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这边,美国那边-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要么听伙伴的。但有些女人是“妻管严”中的好手:一方面考虑掌握实权,另一方面也考虑男性的社会地位和由此带来的社会资源。这是比较好的形式,对男人实际控制得很牢,但在场面上照顾男人的面子。这是一个交往技术的问题。 在美国,有不同家庭的交往聚会(party)。这使得结婚之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交往得以发展。但中国男女交往的圈子是不同的。应该发展一些技术和方式,以发展以家庭为核心的交往。“妻管严”现象表明女人掌控家庭的模式在比例上还会上升。社会慢慢对“妻管严”的敏感度也会降低。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第一次接触“妻管严”这个概念是读高中时。当时,大家说的意思是:你处在这个女孩的控制之下。如果你有了女朋友,她要你陪她,那么你就不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这种“妻管严”的概念在男女还没有结婚时就已经存在了。但问题是,“妻管严”现象是否与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崛起相关呢?我不认为有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就有被管住的丈夫(hen…pecked husband)的说法。那时,美国女人一般都没有经济来源,但社会上已经存在了这种概念。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去外面工作,有时,她们赚的钱比男人还多。她们有许多事情要考虑,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孩子。女性管理家庭的精力减少了。女人管理的家庭财务不一定是重大的投资决定,但是像花钱买菜这样的事情都是女人掌管的。其次,女人也会管理男人的时间。妻子经常会对老公说,“能不能早点回来?”妻子对家庭的运作很关心,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她通常会很清楚。她会说,“我们需要周末去买东西。” “妻管严”的前提是“大男子主义”,为什么没有“夫管严”呢?在美国,“妻管严”实际上不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它是自然存在的。美国老公一般也比较老实。 袁岳(Victor Yuan): 许多中国男人正在向美国男人看齐。(笑)  '返回目录'  
离婚率还会继续增长
袁岳(Victor Yuan): 以前,我在法院实习时就办过好几个离婚的案子。以前说起离婚的人,就会觉得这种事是不好的,那人肯定有什么问题。中国的离婚率据说是20%,其中由女性提出的占70%。离婚的理由主要是性格不合,感到不幸福;在若干事务上不能达成共识;出现婚姻不忠现象等。因婚姻不忠现象而导致的离婚增长比较快。性能力不足也成为了离婚的一种理由。 以前,离婚是很麻烦的。首先,单位的工会妇联就会劝你别离婚。民政局会劝你别离婚。到了法院,还有6个月的冷却期。法官先不理你,让你再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该离婚。现在,单位不管了,民政局也没人调解了,法院也不再规定冷却期了。新的婚姻登记办法规定,当事人当天就可以拿到离婚证。社会对离过婚的人的看法也有变化。大家觉得离了婚的人也工作得挺好的,与人相处也挺好的啊!大家越来越理解离婚了。离婚虽然受到孩子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没有宗教方面的制约。随着社会容忍度的提高和办理手续的方便,离婚率还会继续增长。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的离婚率近年提高了许多。现在是有50%左右的人离过婚。在传统上,婚姻被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样高的离婚率让许多人感到担忧。离婚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家庭、经济状况和职业都影响离婚决定。离婚的原因包括:产生了克服不了的、没有办法缩短的差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外遇也是一个原因。家庭暴力也很可能产生离婚决定。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可能双方还是很相爱,但是觉得当初就不应该结婚。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几乎没有人说他们的父母离过婚。三四十年前,人们觉得离婚是不健康、不道德的做法。至今,天主教仍然认为离婚是不道德的,无论你的家庭状况如何,离婚都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美国社会的容忍程度提高了许多。人们再不会拿离婚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了。里根总统就是离过婚的。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独身的生活状态现在获得了社会的重新认识。以前,传统的生活价值观认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成家、生孩子。在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美国人很年轻就会结婚。女孩在21岁,男孩在23岁时就结婚了。到了70年代,结婚的平均年龄晚到了24岁和25岁。现在,过了30岁结婚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普遍想法是,早晚会结婚的,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过程。少数人的想法是不一定结婚啊!这反映了美国最近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前,美国的家庭模式是女孩出嫁后变成家庭主妇。但是,在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力量急剧增长以后,她们认为不一定要结婚,不必为了经济原因而结婚。这种看法导致一种可能情况,那就是:如果不是为了经济原因和创造传统家庭,则可以一个人过日子。在以前,这种生活方式会受到批评。但是现在,美国的社会已经成熟到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虽然一个人独身的生活方式并不普遍,但是社会给予它的压力变小了。但是,美国人最根本的看法是:到了一定程度都要结婚,创造一个传统家庭。美国人骨子里的追求就是这样的。 袁岳(Victor Yuan): 中国的单身和独身现象都在增加。开始,这与行政系统推行的晚婚晚育政策有关。后来,出现了自愿晚婚和独身群体。最重要的独身群体是高级白领,特别是女性。在结婚选择上,有个“ABC男女”的说法。男性喜欢选择低一档的女性,女性则选择高自己一档的。结果A男选B女,B男选C女。最后,A女和C男都成了问题。独身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是一种过渡状态。许多人都是单身,但单身说起来像是找不着情侣,显得不好。独身是一种等待的过程,是一个体面的社会说辞。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人发现独身有相对更多的好处,如比较自由等。对于婚姻以外的性,以前问题很大,现在婚姻和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即使独身也可以得到性体验。社会对独身的容忍成为了可能。有些独身群体用现实证明了自己活得更好。有些独身的人看到那些结婚、离婚、离过两次婚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出现了单身女子俱乐部、“北大荒俱乐部”——北京大龄荒废女青年俱乐部,意思是找不到满意的男士做伴侣,于是一直荒废着自己。这表明个人的选择增加了,社会的容忍空间增加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身的方式反映出他们对婚姻的疑惑和失望。  '返回目录'  
“二奶”这个词美国是没有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婚外恋在美国是存在的,但“二奶”这个词是没有的。“二奶”的出现可能与中国的文化及社会环境有关系。据调查,30%左右已婚的人都曾经有过外遇。结婚以后,身边可能又出现了你真正喜欢的人;或者可能觉得婚姻有点儿乏味,想要调剂一下。在这些情况下都会产生婚外恋。这是否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呢?我还没有感觉到是。美国人把忠于婚姻看得很重。这也反映了一种宗教的色彩,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反对婚外恋的。虽然美国社会在发展,但美国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没有大的变化:不太喜欢,也不接受。美国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光彩的,是对不起对方的。 最近一些年来,不断有很受尊重的美国人,比如政治家、演员和体育明星等,出现婚外恋这样的事情。美国人变得不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时那么反感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婚外恋是对不起对方的;第二反应是,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不用过问太多。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婚外情人有多种形态。但有婚外情的男性一般并不想替代原有的婚姻关系,都是女性忍受不了才提出离婚的。男性更倾向通过包二奶、三奶来处理婚姻外的情感关系。现在,在婚外情的发展中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强的互补性。比如,年纪大的男性和年轻漂亮的女性在一起,就是经济资源和情趣的互补;二是公共人物在婚外恋上树立了一种变了味的道德示范,使婚外恋成为了一种显示成就和身份的方式。贪官加情人,是一种典型的、负面的社会交往模式。我预计,今后在中国社会中的婚外情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返回目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性服务非法但广泛存在
袁岳(Victor Yuan): 性服务是一个很庞大的地下经济产业。性服务场所存在小姐群体和坐台小姐群体。性服务是非法的,但广泛存在着。这是因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需要。寻求性服务的人群主要包括在外出差的商业人士(销售人员占很大一部分)、出租车司机和公务员等。中国的性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是自愿的。80%是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年龄在17岁~25岁。 她们从事性服务的原因之一是收益相对较高。在四五年时间里,多的可以积累出五六十万元。有了这笔钱,她就可以回到家乡做自己想做的正经生意,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种经济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而言,一个农村进城的女孩从事性服务与能够找到的其他工作相比,不那么辛苦。 性工作者的一个危险是不使用安全套,从而导致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顾客的要求,这使她们和更多的人暴露在高感染率的危险之下。我和我的同事与欧洲前景集团合作,专门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零点新能量》丛书中的第一本书是《走进风月:地下性工作者调查》,其中第一次基于大规模的定量调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每个州都有权制定法律,以决定性服务是否合法。性服务产业规模很大,但商业化的性服务在美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是不合法的。只有少数地区是合法的,比如拉斯维加斯。什么样的男人要求这种服务呢?主要是单身、没有固定性伙伴、出差在外、或者已婚但想要寻求刺激的男人。 当妓女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但最近几年,社会的态度有了转变。人们认为是经济原因迫使女性做了妓女,而不是道德上的选择使她做了妓女。性服务引起的性病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在任何国家里,妓女基本上都是弱势群体。妓女在工作中遭到暴力,也是一个问题。绝大部分性服务参与者是自愿的。但在美国,还是有许多女性组织认为应该用各种方式避免女性选择性服务行业。  '返回目录'  
同性恋知识传播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30年以来,美国人观点发生改变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对同性恋生活方式的容忍和接受。这反映在了电影和电视等媒体中。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不但是中立的,而且是积极的。同性恋是否有权结婚?这是最近一直在进行的一个辩论。最近,我参加了《北京青年报》网上的讨论,也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在这次网上讨论中,有两位中国专家的观点与美国的主流观点是一样的。就是说,对同性婚姻是不赞同的,但应该为同性恋者提供与其他人相同的权利。在美国,已有两三个州将civil union(公民联合)合法化了,这相当于同性婚姻,只是不以“婚姻”命名。除了这些州之外,麻省的最高法院在2004年2月初决定允许同性伙伴结婚。这意味着两个同性恋者可以在一起生活,在医疗支持、继承财产权方面享有与其他美国家庭一样的权利。这反映社会的容忍度提高了。但是,大部分美国人仍不支持同性婚姻。同性恋在美国受重视的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在美国政治圈子中,包括国会里都有人在为同性恋呼吁和做工作。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人们认为同性恋不正常。有专家估计,中国有5%的人表现出了同性恋倾向。许多同性恋者接受了异性婚姻的安排。由于没有获得正常同性沟通的支持和知识,他们产生了一些不当行为,使艾滋病的传播比率在他们中相对很高。 社会对同性恋的否定是公开的。以前,同性恋以流氓罪论处。1994年,公安部门第一次正式提出,如果同性恋不对其他人构成威胁和影响,则不应该以违法犯罪处理。以后,基于一些关注同性恋的卫生组织和专家的努力,出现了个别的同性恋俱乐部、网站和杂志。这促进了同性恋知识的传播,表达了更人性的关怀。总的来说,同性恋问题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上升到政策层面的关注。  '返回目录'  
美国每年有几百部###问世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每年大概都有好几百部新的成人电影问世。我第一次看这种电影是在高中时,大概高一吧,当时十四五岁,有一次去一个同学家里玩。他比我大两三岁。那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吃比萨、看电视。在他父母睡觉后,我们几个人就一起看他搞到的一盘录像带。看了之后觉得收获很大,很有意思。而且,这是合法的、公开的。可以从许多地方租录像带和光盘。在成人电影店也可以找到,在一般的店里也会有专门的成人影碟卖。但是法律规定,18岁以上的人才可以租和买。 袁岳(Victor Yuan): 那么你们看那种带子的时候不到18岁啊?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虽然我不到18岁,但租那带子的人当时已经满18岁。我还有一次看三级片的经历,也是在高中时的。有一次,几个同学到我家玩。晚上,我们看一盘带子。恰好,我父亲忘带了一样东西,到客厅里来。当时,我的同学反应非常快,我现在都难忘。他以很快的速度说:“大为,我要去卫生间,你可不可以先停一下电视。”我非常感谢他。(笑)但愿我父亲没听到我们这段话。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说,与父母住在一起,不容易有机会看三级片。 袁岳(Victor Yuan): 我上大学时第一次看到三级片。因为我读的是政法学院,以后要参加扫黄工作,所以要先观摩什么是黄片。我们很想知道,但又装出不在乎的样子。后来,真的发现那片子非常令人surprise(惊奇)。我们发现女同学把前排位置都占了。我们在后面,看得不是很清楚。我就想,哦,原来女同学也对这东西很感兴趣。现在,三级片在中国不允许正式发行,但是能够找到非法的光盘。走在某些路段,偶尔会有人问你,要不要A片,就是adult(成人片)的意思。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得到。如果从境外带三级片回来被发现,就会当场被扣。前一段时间有条新闻,说一对夫妇看三级片被抓了。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也注意到了。后来他们起诉了,结果判他们有理。 袁岳(Victor Yuan): 对。现在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成人片开放的问题。广电总局前段时间也谈到建立影片分级制度。成人 片有两个功用,一是改善性生活,二是传播新的性知识。但是另一个重要问题涉及青少年保护的问题。 我预计一段时间之后,成人片会被接受。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有没有在中国大陆制作的成人片? 袁岳(Victor Yuan): 公开发行的成人片应该没有,有一部分是作为新婚生活教材的,是大陆制作的,但是被一些录像厅用作三级片来播放。有一次,我就看到一部新婚生活教材的影片在播放,许多民工在把它当作三级片看。  '返回目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抓住小皇帝就抓住了家庭的钱包
袁岳(Victor Yuan): 小皇帝的产生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城市里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一胎,农村实际允许生二胎,因此家里一般只有一个孩子。过去的观念是多子多福。但孩子多了,父母对每一个就不那么重视了。像我们家,有12个孩子。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于是他变得稀缺了。养这个孩子,就像养熊猫一样了。男孩和女孩都会因为稀少而变得珍贵。现在,孩子每年压岁钱的增长率是20%,超过了一些地方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 孩子在家中的发言权增大了,管的事情增多了。去哪里玩?妈妈穿什么衣服好看?吃什么?孩子都有发言权。孩子管着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另外,孩子做错事了也不受惩罚。相比而言,老一代人的地位降低了,孩子的地位上升了。正因为出现这种变化,厂家或其他服务机构开始明白,在中国,抓住小皇帝就算抓住了父母,就算抓住了家庭的钱包。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没有这种说法,但“宠爱孩子”的概念也存在,存在的时间与美国一样长。在表现形式上,“宠爱孩子”体现在孩子要玩具父母基本上都会给买;他要参加的娱乐节目,一般都会带他去。美国的普通家庭平均生18个孩子,许多中产阶级家庭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不是很多。小皇帝现象不像在中国那么普遍。 父母的出发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宠他,但也知道这样不好。刚才,你提到小皇帝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发言权增大。但孩子在美国家庭中的发言权本来就比较大。没宠坏他的时候,他的发言权就是那么大。比如,要去吃饭,父母很可能问5岁的孩子想去哪里;如果他想吃比萨,而妈妈想吃中国菜,那么他们会进行谈判。这是中美家庭养育孩子方法的根本不同——孩子的意见更受尊重。 袁岳(Victor Yuan): 我想,区别在于,美国是一种成人与儿童划定边界,各自尊重的模式。而在中国,以前是成人把小孩不当独立的人看,总觉得孩子是不健全的,因而不需要受到尊重。而现在则是过于容忍孩子权利的扩张。成人在孩子的进攻面前束手无策。  '返回目录'  
老人受关注程度有所减少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人认为尊重老人是很重要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美国家庭经常是三四代同堂。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尊重老人的传统是没有改变的。一个年轻人觉得可以从老年人丰富的经历中学到许多东西。在美国,年轻人见到年长的人会称“先生”或“女士”。而对一般人是直呼其名字的。称“先生”和“女士”就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另外,社会慈善机构把重点放在对老人的照顾上。年纪大、住在养老院的人有时会感到孤独,会有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吃饭,给他们念报纸等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以前有影响力的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政治家、首席执行官和媒体领袖等职位通常只有年纪大的人来担任。现在出现了许多职位很高的年轻人,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办人。 袁岳(Victor Yuan): 我注意到,在美国,老人被称为senior citizen(高级公民)。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是社会主流的一部分,而且是很积极的选民。老人还能开车,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我爸爸已经81岁了,还在开车,去学校学电脑。 袁岳(Victor Yuan): 在中国,尊重老人有许多表现。比如,坐车时不给老人让座被看作很没礼貌。有一些俗语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表示老人的经验很丰富,应该尊重。老人代表长辈,比我们的辈分高。这是一种家族理念。人们不是用“先生”或“女士”来表现尊重,而是用“刘爷爷”和“王奶奶”等称呼来表示亲密和尊重。 现在,在老人与孩子的关系中存在着有所疏远的现象。重要的原因是社会流动导致年轻人到更远的地方找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压力大,更忙了。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外面,留给父母和祖父母的时间更少了。从家庭形式来说,传统的三四代同堂家庭已经非常少了。更多的是以小家庭为核心,老人受到照顾和关注的程度与以前相比有所减少。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意味着双方共有4个父母以及更多的祖辈,分配给老人的时间就相应减少了。由于年轻人在收集信息和财务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比老人更强,因此老人的影响力降低了。大家在媒体上也很少听到老人的声音了。只是在少数家庭中,老人帮助照顾孩子,才形成帮助,但是那也可能有功利的目的。将来,中国的老人可能会需要许多养老机构以及养老金等帮助才能保障生活。  '返回目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对代沟的疏导不够
袁岳(Victor Yuan): 现在的代沟周期缩短了。每隔三五年,人们的看法都会改变。我爷爷和我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父母和大哥大姐有代沟,大哥大姐和四哥四姐之间也有代沟。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不同,代际沟通模式不同。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代沟增加了,代沟的总量增加了。 代沟的表现有四个方面。第一,家庭成员拥有的信息量不一样。越是年轻人,获得的信息量就越大、越杂,思想越多元化。第二,新一代的权威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自然地接受权威。第三,新一代艰苦奋斗的传统以及细水长流的观念很薄弱,年轻人相信应该更多地花钱、追求更多的享受。第四,中国新一代的反叛程度比西方社会表现还要严重。从现有的教育渠道看,今天的代沟不明显,它主要表现在非正式社会关系领域,比如伙伴关系、网友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一个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但他还有不为人知的其他方面。一方面,这说明了他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说明大家通过沟通达到共识的机制不够强,这导致了在正式沟通中代沟被隐藏起来。一个学生不敢在老师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被看作坏学生。中国社会的代沟广泛存在,与过去相比更多了,但对它的解决和疏导不够,这是引发社会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也存在代沟,而且情况一直如此。在美国,代沟还是一代和另一代的区别。我和父母的代沟与我和一个比我小10岁的人的代沟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由你长大的时候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因素决定的。看法不同的周期缩短,在美国不被称作代沟,而被看作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我的看法可能与比我小5岁的人不一样,但不一定算是代沟。谈到代沟,第一个问题是,你在什么时候和什么背景下长大。现在的信息量比以前多,媒体的内容和媒体对儿童的影响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结果,上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长大的人所看的电影和电视就不一样。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可能在看电影、看电视和听音乐方面与其他年龄的人在品味上有所不同。年纪越大,对新技术产生的舒服感越低,价值观也会有不同。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比他们的上世纪60年代长大的父母稍微保守一些,这是一种逆转。在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美国聚积的财富是前所未有的,现在的年轻人是在这种空前富裕下长大的,所以年轻人对物质的看法更务实、更成熟。代沟的存在不可避免,但是在美国,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和年纪大的人更不容易沟通了,沟通还不是一个大问题。  '返回目录'  
邻里关系比以前疏远了
袁岳(Victor Yuan): 邻居,北京人以前将其称为“街坊”,在我的老家江苏叫“邻舍”。邻里关系是传统关系中很近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如果邻里关系好,你会觉得城市生活比较安全、生活有趣、有保证,“守望相助,葱酱相借”。邻里关系起着互相帮助、一起娱乐的作用。过去,社会流动性不像现在这么大,邻里关系作用很重要,互助的特点也很突出。 现在,邻里关系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一个是社区构成发生了变化,新的社区主要由陌生人构成,邻里关系变成了地理上靠近的关系。但实际情况是人们之间不认识,心理上不亲切,互动也不多。在城市里建设新的社区时,注意的是让人住进去,而没有考虑如何真正地让人们融合在一起。老社区里也住进了许多外地人,如民工和京漂一族等。他们进入社区后变成了陌生群体,没有太强的动力和热情与社区里的其他群体进行交往。这些因素使邻里关系变得更加疏远了。我认为,在中国的社区建设里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社会工作。应该增加社区的公共服务空间,如公共图书馆、社区俱乐部、义务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娱活动等。新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房地产的建设,更应该重视社区关系的建设。让社区活跃分子真正地表现自己,让大家认识自己,代表社区意见,发展社区关系。 我们知道,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农村在经济发展上的收益不如城市,但是在心理层面上,农村居民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总体水平要高于城市居民。其中一项提高满意度的重要贡献因素是社区人际关系的融洽度。这种相对密切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源在有限条件下的调剂需要。许多去农村旅游的城里人深受农村那种诚恳热情气氛的感染。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传统上,大部分美国人是住别墅的。邻居就是住在你隔壁房子里的朋友。这种关系在历史上就很重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这些邻居对你很重要。如果你在一个小城镇居住,许多时候都会集体从事一项工作,如盖房子和做农活等,这时,邻居会帮你。现在的邻居变成了在一起娱乐的好朋友。传统的画面是,五六十年代家庭主妇走到隔壁向邻居的主妇借白糖。现在,你的割草机坏了,也需要找邻居借。这种互相借东西的友好场面是很普遍的。在我的三个姐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的经济条件稍低于平均水平。我妈说我们家是社区里最后一个买彩电的家庭。到了感恩节,如果想看“第五大道大游行”那种节目,最好是有彩电,于是父母就把三个姐姐送到邻居家看彩电。现在,美国社会流动性增加了许多,固定在一个地方住一辈子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必然影响你和邻居的关系。社区的意识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