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川系天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协理做棉货生意啊?”麦大小姐还挺好奇。
秦二公子比他弟弟可强多了,麦小姐问话,他也不回答;一脸微笑的向着赵东伸出手去。
就在握手的一刹那,秦二公子脸上的微笑消失了,他淡淡的说道:“赵先生的棉货生意做得好啊……棉货不从汉口、上海进来,却从仁沱码头进货——这份本领,咱这重庆府的棉货商号里面算是独一份了!秦某佩服啊!”
赵东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手一紧,然后慢慢地松开,他淡淡说道:“秦二公子谬赞了,赵某愧不敢当!”
这时候多说多错,他根本不知道秦二公子对他的了解到什么地步,现在说的任何话都可能给对方提供有效信息;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他点点头告辞,抬腿就离开了。
走出几步,还听见身后麦大小姐的话飘过来:“咦,这位赵先生真做棉货生意啊!……哦,我想起来了,你们秦家不是也做……”
赵东经过院门的时候,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有人能查到仁沱码头,那么再往下查呢?他们会找到卧牛滩渡口吗?又或者,调查的人再精明能干一点,他们会顺藤摸瓜,一直找到隐藏在山中的基地吗?还是已经发现了?
想到这最后一点,他的手渐渐发抖。不过,这时候需要的是镇静,更镇静!他在心里拼命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乱了方寸。经验告诉他:车到山前必有路,一旦慌张死临头!
走到宴会大厅,发现此时仍旧高堂满座;他在门口喵了一下,发现麦之白还在忙于应酬;他径直上前说道:“麦兄,小弟又过来叨扰了。”
麦公子欣然邀他坐下;两人经过一番长谈,关系已经颇为熟稔了。赵东闲聊几句后,就开始打听秦家的底细。
第三十一章 危险的征兆(下)
“哦,秦家啊,那可是几代豪商啊……”听麦公子语气,对秦家倒是很了解;秦家经商从重庆开埠算起,已经有几代人了,到现在秦家掌舵人秦修浦这一辈,生意做得更大;现在秦家的总商号叫‘泰兴’商号,下面经营各业百货钱庄的商号有好几十家。
“噢,秦家棉货进口生意做得很大,赵兄弟的洋行不是也做这一行吗?那可巧了,你们应该结识一下,叙叙交情,以后便可长相往来,互通有无……”麦公子说道秦家,谈兴很浓,对赵东一副言无不尽的神态;言谈中问道:“赵兄弟于棉货一行经营已久,想必知道‘蜀棉’商号吧?”
赵东点点头,他当然知道‘蜀棉’,这可是重庆府经营棉货进口的民资商号中,规模前三的大商号;麦家虽然也经营棉货,但是规模比之要小得多。
“‘蜀棉’就是秦修浦的产业,乃是由他大女婿郑智采所经营,此事重庆商号中知之者甚多……”
可是赵东却不知道——这就是有人脉和没人脉的差别!
“麦兄,刚才在后院见到秦二公子和秦三公子拜访令妹……”他刚才和秦二公子的初次见面充满惊秫感,对此人的来头一定要搞清楚,于是问道:“想必贵府与秦家的交情非比寻常吧?”
“哦,两位秦公子去后院了?”麦公子眉头略皱,但转瞬间就舒展开了,“我父与秦家关系尚好,两家之间倒是经常走动的……”麦公子提到两位秦公子,语气略微转淡,但是他毕竟有足够阅历,表现的并不明显。
赵东抓住机会旁侧敲击,发现麦之白对秦二公子秦尚文评价还是颇高,此人于经营一道上极有头脑,只是为人比较傲气,不为麦公子这样处事中庸的人所喜;另一方面,他对秦三公子秦尚武提也不提,原因赵东多少也能理解:哪个当大哥的也不希望自己未出阁的妹妹,被秦三公子这样的人粘在身边。只是顾忌场面上的交情和脸面,不愿意说破罢了!
“赵兄弟,”麦之白谈了一些内幕,但是看神情显然不愿多谈,他话锋一转,说道:“我知你于棉货一业急欲展拓;正巧,秦修浦今日也在此处,我来介绍你们认识,希望对老弟有所助益。”
“哦,那多谢麦兄了!”赵东还真有点意外;不过此时助益不助益的已经无关紧要,关键的是要搞清楚对方是何等样人。
麦公子拉着赵东的手臂,两人一起走到首席,麦老先生和秦修浦正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麦老好!”赵东首先向麦老先生问候;他和对方只见过一面,不料麦老先生对他印象颇深,居然记得他的名字,对他说话的神态也是非常和蔼;不过此时,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旁边的秦修浦身上,已无心在此时与麦老先生加深印象。
秦修浦大概五十来岁,长袍马褂,面料考究,一副成功商人的派头;一张国字脸看起来很有型,面带微笑,神态和蔼。赵东看人时一般看眼睛;但是一旦他与秦修浦对视,就发现此人眼神淡淡的,不给人以压迫感,但是却极有穿透力,一眼扫过去,仿佛能透入人的内心一般;他注意到赵东和麦之白走过来,看起来却一脸和气;起码从他的表现看不出一点此前认识赵东的迹象。
“噢,赵老弟是做棉货生意的?”秦修浦听完麦公子介绍后,一脸诧异的问道,“那可巧了,老夫也有一个商号经营此业。”
赵东无语了,您老都追到仁沱码头了,还搞得像不知道似的,这也太故作姿态了吧?赵东首先肯定一点,秦修浦对他注意多时了;不过看到对方那恰到好处的惊奇,还真难分清他是装的,还是另有原因?
“呵呵,秦叔,”麦之白在旁边说道,“您老经营棉货之业久矣,想赵老弟入行未久,棉货一道上还需秦叔您多多提携!小侄在这里多谢了,哈哈!”
“麦公子谬赞了,哈哈!”秦修浦一脸和气的笑道:“想赵先生所在洋行,财雄势大,老夫他日还要仰仗,麦公子说‘提携’二字言重了,言重了,呵呵!”
他话说得虽然委婉,但是话中的意思在座的几人都听懂了;麦公子不死心,顿了一顿,笑着打圆场:“秦叔客气了,赵兄弟于经营一道颇有见地,说起来小侄也是颇感钦佩,他日当向秦叔这样的商界前辈讨教,还望秦叔不宁赐教啊,呵呵!”
“哦?赵协理长于经营一道?”他神色和蔼,似乎听后颇为欣慰,缓了缓继续说道,“麦公子如此推崇的人物,想必不差;赵协理一望之下,就知道是人中翘楚,将来必将大展宏图,说不得老夫他日还要仰仗赵协理之力呢?呵呵!”
谈话到这个地步,赵东认为已不必再做试探;这种商场上的老江湖,说话滴水不漏,从他身上是得不到任何东西的。想通此节后,他礼貌的向秦修浦和麦老先生辞行;麦公子待他甚为礼遇,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口。
“麦兄,”赵东一脸诚恳地对麦公子道谢,“小弟今日多谢麦兄照拂!改日再来拜访!”
“唉,”麦之白闻言苦笑,他今天是想帮忙没帮成,还连吃几个瘪,心情好不到哪去,“赵老弟是有大智慧的,今日之事不必介意!”说罢,用力拍拍赵东肩膀。两人相视一笑,一切意在不言中!
“麦兄,”赵东从口袋里拿出那本小册子,说道,“小弟今日来,其实另有一事要向令尊请教……麦老先生于新式教育一事,见解极深,建树颇多,小弟早想登门讨教。这本册子是小弟于教育、办学等事的一点微末心得,麻烦麦兄交与令尊,还望麦老先生斧正!”
“哦,老弟也热心于教育、办学?”麦之白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翻,颇感诧异,但是语气严肃而认真,“赵老弟大作,麦某必当拜读!”
“呵呵,麦兄高看赵某了;”赵东苦笑一下,“哪里算得上大作,只是随感而发,麦兄切不可取笑!”
赵东这次来,本来准备在教育办学方面得到麦老先生的帮助;麦老先生是前清举人出身,光绪末年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可不止是经商!他在教育方面既有理论建树,又以财力支持川省的新式教育,门生故友遍布川省,影响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他编纂这本关于教育、办学的小册子,可是筹划已久,费足了脑细胞,结果今日过来却没有机会和对方深谈,实在可惜!
辞别麦公子后,赵东一路赶回洋行;当他用冷水洗完脸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时,已经变得清醒了。
秦修浦的确是个厉害人物,这一点他现在很确定!
他盯上安德森洋行,甚至盯上自己,肯定有一段时间了,这一点他现在也能确定!
那么,这位秦老板知道自己从哪进货吗?他能查到重庆的货来自于仁沱码头,而仁沱码头没有工厂,根本不生产棉货,这一点对脑袋正常的人来说,应该很容易就推断出来。他会顺着仁沱码头再往下追查吗?
赵东现在不可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可以推断!
假如秦修浦一路查到了基地系统,他大概会想据为己有吧?虽然做不到,但是不能排除他会做出最大的努力和尝试!
假如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他现在也许就是个死人了吧?!
但是反过来考虑呢?现在他依然活着,那么也就意味着秦修浦还没有查得这么深!他反复思考这种可能性,认定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然而一想到秦老板那深不可测、看不出喜怒的眼神,他就觉得自己仿佛像一只猎物暴漏于一支猎枪之下,充满了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那种挫败感!
他怀着这种感觉,朦胧的进入睡眠,就在他入睡前的一刹那,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秦修浦初听到他经营棉货之业时的诧异,可能是真的假装;因为他并不知道秦二公子秦尚文已经事先露了底,依然以为赵东对他一无所知……那么,他当然要假装了!
在入睡前的混沌中,赵东在心里淡淡的笑着:“呵呵,秦先生,你还真有个好儿子啊?!哦,不,是有两个好儿子!”
第三十二章 进货渠道
第二天一早,赵东刚到办公室,就把狗子叫进来。
狗子来洋行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按照赵东给他制定的作息表,早起锻炼,上午学习,下午给洋行打打杂,晚上再抽一个小时学习。他已经十六岁,错过了上学的最佳年龄,学的都是赵东编写的简单内容,认认字,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他的小妹子三妮,今年才十一岁,找了一所附近的初小女校就读,每天由洋行里的几个女职员帮忙照看。
来到这个大城市后,狗子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是真正受过苦难的人,心里能沉得住气,每天就是按照那位赵协理的吩咐做事,忙碌而充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现在和妹子能吃饱饭了!在他以前最大胆的梦中,也从没想过会有这种每天都能吃饱穿暖的生活。总而言之,他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很知足,除了在梦中总是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赵先生!”到办公室后,狗子规规矩矩一鞠躬。比起刚来时那副‘路倒’的模样,现在这娃儿全身长了一圈肉,看起来虎虎有生气!
“狗子,这里还过得惯吧?”赵东先不说事,随意的问起狗子的生活;他现在被别人盯上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身边的人是否可靠?他谈起话来忽东忽西,狗子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他对眼前这位赵先生异常尊敬,基本上有问必答,其它的也不多嘴。
狗子还小,对方现在不会把主意打到他头上;确认这一点后,赵东站起来,亲切的拍拍狗子肩膀说道:“狗子,在这里多学点东西,以后长大了要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嗯,有什么事直接和我说,就把我当成你大哥看待……”
谈话之间,他把一封信交到狗子手里,细细交代要把信交给谁,路上怎么走,要注意些什么?说完后让狗子重复了两次。
“狗子,”他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神色认真而严肃,“这封信对我非常重要,一定要送到!假如路上遇到意外的话……”他停顿了片刻,声音变得低沉下来,“你就把信毁掉,绝对不能让旁人看到!明白吗?”
“赵先生,俺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把信送到!”狗子的语气之中没有表现出多大激动,然而神情之中自有一股坚定。
赵东点点头,鼓励似的望了一眼,然后目视着这半大娃子走了出去;狗子的脸上并没有多大的喜悦和感激;“这娃儿心里能藏住事啊!”赵东看着狗子的背影沉思着。
紧接着,罗传又进来了。罗传现在担任洋行物流部经理,只不过这个物流部基本上是个空架子;赵东在卧牛滩渡口附近雇了几个外乡人帮他运货,到仁沱码头后,再雇五板船运到重庆码头;为了安全和保密,雇佣的人是每次都换的,这牵扯了他很大一部分精力;罗传负责的仅仅最后一段:货到重庆码头后,罗经理负责接货,然后运到租下的码头货栈中,再交货给不同的棉货商号。
这一过程环节众多,整个过程缓慢而痛苦,不过就是这样还是被觉察了!
“罗经理,你知道‘蜀棉’这家商号吗?”赵东抬头问道,“哦,老板是秦修浦,也是经营棉货进口。”
罗传摇摇头;他破家前,老爹以经商为生,但是日常经营一些杂货,还搞过几个作坊式的小工厂,但是从未做过棉货这个行当。
罗传不了解秦氏家族,这个在他的意料之中;接着他开始交代,要求罗经理放下手上的事情,尽全力搞清楚秦氏家族的详细情况,家族有哪些厉害人物?主要做什么生意?有哪些管用的人脉?总之,他要知道关于秦修浦的一切,包括那个秦二公子秦尚文!
交代完之后,他平静地看着罗传。
“赵协理,就这么多?”罗传问道。
“嗯,就这么多!罗经理这些日子怕是要辛苦了!”赵东说话的语调依然平静。
“哦,好的!那我这就去查。”说罢,罗传也没问什么,直接就出门了。
赵东淡淡笑着,一直看着罗传出门也没有回头,心里默默想着:“嗯,现在总算变得成熟一点了!”
整个上午,他都在办公室里找人谈话;说的话是他事先考虑好的。他宣称,最近汉口和上海的局势不稳,连带着安德森大班的棉货进口受了影响;但是困难是暂时的,以后会逐渐恢复。洋行的业务主力目前是周履成和李竹清两位经理,他们听后都表示理解,对此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毕竟在名义上,棉货进货渠道一直都是由安德森大班亲自掌握,他们对此完全不了解。
谈话过后,他没有对洋行业务作出大的调整,只是缩减了业务。这个时候要镇之以静,不能大幅度变动业务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位于打铜街的古森洋行来了两位中国人。这两位中国人一老一少,老的满面红光,精神矍铄,一身长袍马褂,当先而行;年青的西装革履,面带微笑,一表人才。两人走到门口时,洋行门口的门童伸手为他们开了门。
两人进去后也不停留,直接走上二楼,来到艾瑞佛先生的办公室;艾瑞佛先生一看见他们进门就站了起来,用地道的汉语问候。
“哈哈,亲爱的秦,欢迎你们的光临!”和秦修浦握过手后,又对旁边的秦尚文点点头:“你好,秦公子!”
三人坐下后,略微寒暄几句,艾瑞佛先生便说道:“秦先生,您知道,我们的生意正在受损……古森先生对此并不满意;他为您提供了您所需要的一切,便宜的进货渠道,价格优惠的轮船运输,而且……”说道这里,艾瑞佛先生把手一摊,一脸的诚恳:“而且,您甚至不用在重庆海关报税!在这样的条件下,古森先生不明白您和古森洋行的棉货交易额为什么会突然下降?”谈到此处,这位英国白人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目光锐利地盯着秦修浦的眼睛,“我想,考虑到我们目前的交易状况,古森先生的疑惑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不是吗?两位尊敬的先生!”
秦尚文仍然保持着微笑,他转头看了一眼秦修浦,嘴角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尊敬的艾瑞佛先生,”秦修浦神色平静,他缓缓说道,“您和古森先生为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对此我秦家上下感激不尽……但是我想您今天让我过来的目的,并不是想看着我来表达谢意的。所以,老夫有话就直说了,希望艾瑞佛先生海涵!”说着,他转头对旁边点点头示意,秦尚文立即从包里取出一叠文件,秦修浦拿出一张,指着上面的数字说道:“艾瑞佛先生,感谢古森先生为我提供的一切,但是很显然,安德森洋行得到的帮助更大!”
进口棉货在重庆码头的交货价格,本来大概在每大包两百二十元上下浮动,但是由于安德森洋行的低价出货,一个月以来,他的出货价格已经降得逼近两百元大关——低于这个价格他就很难有利润可言了;可是出货量还是在逐渐减少。而据他所知,安德森洋行的价格目前在一百九十五元左右——这个价格低得让人难以理解;这还不算最坏的情况,假如安德森先生能保持这个价格一段时间的话,结果如何,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到。
“倾销!”艾瑞佛先生嘴里吐出一个英语单词,然后又换用中文说道;“这个美国佬在搞倾销!”
“您看!”秦修浦往椅背上一靠,不慌不忙的说道:“这就是古森先生疑惑的原因!”
“艾瑞佛先生,”这时,等候在一旁的秦尚文说道:“我想安德森洋行还不止是倾销,假如您能查到汉口海关进货记录的话,安德森先生那些价格低廉的棉货到底从何而来,应该会比我秦家更清楚!”
“您的意思是说,”艾瑞佛先生的目光移到了秦尚文身上,“安德森洋行在走私?”
“不,艾瑞佛先生,我没有说安德森洋行走私,”秦尚文淡淡的说道,“我只是对他的进货渠道感到疑惑!”谈到此处,他停了片刻,发现艾瑞佛先生审视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徘徊,于是接着说道:“我们知道安德森洋行在重庆的棉货是从哪里来的!哦,请问您这里有地图吗?”
艾瑞佛先生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川省的地图,铺在桌面上,然后秦尚文指着重庆所在的位置说道:“这里是重庆,艾瑞佛先生可能能难想象,安德森洋行的货不是从东边汉口,上海而来,而是——”说道这里,他的手指慢慢往左,顺着川江向西移动,最后停在了綦*江和川江的交汇处,他在这里重重的点了一下:“这里有一个小码头,安德森先生那些物美价廉的棉货就是从这里运往重庆码头……”
“我想秦公子也许可以告诉我,这个小码头生产棉货吗?”艾瑞佛先生问道。
“您知道,整个川省都生产不出那种棉货!”秦尚文笑着说道,一脸的和气:“这就是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其实我们也想知道那个小码头的货从何而来?”
“你的人能找到那个小码头,为什么不继续查下去呢?”艾瑞佛先生皱着眉头盯着秦修浦;还有一句话他没有问出来:为什么不在运货的船上放一把火呢?他和眼前这位老练的秦修浦先生共事已久,很清楚对方的为人,他完全干得出来这种事情!
“哦,您知道的,”秦尚文谈了口气,“安德森先生是美国人!”
他的话只到这里,但是艾瑞佛先生明白对方的意思:该死的新大陆牛仔!
他沉思片刻,然后对眼前两位中国人说道:“嗯,我会请古森先生调查安德森洋行的进货渠道,您知道,在汉口海关和皇家海军中,古森先生都有一些有力的朋友;但是——”他拉长了语调,口气变得严肃起来,“你们也要继续调查下去……必要的时候就做你们擅长做的事情!放心吧,你们是我的朋友,也是古森洋行的朋友。”最后,他加重了语气,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
“我的朋友,大英帝国的友谊可是有很高价值的噢!”
第三十三章 还是要卖军火
三天后,当赵东觉得自己手头上的资料已经积累很多时,他待在办公室里开始研究起来。就在这个上午,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现在已经占据了整个川省进口棉货业的一成以上份额;假如川省的市场在扩大,问题还不是严重;但是很不幸,连年的川内混战,已经把这个市场压得步步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他所占据的每一份市场都要从其它商号嘴里虎口夺食。
秦氏家族经营的棉货商号,目前占据这个份额的近两成;而且根据他手上的资料,秦家和众多本地商号、外国洋行关系密切,这是几代人经营的结果。他暂时无法拆散这种联系,这意味着他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危险。
下午三点,他径直来到第一军军部所在地,去拜访一位实权科长,刘古锋。此人系第一军经理处下辖的军械科科长,赵东盯上此人很久了,虽然没有见过几面,但是每次见面他都刻意笼络对方,因为总有一天这个关系会派上用场;只是没想到会是今天。
到刘古锋科长办公室时,此人居然还在,只是苍白的脸色和熬得通红的眼睛出卖了他昨夜的行踪。第一军军火采购大权其实是掌握在经理处的处长手里,大宗采购要但懋辛军长、甚至身居幕后的熊克武点头。刘科长其实拍不了多大的板,不过现在他的层次只能接触到这一层面的人物。
“哦,赵协理,今晚不一定有空啊!您看,咱们是不是改日啊?”刘科长打着哈哈。
“今晚是鄙洋行大班安德森先生专门邀请刘兄,切不可推脱了!”赵东笑着解释。
刘科长看起来有点动心了,毕竟他一个小科长能结识洋行大班,这对他是有吸引力的;赵东眼看对方意动,趁热打铁,速下说辞:“小弟此番前来,是有一桩大买卖要送与刘兄;晚宴时会由安德森先生亲自告知,到时千万别错过了!”说完之后,觉得给出的饵差不多已经足够让对方动心后,他迅速告辞离去。
傍晚时分,他领着安德森先生去了西二街的利川大饭店,以安德森大班的名义定下了一个豪华包间,然后坐在里面耐心等待着。很快,刘科长就姗姗来到;他穿着长衫,皮鞋,头戴一顶礼帽,显得神神秘秘的。
赵东起身给刘古锋科长和安德森大班做了引荐,然后笑道:“刘兄何须如此小心,重庆是第一军的天下,难道还有人敢为难大权在握的经理处不成?”
“呵呵,赵老弟说笑了!”刘科长摆摆手,笑着说道,“如今这年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刘兄高见!赵某做人正是学的刘兄——做人要低调啊!哈哈。”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三人坐下后,吃着这里的高档饭菜,气氛却变得有些拘束起来。原因在于安德森先生,他说话一板一眼,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中文,搞得刘科长痛苦不堪;不过安德森先生是洋行大班,大有身份的人,他在一边费劲巴巴的听着,却不好发作。
幸好半个小时后,安德森先生说道:“亲爱的刘,此次交易我已委托赵协理全权负责,交易细节你们在此详谈吧!”说完一举杯:“预祝您的军队在获得精良装备后,取得伟大的胜利!干杯,先生们!”
送走安德森先生后,他们两个人立即就变得放松起来。“刘兄,要不要先找个妹子来给您添酒?”赵东试探着建议。
“不了,赵老弟的心意我领了;正事要紧,呵呵,正事要紧啊!”
赵东察言观色,感觉自己先前的分析还是对的:现在正是第一军和第三军系统剑拔弩张的时候,而在川外的宜昌,还有投靠吴佩孚的杨森在虎视眈眈;川省的大小军阀们对军火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
川省目前唯一能生产近代化武器的工厂只有一家,那就是位于成都近郊的四川兵工厂。这个厂是目前川省机器、设备最先进、最齐全的近代化工厂,也是川省军阀混战的主要战利品,每一次的军阀之争,四川兵工厂总是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自从今年年中的一、二军之战后,目前这个兵工厂由各方联合组成的‘军实审查会’管理,这个机构负责分配、协调各个派系军阀们的武器。
作为资深军迷,赵东对四川兵工厂是非常熟悉的,来到这里之后对这个工厂的注意力从未减弱,做了细致的调查;他已经知道,该厂目前生产的主要军火就是仿毛瑟一八八八的汉阳式七点九二口径步枪,以及同口径步枪子弹;能够小批量仿制生产马克沁系列重机枪;基本没有火炮生产能力。
但是川厂生产的汉阳式步枪和子弹问题很多。首先,川厂无法生产高质量的镍铬合金枪钢,只得用自产普通钢材代用,再加上设备陈旧,维护不力,导致生产出的步枪寿命不达标,一般在三千发以下,有的甚至打不到一千发子弹膛线就磨光了;也有运气好的时候,从川外走私来高质量枪钢,这些钢造出的步枪质量还过得去,不过数量稀少。第二个问题在于子弹,川厂其实是有生产无烟子弹发射药的能力,不过连年混战,兵工厂几易其手,质量控制、设备保养均无从谈起,致使生产出的子弹合格品率相当低,他甚至发现过很多用黑火药代替的子弹。
了解四川兵工厂这一川省军阀们主要的军火来源,赵东对军火买卖心里有底,他心里没底的在于能不能顺利收到货款——前提是保住命!
他计算过自己的家底,把所有资金全部兑换成点数,大概有三十一万点之多,这些点数能生产的军火总值超过两百万大洋,假如出价狠一点的话,卖到三百万大洋也不稀奇。
“两百万大洋的军火?”果然,刘科长一听到这个数目,眼睛立即眯了起来;稍停片刻后,他追问道:“赵老弟当真?”
“绝无虚言!”赵东一口咬定。他调查过目前川省大小军阀的财政能力:一般的中等军阀,比如占据数县之地作为自己‘防区’的师长、旅长,一次支出的军火采购能力在一百万大洋之下,因此他没有考虑这些人,而是直接找上了目前川省顶级军阀之一:熊克武、但懋辛的第一军。他估算过,以熊、但二人掌握的地盘,一次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