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状元制造法则(节选)-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受罪受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受累,经常是替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给安排得无比周到;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犯错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误,在问题面前经常是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既然家长把一切都替孩子想到了、做到了。那么孩子会认为: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反正有爹妈替自己操心呢;或是认为:自己操心半天没有用,最后还得听爹妈的———总之一句话,孩子把自己的事情没有当成自己的事情:想花钱了找爹妈、家务劳动找爹妈、遇到问题找爹妈———在生活中,孩子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一切都要由父母为他负责任,如此下去,孩子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
台湾著名学者孙观汉先生曾说:“中国传统的教导是这样教育学生的:理想的读书人,一生与书为伴,手不释卷,动手的事情是下等人做的。”由于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才忽略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有调查表明,有高达%的父母在孩子的课余时间给孩子布置作业,这无疑使孩子在完成学校作业之后,又由父母人为地增加了做家庭作业的时间,这自然就使孩子“没时间负责任”。父母总是怀疑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其实,10岁-15岁的中小学生,已经完全具备从事简单或是处理自己事情的能力。
有些父母单纯地把孩子从事家务劳动看成是时间和体力的付出,而没有充分认识家务劳动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可不能让孩子做家务,趁这个机会,让他多学点知识。”是不少父母的想法。父母因而包揽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很多事情,以至使自己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做家务,没有了与孩子共同从事家务劳动的愉悦和在劳动中对孩子的了解和训练的可能。
偏颇的家庭教育不仅消解了有限的学校劳动教育效果,而且还不自觉地铸就了孩子不爱劳动的习惯,不珍惜劳动成果;使很多孩子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心。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造成孩子劳动上的依赖。
“责”和“权”是密切相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他也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只有把一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他才能对这件事情负责。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前提是:让孩子独立完成,多让孩子当“主人”,让孩子逐步做自己的事情,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方法。
家长要注意,在让孩子自由选择做他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也要把责任给他:孩子有玩游戏的自由,更有把学习搞好的责任;有上网的自由,更有避免受到网络垃圾毒害的责任;有花钱的自由,更有学会“挣钱本领”的责任。孩子只有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成为真正的有责任心的人。平时,家长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第一,孩子必须做好自己的事(学习以及适合自己年龄的家务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而让家长做了,自己也要明白:是自己失职,要有愧疚感,要感谢家长。
第二,努力做好家中公共的事,别人的事帮着做。大处着眼,只要是家中的事,就有自己的责任,尽管分工不是自己管,但集体责任中有自己的一份。
第三,敢做敢当,要让孩子懂得: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自己既然做错了事,就应该勇于面对,勇于承担责任。而且无论好坏,都必须由自己承担,不要养成推诿的不良习惯(推诿即遇事不是把责任放在第一,而是把虚荣心放在第一);正视其产生的后果。并引以为戒,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负责任的第二大乐趣(4)
第四,教育孩子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同时家长要当好孩子的榜样。
第五,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做到三个“从小到大”:年龄从小到大;事情从小到大;担负的责任从小到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状元档案
姓名:傅勤
年龄:22
专业:环境工程
特长爱好:唱歌、旅游、设计
籍贯:四川
高考成绩:数学满分状元。
座右铭: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txt小说上传分享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任振蓉
年龄:48
教育程度:大学
职业:公务员
特长爱好:烹饪
记者: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
母亲:多数的父母尝试“教”孩子责任感,所用的方式都是奖励、警告、惩罚、贿赂等,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责任感是无法教会的,孩子的责任感是日常生活中,在父母的配合下,通过做事才学会有责任感的。我们从孩子懂事起,就让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她入学后,我常让她帮家里或是邻居代取信件、报纸,完成学校老师委托的任务。在学校里,她担任着学习委员。我觉得让她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肯定的评价,在产生满足和愉快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起强烈的责任感。孩子有了责任感,才能对自己对别人有责任心。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傅国军
年龄:50
教育程度:大学
职业:机关干部
特长爱好:锻炼
记者:傅先生,请谈谈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秘诀?
父亲:谈不上秘诀,只能算经验。一般来说,孩子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事物产生喜爱开始的,表现为他对所敬爱的人交给的任务有责任感,而对其他人交给的同样任务没有责任感;对他爱做的事有责任感,对他不爱做的事没有责任感。这些表现以后发展为对自己说过的话,对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负责,对同伴、对集体负责。到青少年时期能形成更抽象、更概括的责任心,对单位、对国家和人们的负责。从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我发现,初次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应该针对他的兴趣来培养。我的孩子喜欢设计,她上高二时我们买了一套新房,于是,装修房子的事交给她了,她上建材市场买材料。在别人看来,她把很多的时间都用在了“杂事”上,担心影响她的高考,事实证明,并不是那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负责任的第三大乐趣(1)
———学习兴趣,来自责任心
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会或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人对自己的言行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例如,实现了承诺、完成了任务时感到满意,心安理得;客观原因没能完成任务,感到遗憾;主观原因未尽到责任时,感到内疚、不安。我觉得,责任感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竞争会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的性格,缺乏竞争意识和责任。如何使在校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领导也强调:要增强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不难想像,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数学高考状元傅勤在谈到学数学的兴趣时,说道:
我和不少喜欢理科的人不同,小时候不怎么喜欢理科,甚至也不太喜欢数学和英语,小学考进市重点初中的那一年,因为不用考英语,文笔不错的我才有幸考上,英语是进了初中后从ABC学起的。我喜欢学校那种有点散漫而又比较活的学习氛围,所以从初一到高二都是轻松度过的。
我上中学后,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成绩,在他们看来,只要我对学习有兴趣,肯用功就够了。但是,对于我平时的为人处世,我是一点不敢马虎。比如我承诺给亲戚同学要办的事情,父母都要认真过问我,听到我那句“已经把事情给某某办妥了”的话才放心。后来我才明白,一个人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就要对某些事物负责。因为责任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来培养。
记得上中学时,我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提出要报奥数班。当时奥数班每周六和周日都要去上课,父母不赞成我报这些班级,并不是嫌学费昂贵,我家经济条件是能承担的。而是他们觉得学好书本上的就行了,还说上中学后课程增多了,过多的参加学习班怕让我感到有压力。当时妈妈对我说,要是你执意上奥数班,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一定要对自己的时间负责,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我说妈妈你放心吧,我早就安排好了,已经取消了每周六下午的体育锻炼,把骑自行车学奥数当作锻炼身体。后来,我果然学得不错,曾三次参加全国奥数比赛,分别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我们学校提倡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学习是一种享受,我因此受到影响,用功程度渐长,成绩也从高一的前20名到高二的前10名,高三时开始用功,一下子就到了前几名。我觉得要想学好,一定要对所学科目感兴趣,还有一点是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下课后思考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会为一道题坐一两个小时,高三时学习比较紧张,有时也会到凌晨两点才睡。
怎样才能既保证学习质量又保证身体健康呢?我自有妙方,虽然体重挺轻,但我还想更苗条些,于是每天铁定跳绳500下,既减肥又锻炼。科学的学习方法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成绩提高,一模、二模、三模、四模,我的分数一次比一次更高,高考时碰上数学难题,别人不会做,但一向喜欢把题目想得更深入的我并不担心,所以我数学才考了满分。嘻嘻,我不是不谦虚,说的确实是实情。
由于父母放手让傅勤来做她喜欢的事情,才锻炼了她做事负责任的态度。
兴趣不但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放手让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更容易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在我们采访的20多位高考状元家长当中,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有责任心的孩子更会学习。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好从他感兴趣的事情做起。傅勤的父亲说:
我的女儿爱唱歌,中学六年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的班主任和同学说,她把这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对每一项她做的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女儿特别喜欢设计,我鼓励她说,你有这么好的设计才华,把你的小天地也设计一下嘛。她十分高兴,几年来,她一直独自收拾自己的房间,并且展现得淋漓尽致。沿着玻璃台阶上到阁楼,就是她的小天地,墨绿色的地板,柔和的布艺沙发,满墙的生活照片,随意放在地上的床垫,无不显示她的艺术天分,而这一切都是她亲手设计的,就连所需的装饰材料也是自己去市场购买的。
孩子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负责,我们也很尊重她,所有主意都让她自己拿。只有这样,才让她养成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性格。
状元刘磊的父亲说:有许多家庭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造成各种不良后果。例如孩子的任性、自私、冷漠、自暴自弃、意志薄弱等不良习惯,都与缺乏责任感有关;而在孩子身上产生的压抑、自卑、消沉、自我封闭、过度敏感等消极状态,又都可能与父母在孩子身上滥用责任感有关。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以下两点去做:
负责任的第三大乐趣(2)
第一,要尽量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先锻炼他的独立做事的能力,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比如孩子的衣服脏了就让他自己洗;孩子的作业自己完成,不需要父母来提醒,这样容易让他们产生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负责的心理。我们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自己的衣服自己来洗,自己的作业自己来完成。
第二,把树立孩子的责任感同他的某方面兴趣结合起来。孩子往往对有兴趣的事物不会缺乏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要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步一步加强。没有能力而非要去对某些事物负责,这是滥用责任感,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孩子从小喜欢维修各种电器,所以,在家庭中,如果灯泡坏了或是家里的表坏了,我们都要先让他来做,每次总能很好地完成。
陈三鉴的母亲说:孩子有了兴趣,才会有责任心,比如说成绩吧。我觉得,平时的学习成绩才是最好的保障,自身起决定性的作用,你逼他学和他自觉要学是不一样的。逼他学会让他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他自己学他觉得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在父母的手心里,孩子是无法了解自己,更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触摸周围的世界。在父母的视线里,如同在树阴下,孩子看不清自己的真实形象和在阳光下的影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高度和能力。
范锦鹏的父亲在采访时多次提到责任感,他说:我觉得在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培养他的责任感是最好的。记得我家以前春节家里贴春联,都是让别人代写。后来孩子上了初中,喜欢上了书法,想尝试一下写春联,可是毛笔字看着挺简单,实际上写起来却和钢笔字差异很大,所以孩子那年的对联写的很难看,但我们还是把它张贴起来,算是对孩子勇气的一种奖赏。
从此以后,孩子把春节家里写对联当作自己的责任,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毛笔字练好,仅仅一年的时间,第二年春节的时候孩子的毛笔字已经博得了村里老先生的喝彩!而且他还顺便练就了一手绝活,左右手都可以毛笔字,而且两个手写的毛笔字都很漂亮,至今仍是他的一项财富。
父母必须把孩子的自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创新精神依赖于人们的自主意识,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的人,不会有什么创造。因此,创新精神呼唤人们的自主意识,但这种自主意识,应该和他的责任心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他人和对家庭的责任。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自主意识,必然会导致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同样,没有自主意识的社会责任感,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责任,是随波逐流的责任,最后只能造成既无意识也没有责任。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群体出现的时候,这个问题也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使二者达到统一。
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是成正比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动力很大部分来自学习兴趣,对学的东西感兴趣,学习就积极主动;不喜欢则千方百计地逃避,即使被家长“看押”着学习,也是敷衍了事,成绩当然不会好。而学习兴趣则来自高度的责任心。孩子一旦对某种事情有了责任,就会努力去做好它,在做的过程中,就有了动力和兴趣。所以,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提高其责任心上下工夫。
父母多的是生活阅历,而孩子学的知识面较广,家长要多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讲一讲成年人所面对的一些琐事,工作的困惑,使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产生为家庭、父母分担忧虑的愿望,这种责任感的产生会让他们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角色,知道自己现在的责任是学习,只有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好,才对得起父母和自己。
梅朝耀点评
平凡人之伟大,是他们在对待任何一件小事时都具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印度的普列姆昌德说: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古往今来,有多少成功名人,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看得像自己的生命那么重要。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才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开得万般灿烂。同样的道理,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必须具备责任心。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尽量做到多指导,少批评。作家刘墉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培养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所以家长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沟通和同意,让他理解自己负责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的父母更加看重的是孩子的书本学习,缺乏生活上的正确引导,只注意孩子物质的奖励,而忽视艰苦教育,因此中国的学生无法自然地对劳动产生一种新的体验:劳动是本分、劳动是责任、劳动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劳动增强了自理能力……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王室御前顾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著明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史大师及国际联合会科学院的总顾问。当年,他父亲对他的家庭教育就是责任心培养法。在生活中,父亲从不纵容娇惯他,而是让他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并在各种活动中让他经受锻炼,借此培养其责任心。在父亲的教导下,李约瑟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负责任的第三大乐趣(3)
一个人的责任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自我责任感,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充满自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理智而积极的生活;家庭责任感,在家孝敬父母,热爱幼小,为了家庭的幸福,能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集体责任感,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诚信待人。责任感可以从小培养,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父母要从以下两点去做:
第一,父母应为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社会行为的楷模。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父母在家庭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
对任何人来说,能做好的事而不去做,那是缺乏责任感;同样,对尽自己的全力做不到的事而硬要去负责,则是滥用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反省自己,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家长经常对人吹牛、夸海口,而不去实现自己的诺言,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悄悄模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自己说的话也不承担责任。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也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和自主精神。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注意到三点:①要同培养孩子做事的兴趣结合起来;②要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统一起来,做到量力而行;③要信任孩子、指导孩子、帮助孩子(不是代替),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是独立的,是自主的。自主首先是承担责任,随着孩子自主性的曾强,其责任感也会越来越强。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成长需要三种爱的沟通
身体健康,心理更要健康———
远大志向属于身心健康的孩子
多“听听”青春期孩子的心里话———
与孩子愉快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
尊重孩子那段青涩美好的“恋情”
状元档案
姓名:陈三鉴
年龄:19
专业:工程物理
特长爱好:运动、读书(尤其喜爱军事、政治、历史和物理方面的书)
籍贯: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原户籍所在地)
高考成绩: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
座右铭:没有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王培珍
年龄:44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国家公务员
特长爱好:无
记者:孩子上中学后,您是怎么和他进行沟通的?
母亲:我们之间很容易沟通,相互能理解。我从来不把他当小孩,工作上也一样。有一次他没犯错,我对他发了火,他也很乖,说妈妈今天你不应该发火,我说是的,因为工作上的事不顺心,听了后他还过来帮我做事,那时候他很小,我非常感动。前不久(2006年夏天),我打电话给他,我说:平时忙起来有时就忘了你,可今天非常想你。他说你这是情绪化表现,我马上就平静下来,以后再有那种反应时,只要一想起儿子说的话,就很快能静下来,所以和孩子交朋友是很幸福的。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1)
姓名:陈劲松
年龄:46
教育程度:大学本科
职业:公司职员、体育舞蹈运动员、青少年体育舞蹈教育家
特长爱好:体育舞蹈、唱歌、写文章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父亲:孩子在思想情感深处对你有尊敬,有认同,有依恋,您的家庭教育便成功了一大半。如果把孩子教得不想理你了,你便失去了教育对象,你的家庭教育就失败了。至于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标准,我最看重以下四点:(1)自控能力;(2)健康心态;(3)进取精神;(4)拼搏意志。
记者:你认为对于教育孩子来说,什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什么?
父亲:健康的心态。其中以宽容心、同情心、爱心为其核心,而“爱心”又是其核心的核心。只有爱他人,爱众人,爱祖国,爱人类的人,才会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渴望,才会有高远的志向,才会有百折不挠之精神。
##身体健康,心理更要健康
———远大志向属于身心健康的孩子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罗曼·罗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竞争、人员素质的竞争日益激烈,青少年的教育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当代青少年,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读好一本书,上一所好大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并且读有所用的有志青年,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是社会对青少年的最高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对父母的最高要求。
目前,有一些明智的、有先见之明的父母们,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健康不只是指有强壮的外在身体,还必须有强健的内在身体素质,更需要有纯洁的心灵和宽阔的胸怀。体弱多病,自然称不上健康;身强体壮,但心胸狭窄,或者心底阴暗、精神猥琐、同样不能说是健康。只有体魄强健、身心俱佳的人才称得上健康。所以,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教育孩子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让他们树立自己的学习目的,了解自己人生的意义。
清华大学的陈三鉴,就是一位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青少年体育舞蹈教育家,母亲是有极高修养的知识分子。在教育孩子时,夫妇俩各有所长,陈三鉴用洋洋洒洒几千字来写父母对自己的影响,而且是字斟句酌,情真意切,是他发自内心地感言。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儿子眼中的母亲:
在我心目中,妈妈是一位人品极好、性格坚强、处事果断、为人豪爽的女性。作为母亲,她在很多方面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主要的还是在为人处事方面,从小我会在潜意识里模仿母亲接物待人的风格和原则,并从心灵深处接受她的教育。
为人方面,母亲从小对我要求一直很严,虽然她对我学习上的要求也很严格,但客观的说,母亲是始终如一的把人品教育放在第一位的。小时候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母亲的一句话:“考试考零分都不要紧,你可以不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具体地说,母亲强调为人一定要诚实守信、有爱心。在我印象中,母亲一向是非常守信用的,答应了别人几点钟要做什么事,一分钟也不会晚,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始终恪守这一原则。母亲还非常重视培养爱心,这方面我有深刻的记忆。小时候,我有时得到了好吃的好玩的就不太愿意与表弟表妹分享,妈妈发现了这一不好的苗头后,非常严厉的批评了我,然后给我讲道理,教育我对兄弟姐妹一定要有爱心,要习惯与人分享。从那以后,我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自私,一定要有一颗爱他人的心。长大以后,读了很多书,也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习惯与人分享不仅仅是好的品格,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心态。特别是上大学,参加了团队活动多了,更是将这种大气开朗的心态深深的印入了心灵。现在回想起儿时的那些小自私,感觉是那么可笑。当然,我必须承认,正是由于母亲在我小时候及时的对我进行了教育,才没有让不好的习惯继续滋长下去,从而为我以后自觉的培养良好的人格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处事方面,母亲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她那种积极进取、处事果决的风格,这是她令我钦佩的一点。母亲虽然是女性,但我从小就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对男性来说都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那就是面对风险沉着冷静,在困难面前敢于积极进取,在复杂的形势下能够迅速做出决策。这对我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听话,但是所有听话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胆子小,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形势下,往往就会偏于保守。在这个竞争激烈、环境多变的时代,这对于我的发展是不利的。幸好我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超越常人的勇气和胆略,在紧要关头,她总能“逼你成功”。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三时,我只一心想着准备考试,妈妈在网上查到清华当年有少量自主招生的名额,她打电话给我,由于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高三冲刺的阶段,我有些犹豫,关键时刻,她给我很大的鼓励,强烈建议我去试一试,她的决心和勇气深深的感染了我。我通过初审后赴北京进行笔试面试时,妈妈全程陪同,最终我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应该说在清华园的那三天,我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全面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2)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慢慢培养起自己面对机会和风险的积极态度和决策能力,现在再遇到重要的机会,我已经不需要母亲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