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学大庆始末-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对于先进典型的宣传还较少片面化、绝对化、神秘化的倾向,各地在学大庆运动中,十分强调要将大庆经验与本地、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注意总结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树立自己的“大庆”。
  坐落在北部湾畔的北暮盐场,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原来,这里的盐田总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生产落后,产量很低,最高年产量不过3000吨。解放后,生产有了发展,但企业的规模仍比较小。1964年,党中央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北暮盐场的干部、工人决心以大庆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变盐场面貌,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1965年底,北暮盐场学习了兄弟省改造旧盐田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彻底改造旧盐田的计划。这就是,把盐场一工区平方公里高低不平的旧盐田加以改造,实现扬水、顺水自流化;同时,把这些盐田上的500多个石子铺底的结晶池,挖去石子,铺上陶片,实现结晶池陶片化。
  计划做出后,全场130多名盐工便顶住各种压力,投入了改造旧盐田的斗争。他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向国家伸手要投资。没有陶片,他们下班后挑上泥箕,步行二三十公里,到合浦县城附近的一个陶器厂去拣碎陶片。有些盐工还回家动员自己的亲属也东村西舍地帮助找陶片,然后一担一担地送到盐场。在工人、家属的共同努力下,盐场没花国家一分钱,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将61块盐田铺成陶片结晶池。这些结晶池,由原来开晒四天才产盐,变成只要有半个连晴天就可以收盐,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
  1966年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锦州建成大庆式新兴工业区》的长篇报道,在同一版,该报还发表了题为《全国都能有大庆》的社论。社论指出:“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在我们伟大的国家里,大庆精神到处可以发芽、滋长、开花、结果。……应该说,全国各地都能有大庆。”社论强调:“学大庆、赶大庆、超大庆,各地区、各企业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3月21日,《人民日报》在《学大庆、赶大庆、超大庆,创造更多的大庆式企业》的总标题下,发表了一组各地学大庆的先进典型事迹。
  《人民日报》在为此发表的“编者按”中指出:“学大庆应该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应该把大庆的先进经验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兄弟单位的任何先进经验,不通过自己的实践,不通过总结和推广自己的经验,是不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个地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学大庆,都要总结自己的经验,这样才能把大庆的经验真正学到手。”
  值得重视的是,在上述《人民日报》的社论和“编者按”中,不仅讲到了学大庆、赶大庆,还提出了“超大庆”的口号。而且各地在总结出的学大庆的先进经验中都反复强调,学大庆首先要学大庆精神,不能单纯照搬大庆的某些制度。
   。。

第七章 全国学大庆,大庆怎么办(1)
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全国兴起后,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摆在了大庆人面前:全国学大庆,大庆怎么办?
  在成绩、荣誉、赞歌和颂词面前,多数大庆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但也确有一些人头脑昏沉沉,脚步轻飘飘。有人头脑开始发热,看成绩多,看缺点少;看有利因素多,看不利因素少,不重视实际困难和解决具体问题,一味盲目地带领群众打冲锋。因此,1964年初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有一个钻井队,安装的井架还没有校正好,就急忙开钻,井只打到一半,井斜就超过了规定。这种情况引起了石油部和大庆工委领导的警觉。余秋里等人意识到,大庆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考验。这个考验,不是过去那种艰难困苦,而是成绩和荣誉的考验。能不能经得起这个考验,关系到大庆油田乃至整个石油工业能否继续前进。
  还在石油会战正紧张进行、成功已经在望的时候,石油部领导就已经警觉到在成绩面前保持谦虚谨慎作风的重要性。
  1963年6月,余秋里在一次全国石油系统电话会议上专门讲了一番如何正确对待荣誉的问题。他说:“我最近看到一些简报,想说一个问题:不要居功,不要贪图名利,不要宣传我们个人,不能接受这种精神享受!谁要搞这个精神享受,突出个人,我看就要身败名裂,受到历史的惩罚!当然,我们的英雄人物是可以享受的,因为他们是革命的红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干部就不一样了,我们要谦虚谨慎,埋头工作,这才是共产党员的本分。玉门送来的一个材料上说,洛阳拖拉机厂去那里参观,里面有两句话,我看是胡说八道!一句是‘以余部长的作风为榜样’,一句是‘我们厂的领导享有很高的威信’,太不严肃了!谁对这样的话满意,听了心情舒畅,说轻一点是头脑发昏,说重一点就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什么余部长的作风?什么厂领导的威信?简直是胡吹!我们是共产党员,是普通干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尽党员的义务,应尽的职责!任何成绩都是党领导的结果,人民群众努力的结果,这个基本点不清楚,有点成绩不头昏脑胀才怪!我再重复一遍:从今以后,第一,报纸再不准出现领导的名字;第二,不要随便题字;第三,不要吹嘘自己!”他的这个讲话传达到基层,在大庆乃至全国石油系统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此后,在大庆《战报》上再也看不到“余秋里部长”这样的字句,取而代之的是“石油部领导”。
  1963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加强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党内指示传达下来。毛泽东在这个党内指示中指出:中央和各地同志中,有许多人很少认真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去思索、去工作,长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而不能解脱,固步自封,骄傲自满,只见成绩,不见缺点,只愿听好话,不愿听批评话。自己不愿意批评,更怕别人批评。毛泽东强调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教育,要把别部、别省、别市、别区、别单位的好经验、好作风、好方法学过来这样一种方法,定为制度。
  1964年2月19日、21日,石油部党组连续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怎样对待成绩和荣誉。余秋里在会上强调:“面对中央的表扬,我们有几种可能:一种是继续前进,一种是踏步不前,一种是后退。现在不是你想前进不想前进的问题,大家都在前进,你不前进就落后。我们一定要坚持前进,决不后退。工作要做得更好,做出个好样子。要善于学习别省、别市、别部门的好经验、好方法。要坚持学习解放军。”康世恩说:对于大庆“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靠‘两分法’前进。”根据余秋里、康世恩的意见,会议形成决定:为了防止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组织全体干部和职工学习毛泽东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号召大庆和全体石油职工,以“两分法”为武器,“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对照先进找出差距,并制定改进工作的措施。
  3月初,陈毅副总理随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欧十四国归来,在机场见到石油部副部长邓洁。陈毅关切地问起石油部的情况。邓洁对陈毅讲:我们党组讨论了,提出要打着灯笼找缺点,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陈毅说:“这就对了,中央表扬了,石油部更要谦虚谨慎,千万不要骄傲自满。你们自己可要谦虚谨慎,好好做工作。”
  3月7日,石油部召开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余秋里在会议上讲话说:“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掌握‘两分法’这个武器,既要看到有利形势,又要看到不利方面,既要看到积极因素,又要看到消极因素;既要保持发扬成绩、优点,更要着重看到缺点,认真地找差距。”他还说:“中央这次表扬我们,我们自己是没有想到过的,我们的缺点、错误和存在的问题是不少的。总的来说,在大的方面我们要看主流,成绩是主要的;而在具体工作中,就必须着重发现缺点,认真改正缺点。”12日,大庆油田专门召开“五级三结合会议”,康世恩在有3000人参加的大会上专门讲“两分法”。他强调:“不但要懂得‘两分法’,而且还要把‘两分法’具体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之中,成为每个人应有的思想武器,成为我们的领导方法。”
  为了让事实教育全体干部,康世恩组织大庆会战工委领导成员一面学习,一面到基层蹲点,先后去了35个钻井队,包括1202、1205这样全国著名的先进队,用“两分法”一个队一个队进行分析:成绩是怎么取得的?缺点是如何发生的?用活的事实,大张旗鼓地向职工宣传“两分法”。大庆石油《战报》从年初到年底,经常刊登职工学习“两分法”的体会和用“两分法”找差距的文章。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全国学大庆,大庆怎么办(2)
与此同时,余秋里、康世恩还按照毛泽东关于要把别部、别省、别市、别区、别单位的好经验、好作风、好方法学过来的指示,派出学习团到外地学习取经。其中有的到沈阳军区和解放军政治学院去学习,有的到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先进部门学习;还专门请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钻头大王倪志福、刀具大王金福长、革新能手苏广铭到油田来为职工表演献艺,传经送宝,使大庆广大职工亲眼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随后,大庆会战工委领导成员,对照先进部门、先进单位,对照解放军找差距、找缺点,找自己的不足。不仅领导班子找,还在全油田发动群众揭露矛盾,暴露缺点找差距。他们从外部找到内部,从工作找到思想作风。找出的大量差距、问题,反映了队伍的思想作风不过硬,也反映了领导工作上的缺点、错误。会战工委领导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人代表参加的大会上,首先检查了自己思想作风上的问题。随后,各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分别在大小会议上,向职工面对面进行了检查。他们对照解放军和先进部门,找出18条差距,印发给油田职工进行讨论。康世恩认为,这些问题,有些虽然是基层的具体问题,但反映了我们的工作和思想作风还大有缺点,大有差距。他说:“基层和职工是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一面镜子。问题出在基层和职工手上,根子却在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康世恩决定召开各级干部和工人代表参加的大会,由领导干部带头在会上用“两分法”检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各指挥部有52名主要领导干部分别在74个会场向3万多名会战职工面对面、实打实地作了检查。
  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很多工人也主动检查了自己。他们说:“井打斜了,不能都怪领导,主要是我们思想上有问题。人的思想出了毛病,井就打不好。”在党委带动下,全油田从人到物,从工作到思想,从施工质量到执行规章制度,找出了120万个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震动了领导干部中的骄傲自满和麻痹思想,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这是对我们工作上的缺点、错误的一次大暴露,将了领导上的军。我们领导思想、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工作上不够扎实,对日常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要求不够严、工作不够细。
  在狠抓整改、反对工作中的低标准、低水平、老毛病的基础上,会战党委根据广大职工的愿望提出了“项项工程质量全优,事事做到规格化,人人做出事情过得硬”的三条要求,各级领导亲自蹲点、总结,树立做到“三条要求”的样板工程、先进单位。总结出了“严细成风”的三矿四队,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硬骨头32139钻井队”等经验。
  会战党委在总结1964年工作时指出:第一,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分法,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一分为二。只看成绩,只看好的一面,思想上骄傲自满,成绩就会变成包袱,大好形势也会向反面发展。第二,对待干劲也要用两分法。干劲一来,引导不好,就会只图速度,不顾质量,结果好心肠出不来好效果,反而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第三,领导要及时提出新的、鲜明的,经过努力能够办得到的高标准,引导职工始终向前看。第四,以两分法为武器,坚持抓好工作总结。走一步总结一步,步步有提高,方向就始终明确。与此同时,广大职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用两分法总结工作的制度和做法,如完井整训、阶段整训、单项工程总结、战役总结和年终的全面检查、总结、评比。群众说:“脑子里有了两分法,取得成绩喜不倒,有了困难吓不倒,碰了钉子弯不了。我们是靠‘两论’起家,又靠两分法前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解决“注水三年,水淹一半”
1964年8月28日至9月25日,大庆油田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当时,中部试验区的开发已进入第5个年头,油田地下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注水反应问题。油田注水后,一方面效果反应灵敏,油井压力、产量明显上升;但同时问题也很严重,第一排生产井已有60%见水,综合含水已达,而且平均每个月含水上升1%至,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上升6%至7%。
  康世恩对油田开发的形势非常担心,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严肃地指出:“注水三年,水淹一半,采收率不到5%,水都淹到脖子上了,这样下去可怎么了得?”
  会上大家就此展开激烈讨论,摆差距,找原因,想办法。一次讨论中,小层动态攻关队的人分析说:油田水淹严重的形势主要是少数几个高渗透油层影响的结果。如中区45个小层中,含水较高的只有5个小层,绝大多数小层尚未见水或含水很低,假如依照这个形势自然发展下去,预测采收率只能达到20%左右。康世恩非常赞同这个发言和分析。他说,你们挖出了地下两个“定时炸弹”,一个是照这样开采下去,大量中低渗透油层的原油可能会被高渗透层的水淹没而采不出来;再一个是按照这种趋势任其自然发展下去,采收率将大大降低。他在会上明确指出,在认识油层、分析油田动态上,我们的主要毛病是什么呢?第一,我们搞了大量第一性资料,这是好事,是什么时候也不能丢掉的,但只是在大量资料、大量数据、大量的名词中兜圈子,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我们的认识只停留在低级的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通过大量的资料,大量的数据消化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二,我们对油田动态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我们油田是早期注水、内部切割注水,事物已经发展了,而且注水有些太强了,可有些人还是担心注不进去,压力保持不住。这和实际情况距离多远!第三,在分析油田动态时总是千头万绪,矛盾百出,抓不住中心,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缺少“两分法”。我们的油田早注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有利的一面是根本的,主要的,因为它保持了压力。他还提出,要建立地下岗位责任制,把油层管好。要在全油田开发区内,开展“四定、三稳、迟见水”活动。对每口油井进行“四定”,即定产量、定无水采收率、定见水时间、定压力。要求所有油井在“四定”基础上稳定生产,实现产量稳、地层压力稳、流动压力稳;油井见水要迟,力争较长的无水采油期和较高的无水采收率。
  会后,大庆油田成立了“四定、三稳、迟见水”指挥部,组织50多名技术人员奋战一个月,编制了注水井分层注水方案。为了迅速使这个方案得到贯彻,组织了有名的“101”、“444”分层配注会战。就是要对101口注水井、444个层段分层配注。广大井下作业职工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身穿冰淇淋,北风当电扇”,英勇奋战,写下了大庆油田开发史上又一光辉篇章。
  在这场分层配注会战中,大庆人发明的“糖葫芦封隔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分层注水后,水淹问题得到基本控制,中区含水率1964年高达12%,1965年下降到9%,1966年进一步降到5%。
  1966年,大庆第一次将油田分层开采的科学技术总结概括为“六分、四清”工艺技术。“六分”是: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改造、分层研究、分层管理。“四清”是:分层注水量清、分层采油量清、分层出水状况清、分层压力清。这一套采油工艺技术,不仅保证了大庆油田的长期稳产,而且对国内各个油田的开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创立了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的基本模式。
  

第七章 油田上《初升的太阳》(1)
1965年“三八”妇女节,全国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请大庆家属代表薛桂芳作报告,介绍大庆职工家属奋发图强、战胜重重困难的先进事迹。全国妇联主席蔡畅主持了那天的大会。蔡畅说:“大庆职工家属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前进,她们为我们全国职工家属,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全场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中,薛桂芳走上了讲台。她心情激动地说:“我们过了好日子,不能忘了旧社会的苦,不能忘了世界上还有没解放的人民,我要在油田上干一辈子劳动,闹一辈子革命。”
  在同一天,全国妇联主席蔡畅还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全国妇女以大庆妇女为榜样,学习她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她在讲话中说:“大庆职工家属在革命化、劳动化方面,为全国职工家属树立了光辉榜样。”“英雄的大庆职工家属,坚决贯彻执行了大庆油田党委的矿区建设方针。从五把铁锹闹革命开始,到现在全矿区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家属,都参加了集体劳动。她们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除参加工业生产,还担负起全部农、副业生产的任务。”
  大庆职工家属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64年春天,孙维世等一批艺术家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来到大庆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在此基础上,1965年冬天由孙维世执笔,写出了一出反映大庆职工家属艰苦创业事迹的六场话剧——《初升的太阳》。这年12月中旬,石油工业部党组和大庆党委决定由大庆职工家属自己排演这出歌颂大庆精神的话剧。
  由职工家属排演大型话剧,这在当时还是一件新鲜事,大庆上上下下对此都很重视。12月12日,大庆家属政治处主任钟珊召开全体大会,宣布接受演话剧的任务。据《人民日报》后来报道,各单位、各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选送了一批思想好、生产好的家属和工人,几天之内就把演员队伍组织起来。
  《初升的太阳》反映的是大庆职工家属破除传统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精神,积极参加石油会战,开展农业生产的事迹。热情讴歌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型矿区建设方针。演员们都是在大庆劳动、工作的职工家属和工人。在话剧里扮演家属生产队长辛玉红的是家属缝补工邓淑琴,扮演指导员郭德英的是家属售货员范桂林,扮演铁蛋妈的是大庆五好家属、生产队指导员曲淑琴。曲淑琴还是大庆群众性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1965年在全国发行的唱片中,有一首《大庆妇女学大寨》的新歌,歌词就是她创作的。
  大庆职工和家属们对排演这出戏都很支持。在排戏的时候,许多人自动来到排练场地,有的当义务“导演”,有的当义务“勤务员”。当演出需要增加个什么布景、道具的时候,一些家属、工人不声不响地做好,送上门来;当谈到某一段戏难演的时候,在场看排练的家属、工人就随时议论起来,帮助设计动作,修改台词。不少家属、工人甚至远路跑来,向演员介绍和角色有关的真人、真事,帮助演员理解、塑造人物形象。著名艺术家孙维世、金山更是一遍一遍地为演员们讲解表演要领。当时扮演家属生产队指导员的范桂林后来回忆说:“我们这些演员有生活,但不懂得表演,更不知如何塑造人物。因此,孙维世在导戏时是那么亲切、那么细心,又那么有耐心,从不说我们不懂的专业术语。我们紧张的心情消除了,也渐渐地进戏了。每当表演不合要求让我们停下来时,她总是先说:‘好极了,非常好……’而后再指出该如何做、如何演。于是我们也一遍遍地练习,每个人都很努力。”
  在各方面的努力与配合下,《初升的太阳》只用了12天便排练好了。1965年12月30日晚,家属演出队在采油一部礼堂向大庆党委领导做了汇报演出。孙维世和金山比较满意,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第二天上午,孙维世和金山又领着演员找差距,以求使这出话剧尽可能地完善些。
  1966年1月10日,演出队领导钟珊宣布:《初升的太阳》即将赴京汇报演出,同时还要带上一台歌舞节目。几天之后,这支成立不久的家属职工演出队,便带上他们的话剧和歌舞节目,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进京后,演出队先是向石油部领导汇报演出。康世恩等领导人观看了演出,亲切接见了演员。随后,郭沫若、刘白羽、杨朔、曹禺、荣高棠等作家和体育名人观看了演出。1月31日晚,他们又在国务院小礼堂向中央机关各部门领导汇报演出。第二天,周恩来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他们的表演,并在演出后走到后台与演员亲切握手。在后台,周恩来还指挥演出队全体人员高唱当时人们经常演唱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走在大路上》。
  1966年3月,《初升的太阳》开始在北京公开演出,观众反响强烈。从3月到6月,3个多月时间里,《初升的太阳》在北京总共上演了133场,观众达22万人次之多。广大观众对来自大庆职工家属的演出给予了极其热烈的欢迎和赞扬。几乎每一场演出,都有许多观众流下激动的泪水。观众对演出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有时候,戏演完了,许多观众还不肯退场,非要演员们出来讲话,介绍大庆精神和大庆经验。看戏以后,有些观众跑上后台,赶到住所去探望演员,有些观众自发组织座谈会,畅谈从戏里受到的教育。还有些观众,干脆把台上的人物当作自己的领导和战友,找着去汇报思想,争取帮助。
  

第七章 油田上《初升的太阳》(2)
由于观众反响强烈,一支表演队伍不能满足众人观看演出的愿望,大庆油田又成立了家属演出二队。经过紧张的排练,2月中旬进京。这支队伍较之一队更加年轻,而且排练时间更短,如果从艺术角度衡量,演出可能更显不成熟。但广大观众对他们的演出仍报以热烈的回应。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家属演出二队除了在北京演出,4月中旬又赴济南、烟台等地演出了100余场。而且场场爆满,反响热烈。
  

第七章 千万不要忘了一分为二
1966年的大庆,春天来得特别早。五一刚过,周恩来总理便第三次来到大庆。
  周恩来这次是陪同外宾来大庆的。5月3日中午,康世恩陪同周恩来乘坐直升飞机降落在大庆临时停机场。周恩来一走下飞机,就挥动双臂,向大家问候。
  按理说,不管大庆的条件多么差,总可以想办法让总理吃上一顿比较丰盛的饭菜。可事前周恩来就严肃指示:顿顿要有粗粮,餐餐不上酒,菜要吃大庆自产的。
  吃过午饭,周恩来顾不上休息,就在大庆工委领导人的陪同下来到南二区6排32井。采油一部副指挥孙燕文介绍说,现在全部油井生产旺盛,保持自喷。周恩来笑着说:“你们没有自己夸自己吧?”大庆领导认真地回答说,实事求是。周恩来听后满意地说:“实事求是好。”
  在炼油厂,周恩来对岗位责任制和巡回检查路线图很赞赏。他说:“这么搞责任就明确了。”他还细致地询问了工厂的人员、设备和技术革新情况。周恩来听完汇报后说:“你们厂管理得不错,很先进,要继续努力!”
  这一天,周恩来一刻也没有休息,从钻台到油井,从工厂到车间,一直毫无倦意,谈笑风生。晚上9点半,大庆工委召开座谈会,周恩来听取了大庆全面工作汇报。周恩来一再嘱咐大庆人:“不能忘记一分为二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他非常关心家属来矿的安置,农副业生产和计划生育问题。座谈会结束,他又邀康世恩和徐今强谈了建设新型矿区、改革教育制度的情况。周恩来强调要办好半工半读,在油田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要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对于汇报中讲到大庆油田人人生活在组织之中,人人生活在制度之中,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参加劳动等情况,周恩来十分赞赏,并谆谆告诫大庆人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谈话结束时,已是5月4日凌晨1点30分了。可周恩来仍旧不肯休息。他又到生产会议室看了生产模型、技术革新和油田建设图表。
  5月4日上午,周恩来到油田丰收村视察。汽车快进村时,周恩来从车窗看见村北有10名职工家属正在播种,马上让汽车停下,快步向她们走去,和家属们一一握手。他问身边的一位家属:“你这地一埯几株,株距多少,预计亩产多少?”一面问着,一面蹲下去伸手扒开冰凉的泥土,仔细察看播种的深度和株距。他还和蹲在身边的家属们拉家常。听说家属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时,他高兴地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他那和蔼可亲的作风很快使家属们消除了拘谨,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大庆家属闹革命》。周恩来挥动双手为她们打着拍子。唱完后,家属们为总理热烈鼓掌,周恩来笑着说:“来大庆,不学会几首大庆歌儿还行?”
  随后,周恩来邀请家属们和他同坐一辆大客车回村,还把一个家属让到自己身边的椅子上坐。进村后,周恩来先看了丰收管理站食堂里的全村远景规划图和家属们自制的生产生活用具。站教导员李春云向他介绍了这个站建设新型工农村的成果,他非常高兴地说:“好!这样做很好,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
  随后,周恩来走进加工食品的作坊参观。作坊里正用机器加工白面面条和玉米面烙煎饼。李春云介绍说,有了这些加工好的食品,家属下工后,拿点粮食兑换一下,一顿饭20多分钟就行了,非常方便。周恩来点点头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