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锋血剑-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出无限怜爱,二代南王生来就是个折柳攀花的好手,强迫的女子很少反而是用甜言蜜语欺骗的甚多!今晚他又要卖弄手段把这女子得手,没想到即将得手之时叛乱的大臣率兵丁包围了别宫,乱兵冲进室内南王正要开口呵斥却被一剑洞穿胸膛,女子惊得大叫也被一剑杀死。

    东国的都城健康,被围月余粮草渐渐不支,江北几乎被北国占领,南边又有九凤王的部队攻打,健康城已经危在旦夕只不过靠城墙坚固才免于陷落。九凤王命使者把西王、南王的首级都送进健康城,老官员一眼就认出了有些腐坏的西王首级很是惊慌,再命出使过南国的官员看另一颗首级,证实却是新继任的南王。面对如此强大的九凤王,东王趁夜色乘船前往东海,天亮后群臣开城投降。东国投降后江北几座城池也投降北国,至此中原就剩下九凤国和一个北国,基本上划江而治了。

    听说中原两国被灭,易山似乎觉得有一种压力向他袭来。押解西王给九凤国很久了九凤王都没有嘉奖的王谕,就算九凤王不愿嘉奖难道机敏睿智的萧亮也不知道事情的重要么?那只有一个可能,九凤王和丞相萧亮达成一致下一个目标就是易山,他们就是等易山出错,好借机攻打易山。擒获西王如此大功竟然连句嘉奖都没得到,就算你易山没有异心你的手下将领这次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能不闹意见么?易山手下将校个个不平,易勇直接就喊出自立为王的话,被易山立刻呵止了。

    易山马上下令以后得万分注意言行,不得再出背逆之语。下令秦柯易勇带兵一万驻守山口关,易康带菊儿及孩子迁往黑水城,又严令整治吏治。易山要得到关西的民心才能立足,以关西这两州八郡七十二县为依托奠定根基。关西这雍州和凉州在西王的几次战败已经民生凋敝,处处残垣断壁人口稀少,如果不加治理会在很短时间里被九凤国或是北国消灭。现在的易山军团只有扼住山口关才能自保,在其他两大国中求生存要靠能言善辩的人才。秦柯手下的苏秦很快就得到了官职的提升,易山命他广招辩才充实关西。

    北国派来了使者表达友好,这让易山有些意外,无非是些客套虚语。易山态度不明只是盛情招待使者而已,也许下次真有可能与北国合作。九凤王和北王都是雄才大略的有为君王,他们都想吞并易山刚刚打下的土地,可是山口关就一个没法像灭东国那样两大国分两路去瓜分。九凤国不和易山真正开战,易山仍然以九凤国的臣子自居。北国朝议想封易山为雍凉公,只要他接受这个公爵他就会得罪九凤国,最后易山只得依靠北国才能自保。只是北国的这个计划很快就被九凤国知道了,九凤王让萧亮立刻起草受封王谕等易山为随国公,其下官员各加升一级。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章 各国兵种的对比
    随国公的随字不仅是因为易山的家乡属随县管辖,而且是随字有着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随县的由来就是很久以前有个庞大的王朝,他的国君为了巩固统治把亲兄弟封在一个离都城较近的一块地方,把他这个兄弟的封国取名叫做“随”也就是让其跟随自己拱卫自己的都城而已。后来很遥远的未来有个篡位的国君,把前朝封给他的这个“随”字改成了没有走之的“隋”,理由是有走之的随很容易走掉王朝可能不会长久。没想到后来还是二世而亡,很是可笑。

    易山受封后上谢表称犬戎羌人收容董墨的大公子随时会来进攻无法脱身前往国都叩谢等话。易山既然封了随公自然要在家乡做些建设土木,以北固村为核心建了一座小城取名为易城,与随城互为犄角之势,再利用临河高地的地势建造密集的堡垒使随城防御敌人非常有效。

    北国得到了东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力大增,又有广移民训民兵的国策,匈奴已经不容易对北国造成大的威胁,这使得北国可以腾出手来与九凤国争雄天下。九凤国虽然疆土扩大了不少但是都是些南方蛮荒之地,多为山区田地很少产粮不多。对比起来北国虽然有匈奴的边患,但是北国有水草丰厚的河套地区有天然的马场,骑兵自然较南方多。而后的岁月华夏的历史演变惊人的相似,全都记载着北方打败南方的历史。周灭商、秦灭周、刘邦亡项羽、魏灭吴蜀、隋灭陈、宋灭南唐吴越、元灭宋都是北方战胜南方,能逆袭的就只有个朱元璋,只不过也是运气好元朝自己不好好干了送给他的这个大便宜。后人们都热衷于统治者的德行,其实那是自我臆想罢了!

    真正北方强盛的原因,一是北方骑兵较多,二是西北地势较高。这次九凤王就站在南方,也许英雄的九凤王就会以悲剧收场。九凤王也知道拿步兵去打骑兵那就是找死,所以他训练了最强悍的步兵来弥补没有大量骑兵的缺点,他的精锐步兵都是铁甲手持长四尺重五十斤的陌刀,士兵一个朝天式就能把骑兵砍落马下,马腿被一刀斩断第二刀骑兵就直接挂掉。北国在开始几次摩擦竟然都败给了九凤王的陌刀队,四尺的长刀都是双手握,分带刀势、出刀势、压刀势、按虎刀势、丟刀接刀势和右侧刀势把这步兵强化刀极致,战场这样大规模的部队在战场上刚猛异常、威风八面。而且九凤国还有长矛阵那是九凤王的师傅天机老人所创,也被九凤王训练了一个强大兵种,这也是易山不敢轻易脱离九凤国的一个方面。九凤国有特别多的新奇厉害的阵法,就是简单刚猛,陌刀兵加长矛兵在大规模步兵会战时那是绝对的优势。

    随国公易山也用长矛兵,但是明显比不上九凤王的长矛兵。易山领地人少士兵的性命就显得更加宝贵,所以随国注重用弩箭等远程射击的武器,研制出了能射穿马匹的重弩、可以射穿两个带甲兵士并将其钉在城墙上的床弩,守城特别牛叉!他们研制出的有手弩、重弩、床弩和连弩。

    北国主要还是骑兵,他们的马比随国的马要高出一个手掌的长度,比九凤国的马近一尺。如果两国骑兵相遇,北国的骑兵随便一挥马刀就能对准随国骑兵的胸膛直奔心脏,对准九凤国骑兵的脖子。而其他两国骑兵想这样砍北国骑兵的脖子就不得不举着兵器挥砍相对费力许多,这就是北国骑兵的巨大优势。九凤国各种军阵来了他跑开就是了,人家也追不上,高头大马跑的快也可以用作奔袭、游击作战。

    匈奴基本都是骑兵来无影去无踪,作战基本没有大的败仗因为打不过时他们拔转马头一溜烟就跑了,所以他们侵扰中原时北国根本拿他没办法只能防御。可是漫长的边境线是防不胜防,云中郡、代郡、雁门郡和北地郡都有可能被攻击,北国只有挺着等自己国力足够强大时再出击匈奴。匈奴些年不仅侵扰着华夏还侵扰这西域各国,西域各国基本沦为附庸,向东由此匈奴对华夏形成三面包围态势。而中原大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王朝,他们内斗消耗着自我,匈奴人也趁大统一的九凤王朝分裂时对中原不断侵扰进入长城以内。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一章 降伏鄯善通丝路
    北王在易山接受九凤王的授封后大为震怒,处置把事不力的官员,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对北国造成多大的损失,他们将面临匈奴、九凤国、随公易山三个势力的威胁。

    黄沙中一队人马向西行进,大旗在风中翻转着帅旗上正是一个易字,为首的将军晃了晃装水的竹筒,轻轻叹了一声。一行将士都快渴疯了,都努力的寻找着水源,可是天上连飞鸟都不见一只,好像这里除了一道一道的沙丘就没有任何活着的东西。

    烈日照在沙丘上,一行军人的影子被拉的好长好长,一直投射到沙丘下面。突然有士兵倒在了地上滚下了沙丘,接着一连好几个都这样滚了下去。运气好的被人救起来,运气不好的会跌落陷沙不见了踪影。

    除了漫漫的黄沙就只剩下他们这一行人在其中跋涉,在他爬上又一个沙丘顶时不经眼前一亮,那是个美丽的所在。他情不自禁的喊了出来、前面有水源!跟着我易勇没错!接着一个个爬上沙丘,见到涓涓的小河流都是直接滚下沙丘去的而不是用跑。易勇插剑黄沙中看着他们都抢着喝水,心里却默念着这次定要拿住董墨的大公子,上次差点就被那家伙射杀。

    易勇随着兵卒走下了沙丘来到这绿洲的小河,一个兵士递过来竹筒。“将军喝水,比我们中原的水甜!”那兵士很是享受的咂嘴,易勇干裂的唇动了动终究没有挖苦这位兵士。

    众兵士抬头看去,一大片绿洲里一条小河从山涧流出,最后小河四处分支为众多细流,一棵棵不算很密集的杨柳杂散的分布在水流边,水流最终都流进了沙漠里面不见了。某些地方还能见到麦田,绿洲中村落是极为分散。易勇率领军队穿过这片绿洲,向小河的上游走去在,水流最大的上游就有一座城池,那就是鄯善国的伊循城。

    鄯善国本名楼兰都城扜泥,人口不足一万五千,兵不足三千。鄯善东通敦煌城,西通且末、精绝、拘泥等国,扼住了丝绸之路的要冲道路。

    如今的鄯善国归于匈奴,九凤国朝衰落之时匈奴趁机拿下了鄯善国,也就是匈奴的附庸国。这样一个小国由于在两大国之间,经常受到两方的攻击现在依附于匈奴也很好理解。

    易勇挥兵攻打依循城,不到一个时辰就拿下这座城,易勇留三千兵马驻守率大部前往鄯善国都扜泥城。

    易勇在城下例数鄯善国王背九凤而归匈奴的罪过,让他交出西王董墨的大公子,鄯善国王无奈辩解,匈奴大兵压境为了存国不得不为。哪知道鄯善的辅国侯和却胡侯却坚决相抗,鄯善王竟然不能制约,因为这两侯都是匈奴人逼迫鄯善国王任命的。

    易勇只得挥军攻城,攻打了两个时辰也没能打下来,易勇暂且收兵回营打算让士兵好好吃一顿再休息好明天猛攻。如此小国易勇并不在意,晚间鄯善都尉派使者前来,愿意明天攻城时打开城门配合作战。易勇许诺攻下扜泥城后让他做鄯善辅国侯,辅国侯在鄯善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鄯善都尉当然更加高兴了。

    第二天攻城没多久鄯善都尉就打开了城门,易勇与他一同杀进城中斩杀了辅国侯和却胡侯,鄯善都尉拿着两侯的首级传令各军立马停止抵抗。果然战斗很快停止,鄯善都尉又斩了西王大公子把首级送了过来。依前言易勇迫鄯善王提升鄯善都尉做了辅国侯,却胡侯也是亲九凤国的人士担任。

    楼兰人匈奴人本来都是华夏后裔,他们的先祖都是由于战争国灭才离开中原的,如今来仍然还在不断纠葛,华夏一脉总是在互相残杀。

    易勇撤出扜泥城,只在伊循城驻扎,等鄯善收了粮易勇才留三千人在伊循城屯田驻守。自己引大部回黑水城,鄯善平定。从此丝路重新贯通,关西来往的各国商人逐渐多了起来,山口关的关税渐渐多了起来。自上回易山打西王时就把收税权拿过去后,九凤王就再也没有派税务官去了,九凤国有默认随国公**国的趋势。

    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仅随国收获丰厚,北国和九凤国都得到很多好处,从前的民生凋敝人口稀少变成了村落成为集镇,集镇变为邑县,人口又渐渐回升。这一点商人最能体会,战乱时官道一路走好多地方都没有人烟,如今再走却能见到稀稀疏疏的村子伴随点点炊烟,商人在路上也感觉的到那种温暖。

    老百姓就是这样是要给他一点点恩惠他就会感恩不尽,在荒野中开垦出田地,老老实实的交官粮。人们从来都是那么善良温顺,而统治者总是想着收税,他们不劳而获还作威作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二章 偷袭山口关
    易勇回到黑水城见过大哥易山说鄯善已经归附我们随公,接着开始向易山要九凤铁卫甲,易山果然赏给他一套。易勇好不欢喜立马穿上。

    “怎么样,我这不有了么九凤铁卫甲么?”易勇向秦柯炫耀到。

    “有就有呗,没必要如此兴奋吧!”

    “上次想借铠甲给我穿穿,你还舍不得,我偏要在你面前晃晃,呵呵”易勇似乎想起了什么。

    “大哥,我这剑不对啊!我上回就秦柯的剑分明是红色的,我这怎么是白色的呢?”

    随公微笑着没说话只是看着秦柯。

    “你还不懂这剑在他沾染到敌人的血后剑身会自然变红,杀的人越多剑就越红,听说杀的人太多剑会持续几年都保持鲜红色,而那时剑的主人就基本是狂魔了。”秦柯耐心的解释着。

    “这么神奇啊!”易勇拔出剑刷刷挥舞了几下。

    “嗯下次上战、场我得试试”易勇对此剑爱不释手。

    “算了吧,你先回随县帮你易康哥向姜灿下聘礼吧,菊儿给他保了媒这是你大嫂准备的”,两个侍女把一个系着红带子精致盒子抬了上来。

    “去了随城还得看看姜灿的城防怎么样,还有北固城建的如何都看一看”

    “易康哥要成亲了!呵呵拿我该愿意跑这腿,城防嘛当然得看了,大哥你就放心吧”

    易勇第二日就穿着他那刚得的九凤铁卫甲一路奔山口关而去,年轻人精力就是旺盛刚从鄯善回来就又出发了。

    大海。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一支船队随风飘荡着,每个人都一脸的绝望神情。船上的粮食越来越少,可船外除了茫茫的海水什么都没有,还不时有暴风卷起,随时都有倾覆危险!忽然在夹板上上一个士兵眼睛一亮看见一个小岛。

    “禀,大王!前面我一小岛”。满是愁容的东王一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快速移步到甲板上看着远处出现的陆地。

    “靠岸,登陆小岛!”东王声音因兴奋都有些颤抖。船队加速驶向小岛,靠岸。被摇晃的呕吐多时的人们,听说看见陆地都兴奋的要跳起来。船终于缓缓靠近小岛,登陆后发现这是一个无人岛,东王只有率那几百人开垦田地在那里定居了,又派船只回去购买种子谷物。在岛上发展好几年以后,又向北占领了整个群岛,少数有人的岛有为他提供了不少人力。由于需要华夏的技术和物产,所以向北国称藩换取通商。

    易勇一行五十余人来到山口关,经过易康亲自验看果然是自己人,连忙迎入城中兄弟俩自是饮宴一番。易康对易勇的一身鲜亮的盔甲很是感兴趣,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易勇向易康讲明是为他下聘礼而来的,易康得知是姜灿的妹子也很是高兴,因为姜灿来到北固村投效时就带了个仙女一般的妹子都是见过的。

    “勇弟,酒宴斗吃过了快去随城下聘礼吧!”易康又拿出一纯金的发簪让易勇给带去送给姜灿的妹子姜鸿。

    “康哥,你也得让我休息两日吧!我一路从鄯善到黑水城再到山口关几千里都没好好歇息了……”

    “山口关到随城不到一日路程,去到了随城再歇息吧!”易康打断易勇的说话。

    “真是的,有了媳妇就把兄弟当牛使了!”为了兄弟只有接着跑了,反正易勇壮的像牛。当天夜里易勇就到了随城住到驿馆。

    第二天一大早,易勇就县署和姜灿见面了。

    “拜见折冲将军!”姜灿拱手而拜。

    “不用这么拘礼,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姜灿不明所以的睁大眼睛。

    “姜灿兄弟是这样的,随公夫人保媒把你家妹子和我易康哥指为一对,特让我来问问你的看法”

    “在下当然是赞同的,只是我就这一个妹子又别无亲人,我得问她的意见,她若不同意我也不能强迫她的”姜灿回答的很保留。

    “姜灿兄弟你也是都统级别的人物了,以后不用这么客气的讲话了,亲事若成了我都呼你一声兄长,我猜你家妹子多半也是情愿的”我们喝酒去。

    果然姜灿妹子在收了易康的发簪和书信后对易勇的亲事表示同意,看来易康在姜灿刚投效之时就对姜鸿有意还私下有过交往。

    易康在三个月后就与姜鸿在山口关成亲了,随国没众将校都送礼相贺。却说当晚易康大醉,就在这个时候北国率十万军队来犯山口关,另外五万人马又同时攻打随县三元县。最终还是姜灿利用临河高地与北国兵士坚决抵抗击退北军,又单人独骑飞奔至山口关指挥作战直至易康酒醒依然战斗关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三章 打你只为保护自己
    话说北国突然进攻山口关和随县,亏得易康内兄姜灿英勇抵挡才挺过一天一夜的第一波进攻。第二天易康被医生催醒才发现新婚的妻子还仍然嫁衣未解,心中十分惭愧无奈敌军攻城紧急来不及向妻子将鸿道声安慰。姜鸿亲自为他披上冰冷的铁衣。

    在房内已经能听见震天的喊杀声,第二轮的攻城显然已经开始,身为主帅的易康心早已飞向城头。易康急奔上城进入大战的洪流,剑似穿花血流遍城墙,死神召唤着华夏的士兵!

    城关之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双方的士兵,城墙上有排满了云梯,云梯上挂满了无数北国士兵正在一步步往上攀登。城下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北**队,黑压压全是兵甲等待着进攻,城门被撞得山响!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穿透城关穿透山野,易康挥剑突进斩杀**人直抵北军登城口,奋力斩杀刚刚攀上的敌军,根本不顾自己进入敌人包围圈的处境。姜灿一路跟随掩护易康,生怕这个妹婿命丧城头。

    易康全力一剑斩杀正在登城的两人,连云梯也遇剑而化做两断,身体一震易康背后已经挨了两剑。幸亏姜灿挥剑砍杀了袭击易康的两人,二人背靠背稳住守势,暂时没有敌人登城城上的敌兵逐渐消耗殆尽。山口关终于迎来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守势。

    易康被简单的包扎后,依然坚守在城墙之上。弦响阵阵嗖嗖箭雨后,才传来双方受伤士兵的哀号声!城下更猛烈的攻击又开始了,数千的北国士兵同时扑向城来。易康忙传命将士用石块堵死四门,弓箭塔楼站满弓弩手,箭矢由民夫成捆成捆的运上塔楼。

    “报,随城失守!”一个哨兵单膝跪在易山年前。

    “报,三元城失守”又一个哨兵道。易康摆摆手示意知道了。这么两座县的城失守早在易康意料之中,现在最重要的是等随公或是九凤王的援兵了。随城和三元城的陷落说明敌军还有更规模更大、猛烈的攻城。

    丘陵郡江陵城。

    两百里外的山口关战斗正酣,萧亮却在城中细斟慢饮丝毫不为这数封求救的书信所动。只是把大军集结待命,告知士兵随时有可能出发攻击北军,萧亮要等最好的时机,收获更大的利益。

    随公收到求救信率兵马日夜兼程,两日就到了关西郡,这时易山却命令大军住扎在山口关西边的一座县城里。随公易山派出哨兵专等消息,半日哨兵回报山口关已经危在旦夕,敌人攻城甚紧,九凤国丞相萧亮率八万兵马在江陵却不发兵。

    易山开始想他萧亮不救不是想山口关落在敌人手里而是他萧亮很在乎利益问题,他要等双方最大程度的消耗时再出手。到时候九凤国出来收拾残局,到时土地城池都随他取了。

    北王想的是易山接受九凤王的测封他们互相打起来不太可能,要是联合起来攻打北国那就危险了,不如先下手为强。北王找了那么一个两国都很薄弱又很重要的位置下手,那里就是山口关,拿下山口关就断了两国通道。既能阻挡随军东出又能进取丘陵汉西两郡,将来从长江上游来攻打九凤国。

    历史总是这样先进攻的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三国的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停的折腾就是因为蜀汉太弱人口太少,如果罢兵和平繁衍生息肯定是玩不过曹魏迟早被它灭亡,与其等它来攻不如我先出手。北国就是出于易山一心归附九凤国,造成了强弱的巨大悬殊而进攻。

    我打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看似是一句荒诞的话却往往是事情本质,北国西、南分别有随军九凤军,北还有匈奴被逼的不得不向实力最弱的随军动手。目前要想和平必须三国鼎力!如果战争僵持下去最终得利的一方会是随公易山。

    秦柯与易山分析当前形势。

    九凤国不管如何绝不允许山口关落到北国人的手里,随公要是挥大军去救肯定是两败俱伤,九凤王得关西再灭北国。他们一致认为不救,还要让萧亮认为他们投入了所有兵力在营救山口关。

    易山、秦柯、吕天方、易勇和王成全部穿上九凤铁卫甲拿上九凤血剑带三千兵马增援山口关。

    易勇和姜灿连日奋战精疲力竭,山口关几近攻破又顽强的率军夺回城墙,关上堆满的尸体关下尸体都堆积近一丈。终于迎来短暂的停战各自收回将士的遗体,城墙上一具具北国尸体被抛下城墙,城中也清理着己方士兵的尸体。

    来来往往兵士全身都血迹斑斑,没有一人说话,他们早已经开不了口,他们怕一出声就变成了哽咽,每个人都默默的抬着阵亡同袍的尸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四章 五把九凤血剑
    短暂的停战后,迎来的是更加猛烈的攻击,北国像发了疯似的猛攻。北王传谕首先登城的一百名士兵不论出生全部封伯爵,赏三十户免税三年。

    北王谕令激的士气高涨,人人跃跃欲试都想一朝搏得富贵之身,佳妻美妾是每一个男人心中的美梦!重赏之下,勇夫成百上千,打的城上的随兵接连后退。

    城墙很快就被占了三十多米长,城下的士兵似逆流的洪水向城上奔袭,守城的兵卒除了死于刀剑就是往两边的弓箭塔楼还有下城的阶梯处退却。易康和姜灿虽然仗剑猛烈挥舞,仍然被潮水一般的敌军冲向弓箭塔楼。

    弓箭塔楼上的随军放箭似雨点般狂泻在北军的头上,中箭者负伤中弩矢者丧命,随军兵士依托弓箭塔楼的窄门勉强守住。易康伤口崩裂血都灌满了战靴,已经摇摇欲坠。

    “大哥你怎么还不来,小弟坚持不住了!”易康绝望的喊出这句话,众将泪涌而出。姜灿再另外一弓箭塔楼门口大显身手,一直杀得北军不敢靠近,弓箭塔楼不断急射让北军纷纷后撤转攻易康。由于步兵极缺姜灿无力追杀,只得剑入鞘取弓弩射敌军。

    易康这边的压力顿时加大,北军打算先拿下这个塔楼。易康在一个猛击后,顿时头晕向后倒去,敌军似潮水涌进弓箭塔楼。

    易康被一条臂膀扶住了,易康微微睁开眼看到是大哥易山他轻呼了声“大哥”随即昏死过去,易山一挥手中长剑顿时将三五个敌军击得飞了出去砸在后面的北军身上。

    易山让亲兵送易康下去治疗,易山的剑立马红光渐渐泛起,敌军见之胆寒。

    易山、秦柯、易勇、吕天方和王成全部杀向城墙上的敌军,五人全部身着九凤铁卫甲手持九凤血剑,威风凛凛。一时关上多了五面将旗,随国公也出现在城上,随军军心渐渐稳定下来士气开始回升高涨,开始反扑。

    北军被杀的东倒西歪,五道红芒在城上像穿花一般散在满是敌军的城墙上。敌军的刀剑根本奈何不了九凤铁卫甲,五人穿梭敌军之中,带来的三千生力军投入战斗后敌人占领的城墙不断缩小继而被大退至城下。姜灿见众将军到来,心里一放松疲惫立刻席卷全身,累晕了过去。

    北军统率见又一次被打退回来,亲自督军用弓箭手掩护下又一次攻上了城头,随后又是潮水般的大军压了上来。城墙边每隔五步一架云梯,梯子被七八人摁在城墙上,梯子上挂满了北国士兵,城下还陈列着七八万兵士等着攻城。

    北国摆出志在必得的阵势,易山数次向萧亮求援,萧亮只是嘴上应承着并不发一兵一卒,只是派哨兵死死盯着战场的变化计算着北军的伤亡。

    五把血剑唯易勇的剑出奇的红,易勇每挥出一剑至少一人毙命,挥剑过程中一团红芒似水一般几欲洒出剑端,那就是剑的残影。

    敌军庞大的数量把两千兵士在两个时辰消耗得只剩下不到三百,城墙基本靠他们五人维持,忙得五人连眨眼的功夫都没有。挥剑稍稍慢下来,城上立刻爬上好几十敌军。

    王成挥剑斩杀数人跃到易山旁边。

    “随公,下令调援军吧”王成又力斩一人“再不调援军,城关就要失陷了!”

    “再坚持一刻钟,看看萧亮会怎么做,使者就快回来了”

    “你还指望萧亮!他就是在等待坐收渔利!”王成愤恨的说“他也想趁我们双方拼的你死我活之时来取山口关。”

    使者回报说萧亮还在调兵遣将,吕天方长剑一扫四五个北国兵被打出城墙外,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易山左近。

    “萧亮那个匹夫最是狡猾,上回汉水大战就是乘人之危取得胜利,我们不能让他得逞!”吕天方说。

    易山把一个北国兵踹下城墙。

    “正是因为不能让他坐收渔利才不能增兵和北国血拼,为了不让人趁人之危所以更加不能贸然增兵!他一旦发现我们还留有兵马他是绝对不会参与战斗的。”

    “你们俩和易勇徐徐退守北边的弓箭塔楼,我和秦柯徐徐退守南边塔楼”易山接着说,“我们要做出失败的假象,萧亮才会发兵攻击敌军,他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么一座雄关落入北国手中的”。

    众人退守塔楼门口,城上又一下子涌上一两百北国士兵,朝他们所在塔楼攻了过来。易山等人之守不攻,萧亮的探哨见良久都未反扑立即回报了萧亮山口关的情况。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十五章 第六把血剑的归属
    萧亮闻报山口关在易山亲自上阵又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