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为证-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这是为了啥子,千里迢迢走到这个塌塌,吃莫的吃的,穿莫的穿的,手里的家伙只比烧火棍好一点点,我想不通,未必然我们受这些苦,遭这些罪,换来的是这些话索?老子遇到了一群白眼狼!明娃子,你好生看看2000多人的独立团,现在还剩好多人?”

  赵丞稷撕心裂肺的话,让不少人起了共鸣,场面有些乱。

  “哥子,”李德明上前一把把赵丞稷拉起来:“你的话我明白,可是你错了,你看看他一个碎勾子娃儿懂啥子懂,他能造出这种谣?你不让他把话说完,还不晓得有些啥子怪话,老子今天就是要好好听一听这些奇谈怪论。”

  赵丞稷抹了一把眼泪,看了李德明一眼,扭头对那个兵说:“兄弟,对不住哈,老哥一个营的兄弟都死在前线,今天心情不好,打了你,对不住了。李猫,你还不松手谣爪子?”说完转过身不再说话。

  李自新不情愿地松了手,大声喊道:“听到莫的?你娃好好说,安?把啥子都说出来。”

  这一闹,那兵也是眼眶红红的,不知怎么的,忽然有了底气,对李自新说道:“连长,使我不该嚼嘴子。可是,排长,都是从前线下来的,莫说你生气,我听到了这些鬼话,还不是一肚子气,未必然我就没打过鬼子?”

  “明明晓得是鬼话,那你虾子还在传?”听那兵说也是打过日本人的,李自新倒也不好再说啥子,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朗个多求废话,快说三。”李德明大声骂了一句。

  “是。营长,这还不算啥子,还有更气人的,那些虾子还说,说,说我们川军怕死,不敢打仗,就晓得躲到鬼子一路跑;即使是打仗,也是不堪一击,被鬼子打得一塌糊涂,一路上丢盔弃甲,狼狈求得很,连枪都不要了,只晓得抱着个烟杆儿拼命逃跑,还跑几步抽几口烟,不然,就跑不动了。说我们没求得用,连总司令都差点被日军活捉了。”

  说到这里,旁观的其他兵也生气了,其中一个接着就说道:“营长,更可恶的,有虾子到处造谣说,我们军纪很糟糕,不仅到处扰民,搞得鸡犬不宁,甚至还有部队为了擅自补充装备,公然对晋军军火库破门而入,没有力气把门打开,就直接用手榴弹炸,也不管会不会炸爆整个军火库。看看我们身上穿的,手里拿的,营长,兄弟们不服!”

  原先不安的气氛已经慢慢地被身受不白之冤的委屈代替,李德明何尝不是义愤填膺,不过他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想,看见不少的士兵因为这一闹都站出来看稀奇,便下令全营集合。

  不一会,全营官兵集合完毕。因为已经吃过晚饭,天也黑了,很多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即使站在队列里,还是忍不住相互打听。

  看着乱七八糟,议论声不断的队伍,李德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一个普通的集合就是这个样子,实在是比八路军差了太远。

  “安静!”李德明大喊了一声,全场顿时没有了声音,他咳嗽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时候喊大家集合,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们也不要再打听了,马上就会知道。二娃子,出列,把你刚才给我讲的再向兄弟们说一遍。”

  叫“二娃子”的兵站出来,开始重复刚才的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人已经炸锅了。

  “###,哪个虾子造的谣?老子碰到非剐了他狗日的不可。”

  “也,他龟儿子也不看下晋绥军,屎盆子乱扣索?”

  “求莫明堂,这仗莫法打了,老子一路走了几千里地,到这个###地方,命搭上不说,还受这个冤枉气。”

  。。。。。。

  场面越来越乱,不少人已经开始逼问二娃子听谁说的了。柴万红从后面捅了李德明一下,提醒他该发言了。

  “安静!”李德明把手一挥:“吵锤子吵,二娃子话还没有说完就成这个样子,那听他说完了还不翻了天?”

  但是场面已经冷静不下来了,二娃子再继续讲,下面的人依旧在继续议论。好容易讲完了,大家倒不说话,齐刷刷地看着自己的营长。

  李德明看着这些兄弟们满脸愤怒的表情,心里在滴血!

  “兄弟们,”他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谣言大家听完了,我知道你们不服,###,老子也不服!”随着话音,他的手握成拳头,有力地向前伸出。

  营长的话和动作让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

  “现在听我命令,没有打过日本鬼子的,出列。”

  队伍愣了一下,没有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营长,我是炊事兵,莫法上前线,但是我给阵地上的兄弟送过饭,我算不算?”

  大家轰然大笑。

  李德明也笑了:“锤子,上过阵地,就算是打过仗,那些通讯兵也算。”

  “营长,没有了都是和鬼子干过的。”

  “就是,未必然还相信我们索?”

  场面又有写乱,李德明双手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好,都是有卵子的。”他指着一个背枪的士兵说道:“你,把手里的枪给我。”

  被点名的士兵把枪交给他。接过枪,他举着枪说道:“你们都晓得,这个是汉阳造,打一枪拉一下枪栓不说,连膛线都磨平了。打仗的时候,子弹飞到半途就掉下了。就是这样的撇火药武器,也只有我们这样的主力部队才装备。

  你们看看其他兄弟,手里拿的还是大清朝的火绳枪!我们步枪的口径不一,长短不齐,有单响,有三响的,打几十发子弹就出毛病,对远射程不起作用。好多兄弟打仗都不放枪,拿到枪就等到肉搏的时候用。龟儿子他125师不过是一个团装备了滑膛枪,就被45军当成了主力团。

  兄弟们,不要说这些步枪了,我们的轻重机枪也是撇火药,还都是我们在四川土造的,数量少不说,质量还很差差,经常发生故障。在马三村,122师的先头部队364旅迎击西进的日军109师团,战斗一打响,该旅仅有的两挺机枪就被打坏1挺,日军以优势火力掩护向前冲锋,他们只得抽出背上的大刀与日寇肉搏,反复冲杀几次,死伤半数才退下来。

  我们独立团和124师曾苏元旅守平定县测鱼口,日军以大炮、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冲入我们阵地,兄弟们的步枪没有配备刺刀,只好举起枪托与日军肉搏。

  说完枪,再说炮,除各个团有一个迫击炮连外,没有一门野炮或山炮,更没有任何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配备的追击炮火力,距离2000公米以外就失去了杀伤力。

  通讯更不用说了,旅以上才有无线电,打仗的时候传个命令至少要派出四个人才保险。

  老子和柴副营长、赵连长、李排长他们出生入死,扛了二十多挺捷克造、歪把子,十来个掷弹筒。五门迫击炮,几十支三八大盖回来,几个虾子眼睛都瞪绿了,要不是邓长官为我们扎起,这些东西早就被瓜分了。

  兄弟们,就是这么撇的武器,你们在阵地上,和鬼子打的时候,怕死过没有?心虚过没有?”

  “没有!”几百个人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喊出了这两个字。

  “就是,那些狗日的凭啥子说我们怕死,不敢打仗?”李德明越说越激动:“看看你们身上,脚杆上穿的,大冬天还穿着单衣,草鞋,你们说,我们为了啥子?”

  “打鬼子。”

  “杀敌救国。”

  这一回部队没有统一回答,但是李德明还是很满意:“说得好!就是打鬼子,杀敌救国。不是为了这些,未必然我们不晓得在家里头过安逸的日子?偏偏跑到这里受气?兄弟们,你们出来打鬼子后不后悔?”

  “不后悔!”再一次,300多人拼命喊了出来。

  “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这样的气,我们受够了。”李德明想起一路上受到的军需部的白眼,鼻子有些发酸:“走到西安,说没有接到命令不能给我们换装备,走到太原,阎锡山那个老虾子又说装备都转移了。我刚才看过了,有不少兄弟身上穿的棉衣,还是从太原开赴前线的路上,那些老百姓送的。

  兄弟们,老百姓为啥子要脱了自己身上的棉衣给我们?还不是因为他们晓得我们要去打鬼子?”

  说到这里。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不少士兵也是泪流满面。

  擦掉眼泪,李德明继续说道:“我们在前线和鬼子死拼,为了打掉鬼子的炮兵,我率领50多人的敢死队,一场大战下来,连我只剩下9个人。我们为了啥子?还不是为了他西北军孙连仲那个龟儿子的后方安全?

  结果喃,他们西北军先跑了,跑了还不说,还不通知我们。要不是二战区及时通知,老子们被鬼子抱了饺子还不晓得。当真是被人买了还帮人数钱。

  老子现在是想明白了,这年头,啥子都还要靠自己。抢了就抢了,抓子,老子打鬼子还有错不成?不瞒兄弟们,在太原城,就有人说抢了,我是他妈的的瓜娃子,生生阻止了兄弟们的行动。现在我场子都悔青了。

  以后看见军需库就给老子抢,你要是不枪,他阎锡山也运不走,未必然还要想太原那个样子,都留给日本人曼?”

  大家顿时大笑,好多人的眼睛都发光了。

  “还有,”李德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都给我听到,从今往后,谁要是听到还有这些闲言碎语,就给老子打,朝死的整。”

  这话听得过瘾,“要得,狗日的朝死的整。”之类的答应声响遍了营房。

  这场风波很快就传开了,林修然把李德明叫过去训斥了一顿,李德明却不服气:“团长,不过就是45军127师姚凯旅张鹏翼营嘛,他也是整营失踪,有没有证据说他投敌。再说哪里都有害群之马,一颗耗子屎整烂一锅汤的道理你也懂,凭啥子就说我们全体川军?”

  “你虾子还嘴嚼,扯牛角筋索?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把你撤了?”林修然勃然大怒。

  “团长,消消火,明娃子还不是太年轻,不懂事?我来劝他。”一边的参谋长赶紧过来打圆场。

  把林修然安抚好了,又对李德明说道:“你也是,公开宣布抢军火库,你还想干啥子?你看把团长欧的,还不赶紧道歉。”

  “我就是不服。再说我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我不道歉。”李德明依旧不买帐。

  “也,你娃耍长了,翅膀长硬了,有理走遍天下,老子叫你有理走遍天下。”已经有些平静的林修然火气再一次冒了上来,拿起皮带就要抽过去,被参谋长一把抱住,冲李德明喊道:“明娃子,你还不赶紧走?”

  原本这就是一个台阶,可李德明的倔犟劲上来了,满眼都是委屈的眼泪,却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林修然火气更大,挣了两下没挣脱,骂道:“参谋长,你放开,这娃儿就是缺管教,不打他,还不晓得要给老子惹好多麻烦,还不把老子活生生气死?”

  “你硬是个犟拐拐,还在这里发呆!”参谋长感到有些抱不住团长了,可李德明还是没有听他的,语气也有些生气了。

  林修然终于挣脱出来,手一挥,却发现皮带被参谋长死死握住,松开皮带上前一步,就打了外甥一个耳光。

  李德明没有躲闪,所有的一切都在这清脆的耳光声中静止。看着两行眼泪顺着发红的脸颊留下来,林修然忽然觉得有些后悔。

  好半天,他才语重心长地说道:“流锤子猫尿,我知道你的委屈,未必然我就不委屈?你硬是瓜的曼?公开说什么抢军火库!我们现在是在山西,属于第二战区管,那个老东西是二战区司令,这又是他的地盘,我们是客军,你娃真的是不晓得好歹。”

  参谋长把皮带放下,也跟着说道:“明娃子,你不晓得,就因为你的话,邓长官不仅向那个老龟儿子解释了半天,还把团长骂求了一盘,要不是看在你的战功份上,当时就要把你撤了。明人不吃暗亏,干啥子事非要说出来曼?”

  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李德明哪还有不懂的道理。伸手把眼泪抹了,笑嘻嘻地说道:“我明白了。团长,参谋长,我错了。回去我就招集他们开会,收回我说的话。”

  看见李德明抹眼泪时造成的花脸,两个长辈也笑了。林修然心疼地问道:“老子下手有些狠,明娃子你还痛不痛?”

  “不痛。不经一事,不晓得更替。团长,我晓得我该干啥子了。”

  “嗯,这就好。”林修然点点头:“还有一件事,八路军总司令部也在我们附近。明天,他们朱德总司令要来给我们讲怎么样打游击战,你把你的那几个连长一起喊道去停课。记到,到时候认真听。人家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听说是八路军朱德总司令要亲自讲课,李德明已经兴奋得不知道所以了:“放心,我们保证认真听。你晓得三,我们曾经跟八路军129师一起打过鬼子,对他们的游击战,说实话,我是佩服得不得了。”

  “晓得,晓得,经到说。”林修然笑着打断了李德明。

  从团部出来,李德###情极好,不敢停留地跑回了营部,把几个能参加学习的干部叫到一起,向他们宣布了命令。 。。

第二十一章 游击战术
这是李德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八路军总司令,这位四川老乡。

  课堂就摆在司令部院子外面的打谷场里,密密麻麻坐了两三百人。由于所属关系,李德明他们幸运地坐在了靠前的位子。

  全营连他一共来了六个人,也只有他和柴万红识字,因此也只有他们带了本字和笔,做好了课堂笔记的准备。

  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到很是舒坦,数百人成队列坐在那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个人东摇西晃。此前司令部已经下了严令,要给友军的这位老乡一个好印象。

  随着院子门口有警卫员站出来,邓长官陪着以为浓眉大眼的中年汉子向大家走过来。不用说,那就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了。

  “起立!”值星官一声大喊,所有人齐唰唰地站了起来。

  两位总司令走到台前,邓长官转了一下身:“诸位,我来给大家介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将军。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朱总司令的到来。”

  现场一阵长时间的掌声,直到邓长官做了一个停下来的手势。

  “现在前方战事激烈,朱总司令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课,是我们的殊荣。大家都知道,我们川军手里的家伙跟日军根本莫的比,人家有飞机大炮,一个班就有一挺机枪,我们喃,手里的武器比烧火棍好不到哪里去,吓唬人还可以,打仗就莫法了。

  可是,人家八路军手来头的家伙比我们还撇,人家就是一个胜仗接一个胜仗。说实话,我老邓看到自己的兄弟因为武器撇尔倒在阵地上,我心痛,我对不起他们,同时,我看到八路军缴获的战利品,又觉得眼红。

  今天,我们就是请朱总司令给我们讲讲课,传哈经验。我希望诸位能够用心去体会朱总司令的讲课内容,更好地打击日军侵略者。下面,就请朱总司令为我们讲课。”

  场下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德明看到邓长官自己也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本字和笔,认真地坐在一边准备停课。心里有些诧异,台上朱总司令已经开始了发言。

  “诸位好。本人姓朱命德,四川仪陇县人,和诸位都是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能够在这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三晋大地上见到家乡的队伍,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这说明全国人民都已经动员起来,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英勇地抗击着武装到了牙齿的日本法西斯分子。

  诸位千里迢迢走到山西抗战,而且凭借着手里撇得不能再撇得武器,第一次和和鬼子打仗,并且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整个国军当中都是很不错的。

  或许你们还不晓得,另外一支在淞沪抗战的川军,也是打出了我们四川健儿的风采。说实话,诸位的表现,尤其是不怕牺牲,作战顽强,我们八路军的各个将领也是很钦佩的。我为有这样的老乡感到骄傲。

  当然在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诸位都是头一回和日本法西斯接触,而且一上来就是恶仗、打仗,面对凶残的日本鬼子,经验严重不足。所以虽然诸位打得顽强,但是收获有限。

  当然,经验不足,也不能完全怪你们。川军来到了山西,二战区不晓得该如何使用你们,没有一个统筹的作战计划,是这一次太原失守的主要原因。有人说这一次山西抗战失利,都怪川军作战不力,我看这是严重的污蔑!我们的武器不行,好多阵亡的兄弟没有死在鬼子的枪下,都是死在鬼子的大炮和飞机炸弹下面,可是你们依旧用血肉之躯,阻挡住了鬼子的猖狂进攻,你们是民族的英雄。”

  军官们顿时对朱总司令的讲话激动地鼓起掌来,好多人的眼眶里都含满了泪水。能够得到如此的评价,数日来的委屈一扫而光。

  “但是我们也要面对现实,我们的武器撇,不可能每一仗都叫士兵们去和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去拼,所以我们就要讲策略,如何扬长避短地打击敌人。”

  ……

  李德明没敢抬头看,他拼命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朱总司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生怕写错了就追悔莫及。

  朱总司令的讲课很生动,他不断地举着各种战斗的例子,尤其是川军前一段时间的战斗经历,讲解着什么叫游击战术和在实战如何应用游击战术方法。

  课讲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朱总司令说道:“除了上面关于军事上的内容,我还要再强调一下军民关系。

  我们八路军是如何形容军民关系的呢?那就是老百姓是水,军队是鱼。鱼能不那离开水?当然是不能。诸位参军以前,也是老百姓,所以在平时,我们和老百姓搞好关系,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我们的伤员可以得到救护和照顾,敌人的情报,也会通过老百姓传到我们手里。离开了民众的支持,我们就永远不能打胜仗。”

  朱总司令的课,再一次得到了川军军官们长时间的,发自内心的掌声。

  邓长官站起来,给朱总司令亲自端了一杯水,然后对大家说:“刚才朱总司令的话讲得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一条,军民关系!

  我还记得在路上看到得情况,我们那些受伤官兵的不到及时救护,负轻伤者都血淋淋地自己往后方走,重伤者在阵地上呻吟,无人过问,好多重伤员为了不落到日军手里受辱,便先寻自尽,其状甚惨。

  我就在想,要是当时有老百姓抬着担架跟随我们,那些伤员就不会死;要是有老百姓愿意收留他们,他们也不会死。我百思想不到法子,现在听了课,我算是明白了。你和老百姓关系好了,人家就会主动来帮你。

  我希望大家回去,把今天的课认真消化吸收,在以后的训练中进行贯彻。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朱总司令。”

  散了课回到营房,李德明还沉浸在下午的课堂中。这些内容,使他在教导队没有学到过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阵地上和鬼子硬碰硬,居然还可以这样打仗。

  虽说也曾经和八路军一起参加过亘村对日军的伏击,但那毕竟不过是一次战斗的经历。除了对八路军指挥员的高超军事艺术的佩服以外,他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伏击战的形式,也就是朱总司令讲的“游击战”对于抗战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象川军这样的,战斗力低下的军队的抗战指导意义。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德明一面暗自感叹古人曾不我欺的正确,一面也很疑惑为什么共产党八路军的指挥员有这样的觉悟和认识,而国军的指挥员没有呢?

  当他把这样的疑惑向林修然提出而林修然也不能回答时,他一咬牙,硬着头皮去司令部问邓长官了。

  想不到邓长官也是沉吟了好久才说道:“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本身所处的地位,就不可能去打啥子游击战。共产党闹暴动,形成割据势利,我们曾经多次###。那个时候他们的大多数装备,是长矛大刀,和我们相比,就好象我们现在和日本人相比一样。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现实,使得他们不得不采用游击战和我们周旋。我们也是吃了很大的亏。你看,当年我们围剿###张国焘、徐向前所部红军的时候,一开始他们都采用游击战,我们是大败特败,损兵折将,丢盔弃甲那是一点都不夸张。后来他们和我们打正规战,我们就占了上风,一直到把他们都赶出四川。

  现在和日本人相比,我们的劣势明显,共产党八路军打游击战是一把老手了,当然打得是得心应手,我们是要向他们学习。”

  邓长官的话,让李德明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八路军那么擅长游击战,可是他还是有一些不明白:“邓长官,我明白了,就是啥子都不懂,和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他们也成了游击战的老手。而且不用游击战根本就无法打赢仗,他们是再也不会反这样的错误了。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我们吃了游击战的这多亏,为啥子对于抗战,国防部却不能倡导这种战法,一味地要我们用这么撇火药的武器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打正规战?未必然都是瓜娃子曼?”

  邓长官一愣,随即苦笑着说:“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明白什么叫游击战。我告诉你,游击战的基本条件,就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换句话说,就是避其锋芒,打其软肋。”

  “哦,是不是就是那句话:‘人存地存,人亡地亡’?只要人在,那些个地盘永远还是我们的?”李德明脑光一闪,脱口说道。

  “是这个道理啊。国防部的人都是些聪明人,他们不可能不晓得这些道理。他们也不可能不晓得中日的差距。可是明娃子,你想过没有,我们是国军,是中国的军队,我们能放弃一寸国土吗?虽然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放弃,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向世界,向国民,表达我们抗战的决心和意志。

  我们和日本人有巨大的差距,但是有一条,我们的国土广大,人口众多,我们可以日本人耗下去,日本人却无法和我们耗下去。妈哟,跟中国拼消耗,拼后备,它日本人没得这个资本。就好象打麻将,你一个小小的营长,能和我打麻将吗?可能一开始你赢钱,但是没有离开桌子,赢的都是纸。哼,老子的钱,压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你还怎么和我打?”

  用麻将比喻中国的抗战,也亏邓长官想得出,李德明一下子就笑了。邓长官也觉得自己的比喻很恰到好处,跟着就笑了。

  笑了一会,邓长官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你娃还是太年轻,好多是都不懂。国军不打游击战,还有一条,就是防止逃跑有借口。”

  这一说,李德明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山西战场,逃兵如织,要是每一个逃跑的将领都以“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为借口,这仗也真的是没法打了。

  “那我们听朱总司令的课不是白听了?反正有用不上。”体会出长官的无奈,李德明也很有挫折感,浑身上下感到一阵的无力。

  “那也未必然。”邓长官一笑:“我们当然不能象八路军那样打游击战,我们完全可以和正规战相结合。我们游击战的目的,不在乎消灭了多少敌人,而在于有利于我们的防守。比如你们敢死队的那一次战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伤亡惨重,但也可以好好总结。在我看来,你们一开始就应该深入敌后,伏击鬼子的运输队,让龟儿子的大炮没有伙食。敌人必然被你们所吸引,然后再找机会炸掉大炮。”

  这倒是一个新的课题。李德明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回到了营房,他就招集了所有的军官开会。把它和邓长官谈的内容有选择地说了一遍,尤其是那个新的作战理论。

  这样的课题当然引起了在座军官的兴趣。

  “兄弟们,我们几个人都是深入过敌后的,我想以后我们就是这样的部队。打仗之前深入敌后,切断交通,伏击运输队,尽量减少阵地上兄弟们的压力。”李德明用这句话结束了他的发言。

  “我看李营长的话很正确,”柴万红说道:“这是在我们的地头上作战,地形我们比鬼子熟悉,哪里有山,哪里适合埋伏,我们不用地图就了然于胸,鬼子课没有这个本事。”

  赵丞稷接着说道:“当然,俗话还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老子们的地头上,哪有他鬼子嚣张的份。”

  “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再招一些本地人,同时在全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比如说行军速度,隐蔽技巧等等。”说这话的是留下来的中央军推选出的一个排长。

  李德明认识这个人,当初就是他鼓动中央军留下,也是他带头向自己下跪的,叫顾新民,安徽黄山人。

  有人开头,大家的发言也多了。最后李德明根据大家的发言和各个军官的特长,布置了眼下的训练任务。

  从第二天起,全营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

  当林修然听完李德明的汇报以后,也是兴奋莫名,当即带着他找到邓长官从新汇报。邓长官还没有听完,及笑得合不拢嘴了:

  “小林子,如何?我说你这个外甥聪明吧?一个游击战被他搞出这么多新花样。当初我说让他当营长,你还说他太年轻,怕当不好。现在想起来,老子幸好没有听你的,要不然哪有这么一支队伍?”

  “那是,还不是你总司令比我站得高,看得远?”听到总司令表扬自己的外甥,林修然除了高兴,还是高兴,百忙之中忘不了一顶高帽送出去。

  被长官当面夸成这个样子,李德明倒是很不好意思,却无法开口说话。

  “明娃子,你的报告我批准了,部队招收当地人,有本事你把编制扩大成一个加强营,全军最好的武器给你们配备,好好打出我们川军的威风出来,让那些乌龟王八蛋睁开眼睛瞧瞧,老子们四川人不是好惹的。”

  李德明感到一阵眩晕。就这么一句话,他的营就变成了一个加强营的编制。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大声说道:“请长官放心,我们一定打出川军的威风。另外,我也晓得我们的装备,我在这里表态,配给我们的武器装备,就当是我们借的,到时候连同利息,一并交回。”

  邓长官显然是没有料到李德明回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先是一愣,接着就笑了,抬手指着李德明说道:“好你个明娃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