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血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五章 第六把血剑的归属
    萧亮闻报山口关在易山亲自上阵又被打退,决定发兵攻击北军收获渔利,率八万兵马立刻开往山口关。

    山口关的两处弓箭塔楼在五把血剑守卫的守卫下仍然没能挡住不断增兵的北军兵锋,随军开始边战边退至城中。

    所有随军死死守住下城墙的阶梯,尤其是组建的长矛兵阵成了阻击的主力。一排排的弓弩手发挥了重要掩护作用,阶梯上高低相错的北军受箭矢的面积变大死伤惨重。

    北军首领见城墙上一个随军都没有,胜利在望挥军猛扑,北军的弓箭手又站上弓箭塔楼,很快掩护长矛兵阵的随军弓弩手成了他们重点攻击对象。

    北军一旦攻入城中打开城门,无数的北军就回迅速占领山口关,易山终于派飞骑去调军增援。只要坚守住下城的阶梯,只要保住城门不失守等到援军就能保住山口关。

    八万九凤军来了,终于还是来了……

    萧亮见城墙上全是北军唯有城门还没有攻破,他终于相信易山没有兵了,只要打败北军山口关就是自己的了。

    萧亮令一万陌刀军队为前驱两万长矛军阵随后,再令一万轻步兵和骑兵掩护长矛军阵,一片旗帜飘扬朝北军杀来。北国出动一万骑兵前驱步兵三万随后迎战。

    山口关城墙下依然惨烈的战斗着,从开始的北军大量伤亡变成随军的大量伤亡。易山把几位将军聚集起来,由易山留在城内指挥守军战斗,其他五位将军在攻驽手的重点掩护下从一个阶梯口强攻上去。不利的局势必须扭转,不然山口关肯定会被攻陷。

    新嫁娘姜鸿在新婚之夜丈夫喝醉,敌军大举来袭完全搅乱了新婚生活,先是兄长过来帮忙守城后是丈夫易康被救醒也上城御敌去了,满满的都是担心。

    喊杀声一阵阵的传来,都快把新娘的心给惊吓的跳出嗓子眼,都一个时辰了怎么还是打个不停?接着又是一个一个时辰的过去了,喊杀声停了又喊杀还是不见又丈夫和兄长的消息。

    急促的脚步声从大厅传进了房间,姜鸿出来一看一身鲜血的易康被抬进了大厅,一行晶莹的泪洒了出眼眶。医官立即检查伤势处理,就在这时又是同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同样一身鲜血的兄长姜灿也被抬了进来。新嫁娘姜鸿又是好一阵担心,知道医官告知易康只是背上有两处不深的剑伤而已,姜灿不过是累晕过去了睡一觉就好了。

    两个男人都躺在了大厅里,她又是日夜照看着。八个时辰易康醒过来一两回,而姜灿却一直没醒,不经让人担心起来。姜灿终于醒来了,刚一醒就坐起来了就问战事如何,找他的铠甲准备上城。

    姜灿告诉妹妹好好照顾夫君易康,易康的命是他救的,要不是他出手易康背后的两刀怕是早要了命了。姜灿得意的说:“哥对你怎么样?”正待姜鸿帮姜灿穿铠甲时有人送来一套鲜亮的铠甲还有一柄剑,易山听说姜灿这么英勇特赐战甲兵器,这就是第六套九凤铁卫甲和第六把血剑。

    姜灿返回阵前时正是随军失利援兵未到的时候,恰逢易山组织反攻阶梯口的时候,姜灿报道请随战。众人一看职位才是都统的姜灿竟然也穿着九凤铁卫甲手里还拿着把血剑都很惊愕,他还刚丟了重要的政治象征随城。

    易山也不解释这些了,于是四把反攻阶梯的血剑变为了五把。反攻时弩箭齐发压制弓箭塔楼的敌人的弓箭手,也有不少敌人弓箭手不慎被弩矢射中而亡。五人从长矛阵中穿过一路遇兵杀兵遇将杀将,不消两刻就杀上了城头。

    五人的血剑全都泛着血红的光朝塔楼而去,长矛兵在城墙上沿直线一路推进北国兵纷纷死于矛下,塔楼在血剑下瞬间攻下,随军箭弩兵再次驻扎。北军还在猛扑城墙,只是六七米的长矛再没让一个北军登城。

    易山加入把血剑又从另一个阶梯口向上进攻,没有后续兵员补充城上的北军很快被清理掉,山口关城墙又被随军控制住了。再见城外萧亮和北军打的正激烈呢。

    传令兵回报兵马已经抵达关前正在进关。易山再看北军已经停止攻城收缩阵线,调集兵力专门对付萧亮。易山这次在城上看他们双方厮杀,他也来了个看戏坐收渔利。

    在关上放眼望去,九凤国的陌刀军在前,两队长矛兵各组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在后,步兵和骑兵在附近游击。北国骑兵正与陌刀军交战,骑兵竟没有有效的穿插进陌刀军队伍中,基本进入陌刀队中很快就被砍落马下,很快就死于陌刀阵中。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六章 站城上看大战
    刚击退北军随军的增援部队就到达了山口关,随公没有出城追击,而是选择了观望。因为北国和萧亮都想强夺山口关,现在出去帮萧亮弄不好会被他反咬一口。

    北国的进攻让山口关的守军损失近万人,而北国也阵亡了三万五千余人,这种伤亡对攻城一方来说已经不算很高的比例,毕竟都差点拿下了山口关。要不是九凤国突然插了一杠子山口关都已经拿下了,那种速度随公的援兵是来不及增援的。

    这次易山赌的比较险,万一萧亮不出兵或是出兵晚一点山口关就会陷落,易山最后会向西王一样一步步走向败亡。

    城外北军与九凤军正疯狂厮杀,北军的骑兵没能像往常一样把步兵冲散,然后轻松猎杀敌人。九凤国的陌刀又沉又长,战断马腿将骑兵放倒再朝骑兵头上砍落,来不及抵挡的骑兵只能死于刀下了。

    很多骑兵拔转马头向陌刀队的两侧奔去,只是有更多来不及转向的骑兵向骑兵队撞去。陌刀横着刀口迎着骑兵,一阵因奔跑带来的劲风夹杂着血腥,从空中落下一颗马头和一颗人头。犹自奔跑着的马身体和人身体跑出四五步就轰的一声倒在一旁。

    北国的骑兵都粉作两旁朝后面的长矛阵而去,后面都步兵也跟上来与陌刀队碰上了。北骑兵开始游击作战,把九凤国的步兵骑兵打的就剩下稀稀拉拉一些躲在长矛阵附近。

    长矛阵和陌刀队伍都是北骑兵的灾难,仍然有不少骑兵会碰上去死的不明不白。改进后的长矛阵更加死板,但是防御力和杀伤力更加的提高了,不再需要专门的步骑兵去掩护。反而很多时候敌人的冲杀对长矛阵无效,长矛阵后面还躲着一些被冲散的步兵。

    一个陌刀阵和两个长矛阵组成的品字阵型还是很牢固的,一些步骑兵散乱的分布在这个大框架的阵型周围灵活作战,使得品字阵型更加牢固。

    这一切看得易山目瞪口呆,萧亮真的很会用兵啊!易山打仗从来都是分兵种冲杀,还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摆布过这么有艺术感的画面呢!易山都很羡慕萧亮有如此的才华。

    北军在九凤国的品字阵型上吃了亏,很快明白过来了命步兵边放箭边后撤,始终保持着距离不断放箭慢慢消耗九凤国的精锐兵阵。萧亮又觉得很心痛,这些兵阵里的士兵都是他苦心培养起来的,花费了九凤国大量军费配备优良装备,死一个少一个就像在他心口剜肉。

    北军用特别灵活的战术,萧亮无可奈何。九凤军阵杀伤力惊人,那就不接触你就在你不远的地方放箭消耗你,北国的骑兵像苍蝇一样打又打不着赶又赶不走。就算九凤国的陌刀军和长矛军盔甲多么精良也还是会有死穴,比如咽喉就很容易遭到弓箭的刺入而导致死亡。

    看似九凤**队很猛,那也只是两军面对面搏杀才能凸显出来。如果对方改变战术,这些优势全都用不上。主动权都在北国人的手里,弄的萧亮很是狼狈。

    萧亮赶紧向山口关退去,北军骑兵就一直跟着放箭,九凤国的骑兵又顶不了几下就败退了回来,大军只能退入山口关免于被敌人所消耗了。萧亮想得很不错,只是他没想过他根本进不去山口关。

    易山本在关上观战,眼见萧亮且战且退的往山口关而来,就知道萧亮又在打注意,所以退到城楼内回避萧亮。

    当萧亮退到山口关下时传令开门进城,城上士兵说为了防止盗贼偷袭将军命令不得开城。

    “我是九凤国丞相萧亮,快快打开城门”

    “萧丞相在江陵城中,你这分明是北军演戏来骗开城门,请速速离去不然可要放箭了”城上响起了开弓拉弦的声音。

    “请随国公答话”萧亮转了话锋,毕竟和一个守城士卒掰扯有失丞相的尊严。

    “随国公不在城中,回黑水城了!”士兵已经不想和萧亮理论,撒了这么一个谎。就是这么一个谎话让萧亮有了攻取山口关的想法,这想法一闪即过。

    “既然易山不在城中那还不赶快打开城门,迎本相入城好替你们守城挡住北军!”萧亮说话口气遍的很是生硬。

    “你给我赶快离开,什么开城关城的,你当小孩做游戏呢!这山口关可是我军阵亡了上万将士才守住的,绝不会随意就让一个来历不明的家伙率军入城。”守城兵士义正词严,态度非常坚决。

    萧亮怒起就要攻城,就算是丞相之尊,现在在山口关守城兵士这里根本不给面儿,在纠缠下去也只有自取其辱。

    萧亮转念一想,山口关现在羸弱不堪正是取城的好时机,不然必被北国所取。一声令下九凤国的军队攻打了仍然还隶属于九凤国的随国公军队把守的山口关。这是个极大的错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七章 战争双方没有正义
    萧亮命人攻打山口关遭到守军猛烈的还击,根本攻不上去,因为城上有六个穿着很显眼的特别盔甲手里拿着血红色的剑的人,他们勇猛凶悍只要胆敢上城的兵士无不死在其剑下。

    这时的陌刀军和长矛兵根本就毫无作用,因为他们的装备过于承重。陌刀重达五十斤,别说爬梯子就是在平地上也是相当费体力,长矛兵的矛长平均两丈半平均重量十二斤拿在手里晃晃悠悠的,也是不可能爬云梯攻城的。

    山口关乃是天下雄关,高约五丈也就现在的十米以上。最近几年把八百年未被攻破的记录给破了,从天机老人开始就三度易手弄得都想来山口关玩耍。易山现在援兵已到城中不再让任何敌军上到关上了,云梯全被掀翻在地萧亮无一人登上城头。

    萧亮吃了秤砣铁了心定要拿下山口关,仍然把另外仅剩的四万步兵扑向山口关。易山显然不想伤了和气,特别是和九凤王。

    “萧丞相请你回江陵,吾等奉命守山口关绝不会后退一步,也绝不让任何一个人再爬上城头!希望你能体恤将士,不要一味送死。你的身后还有北军,请你善加斟酌,不要落得进退无路毁一世英明!”秦柯的话在城头句句铿锵有力。

    萧亮是那种睿智勇敢的文武全才,做事很少听劝也听不进别人没有建设性意见,所以秦柯说那种进退无路只在萧亮脑中一闪而过,根本没有想会有那种结局。

    萧亮的陌刀和长矛兵放在外围筑了一丈高的临时堤坝抵御北军,用弓箭手在堤坝处布防。北军也不来攻只在远处监视,见萧亮和山口关守军互相残杀也懒得插手,打吧打吧打的越激烈越好。

    又是一次猛烈的攻城战,萧亮的云梯都是准备好的,看来他是早就打算命攻城的。山口关就像蚂蚁看中的肥肉,无数蚂蚁都扑了过来,与占据着肥肉的蚂蚁拼死相杀。

    一个个士兵从城墙边掉落,在空中还带着惨烈的叫声,这样反反复复就是没有一个爬上城墙。随军的驽箭就没停过,城下布满了敌军都不用瞄准随便射击就能命中敌人。

    六把血剑在城上出现,他们毫不留情胆敢触及城墙都会被血剑斩杀,一波又一波的进行攻击都被挡在城下。易山要让山口关从现在起成为真正的铁城,再现雄关的荣耀。对于怜悯之心暂且抛在一边,人心的柔软逐渐在消磨,杀戮在所难免我只是在保卫自己又何须谴责自己的内心。

    易山开始越来越接近一个王者,这个悄然变化最早被一同战斗的将军们发现,他们的最高统率不再沉闷不再优柔寡断。全部命令就是杀,打退敌军进犯。

    六把血剑都血光大盛,每把剑都吞噬了五百生命以上,连持剑的主人的眼睛都变为红色。狂魔!这就是传说中的杀人狂魔!这种人往往最容易在军队中产生,所以兵自古都不是好东西,他们职业说好听点是保家卫国说难听点就是杀人的机器。

    在乱世最丑恶的事是战争,最丑恶的人就是士兵,他们比土匪更可恶因为他们比土匪更有组织性,他们把普通百姓都训练成了杀人的魔鬼。老百姓心里更痛恨军队。

    当你翻开史书可以发现每一次战争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弓虽。女干妇女的现象,而施暴者就是来自战争双方的士兵,他们不论谁正义和邪恶,也许正义的一方发生的更多。再一个就是杀戮平民,这在战争时期司空见惯。

    就像如今的美国号称世界警察,可是他们的士兵在越南造了五万高鼻子蓝眼睛的小孩,这些小孩在越南倍受歧视最后美国把他们接去美国。美国大兵在日本就更多了,听夸张的说法是足以改变日本人种。当然日本不在意他们早就有想改良人种了,在很多朝代里日本就把女人送到中国等她怀孕后就接回日本,日本不光被迫还有自身强烈的想改良人种。

    所以不打算把谁说成正义或是神,只有谁结束乱世他就是英雄,他们没有好坏只评判功业,结束乱世才没有战争。

    萧亮固执的要拿下山口关让他在外交和战争上都一败图地,随着最后步兵的投入已经宣告结束。扔下好几万士兵的尸体,什么也没得到。守军基本没死多少人,只有几千人阵亡,基本都是被城下的弓箭弩矢射杀的。

    萧亮领着陌刀军和长矛军缓缓向江陵撤退,北军的骑兵依然跟随着放箭继续消磨着他的军队,萧亮歩军弓箭手队骑兵的打击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愿不要发生崩溃才好,萧亮心里念叨着,一旦军阵士兵恐惧上升就会逃跑而崩溃!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八章 进位中山王
    九凤军八万人马打的只剩下陌刀军和长矛军三万余人马,保持着队形缓缓退向江陵城。北国的十万人马在山口关下阵亡近四万,与九凤军作战又阵亡一万多骑兵共计达五万,可谓损失惨重伤亡过半。

    最主要还是骑兵伤亡过万最为严重,匈奴把马匹禁运控制的异常的严,还不时骚扰河套地区北国的马匹也出现了紧张。马匹可是对付九凤国的利器,就是萧亮苦心训练的陌刀军和长矛军也难以打败骑兵,骑兵随没办法与之硬碰可是借助机动性可以用弓弩消耗对方自己却基本没有损失。

    随军守城的人马也近两万余人,庆幸的是守城战不然伤亡将难以估量。这一战役随国可以说损失最小,可是丟了三元县和随县两座城。只要山口关在这两城迟早会拿回来的,没有山口关两座县城根本难以守卫。

    整个山口关就是个大坟墓,战争结束后随军出动万人清理战场花了天的时间。易山经过思考后决定结束山口关做为前沿阵地,不能让山口关再成为三国争斗的肥肉。经过战备随军向三元城和随城进发,在北固小城和双峰山的援助下随城率先攻克。三元县城已经成为孤城,北国快马送来了使者向随国议和,北国承认随国归还三元县,愿两国修好。

    北国又称攻打山口关是出于无奈,随军听命于九凤国是对北国巨大的威胁,如今九凤国也对随军展开攻打说明北国与随国是可以成为盟友的。于是随国恢复了原有的边界,与北国修好互通使者。

    北国极力支持易山称王,易山在这个难得的时机就筹备称王事宜。九凤国由于萧亮的鲁莽给了随公脱离九凤国的理由,九凤国打算出兵讨伐却有北国陈兵边界,只要九凤国与随军攻打起来北国就挥军渡江攻打九凤国的腹地。

    黑水城一片喜气欢腾,菊儿就要做王妃了,宫殿不过是简单修缮加盖的官署。国号也提上了议程,“随”是不能再用了,那是九凤国封的用他的封号就表示这个国家还是亲九凤国的,北国是不会支持的。

    最后还是从易山的姓氏开始追溯,易姓从自中山国的后人。当年春秋过度到战国,八百诸侯国就剩下,齐、楚、燕、赵、秦、韩、魏和中山八个国家,中山国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最后灭亡的国家,非常可惜。中山国也称战国第八雄。

    中山国名字得来是由于公元前506年在中人城建都,中人城中有山才被为中山国。国君姓姬是周文王后裔毕万的后裔,部落一路由西向东迁徙达到太行山东麓一带发展,由于其国由鲜虞、北狄和华夏族组成被中原各国视为心腹大患。

    中山国国小北处在多个大国之间,经常被大国攻击,几次被灭国又坚强的复国。邢侯经常与中山作战,而后又是晋侯与之作战,中山国为了生存征战不休。公元前497年晋国内乱中山国得以喘息,三家分晋后晋国变成了赵、魏、韩三个国家。

    公元前407年中山国被魏国的乐羊、吴起所灭,攻伐时长达三年之久。而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强盛拥有战车九千乘,一度都占领邢国赶走邢侯,杀掉了卫国国君,最后齐桓公组织联军抗击中山国邢、卫才得以保存。

    中山桓公之后由于继任者成公政策失当,农夫惰于田战士怠于行阵,民间盗墓成风,杀人越货。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割地求和。本来一个顽强生存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却开始衰落,而其他七个国家都通过改革用法家思想强盛起来,无数小国被灭国。中山国土嵌在燕赵之间,自身又**终于被赵国在公元前296年所灭亡。

    秦始皇一统华夏后中山国的贵族也被迁到咸阳,随后秦被九凤王所灭,中山国后人改姓易一路南迁。易山就是其中易姓后裔,这次在北固小城里原易村里找出了中山国的山字青铜器,这就足以证明北固村被山匪屠杀的易姓村民就是中山国王室后人。

    既然易家本是中山国后裔,那就是贵族之身,易山国号中山进位中山王,北国还有鄯善等几个小国派使节称贺。周菊为王后,易伯良为太子。易康、易勇封为公爵,秦柯、王成、吕天方、姜灿为侯爵,周昌、周华为伯爵皆大欢喜。

    又增兵山口关和随城,防九凤国攻打,建国伊始中山王打算打出王威也准备攻打丘陵郡。也可免得山口关被九凤国和北国惦记。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九章 攻取丘陵郡一
    易山在称中山王以后与北国修好相约共同抵御匈奴,在华夏也是共进退的同盟。萧亮在重大的失误后被九凤国内王室贵族打击失去相位,九凤王也难以废众议保萧亮,萧亮被外调至跤趾郡清剿不服统治的蛮族。

    中山王在易康伤好之时赐予九凤铁卫甲及血剑,第七把九凤血剑。又让易康妻子姜鸿搬到黑水城,在黑水城置宅安家。周昌、周华兄弟也搬到黑水城,都聚集在国都办理公务。

    周昌筹集的粮草已经完备,周华督造的兵器军械也完备。此次的弓箭弩矢数量庞大达六十万支,还造了床弩上百。自从双峰山发现矿脉,周华严格保密也冶炼出了铜。中山王得知这个消息更是高兴,有了铜就可以铸钱,那可是重要的材料。

    中山王亲自带兵八万攻打丘陵郡,北王出兵十万攻打汉西郡。九凤王先前收到两国攻打丘陵和汉西两郡的情报,早布置增援十五万兵力到两郡,加上两郡的守军兵力达到二十万。

    九凤王对易山称王早就一肚子怒火,这次竟然和北国联手攻打自己更是怒不可遏了。九凤王布置八万兵力在汉西郡防守,把十二万兵力放在丘陵郡就是要教训这个叛徒易山。

    九凤王打的是汉西郡防守,丘陵郡进攻。因为汉西郡在丘陵郡的东边是丘陵郡粮道所经之地,要想打败中山军必须确保粮道安全。九凤国地处华夏南部,运粮非常艰难。因为华夏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粮车要经过的都是上坡路很费时间,运粮的部队在路上吃的粮食就多运到的就少。

    北国和中山国就不同,他们处于地势较高的西北粮道基本是下坡路,运粮快兵士都不缺粮。九凤王日夜忧虑,他没有选择对他最有利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先打败远处的中山王。

    九凤王和中山王的战场就在两国边境,两王相遇当即交锋都不多话,九凤王三万人马分守各城九万出战直接向中山军扑了过来。中山王以长矛军放在最外层结阵做防御的态势,后面接着是三万人马在敌军进两百步时弓箭手第一次齐射,九凤军上空漫天箭雨。

    九凤国的兵士伤亡惨重,但是仍然进攻直至与长矛兵接战。顽强的九凤军硬是用身体在长矛阵中间打开了一道口子,不惜伤亡的蛮干九凤王就是不同常人,接着是又迅速又猛烈向内攻打。陌刀军在军阵对杀中充分显示了他的威力,弓箭手基本一刀一个很快被杀散,良久弓箭手才反应过来拔剑。

    中山王立即调集步军稳住阵线,但是仍然顶不住那五十斤重的陌刀挥砍,阵线一步步打的往后移动。中山王出动全部七把血剑才使步军挡住九凤国陌刀队,易山有时被陌刀砍在九凤铁卫甲上的感觉像被打飞的,如果没有这身盔甲怕是被砍作两段了。这样的步军实在是可怕,若不是有这七把血剑对陌刀军的痛斩,怕是要被打的溃散不可。

    中山王从阵中退出组织重弩在交战阵线后约五十步处向敌军发射,三千重弩矢伴着风的呼啸在上空飞了个弧线就猛地扎进了敌人阵中,把盾牌钉穿把士兵的胸膛穿透。一波又一波弩矢在上空划过熟悉的弧线钉入敌军阵中,被射杀的兵士躺倒一片。

    阵前由于九凤军被弩矢不断的射杀,后续兵力跟不上在交锋阵线上渐渐处于弱势,在几把血剑的带领猛烈攻击下陌刀队第一次队形不撕裂。几把血剑带领的队伍,趁敌军后续部队断裂时把前面的陌刀部队分割成了几个部分。

    九凤国前队的三千陌刀兵被分割后却仍然死战,正是应了那句过河的卒子不回头直至战到最后一个人。

    一队打得只剩下三百人陌刀队被重重围困,中山军却仍然难以把他们歼灭,他们也不投降。中山军最后用一队长矛协助将其一一杀死,这是中山军想到伤亡最小来消灭他们的办法。

    九凤军的兵锋迟滞,中山国的重弩追不上后退的九凤军。中山军又把近三万的弓箭手退向最前沿,射杀后退中的九凤军,步兵紧紧跟在弓箭手的后面防止反扑。重弩兵也向前跟着移动。

    九凤军一路后退,中山军一路向前。一路上地势越走越低,九凤王急令停止向前,让前军停止追击。然而已经来不急了,冲在最前面的近万人被九凤军困在地势低洼的地方。

    中山在阵前集合兵力准备营救,由于追击军队被拉的太长,各兵种人员很散乱根本难以组织营救。一面以王旗集合分散军队,一面缓缓的向那片低洼地两边挺进。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章 攻取丘陵郡二
    中山集结军队发现吕天方和姜灿两部被困低洼地形里面,两员将领被困必然要解救的。他们是新建立中山国的重要战力。

    低洼地。姜灿和吕天方两路人马一前一后,被两边的箭雨逼得退往洼地中心。四周围都是己方军士的尸体,姜灿一脸的不甘。眼看着敌人从身前溜走,自己却被箭雨挡了回来,身边自己的两员副将被箭而死!

    “姜将军,快退回来!我们和大军被隔断了。”身后赶来的吕天方喊道。

    吕天方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将军经验丰富。虽然当年与之对阵西域犬戎不似华夏人爱用诡计,但是这种犯兵家大忌的地形他还是了解的。

    “还好不是九凤国早设好的陷阱,要不然两边滚下巨石你我很快就会全军覆没!”吕天方有些庆幸的说到。

    “吕将军,那我们还怎么办?”姜灿顶着盾牌回头问,脸上有些茫然。到底是年轻将领,没经过这种情况。

    “我们得趁着敌人还未大举向我们进攻时,做好防御阵型缓缓后退,再看哪边扬起尘土或是有信号发出我们就一起朝那个方向突围”吕天方不急不缓的说道。

    吕天方和姜灿组成防御阵型往来路退着,越是退敌人的弓箭越是密集,只能在射程外停下扎盾阵围在四周。只是仍然有弩矢不时落入阵中,不停有士兵受伤、死亡。士气急剧下降,吕天方沿着队伍跑了几圈让每个士兵都看到他,还大声喊:“大王率领大军正和九凤**队血拼,我们是大王布置在敌军中的奇兵,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敌军的心窝猛戳一剑给与致命打击!”

    姜灿也和吕天方一起安抚士兵,以免士兵恐惧而溃散。如果一旦因恐惧溃散将是无方向的乱撞,结果一个也活不了。

    九凤王本是边战边退,途中发现这个洼地所在就将计就计加速撤退,果然引来了抢功的年轻将领姜灿和贪功心切的吕天方进来。看看都有上万兵马,立马用停在原处的长矛兵截断他们的归路,再配以大量弓弩手将他们压制在洼地。

    这次九凤王也来了个截断,和中山王对付他的陌刀军一样,战场还真是奇妙同样的事情会在同一场战斗里发生。围住这队上万的兵马用掉了三万人马,本来这些人马想合围上万人马是做不到的。可巧的是那上万人马一心追撤退的陌刀军就追进了洼地,陌刀军由于装备沉重专走下坡路进走进了洼地。更加有利的是这只上万的军队追的太紧以至于扎进了九凤军的中间阵地,九凤王只要稍稍调动人马就能将其合围,有加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