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架的凤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秀推荐自己的外孙女、折臂三公之家羊玄之的女儿羊献容,得到司马伦的首肯。公元300年11月甲子日,羊献容被立为晋惠帝的第二任皇后。
赵王司马伦诛灭贾氏外戚,为了收买人心,就滥赏官爵,连奴隶走卒也给爵号。当时,官帽上都要用貂尾做装饰。因为封赏得太多太滥,库存的貂尾都用完了,情急之下只好用狗尾巴来凑数。洛阳城中的百姓因此讥笑道:“貂不足,狗尾续”。司马伦自认为人心安定,就在羊献容立为皇后两个月左右,在孙秀的撺掇下,篡位自立了。惠帝废,羊献容也遭到了幽禁。
这个可怜的皇后,一开始就身不由己的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几次面临生死考验。十年之间,先后四次被废,又四次复立,并险些被诬丧命,她的这段西晋皇后史,恰好是西晋“八王之乱”历史的注脚,是天下苍生生灵涂炭的缩影,也是西晋走向覆亡的见证。
各地诸侯王得知司马伦这样的人都敢篡位称帝,均感不忿(他们也不想象,连司马衷这样的白痴都可以当皇帝,赵王司马伦为什么就不能更进一步)。诸侯王都以司马伦为参照系数,争先恐后地前来抢夺皇位,遂引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内乱。直至西晋灭亡。先后卷入血腥战争的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长沙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东海王司马越再加上先前被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等八个诸侯王,故史称“八王之乱”。北中国也从此陷入了长达近300年之久的分裂与内乱,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史称“五胡乱华”,但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司马伦偷鸡不成蚀把米,连老命也搭了进去。惠帝复位,羊献容也复立为后。
司马认为自己勤王有功,自封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独掌朝政。这可把一同起事的各诸侯王给惹火了。
永宁二年(302年),骠骑将军司马与司马等里应外合攻击司马,司马战败被杀,司马掌握朝权。第二年,司马与司马颖又不满司马专权,盟友破裂,兵戎相见。在洛阳任职的东海王司马越畏惧二王强盛,害怕城破之后自己遭殃,发动兵变,将司马活捉,司马遂被司马的部将张方烧死示众。
就在司马氏家族乱纷纷互相攻伐之际,羊献容生下了她与晋惠帝司马衷的女儿临海公主(初封清河公主,以临海公主名世)。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她一出生,就决定了要比普通人经受更多的风雨洗礼。
公元304年正月,获胜后的司马司马颖进驻洛阳,控制朝政。为了篡位,他们首先拿无辜的羊献容开刀。二月乙酉,羊献容被废为庶人,幽禁金墉城。她的女儿临海公主这时还不满一岁,也不得不同她的母亲一起迁居冷宫,不幸的命运一开始就这样如影随形的跟随着她,这或许就是她的宿命了。
是年七月,右卫将军陈胗率军攻入禁城,司马颖败逃邺城。在金墉城里被关了半年之久的羊献容母女又被迎回皇宫。羊献容复位之后,西晋朝廷为清除异己,斩草除根,派兵去邺城剿灭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很快聚起十万大军,高兴得发起昏来,裹挟惠帝御驾亲征邺城。部队走到了河南荡阴(今汤阴),没有设防就宿营了。结果被成都王司马颖的部将石超偷袭,一败涂地。司马越一看形势不妙赶紧逃窜回封地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去了。把光杆傻皇帝撇在了乱军之中,身中三箭,脸颊负伤,而且把随身携带的六枚帝玺也弄丢了。
惠帝被掳入邺城,同时,远在洛阳的羊献容也再次遭殃。
司马的部将张方,在司马越邺城大败的同时,乘虚而入,率军攻入了洛阳城,把持了朝政。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废皇后羊献容为庶人。母女又回到金墉城被软禁起来。
幽州军阀王浚不满成都王司马颖的作为,遂联络宗室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并邀请乌桓国的鲜卑族骑兵助战,讨伐司马颖,司马颖只好领着几十个亲兵牵着惠帝的牛车逃往洛阳。
而河间王司马听说张方抢到了惠帝,喜出望外。立即命令张方把惠帝和成都王司马颖带到长安,张方启程前,大掠洛阳皇宫,又趁机抢掠了很多宫女做军妓。后因粮食匮乏,就把抢来的宫女逐批杀死充作军粮,一路吃到长安。河间王司马于304年12月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宰相,掌控了晋室大权。
司马衷被裹挟到了长安之后,洛阳城里的群臣便自发组成了留守小朝廷。但是他们毕竟是臣子,总不好自己公然发号施令。在此情形下,他们想到了金墉城里的废后羊献容。于是立即恢复羊献容的皇后名分,把她当作一块金子招牌,借她的名义颁布诏书,发号施令,并且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永兴二年(公元305),司马得知羊献容复皇后位的消息,在长安挟持司马衷于该年四月丙子日再次颁布诏书,废羊献容为庶人。
同年11月,身在洛阳的立节将军周权假称自己接到了司马衷的密诏,升自己做平西将军,同时复立羊献容为皇后。这是羊献容第三次废立,却已是她第四次走出冷宫金墉城了。
而洛阳令何乔却听命于司马,结果周权失败被杀,刚刚被释放出来的羊献容及临海公主母女,又再一次莫名其妙地关进了金墉城。司马还不放心,他认为羊献容家世高贵,身份特殊,多次被人利用,留着必为隐患,所以,一定要杀掉她才行。所赖洛阳百姓官员竭力保护,羊献容母女才得以逃出生天。
但司马的独断专行,引起了司马氏诸王的强烈不满,他们再次推司马越为盟主,讨伐司马。不久,司马与司马颖相继被杀。白痴皇帝司马衷又被用牛车载回洛阳旧都,这时的京城已经是残垣断壁、衰草连天,小朝廷只好在草屋里面重建宫室。羊献容再次被从金墉城冷宫里迎出,复立为皇后。
这是羊献容的第四次废立过程。
306年12月,诸侯王已灭,东海王司马越觉得48岁的白痴惠帝已无利用价值,便派人在饼中置药将其毒死,然后立惠帝的第25弟司马炽为帝,改元永嘉,是为晋怀帝。至此,这场持续16年之久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旷日持久,兵连祸接、中原板荡、杀戮频仍、生灵涂炭,战争已经耗尽了西晋王朝的国力,使之不堪一击、虚弱到了极点。诸侯王引狼入室,鲜卑、匈奴、羯、氐、羌,以中原为战场,相互攻讦,更加加速了西晋王朝覆灭的步伐。
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匈奴后人创立的汉赵帝国开始攻打西晋,同年六月,汉赵大将刘曜攻陷洛阳。当他带兵攻入洛阳之后,西晋皇族数以百计,大多都沦为汉国的奴隶婢仆。
皇后羊献容在混乱之中,与女儿冲散,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渐渐走远,空余思念了。她情知无法逃脱,反倒镇定自若,在弘信宫里正襟危坐,保持皇后的威仪,她很快成了刘曜的俘虏。刘曜被羊献容的风姿逸韵、如花美貌所吸引,更惊奇于她的身世离奇和过人智慧。他当晚就在后宫奸污了羊献容,这也是胜利者的一方对失败者的一方所具有的心理优势。另一方面,魏晋以来,“五胡”已在中原定居数代,深受中原氏族风气同化,帝王贵族都以纳士族高门女子为荣。羊献容世代公侯,又有皇后之尊,刘曜对她十分着迷,宠爱到了极致,竟至废掉自己的王妃卜氏,封羊献容为嫡妻王妃,恩宠倍加。刘曜性情暴躁,心狠手辣,唯对羊献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成为赵国皇帝后,便又封她为皇后。羊献容成为历史上唯一的两国皇后,也算有了圆满的归宿。而她的女儿临海公主,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卖身为奴的公主。母女二人的离奇身世,令后人感慨万千。
虹←桥书←吧←。←
第23节:卖身为奴(1)
卖身为奴
正如以上所述,天下如此纷扰,能够乱中求生,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它需要有高度的智慧和生存技巧。羊献容贵为皇后,也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几度废立,几乎横死。而她所牵肠挂肚的女儿,还不谙世事,想起来就揪心。
据《晋中兴书》记载:临海公主,惠帝第四女,羊皇后所生,初封清河公主,未出适,值永嘉乱(陆游的《初学记》卷十也有相同的记载)。临海公主是她和惠帝所生的唯一的女儿,闺名不传,在司马衷的女儿里排行第四,初封清河公主。她名义上是千金之躯,实在她一生下来就遭遇坎坷,命途多舛。
等羊献容安定之后,就让人在俘虏中寻找,结果一无所获。她虽然十分悲痛,也只有听天由命。她曾经隐隐约约地看到乱离中女儿的身影,但乱兵扰扰,强悍者也遭横死,何况像公主这样的荏弱之质,恐怕是凶多吉少的了。乱世人命不如犬啊!而她绝不会想到,她的小公主,此时正在逃难的路上,为寻找亲人,受尽风寒霜露。她更不会想到,在她贵为北方汉国刘曜的中山王妃时,临海公主已经沦落民间,成了一介婢女,屈辱而艰难地求生。当她贵为刘曜皇后时,已是北南对峙了,从此,她便永远失去了她的小公主。天理循环,是公主的命运如此,还是她前世的罪孽沉重?她追问着。所有她所承受的苦难,都千万别报复于临海公主的身上;而她所经受的全部幸福,都将十倍百倍的降临于临海公主的身上;她只有祈祷了。
当初,洛阳城破时,临海公主趁乱在一个老宫人的带领下,紧随官员和百姓一起外逃。在洛阳郊外被石勒大军迎截,老宫人死于乱兵之手。临海公主当时还不满10岁,可能是人小不为匈奴兵注意吧,侥幸逃生。她虽然是白痴皇帝的女儿,但一点也没有遗传她父亲的基因,反而非常聪明。这或许得益于她与母亲多年的监禁生活,使她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大喜大悲,体味到人情的冷暖和人际关系的残酷。她不敢告诉人们她是公主,那样会带来危险。就算是公主,一旦沦落民间,也只能是伤心的公主了。她知道隐藏自己就是保护自己的最高技巧,这也许是生存的残酷教会了她潜藏的生存本能吧。当乱兵搜索孑遗时,她躲在草丛里,一天一夜,肚子饿得狼掏猫抓似的,也不敢吱一声。直到确信乱兵退走,她才敢出来。她把自己的脸涂黑,把自己华丽的衣服弄脏弄乱,经过这一番伪装,让自己更像难民。但她不敢向首都洛阳去,她随同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的洪流,被裹挟着往南,再往南。在路上,她把自己的衣服与乞丐的麻衣交换,或用佩带的首饰交换粗饼,就这样漫无目的的一路乞讨,寻找自己的母亲和亲人。
虹←桥书←吧←BOOK。←
第24节:卖身为奴(2)
一天,当她逃难到淮河边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了。她已有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由于难民太多,连讨饭也变得困难。她看到有父子两人在沟边生火做饭,她就呆在一边赖着不走。这个遭遇坎坷命运多舛的民间公主,竟沦落到向人摇尾乞食的地步,怎不令人唏嘘?好在这对父子善良,看她不走,就舀了半碗稀饭给她。渐渐熟了,她主动提出要给他当女儿。父亲看她聪明,举手投足不像小户人家出来的人,但也绝不会想到她竟是公主,就有自己的私心,收留了她。他们是民间杂耍艺人,正需帮手。父亲打算,待她长大后,还可以做自己的儿媳妇呐。
生活暂时有了保障,她跟着他们在四乡游走。临海公主虽然身世飘零,孤苦无依,但性格很是豁达,聪明精灵,深得父子欢心。她洗去脸上的煤灰,又现出她的全部美丽了。
她参与会计他们的收入支出,三人很是和睦,她在乱世中暂时寻到了幸福的港湾。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灾难就降临在他们的头上。社会大乱离中,被打散的士兵多数沦为土匪,他们以抢劫为生,谋财害命。临海公主一家就遭遇到了这样的不幸。在一次演出过后的转场中,他们遭到了一群乱兵的抢劫。那对父子为保护她,竟被乱兵杀死,但也为她争取到了逃跑时间,却不幸慌不择路,栽下悬崖,昏死过去。一名乡野村夫发现了她,把她救回了家。但他并不知道公主的真实身份,临海公主也刻意隐瞒。他并非善类,竟将她卖到东晋王朝管辖的吴兴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一个叫钱温的江南富户人家做奴婢。
据《太平御览》152卷记载,此事当在建兴(公元312年)中:(临海公主)卖长城民钱温,温以送女,女遇主甚酷,主自告吴兴太守周礼(据《晋书》卷58周札传,礼当是札字之讹,时任吴兴内史,当从正史。魏晋南北朝时,郡守称太守,如果该郡封为王国,长官则不称太守称内史,相当于两汉时的国相)。以闻,于是杀温及女,适谯国曹统。《艺文类聚》卷16也对此事记载甚详。
钱温是一个土财主,而他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为人自私专横。父女俩性情吝啬而残酷,尤其对身边的家僮侍婢,更是颐指气使,非打即骂。她所使唤的丫鬟几乎都受到她的折磨,甚至虐待致死。因此,她家在吴地已是臭名昭著,没有人愿意再到她家做丫鬟。钱温便到集市上碰碰运气,不想正好碰上了那个乡野村夫正在临海公主的头上插着草标叫卖。钱温让临海公主走几步,又强迫她做了一些动作。临海公主自是皇室的金枝玉叶,一颦一笑都流露出十足的韵致,并且生得仪态万方,眼中罩着一层淡淡的忧郁,更让人顿生爱怜。虽然她要刻意去隐藏什么,但她与生俱来的气度,使人不得不怀疑,并非如她所言,是洛阳市井中普通人家的女儿。
钱温很是满意。但他还是要以最低的价格得手,他知道,兵荒马乱的,没有人家会乐意往家里多添一张嘴。只有像他这样的江南富户才有这样的气势。
但乡野村夫并非那么容易对付,他皱了皱眉头:“她绝对是有身份的人,并不止是小姐那么简单。说不定还是公主呐!”这显然是胡诌,目的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但临海公主却暗暗叫苦不迭,她甚至怀疑自己的身份是否暴露?钱温饶有兴趣的打趣说:“看不出你还能想到这些方面。”乡野村夫:“我能想到的东西比你可多得多!还有几点,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哪几点?”“她极其注意礼貌,教养非常的好。再看她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那些言行举止,这绝不是小户人家的家庭可以培养出来的。比如单手负背、单手抱腰的鞠躬,似乎是皇家的宫廷礼仪!”钱温说:“我知道你这样说的目的,无非是图个好价钱。但我买的是丫鬟,只要机灵,能干活就行,管她公主不公主的。若真是公主的话,她恐怕连走出皇宫的机会都没有。别瞎掰了,五文银子。”乡野村夫闭目想了一想:“十文!”“五文。多一个子儿也不行。”两人相持不下,乡野村夫最后断定确实不能多抠来几文,又害怕失去了这样有钱的主顾,何况又是捡来的。双方就这样击掌成交了。
▲BOOK。▲虹桥▲书吧▲
第25节:卖身为奴(3)
如此美丽的公主,如今竟沦落到这等地步,以后会遇到什么事情,谁又能够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美丽的人生注定是有波澜的。10岁的小公主自此成为富人钱温女儿的粗使丫鬟。公主一生中最苦难最卑微的一段生活便由此开始了。
这位钱家小姐虽然出身富家,却毫无修养,又毒又妒,人品恶劣,对手下的小丫鬟残忍酷虐。稍有小错,即殴打、折磨,针扎锥刺,并以为乐事,靡不间日。下人们苦不堪言,尤其对于临海公主,由于她听不懂吴地方言,被认为是有意怠慢,更是荼毒逾于她人。她得观察她的脸色,只要钱女一皱眉,公主整个人就像掉进冰窟里。专门用来抽打她的鞭子上,常沾着她高贵的血液。她每天不得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干着超过她承受能力的杂役,甚至被发怒的主人关在黑房间里,连续几天不给吃喝。几次昏死过去,公主孤苦伶仃,举目无亲,只能把眼泪吞下肚去。
有时也想起从前做公主时的繁华岁月,两相对照,更是悲苦。天道循环,她只有认命。人生莫不如此,当你沦落到一贫如洗的时候,你的世界就不再有美丽的童话了。
临海公主身为奴隶,经常无辜遭受鞭笞,但她拥有一颗坚毅的心,脸上总带着不屈的冷漠,这使钱女大为不悦,骂她是丧门星;而临海公主不经意间流露的高贵气质和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容颜,又很是让钱女妒忌。她想起父亲讲的笑话,多次套问公主被卖之前的身份,那乡野村夫说的是不是真的?出于本能,公主每次都矢口否认,或装聋作哑,避而不谈。
临海公主不敢泄漏自己的身份,而且每天都在提心吊胆的生活,重活脏活反倒无所谓了,精神上的压力与日俱增。她时刻担心被人认出,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露出马脚。因此,她的精神状态非常差,简直度日如年,但她一直咬牙忍耐。直到有一天,她从别人口中,得知晋元帝在江南恢复了晋朝,她被这一天大的消息所鼓舞,所振奋,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抹希望的火花。但她仍不露声色,反而比以前更卖力的干活。她在寻找机会,终于有一天,钱女差她外出购买脂粉时,她乘人不备,逃出了钱府。
。←虫←工←桥书←吧←
第26节:苦尽甘来
苦尽甘来
临海公主逃出后,害怕被人追上,又害怕去建康路途遥远,山隔水阻,如再被拐卖,性命难存。就径自跑到吴兴衙门哭诉。然而门口的衙役见她虽容貌秀丽,气质不俗,但衣衫褴褛,一身奴婢打扮,不相信她就是晋惠帝的女儿清河公主。衙役们说:“小姑娘,冒充公主是要杀头的,你可要想好,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她急得大哭,不顾公主身份,赌咒发誓:“我要是假冒伪劣产品,不得好死不说,还将尸骨无存,三尺神灵作证。”衙役们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向上级禀报。
吴兴太守周札一听说她是晋朝的落难公主,来投官家求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赶忙出来迎见。不管真假,安排内眷陪侍,好生安抚。梳洗打扮,沐浴更衣之后,果然光彩照人,帝女风范。周札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到达都城,求见当朝天子,也就是建都建康(南京)的东晋第一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
在元帝面前,公主涕泪俱下,哭诉了这些年来的颠沛流离及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当司马睿确认面前伤痕累累的小女孩确实就是自己的姑姑之后,伤心至极,同时也勃然大怒,一纸诏书直奔吴兴,立即收捕钱温及其女儿。
一个皇家的小公主,竟沦落为今天这幅模样。元帝在感叹皇女不幸的同时,不禁引起家国之悲,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他自己何尝不如此呢?当他逃亡到黄河渡口边时,河吏正在大捕皇室子弟,怀疑司马睿的身份,不准他过河。随行的谋士见了,故意用马鞭子拂掠他的脸,笑着说:“你这个看房子的舍长,怎么也被拘留了?现在官家(指推翻西晋的刘汉政权)正在抓捕贵人,莫不是你穿得太好了?”河吏听后,以为抓错人了,就予以放行。司马睿想,他如果沦落民间,下场怕不会比临海公主好多少吧!于是内心怆然,更加愤怒钱温及其女儿的泯灭天良,如此虐待公主,真是古今罕有。于是不等秋后,就把钱温一家斩首示众,财产充公,以儆效尤。如梦初醒的钱温父女悔之晚矣,虽哀求终身为奴为婢,也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司马睿下诏恢复她的公主身份,重新受封为东晋王朝的临海公主。
全城百姓都为公主所受的苦难唏嘘,受封之日,全城罢市,庆祝公主送走悲苦的过去迎来幸福的明天。
《晋书?后妃列传》是这样记载的:临海公主先封清河,洛阳之乱,为人所略,传卖吴兴钱温。温以送女,女遇主甚酷。元帝镇建康,主诣县自言。元帝诛温及女,改封临海,宗正曹统尚之。
临海公主自此安稳地生活在东晋王朝的庇护之下,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但她曾卖身为奴,深知奴婢们的艰辛,对下人多有赏赐,府中无不称颂公主的贤德。成年之后下嫁给谯国人曹统。曹统为曹魏宗室之后,也算门当户对。自此夫妻恩爱,幸福而平静地度过了一生。
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能够活下来的公主,她们的不幸遭遇各异,但都充满着辛酸与屈辱,像临海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委顿尘土,被迫为奴为婢,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她虽然从天堂一下掉到地狱,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但她能够忘却前尘,面对生活,勇敢地活下去了。而也只有像她这样受过苦难的人才有如此坚强的意志,临海公主虽然生在封建社会帝王之家,但她多次跟着她的母亲,幽闭禁宫,几次死里逃生,所以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的生活。她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留下生的希望,才有明天的憧憬。这是一;其二,异族入侵,政权更迭,西晋皇族成员纷纷身首异地,宫阙万间都化了土,帝王之家尚且如此,沦落北方的无依无靠的布衣百姓会有怎样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了。南迁的有志之士莫不痛心疾首,希望能恢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异族铁蹄之下。但朝廷昏庸,司马睿属于皇室的疏族,素无名望,并无恢复中原之志,而又害怕有人以北伐的名义建立功业,威胁他的统治,仅仅满足、偏安于江南一隅。而一些沽名钓誉者,又常拿北伐作为在朝廷中争权夺利的筹码,并不真心北伐,以致统一的机会尽失,致使南北中国长期处于大分裂之中。每读史至此,莫不痛心疾首!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27节:引言
衲衣留后:南朝宋武帝皇后臧爱亲的乡土人生
古人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渐”。东晋时期,最重门阀,高门和寒门有着天壤之别。动乱打破了一切规则,自北方南迁的侨民,在丧失了土地和房产的同时,那时也失去了赖以证明自己煊赫身世的家谱,也便失去了做地方豪强的资格。刘裕先祖就是随晋室南迁到丹徒京口里落户的,丹徒因此成了刘裕的出生地。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西晋永嘉元年至南朝宋泰始二年的150年里,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为“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洞庭湖流域;其二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达的地点是鄱阳湖流域;其三为“青徐流人”(山东以及江苏安徽一部分),到达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刘裕一家即属于“青徐流人”,他家虽贵为王族,但到刘裕的祖父时,煌煌贵胄的血液早已稀释,其祖父勉强能官至东安太守之职,而刘裕的父亲刘翘则没有那么幸运,不管怎么努力,走门子,拉关系,也只能出任本郡功曹,薪资已不足以养家糊口。彻底疏离了士族行列,沦为寒门。那时,寒门能做到郡太守,已经是烧了高香,要想进入上流社会,那只能是痴人做梦,比登天还难。而代晋自立的南朝宋开国皇帝武帝刘裕,却创下了一个奇迹,跃登九五。刘裕幼年贫贱,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由江湖浪人跃等九五,是与妻子臧爱亲的默默奉献分不开的。两人可谓是贫贱夫妻,相濡以沫,平淡之中,真情毕现。是标准的中国典型式婚姻,男子在外闯天下,女子纺绩在家园。臧爱亲一直生活在农村,但有比其她妇女更多了一层离别的苦难。最后被刘裕敕封为皇后,哀荣备至,把原本遗憾的人生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BOOK。◇欢◇迎访◇问◇
第28节:刘裕出世
刘裕出世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是汉朝楚元王刘交的第21世孙。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板荡,流民如蝗。南迁的北方民众,大批涉淮渡江,迁徙到安定富庶的江南。刘裕一家即属于“青徐流人”,他家虽贵为王族,但到刘裕的祖父时,煌煌贵胄的血液早已稀释,其祖父勉强能官至东安太守之职,而刘裕的父亲刘翘则没有那么幸运,不管怎么努力,走门子,拉关系,也只能出任本郡功曹,薪资已不足以养家糊口。彻底疏离了士族行列,沦为寒门。好在刘裕的祖父在做太守时,硬要与同僚把酒结盟,指腹为婚。因此,后来刘翘才娶了曾经是平原郡赵太守的女儿,名唤赵安宗的。
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短短四年,就以悲剧的形式过早谢幕了。赵安宗撒手人寰时刚满21岁。
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4),也就是赵安宗嫁给刘翘的第四个年头的三月壬寅日的夜晚(一说为四月二日),赵安宗艰难地生下了她唯一的儿子刘裕。据说,这夜的产房通宵被神光所罩,满堂红亮,还有甘露降在了刘家祖坟的树上。
这诸多神异的现象,足以说明刘裕一出生就迥异于凡人。当然,后来附会的成份居多,而这也是胜利者所乐听乐见的,表明他是天命所归,本清源正,地位正统。历史上类似的把戏在改朝换代之际都能寻到踪影,譬如陈涉的狐狸夜吼,高祖的斩蛇起义,王莽的谶纬符信等,不一而足,而这也是正统史家所津津乐道的。后来史官曾向已做了皇帝的刘裕求证时,刘裕笑而不答。这一切似乎预示着这孩子的出生大有来历,将要兴旺刘家。因为他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命硬妨母。
等待了大半夜的刘翘在接生婆报说是个大胖小子时,未免心中狂喜。但他泛滥的笑意还没有来得及从脸上抹去,屋内已传出了赵安宗因产后血崩而死的消息。刘翘顿时如五雷轰顶,巨大的情绪落差使他几乎要栽倒在地。望着脐带未落的嗷嗷待哺的儿子和渐渐冰凉的妻子,刘翘大骂一声:“我要摔死你这索命的奴才啊!”但却很快被人拦下。
刘裕的命保住了。
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刘翘茫然无措。家徒四壁,盎中无斗米,架上无悬衣,拿什么喂养你呀,儿子!刘翘无奈之余,就又想着干脆把他抛弃了事。幸亏他的同宗兄弟刘万夫妻,此时伸出了援手,算是搭救了刘裕。总是在关键时刻有人搭救,刘裕却也了得。刘万的妻子杜氏将本应属于次子刘怀敬的母乳断了,给了刘裕。刘裕在三岁以前,就一直寄养在他家,刘翘因此给刘裕起了个小名叫寄奴。
据以上刘翘对刘裕的态度,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后世关于刘裕出生的神异传说,多数是在刘裕发迹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