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佛家训-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今天没有
什么不同呀!”小孩说:“妈妈今天没有生气。”
⊙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农场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农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
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比得很好的。”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培养
农作物,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
管?怎么那样耐用?” 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
厂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蚌说:“你那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一起
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
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发现它已被车子碾碎在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子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让他们每天擦
拭保持光亮。一天两天过去了,上帝再没露面,那些小孩就不再擦拭烛台.有
一天上帝突然造访,几乎每个人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小孩,
大家都叫他“笨笨”,即使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
了天使。
⊙原来成为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做事就可以了。
有只小猪,向神请求做他的门徒,神欣然答应。刚好有一头小牛由泥
沼里爬出来,浑身都是泥泞。神对小猪说:“去帮他洗洗身子吧!”小猪诧
异地答道:“我是神的门徒,怎么能去侍候脏兮兮的小牛呢?”神说:“你
不去侍候别人,别人怎么会知道你是我的门徒?”
⊙原来要变成神很简单,只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
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
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
编后语:
生活里的种种不顺心,并非因为有多少重要的大事没有做好,而仅仅
是因为我们没去留意那些最简单的小事情。
让生活变得好一些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做一点点事就行了;让生活变
得很糟糕,也是很简单的,只是按相反的思路做一点点事就行了。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一点点让生活变得快乐的事情?
人生四句话
一位16 岁的少年去后拜访一位老人。
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
人呢?”
老人笑着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实属难得。我送给
你四句话吧。”
少年细心聆听老人的教诲。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
少年说:“在我痛苦忧伤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
轻了;当我欣喜得意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样,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
些。是不是这样?”
老人点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
的需要,并给予他人适当的帮助。”老人笑望着年轻人。
老人继续说:“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默默地思索着,然后抬头看着老人:“这句话是不是说,要充分尊
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很好,就是这样!”
老人接着说:“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
见年轻人似懂非懂,老人温和地说:“这句话理解起来也许太难,留着
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沉吟很久,说:“我想,它至少包含有这样的意思,那就是:我们
必须为自己负责。”
老人微笑,未置可否。
少年又问:“请问,这四句话怎样才能统一起来呢?”
老人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编后语:
把自己当成别人是豁达,把别人当成自己是宽容,把别人当成别人是
睿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彻悟。
生活永远有两个选择
杰里是一个永远充满快乐的人,他不仅自己生性乐观,并且善于激励
别人。他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他坚信:任何时候人都有两种选择,那
么你应该去选择积极的那一种。
一次,杰里遭人抢劫,腹部被三颗子弹击中,他住进了医院,很多人
都为他担心,可是不久他便痊愈了。同事们关切地问他:“中弹的时候.你
想些什么呢?”杰里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哈哈一笑:“在那一瞬间,我想到
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生,一个是选择死,而我选择了生,所以我认
定我去的那家医院,是全国最好的,那里的医疗技术更是一流的。”杰里喝
了点水继续说,“可是,他们在手术时,好像是把我看成一个垂死的人。我
向医生们做了个鬼脸,使劲地喊了起来:‘啊,我过敏呀!’当他们问我对
什么过敏时,我说:‘我对子弹过敏!还对冷漠过敏!’医生们都大笑起来,
我的手术顺利地做完了。”
一天,一个朋友问杰里:“我不明白,你怎么可能一直都保持积极乐观
呢?你是怎样做的呢?”杰里笑着回答说:“每天早晨醒来,我就对自己说:
杰里,今天你有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一个好心情,也可以选择一个坏
心情。而我选择了好心情;每当有坏事发生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受害者的
角色,也可以选择主宰者的角色,而我选择了后者;每当有人向我抱怨时,
我可以消极地听取抱怨,也可以给他们指出解除烦恼的方法,而我总是选
择主动帮助别人,向他们提出好的建议。生活永远是由两个选择构成的,
你要永远选择好的那一个。”
编后语:
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必然会拥有一个绚丽而热烈的内心世界,这个世
界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巨大无穷的精神力量。
生活看起来沉重而复杂,但将它简化为“两种选择”之后,一切都变
得轻松明了。
亿万富翁还抱怨什么
有一位生活在费城的年轻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逢人便吐苦
水:“我实在是太不幸啦!父母没有给我留下遗产,我没有别墅,没有小汽
车,甚至连到海边度一次假的钱都没有。”
一位老者对年轻人说:“我有办法让你很有钱,但必须用你所拥有的东
西来交换。你愿意吗?”
年轻人高兴地说:“我有什么东西值钱吗?如果有,你要什么我都愿意,
只要你能让我成为富翁。”
“我出50 万买你的一只手,你愿意吗?”
“啊?一只手?我舍不得手。我不愿意!”青年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那么,我用100 万买你的一条腿,可以吗?” 年轻人又坚决地摇了
摇头。
“一只眼睛呢?200 万?”年轻人恐怖地直摇头。
老者笑了:“你看,你现在至少已经拥有了350 万,只是暂时还不想要
这笔钱。年轻人,一个有手、有脚、有眼睛的人还怕没有钱吗?实际上,
凭你所有的一切,你已经就是一位亿万富翁。一位亿万富翁还有什么可抱
怨的呢?”
编后语:
听完老人的话,年轻人怔了片刻,羞愧地走了。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有了,如果我们不快乐,也许因为我们还缺少两
样东西:一个是自足,一个是自信。
金钱怎样考验我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伊曼,第一次把心
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为,尤其是对不确定条件下
的判断和决策行为提出了崭新的解释。
他发现,风险决策后的输赢结果对人而言是不对等的,减少100 元带
给人的痛苦,远远大于增加100 元带给人的愉快。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
最在乎的是他们已经得到的东西。
⊙我们是不是这样:收别人的钱时可以少收一角,给别人付钱时却不
愿多付一分。
⊙有钱的人很容易成为守财奴,没钱的人却并不幻想成为富翁。
⊙攒了10 天的100 元钱丢了,只痛苦一天。攒了10 年的100 元钱丢
了,要痛苦100 天。
⊙欠别人的钱一天,可能一天都心有不安。如果欠了一年又一年,则
可能永远心安理得。
⊙一个穷人可能会一辈子过着贫穷快乐的生活,而一个一夜之间变成
穷人的富翁则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
⊙没到手的钱很多人都不愿意伸手,到手的钱很多人都舍不得撒手。
⊙有人为了讨回自己的一元钱,甚至愿意花100 元钱去打官司,但没
有人愿意花100 元钱的成本,去赚别人的10l 元钱。
⊙有时,我们宁肯少挣100 元钱,也不愿与人吵吵嚷嚷。但有时,我
们为了少付10 元钱,却不惜与人斤斤计较.
⊙煮熟的鸭子飞了,有人可能要发疯。活鸭子从眼前飞过,人们却可
能无动于衷。
⊙在这个世界上,会省钱的人,总是比会赚钱的人多。
⊙如果没有那一笔钱,你可能不会觉得命运对你不公,如果失去那一
笔钱,你就会觉得命运总是与你过不去。
⊙你可能为此惊奇过:如果你有一张百元大钞,10 天后,你发现仍原
封不动地装在身上;如果你有100 元零钞,三天后,你发现竟在不知不觉
中花光了。
⊙有钱的人想的是拿一分钱赚一分钱,没钱的人只是想怎样将一分钱
掰成两半儿花。
⊙什么都没有的人看起来却像什么都有,什么都有的人看起来有多少
都不够。
⊙在消费环节,富人总是赊账,比如签单,而穷人总是付现钱。
⊙在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穷人,可能会对钱看得淡一些;同样,在
适当的时候,装成一个富人,则可能对钱看得清一点。
⊙到了手的才是钱.不到手的钱再多也只是一句承诺,或者一纸合同。
⊙在不同的钱面前,人与人不一样;在不同的人面前,钱与钱不一样。
编后语:
金钱的价值本来是人赋予的,但当它拥有了流通和交换的价值功能时,
就开始无情地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
看一看我们的生活,有多少时候,我们的快乐或痛苦、宁静和烦恼是
由我们自己做主?是金钱在每时每刻让我们流泪或欢笑。这到底是金钱的
可恶,还是人自己的可怜?
天堂的位置
在得克萨斯州的一所小学里,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经常向玛琳娜老师
询问天堂在哪里。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和求知欲望,玛琳娜老师请来了
莫迪神父。
莫迪神父首先在黑板中间画了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左边写着“天
堂”,右边写着“地狱”,然后对孩子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分别在‘天
堂’和‘地狱’下面写下与你们的想像或期望相符的内容。”
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这样呈现出来了:
花朵、欢笑、树木、天空、爱情、阳光、诗歌、春天、音乐……
在“地狱”这一边,孩子们写下了这样一些字眼:
黑暗、肮脏、恶魔、哭泣、残杀、恐怖、仇恨、流血、丑陋……
等孩子们写完之后,神父对他们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天堂是具备
了一切美好事物与美好心灵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人叫作天堂,有人叫作天
国,或者净土,极乐世界。
地狱呢?正好相反,是亢斥了一切丑恶事物与丑恶心灵的地方。那么,
有没有人知道:人间在哪里呢?”
孩子们说:“人间是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地方。”
神父说:“错了。’
孩子们露出不可解的神色。
神父告诉孩子们:“人间不是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也
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
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
编后语:
如果人一直怀着丑恶的心态生活,无论他处在什么环境,他的生活也
是黑暗的,那么他就等于是地狱里的人;如果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感
情,有着爱与善的品质,那他就是天堂里的人。
如果在远离我们人间的地方确有一座天堂,它也只是为那些心里怀有
天堂美景的人所准备的,惟有这样的人才能到那里享受上帝的嘉奖。
明天的树叶不会今天落下
一个小男孩,家门前有几棵大树。秋天起风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随
风飞到院子里。于是,父亲就交给他一项任务,要他每天上学前将树叶打
扫干净。
对他来说,天刚亮就起床打扫树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秋冬之际,树
叶好像互相约好了似的,总是不停地落下来。头一天扫完了,第二天照常
落满庭院;刚刚清扫完,一会儿又落下几片,似乎总是扫不净。
后来,男孩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好主意:扫地之前,先将树使劲儿摇
晃,这样就可以将第二天的树叶也摇落下来。这个主意令男孩兴奋不已,
于是他起了个大早,扫地之前使劲儿将院外的树一棵棵摇了又摇。男孩累
得满头大汗,这才发现摇树比扫地还累。但他毕竟做了一件让自己满意的
事,那一天他非常开心。
第二天,他高高兴兴地起床。谁知开门一看,院子里依然是落叶满地。
男孩傻了眼,可是还是不死心,又去抱着树摇了又摇。但无论今天怎样用
力,到明天清晨,还是会看到满地的黄叶。
父亲知道男孩的烦恼,他没有责怪儿子。他告诉他,每天都会有落叶,
今天只落今天的树叶,明天的树叶只能在明天落下。男孩站在满地落叶中,
看着慈祥的父亲,突然大彻大悟。
编后语:
万事都不可急天求成,做好今天的事情,就是对一生负责。
阳光灿烂的早晨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垂垂暮年的富翁坐在他的豪宅门口,看着门前
来来往往的行人。
富翁看到几个年轻人说说笑笑地走近,他们的脸上还留着稚气,质朴
和衣着下透出无法掩饰的青春神采。
富翁想,如果我能回到他们那样的年龄,即使只给我一年,我也愿意
献出全部的财富。
年轻人也看到了富翁,他们在豪宅前漫步走过,禁不住连连感叹。豪
宅的大厅金碧辉煌,富翁的钻戒在太阳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年轻人心想,要是能拥有富翁哪怕十分之一的财富,为此付出任何代
价都在所不惜。
年轻人走过之后,富翁感到很失落,他为岁月的无情而绝望。
年轻人看到富翁拥有的财富之后,心里很嫉妒,他们觉得上帝很不公
平。
阳光灿烂的早晨,富翁和年轻人的心情都很灰暗。
一个乞丐躺在豪宅墙外的马路边,因为阳光很好,他把旧衣裳一件件
拿出来,晒在路边的树枝上。
他眯起双眼,在灿烂的晨光中开始打盹。
他没看见富翁,也没看见年轻人。
他只看见了遍地阳光。
编后语: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总会发现自己比别人拥有得更多,愚蠢的人
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从拥有得更少。
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快乐的,愚蠢的人总是在怨天尤人。
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吧,像乞丐珍惜阳光那样。
喜剧大师和心理医生
1914 年夏天的那不勒斯城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著名的滑稽大师马
可尼,用他精彩的表演使城里的每个人都几乎笑破了肚皮。然而就在这期
间,心理医生让·肯特的诊所里却来了一位神情沮丧的病人.他说:“大夫,
我心里忧伤极了,多年来,我不愿见任何人,吃饭也没胃口,每晚入睡都
靠镇静药的帮助。我怀疑我患了自闭症或其他什么心理疾病,我希望您能
给我一些指导。”
让·肯特大夫听了来者的叙述,说:“自从马可尼来这儿演出,我的诊
所已经几天没有病人光顾了。我想,他们肯定是被马可尼逗得忘了病痛。
现在马可尼还没有走,我建议您去看看他的演出,也许他会使您快乐起来。”
患者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他望着让·肯特,无奈地说:“大夫,我就是
马可尼。”
马可尼是20 世纪10 年代奥地利极富盛名的喜剧表演大师,让·肯特
则是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医生。据说,这次会面,对两人的触动都很大,让·肯
特关闭诊所去了法国,马可尼回到故乡后便渐渐淡出厂舞台。
1957 年,一位医生带领一个法国康复旅行团去奥地利访问旅行,在参
观维也纳郊外的一座私人城堡时,他们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他虽已94
岁高龄,但精神矍铄风趣幽默。他说,人是最笨的动物,各位客人来到这
里如果打算向他学习,那就错了,应该向他家里的其他成员──巴迪、赖
斯和莫莉学习。
“我的狗巴迪不管遭受如何惨痛的欺凌和虐待,都会很快把痛苦抛在
脑后,热烈地享受眼前的生命,细嚼能找到的每一根骨头;我的猫赖斯从
不为任何事发愁,它如果感到焦虑不安,即使是最轻微的情绪紧张,都会
去睡一觉,让不愉快的感觉尽快消失;我的鸟儿莫莉最懂得忙里偷闲,即
使树丛里有吃不完的东西,它也会经常停下来,站在枝头唱一会儿──各
位朋友,它们会让你们不虚此行!不过,我要警告给你们带队的老家伙,
不要再劝他的病人去看马可尼的演出了。”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这座私人城堡的主人就是曾经名噪一
时的喜剧大师马可尼,而那个带队的“老家伙”,就是著名的心理专家让·肯
特医生。
1963 年,马可尼去世,年已九旬的让·肯特写了一篇文章──《怀念
我的朋友马可尼》。在文章里。他回顾了他们50 年的友谊,并且说,他之
所以在心理学和大众医学研究方面能取得一点成就,完全得益于马可尼
1914 年的那次造访和1957 年的那个忠告。
编后语:
如果一个人是快乐的,他不看喜剧表演也同样是快乐的;如果他不快
乐,即使自己是喜剧大师也无济于事。
快乐来自于心,就如脚上的鞋,有什么感觉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如果想追求金钱、名誉和地位,你可以像别人一样去做;如果是追求
快乐,你只要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了。
寻找鲜花的毛毛虫
河堤的树丛里,有三只毛毛虫,它们是从很远的地方爬来的。现在它
们准备渡河,到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去。一个说,我们必须先找到桥,然
后从桥上爬过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抢在别人的前头,找到含蜜最多的
花朵。
一个说,在这荒郊野外,哪里有桥?我们还是各造一条小船,从水上
漂过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到达对岸。
一个说,我们走了那么多的路,已经疲惫不堪了,现在应该静下来休
息两天。到时候,也许自然就有办法了。
另外两个很诧异。休息?简直是笑话!没看到对岸花丛中的蜜都快被
喝光了吗?我们一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难道是来这儿睡觉的?
话未说完,一个已开始爬树,它准备折一片树叶。做成船,让它把自
己带过河去。另一个则爬上河堤上的一条小路,它要寻找一座过河的桥。
剩下的一只躺在树荫下没有动。它想,畅饮花蜜当然舒服,但这儿的
习习凉风也该尽情享受一番。于是,就钻进一片树林,找了一片宽大的叶
子,躺了下来。
河里的流水声如音乐一般动听,树叶在微风中如婴儿的摇篮,它很快
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也不知自己在睡梦中到底做了些什么,总之.一
觉醒来,它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的翅膀是那样美丽,那样
轻盈,轻轻扇动了几下,就飞过了河。此时,这儿的花开得正艳,每个花
苞里都是香甜的蜜汁。
它很想找到两个伙伴,可是,飞遍所有的花丛都没找到──因为它的
伙伴一个累死在路上,另一个被河水冲走了。
编后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顺其自然更具有力量;没有什么比顺乎本
性更富有智慧
人生的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洲引起一场龙卷
风。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
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
车产业在世界占居熬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
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
单的动作?
那时侯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
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
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他捡了起来,
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
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
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
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
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他多次拜访一家
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
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
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
是你。”而在这次见面总经理之前,他还被“晾”了3 个多小时,并且有多
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一
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的积极态度,这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哲
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
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编后语: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也存在于我
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
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
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
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
“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
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
一只上品的大蟋蟀。”
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
听到!”
“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
不久,他便找到了一只大个头的蟋蟀,回来告诉他的朋友:“看见没有?
一只白牙紫金大翅蟋蟀,这可是一只大将级的蟋蟀哟!怎么样,我没有听
错吧?”
“是的,您没有听错。”商人莫名其妙地问昆虫学家:“您不仅听出了
蟋蟀的鸣叫,而且听出了蟋蟀的品种──可您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昆虫学家回答:“个头大的蟋蟀叫声缓慢,有时几个小时就叫两三声。
小蟋蟀叫声频率快,叫得也勤。黑色、紫色、红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蟋
蟀叫声都各不相同,比如,黄蟋蟀的鸣叫声里带有金属声。所有鸣叫声只
有极其细微,甚至言语难以形容的差别,你必须用心才能分辨得出来。”
他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公园,走在马路边热闹的人行道上。忽然,
商人也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一枚掉在地上的硬币。而昆虫学家依然大踏
步地向前走着,丝毫没有听见硬币的落地之声。
编后语: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昆虫学家的心在虫子们那里,所以他听
得见蟋蟀的鸣叫。商人的心在钱那里,所以,他听得见硬币的响声。你的
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
自信与自尊
有一个女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讨男孩子喜欢,因此有一点自卑。
一天,她偶尔在商店里看到一支漂亮的发卡,当她戴起它的时候,店
里的顾客都说漂亮。于是她非常高兴地买下发卡,并戴着它去学校。
接着奇妙的事发生了,许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学,纷纷来跟她
接近,男孩子也约她出去玩,更有不少人向也表示好感,原本死板的好,
似乎一下子变得开朗、活泼多了。
这个少女心想,都是因为我戴了奇妙的发卡。随即她想到店里似乎还
有很多其他样式的发卡,应当也都买来试试。于是放学后,她立刻跑回那
个商店。
岂知她才进店门,老板就笑嘻嘻地对她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拿你的
发卡。早上我发现它躺在地上时,你已经一溜跑地上学去了。所以我就暂
且替你保存了。”
这时她才发现其实自己的头上根本就没有带什么神奇的发卡。
编后语:
自信和自尊并非源于有形的东西,而是见诸于我们的内心。
永远的坐票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
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
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
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
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
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
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
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
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
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
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
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
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
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编后语:
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
坐标。
信心是心灵的化学家
一支商队经过沙漠,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烈日下,漫天飞舞的
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商人们的面孔,他们都口渴似炙,心急如
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商人拿出最后的一只水壶。说:
“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于是,这壶水成了他们穿越沙漠的信心之源,成了求生寄托的目标。
水壶在商人们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