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猎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自去年从陕西率部出河南,一路所向披靡,从去年二月到今年二月,整整一年大军陷许州、克南阳,破洛阳,整个黄河以南地区都被插上了闯字大旗。出发时的三千骑也滚雪球一样发展到三十万,态势的发展超乎当初的预想,顺利得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队伍壮大了,战斗力却急剧下降,说到底,这支队伍的核心还是出河南时的那三千人。这样的部队打顺手了固然是无往不利,一遇到挫折却很容易陷入一溃千里的境地。这样的事情在以前他可没少遇到,就在去年十月的开封,自己就踢到一块硬石头,不但没啃下这块肥肉。反被崩掉了几颗牙齿,几十万大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脎羽而归。

开封,处河南腹心,控黄河水运之利,接南北交通之要,商富民殷,肥得流油,对起义军自然有着莫大诱惑。在此之前,李自成还没打下过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直到破洛阳之后,洛阳的财富让他一夜暴富,困扰他多年的军费问题应刃而解。尝到打大城市的好处之后,他又将目光落在开封。这可是一座比洛阳还富有的城市。

打洛阳的时候,李自成并没遇到一点象样的抵抗,心中不免骄狂,却不想在开封跌了个大跟斗,猛攻数月,损兵折将。其时,朝廷各地援兵已至,只得悻悻退兵。

放弃开封之后,李自成集中兵力将各路明军一一打退,又领兵再攻开封。吃了上次的大亏之后,二打开封自然小心了许多。

兵法上说过,只要没有援兵,世界上没有攻不下的坚城。

李自成虽然没看过什么兵书,但多年的戎马生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一个大老粗用起兵来却比朝廷那些大学士、高级知识分子都督高明许多。

再次来到开封城下,李自成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囤兵城下,来了个围点打援。只要打掉朝廷的援兵,开封自然不战而下。

围而不打固然是上上之策,却不想,打援却打出个大家伙来。十八万明军从四面八方扑来,气势汹汹,大有一口吞下李自成的势头。

得到明军来援的消息,李自成留罗汝才继续围攻开封,自己却带着老营精锐撤出战场,囤兵朱仙镇,与东面的左良玉遥相对峙。

不日,北面明军也至。

几十万大军堆在这里,开始了一场决定河南命运的大决战。

“嘿嘿,敌人很多呀!”李自成似笑非笑地眯起眼睛。

“怕个鸟!”一个魁梧的大将大叫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杀他娘就是了。左良玉这只兔子有什么可怕的?”说话的正是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因为是闯王起家时的老班底,说起话来也毫无顾忌。

“就你刘宗敏能,要不,你单枪匹马去取左良玉的头颅?”李自成轻笑一声,从阴影里探出头来。他长着一张宽脸,鼻子很高,眼眶有些下陷,显得棱角分明。

李自成将腰上的长刀取下,“啪!”一声拍在桌上,“大家可能都被十八万这个数字吓住了。”

“谁害怕了,谁害怕了,我们也有三十万。”刘宗敏气呼呼地说。

“住口!”李自成大喝一声,“三十万,三十万,刨去随军民夫、妇女、童子,操戈之士也不过八万,还分了两万给罗汝才。能战之士还剩几个?本王议事,若再喧哗,斩无赦。”

刘宗敏被李自成一骂,悻悻退下,口中尤自道:“不说就不说,议事议事,又不让人说话。”

不理这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李自成吸了一口气,“我军固然战斗力不强,敌军也未必就不可战胜。他左良玉和我打了这么多仗,死伤无数,校尉以下军官都死个干净,换了个遍,我就不信,他的战斗力还那么强。一群新兵蛋子,上了战场,人越多,越败得快,怕他个俅。”

“对,怕他个俅!”众人都轰然大叫,皆士气大振。

“可是,二叔……”一个年轻的将领站出来,正是李自成侄儿李过。李过虽然年轻,却是闯军身经百战的勇将,用兵素以谨慎著称。

李过微一施礼,正要开口说话。李自成一摆手,“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没错,不打一下,我们也不知道他们的底细。地图!”

一个卫士抱着一卷地图走来,将这张足有一张被子大小的牛皮铺在地上。众将都围了过去。

李自成走到地图前,用脚尖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红点,“通许。这里是左良玉的大营的粮道,近日有一只辎重队要从这里经过,辎重队除带有大量粮草,还有不少火器,尤其是其中的十门红衣大炮很是厉害。有五百民夫,两百护卫。这两百护卫都是左良玉起家时的关宁军老底子,最精锐的骑兵。嘿嘿,关宁铁骑,好大名头。朝廷十八万大军云集于此,一天要吃多少粮,断了他们的粮道,此战我军必胜。谁愿意去给我烧了辎重,顺便称一下这只队伍的斤两?”其实,李自成也知道,在内心中,对那十门大炮的畏惧还要更甚一些,当初在潼关时,洪承酬的大炮不知道收割了多少兄弟的性命。

眼看就要在朱仙镇大干一场,关键时刻若被人家大炮轰上几下,队伍只怕就要动摇了。老营的众弟兄虽然悍勇,却非常畏惧明军的火器。

“侄儿愿往。”李过大声说。

李自成:“好,给你一千骑兵。”

“我是先锋,我去。谁也不许和我争。”刘宗敏咆哮一声,“一千骑兵,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人,两百骑足够了。”

“也好,最强对最强才能真实反映双方战力,你去我自然放心。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敌人是精锐骑兵,身经百战。而我军骑队成军不久,怕不是人家对手。依我说,一千都还少了些。干脆这样,三千骑都给你,杀鸡也要牛刀,这个开门红你得给我唱好。”李自成点点头,重重地在地图上踩了一脚,在通许这个地名上留下一个黑色脚印,“记住,快打快收,得手之后马上撤离,不可浪战,以免惊动敌军大部。”今年正月一打开封的时候,李自成将陕西援兵打退,得了三千军马,这让长期以步卒为主的闯军平添了一股机动力量。

对于骑兵在战役中的作用,李自成颇为重视,也下了番苦功练兵,大战在即,是时候拉出来了。

刘宗敏知道左良玉骑兵的厉害,刚才夸下海口要用两百骑对人家两百骑,心中正忐忑。好在闯王知道双方势力对比,也不激他,大方地将所有骑兵都拨给自己。心中不禁暗喜,决定这次玩个漂亮的。

正当大家正在商量细节的时候一个卫兵冲进大帐:

“报!闯王,抓到六个从通许来的奸细。”

“有什么可禀报的,杀了。”李自成冷冷道。

卫兵道:“闯王,来者说有机密军情禀报,身上还带有通许知县的一封信件。”

闯王面无表情:“不见,砍了。”马上就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敌我双方的态势都装在他脑子里,对他和左良玉来说,整个战场都是透明的,所有的布置都已到位。通许,小小一个通许还能翻出什么花样。与其让所谓的小道消息来动摇自己的战斗决心,不如索性什么都不管,以我为主,堂堂正正地战上一场。

第二十八章 秦腔

被抓住的这六人正是高原一行人。

这群人连夜从通许冲出之后开始面临一个非常重大的选择何去何从。

高原自然是要去投奔李自成,整个黄河以南的地盘都已被闯王控制,马上就有一场大战。据高原所知,最终的结果是李自成大军将朝廷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没遇到一点象样的抵抗。也就是说,这一仗将朝廷中原地区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彻底消灭了。这样的大场面若自己再赶不上,将来就不会再有任何出头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如果自己手中不掌握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就不能对闯王产生一定的影响。于是,历史将按照它的既定轨迹行进。最后,明朝灭亡,闯军灭亡,辫子军进中原。于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感觉耻辱的只有皇帝和奴才的朝代出现了。于是,长达三百年的没落时代降临。若非韶山那位伟人的出世,中国人民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甚至有被人开除球籍的危险。

那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惨事。

决心已下,至于王滔等人,却不好勉强,虽然高原很想将这几个敢作敢为的汉子也带过去。但未来的日子就是铁与火的考验,刀剑无眼,谁也不能保证谁是不死之身。而且,这群汉子都有家族亲友,强要他们随自己去干这种危险的事,不是做人的道理。

他拱手道:“王滔兄弟,我就不回王家庄了,此地离朱仙镇不远,我打算去投闯王。来日血海刀山,险恶非常。你们的情谊我高原永世难忘,就此别过。”

“等等,我也去。”王滔木木地说。

“你……不用了,你还有一大家人需要照顾。”高原婉言拒绝。

“不,我不想再回家去了。做出这种事情,我也没脸见父亲。再说了,我不像再想变成第二个王财主,窝囊一辈子。你不必再说什么,就算今天我不跟你走,也不回家。”

“那好,跟我走吧。”高原倒也爽快,多说无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的思想,再说了参加义军也是一件好事,便点头同意了。

其他几人也要随着一起走,理由各不相同。黄大牛,黄二牛兄弟的理由很简单,家里已经有两百斤麦子,够老娘吃到秋收。若两兄弟回家,不是同老娘抢饭吃吗?干脆也去义军当兵吃粮,等到秋收再当逃兵。没准这几个月还能弄点金银什么的。

二人革命觉悟之低让高原大觉不满,看来,今后还得加强思想教育才对。这两兄弟的思维逻辑还停留在吃饱肚子的阶段,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干什么都可以。这个思想苗头很危险。

至于黄镇则更加反动,他不想回家当农民,只要不用扛锄头就成。当个兵也不错,没准将来还能弄个将军做做,升官发财,娇妻美妾,此等人生才有意义。

应宝一脸迷茫,“去哪里都成,我听你们的。”他这辈子就没替自己做过主,也懒得动那个脑筋。

这样,这六个思想极度不统一的小队伍就这样组建起来。王滔是众人的长辈,在宗法势力强大的旧社会,无疑是众人的头。不过,他这个人话少,只能协调一下大家的关系,所有的事情都由高原拿主意。毕竟高原是王滔的大哥,也就是所有人的长辈了。上下关系,主次关系,一理就清,倒也简单。

当天晚上,因天黑得厉害,路上也看不见,黄镇提议在野地里歇上一晚白天再走。高原却认为不可,从通许离朱仙镇还有三百多里,离那边近一步,危险就多一分。到处都是兵,后勤辎重队,巡逻队,探马,满世界乱跑,谁也不知道究竟会碰上什么。碰到李自成倒好,找的就是他们。若碰上左良玉的人,说不得要大打出手。就这几个人的战斗力,只怕只有被人歼灭的份。

自从正月十五一战之后,高原痛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自己最多对付十个官兵,而且还身负重伤。那群官兵的战斗力很强,想来碰到是朝廷的主力骑队。这样的队伍若再遇上一个,自己也许能胜利,但王滔等人只怕活不了。

高原建议众人连夜赶路。

话音刚一落,所有人都摇头,说看不见,如强行赶路,只怕都要失散了。高原这才想起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个年代的人都是夜盲,天一黑全变成了瞎子。

夜盲症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身体里缺乏维生素A。治疗起来也很简单,只需大量服用维生素A片,半个小时搞定。问题是,这里是古代,没地方弄这玩意。要想治疗只能靠食物。吸收维生素A最好的法子就是吃肉。显然,这不现实。就算是富裕如王有才一个月也不过吃两三次肉,一般老百姓的饭菜中更是连油星也看不到。

以前,高原在看历史书上经常看到以下描述:其时天黑,双方罢手,约来日再战。

当时他还奇怪,干嘛不打下去。现在总算明白,天一黑,所有人都变成瞎子,编制完全混乱,大家乱战一场,其结果就是敌我同时崩溃,大家一起玩完。

若要连夜走路,火把不能不打的,如果不怕死的话。

见大家都反对,高原笑笑,别人夜盲他可不夜盲。以前在现代一天要吃一斤肉,身体强壮,自然没这些毛病。再说,夜战可是解放军的传统优势,没少练习。于是,高原命众人将马首尾相连,由他在前面带队,摸黑前进。

这个时代没什么污染,夜色也比后世通透,前方的道路居然看得清楚。加上马儿的视力天生就非常强悍,走起来也就如履平地。

王滔等人都是敬服,路上也常遇到明军散兵,高原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只一刀就将其格杀。一路下来,所有人都对高原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然以他马首是瞻。

如此昼伏夜行,不两日便到了目的地。抓了个明兵的舌头,问清楚李自成大营所在,也不在隐匿身形,大摇大摆朝灯火通明处奔去。

着六个骑兵把李自成大营都惊动了,呼啦一声,火把如林,一支约两百人的小队打开营门冲了出来,将六人团团包围,为首一个军官喝骂;“来者何人,敢冲我大营?”

高原骑马上前,“我等久闻闯王威名,今日前来投奔。另带有一封通许知县的密信,有机密大事禀报。”

王滔等皆是愕然,所有人糊涂了,高原是他们从大牢里救出来的,怎么会带着通许知县的信件?

“下马,交出兵器,绑了。”那军官暴喝。

黄镇大怒,“我等是来投闯王的,尔敢如此无礼?”

那军官蛮横无礼道:“谁知道你们是哪座庙里的和尚,下马交出兵器,捆你们去见我家闯王,否则杀无赦。”他见高原一行人少,心中很不以为然,认为又是一伙来混饭吃的土匪。

所有闯军士兵都摇着火把大喝,“下马,放下兵器!”

黄镇大怒,正要爆发,却不想王滔早就按耐不住,一夹马腹猛冲过去,只一把便将那军官的咽喉掐住。他也是做惯了弄活的人,再借马力,可以在一瞬间扭断这个目中无人的小军官的脖子。

那军官也是硬气,也不畏惧,一张脸憋得通红,口中含糊叫道:“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所有闯军士兵都抽出兵器围了上来。此刻高原等人已被围住,马匹也失去了速度,如果一动手,只怕立即要被人用长抢戳成筛子。

高原大惊,忙从马上跳下来,大喝,“王滔住手,我们都下马。”

王淘这才恨狠地将那军官放下,口中木然道,“你是大哥,我听你的。”便起身跳下马来。黄镇等人见高原下令,有都一并扔下手中兵器。心中虽然恼火,但眼前这群人以后都是战友,面子还是要给的。真打起来,也打不过这两百多人。

高原走上前去,一施礼,“抱歉,请带我们去见闯王。”

小军官摸了摸脖子,眼睛里闪过一丝凶光,大喝,“来人,将这群贼子给我捆了,我这就去禀告闯王。”

听到小军官的命令,众闯军士兵一涌而上,将六人捆了个严实。

高原也不急,只微笑着随他们动手。王滔等人虽然不忿,但人为刀俎,我是鱼肉,想反抗也没那个力量,也就不再挣扎。

他还没见过古代的军营,现在被押着朝中军大帐送去,眼睛不停观察着里面情况,心中无比新鲜。这古代的军营还有很多讲究,以前在电视里看CCTV的历史长剧中,那些军营不外乎几顶帐篷矗在那里,里面是一片平地。今日一见,却别有格致。整座大营分为五块,前后左右中,各营之间除了有栅栏分割还放了拒马,挖了壕沟。栅栏后还放了不少火器和器械,很有几分后世梯次立体防御的味道,就算是被人偷袭,也不至于全军皆乱。

高原看得连连点头,心中佩服。又想到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老家这个历史名人,起义军领袖,心中更是无比激动。

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走到中军大帐,那军官自去报告。

须臾出来,狞笑着说:“小子,算你运气不好,闯王说了,不见,一刀一个杀了。”

“啊!”

六个人同时大叫起来。刚一挣扎,后面的士兵一顿老拳过来,直砸得众人头昏眼花。

高原心中混乱无比,“怎么会搞成这样,怎么会搞成这样?”

那黄镇大叫一声,“蛮子大叔,他们要杀我们了,你不是说闯王是义师吗,怎么还杀壮士?”

“你等分明是奸细,杀了干净。”

王滔怒喝,“黄镇,死就死,我这条命都是蛮子大哥的,今日还给他也没什么?”

黄大牛兄弟剧烈地挣扎着,倒是那应龙没有反抗,一脸迷茫,弄不清状况。

高原心中大颤,想叫,却不知道叫什么,眼见着背后的士兵纷纷抽出刀来就要上前杀戮,不禁怒叫一声,“都是陕西出来的弟兄,没准还能攀个亲戚,也下得了这个手?”一急之下,纯正的陕西方言脱口而出。

后面的士兵有不少是从陕西来的,听到这亲切的乡音,手中都是一缓。

那个小军官一呆,“你真是陕西老乡,什么地方的,怎么证明?”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东西比乡亲、宗族更近的关系。细细算了,同一个县的同姓人大多在一个祠堂。当时陕西起义,农民军也是一大家一大家的跟了闯王。后来起义军几经扩充,但军中骨干还是那些陕西乡党。当然,连年大战,失落在战场上的了同乡也是不少。

见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高原也顾不得其他,一急之下,张口就吼出一段秦腔,“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骑把唐营踹,只杀得儿郎痛悲哀,只杀得血流成河归大海,只杀得尸骨堆山无处埋。小唐儿被某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歃血为盟十六人,他们受过某的恩和爱,到如今一个一个投唐该不该。单童一死阴魂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在杀场外,等候了小唐儿祭奠某来。”

正是戏剧 《斩单童》 的选段,说的是隋唐好汉中单雄信被擒,被押付刑场,临行时心中愤恨,不由得仰天长啸。

以前在老家时高原学过几段,后来在草原上无事,偶尔也吼上几句。此时一开口,当真时怒气冲霄。怒的是自己将事想得太美好,反误了王滔一众好兄弟的性命,将来做了鬼也无颜与他们相见。

这一段金铁交鸣,铿锵有力,却愤怨难平。正是地道的陕北滋味,刚一吼出,后面的刀斧手都呆住了,都是眼泪长流。自举义已来,已经多年过去,却不知道家中情形如何。今日又听到这黄土高坡的土音,听到这如同塬上坝子和奔流黄河一样坦荡的调门。都呆住了。

几人都喊道:“是我们陕西的老乡,不能杀呀!”

正在这时,一个高大人影从大帐中走出来,“陕西什么地方的?”

高原昂起头大吼,“米脂。”

“快快松绑。”

“闯王。”所有人都跪在地上。

那人身材高大,目光犀利,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的破毡帽,顶上红缨猎猎飞舞:“你叫什么名字。”

“高原。”终于看到自己仰慕已久的闯王李自成,高原浑身火热,声音都颤抖起来。

“不会是高迎祥大哥的族人吧,他们老高家有一支就在我们米脂?”

高原也不迟疑:“正是。”严格说起来,他还真是高迎祥的后人,整个米脂、安塞的高姓人家都可以同几百年前的高迎祥扯上关系。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高原与有荣耶。

“哈哈,我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的,终于有高家子弟活着来了。”高大汉子豪迈一笑,“我叫李自成,也算是你们高家的女婿。”也不等手下士兵动手,呛一声抽出宝剑,走到高原等人背后,只几剑就将六人背后的绳子割断。

第二十九章 当兵了

高原等六人看到大名鼎鼎的李自成,都激动得浑身发热。高原自不用说,闯王是米脂人的骄傲,而王滔、黄镇、黄大牛兄弟则仅仅出于对强者的崇拜和慑服。只应宝还木木地站在那里抓头,不知道该做什么。相比起王滔的木纳,应宝应该算是痴呆。

“谢闯王。”还是高原有几分见识,一躬身,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看来你是他们的头了,是条壮汉。你们几个都不错。”李自成呵呵一笑,伸手在高原胸膛上打了一拳头,“对了,你是来当我的兵的吗,干脆你就做个队正好了,还带你的几个兄弟,空额等以后有新兵再补。”

李自成这话一出,高原倒不觉得什么,王滔、黄镇几人都心中欢喜。高原的能力大家都是佩服,再说,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亲戚,自然愿意呆在一起。这也是起义军惯例,军队以地域为编制,以方便管理和指挥。

高原大声道:“是,正是来投奔闯王,另有通许知县的机密信件呈上。”说完,高原将怀里的信掏出递了上去。

“不急,谅那通许的一个小小知县也没有什么好的机密大事送来。”李自成接过信只看了一眼,脸色却是一变。半天才长出一口气,用手拍了拍高原的肩膀,“甚好,高原兄弟,你这个情报来得正是时候。这样,我正和军中大将商量大事,你且住下,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来人。”他招手叫过先前那个被王滔掐住脖子的小军官,“将高原兄弟他们带到我后军营中安置,给他们弄些酒肉。”

应宝突然从痴呆状态恢复过来,大喜道:“正饿得狠了,如此正好。”黄镇忙拉了拉的衣服,低声道:“你饿死鬼投胎呀,闯王面前哪有你说话的地儿?”

李自成也不在意,说完话,一拱手:“军务繁忙,各位兄弟请。”便一振衣袂回大帐去了。

“谢闯王。”

等李自成离去,高原依旧站在那里,望着闯王的背影,激动万分。

那小军官走上来讽刺地一笑,“高原,走吧,你还等什么,难道还想进去议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

见他说得难听,又想起先前一幕,黄家兄弟心中恼怒,都站过来,正要爆发。高原忙一伸手拦住二人,对那小军官道:“如此就麻烦你了。”

那小军官哼了一声,带着高原等六人在大营里穿了半天,这才来到一顶帐篷前,喊了一声,叫出一个白净面皮的军官,又说了半天,这才走了。

那个白脸军官约莫三十来岁,同一般士兵不同,那军官一身儒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没有半点革命军人的气息,他冷冷地看了高原等人一眼,“新来的,我叫荀宗文,洛阳人,以后你们就是我的部下了。”

“这名字拗口,不好记。”黄大牛兄弟都是粗人,又是小孩子,说起话来没顾及,二人一直在旁交头接耳。

荀宗文面带不屑:“你们以后可以叫我荀先生,我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吃过没有?”在得到没吃饭的回答后,荀宗文点了点头,让人将饭菜端上来,自己坐在一边抬头望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是有酒肉吗?”应宝看到一大盆白饭,也没有期待中的酒肉,大觉不满。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其他五人已经扑了上去,各自拿了个木勺就往嘴里塞。走了半夜,有吃的就行,至于吃什么,却不重要。一边吃,高原一边动着心思,看来,这个荀宗文对自己很不感冒。说起来,这家伙的谈吐打扮同一般人都不相同,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队伍中的。看起来整个人也比较阴,是个不好相处的上司。

不过,刚加入闯王队伍,许多情况都不了解,不妨向他打听打听。

终于找到组织了,高原心中一松,同时又有雄心壮志升起。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今后一定努力。

吃完饭,王滔等人都摸着肚子一脸满足的样子。高原对那个荀宗文道:“我们是从通许来的,专程投奔闯王。”

“专程?”荀宗文怀疑地看了他一眼,“据我所知,从通许到这里,有好远路,你几个流民,只怕半路就被探马给杀了。”

高原笑笑:“我们有马,跑得快。对了,现在我们也算是闯军将士,那几匹马是不是该还给我们了?”

荀宗文淡淡道:“闯王正在组建骑兵,全军马匹要统一使用,你们的马是拿不回来了。等你立了军功,当上骑兵再说吧。”

“操!六匹好马呀,早知道就投左良玉去了。”黄镇不由地骂了一句。

“你们现在也可以去呀,没人拦着。”荀宗文悠悠地说,也看不出是什么表情,“没有人请你们过来。”

高原等人都傻了眼。

半天,黄大牛才问:“那个荀先生,我们当兵有军饷可拿吗,每月多少。我也不要多的,一月一吊就够了。”

荀宗文上下盯着这两兄弟看,看得二人心头发毛。半天,荀宗文才扑哧一笑,“我们是贼呀,哪里有军饷可拿。有本事你们去抢,大刀一挥,金银粮食女人有的是。你们不就是怀的这个心思吗?”

众人都在发呆。

半天,高原才呵斥黄大牛兄弟二人,“你们懂什么,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事业才刚开始,条件艰苦,一切都要依靠缴获。没有吃没有穿,问敌人要就是了。再说了,进了闯王军队,心中就得怀着一个为贫苦大众打江山的念头。参加了义军是发不了财的,我们要做比发财更有意义的事情。”

高原这话黄家兄弟自然听不懂。反到是那荀宗文像见了鬼一样地看了高原半天,这才叹息一声,“贼就是贼,官就是官。你我大逆不道之人还说这话……算了,我荀家也是河南望族,若非被乱军裹胁,何至于沦落至此。歇着吧。”说完话飘然而去。

高原心中不解,这个姓荀的还是义军吗,思想怎么这么反动,而且还做了军官。

“蛮子大爷,这兵还当不当呀?”黄二牛用手戳了戳高原。

“怎么不当,来了还想走吗?”黄镇年纪大,见识也比两个孩子强些,“当逃兵,抓住了就要被杀头。依我说,还是先呆一段时间看看,实在不行,等有机会就走他娘的。不过,走之前怎么也得弄点金银之类的财物再说。不然白来一趟不说,还倒赔了几匹马,不划算。”

高原正色道:“你们的思想大大有问题,参军难道就是为了吃饭、发财?”

黄镇等人道:“不为吃饭、发财我们来做什么?”

王滔:“蛮子大哥,你主意多,我服你,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有了王滔的表态,众人总算安稳下来。又聊了半天,六人才找了一顶破帐篷,挤着睡了。

第三十章 第一战

没有马,骑兵自然是做不成了。也不知道李自成得了高原的情报之后做何布置,这也不是高原该操心的事情。不过,左良玉的辎重队应该还没出动,李自成中军的骑兵也没出动。

很快五天过去,在这五天中,高原他们也没什么事情,就吃吃饭,然后随便训练了一下,总算将闯军的编制弄清楚。

总的来说,闯军主力分为五个部分,[汶网//。。]称为五营:左右前后再加上李自成亲兵。

闯王是最高领导,下设两个权将军,刘宗敏和田见秀。刘宗敏负责中权亲军,田见秀负责提督诸营。

高原所在的后军颇大,一共一万多人。以高原现代人的目光看来,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