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黑金红流-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自序(1)
盘点与超越
  2009年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投新集)创立二十周年,而我与国投新集的交往掐指算来竟也有十二个年头。作为新集的老朋友,一个以“启人心智、助人成长、助企发展”为己任的我,似乎真的应该写点什么。然而提起笔来,才真切地感觉到我对新集的了解是那么的模糊和抽象。我犹豫和彷徨。况且时间、精力以及许多其他需要顾及的因素都使我迟疑不决。但从这个话题提起后每接触一次新集,都使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探求、梳理与表达的冲动。因为新集不仅是一个企业,它有着太多值得挖掘、彰显的启示力量,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于是我出发了,辗转、追问、寻找,我的希求简明而又模糊——认识和梳理一个与煤有着不解之缘的企业二十年发展的轨迹,以及这轨迹中透出的德行、精神、理念、管理与文化……
  (一)
  一个企业是有生命底蕴的,如同一个人有价值含量一样。而这个生命底蕴和价值含量是与时俱进的,到了一个时间的节点,就应该仔细地做一次“盘点”,以了解自己的现状,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对比关系,调整或重新确立前进的方向、目标与路径。
  盘点一词常用于商品库存、生产在制品等有形物,而这里的所谓盘点,是指通过外视与内省,理性而不是感性地对个人或组织成长史及现状进行回顾、总结与分析,进而达到实现新的自我超越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一个人内省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就是要定期盘点自己在理念、标准、能力、心态四个方面的现状,重新审视和评价自己,发现差距,明确今后改善或提升的目标。这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只有一个方面占有优势时,难以获得成功;但只要有一个方面的劣势,却必然出现短板效应。只有当理念前瞻,标准高于一般,能力足以承担或胜任,心态良善并积极向上时,人力资本价值才会最大。
  自然人是如此,法人也应同样如此。国投新集现任总经理刘谊对我说:“国投新集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创建并发展起来的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这个企业有许多特殊的地方:特殊的地质条件、特殊的生长环境、特殊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这次的回顾与总结就是一次盘点,盘点的结果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和超越,要影响这个企业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是的,国投新集正是怀着这样一种通过外视内省、立足于超越自我的盘点心态,来回顾和总结自己所走过的二十年创业历程。
  创业七年,新集现象就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行业内外的关注,因此企业有大量的文字积累:公开出版的和内部交流的,报道性的、论文集式的、专著式的以及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式的。当我埋头于这几百万字的浏览和阅读时,新集人高度自觉的报国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歇的敬业精神、势不可当的创业激情、志存高远的志向、令人惊叹的辉煌业绩,以及许许多多令人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了我!二十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造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我无法再犹豫,不能再彷徨,也无须再顾及什么。我要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和总结中学习,要用文字,将国投新集二十年所走过的变革创新的科学发展之路,真实地素描给读者、解读给读者,以期让外部读者能从国投新集的盘点中受到启发,找到可以复制的优质蓝本;让一代代新集人从老一辈创业者所走过的艰苦历程中,从企业领导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引导企业走上一个个新台阶的轨迹中受到教育、相知共识,使“创一流,争第一,勤奋、节俭,多奉献”及“真诚、信心、责任、沟通、激情”的新集精神更好地得以传承,使新集的创新力、团队凝聚力、组织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各级员工的心态调整到最佳水平。

作者自序(2)
(二)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学进步是范式转换的理论。在托马斯·库恩看来,科学的发展并不必然是直线积累的,相反地,它大体是循着传统与突破的方式在进行着,是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革命过程。
  无独有偶,美国经济学家柯林斯提出企业经营者自觉不自觉地受着一些核心意识、核心观念支配,这些核心意识、核心观念对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企业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树立新的核心意识、核心观念。显然,在这里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以库恩和柯林斯的思想作为参照,我们来思考一下新集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从初期210万元建矿井的生命河床发源,慢慢蓄势、涨满,冲开无穷阻挠,以一种令人震惊的能量爆发,创造了闻名全国煤炭行业并被迅速推广的新集模式和新集现象,二十年间从无到有,现已发展为市值300多个亿(2009年8月5日为378亿元)。它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至少有两次自觉的、漂亮的范式转换,自觉地以一种新的核心观念代替旧的核心观念,以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代替旧的发展思路,而没有陷入对旧有成功路径的依赖,实为难能可贵。
  创业伊始,新集的第一任老总刘明善就勇于开风气之先,把自身置于新观念、新模式的风口浪尖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煤炭行业的矿建现状是“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还贷如做梦”。一个年产300万吨的矿井,矿建工期大体需要十年,新集一矿仅用了三年半就建成了一期工程,在坚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改套扩建为300万吨,只用了一年零二个月。而当年在刘谊直接领导下的二矿建矿速度则更令人吃惊,仅用了常规建矿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年零三个月,即完成了300万吨矿井的建设任务,并当年投产当年达到生产设计能力!新集在省市领导给传统煤炭管理松绑政策的支持下,以项目法人责任制,走出了一条煤矿建设投资省、工期短、达产快、效益好、技术先进、还贷能力强的新路子,被作为全国煤矿建设的范例载入《中国能源政策》,在中央举办的“辉煌的历程——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中,新集作为全国第一家运用市场机制建设的现代化矿井,荣列中国煤炭工业的“十项第一”。这是新集的第一次范式转换,实现了新集的第一次跨越。
  新集的第二次范式转换是1997年企业改制——成立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任老总刘谊,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市场条件、机制环境、竞争格局、经济和技术形式等都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一是在管理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系统化地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流程、规则,实行了岗位管理,使管理科学化;二是在经营上大胆进行了适时、适度的战略性调整,从多元化到专业化,再到煤电一体化,从战术经营到战略经营,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短期经营到永续经营,在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百亿资源、百年梦想的资源收购;三是从德国引进最尖端的技术,以新、创、精、高的理念推进已经搁浅五年的刘庄矿建设,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新的标杆。四是企业成功上市,使新集走上了现代企业之路,出色完成了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作者自序(3)
新集没有止步,没有陶醉于从210万元起步,到市值300多个亿的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成功之中,他们要实现新的跨越,目前正在酝酿第三次创业和进行必要的准备。
  (三)
  本书不是一部常见的企业发展史,而是从对企业某一历史阶段解读的视角,从一个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对企业剖析的视角,从为读者提供审视、思考、借鉴的需要,从为企业进行传统教育,使员工通过了解本企业创业史,更加热爱企业、忠于企业,进而奉献于企业提供教育蓝本出发,本书除引子外,设计为三部。上部写史,中部、下部分别从变革创新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和解读,因为这两个方面正是国投新集成功的关键。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用一个一个的真实故事来向读者介绍和解读一个新国企——国投新集的创新发展之路。
  上部“托起太阳的人:开疆破土创辉煌”,主要是以国投新集二十年来重大的或关键的事项为线索,兼顾企业发展阶段和时间顺序两个方面,真实地记述了国投新集二十年的创业史、奋斗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和事。第一章“霸图基业”,主要写老刘总带领新集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过程,充分展示了老刘总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恩威并施的领导风格。同时也展现了新集初期创业者们为了中国煤炭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第二章“鼎革维新”,主要写新集的挫折、转型、领导交替和走现代企业制度之路的历程,素描了一个年轻的领导者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肱股之臣的辅佐下,以自身的睿智、胸怀、眼光和魄力,克服重重困难,开拓创新,整装待发的英姿。第三章“宏图再举”,则重点记述了刘庄矿——这个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矿井的建设历程,讴歌了国投新集领导和以梁袁为首的刘庄矿的建设者们,是如何进一步弘扬新集精神,以超常的理念、非凡的毅力,快速建成刘庄矿的那些激情燃烧岁月中的感人故事。而与此同时,还专门描绘了另一个战场,即“两淮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和“标杆管理:掀起学习的热潮”,让人们看到新集第二代领导人所领导的新集人志存高远的眼光、心境和承载力,使人受到深深的震撼!没有这样的气魄,这样的眼光,这样的队伍,也就不会有新集的今天。而第四章则主要记述了2007年以后公司上市、绿色矿区建设、以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三次创业准备等跨越未来的一系列行为轨迹。
  中部“大道精微:变革创新的科学发展之路”,从新理念、新管理、新经营、新科技四个视角,分别盘点、总结和剖析了国投新集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其中所引用的故事都是在上部中未加叙述的。在第五章“新理念”中,除了介绍国投新集在思维、决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团队建设、制度管理、科技创新七个方面的新理念外,着力介绍了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新实践,即秉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意图,积极实践新加坡淡马锡“一臂之距”管理模式对其子公司——国投新集的影响,可以使人从中获得很大的感悟。第六章“新管理”中则重点介绍、总结和分析了国投新集二十年的核心秘密——责任制,向读者展示了“没有退路的责任”在新集快速发展、凝聚人心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国投新集是怎样实现一年一个新跨越,怎样跨越了管理中最难解决的“人情与制度”的冲突问题的。其实,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把制度变为职工的习惯,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值得思考的是在什么体制、机制下才能做到坚持。人力资源管理是任何企业都应当高度重视的基础性职能管理,“干部能上能下”更是几十年来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然而,如何夯实这个基础,又如何真正实现干部的能上能下,却常常困扰着许多领导和干部、员工。本章对国投新集如何权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了介绍,有些做法很值得借鉴。第七章、第八章则分别对国投新集的经营创新和科技创新进行了梳理,相信开卷有益。
  下部“文化奠基:以人为本的企业之厦”,则是从企业精神、人本文化两个方面,分三章对国投新集的企业文化进行了盘点、剖析和总结,意在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国投新集是怎样获得成功的。第九章“新集精神”,从企业精神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影响入手,分析总结了国投新集二十年所走过的艰苦创业之路、追求卓越之路、创新创造之路,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所表现出的境界和德行,并将“新集的软实力”作为本章的附录。人本文化分为“以人为本”和“经营人心”两章,进一步向读者展现了国投新集在人力资本投资、凝聚人心、助人发展、自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良好效果。文化看似无形,却无不有形。企业的一切活动无不贯穿着一种文化,彰显着一种精神!新集的成功作为一个案例,深刻而形象地告诉我们,领导、权利、制度、流程,都必然以文化为基础,它是一切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制定和实行制度管理之前,首先要进行思想管理,并且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此外,本书在每一部的结尾都有一个启示与思考,围绕幸运、胜利、成功和希望,这些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阐述了作者的拙见。这既是对新集一个阶段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功、成果的点评,也包含着进一步的启示。但愿读者能有所收获。
  (四)
  尽管一年来个人可以支配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于新集文字资料的阅读之中,而且也曾三次到企业作了实地调研,访谈了不少员工,此后在历时半年的写作过程中,又无数次地向企业方面追要了许多的资料,但仍深感对新集了解不足,理解不够。由于本人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太过匆忙,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管窥之见也未可知。望各方给予谅解和斧正。
  还有一个值得欣慰的是,能有机会将教育管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服务对象的具体管理实践中,因而能引发更切合实际的、更深刻的思考,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服务,不能不说这是作为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的一大幸事。
  张桐俊
  2009年8月5日于天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1)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安徽凤台县却孕育了一段豪情激荡的传奇,演绎着一个生生不息的国有煤炭企业创业发展的故事。
  前十年,他们以超常的创业速度,令同行乃至中央领导人高度关注;
  后十年,他们以持续创新的禀赋,获得了科学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一个标杆。
  从改革开放的初次尝试,到中国的第一对数字化矿井;从年产不到一百万吨,到年产超过一千万吨;从安徽凤台县一个叫做王集小镇的几间破草屋,到名扬全国的改革先锋,再到逐渐生成了一种发展模式,形成了一种执行文化,宣告了一种国企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彰显着一种强力的、自动自发的开拓进取精神,最后理所当然地切中了当今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题。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其中的跌宕起伏,冷暖辛酸,又能给我们以何等启示?
  一切辉煌,在历史中都可以找到最朴素的根源。那么,就让我们斗胆做一个企业筚路蓝缕发展史的书写者,以平视的眼光、寻觅的心态,从一个个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动故事中,解读国投新集二十年的辉煌,揭示新国企的科学创新发展之路。
  红与黑:中国煤炭行业的新形象
  为什么是红与黑
  红与黑,两个截然相反的颜色。在煤炭行业,“黑”既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毋庸置疑,煤炭是黑色,连对它的“尊称”,如黑色黄金、黑郁金香等也逃脱不了黑的干系。如果没有照明灯,长长的巷道、深深的矿井同样也是乌黑一片。黑,是我们对煤炭行业最直观的印象。
  黑,还是煤炭行业在社会舆论中的口碑。层出不穷的小煤窑、黑煤窑,煤窑主见钱眼开拼命压榨矿工,安全设施匮乏、不断发生的矿难,有些官员与企业百般阻挠媒体发声,如此等等,黑心、黑窑、黑幕的传闻,成了煤炭企业的耻辱。这些支离的碎片逐渐构成了煤炭行业的底色——黑。
  红色是阳光,积极向上,代表着创造和开拓;红色彰显着激情澎湃、奇思妙想;红色传递着热情、开朗与自由,富有情趣;红色表达着真诚信任、感染四方;红色高度乐观,坦诚沟通,创造着和谐与融洽。而煤炭是黑的,黑色的煤炭恰恰是凝聚新集的载体,是新集合理存在的前提;黑色的煤炭烧出来的红火,驱走了黑暗与酷寒,给世界带来光明与温暖。
  在新集身上,红与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当代中国煤炭行业的新形象。
  “新集”红在哪里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集,无论是从人性、党性还是企业个性,都是一览无余的“红色”。新集的“红”表现在方方面面:
  激情似火
  新集人敢为人先。“创一流,争第一”的豪气,新集人文化衫上大红的“博”字,无不彰显着新集人开拓创新的激情。新集是一批老工作狂带着一批小工作狂拼出来的。从创业*到后起之秀,似火的激情,支撑着他们敢想、敢闯,敢于创新,敢于不断超越自己,打破旧规则、旧制度、旧技术,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安全永远第一
  水、火、瓦斯,是煤炭行业的三条“毒蛇”。国外的媒体经常给我国煤炭行业戴“世界上最危险”的高危帽子。而新集坚持不懈狠抓安全,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永远把员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实现了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新集,二十年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新集从安全入手,创造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区的和谐。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2)
对股东、股民高度负责
  按照新集的地质条件,新集的开采成本应该是最高的;按照新集的产能和开采成本,它的利润率不应该是最高的。因为它的煤层在地下几百米甚至在千米以下,它既没有便于开采的露天资源,也没有一些大矿的产量。然而新集人却用智慧和不断创新的管理,为股东、股民捧上了丰硕的果实。2008年,新集人自我加压,增加产能,降低成本,加之年初冰雪天气,夏天电煤市场紧张,吨煤价格上涨,新集完成了十六亿多的利润,超过计划目标近10个亿。然而,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波及了煤炭行业,形势急转而下。2009年,董事会的调子是维持上年的利润水平,谁都知道这有多难。然而,总经理刘谊并没有向董事会特别强调困难,他说:“2008年市场好,新集好;2009年市场不好,新集要更好。我们要让股东和股民满意。要做中国最好的上市公司!”
  “职工为我师”
  这是总经理刘谊提出的一个理念,一个兴企方针。在国投新集提高经济效益,决不以降低职工收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在新集领导者的眼里,职工是上帝;在这里,一线职工的需求和心理变化,总是最受领导者们关注。
  一颗红心永向党
  每天清晨,嘹亮歌声都会响彻新集的各个矿区,升国旗,奏国歌,已成新集人雷打不动的习惯。
  从建矿的那年起,新集年年举行“爱国知识竞赛”,以激发青年人爱国、报国热忱,不定期地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组织职工学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同样是新集人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党员上班时间需佩戴党徽。在国投新集上市第一天,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佩戴党徽出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厅,成为当时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
  1999年年初,公司纪委就与公司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签订廉政合约,以电化教育、廉政故事、案例剖析为主,以警示管理团队和领导团队,为受教育者算好秉公用权和以权谋私的对比账——政治前途账、经济收入账、家庭亲情账、社会信誉账。
  在煤炭行业里,国投新集并不算大,企业规模虽没有进入中国国企500强,但纳税却从几年前就已进入500强,而且逐年在上升,2008年排在全国的第312位。刘谊说:诚信纳税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一致的。是国有企业,就要对国家负责,纳税也是为国家作贡献。新集二十年,没有一次偷税、漏税记录。
  ……
  新集的“红”有目共睹。
  黑与红相间,国投新集传递给我们的是乌金燃烧中的一股红火之情。
  黑色煤炭,是国投新集赖以生存的土壤;红色形象,则是国投新集从优秀走向卓越,持续发展的通行证。红与黑,对新集而言,均不可或缺。
  上了《人民日报》
  当一个企业的名字与民族、国家紧密相连的时候,它所代表的,就决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体——在企业的灵与肉、悲与欢的寓言中,所呈现的早已是那个民族乃至国家思考、困惑、发展、腾飞的生命历程。
  1995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文章《新集煤田开发路子新》,全文如下:正在开发中的淮南新集矿区,真可谓新纪录云集,且看最先投产的新集矿:
  工期,原设计从施工准备到年产90万吨,花12年时间,实际到去年年产170万吨,仅用5年半时间;
  产量,当年投产,当年就达标,而且当年就突破设计水平,第二年就接近翻番;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3)
用人,设计定员2923人,实际只用了812人;
  投资,吨煤投资190元,不到同类矿井投资的二分之一,从施工期算起,9年时间就可以还清全部贷款本息,将创煤炭企业较短还贷的先例。
  国家开发银行对新集评估后,称赞新集矿是“一个效益型煤炭企业的成功范例”,走出了我国能源工业开发的新路子。
  新集矿区是全国地方煤矿15个重点开发矿井之一,1989年年底开工建设,国家不包投资,大部分资金要靠地方自筹。以业主负责制形式组织开发建设、经营的新集矿,大胆决策,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修改设计,千方百计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力争早出煤、早收益。
  他们突破传统设计规范束缚,不是将所有巷道一次建成,再投产出煤,而是采用少打井筒,就浅就近布置采区,减少打井开巷的工作量。开采这样规模的矿井,按传统设计,要建主、副井和风井三个井,主、副井打到运输水平,风井打到回风水平。而新集只打了两口井,副井打到运输水平,主井打到回风水平,提煤兼回风,等于节省了一个半井筒,仅此一项缩短工期一年,节约投资760万元。
  过去井下开巷道都选在岩层之间,新集则尽量多做煤巷,少做岩巷。煤巷每一米可产21吨煤,基本不用投入。因此设计开拓线路尽量沿煤层布置巷道。新集建设期间煤巷占总巷道三分之一多,节约投资1800万元。
  新集矿先后采用15项重大科技新成果,节省投资3000多万元。去年,新集煤矿被煤炭部命名为“高产高效矿井”和“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最佳企业”,全年生产原煤16018万吨,全员工效达702吨/工,是全国平均工效14吨的5倍多,实现利税9000万元。两代人风雨人生,历尽人世百态,磨砺出超越常人的坚韧与睿智。二十年创业长途,途经万般艰辛,铸就一部企业创业传奇。
  *:“看了《新集的年轻人》,我就来了”
  1996年,是新集现象进入国家领导人视野的一年。
  1月,国家开发银行考察团一行八人来到新集,并评价:新集的建设说明煤炭行业也有好的企业,也有工期短、造价低、效益好的企业。
  4月,*、邹家华两位副总理分别发来贺信。
  7月,*在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和省长*等陪同下来到了新集。
  见到新集第一任老总刘明善,*说:我看了《新集的年轻人》,很感动,想专程来新集看看。而计划半小时的汇报时间,*听刘明善滔滔不绝地说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对新集人提出三点希望:
  (1)无论是省里、市里的同志,还是我们新集的同志们,希望你们认真总结新集经验,努力探索又快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特别是探索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又快又好地搞企业建设的新路子。
  (2)新集建设速度、成本、效益、质量是一流的,但要把管理搞好,要研究。
  (3)生产经营中,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领导体制。
  *的视察,是叮咛,也是嘱托,更是期待。新集人的身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力量。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可心却更年轻了。古人言:“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尝一銮肉而知一鼎之调。”这不仅是新集人的光荣,也是新集所代表的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中不时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优秀能源企业集体的光荣。 。。

引子  国投新集:大风起兮云飞扬(4)
不过,有一点小细节,新集人因当时的兴奋和自豪而有所忽略,那就是,*三点希望中“要把管理搞好,要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式”。*认可了新集现象的辉煌,同时点出了新集的潜在“短板”,对新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喜的是,两年后,新集第二代领导者立志要带领着新集人继续开拓、创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探索中国式管理的新征程。
  新集现象:在变与不变中前行
  只要你走近新集,你就会发现,新集无处不在发生着变化,从理念到技术,从管理到文化,从硬件条件到人的精神面貌,变化之迅速,令人赞叹。
  在新集,“变”是常态,创新是它发展的动力。正是这种“变”,使新集创造了惊人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被世人称为“新集现象”。
  但,在新集也有“不变”的,这唯一不变的就是感情。是新集人对党、对国家的赤诚,是领导者对员工的真诚与大爱,是员工对企业的不二忠诚。
  新集速度:“飞船定律”与平原旋风
  中国企业界,前些年“蒙牛速度”成为抓人眼球、超级火暴的名词,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如此写道: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速度”。
  这些年,又流行“飞船定律”:飞船一旦发射,命运只有两种:摆不脱地心引力掉下去,或挣脱引力飞出去。不能高速成长,只能迅速灭亡,没有静止半空的“中间状态”。
  而在中国资源型企业建设中,新集却在淮南掀起了一场“平原旋风”。
  以下几组数字,可进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