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子龙的奋斗-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居然在大战之时投降了袁老板的宿敌曹操。
  为救刘备,混战中我杀死了高览。至此,“渤海六虎”只剩张郃一人。颜良、文丑死在关羽刀下,麴义、高览被我所杀,淳于琼因丢了乌巢的粮草被袁绍所杀。多年后,张郃死于诸葛亮之手。曾经威名赫赫的“渤海六虎”渐渐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历史名词。袁绍集团也随着渤海六虎的消亡而日薄西山。
  张郃见我杀死高览,知我难以对付,命令军士放箭。他身边百十名士兵分为三个批次,轮番面向我射击,我把长枪舞得像风车一样,挡住一阵阵箭雨。面对一阵紧似一阵飞蝗般的利箭,我有些招架不住,有几支箭射中飞雪小腿,飞雪一跃而起,差点将我摔倒,我想,难道我赵子龙今天要死在这里?
  正在危急关头,一直随我突围的小药师忽然冲到我身旁,我大声喝止他不可向前,小药师忽然从他的马上跳过来,回身抱住我,为我挡住了迎面射来的一片箭雨。我听到箭头从空中划过扎进他身体的声音,听到他的血喷射而出溅落在地的声音,听到了他的心跳由快到慢、由强到弱博动的声音。他没有喊叫,没有呻吟,只紧紧的抱住我,想挡住我前面的危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二 聚古城;倏忽兴衰……第二次创业(3)
当我抱着他远离张郃大军的射程时,他脸色苍白,血快要流尽了。他喘着气,费力地说:“有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我怕你……恨我,现在……我不怕了。”我说:“我恨你干什么你这傻瓜,什么事你快说,只要我活着,一定为你办。”他说:“文秀……没有死,她听了公孙璀的话,投河了……那个叫赵模的书生……救了她,我亲眼看到的。我本来……早想告诉你,但我……不愿你……去找她……现在……好了,你可以……去找她了。”他说出这番话来,让我万分惊讶,要是在平时,我定要将他打个半死,可现在,我连骂他也舍不得了。他的血还在流,身上插满了箭,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轻轻地抱着他,想再多看他几眼。他艰难地微笑着说:“现在……我……把你……还给……文秀,我……不想……耽搁你。”
  说完这句,他的嘴唇停止了翕动,脸色惨白,一丝微笑还挂在嘴角。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觉得心如刀割,不知何时,泪水流了一脸。回想与小药师自野狼岭相识以来,他随我走南闯北,辗转千里,我说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从无半句怨言,在进攻老鹰寨和后来的多次旅途中,他冒险带路,出谋划策,功不可没。而我,只把他当个随从和跟班,行军打仗时我还不愿带他。他从没和我计较,默默地跟着我,尽心尽力地照顾我,在我最危难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为我挡箭,让我有机会脱身,我从没领会他的心意,等到我明白一切时,他已经去了。
  临终前,他说出了文秀的实情,天啊,文秀还活着,她还活着!她还活着!!!当年我率军从徐州返回北京时,赵模和她离开的时间本来不久,假若当时我去追赶,肯定能追上,如果那样,现在我也许是另一番境况,但我轻信了公孙璀和小药师的话,现在我去哪里找文秀?
  我擦干泪,跨上马,舞着枪,一路狂吼怪叫,肆意刺杀,冲向张郃。张郃手下的军士抵挡不住,我像旋风一样刮到了张郃跟前。
  当年张郃和我同为袁绍部属,他贵为“六虎”大将,而我只是文将军手下的一名骑兵,攻打韩馥时,张郃直接指挥骁骑营和飞虎营,是我的直接上司,没想到许多年后,他投了曹操,我跟了刘备,在战场上如此相见。
  和我战了三十回合,张郃渐渐招架不住,他寻了个机会拍马而逃,他手下的军士将我团团围住,我奋力死战,疯狂屠戮,当我把围困我的人杀得一个不剩时,张郃已无影无踪。
  我率领残兵剩卒和刘备在汉江边汇合,清点人数,不足一千。这次不仅损失了近三万人马,死了龚都、刘辟,而且丢了汝南,现在想去找一个古城那样的落脚点,也不可能了。
  黄昏时分,江风凛冽,军士身上沾染的血腥味还未散去,薄雾愁云中,江畔树林里的猿啼声不时传来,伴着伤兵的呻吟和哭泣,显得愈加凄凉。回想一个庞大的团队几天时间就四分五裂,烟消云散,大家创业时的万张豪情都化成了冰水,如今疲劳饥饿、伤心失望、疼痛愁苦一齐袭来,纵是铁石心肠,也不胜感伤。
  刘备召集大家开会,没有桌、凳,大家坐在沙滩上,围了一圈。刘备未及发言,先流下泪来,大家都沉默了,刘备抹干泪说:“大家都是当今世界的一流人才,不幸跟随我刘备,我命不好,连累了大家。如今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军队不满一千,粮草只够三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世界之大,无立身之地。以大家的才能,随便跟着别的老板干,也不至于弄得如此狼狈。我怕今后会耽误大家的前程,请大家早作选择,投靠别人吧。”大家听了刘备的话,都忍不住流下泪来。关羽说:“大哥这话说得不对,当年汉高祖和项羽争夺天下,屡战屡败,后来垓下一战成功,开了汉家四百年基业,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并没有气馁。何况这次失败主要是龚都、刘辟的人马和我们合并不久,配合不当,我们从古城过去的只有五千人,他们的有两万多,这么多人合在一起,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在指挥调度上反而不如指挥两三千的军队有效,所以无法与曹操抗衡。加上我们又想抢时间赶在曹操南下之前攻下许都,准备仓促,所以失败。大家跟着大哥,都是希望兴复汉室,建一番功业,并不像别人冲着某个老板有钱,想要升官发财才去投奔。这次虽然败了,但大哥领导的核心团队还在,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假以时日,定能东山再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二 聚古城;倏忽兴衰……第二次创业(4)
大家纷纷附和,认为关羽说得对,刘备的情绪好了些,转移话题说:“只是我们现在去哪里呢?”孙乾说:“这里离荆州不远,荆州刘表坐镇九郡,兵强粮多,他和主公都是汉室宗亲,去投他最合适。”刘备说:“只怕他不愿接纳我们啊。”孙乾说:“我去劝说他,让他出境迎接主公。”刘备大喜,让孙乾星夜去了荆州。
  对于是否接纳我们,据说荆州刘表阵营有两派意见,刘表妻弟蔡瑁为首的一帮军中人士认为应该假装接纳我们,等我们到后,将我们扣起来献给曹操,这样既可交好曹操,又能防曹借机向荆州动兵。刘表认为曹操收拾完袁绍之后必然会攻打荆州,不论他是否接纳我们,曹操都会打荆州,既然曹操攻打荆州与是否接纳我们无关,那还不如接纳下我们,将来和曹操开战时他就多一份力量,毕竟我们和曹操真刀真枪地打过,我们知道怎么和曹操打。
  刘表的意见占了上风,他出城三十里迎接我们。
  曹操本打算追击我们,因担心袁绍趁他南下之际进攻许都,所以班师回许都去了。
  初到荆州,我们住在城内,后来蔡瑁的人向刘表挑唆,说荆州的人和刘备往来密切,刘备手下几个武将又善于攻掠,长期在荆州城内,对荆州不利。所以后来刘表找了个接口,让刘备带着我们所有人去了远离荆州的小县城,新野。
  新野位于荆州之北,和曹操的领地接壤,曹操若攻荆州必先过新野,刘表把我们调到新野明显是拿我们当挡箭牌,等曹操进攻时,让我们打头阵。
  虽然大家都知道刘表的用意,但也没有办法,“进了谁的门,就是谁的人,端了谁的碗,就服谁的管”,既然我们几百人投靠了刘表,就得按刘表的意思办,何况刘表在我们穷途末路时收留我们,已是天大的人情,刘备平常提到他时总是感恩戴德。
  其实刘表是个厚道人,但他怕老婆,因为怕老婆所以对他老婆的弟弟也有些忌惮,他老婆蔡夫人的弟弟蔡瑁掌握着荆州的一半军权,力主投靠曹操,是个对荆州未来发展方向影响很大的人。蔡瑁之所以极力排斥我们,除了因为他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和刘备的意见截然相反,更重要的是刘备不赞成刘表立蔡夫人所生的儿子刘琮为荆州的接班人,刘备认为刘表应该立长子刘琦,可刘琦的娘死得早,刘表娶了蔡夫人之后,不知是否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渐渐喜欢蔡夫人所生的儿子刘琮。
  因为刘备力主立刘琦为荆州的接班人,所以蔡家对刘备恨之入骨,几次加以暗算,好在刘备命大,每次都逢凶化吉,绝处逢生,不然也就没有后面的许多故事了。
  当刘备带着我们远离荆州去新野时,刘备说:“这是一件好事,荆州危险,新野安全。”我想他说得对,新野离蔡瑁党羽远了,有关羽、张飞和我时时护卫着,谁能把他怎样?刘备说:“到新野去,我们要搞建设,三大建设:家庭建设、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趁曹操现在和袁绍斗,我们要抓紧时间,等他打来了,我们都建好了,就什么都不怕了。要不然,我们拿什么迎敌?”
  对刘备所说的三大建设,各位中高层管理人员都表态要大力支持,我当然也大力支持,但到了新野,我发现我不能完全支持,其中第一条,家庭建设,我就不能支持。
  刘备手下的人多是单身,关羽、张飞快四十的人了还是光棍,他俩很早就跟着刘备创业,东奔西走,四方征战,把个人问题耽误了。刘备自己虽有两个太太,甘夫人和糜夫人,但刘备长年忙着兴复汉室的大业,而且与关、张过从甚密,“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尽管和两位夫人结婚多年,但并未见两位夫人给他生下一男半女。据说两位夫人对他很不满,他一回家就扯他的耳朵,那耳朵越扯越长,越扯越大,最后就成了著名的“两耳垂肩”的“大耳朵”。
  刘备说:“家庭是国家的基础,没有家庭,就没有国家,要想兴复汉室,首先要建好家庭。家庭都建设不好,要想建设好国家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表示赞同。刘备说:“子龙啊,你年纪轻,人又帅,功夫又高,你的条件最好,你要给大家做个表率,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个任务,政治任务!”
  

十三 建新野;休养生息……管理高手的魅力(1)
单身将士们的婚姻问题成了新野三大建设的首要问题,刘备在管理人员扩大会议上说,要立业,先要成家,为什么以前我们老是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成家的缘故,古语说“成家立业”,不成家,业怎么能立起来?刘备在会上点名批评了关羽和张飞,说他俩事业心太强,不把家庭建设当回事,这个态度是非常错误的,不仅对不起祖宗,对不起自己,而且对不起国家。刘备说对这种错误思潮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关羽和张飞的婚姻是个老大难问题。张飞就不用说,的确比较麻烦,首先他那一脸络腮胡子就让人受不了,虽然他天天把他那把丈八蛇矛擦得雪亮,可胡子却是很少刮的;他那两个眼睛又大又圆,铜铃一般,生气时两眼圆睁,两个黑眼珠子好像要迸出来,非常吓人;爱喝酒,酒后喜欢撒泼,爱发脾气打人;睡觉时爱打呼噜,声若雷鸣,而且是睡觉不闭眼,我见了都害怕,别说姑娘们了。所以姑娘们不喜欢张飞我是理解的。但她们为什么不喜欢关羽,我就不理解了。关羽身材高大,长须飘飘,目光炯炯,神情威严,而且力大无穷,武功盖世,一把八十多斤的青龙偃月刀,在他手里舞得像一把折扇;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样千年一遇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至今还没人嫁给他?我想不明白,我知道有些事我永远想不明白。
  有传闻说,关羽曾经喜欢貂禅,当年十八镇诸侯勤王时,司徒王允曾偷偷向各路诸侯许诺,谁要能杀死董卓,就把貂禅嫁给谁,关羽温酒斩华雄,震动朝野,很多人都认为关羽最有可能攻破汜水关打败吕布杀死董卓。后来各路诸侯内斗,坐失良机,司徒王允又设下连环计,用貂禅激吕布杀死董卓,董卓死后,貂禅嫁给了吕布。后来吕布、貂禅、刘、关、张长期驻扎徐州,据传其间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曹操攻破徐州,吕布被曹操所杀,有人说貂禅被曹操俘虏,又有人说貂禅逃脱后出家做了道姑,也有人说她被乱军所杀,还有人说她被关羽偷偷劫走了。我私下问关二哥是否藏着貂禅,他说绝无此事。
  说到貂禅,我看到关二哥脸红了,我说:“你脸红了。”关羽说:“我一直就是个红脸。”我说:“现在更红。”关羽说:“那是因为热。”我说:“心里热吧。”关羽说:“真的热了。”说完两眼往远方一望,一种山高水阔的苍茫神情从他眼中弥散而出。“她为大汉朝献出了一切!”关羽像在对我说,又像在自言自语。我说:“是啊,要是没有她设计杀死董卓,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局面。”关羽又说了一次“她为大汉朝献出了一切!”
  关羽是个举止庄重、不苟言笑的人,但不知为什么他老是喜欢穿件绿袍子,戴顶绿帽子,将士们私下里偷偷笑话他,但碍于他的威严,不敢说他戴着绿帽子。我有次问他为什么喜欢这身绿衣服尤其是这种绿帽子,关羽说:“貂禅喜欢绿色。”我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然地说出这个原因,他果然是大丈夫,襟怀坦荡。我正想夸赞他,他又说:“我老觉得她在天上看着我。”关二哥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我,像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当他沉湎在自己的世界时,对旁人视若无物。
  我发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神,就像貂禅是关羽的神,而文秀则是我的神,我常会有关羽说的那种感觉,“她在天上看着我!”是的,她一定在看着我,小药师告诉过我,文秀还活着,她还活着!
  因为文秀还活着,所以我不能支持刘备关于在新野搞好家庭建设的计划,我向刘备说明了原因,刘备听了,颇为惊讶,立即派人去河北打听文丑将军家人的消息,派出的人三个月后回来了,说根本无法找到文丑将军的家人,到处兵荒马乱,北方的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下,一路都是逃难的人,文丑将军的家人很可能也南下了,但具体去了哪里根本无从查起。
  刘备说:“子龙啊,既然是这个情况,你还是成个家算了,你们这么多年没见面,文秀她可能早就结婚了,说不定娃娃都有好几个啦。再说世道乱得这个样子,你到哪里去找她?”我说:“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找到她,但我总觉得有一天我们会团聚。”刘备叹了口气说:“子龙啊,你太死心眼。”
   。。

十三 建新野;休养生息……管理高手的魅力(2)
为了解决军中将士的婚姻问题,刘备请了十多个媒婆,其中有个章媒婆,专门为军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找对象,刘备特意让章媒婆多多关照我。
  因为刘备发话,章媒婆不敢懈怠,特意来看我,见到我之后非常高兴,后来她对别的媒婆说:“我原来以为是个缺胳膊少腿儿的呢,没想到样样部件都有,人也生得齐整,身体壮实,年纪又轻,脾气软绵绵的,脸还白,牙口又好,这个后生好解决。唉,关将军和张将军才叫老身作难呢,可愁杀老身了!”
  后来的结果让她很意外,关羽和张飞的问题都解决了,我反而成了个难题。章媒婆前后给我介绍过上百个女人,大多是南下躲避战乱的移民,也有本地的,我总能想方设法挑出每个人的毛病:头发太黑,手太小,脸太白,嘴太红,衣服不顺眼,走路太慢,和我同姓,辈分不合,“她是某某的姐姐,某某人和我是战友,她就是我的姐姐,弟弟娶姐姐,大逆不道”,“她是某某的嫂嫂,某某和我是兄弟,她就是我的嫂嫂,弟弟娶嫂嫂,乱了人伦”,“忠臣不侍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她都嫁过一次的了”……
  我很清楚,这些话都是借口,根本站不住脚,就说这“烈女不嫁二夫”吧,不知是哪个乌龟王八蛋说的,我们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兴这个,不仅平民百姓喜欢娶寡妇,就是皇帝也以娶再婚的女人为荣。曹丕,曹操的大儿子,后来的魏文帝,娶了袁绍二儿子袁熙的###甑氏,曹植也喜欢这位美女,不料被哥哥曹丕占了先,曹植无奈,后来写了篇《洛神赋》来怀念他这位美丽的寡妇嫂嫂。甑氏当年和文秀关系很好,文将军因为文秀喜欢甑氏所以和袁熙比较亲近。刘备,我们的主公,后来娶了四川刘瑁的###吴氏,后来还立这位吴贵妃做了皇后。孙权,后来的吴国皇帝,娶了徐夫人,这位徐夫人是孙权姑妈的孙女,不仅同族,而且辈分不合,并且这位徐夫人还是陆尚的###,但孙权娶了徐夫人后,对她宠爱有加。
  皇帝都能娶再婚的女人,我又算个什么?所以我那些乌龟王八蛋理由,根本就不是我真实的想法,我只想找个借口把媒婆打发走,我心里想,如果我真爱一个人,就算她结过一千次婚又有什么关系。
  经过无数次挫败,章媒婆被我打击得几乎没有做媒婆的信心,所有经过她精挑细选的女人在我眼里全都毛病百出,无法容忍,不可成亲。很多时候,不等章媒婆把某位女士介绍完,我马上就能挑出一堆毛病,而且不是小毛病,全都是上纲上线、无法容忍的大问题。章媒婆后来也不耐烦了,问:“赵将军,你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我说:“文丑将军的女儿文秀,你听过吗?”章媒婆说:“你们主公给我说过,他派人都找不到,我到哪里去给你找?”我说:“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章媒婆说:“你以为我想在这里折腾?这是你们主公安排的,我不把你的问题解决了,怎么向他交差?”我说:“你就说我都不喜欢就行了。”章媒婆说:“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我说:“这不是见到了吗。”章媒婆不高兴,冷笑一声,轻蔑地说:“哼,以后我不管你的事了,你就打一辈子光棍吧。”我说:“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
  后来章媒婆不听主公的安排,不再给我介绍对象,我终于清静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家庭建设方面,刘备为全军将士作出了表率,甘夫人终于怀孕了,生了个儿子,取名刘禅。因甘夫人梦见仰吞北斗而怀孕,故刘禅乳名阿斗。
  阿斗这孩子不一般,他出生那天傍晚,一只白鹤飞到新野县衙的屋顶上,高叫四十余声后,向西飞去。他出生时,满屋异香。接生婆说,她接了几十年生,从没见过这样的状况。阿斗满月时,关、张和我去看他,关、张十分喜爱阿斗,都抢着往怀里抱,可阿斗见了关、张,大哭不止,关、张互相指责,都说是对方的长相太丑,吓着阿斗了。说来也怪,阿斗在我怀里,就变得乖乖的,不哭不闹,还哈哈地笑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三 建新野;休养生息……管理高手的魅力(3)
虽然我在家庭建设问题上未响应刘备的号召,但将士们总体建设水平相当乐观,几乎所有单身将士都结了婚,不少人还娶到了有钱的漂亮寡妇。
  因为连年战乱,人口大量死亡,北方人民掀起一股南下热潮: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甚至整个家族一起南迁。主公和大部分将士均是北方人,能和北方老乡结为夫妻,自然高兴,而南下的移民能在新野嫁给北方籍将士,也能聊慰思乡之苦。
  孙乾、简雍、糜竺等一帮文官,抓住大批移民南迁这个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移民经济,不仅使新野人口迅猛增加,而且经济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民间有童谣说:“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大家听了都很高兴,都觉得跟着刘备跟对了人。
  随着人口增加,收入增加,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当初我们来到新野的不过几百人,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又有了三千人的武装,而且这三千人经过我和关、张等人的有效训练,战斗力比较强。
  刘备最忧心的是领导班子的建设,他私下对我说:“子龙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干大事必须有能干大事的人才,招到好的人才比结婚和招兵要难百倍。我们和曹操竞争,争的是什么?粮食?财宝?地盘?都不是,争的是人!如果没有人,你再多的粮食、财宝、地盘你也守不住。所以我们要想在未来的斗争中获胜,我们必须有人,能人!”我知道这个道理,但不知如何帮他。刘备也知道我帮不了他,所以在招揽高级人才这个事情上他总是亲自出马,只要是听到关于人才的消息,他就像盗贼得到藏宝图一样惊喜,总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人才招揽到自己麾下。为了这,算命先生他去拜,江湖郎中他去拜,乞丐流民他去拜,隐居山林的读书人他更要去拜。
  拜来拜去,刘备终于招到一个高级幕僚,叫徐福,真名徐庶。
  我以前对刘备所说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缺少深刻的认识,我知道这个很重要,但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我还真没领教过。直到徐庶出谋划策帮我们打了两次仗,我才理解了刘备的远见卓识和处心积虑。
  曹操回许都后,命曹仁、李典和吕旷、吕翔领兵三万,驻守樊城,虎视荆襄。樊城离新野不远,刘表当日让我们驻扎新野本来就是指望刘备带着我们充当抵挡曹操的排头兵。吕旷、吕翔兄弟原是袁尚手下的大将,后来投降了曹操,驻守樊城后很想拿下新野,一来要向曹操表功,二来试探荆州的虚实。
  得知吕旷、吕翔率领五千兵马进攻新野的消息,关羽、张飞和我都不敢大意,毕竟在汝南我们曾败在曹兵手下,新野现在虽有三千兵马,但多数人未曾临战。后来刘备采用徐庶“斩首、断尾、击其腹”的策略,轻松大败曹军,不仅杀了吕旷、吕翔,而且抓了大量俘虏。
  此战一胜,徐庶又提出了攻占樊城的计划,关、张和我都觉得我们的兵力不够攻占樊城,毕竟我们只有三千多人,而樊城曹军有二万五,且曹仁、李典都是曹操手下的名将。刘备听取了徐庶的意见,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将曹军调出樊城,又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吸引曹军进攻我们设下埋伏的营寨,再令关羽趁曹军大队人马出城的空挡攻占了樊城。这一仗我们不仅以三千胜二万五,而且攻占了樊城这样的战略要地,杀得曹军丢盔弃甲,人仰马翻。
  占领樊城后,刘备认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寇封为义子,改名刘封。刘封亲生父母双亡,寄身刘泌门下,生得气宇轩昂,仪表不俗,武功也不错。收了刘封,刘备让我带一千人驻守樊城,他带着刘封和其他人马回了新野。
  关于刘备收义子这事,军中将领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收刘封为义子对于协调刘备与刘泌的关系,确保樊城的安定有好处。毕竟刘封是刘泌的外甥,如今刘封做了刘备的儿子,刘泌看在这个份上不会把樊城卖给曹操。何况刘封的武艺也不错,和关平有一比,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多一个将领自然是件好事。也有将领分析说,刘备收刘封为义子还有层意思,刘备好不容易才有了刘禅,如今兵荒马乱,疾疫流行,万一阿斗有个三长两短,刘备也有个接班人。但关羽、张飞不太高兴,关羽说:“大哥你已经有儿子了,为何又收个义子,这样容易出乱子。”刘备说:“我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他必定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我,会出什么乱子呢!”关羽还是不高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三 建新野;休养生息……管理高手的魅力(4)
攻占樊城之后,刘备对徐庶礼遇有加,曹操打听到刘备靠徐庶的计谋攻占了樊城,很想把这个人才挖过去,谋士程昱献计说徐庶是个孝子,只要把徐庶的母亲骗到许都养老,以此相要挟,徐庶自然会到许都为曹操效劳。曹操照办,徐庶只得离开新野去了许都。孙乾劝刘备要么扣留徐庶,要么杀掉徐庶,免得他被曹操所用,刘备不忍,最终放徐庶走了。
  徐庶走后,刘备十分悲伤,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刚刚攻下樊城,徐庶这么重要的人物就离开了。那一朵刚刚燃起的希望的火花,转眼就黯淡了。
  徐庶走后,刘备又四处挖掘人才,其中有个叫诸葛亮的,耕读于襄阳卧龙岗,颇有贤名,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去请了三次,他才出山。我当时驻守樊城,不知详情,只听说刘备对这个读书人待以师礼,尊崇有加,关、张二人颇为不满。
  我一直没有见到诸葛亮,直到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
  袁绍力量被彻底消灭后,许都无后顾之忧,曹操让猛将夏侯惇带十万精兵进攻新野,为南下吞并荆州和江南扫清障碍。新野不过是个小县城,虽然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人马不过三千,以三千对十万无疑以卵击石。我被诸葛亮从樊城紧急调往新野作战。
  回到新野寓所,关羽和张飞来了,张飞说:“子龙你去劝劝大哥吧,他中邪了,让那个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家伙指挥我们打仗,你说是不是中邪了?”我说:“关二哥就没劝劝主公?”张飞看了关羽一眼说:“劝了不知多少次了。”关羽说:“诸葛亮来的时候我就劝过他,不管怎么说,诸葛亮是个新手,从来没有打过仗,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该让他先在孙乾、简雍或者糜竺手下干干,锻炼锻炼,磨练磨练,等积累了经验,再提拔起来也不迟。他倒好,一下就把这次作战的指挥权交给这么个年轻人。子龙你说说,一个二十七岁的读书人他能懂个甚?就像老三说的,胡子都还没长出来,就指挥打仗?大哥何等聪明的人物,二十八岁才刚刚参加平定黄巾的军队呢,难道他比大哥强?”张飞说:“也不知大哥是怎么回事,以前徐庶在这里,还只是个幕僚,就算诸葛亮比徐庶厉害,仗还是要我们一刀一枪去打才行,凭什么这个毛头小子一来就爬到我们头上对我们指手画脚?”
  我认为关羽说得对,这是打仗,是成千上万人性命攸关的大事,不是游戏,不是读书,不是纸上谈兵。诸葛亮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毕竟他没有亲身经历过战场,也许他不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是真死,不是玩游戏那样假死。
  情况的确非常危险,刘备本来处事谨慎,可他却将作战总指挥的大权授予了一个初出茅庐的读书人,让关、张和我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听从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书生的调度,这的确是个天大的冒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他的非凡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是一个伯乐,而且是一个能把那些看似灰头土脸的千里马推上炫目舞台让他们纵情施展才华的伯乐。这正是一个杰出领导人最紧要的才能。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刘备用人的英明,关、张走后,我没去找刘备,我想既然是他已经定了的事,而且关、张劝说都无效,我去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