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其他的世家弟,或出于对宇明的嫉妒,或出于对他那方法的不满,都对其大加指责。只不过因为宇阀是关陇贵族中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宇述、宇化及父都是杨广跟前的大红人,权柄甚重,宇士及又娶了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为妻,宇家可谓是皇亲国戚。他们言辞之中倒是不敢过无礼。
不过宇明却是泰然处之,他其实早就料到了:以自己目前的庶状况,如果想要出人头地,便只能靠献策取悦杨广这条。得罪世家弟是不可避免之事。但只要自己逐渐崭露头角,得到杨广的器重,家族内部的责难就会渐渐消失。
至于其他家族的弟对自己的嫉恨,宇明却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可是清楚,宇家树大招风,加上自己那老爹宇化及又过招摇,得罪的人已经多不胜数了。但只要自己小心一些,却应该没事。毕竟除了一个柴绍外,自己并没有惹下什么死敌。
约莫柱香功夫之后,杨洛琪才和裴矩等人出来。而最后公布的名次也不言而喻,宇明和李秀宁他们这一组得了冠军,赢得了那匹汗血宝马的奖励。这也让李秀宁喜不自胜,她可对这汗血宝马眼馋了好久了。
而第二名却是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这两兄妹。这让宇明微微有些意外。不过他想到长孙无忌将来会是大唐明相后,也就释然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嘛。
第至第七名依次是山东裴家、弘农杨家、独孤家、河东崔家、关中元家。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这一组却排在了第八名。
宇明暗忖,看来这两人虽然智谋过人,但在诗词天赋上却着实不行。
而宇羽晴和宇承他们这组却排到了第十一名上,以宇家的地位,着实有些丢面。只不过,宇家本来历代出的都是武将,在才上差也是情有可原。
况且,由于宇明这匹黑马的耀眼般的成功,一举夺得冠军。在大多数人眼里,此次赛诗会可是宇家超水平发挥了。因为同组的李秀宁明显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当走出飘香楼,宇明改上了宇羽晴和宇承乘坐的马车回府时,李秀宁牵着那匹汗血宝马,却是心潮澎湃。
她知道,在东都城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出现了。明天,不管是朝中还是士林,不管是各大世家,还是寒门平民,都将议论起今晚这场石破天惊的赛诗会了。而宇明无疑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人物。
……
深夜时分,东都皇宫的御书房内,依然灯火通明。隋帝杨广正听取着女儿杨洛琪的汇报。
这位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如今只有四十多岁,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之时。他的相貌颇有几分清秀,只是精神委糜,明显有些没睡好觉。
但饶是如此,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久居上位的凛然气势,却依然让人不禁生出敬怕之意。
“洛琪,从你所述,这宇明应该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不但诗词做得好,还能对科举考试提出如此中肯的意见。朕听皇儿所说,此人不过十二岁,如此年轻便能有此见识,实属难得!”杨广仔细听洛琪述说之后,却是沉着说道。
杨洛琪这时却轻叹了一口气道:“宇明这人才华是有的,但却有些贪花好色,象其父。女儿在正宴开始前,先举行了一个行酒令活动。没想到这宇明竟然以出恭为借口,丢下同伴,跑出去和长孙家的小女儿长孙无垢幽会,两人在后花园的假山旁谈了许久,后来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将他找回来的。不然只怕正宴上也见不到他了。如此好色之人,就算再有才,只怕也不能将他提升至高位。”
宇明如果在这里,肯定哭都哭不出来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在洛琪公主心目中,竟然是如此形象。
“那任用宇明之事,以后再说吧,他反正也还小,看看以后会不会改变吧!”杨广听洛琪说如此一说,便是将宇明的事暂且放下。然后又问道:“那从各大世家弟的反应来看,他们会支持科举吗?”
杨洛琪这时俏脸一寒道:“父皇,从赛诗会上的反应看,参会者几乎都要求科举考试只在世家弟中进行。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如果寒门弟和平民也都参加,那竞争的激烈程便大了许多。而许多世家弟早就业荒废,武业疏松。真的和别人一起同场考试,只怕落怕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便是他们都不赞成的原因。”
“这可由不得他们!废除九中正制,不分士族庶族,世家寒门,皆一视同仁,同场竞技,这是朕早就定下的方针,岂能因为这些世家弟反对就改变呢?”杨广语气微怒道。
杨洛琪自然知道自己父皇的想法,她这时微微一颔道:“父皇不必动怒,其实女儿发现,这些世家弟也不是铁板一块的。就科举考试这件事上,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但其中还是有些现象,让女儿发现他们之间也有许多矛盾。”
“哦?是什么现象?”杨广一听,也有些好奇。
“那些明确表态,科举考试只能在豪门士族中进行的世家弟。多是在家族中比较受宠,春风得意的嫡。因为他们肯定可以得到家族的举荐,入朝为官问题不大。可那些庶的反对态就不那么坚决,甚至象宇明这样的私生,还支持科举考试,因为家族的举荐不知道几时才轮得到他们,而科举考试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绕开家族,直接向父皇效忠,入朝为官的机会!”杨洛琪这时冷静地分析道。
杨广听闻之后,顿时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
杨洛琪端起身边的茶杯,浅饮了一口之后,又继续说道:“与此相似的是:象独孤家、宇家、元家、李家等关陇门阀的大家族弟,皆发言反对让寒门弟参加科举。而以裴家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以崔家为代表的河东士族,以及关陇门阀中的小家族,如长孙家、尉迟家等,就没有发言表示反对。”
“这是自然的,现在朝中官员中,倒有七成出自关陇门阀。虽然朕已经在全力提拔关陇门阀以外的官员,如裴矩、裴蕴、虞世基等。但他们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不能与关陇门阀抗衡。所以,搞所有平民弟都能参加的科举考试,对于他们这些家族来说,正是多了一个机会,怎么可能会反对呢?”杨广轻轻捻了捻颌下长须,面带微笑地说道。
“那父皇的意思,这科举考试还是要继续推行下去了?”杨洛琪俏眸一转,轻声问道。
杨广一点头道:“当然了!可以以宇明说的那个方案为基础,再加以完善修改。他虽然提出了县试、郡试、殿试的构想,但对于每个县应该有多少人参加郡试,每个郡又应该有多少人到东都参加殿试,都没有提到。而且他要分的科目也多了一些。依朕看来,只需设明经和进士两科即可。将算术、外语、器械制作都纳入科举,也过杂乱了。”
这“明经”就是指通晓经。秦朝就有此科,到汉代地位开始突出。
所谓“经”,原指先秦经典,自从汉武帝尊崇儒,“经”就专指儒家经典了。而“明经”中的经,则主要指《礼记》、《春秋左传》、《孝经》、《论语》等。
至于“进士”,则主要考诗赋。也就是看谁作的诗词更优美。
杨洛琪亦是轻轻颔,她其实也不赞同将那些五花八门的技能都塞进科举之中。她觉得那些只能说是偏门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奇技淫巧之术。
“明天朝会时,我会提出让礼部研究一个具体的细则方法,力争在月之前先进行县试。今晚皇儿你也辛苦了,早点下去休息吧!”杨广也有些疲倦地说道。
杨洛琪忙起身向杨广行了一礼,然后告辞离去。
杨广看着女儿的背影,却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他的几个儿都不成气候,杨昭几年前就病逝了,次杨暕骄奢淫逸,还和韦妃之姐元氏通奸生下一女,早早便被废为庶人。杨杲才五岁,还看不出来是否有出息。
相比之下,他的两个女儿倒是都容貌美丽,才德兼备。尤其是小女儿洛琪,更是表现突出,很早便能在政事上为他出主意了。现在长大了更是可以帮他分担不少事务。
“唉,可惜啊,洛琪你怎么不是男儿身啊?如果是的话,父皇一定立你为皇,不会有丝毫顾虑的!”杨广眉头一蹙,轻叹道。
。。。
 ;。。。 ; ;
第二十二章 宇文述的召见
、、、、、、、、、、
第二天的朝廷朝会上,杨广便将科举考试这个议题,提出来让朝廷众臣讨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之后,杨广和以关陇门阀出身为主的官员们,终于达成了妥协:即今年一半的新录用官员,依旧由各大世家推荐,而另一半官员,则通过科举考试的方法产生,所有的大隋民,不论身份,只要不是正在监禁流放的犯人,皆可参加。
这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便定在大业八年月十五举行,先由各县进行县试;七月十五日进行郡试,由各郡的长史负责进行;十一月十五日便举行最终的殿试,在东都洛阳,由礼部主持,皇帝杨广亲任总考官。
而县试、郡试、殿试的考试规则及方法,便是以宇明在赛诗会提出的办法为蓝本。只不过没有设置宇明拟定中的那么多科目。设置了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经,进士考诗赋。考生可报名一科或者两科。
在宣布完科举考试的实施方案后,杨广又下令,因吐谷浑阻挡了大隋通往西域的道,且一直对大隋的陇西地区虎视眈眈,故他打算亲征吐谷浑,时间便暂定在四月。由于进攻吐谷浑的战争准备早在年前就已经准备妥当了。而吐谷浑的实力也并不强。所以朝中大臣都表示了支持。
当然,如苏威、樊盖等老臣,却是希望在拿下吐谷浑之后,圣上能休养生息十年,以让大隋恢复元气。毕竟杨广即位之后,先建东都洛阳,后开凿运河,又连续对突厥和吐谷浑用兵,民众已经非常疲惫不堪了。
但杨广却是对苏威的建议不置可否,只是表示将来会考虑的。
……
参加完赛诗会,回到府中的宇明,便立刻开始熟睡起来,这一觉便睡到了日上竿。
而他醒过来,也是被母亲萧婉君特意叫醒的:“明儿,你快起来!门房刚才来过,称有一位叫李秀宁的姑娘找你!”
“啊!李秀宁又来了?”宇明瞳孔微缩,有些惊讶道。
他连忙一骨碌爬起来,然后穿好衣服走到门口。只见门口站着一位一身貂裘的美貌少女,这少女的玉手中,牵着一匹高大神骏的白马,明眸皓齿,秀丽之。
“李姑娘,不知又有何事找在下呢?”宇明有些好奇地问道。心忖李秀宁不会又有什么诗词比赛找自己参加吧。如果真的又是为类似事情而来,自己可必须要推脱了,不然非露馅不可。
李秀宁这时一脸感激地说道:“宇公,这次在赛诗会上,你帮我赢得了汗血宝马,我还没好好谢谢你呢!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奖励?只要我办得到的,一定绝不推脱!”
宇明没想到李秀宁专程上门,竟然就是为了感谢自己。他心中倒是一宽,微微一笑道:“李姑娘,我才应该好好感谢你,给了我这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呢。”
“那可不行!这是各归各的事!”李秀宁却是一摇头,正色道:“你想一想,究竟要什么?”
宇明心知将来李渊替代大隋,建立唐朝,正想抱李渊的大腿呢。怎么可能会给李秀宁留一个施恩图报的不好映象?自然是坚持表示不会要任何奖励,就当是帮朋友的忙。
“好吧!宇公,既然你都说了当我是朋友,我也就不勉强了!免得反而生份!但既然咱俩是朋友,那我也帮你一个忙好了!”李秀宁这时俏眸一转,却是面露笑意。
“哦?却不知李姑娘要帮我什么忙?”宇明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秀宁嫣然一笑道:“我记得在赛诗会上你拒绝了苏威的收徒,称不想,只想武。我倒是与一位军方将领相熟。他虽然现在军阶不高,但无论武艺、兵法、骑射,皆不亚于张须陀、鱼俱罗、裴仁基等名将。如果你想习武的话,我倒可以为你引荐。只不知你是否愿意?”
宇明一听,顿时心头大震,他可清楚,李秀宁也是一个能能武,多才多艺的巾帼女。能被她所欣赏的军方将领,想必也不会差。如果真能拜在那人门下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
于是,他当即便连连点头道:“我愿意!我恨不得马上就能习武!那就烦请秀宁姐为我引荐一下了!”
不自觉间,他就将对李秀宁的称呼,由李姑娘变为了秀宁姐,这样显得两人之间更亲密了些。
李秀宁听他如此称呼自己,却是俏眸闪烁,心中微喜,她知道宇明已经开始真正把自己当成朋友了。
“好的!他现在就在东都城内,我马上就去找他,有了消息就立刻通知你!”李秀宁柔声说道。随即干净利落地翻身上了一旁的汗血宝马,飞也似的离去了。
宇明长舒了一口气,正待回房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位少女清脆的叫声:“明哥哥!快去内院的书房!爷爷要见你呢!”
宇明回头一看,来人正是宇羽晴,这位小姑娘一袭银色狐裘,长身玉立,头上戴着一顶白狐小帽,衬着那如画的眉目,婉媚和稚嫩中又带着些许北国女特有的英气。
“爷爷要见我?是因为什么事呢?”宇明听闻之后,愣了一下。
“不清楚!爷爷从朝会上回来后,便急匆匆地叫我找你去他的书房。我去你住的宅院,却听萧姨说你到门口来了……”宇羽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宇明定了定神,方转身跟着宇羽晴走入了宅院,然后直向宇述的书房而去。
到了书房之后,宇明便向正坐在书桌后的宇述躬身行了一礼道:“孙儿宇明见过爷爷。”
“明儿不必多礼!羽晴,快去叫下人给你哥哥端杯茶来!”宇述见宇明过来,到是十分热情地说道。
片刻之后,宇明方接过宇羽晴递过来的茶杯,坐了下来。
他已经隐隐约约猜到,应该跟昨天他在赛诗会上的表现有关。
宇述这时满脸堆笑道:“明儿,昨晚你在赛诗会的表现,我都知道了。你表现得的确非常不错!不但挫败了柴绍的挑衅,维护了我宇家的尊严,还最后夺得冠军,让我也脸上有光。今日早朝时,不少同僚都祝贺我生了个好孙,家族中多了一个难得的才。”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笑咪咪地接着说道:“明儿,爷爷已经听说,今早在坊间,便有人称你是洛阳第一才。想我宇家原本是一个将门世家,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你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让我这个当爷爷的也倍感欣慰啊!”
宇明听闻之后,忙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声称自己只是运气好,精心准备的几诗,恰好撞中了裴矩等人出的题目,所以方能一鸣惊人。
他可知道,自己肚中里的墨水实在有限得紧。除了剽窃的几后世诗词,真要他临场作诗,只怕也只能作出什么“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的打油诗,哪里上得了台面。如果宇述当真认定自己是个什么诗词才,大凡宴会便带上自己参加,那自己立刻便会露馅了。
宇述还道是他谦虚,心中暗忖,这孩还好,出了如此大的风头,却不骄傲自满,倒是个可造之才。
于是,在勉励了他一番之后,方话锋一转,沉声问道:“不过明儿,有一事爷爷却是觉得你做得有些欠妥。不如你堂兄阿承稳重啊!”
“哦?是什么事?爷爷可否明白告知?”宇明有些疑惑地问道。
宇述叹了一口气道:“今天圣上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的方案。而据别人称,这方案便是由你在赛诗会上提出的方法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你可知道,若真按这样的方法进行科举考试,我宇家会有多少弟失去入朝为官的机会啊……”
虽然按杨广修改后的方案,只有一半的做官名额会被拿出来,用于安置科举考试的优胜者。但按杨广在朝会时表达出的态,他有可能在几年后,将所有的官员录用选拔,皆用科举考试的方法来确定。
这对各大世家来说,将是一个严厉的打击。他们原本占据的不少职位,会被寒门弟和平民出身的官员替代。
而且,就算是世家弟,他为了做官,为了出人头地,也会将对皇帝的忠心置于家族之上。因为他做官已经不需要族长举荐了。
宇明自然明白宇述心中的忧虑,他也早想好了应答之词。于是,在端起茶杯,轻尝了一小口后,他方正色道:“爷爷,您是想我宇家繁荣昌盛,还是想关陇门阀繁荣昌盛呢?”
。。。
 ;。。。 ; ;
第二十三章 关陇门阀的来历
、、、、、、、、、、
宇述听闻之后,心中顿时一惊,不过,他却立刻明白了宇明的意思。
西魏时期,以宇泰为的八柱国及他们督下的十二大将军掌握了国家的权力。而这八柱国及十二将军的后代人才辈出,并相互联姻,形成了利益交织的一个庞大世家集团——关陇集团。
十二大将军中的杨忠,便是后来篡了北周幼帝皇位,建立隋朝的杨坚之父。
八柱国中的李虎,便是李渊的祖父;李弼便是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更是李渊和杨广的外祖父,韩擒虎便是李靖的舅父。
八柱国之的宇泰死后,他的儿宇觉便篡了西魏皇帝的位,建立北周,是为周孝闵帝。
而宇述虽然不是宇泰的直系后代,却也算是宇家族的旁支。在杨坚篡周建立隋朝后,由于宇述只是宇阀的旁系成员,并非北周皇族嫡系,而他又对杨坚表示效忠。所以在杨坚对北周皇族的清洗中逃过一劫。
后来在大隋建立之后,宇述屡立战功,又在杨广取代原杨勇的政争中出谋划策,有拥立之功,所以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最后竟成了宇氏的主脉,当上了宇阀的家主。
所以,关陇集团不管是在西魏、北周,还是在如今的隋朝,皆算得上是人才辈出,掌控实权。朝廷中央的官员,七成以上均出自关陇集团。随着北周灭北齐,和隋灭陈,关陇集团的势力又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成为当世最大的一个利益集团。
而这,却成了大隋皇帝杨广的一块心病。
虽然杨广也算是关陇集团的一员,但他当了皇帝后,却不愿受制于关陇集团。想把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用现代的话说,杨广便是想当一个真正的,手握实权,说一不二的公司总裁,而不是在关陇集团这个公司的一堆董事中担任董事长。毕竟董事长的职位可不是很稳当,其他董事如果联合起来,是绝对有实力把原董事长赶下台,换个新董事长上台的。
毕竟当年他的父亲杨坚就这么干过,把北周皇帝赶下了台。所以他也很怕关陇集团的其他门阀把这招用在他身上。
于是,杨广便先将大隋的国都从关陇集团的老巢长安迁到了东都洛阳,又扶持山东士族的裴阀来牵制关陇集团。朝廷的省六部尚书中,来自裴阀的便有两人,裴矩和裴蕴。这可是大隋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一个家族出了两个尚书。
“圣上扶持山东士族压制关陇集团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而推行这科举考试,从寒门和平民中选拔官吏,更是为了摆脱关陇世家对朝廷官员的垄断地位……”
宇明侃侃而谈道:“爷爷,虽然现在圣上的确非常欣赏您。但是他打压关陇门阀的决心却早已下了,就算您反对,恐怕也劝服不了他,反而会招致他对您的不信任。而且,我看关陇集团的另外几大阀,如李阀、独孤阀、元阀等也未必会跟咱们一条心,一起联合上书反对。既然如此,我们家族不如顺水推舟,表态支持搞科举制。这样一来,圣上便会高兴不已,对爷爷、父亲和叔父,依然会信任有加!”
说到这里,宇明方压低了声音说道:“而且,圣上也未必是要将关陇集团完全消灭,他只是不想爱制于关陇集团而已。在关陇集团内部,他肯定也要打压一批,拉拢一批的!我们宇家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肯定是要争取当被圣上拉拢的那批家族啊!”
宇述听到这里,更是惊愕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些推断虽然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但依他的老谋深算,自然知道的确是有可能发生之事。
如果宇明是个在朝廷为官多年的官场老手,如苏威、虞世基那种人物,能看出这些情形来,他毫不为奇。
可自己这孙才十二岁啊,之前一直缩在家里闷头苦读诗书,他哪来的这等见识呢?
宇明见宇述一副惊讶不已的神态,便暗道不好,自己表现得过了,已经远远超出他这个年龄和他的经历应该有的见识了。
“爷爷,这些推断其实也不完全是孙儿想出来的,也是在赛诗会时,遇上了高人指点。只不过,孙儿已经答应了此人,不能泄露他的的姓名及相貌……所以,请恕孙儿不能告诉爷爷此人的情况了。”宇明眼珠一转,忙又补充道。
这番见解乃是他根据后世的史实典籍说出的,以他的本事,自然是总结不出来的。
宇述这才恍然大悟,微微一颔。他也觉得这样才说得过去。不然以宇明的年龄和见闻,着实也妖孽了点。
他甚至认为,告诉宇明这些情形的那人,有可能便是出自圣上授意。
“按目前的情形,圣上十有**是想假明儿之口,转告我这些事,让我做出选择,是支持他,还是和其他关陇门阀抱成一团。”宇述本就是个老谋深算之人,就在这一瞬间,他便想透了这一切。
望向坐在自己对面,虽然面孔稚嫩,但却显出一股与其年龄不符的稳重的孙儿,宇述心中突然生起一股,宇家的未来将要着落在此身上的感觉。
“福伯!”宇述突然提高了嗓门道。
“老奴在!”早在书房外恭候的老管家福伯立刻便走进了书房,行了一礼后,负手而立。
“你通知一下马管事,从下个月起,宇明每个月的例钱便按庶中最高的一档四十贯发放,如果有人问起,就说这是他在赛诗会上有了杰出表现,为家族挣得面的奖励!”宇述沉声说道。
“老奴这就去通知马管事!”福伯应了一声后,正欲转身之时,却被宇述又叫住了。
“等等!福伯,西厢房的那个小院我前两天去看过一次,实在感觉差了!哪里象是我孙和儿媳的住处?我看就是府中几名管事住的地方都比他们好!你给宋管事说声,让他在内院里腾一个好点的小院出来,给明儿和他母亲住!如果明天还没收拾出来,我就免了他的管事之职!换个办事麻利的人上!”宇述厉声说道。
福伯点了点头,称一定会提醒宋管事,然后方告辞离去。
宇明一听自己的例钱在几天之内,又再翻了一倍,也是心中大喜。而对于搬不搬新家,他倒是无所谓,反正也住惯了。
这时,宇述换了一副脸色,和蔼可亲地对着他说道:“明儿,我听苏威说,你不肯拜他为师,只想习武,不想?”
“是的!爷爷既然已经听苏大人说起此事,想必也听他说了我不想的理由吧。”宇明答道。
宇述原本也如苏威一样,觉得宇明在才上更有发展,才十五岁年纪就能作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句,若善加培养,将来必将是大隋的名臣,宇家的顶梁柱。
不过,宇明自己不想,而想习武,他也不好勉强。
于是,他方长叹一声道:“明儿,爷爷本想让你,和你大哥成都一起,一一武,辅佐皇上,成为我宇家的两大支柱。但你既然执意要武,我也不能拂逆你的选择!但我希望你习武的同时,也不要放弃!毕竟以你的采底,是肯定能做到武双全的!”
宇明心中也十分感动,连忙跪下拜谢道:“谢谢爷爷了!还请爷爷教授孙儿武功!”
他可很清楚,自己这爷爷也是大隋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呵呵!爷爷的武功虽然也凑合,但却不大会教徒弟。”宇述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接着说道:“你大哥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虽然是个不错的师傅,但却是走的刚猛线。他的功法适合你大哥,却不适合你……爷爷过两天便帮你务色一位名师吧!”
宇述这时目光闪动,显然已经心中已有了合适人选。而这一刻,他也认定了自己这位庶孙,将来一定会是宇阀的希望。。
祖孙两人又畅谈了一番后,宇明才告辞离去。
一回到原来的住处,他的母亲萧婉君便兴高采烈地迎了上来,然后又惊又喜地问道:“明儿,你真的在赛诗会上夺得了冠军?并得到了苏威苏大人和洛琪公主的赏识?”
宇明知道自己在赛诗会上的表现已经一传十,十传了。
他只得点头道:“娘!我也是机缘巧合,正好精心准备的几诗词派上了用场,而脑中灵光闪现,建议的科举方案也恰好符合公主及圣上的心意而已……”
宇明于是绘声绘色地给萧婉君讲述了一个,自己如何撞上大运的故事出来。
萧婉君根本没有怀疑儿在骗自己,对于她来说,看到儿有出人头地的希望,是比什么都惊喜的事。而且自己母也算正式成了宇家的人,生活也比以前大大改善了。她心中说不出来高兴,当即便柔声道:“明儿,你这几天的确辛苦了,娘马上就给你熬粥喝!你的病才好,也要多休息一下……”
吃过晚饭后,宇明很快便上床睡觉了。这一夜,他睡得十分香甜,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改变如今境况的希望……
第二天一大早,宇明起床之后,刚刚穿好衣服,府中的宋管事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在向他行了一礼后,便忙不迭地说道:“小少爷,老爷请你快去堂屋!李家的小姐过来了,说要给你介绍师父……”
宇明瞳孔顿时倏地放大,他没想到李秀宁这么快便说通了那位“名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