张连长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我只是,只是来看看他们,希望他们,在那边,不会寂寞。”
“不会的。”闫卫东用低沉的声音说,“他们有十八个人呢,他们肯定还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嗯。谢谢你,闫队长。”张连长脸上挤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
曲明俊突然抽泣起来,边哭便断断续续地说,“如果不是我,如果我坚持我们回去,如果,如果我不跟王副连长换,就不会有这事了。都怪我,都怪我啊……呜呜呜……”
“怎么会怪你?”冯绍军在曲明俊耳边温和地说,“他们不会怪你的,他们是为了人民而死,死的光荣,死的重于泰山。这真的不是你的错,相信我。”
“不,不。”曲明俊摇着头,“是我,是我的错。是我……他们,他们不值啊……”
闫卫东脸色很难看,他默默地抽出兜里面的两盒香烟,一根根点燃,共点燃了十八根,放到了简陋的墓碑上,沉默地看着。
冯绍军叹了口气,搂着曲明俊的肩膀,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连长一直在看着曲明俊,看着看着,他突然脸色通红,暴怒起来,他一把拎着曲明俊的肩膀把他拎了起来。
“怪你?怪你什么?”张连长大声吼着,“如果说你不该跟王宏升换的话,那我呢?啊?是我命令他们十八个人去执行这个任务的,我是不是该就地死在这里,来给烈士们抵命?”
张连长一直拽着曲明俊的衣服,简直要把他压到墓碑上,“你给我好好看看,他们十八个人就死在这里,他们十八个人死的时候还是想着抗洪,想着老百姓。你在这里干什么?怨天尤人吗?怪这个怪那个吗?他们是这么,这么,这么伟大的走了,用得着你在这里假惺惺地埋怨自己吗?还他们值不值,你在放狗屁吗?”
曲明俊只是默默抽泣着,不说话,任凭张连长摇晃着自己。
“你哭!你还哭?”张连长的嘴巴都快贴到曲明俊耳朵上了,“你哭他们就能回来了吗?如果能哭回他们来,老子今天就在这类把眼睛哭瞎了,行不行啊?”
冯绍军目瞪口呆地想上去拉开张连长,被闫卫东制止了。
“我告诉你小曲。”张连长另一个手的食指使劲点着曲明俊的额头,“你只是失去了一个老班长,而老子失去的是一个副连长,还有十六个兵。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为了人民走的,他们忠实地履行了他们人民子弟兵的使命,他们根本不需要你在这里狗熊一样的干嚎。你与其这么哭,还不如给老子把心思用在下面的任务上,想想看,怎么替你的老班长完成他的心愿!”
说完,张连长恶狠狠地把曲明俊推倒在墓碑前,在一旁大喘着粗气,盯着曲明俊的眼神凶恶地简直想把他吃下去一般。
“曲明俊!”闫卫东突然高声叫道。
“到!”半躺在地上的曲明俊下意识地爬了起来,立正站好。
“你的入伍誓词呢?”闫卫东大声吼着,“给我重复一遍!”
“……是。”曲明俊被张连长一番话给震的回过了一些神,收住了眼泪,想了想说,“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背叛军队。”
这个誓词是1997年刚刚颁布的最新的《内务条令》第12条规定的,在新条令颁布后,曲明俊他们所有学员都专门进行了重新的学习,尤其对于里面内容改变的部分,印象极深。这条入伍誓词,还曾经列入了曲明俊他们的条令考核项目。
“好,你还记得为人民服务,记得不怕牺牲。”闫卫东点了点头,“那我们参加抗洪抢险的时候,在大堤上,我们说过什么样的誓词?”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请祖国放心把抗洪抢险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将誓死保卫大堤,誓死保卫群众安全!”这是曲明俊他们三营一连到达那次坚持了七天六夜的大堤上,接受任务时发下的誓言。
“他们。”闫卫东指向简陋的墓碑,上面的十八根香烟,快要烧到了尽头,“你告诉我,他们害怕牺牲吗?他们可曾因为觉得不值而后悔吗?”
“……不。”曲明俊低声说。
“我听不见!你难道觉得他们后悔了吗?”闫卫东大吼。
“他们不后悔!!”曲明俊突然抬起头,同样地吼了回去。
……
上级命令,三营一连授以“抗洪抢险英雄连”的称号,并记集体一等功一次;十八名烈士,授以“抗洪抢险英雄”的荣誉称号。
在三营一连,由张连长带头,他们掀起了“学习英雄,不怕牺牲,一切为了人民”的活动,他们以积极的行动,饱满的热情,重新热火朝天的投入了各项抗洪抢险任务中。
虽然任务还没有结束,但曲明俊他们学员开学的时间已经到了,闫卫东带着学员们在各级领导和战友的祝福下,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一路上,当地听到学员们返校的消息的老百姓们,纷纷自发赶到火车站,送别这群最可爱的人。曲明俊抱着郭向阳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八一军旗和郭向阳的军功章,含着热泪辞别了热情的人民群众,在火车悠长的汽笛声中,逐渐,离开了这片充满了他们回忆的热土。
……抛下了悲伤,送走了赶到学院的郭向阳父母,背上了沉重的职责的曲明俊,担任了第二届模拟连二排长,重新开始了自己在石门陆院的学习。
紧张但和平的学习时光过得总是很快,九八年的寒假就要到来了,原本打算借这个时间去看望一下郭向阳父母的曲明俊却意外地得知,他们又要面临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了。这个寒假,恐怕休息不了了……
第六十七章 体检查出问题来了
“体检?”侦察十四队的学员们在晚饭食堂前列队听到闫卫东的命令后都很纳闷,这时间搞什么体检?因为什么?难道是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想让大家身体健健康康地回家过年?这不乱搞笑么?
曲明俊同样纳闷,谁知道这是为啥?
六班的一行人回到班里,现在崔泽当了班长,副班长则是全中队有名的“山人”王缙。这次一回到班里面,大家理所当然地又把王缙围在了中间。
“说说说……”大家七嘴八舌的,“又有啥消息了?赶紧的,别卖关子。”
“我……”王缙刚张开嘴,就被崔泽打断了话头。
“先说好啊,你要还敢卖关子,信不信我们全班一起削你?”崔泽嘴上这么说,手里面却“叭叭叭”地捏着手指关节,他脸上分明写的是,你卖关子吧,好好卖,好给我们机会削你啊。
王缙吐了下舌头,一溜烟钻到曲明俊身后去了,扯着曲明俊衣服不撒手,搞的曲明俊哭笑不得。
“操,你以为你躲到二排长身后就好使了?”崔泽继续按关节骨,“这么得吧,到底说不说,我数五个数。一……”
“那个啥,我要说了,有啥好处没?”王缙探头探脑地问。
“……二、三、四、五。”崔泽突然一口气把剩下的四个数报了出来,“兄弟们啊,准……”
“我说。”王缙大吼一声,顿时把崔泽的话给噎到了肚子里面,“大家知道明年,也就是九九年是什么年吧?”
“千禧年?”马小天比较性急。
“废话,千禧年跟咱们体检有嘛关系?”王缙一撇嘴。
“……”大家眨巴眨巴眼,想不出九九年跟军队有啥关系来。
“……我操,又被这小子卖了关子了。”崔泽突然醒悟过来,“兄弟们上!”
六班所有人嗷嗷叫着就要上去揪住王缙。
吓得王缙在曲明俊身后东躲西藏,带着曲明俊都摇摇晃晃,“我说,我说,我说。我说还不行吗?”
大家依然不依不饶地拽他,曲明俊乐了,“别拉我啊,跟我没关系,好好削他一顿。”
“靠,曲哥你太狠了吧。不就是建国五十周年么?”王缙急了,他再不说可就真的要被六班的兄弟们抬起来往地上摔了。
曲明俊恍然大悟,崔泽和班里面的蒋晓明老兵也是愣了一下就想起来了。只有那些地方入伍的几个兄弟还懵懵懂懂不知道啥意思。
“建国五十周年咋了?跟咱们体检有什么关系?”马小天忍不住问。
“小天啊。”王缙故作愁眉苦脸地摇摇头,“知道猪八戒他二姨怎么死的么?”
“嗯?”马小天真是不知道怎么一下子扯上猪八戒二姨了,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怎么死的?”
“跟你一样,笨死的。”王缙说完就给了马小天一个脑锛。
“王缙。”曲明俊忍住笑,“难道,我们体检是因为要举行的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
“宾果,答对了!”王缙打了一个响指。
六班的同志们都听得明明白白,国庆大阅兵啊,原来是国庆大阅兵。建国五十周年啊,作为走过风风雨雨尚显年轻的共和国,肯定是要用大阅兵来进行纪念的。
在历届的国庆大阅兵上,石门陆院向来就是作为全军陆军学院的代表,组成陆军学员方队参加国庆大阅兵。而且,石门陆院的方队,就排在三军仪仗队和国防大学方队的后面,作为第三个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哇,我要能参加多好啊。”马小天眼睛里面全是憧憬。在座的六班同学们多少都流露出了那么一丝希望,因为他们都是在队列教学课上看过纪念84年大阅兵而拍摄的《大阅兵》这个电影的,里面威武雄壮的方队,排山倒海的气势,正步走过天安门前的荣耀,都让他们为之迷恋。虽然电影里面也讲到了阅兵训练的残酷性,但他们在这个时刻,都不会有多少畏难的情绪。
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么?有意思啊,曲明俊想。曲家历来都是国庆庆典上的嘉宾,曲明俊虽然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在国庆庆典上进行过观礼,但听家族中参加过的长者说起,都是那么激情四溢,豪情满怀。
“哎,王缙,我可听说了,咱们石门陆院历来国庆大阅兵的人员都是从毕业队里面挑选,咱们可不是毕业队啊,咱们还有一年呢。”说话的是现任六班班长崔泽。
“对,没错。班长你消息倒是蛮灵通的哦。”王缙夸奖了一下崔泽,接着说,“今年也是选毕业队,主要从毕业队里面出,但是这次上面下达的方队人员数目比较多,五十周年国庆阅兵的场面也非常大,而且对身高和身体状况也有要求,这样只从毕业队里面选人,实在是过于紧张,因此从我们这些差一年的老学员队也要选拔一次。”
“身高要求多少?”马小天紧张地问。
“你别想了。”王缙笑笑,“穿上皮鞋至少要一米七五以上。换句话说,身高至少也得一米七二吧。”
马小天立刻就泄了气,他身高才一米六九,差一点儿就到一米七零了。这次选拔范围比较广,学院也不可能再降低标准了,看来他是没戏了。
“曲哥,你身高绝对没问题。再加上你那动作素质,指定能进阅兵队。”王缙顺便拍了一下曲明俊的马屁。
“你不一样过了身高线了么?”曲明俊笑。
“过是过了,可是咱们这样不是毕业队的到底能有多少名额,还不好说呢。咱们前面还有一区队,都是身高一米八零的大个,能不能轮到咱,我看希望不大。”王缙有些泄气。
“你不是山人么?这就没办法了?”崔泽打趣。
“唉,标准卡死在那边,假如到咱们班就两个名额,我指定干不过你,更别说曲哥了。”王缙还是灰心丧气。
“行了,还没开始体检呢,你这就失望了?”曲明俊笑着拍了拍王缙的肩膀。
果然,第二天傍晚,曲明俊他们侦察十四中队的一、二区队就奉命前往学院的小医院进行体检,三、四区队由于身高实在不过关,仅仅除了那么一两个身高勉强逼进一米七零的,其他的闫卫东干脆就没让他们去。
到了门诊部,曲明俊跟着大队开始进行体检,进门的第一项就是量身高。
这个身高量的有意思,不是说让你站在那个体重仪上面量身高,而是干脆就在门边画了一条线,一条高一米七五的线,大家都按要求穿着皮鞋,往下面一站,通过了,好,发一张体检表,然后你找地方填好个人信息,继续去检查下一项,没通过,也ok,您就从哪儿来直接回哪儿去得了。
曲明俊顺利通过了身高关,拿到了自己的体检表。他身后就是马小天了,马小天开始还想玩聪明,双脚后脚跟还微微抬了一下,可旁边的男医生也不是吃素的,大约一打量,嘿嘿一笑,按着马小天肩膀一用劲,得,真相毕露。
马小天哭丧着脸出了门诊部的门。
仅仅第一轮身高下来,身高高于一米八五和低于一米七五的学员们,就被淘汰了。
曲明俊现在顾不上替马小天伤心,因为他也有了麻烦了。
曲明俊正在检查的项目是X光透视,在X光室内,医生仔仔细细地检查完后,叫过曲明俊,“你的左肩是怎么回事?”
“嗯?我,我左肩怎么了?”曲明俊纳闷。
“你左肩关节骨骼关系不太正常,你是不是接过骨?”医生解释了一下。
“没,没有。”曲明俊突然想起来自己不是在单兵战术训练的时候脱臼然后自己给自己用劲接上了么,难道自己没接对?还是说怎么了?
“没有?”医生摇了摇头,“还是不对,来,你再上来,咱们再看一下。”
再看一遍也是这个结果,下来后,医生还是一个劲摇头,“你左肩应该是脱臼后再接上的,是不是你小时候接的而你不知道?”
“不……不清楚。”这时候曲明俊倒不敢说什么了,他小时候脱臼家族里面可是有知名的老中医的,肯定不会是那时候的问题,如果非说有问题,肯定就是自己单兵战术考核那天弄的了。
可是,可是自己没感觉有啥不对啊?而且自己后来不是还参加全军陆军学院军事大比武,还参加九八抗洪,没觉得有啥问题啊?曲明俊不由自主地活动了一下左肩。
“别活动了。”医生想了想说,“说是有问题也不过是针对正常的肩膀来说的,虽然接骨的时候不是特别正规,导致关节有撞击伤,但也算接上了,虽然现在活动什么都不受影响,可是不好好调理的话,以后你的关节到了阴雨天,就会疼痛的。”
“这样吧。”医生拿起笔说,“明天你再来一趟,我给你开个介绍信,你到上级医院去好好检查一下,调理一下,别留下什么隐患。”
看着医生拿笔就要自己体检单上写,曲明俊可急了,因为他看到前面通过的兄弟们都是被医生直接扣了一个正常的章,而如果要看到医生写字,就就说明体检有问题了,那可就等于被宣判体检不合格,要被筛下来了。
“大夫、大夫,等等等等。”曲明俊急忙拉住医生的手,“那个,您不是也说了,我活动不受影响,明天我来就是了,今天您能不能就给个正常就算了啊。”
“嗯?可你左肩关节明明有伤啊,阅兵训练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小事,只会导致你的伤进一步恶化的。”医生说。
“大夫,真没事,我还参加了全军陆军学院军事大比武呢。你看我不是好好的么?”曲明俊赶紧标榜自己,他身后的王缙跟着一起点头。
“哦,看来就是你训练那时候受的伤吧。这个老樊,早跟他说过不能往死了练,死活不听我的。瞅瞅他的兵,简直是误人子弟。”医生居然恍然大悟,顺嘴就提起了樊少校。
“大夫您认识樊教官?”曲明俊眨眨眼,嗯,有点儿意思啊。
“嗯,老交情了。我们还是老乡呢。”医生笑呵呵的。
“哎呀,太好了。”曲明俊赶紧顺杆爬,“大夫,你看,你跟樊教官是老乡,也等于是我领导了,你看我真想参加这次大阅兵,您就行行好,反正也不影响动作不是?”
“哦——”大夫做恍然大悟状,看着曲明俊一脸的笑容,点了下头,说了一句。
“还是不行!”
第六十八章 临时阅兵队
还是不行?
曲明俊彻底郁闷了,这可怎么办?难道自己乖乖地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可是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啊,一个人当兵服兵役能服多少年?服兵役其间又能赶上几回国庆大阅兵?更别说还能亲身参加大阅兵了。
要是自己能在天安门前列队走过,那是想想就激动的事情啊。想想看,自家的长辈就站在天安门两侧的观礼台上,更有许多别家的叔伯也在那里,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啊。
曲明俊抬头看了看医生,只看他笑眯眯地摇晃着手里面的笔,看着自己。
嗯?他怎么还不下笔写?难道是?嘿嘿,事情还有门呢。
“那个?大夫。”曲明俊搓着手笑,“那个,到底怎么着才能,嘿嘿,让您笔下留情?你看看,假如我把这个体检是倒在您的笔下的这个事情跟樊教官说一下,岂不是伤了你们老乡的和气?这么着吧,您有什么条件,您尽管说。”
“呦——”医生歪了歪嘴,“我说你小子年纪不大,心眼不少啊。又是威胁又是利诱的。怎么的?你要这么说,我现在还真想看看你要是通不过会是什么样。”
“别别别别别……”曲明俊看着医生拿笔就要写,吓得赶紧摇手,“大夫,大夫,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那你说,到底怎么样才行啊?”
“哈哈。”医生乐不可支,“你小子,说吧,你姓什么?”
“他姓曲,叫曲明俊,就是在全军陆军学院军事大比武上拿到冠军的那个。”王缙赶紧伸出脑袋来接上话头。
“哦,就是你啊。”医生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好小子,干得不错,你是给学院增光添彩了啊。”
医生说完就拿起代表通过的章重重扣在了曲明俊的体检表上,说:“喏,这个给你,不过你明天必须过来,我还是得给你开张单子,趁训练还没展开,你赶紧调养一下。”
“啊?哈,谢谢大夫,谢谢大夫。”曲明俊伸手就要去拿。
医生突然又把体检表收了回去,认真地说:“明天一定要来。”
曲明俊心中涌出了一股暖流,郑重地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一定来。”
医生满意地笑了笑,把体检表还给了曲明俊,叫道:“下一个。”
曲明俊再次跟医生道谢,脸上带着笑容去检查其他的项目,都很正常,也很顺利,曲明俊拿到了一张扣满了红色“正常”的体检表。
第二天,曲明俊请了假,去找了医生开了单子,跑到市里的上级医院正儿八经地检查并做了电疗。回来后,就是在本院的医务所继续做疗养的问题了。
这些都是闲话,就说曲明俊通过体检后,在第三天的下午,体检通过的学员全部被召集到了学院的阅兵台前。
石门陆院的院内,有很多比较有标志性的建筑,其中就包括了在大操场最北端的大阅兵台。大阅兵台面南背北,背部的大型建筑物就是学院那可以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大阅兵台就临空五米架在大礼堂的外侧背面墙壁上,左右各有之字形的台阶贯通上下,台下是一个方圆几十个平方的花坛,花坛正中用冬青和花卉拼出了八一五星的图案。从远处看去,雄壮威武,巍峨壮观。
阅兵台上很大,东西有六十步,南北有四十步。足可容纳上百人在台上就座。这里也是石门陆院举行大型活动和毕业阅兵的重要场所。
侦察十四中队此次通过体检的只有二十二人,其中包括了曲明俊、冯绍军、李东宽、崔泽和王缙。其他的人,像是马小天他们,在第一项身高就被刷了下来。
曲明俊他们成一个小型纵队来到阅兵台前,此时的阅兵台前已经有了很多队伍,看来都是通过体检的各个学员队的人。人数较多的,基本都是毕业队的学员,较少的,就是曲明俊他们一届还差一年才毕业的学员了。
台子上站着好几个教官,由于离的比较远,曲明俊看的不是很清楚。台下也站着几个教官,个个手里面都抱着一个文件夹。
原来是在测试。只看前面学员队的学员被教官一个一个叫上去,从阅兵台的这头,正步走到阅兵台的另一头。然后军官们在手中的文件上,写写画画。
等了一段时间,一个教官点到了十四中队的名字。冯绍军整队将十四队的二十二个人带了过去。
按照花名册,一个一个来。很快就轮到了曲明俊。
曲明俊也不用拿腔作势,故意表现,毕竟这么多年的队列也不是白练的,加上他标准挺拔的身材,带着韵律的正步步伐,让站在旁边的几个教官眼睛一亮,有个教官还忍不住点了点头。
曲明俊虽然心里面还是有些紧张自己的表现,但在正步行进中也不可能东张西望,旁边的教官表情都没有看到,更不用说高高在上的阅兵台上的那些教官了。
十四中队二十二个人正步考核完毕,在教官命令下集体带回。
“就这么完啦?”王缙在队列里面嘀嘀咕咕。
“别乱说话,教官还看着咱们呢。”冯绍军头也不扭,低声警告了一下王缙,然后大声喊道:“一、二、三、四!”
果然,还是冯绍军有经验,事后,在教官一次无意的谈话中,提到了十四中队的纪律问题。当初之所以教官们对十四中队留下的印象极好,除了他们的队列动作很标准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入场前和出场后的队列纪律保持的特别好,不像有的中队,考核完毕带走就跟放羊一样,说说笑笑,横不成横,列不成列。教官当时就说了,这样的人,咱们阅兵队不能要。
最后在第一次确定阅兵队人员时,除了当年毕业的学员队,就是十四中队被留下的人多了,足足留了十九个人。其他的学员队有的连一个人都没有。按队长闫卫东的话来说,不用看我也知道,我的兵,错不了。
就这样,阅兵队算是临时成立了,为什么说临时呢?主要是因为阅兵的各项事务都还在组建中,人员也在逐步选拔调整中。这次临时成立的阅兵队,人员选拔了有四百二十五名,每天傍晚吃过晚饭集结后,阅兵台前站的是密密麻麻。
“稍息。”
“立正——”曲明俊一声口令,站在他前面的二十四个学员立刻把身形拔的笔直。
因为队列素质非常好,曲明俊被任命为他所在的第七排面的排面长,在上级任命的排面教官到位前,由曲明俊负责组织第七排面进行训练。
训练下达的任务很严格,在训练的第一天曲明俊他们就体会到了。负责阅兵队训练的几个人都是来自军事基础教研室队列教学组的教官,基本上所有的学员都认识他们,也都算他们的恩师了,不过这恩师下起手来,也是狠的可以。
第一天全体人员按照教官要求,按照个子高低打乱中队顺序,组成阅兵队的排面,横排二十五,纵排十七,四百二十五个学员就这么组成一个大大的方队,站到了阅兵台前。而后,所有人前后左右间隔一米,把军帽翻过来顶在头顶上,原地开始了军姿训练。
整整三个小时啊,就这么顶着翻过来的军帽原地一动不动,不时地走过一个教官站在面前仔细纠正军姿动作,曲明俊也被纠正了好几次,例如脑袋稍偏,例如脖子没有紧贴后衣领之类的。
而且教官还时不时出其不意地在某位队员身后用巴掌狠狠拍一下腿弯,这下可真真正正拍倒了好几个因为疲累而放松了挺腿的队员。其中来自十四队一区队的一个学员甚至被教官一巴掌拍跪到了地上,半天挣扎不起来,因为他的腿长时间站立,都麻木了。
就这样曲明俊他们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训练。不知不觉间,时间如愿地走到了学员们期盼的寒假,所有没被选入阅兵队的学员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回家过年了,而曲明俊他们十九个人,则要留下来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
曲明俊已经打电话回家跟母亲和小丫头俏俏解释过了自己不回家的事情。结果小丫头俏俏激动的不行,说俊哥哥要是去参加国庆大阅兵,她一定要想办法去天安门观礼,要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俊哥哥。倒是把放下电话的曲明俊搞得有些想笑,这傻丫头,几百多号人呢,你就算拿着望远镜,又能看见什么?
“哔……楼前集合!”曲明俊他们阅兵队集合到了两栋楼内,每天吃过早饭后八点钟,这个哨声就准时响起。
这次队伍带到了大操场上,出人意料的操场上居然还有一队穿着马裤呢的军官在。
“同志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