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太宗第四卷:大漠雄风-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现在说几件事,有司要立刻去办。
  “一者,立即停建洛阳宫和飞山宫,已备好的木石,可就近赈给受灾的百姓,让其修缮房屋之用;    “二者,由户部和大理寺联手,清查一下各级官府征用劳役的情况。
  若有人敢违反《租庸调法》额外滥用民力,要重重责罚。
  今后,自朕以下,任何人不得妄取民力,若朕违背,亦要按法责罚。
  “三者,鸿胪寺今后收到外番朝贡珍奇之物,不得送往宫中,可将之造册登记藏于府库,遇节日时,可选其中一些贡品列于凌烟阁内,供百姓赏玩。
  有良马贡来,可将之输往陇西牧马场内,不得送入宫中。
  魏卿,自今以后,朕不再围猎,朕若有违反,卿可随时谏止。
  “四者,朕今后除授、贬黜官吏,皆经过政事堂议定后,再行册授。
  “这四件事,有司马上要办。
  玄龄,此事由你主之。”
  房玄龄出班领旨。
  李世民又目视魏征道:“魏卿,至于篇中所阐述的微言大义,朕自会慢慢咀嚼,将之化入朕之日常行动之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闻过即改,善莫大焉,这些话朕都明白。
  只是人之欲望为天成,若靠己身之力来克制之,实在不易且难以自觉。
  你这些日子可在朕身边,看到朕有失处,随时举谏。
  魏卿,朕昨日把你比成一面铜镜,可以随时照出朕本身的缺失来。”
  魏征听李世民将自己比做一面铜镜,心道:“以人为镜?倒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颇有新意。”
  李世民与魏征这一番交锋,以魏征完胜而结束。
  李世民闻过即改,并举一反三,努力戒除骄逸之心,恢复贞观初年的心志和做法。
  皇帝如此,臣下自然不敢怠慢,皆各司本职,勤政为民,继续以“抚民以静,惟重教化”的宗旨治理国事。
  弃宗弄赞那日带领数万兵马杀奔吐谷浑,这数万铁骑在吐谷浑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很快攻击到诺曷钵的牙帐前。
  吐谷浑新被大唐打败后,其军力已经式微,难以抵挡吐蕃兵如狼似虎的进攻。
  诺曷钵闻惊之初,根本就没有抵抗的念头,急忙召集族人向凉州、鄯州方向撤退,以寻求李大亮的保护。
  弃宗弄赞扑了一个空,听说吐谷浑人入了凉州、鄯州,心中怒火更盛,骂道:“多嘴的毛孩子,你以为躲入大唐城池内,就可高枕无忧吗?我天不怕,地不怕,此次就与唐军碰硬一回,定将你从城中揪出来。”
  吐蕃兵遂拥到凉州城下猛力攻城,兵士们呼唤着诺曷钵的名字,让其早早出城投降。
  凉州城居于通往西域的要道上,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军这些年来为防敌进攻,将城池修得非常坚固。
  城内粮草充足,没有缺食之虞。
  守城唐兵恃城坚有粮,一般对来攻之人不理不睬,现在他们也任吐蕃兵在下面跳脚大骂,只要他们不攻城,不撞门,压根就不管他们。
  如此,两军倒是相安无事。
  黄昏之时,李大亮率领大军掩杀至凉州城。
  李大亮令唐兵自东首一字排开,兵士手擎火把,场面煞是壮观。
  李大亮又令燃号炮,号令凉州城内守军大开城门出战。
  吐蕃兵从无夜战的经验,弃宗弄赞见此阵势不敢怠慢,急忙唤人吹起犀牛号,顿时,吐蕃兵如潮水一般向南退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6)
第二日,弃宗弄赞衡量双方力量,觉得无法攻下凉、鄯二州,实在无计可施。
  然自己此次挥师北上,未施予诺曷钵任何颜色,闹了个铩羽而归,归去后岂不被国人耻笑?弃宗弄赞想到这里,不愿善罢。
  欲领兵向东进击,先打败附属大唐的党项部,再经此窜入唐境,好好出出这口恶气。
  禄东赞显然不赞成继续进攻,劝道:“赞普,我军此次出战的目的就是惩罚多嘴的诺曷钵。
  现在诺曷钵已经逃窜,则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似可班师了。
  若再袭党项部,乃至侵入唐境,即是与大唐为敌。
  赞普,如今大唐强盛,四方弱小皆不是对手,我国若与大唐为敌,实为不智。”
  “可那诺曷钵躲在凉州城内,毫毛未损,我焉能咽下这口气?”
  “赞普的意思,是想与大唐联姻。
  我们班师之后,我携带珍宝,亲自入长安,定要说服大唐皇帝,为赞普访来一名好公主。
  若两国开战,事就会变得麻烦起来,弄不好要大费周折哩。”
  “哼,我数次派使入长安请婚,可那大唐皇帝压根就没把我看在眼里,一味拒绝,甚至连诺曷钵都不如。
  此次更是百般保护诺曷钵,我若就此收手,他们难知我的手段。
  你不用再劝,我们且战且说。”
  禄东赞忧心道:“赞普,我只怕事越弄越糟。”
  弃宗弄赞不听禄东赞之劝,执意要引军东掠。
  于是,这数万吐蕃铁骑轰然发动,直接杀向党项部。
  拓跋赤辞闻听吐蕃来攻,打破脑袋也想不通吐蕃和自己交恶的原因。
  他只好一面依托地势抵挡吐蕃兵的进攻,一面派人入大唐求救。
  吐蕃兵这些年纵横高原,有着犀利的战斗力。
  党项部竭力抵抗,终久不是对手,很快败下阵来,拓跋赤辞也在乱军中被杀。
  吐蕃兵横扫党项部的地盘后,不事停留,快马杀向松州。
  松州都督韩威见吐蕃来攻,组织人马迎战,但很快被杀败。
  韩威只好退回松州城内,派人入长安求救。
  弃宗弄赞领兵在松州一带耀武扬威,邻近的一些羁縻州见吐蕃力强,纷纷叛大唐降吐蕃。
  数日间,阎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率族人降了吐蕃。
  李世民那日得魏征谏言后,日日三省自身,努力匡正所失,勤勉理政,似乎与前段相较换了一个人儿。
  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其理政事之余,基本上绝了猎游及与宫人的嬉戏,往往召集重臣在侧,共同谈论一些治国的道理。
  这与其为秦王时设文学馆,初即皇帝位时设弘文馆是一脉相承的。
  这日,李世民将虞世南、魏征、房玄龄、马周、褚遂良、温彦博、王?、刘洎等人召入两仪殿内,唤太监为他们搬来椅子,让他们围坐在自己面前。
  李世民待大家坐定,缓缓说道:“朕那日读了魏卿、马卿、刘卿的谏章,后来反复研读,愈觉其味无穷。
  昨日,朕随手翻到这本《群书理要》,细研其意,发现其中也有魏卿等人说的道理,只是慎始慎终的道理不免薄了一些。”
  李世民即皇帝位之后,为配合励精图治的需要,让魏征、虞世南等人删编《百代帝王所以兴衰者》的节本,以历代帝王所为,彰善斥恶,以为自己的规诫,书成之后,定名为《群书理要》。
  王?说道:“圣贤道理,古今大致相同。
  像慎始慎终的道理,人皆能知,然终其一生,能做到者其实寥寥无几。”
  “不错,王卿说得对。
  像朕即位以来,为从史籍中寻找治理天下的借鉴,手不释卷,披览忘倦,每达宵分。
  如此能明其理,然不能善终,还要魏卿等人规谏才能警醒。
  看来人之一生,许多事说着容易,然要彻底战胜自己的心魔,实非易事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7)
褚遂良说道:“陛下能采谏言,这种胸怀古今帝王实在难及。”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遂良,若是乃父在侧,断不会说出这种话。
  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须常怀谨慎之心。
  朕为君王,不能有些许沾沾自喜之情,若渐升渐积,朕就会爱听恭维之言,实为祸端。”
  褚遂良之父褚亮此时已致仕归家,褚亮一生谨慎耿直,素为李世民所钦敬。
  所以其致仕后,李世民还常常派人入其宅中问讯。
  褚遂良上来就闹了个没趣,顿时满面羞惭,不敢再吭声。
  李世民接着道:“虞卿、魏卿,《群书理要》编得不错,只是‘慎始慎终’一节还要增益,你们近日可增补之。
  书成之后,朕要分发给诸王以及重臣,让他们人手一本,使他们能经常诵读,以体会理国的大义。”
  这是一件严肃且有益的事,虞世南、魏征皆敛容答应。
  李世民目视房玄龄道:“朕听了魏卿的言语,不敢再大造宫室。
  又让户部和大理寺,去查验各级官府滥征民力的事。
  不增加百姓的额外负担,只要官府节约其行,当保无虞。
  然这些年来,粮食年年大熟,粮价直线下落,有句话叫做‘谷贱伤农’,长此以往,恐怕也不是个好事,你认为呢?”
  房玄龄对曰:“臣这些日子也在想,若府库充实,任其溢满,粮价更贱。
  如此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
  前世君王,当其国家府库充实之时,或大造陵墓,或奢修宫室,以此来消耗财富。
  陛下欲百姓安静,断然不为。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儿?让臣想起贞观之初,陛下曾让百姓自发修筑水利的事。
  这些年风调雨顺,无旱涝之虞,然天时无常,趁着丰年修筑水利,臣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温彦博接口道:“欲修水利,须由官府出面引领。
  一些大宗的水利,除了百姓及其他人捐助之外,官家也要出一部分钱物,方能建成。”
  终李世民一生,从未大张旗鼓由官家修筑大型水利工程,多是各州县依势修筑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
  后数年,龙门县的瓜谷堰,信都县的葛荣渠,陕县的利人渠,富阳县的阳陂湖,虞乡县的涑水渠,河间县的长丰渠,莆田县的横塘、回清塘等区域水利工程相继建成,保证了当地天气不同时的水利调节,使后世农事长期受益。
  这些工程未超越当时财力、民力而建,体现了贞观君臣的治国思想,很是适宜。
  君臣接着谈论一些文史经籍,他们似乎又回到贞观初年一同以史为鉴,补益时政的谈话场景。
  这时,一名太监伏地禀道:“皇上,兵部侯尚书送来六百里加急文书,现候在殿外。”
  李世民惊道:“吐蕃攻凉州不下,不是已经归国了吗?现在又来加急文书,又是何处起战事了?宣他进来。”
  侯君集走入殿来,先向李世民行礼,然后禀道:“陛下,吐蕃兵犯凉州,被李大亮杀退。
  他们又折头东窜,先袭破党项部,拓跋赤辞力战而死。
  其后他们又兵犯我境,现在围困松州。
  这是松州都督韩威送来的告急文书,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问道:“记得前一阵子吐蕃王接连派使来我国,致以通好之意,缘何现在兴兵来犯我境?”
  侯君集一时不好回答李世民的问话。
  当吐蕃兵侵入吐谷浑境内,继而又犯凉州,李大亮曾派人送来军情文书,书中说定能击退吐蕃兵。
  侯君集心想若吐蕃兵攻凉州不下,捞不到便宜,定会引兵回国,也就没多理会,更没有向李世民禀报。
  他没有想到此事越闹越大,此次入宫时还生怕李世民责难。
  到了眼前的地步,他只好实话实说:“陛下,据李大亮所言,那吐蕃赞普来我朝求婚不成,认为是吐谷浑主居中挑拨,由此迁怒吐谷浑,因有此役。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8)
”    李世民笑了,说道:“哈哈,朕听说这位弃宗弄赞年轻英武,不料却因一名女子就妄动刀兵,其胸怀也忒窄了一些。”
  “吐蕃至今尚未有文字,上上下下皆凭勇力,其行事难以常理度之。”
  “嗯,他们崇尚武力,若以此对付一些小部落尚可,以其区区数万兵马来我国耀武扬威,那是不成的。
  魏卿,你以为我们应该如何对付来犯之敌?”
  魏征答道:“不管吐蕃的出兵意图如何,他们现在来犯我国边境,骚扰百姓,只有以牙还牙,给以颜色。
  只不过战事过后,求得边境安静为上策,不可一味用武。
  吐蕃国近年崛起于高原,若与其连年相攻,也不是长法。
  惟想陛下审时度势,以威镇之,以恩抚之,以取得长治久安才好。”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如何安抚吐蕃,须长久为计。
  眼前的事,惟有出兵将其击退。
  君集,松州那里,我军形势如何?”
  “目前松州城内,有韩威在那里坚守。
  松州城池坚固,城内有充足的粮草维持,只要韩威轻易不出城,可保坚守二月。
  在松州的左右两翼,左武卫将军牛进达拥兵驻扎于阔水,左领军将军刘简率兵居于洮河,他们连成一线防止吐蕃兵再深入内地,这也正是吐蕃兵不敢轻易再前进的原因。”
  李世民让侯君集呈上当地山川图,凝神观看了一阵子,很快有了决断,毅然说道:“君集,此次军事由你主持。
  朕授你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克日奔赴前线。
  朕再授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他们皆归你节制。
  你此次进兵,可依李药师上次击破吐谷浑的行军方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将吐蕃兵逐出国境。
  嗯,你可持此兵符,调动五万兵马完成此役。”
  侯君集见李世民让自己主持此次军事,不由得大喜过望。
  心想自己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当主帅的机会。
  然听到只许自己带领五万兵马,感到兵力太少,很不满足,遂说道:“臣领兵攻进,定杀得吐蕃兵有去无回,力争生擒弃宗弄赞献给陛下。
  只是五万兵力稍嫌单薄了一些,乞陛下多给些兵马,以保完胜。”
  李世民摇头不许,说道:“此番迎战吐蕃,与前次进剿吐谷浑略有不同。
  吐蕃国居于高原之上,其只要与我国通好,不扰我境,这样最好,朕没有心思再派重兵。
  费尽许多力气破袭其国,这样对我国没有任何好处。
  你此次进兵,一者,先解松州之围,将吐蕃兵逐出国境;二者,设法联络党项部,联手恢复党项部土地,立其头领;三者,与李大亮联络,共同进兵将吐蕃兵逐出吐谷浑地盘,以恢复吐谷浑旧地。
  想那弃宗弄赞仅带来数万兵马,你统辖五万兵马,再得党项部、李大亮之助,定能将吐蕃兵逐回其国,则五万兵马足矣。”
  侯君集只好躬身领旨。
  李世民又道:“你恢复党项部旧地,立其首领之后,要好好代朕祭奠一下拓跋赤辞。
  唉,此人数月前来京面见朕,不料今日已经战死,让朕万分伤感。”
  侯君集接过兵符,急忙出殿开始布置此次军事。
  魏征、房玄龄等人见李世民如此心情平和地布置此次军事,又适可而止决定此战的目的,不由得大为感动。
  魏征说道:“陛下在遭他国侵扰之时,犹能心念百姓,适可而止,不穷兵黩武,此是我国之福,也是他国之福。”
  李世民看到日已正午,遂留下众人赐宴,唤太监取出魏征所献之酒让众人饮用。
  他又在案上取过一纸,说道:“魏卿,朕饮你所献之‘礎礍翠涛’,觉得余味悠长,实为美味。
  朕这里写成一诗,现赐予你。”
  魏征双手接过此纸,仔细观看,只见上面写道:                ?    赐魏征诗    礎礍胜兰生    翠涛过玉薤    十日醉不醒    十年味不败        诗中所称的“兰生”,相传是汉武帝时的百味旨酒,而“玉薤”则是隋炀帝享用的酒。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9)
李世民用此二物相喻,可见他对魏征所献之酒的推崇。
  席间,大家品尝魏征自酿的“礎礍翠涛”,纷纷赞叹不已。
  李世民含笑问道:“魏卿,这些酒都是你亲手酿成的吗?”
  魏征答道:“此酒名为‘礎礍翠涛’,须精选纯色葡萄,且个头也要相等,如此酿出酒之颜色方显翠绿。
  还有一点,酒成之后芳香酷烈,味兼醍醐,十年内其味不散,须以十蒸十酿之法为之。
  臣苦研酿酒之法数十年,对每道工序须亲手操之。
  若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不敢让他人代酿。”
  萧礒接口道:“依你所言,此酒须由你亲手操作乃成,万一你百年之后,此酒酿法岂非要失传,世上也从此见不到如此美味!”    “是呀,凡手工活皆须个人悟性,靠言传身教,他人仅能知些皮毛,其中细微之处还要靠各人悟性领会。”
  李世民举盏饮了一口酒,笑道:“魏卿,想不到你以重臣之身,却沉迷于如此的劳役之中。
  朕问你,你痴迷于酿酒,对你行朝中之事有碍吗?”
  魏征听出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这是微讽他仅知举谏皇帝要克制己欲,不得做游戏之事,而自己却躲在宅中,黑天昏地猛酿美酒,显然也是不务正业。
  他一时语塞,只好端盏浅浅地抿了一口。
  温彦博取笑道:“魏特进的‘礎礍翠涛’大名鼎鼎,我若致仕归家,要到东市里寻一店铺,再求魏特进书一牌匾,名为‘礎礍翠涛酒轩’。
  定能大发其财。”
  这句话逗得李世民也笑起来,说道:“哈哈,届时二卿一人酿酒,一人卖酒,定是耸动天下之事。
  不过如此一来,天下人定会指摘朕的不是。
  大家想呀,天下富足多年,二卿又为朝中贤相,你们现在当街卖酒,人们定说是朕短了你们的薪俸,以致你们潦倒如此。”
  席上之人闻言皆轻笑起来,在此轻松之际,魏征也就免了回话。
  侯君集和执失思力带领从人向松州奔去。
  侯君集出京之前,派人分二路向牛进达、刘简传达命令,让他们接讯后立刻带领所部向松州移动,以解松州之围。
  侯君集还行在路上的时候,牛进达与刘简已经到达松州前线,战斗已经打响了。
  是时,吐蕃兵已经猛攻松州城二十余日,韩威在城内左遮右挡,保证城池不失。
  松州城西接高原,是唐王朝防备西番的重要门户,这些年加固城墙,使城池坚固无比。
  吐蕃兵惯在高原之上跨马搏杀,没有攻坚的经验,其在松州城下吼声连连,然面对高耸的城池和固守不出的唐兵,他们无计可施,只好在城池四周扎寨,妄图困死城内唐兵。
  牛进达率领二万兵马出阔水潜行奔往松州,北面的刘简也带领一万兵马出洮河快速南下。
  二人运动之时,密切联络,商定进攻的时间和步骤,他们约定先由牛进达发起攻击,刘简再及时现身予以支援。
  待共同吃掉吐蕃兵一股之后,即安营扎寨,与吐蕃大队人马相持,以等候侯君集、执失思力前来,以进行下一步的大行动。
  牛进达和刘简的这二路兵马行进之时,吐蕃兵毫无觉察。
  这日薄暮时分,牛进达所部突然出现在松州城东面,那里有二千吐蕃兵驻扎,暮色渐合,唐军分成无数小队围着这二千吐蕃兵,猛然攻打。
  很快,有一千余名吐蕃兵被斩下头来,仅有二百余人逃出重围,仓皇奔向弃宗弄赞的主帐所在地。
  弃宗弄赞得知唐军来攻,他望着外面漆黑的夜幕,镇定说道:“传令,各队人马不得妄离营盘,须坚守不动,有事明日再说。”
  吐蕃兵不善夜战,若在此黑夜调兵往攻,弄不好会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弃宗弄赞此举,可谓决断得宜。
  到了第二日,天刚麻麻亮,弃宗弄赞带领禄东赞等人来到松州城前的一面高坡上,抵近观察唐军形势。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10)
这时,禄东赞已派人侦知面前的这二路兵马由牛进达、刘简所率,又听说大唐皇帝遣兵部尚书侯君集带领大队人马,星夜从长安向松州赶来。
  弃宗弄赞闻讯,不禁忧色上脸,对禄东赞道:“大唐皇帝调兵何其迅速?唐境国土巨大,我本想攻其一点,其难以为备。
  不料其旬日之间,重兵接踵而至,看来我还是失算了。”
  弃宗弄赞嘴里这样说,心里还有一丝不服气,怒道:“唐军此次与我交手,或凭城池坚固,或欺我不善夜战,他们若有种,何不与我这高原铁骑对阵一番?如此才能见我的手段。”
  禄东赞对此次攻战不以为然,这些日子一直侧面劝说弃宗弄赞退兵,其对曰:“赞普,臣以前听何吉罗说过,大唐皇帝爱马成癖,大唐马政在其手中兴旺发达,中土之马已不输于四夷之马。
  昔日###厥号称控弦百万,何其强盛,结果到了大唐面前,还是不堪一击。
  由是观之,我们不可轻视唐军。
  再说哩,中土多有兵法大家,像古代有孙子,当代有李靖,其兵家谋略即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完胜,以其所长制敌所短,他们凭借坚固城池,多发动夜战,即是此例。”
  这句话令弃宗弄赞为之气沮,其叹道:“中土越国千年,可谓博大精深,我国草创未久,与其相比委实粗陋。
  我苦求与大唐通婚,即是想若两国从此通好,我国也可见识上邦礼仪以及进行多项交往。
  可惜呀,大唐不知我的这番心意,屡次拒绝通婚,将我看得连那小小的诺曷钵都不如,你说可气不可气?”
  禄东赞摇头道:“不然,我们仅与大唐通使数回,想那大唐皇帝至今难知我国全貌。
  换句话说,我国与今日吐谷浑相比,实有天渊之别,小小的诺曷钵尚能请婚大唐公主,赞普为何不能呢?其实惟时日长短而已!赞普,臣听何吉罗说过,这名大唐皇帝年轻英武,与赞普有相似之处。
  其征战之时,遇强则强,杀伐决断游刃有余,终于一统中土江山。
  他还有另一般好处,就是胸怀宽阔,没有华夷之分,四夷之人皆愿效力。
  像前次袭破吐谷浑,固然由李靖为帅,然契?部、党项部、突厥部充当了急先锋,对此役贡献可谓居功至伟,由此可见一斑。”
  弃宗弄赞听出了禄东赞的话里含有深意,问道:“你在这里大赞大唐皇帝,到底有何话说?”
  “臣想问赞普,我国若与大唐为敌,如此可行吗?”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
  西突厥现在面似与大唐和睦,其实互相猜忌。
  大唐皇帝封了泥孰可汗,使得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大为生气。
  我国若与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联手,定会使大唐手脚忙乱。”
  当初西突厥开始内讧,一派为居于东部的莫贺咄侯突利俟毗可汗,一派是居于西部的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他们互相攻伐,一开始势力相当,不分上下。
  为了取得优势,两派变相派使入长安,要求与大唐联姻,并求大唐皇帝册封取得正统地位。
  李世民其时正忙于安定国内,以休民生息壮大国势,不愿介入这二派的纷争,因此统统拒绝。
  到了前几年,李世民看到这二派在那里征战不已,将西域搅得乌烟瘴气,影响了大唐的商贾通路,遂决定支持东方的莫贺咄侯突利俟毗可汗,册其为泥孰可汗。
  泥孰可汗在大唐的支持下,渐渐由弱变强,很快打败了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将其更逐向西方。
  由此,泥孰可汗在西突厥内部斗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
  弃宗弄赞说要与西突厥联手,自然不会找与大唐友善的泥孰可汗。
  禄东赞显然不赞同弃宗弄赞的话,知道这是他气急败坏之时说的偏激之言,遂劝道:“与西突厥联手?如此,我们须隔过泥孰可汗,若大唐来攻,我国势必独当其锋,那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居于西鄙之地救援不及,何谈联手?臣请问,赞普此次出兵,到底意欲何为?莫非要坚持与大唐为敌吗?”
   。 想看书来

纳谏言停建新宫 退吐蕃急出劲兵(11)
弃宗弄赞想想自己此次为争一口气大举出兵,不免有些效小儿女之态,遂微笑上脸。
  弃宗弄赞这些年雄起于高原,并非一任武力,亦是辅以相当的谋略而成。
  他默识大势,知道与大唐和睦相处才符合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他一直坚持与大唐通婚的原因。
  想到这里,他又反问禄东赞道:“我们已出兵与大唐交恶,现在又处于如此不尴不尬的境地,你有何妙法?”    禄东赞年龄与弃宗弄赞相当,这些年相伴弃宗弄赞左右,二人名为君臣,然心意融洽,实为莫逆。
  大至宗国大计,小至排解纠纷,弃宗弄赞每遇事皆要找禄东赞相商,且多言听计从。
  禄东赞现在观察弃宗弄赞的神色,知道他的心意已经有了转变,遂决然道:“主动罢兵!”    “主动罢兵?”
  “对。
  赞普,以眼前的这数万兵马,与唐军决战,有必胜把握吗?”
  “我们若决心与唐军一战,即可回国调兵,再调二十万人马来,足可一战。”
  禄东赞的话激起弃宗弄赞的满腔豪气,慨然喝道。
  “然我们所立的地方为大唐的地盘,是为其西境边缘,其后方广大,其后续兵马可源源不断开来,且粮草充足。
  我们与其相比,就失了地利。
  何况,若此战一开,我军千里出战,须倾举国之力来支援。
  不出半年,定损折我国无数钱粮,更有许多人战死域外,我国定然疲弱不堪。
  到了那时候,国内若有部落发难,则赞普首尾难顾,悔之不及矣。”
  弃宗弄赞微笑点头。
  禄东赞接着说道:“赞普此次出兵,本意是与大唐通婚。
  若此战一开,请婚之事肯定成为泡影。
  臣以为,赞普此次出兵,已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大唐皇帝定能掂出赞普的分量。
  以大唐皇帝的英武才智,他岂能惜一女子而使两国交恶?这样对两国皆不利,大唐皇帝肯定不会采用如此下策。”
  弃宗弄赞此时已经完全拿定了主意,待他听完了禄东赞下面的话,不禁哈哈笑起来,说道:“好吧,我们立刻退兵!我回国后即着手建造宫殿,殿成之日,即是我迎娶大唐公主之时。
  我就先信了你这一回。”
  禄东赞说道:“我们先退兵回国,使大唐明白赞普的诚意。
  待缓一些时日,臣亲身往长安面见大唐皇帝,年底之前定为赞普访来一名好公主。”
  弃宗弄赞弯刀一挥,吐蕃兵徐徐退回吐蕃国内。
  待侯君集到了松州城,见这里已见不到吐蕃人的踪迹,不禁大为奇怪。
  又想此次兵不血刃,吐蕃自退,实乃幸事,遂举章向李世民禀报。
  他又知会党项部、吐谷浑,让他们复归旧地,他又到拓跋赤辞的灵前祭奠一番,方才班师回京。
  

高昌国渐生离心 贤皇后病作《女则》(1)
李世民得知吐蕃兵已经全身而退,不禁大为奇怪,对前来奏事的唐俭说道:“这个弃宗弄赞,到底要闹什么玄虚?其为了一名女子,竟然大动干戈,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