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武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二哥,真说起来,还是和那贵和班走在一起痛快,别说小振子一直在想他们,就是我,也有点,你没看见那贵和班的杨老板,对咱们兄弟多尊重,带着咱们出关不说,一句重话都没有,听大哥说起江湖传闻来,嘿嘿,那两眼简直放光啊……二哥,您说,咱们要是再碰上他们,不如就跟他们一路,可好?我估计他们肯定得供着咱们,那可就是好吃好喝好招待了啊……反正都是要去镇州……”

“你懂个屁!咱们兄弟是谁!?江湖儿女!行侠仗义,行走天下,才是咱们应该过的日子!他贵和班是什么?不过一个小小戏班,靠着卖艺为生!能跟咱们相提并论么!?不过,要是真见到他们,一路同行,倒也不是不行,咱们兄弟手上,少说也要保他们个一路平安……至于你说的什么好吃好喝好招待,估计没戏,你也不想想,他们就在承天镇表演了一天戏,听说分文不取,而且那些赏钱都被侯三爷收走了,估计现在油水也有限……”

声音越来越近,一行人吵吵闹闹地来到了客栈门口,顿时看到了杨凤楼等人。

杨凤楼也看到了他们。

双方都愣了。

杨凤楼没有想到,来人竟然认识,他们正式以张飞龙为首的幽州四虎,以及楚姓仙子和小小少年程振。

而幽州四虎愣住的原因,就简单了,他们没想到刚到客栈,竟然会碰到这么一个情况,而且看场面,处于弱势一方的,正是刚才口中不断谈论的贵和班杨凤楼。

双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了。

倒是黑店掌柜当先开口了,问门外的众人。

“朋友,怎么,认识?”

张飞龙暗自长叹一声,却也抽出了随身的兵器。

“有过一面之缘。”

“朋友,我这个买卖,没少费心费力,现在还有一个兄弟倒在地上,行个方便?”

“这个……”

张飞龙犹豫了。

那黑店掌柜倒是会趁热打铁,一见张飞龙犹豫,就继续说道:“朋友,明话告诉你,咱们既然做下了这个买卖,就没有吃夹生饭的道理,你要是就为了一面之缘,想多管闲事,咱也没什么多说的,手底下见真章就好,只是不知道你们六个人里面,谁能挡住我这一刀……”

说完之后,手中钢刀高举过顶,猛然间一声大喝,在面前虚劈一记,“刷”的一声,声音虽然不大,却是刀锋破空之声,直可入耳。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黑店掌柜一出手,长刀虚劈,破空有声,最少也是一名七品武夫,而且在长刀一项,必然浸淫多年,要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实力。

看到黑店掌柜的表现,张飞龙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还没等他说什么,黑店掌柜又说话了。

“朋友,行走江湖,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今天你撞见了咱们坐买卖,我不怪你,只要你当什么都没看见,以后再出入太行山,记得到卧牛岗黑风寨坐坐……”

“哦?”

张飞龙顿时面露喜色。

“这位朋友是卧牛岗黑风寨的好汉?只是不知道和‘拳镇卧牛’的刘大当家怎么称呼?”

“那是某家大哥,兄弟不才,在黑风寨排座第三把交椅。”

“哦,原来是三当家当面,失敬,失敬……”

“好说,好说,怎么?朋友,认识某家大哥?”

“闻名已久,未曾拜会,兄弟姓张,名叫飞龙,这是某家兄弟,飞虎,飞彪,飞豹,江湖上有个小小的绰号,幽州四虎……”

“哦,原来是幽州四虎,张氏仲昆,久仰久仰……”

黑风寨三当家和幽州四虎张氏兄弟之间,仿佛多年不见的好友,这一个“久仰久仰”,那一个“神交已久”,竟然按照江湖套路拉起了家常。

听得杨凤楼直撇嘴。

他看的明白,这所谓的幽州四虎,根本不想仗义出手,尤其是三当家那一刀劈出来,更是让张飞龙彻底打消了救援贵和班的想法。

果然,张飞龙在尽到江湖礼数之后,对着三当家一抱拳。

“三当家,既然是黑风寨好汉的买卖,咱们幽州四虎就不在里面搀和了,今天天色已晚,改日再到黑风寨拜会三当家和大当家……”

“好,幽州四虎,果然够朋友,今天事了,黑风寨永远向几位敞开大门!”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相见,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说完之后,张飞龙就像根本不认识杨凤楼等人一样,就要转身离开。

杨凤楼暗自摇头,果然什么人都有。

所谓江湖水浑,都不好混,以张飞龙等人的表现,很显然,他们在这滩浑水中,倒是混得不错。

也许,这就是江湖这滩浑水的正确打开方式?

却不想,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

“等等……我不走!”

却是那位名叫程振的少年郎!

第80章 江湖水深,千万小心

少年程振,出生在幽州一个小村子里。

程家老爹花费了五斤猪肉,才从村西头的私塾先生那里请来了一个名字。

单个一个字,振。

按照私塾先生的说法,这个字好,有腾空欲飞的意思在里面,以后等小子要是有出息了,到了二十成丁了,就可以用腾云,追云之类的作为字。

程家老爹觉得这个买卖做得合适,五斤猪肉求个名字,还买一送一,不但有了名,还有了字。另外,程家老爹也喜欢这个名字,程振,程振,和“城镇”二字谐音,只盼着小子长大了有出息,能够在城镇安家,早早离开这生活艰难的小村子。

程振倒是觉得小村子很不错,有庄稼,有绿树,村东头还有一弯溪水,夏天可以洗澡捞鱼,冬天还能滑冰,尤其冬天,几乎每一天,漫天白雪都会飘飘荡荡地飘下来,他就可以和同村的小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只不过就是弄脏了衣服,会被老爹着实地揍上一顿,有点疼。

程家的人口不多,只有程家老爹和程振两个人,一开始小程振还不觉得有什么,等他渐渐长大,有一次,哭着回家,找程家老爹要妈妈,那个时候,他才知道妈妈被土匪杀死了。

“土匪为什么要杀妈妈?”

“他们来抢粮食,我不在家,你妈妈不给,就被杀了……”

“他们为什么要抢我们的粮食?”

“咱们是唐人,会种地,他们不是,他们是土匪,没有粮食,只能抢。”

“那我长大以后,也要去抢他们的粮食,他们不给,我也杀他们的妈妈!”

那一年,程振,五岁。

小程振可不是说说就算了,他背着程家老爹,偷偷开始练刀。

程家家里,除了翻地的犁,锄地的锄头,做饭的铁锅,还有铁器,那就是,横刀。

这柄横刀,算的上程家的传家宝,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的农民,不但需要伺候庄稼,还要去当兵,不但当兵,还需要自己准备武器,横刀,弓箭,皮甲。

当兵好啊,不但能杀土匪,还能当官,村东头老张家,从现在这一辈往前数,七辈都是村长,为啥,还不就是因为他家的先祖,在当兵的时候作战勇猛,最后当了个什么校尉,要不让的话,这个存在,怎么会让老张家管了将军二百年?

说实话,程家一直有些不服气,他张家家传的那些庄稼把式,绝对没有程家的家传精妙,只不过阴长阳错,才让老张家的先祖成了校尉。

老程家这么多年,就等着再去当兵,然后也捞个校尉回来呢!

时隔多年,程家的皮甲,早就破烂得不像样子,弓箭也早就不知道去向,只有这把横刀还在。

程振听陈家老爹说过,一百多年以前,幽州有个大官,造反了,折腾了很多年,最后被杀,自从那时候开始,大唐的农民就不用再去当兵了,只需要伺候好庄稼就行。

兵,好像当不成了。

但是这柄横刀,一直被程家祖祖辈辈保存了下来,按照程家老爹的说法,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用到,说到底,程家老爹,还一直存着和张家别苗头的想法。

程振当然不知道这些,不过他听同村的小伙伴说过,杀人就要用刀,他觉得自己以后就会用到这柄横刀,所以,他开始练刀。

第一天,就划破了胳膊。

程家老爹在暴怒之中弄清楚了怎么回事,第一次没有臭揍程振,第二天,天没亮,就把程振从暖和的被窝里提溜出来,带着他一起练刀。

这一练,就是十年。

农民还是农民,还是只需要伺候庄稼,还是不需要当兵。

而张家还是村长。

张家四个小子,年长的两个,说是开始混什么江湖,混得好像还不错。

程家老爹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程振叫到了面前,给了他两条路,第一,去混江湖,第二,老老实实在家种地,而且不管他选择那条路,只要朝廷召唤,就要去当兵。

“混江湖,能杀土匪么?”

“能!”程家老爹很是肯定。

“在家种地,能杀土匪么?”

“能吧……”程家老爹有些不确定。

所以……

“我去混江湖!”

半年之后,张家两个年长的小子回来,说是要带着老三老四一起去混江湖,还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做幽州四虎。

程家老爹把程振叫过来,让他跟着张家兄弟一起走。

程振愣了。

程家老爹乐了,很有些农民式的狡诈。

“他张家一直想要咱们家的刀谱……放心,只要不把刀谱拿出来,他们只能好好带着你……不过你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给他们刀谱……”

就这样,程振,跟着张家兄弟,一头扎进了江湖。

拜访各个江湖名宿,被拒之门外……

和江湖人士大谈江湖风闻,却总是被人家问得哑口无言……

对江湖仙子大献殷勤,却总是被冷眼相对……

这就是混江湖么?

难道是张氏兄弟幽州四虎混江湖的独特方式?

程振有些搞不懂了。

难道,混江湖,不应该急公好义么?

难道,混江湖,不应该行侠仗义么?

难道,混江湖,不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么?

难道,混江湖,不应该……杀土匪么?

懵懵懂懂的程振,混了半年多的江湖,只记得张飞龙大哥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江湖水深,千万小心。

其他的,算了吧……

直到那一天,程振遇到了贵和班,他觉得和贵和班,和杨老板挺有缘分。

第一次见面,贵和班表演新戏,看得他心惊神摇。

第二次见面,杨老板痛痛快快地带着他们走出了承天军堡。

第三次见面,杨老板和贵和班的两位姑娘,被逼到了墙角,这不是就是给个报答杨老板的机会么?

等等。

张飞龙大哥在说什么?

久仰?

失敬?

他们不是土匪么!?

为什么还后会有期!?

当张飞龙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程振想都没想,一句话脱口而出。

“我不走了!”

程振觉得,从他进入江湖以来,只有这一句话,说得最是痛快。

随后,张氏兄弟说了很多话,有咒骂,有鄙夷,也有劝解,就连那位漂亮的楚仙子,也在劝说自己离开。

但是程振不想再听了,他不想再去混幽州四虎的江湖!

最终,他们五个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程振抽出了横刀。

然后,他就看到了杨老板冲着他笑了,笑得有些意外,也有些欣慰。

再然后……

就不用他动手了。

杨老板动手了!

一个前扑就到了三当家面前,一拳就放倒了他!

至于其他的喽啰,更是被三下五除二就料理了。

看着杨老板的出手,以程振仅仅半年多的江湖经验,也能看出,那个干净利落的劲头,他至少也是个六品武夫!

这哪里还是那个羡慕张飞龙的戏班副版主!

原来,江湖这么危险啊!

很长的一段时间,程振都在默默叨念:

“江湖水深,千万小心啊……”

第81章 抵达镇州

镇州,原名恒州,乃是武德元年所置,后因避讳穆宗,在长庆元年改名为镇州,乃是古之常山郡所在之地,有唐一朝,乃是成德方镇的治州所在地。

乾符三年七月初七,贵和班,从长安出发,历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抵达成德镇州。

将近两千余里的路程,耗尽了贵和班上上下下的力气,眼看着镇州在望,都长长出了一口气,只不过,贵和班的人,不敢表现得过于兴奋,尤其是出身右龙武军的众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原因无它,副班主杨凤楼,还在气头上。

几天前,众人在大雨过后,着实睡了一个好觉,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投宿的客栈内,多了几具尸体,还有那位叫做程振的少年,而副版主杨凤楼,早就满脸阴云的坐在天井中等着他们。

贵和班的其他人还好说,出身右龙武军的人可就惨了,被杨凤楼叫道一间封闭的屋子里,一顿臭骂,骂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好么,原来是黑店,几个小毛贼,一把南柯梦,将贵和班上上下下都放倒了,要不是猴子杨凤楼警醒,说不定得让人家一锅端了!

这事,实在有些太丢人了!

“你们是右龙武军中人,不但是天子亲军,还准备去执行秘密任务,真拿你们当戏班子成员了!?贵和班是咱们的掩护,不是你现在真实的身份!你们的警觉性呢?还记得不记得右龙武军行动操典!?就你们这样的,怎么去带你们执行任务……”

杨凤楼破口大骂。

右龙武军众人,讷讷不敢言。

杨凤楼骂完之后,这才开始安排善后事宜。

第一,清理黑店。

可惜的是,黑店之中财货不多,倒是翻出不少南柯梦来,虽说这东西有点下三滥,不过,杨凤楼还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它收入囊中。

第二,安排柴飞前往承天军堡,要求承天军出兵,清理卧牛岗黑风寨,而且杨凤楼特意交代,一定要清理干净。

让大家意外的是,少年郎程振,在听说要出动官军围剿土匪之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顿死磨硬泡,非要和柴飞同行,杨凤楼无奈之下,只得答应。

三天后,柴飞带着程振回来,一切顺利。

这也在情理之中,一个小小的山寨,说好听了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说不好听了,就是一群承天军眼皮子底下求存的可怜虫,只要承天军一动真格的,自然手到擒来。

不但如此,在整件事情中,程振的表现倒是很抢眼。

少年郎跟着柴飞前往承天军堡,并且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在攻克黑风寨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作战英勇,手中横刀直杀得黑风寨众人叫苦连天,黑风寨的二当家,就是死在了他的手上,这种表现,就连带队行动的张校尉都起了爱才之心,想把他收入麾下。

程振的选择,再一次出人意料,他不干,非要跟着柴飞,或者说,非要跟着贵和班,按照他的说法,跟着贵和班,不但可以杀土匪,还可以听戏,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就这样,少年郎程振,也成为贵和班的一员,与杨凤楼等人一起,在七月初七这天,抵达了镇州。

之所以是在这一天到达,一方面是路程所限,另外一方面是聂一锦等贵和班的女性成员特殊要求。

原来,七月初七,乃是大唐女性的节日——乞巧节。

在唐朝,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在这一天的夜里,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以期来年自己的女工一项能够更加灵巧,也更是期望这个灵巧的女工,能够为她们带来一位如意郎君,要是已经嫁人的,自然就是祈求自己的女工大有长进,能够得到夫家的认可。

这是唐朝女性的一个节日,贵和班的几位姑娘,自然也不能免俗,当然,她们所祈求的,估计不是女红进步,而是在京剧表演上能够再进一步。

自从一进七月,聂一锦等姑娘们,就表现得非常急切,一个劲催促着队伍,生怕在乞巧节之前不能到达镇州,结果在她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七月初七这天刚过午时,就抵达了镇州,就算这样,聂一锦还有些不太满意,一个劲抱怨,还需要时间准备乞巧所用的东西,时间还是有些紧张。

贵和班来到镇州,居然有人接待。

而且,服务,那是相当到位。

城门外五里一直等待,看到贵和班车队的认旗,直接上前接洽,态度相当恭敬,直接把贵和班送到了住处。

独门独院,占地不小,器具家什一应俱全,还准备好了足够贵和班吃喝十天的粮食蔬菜。

不但如此,还为贵和班的几位姑娘准备了一个小小的跨院,直接作为她们居住的地方。

最为贴心的,还为几位姑娘准备好了条案瓜果之类的东西,说是让几位姑娘夜晚乞巧所用。

接待贵和班的人,竟然将乞巧节所需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这份准备的精心,让贵和班上上下下受宠若惊。

聂一锦也大为满意,顾不上别的,拉着贵和班的几位姑娘,直接进入小院开始准备,还神神秘秘地说,今年她准备了一件秘密法宝,只要晚上乞巧的时候,往条案上一供,巧娘娘一定能够看见,绝对能够满足姑娘们的所有愿望!

这件事,传到杨凤楼的耳朵里,让他不禁哑然失笑,怪不得聂一锦对今年的乞巧节这么重视,估计是想把点翠五凤凤冠给巧娘娘供上。

笑过之后,杨凤楼就不再关注这些,和刘蒲河打过招呼之后,请他和泥鳅一起,安排贵和班成员的住宿分配等琐碎事务。

而他自己,顾不得收拾自己的东西,直接走出了大院。

只因为接待之人的一句话。

“杨老板,我们公子已经恭候多日了,您看,宅院里还有什么事没有安排到,您直接交代给小人就好,要是没有的话,就请您高升一步,去见见我们公子,小的为您带路……”

第82章 公子名思睿

杨凤楼被带到一座临街的二层小楼。

看着像茶楼,却还没有开张,正门上五尺长两尺宽的匾额还蒙着红绸子,立柱上的对联,也是一样。

走进小楼,还能闻到淡淡的清漆味道。

一位白衣公子,正坐在一楼的方桌旁饮茶等待,除他之外,小楼内再无他人。

见到杨凤楼进门,白衣公子就站了起来。

“杨老板,请了。”

“李公子,请了。”

姓李的白衣公子打开手中折扇微微摇动,微微一笑。

“杨老板,请用茶。”

说着,指向了方桌之上的另外一碗茶。

“你我神交已久,原本我对你说的东西还将信将疑,不过这一盏清茶,到是给了我些许的信心,不放葱姜,不放香料,仅仅铁锅炒制之后,开水冲泡,初饮微苦,却有回甘,正合君子之道,哈哈……自从尝试之后,李某还真是离不开它了……”

杨凤楼微微一笑,落座,却不搭言。

李公子也坐了下来。

“我听说,杨老板的表弟,是贩卖茶叶的?”

“李公子您记错了,我表哥是卖皮货的。”

“哦,那杨老板此来,必然带了不少好货啊,有牛皮么,我要一十三张……”

“李公子,贩卖牛皮,可是要杀头的,我这里只有些羊皮……”

“哦,什么时辰了?”

“午时三刻!”

要是有别人在场的话,听了两人的谈话,一定得大喊一声,这他么一对神经病!有这么聊天的么!?

不过,这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却正是右龙武军的乙类接头暗语!

对话完成,两人同时伸手入怀,掏出一物,正是右龙武军的身份腰牌。

相互验看之后,同时收起,再掏,却是铜符。

两人同时将铜符向前一送。

杨凤楼手中铜符,乃是一条鱼的形状,只不过是半条,与李公子手中的铜符一碰,恰好合成一条完整的铜鱼。

暗语,腰牌,铜符。

按照右龙武军的行动操典,这一套程序全部对上,才能真正确定对方的身份。

杨凤楼收起铜符之后,起身,叉手为礼。

“见过李长史。”

李公子也起身,回了半礼。

“杨参军,不必多礼,称呼李公子即可。”

这位李公子,赫然是右龙武军的长史!

只不过,此长史,非彼长史。

李公子的长史,官职全称应该是右龙武军行军长史,同杨凤楼的官职行军参军一样,都是使职,而不是大唐官僚体系中的职事官。

行军长史这种使职,乃是军中文职,并不常设,一旦设立,便要统领军中各个参军,负责考功,物资供应等等一应事务,在军中使职中,算得上文职的第二高位,仅次于转运使,虽无品级,职权却是很重。

大唐各军中,设立行军长史的情况,各有不同,而右龙武军的行军长史,最为特殊。

右龙武军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监察江湖,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针对江湖的情报机关,所以,右龙武军在大唐天子的首肯下,设立了多个行军长史,每一个行军长史,负责某一地域的江湖监察。

而这位李公子,就是右龙武军在河朔三镇的行军长史,套用后世的说法,便是右龙武军,河朔三镇情报站,站长。

至于杨凤楼所任职的行军参军,更像是一个右龙武军总部派遣出来的行动小组,针对江湖上发生的大事要事急事,专事专办。

右龙武军的行军长史和行军参军之间,虽然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从属关系并不严密,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行军参军虽然要听从行军长史的建议,但是真正的行动权,还是留在行军参军的手上,说白了,两者之间,更多是配合。

杨凤楼看着眼前的李公子,脑海中自然闪过了老头给他的资料。

这位李公子,名叫李思睿,乃是赵郡李氏的嫡系子弟,虽然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世家子弟,却也没有什么纨绔习气,任职右龙武军行军长史之后,一直兢兢业业,一应经手的事务,都处理得很是得当。

而且李思睿本身,还在成德方镇的深州刺史府,挂职了一个司户参军,借用赵郡李氏在河朔三镇的根深蒂固,将情报网络覆盖了整个河朔三镇,将江湖上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输送回都城长安,算得上右龙武军在河朔三镇最大的支点。

事实上,如果是其他任务,以李公子在河朔三镇的情报网络,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只不过,这一次的任务涉及到了博陵崔氏,考虑到五姓七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右龙武军与他沟通之后,才派遣出杨凤楼的行动队,配合李公子共同完成任务。

杨凤楼还记得,临行之前,老头特意交代过,五姓七家在整个唐朝,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不但在朝堂上实力强大,在江湖上,也各有各的介入方式,赵郡李氏的介入方式,就是和右龙武军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对于这位李公子,基本可以充分信任,因为右龙武军的种种任务,不仅仅涉及到他个人,也会影响到赵郡李氏整个家族与右龙武军,甚至与朝堂之间的合作关系,他断然不会因小失大的。

不过,老头也最后提醒了一句,虽说李思睿可以被充分信任,但是考虑到这次任务的目标是同为五姓七家的博陵崔氏,建议杨凤楼在真正行动的时候,还是要尽量使用自己行动队的人,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对于搞情报工作的右龙武军成员来说,什么时候都不会嫌多。

杨凤楼在回忆这些的时候,李思睿公子一直在轻摇折扇慢慢品茶,只不过,他的眼神也在闪烁,显然,他也在回忆有关杨凤楼的资料。

两人见礼之后,同时沉默,让整个场面显得很是怪异,不过,两个人仿佛都没有感觉到一样。

良久之后,还是李公子哈哈一笑,打破了这个沉默,开口说道:“杨参军,久闻大名,满门忠烈之后,又在长安城三日破贼,果然英雄出少年啊……“

“客气话,咱们就先别说了,我直接说我的想法,这次任务到手,说实话,我是没有任何头绪,直到总部传来了你的计划草案,才让我茅塞顿开,既然初步计划是你制定的,那就没说的,这次行动,以你为主,我来配合!”

“咱们……现在,先说说情况吧……”

第83章 任务目标,博陵崔氏

任务:查清深州青云门成立的相关情况,重点探查博陵崔氏组建青云门的根本目的。

博陵崔氏乃是五姓七家之一,在大唐赫赫有名,别的不说,从武德元年到现在的乾符三年,崔氏子弟出任大唐宰相的人数,已然接近二十,其他五品朱服七品绿服,更是不计其数,绝对算得上枝繁叶茂。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响当当的家族,竟然会组建一个江湖门派,不但突兀,而且显得怪异。

事实上,博陵崔氏在五姓七家之中,对江湖的介入是最少的,现在突然来这么一下子,由不得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犯嘀咕。

博陵崔氏要干什么?

是给家族子弟找点事情做,还是要加强自家的守卫力量,甚至……造反?

最后一个选项,就有点吓人了。

所以,必须查清楚!

初步探查的情况,也很是奇怪。

第一,博陵崔氏组建青云门,竟然是崔家实际掌门人老太爷独断专行的结果。

第二,一开始还在隐蔽进行,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搞得满城风雨、众人皆知,随后博陵崔氏竟然大张旗鼓的操持起来,颇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无赖劲头。

第三,博陵崔氏投入大量资源,不但在江湖上遍邀高手加入青云门,还重新翻修了青云门所在的青云山,根据实地探查的情况来看,那根本不是一个江湖门派的山门,完全是按照军堡模式构建的。

这一条条情报汇集起来,让右龙武军的人,越来越偏向博陵崔氏要造反的结论。

但是,博陵崔氏的各个子弟,无论是在深州看守祖业的,还是在大唐各地为官的,都异口同声地说道:

“只为自保!”

这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欲盖弥彰?

“就需要杨参军你来探查了。”

李思睿对杨凤楼说道:

“这个任务,前半部分还好说,青云门的相关情况,其实就是摆到了明面上,如何也跑不出我的探查,不过,任务的后半部分,探查博陵崔氏的根本目的,就需要杨参军费心了,我来提供配合和支持。”

杨凤楼点点头,这些情况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想了想,问道:“李公子,任务我已经明白,不过,就探查博陵崔氏的最终目的一项,我的行动队,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李公子苦笑。

“这也是我感觉这个任务中最为困难的地方,按照咱们右龙武军行动操典规定的标准,有两种情况……”

“第一,直接接近崔家老太爷这个核心人物,从他嘴里掏出最真实的结果……”

“第二,探查博陵崔氏的宗族大会,最好得到宗族大会的最终决议,从有关青云门的决议中,探查博陵崔氏的最终目的……”

“无论哪一种标准,对咱们来说,难度都太大了,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接近博陵崔氏的核心层!”

“我在河朔三镇布设的情报网络,更多地针对江湖势力,博陵崔氏介入江湖的程度太浅,以前虽然也安插过人手,但是级别都不高,难以接触到博陵崔氏的核心,算得上整个情报网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搞出这个大一个动作,出事之后,也做过亡羊补牢,在青云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