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小皇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如血的红丸,她似乎明白顾宪成的意思了。

第二十一章危机

自打上次与王锡爵联手进宫一行,一切出乎意料的顺利向着好的一面发展起来。申时行将这一切都归功于皇长子这偶然为之的励志书。君不见,自从有了此书,朝堂上风气为之一变,先前言官们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清绞张党上边,逢人便咬,遇人就参,搞得朝中大小官员人人自危,不是告病就是辞官,那还有人真心为国办事。

可在江东之三人被贬官流放后,朝中风气为之一变。前有车后有辙,敏感的言官们终于发现苗头不对,纷纷意识到如果死性不改,只怕下一个倒霉就是自已了。

皇长子的横空出世让广大言官蓦然发现,他们眼前居然还有一件正经事来做!顿时兴趣大增,本章如雪花般涌上,一致同声的要求皇上:将皇长子立为太子,早正国本。对此大臣们乐观其成。这是近十几年来,言官与大臣们唯一一次同心同德的同办一件事,做为首辅,申时行欣慰非常。

这一天对于永和宫、对于朱常洛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宫里来了一个稀客。将所有人轰出宫后,此刻正与朱常洛一上一下,大眼瞪着小眼,来人就是当今圣上万历朱翊钧。

自打皇后去了慈宁宫,对于万历的到来朱常洛早有思想准备。和这个没说过一句话的亲爹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心里有准备,说不打怵那是骗人的,圣威如山久居上位,手握生杀的皇帝那是闹得玩的么?一句话不中听,你脑袋就和脖子分家了。所以为了小命,朱常洛也不敢大意以对。可要面对的终究是要面对,逃避永远是最逊的办法。

对于万历来说,这是他平生第二次正视自已的这个儿子。本以为再没交集可没想到相隔不久又见面了,不多不少正好一年。对于这个他基本没正眼看过的儿子,比起前番万历心头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这个孩子真的是皇爷爷在天上选定的么?看着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万历再次不情愿的浮起那个被他压在心底的念头。

“你对朕有怨怼之心?”声音虽然降了几个高度,可是音调依旧冰冷刺骨。想起因为这个儿子受到的来自四方八方的种种逼迫与压力,万历皇帝火上心头。

“是!”六岁孩子的声音平静清脆,有如金钟玉馨。给的回答也是相当老实兼直白。

想过他会跪在自已脚下痛哭流涕,想过他会胡乱攀扯左右推搪,想过种种答案的万历就是没想过……这小子居然就这么承认了?不肯相信自已的耳朵,于是下意识的反问一句:“你确定?”

确定、肯定、一定我还认定呢,罗嗦个毛!朱常洛也不客气,昂然道:“父皇没听错,是!”终于回过神来的万历随即勃然大怒,森然道:“好胆!可知就凭你这一句话,朕就能治你的死罪!”

“母后也说父皇会治罪,可是就算到今天儿臣也没觉得后悔,儿臣没错!。”相比于咆哮跳脚的万历,朱常洛显得特别的冷静。万历忽然笑了,当然是气的。“很好,朕倒是想听听你说说看,你对朕心存怨怼却为什么没错?”

“父皇不喜欢我,儿臣很早就知道。您喜欢三弟,儿臣最近才知道。郑贵妃派人到宫里训斥母妃,说我们母子卑贱无耻,妄想登天。儿臣卑微却不想卑贱!所做一切,只是想凭自已的力量保护母妃与自已,有什么错?”朱常洛梗着脖子,侃侃而谈。

“你要知道,你的一切都是朕赐给的!朕若与你,你便有!朕若不给你,你求也求不来!”恼羞成怒的万历暴怒咆哮的声音响彻大殿。

“这个儿臣知道。很早的时候起儿臣对父皇就没有过多的指望。”朱常洛冷笑一声,嘲弄的眼光的四下一打量,“父皇待我如何,看看这永和宫就知道了。身为人子,儿臣对父皇有孺慕之心。身为人父的父皇对儿臣可有过半分舔犊之情?”

“儿臣虽然小,也是在生死关前走过一回的人。父皇责怪儿臣忤逆、心存怨怼,可儿臣不过说了几句心里话。父皇若不想开恩,儿臣也无话好说,要杀要剐随便您。”

杀亲生儿子的人确实有种,可这天底下这样带种的爹真不多。若因为这小子几句狡辩就这么放过,万历很不甘心。愤愤站起身来,踱到朱常洛身前,高大的身子带着令人窒息的气势如山般压了下来。

“你做了这么多,到底想要什么?”

“儿臣只求一个平等的机会!”面对咄咄逼来的万历,朱常洛半步不退,昂然直言。

“你本来可以做一个王爷,平静安然的亨用一世!朕虽然不喜欢你,可是也不会薄待你。”万历深深凝视着朱常洛,“你以父子之情要胁朕,讨要一个平等的机会,那么朕便遂了你的心愿又何妨!”

“从今以后,你就去走你要走的路。记住!朕不会阻你也不会帮你!因为这一切,都是你自已选的,是成是败,与人无尤!”耳边传来万历皇帝大踏步出宫的脚步声响,朱常洛一阵悲哀。为自已也为已经离去的那个朱常洛。父子天性,居然相对两厌到了这个地步!

在外边已经急疯了的的恭妃扑了进来,抓着他袖子就是一番问长问短。“母妃放心,孩儿没事。”下意识抬头看看天,没头没脑的感叹道:“母妃,这天又要变啦……”望着秋风卷起的几片落叶,恭妃一脸茫然,完全不懂这个儿子在说什么。

万历十六年秋月,皇帝终于下旨,着内阁选配讲官为皇长子讲学。旨意一经发出,朝野上下一片欢腾。虽然皇上没有依众人之愿立成太子,毕竟皇长子可以读书了,走出这一步,立太子的事还能远么?

得知消息的朱常洛也很高兴,这个以和万历翻脸换来的读书机会貌似代价很大,可是朱常络一点也没在意。没翻脸也是不理不睬,翻了脸也是不睬不理,本质上能有什么区别。

刚高兴了几天的申时行很头痛,皇帝丢下道旨意就不管了,可是这几天为了皇长子老师人选问题,毫不夸张的说内阁中有如台风过境,一片混乱。

人人心里有本账,谁都不是傻子,就目前行情看,皇长子公认的是不受皇帝待见,可是在群臣心中有着极高的人气。皇上不待见皇长子,那有什么打紧!中国文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是什么?是风骨有没有!

对于皇长子的老师问题,朝中群臣现在分成两派。一派是风骨名士派。这类型有一个共同特点,钱财可以不要,官位可以不要,甚至老婆孩子都可以不要,但是名声不能不要!能教皇长子读书,不管日后能不能是九五之尊,对于读书人来说,这都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是可以写入历史的呢。至于下场好坏,让他见鬼去吧。

别一派是眼光长远派。这种官员由低到高,一步步混了出来,那个不是身经百战,善于钻营的。要想在朝中站稳站好站长久,眼光必须放长远!皇上眼前只有两个儿子,日后坐上大位肯定不是大的就是小的,非彼即此,各有五成胜算。不管到底圣上选择了那个皇子,眼前混沌未明的情况,怎么着也有一半的概率中奖。

基于此两点,以申时行为主的四位阁老的府前,如同开了锅一般,从早到晚,趋之若鹜,拜访的人踩破了门槛。这些情况都没逃过万历皇的眼晴。等着吧,早晚一个个收拾死你们。

皇帝不高兴后果是显著的。具体表现在申时行奉诏高高兴兴的进宫去了,一会垂头丧气的出宫来了。申时行越来越搞不懂自已一手教出来的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这圣心有如天马行空,这圣意更是荒诞离奇。总之皇上的意思就是一句话:爱干就干,不干拉倒,全凭自愿。

不是都抢着给皇长子当老师么?成全你!但是!给皇长子讲书是没工资可拿的。不但没钱拿,还不管饭!大明朝的日子虽然艰难,可是皇上你还差那么一顿饭么?申时行表示很无奈。

对于那些生肖都是属狐狸的、嗅觉极其灵敏的、擅长见风使舵的官员们来说,皇上的这一举动里边包涵了好多意思。能混到朝里当官的谁没长几个心眼?没工资不算什么,大不了算个提前投资。没管饭也不算什么,吃点啥不算吃?一旦日后皇长子乘云驾雾之时,这一切就都有了回报。

只是皇上这个态度让人难免有些别个想法。现在的皇长子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没见光的潜力股,目前看着潜力虽有,可是谁知日后会怎样?若是因为末知的机会而惹到皇上这支当前全线飘红的绩优股,那可是得不偿失。

权衡厉害之后,瞬间求师风潮大减。几天前的门庭若市变成眼前的门前零落车马稀。变化太大令申时行与王锡爵相对摇头苦笑,却不能说些什么。这几日圣上越发的喜怒无常,即便是他们也不敢轻易凑上去触霉头。君子趋吉避凶,不立危墙之下。这个道理他们比谁都懂。

辣椒辣有能吃辣椒的虫子,硬骨头也有牙硬的人来啃。几番周折后,皇长子老师的事情还是定了下来。

在得知自已讲师定下来的时候,朱常洛很兴奋。经过自已的努力,把原先这位本尊的历史终于有了一步比较大的改变。他没记错的话,原历史上的朱常洛是在十二岁才开始读书。且不说古代孩子开蒙早,三岁都已开始读百家姓千字文,就拿到现代讲,十二岁才读上书的绝对也算得上是半个失学儿童。如今凭借自已的努力,将既然定历史足足提前了六年,对于朱常洛来说的确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喜过之后便是忧。在拿到万历派人送来的讲师名单后,上边二个人名赫然挑战了朱常洛的视神经。额滴个神啊,怎么偏偏就是这两个人呢?

叶向高,字进卿,福建福清人。隆庆六年的时候,他十四岁中了秀才。万历七年,他二十一岁中了举人。万历十一年叶向高二十五岁,成了进士。说起来叶向高这个人很有才,若是没有才,也不会被申时行在看到他的文章后,立刻命令当年的主考王一贯一定要录取。这一点令马上出场的沈一贯非常恼火,二人从此就算结下了梁子。

叶向高这个人确实证明了申时行法眼无差,在明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在若干年后,他是明朝唯一一个敢和魏忠贤斗法的人。对于这一点朱常络到是没有什么感想,他即然来了,魏忠贤?你还有活路么。

可是叶向高身后隐藏着的一个庞大的力量,使朱常络不得不惊心,不得不为之动魄!可是叶向高的出现忽然提醒了他,那个可怕的力量现在是不是已经存在了?。

第二个讲师名字叫沈一贯,字肩吾。隆庆二年进士。曾经给万历皇帝讲过几天课,现任吏部侍郎,一致被推为入阁的后备人选。老沈这个人学问大大的有,人缘也大大的好,可就有一样不好,此人极为滑头好似泥鳅!

这两人凑一块给朱常洛当老师?朱常洛表示压力山大。别看这两位现在一个是礼部侍郎,一个是吏部侍郎,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比起申时行、王锡爵等人来说还是远远不及。可在不久的将来,这两位都将先后走入内阁,手掌大权,展开属于他们的精采。

就在朱常洛还在操心这些有的没的的时候,一场差点让他万劫不复的阴谋已经在悄悄进行了。

第二十二章腊八

时间过的很快,皇长子朱常洛读书已满三个月。学习不论在那个时代都是不是件轻松的活,这是朱常洛总结了前世今生两次学习经历后得出的经验。

上午的课程从卯时开始到巳时结束,中间有一小段时间的休息,恭妃会端着点心进来,师生二人边用边闲聊,到了巳时用完饭休息半个时辰,午时到未时是读书时间,完了才算结束一天课程。

做为老师小叶和老沈即没有钱拿也没有饭吃,倒不是说永和宫管不起一顿饭。鲍参翅肚什么的永和宫肯定是吃不上的,但是鸡鸭鱼肉什么的总还是有点的。老师不敢吃是因为皇命难违,说好不管饭那就是不管饭,吃了就是抗旨,抗旨后果是很严重的。

好在小叶与老沈也没怎么计较,这点让朱常洛比较欣慰。小叶就是叶向高,因为他还不到三十岁,胡子都没怎么长的出来,一脸的青葱样。老沈四十多岁,长得却象六十多岁,看着比申时行还要老上几分。

对于沈一贯这个人,历史有很多不真实的记载。通过这些天接触下来,朱常洛确定有一点肯定是记对了,这家伙绝对是个老滑头。有时候看着那张老脸,朱常洛恶趣味的想:这家伙长的这么急,肯定是被心眼子太多催老的。

这一老一少两位有一点是共同的,学问一道都是真材实料一等一的好。不知道是不是因没管饭只能吃点点心的缘故导致两位老师挟私报复。二位对皇长子的教育异常严苛,这让朱常洛大吃苦头。虽然有前世带来的文化底子,可是在一片之乎者也面前,没有半分用武之地。

于是乎,朱常洛终于体会了一把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什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每天从早到晚,手不释卷觉都睡不好。小叶和老沈不管他辛苦不辛苦,两人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全天轮班制,可把朱常洛折腾坏了。

朱常洛一咬牙,就当重回高中时代了,再苦再累还比的过高考不成?一咬牙一跺脚,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老子忍了!是金子在那都能发光。随着时间渐渐流去,朱常洛的表现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皇长子的学问长没长不知道,自从入学之后这声望却是日隆一日,万历瞪着龙书案上堆得山高一样的折子发愣,这一堆无一例外的都是要求皇上早日将皇长子立为太子的。

此时已至腊月,正是滴水成冰的时候。万历皇帝负手望天,天空彤云密布,看样子一会便有一场大雪。“黄锦,你看这天色怕是又要降大雪了……”黄锦亦步亦趋的跟在万历身边,陪笑道:“万岁爷圣明,再过几日就是腊八了呢。奴婢还等着主子赏碗腊八粥,喝完之后再伺候主子活上个五百年,那才叫好呢。”

万历一腔心事让他这几句话逗乐了,抬起脚不轻不重的踢了黄锦一下,“你这老货,就会逗朕开心!”挨了踢的黄锦笑嘻嘻浑不在意。忽然想起什么,“万岁爷,晌午时候申阁老着人来催了一回,你看……”

不用看也知道申时行在催什么,当然是催自已批这些折子了。万历冷笑一声,随手拿起一本折子,打开一看果然不出自已所料,全是逼着自已立太子的!冷哼一声,眼前又浮现出那个一脸倔犟的小孩,没来由的一阵心烦意乱!

“这就是你要选的路?好吧,朕既然答应了给你机会,就不会拦你,你到底能走多远,朕拭目以待!”

“通知申阁老,将这些折子朕看过了,立太子兹事体大,暂缓再议!”

“奴婢遵旨。”黄锦不住口的应承下来。

“将这些折子全部留中不发。朕倒要看看,他们能折腾到什么时候!”皇上几乎是咬牙说的这句话,黄锦默默听着,暗自苦笑,提起立太子的事万岁爷就没开心过。

这几日由打宫外传来的消息,无一例外的都使郑贵妃极度烦恼、惶惶不安、坐卧不宁。那些瞎了狗眼的大臣们,就知道和自已做对!将以前皇长子懦弱无能的表现,都一股脑的赖在自已的身上。自已受委屈倒也罢了,可是任由朱常络自由发展终有一日会直接威胁到自已儿子的地位,那可如何是好!

握紧手中那个玉瓶,郑贵妃第一次认真的开始考虑,是不是到了该用这个东西的时候了?红丸相思血有多么厉害,顾宪成是什么意思,她心知肚明。

自从接到顾宪成的密信,她一直在犹豫,迟迟拿不定主意。眼下自已在宫中地位尊贵,皇上宠爱不衰,连太后皇后对自已都心存忌讳,阖宫上下更是唯自已之命是从。虽无皇后之名,早有皇后之实。更何况皇三子朱常洵,皇上已亲口承诺,更留下秘诏日后必要立为太子。

凡事种种,无一不向着自已心中所想发展,这种情况下那个朱常络又能掀起什么风浪?自已又何必干冒大险,做这破釜沉舟的事?

就是因为这些顾忌,郑贵妃犹豫至今,一直迟迟不肯下手。她下意识的在等顾宪成给自已指示,可奇怪的是自从那次后顾宪成一直在沉默。这让她心里发慌……没有动静说明顾宪成不高兴了,难道因为没有听他的话,从此不理她了?一想到这个郑贵妃心里就空的厉害。

可事实上顾宪成心里还是有她的。他很了解郑贵妃现在的心理,为了证明自已是真知灼见,不是杞人忧天,安排郑国泰将朝中各种各样的消息不断递了进来,一桩一件,都在用事实向郑贵妃明示:养虎为患,必成大害!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郑贵妃终于决定了!为了自已,为了儿子,更为了他……郑贵妃狠狠一咬牙!只要能够拥有这一些,自已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桂枝!”自从永和宫刹羽归来,惹事的桂枝自然没得了好,由心腹直接变成了脚后跟,对此桂枝深感失落,一直憋着劲想要立功,重获郑贵妃的信任。听到郑贵妃的召唤,桂枝几乎是飘到郑贵妃身边的。

对于桂枝的忠心狗腿表现郑贵妃满意的笑了笑,俯耳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后,再看桂枝的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怎么着?素日常听你讲可以为本宫赴汤蹈火,看来都是假的,是说来逗本宫玩的了?”看出桂枝的犹豫,郑贵妃的脸拉了下来,“奴婢对娘娘的忠心,日月可鉴。即使是娘娘要奴婢去死,奴婢也没二话的。”桂枝那受的了这个,一个跟头就跪了下去,指天画地的起咒。

“没人要你死!你对本宫如此忠心,本宫怎么舍得要你死?”随手将手上一只翠镯褪了下来,拉过桂枝的手给她带上。“你只要按本宫说的,做成这件事,你就是本宫与三皇子这一辈子的恩人了。”

恩人什么的,桂枝不敢当也不敢想。可主子交待这件事,那是灭九族的大罪呀!桂枝想想就怕,更别说去做了。心中迟疑不定,嘴上嗫嚅着不敢多说。

郑贵妃是什么人,一眼便看出桂枝心中所想,嗤笑一声,“哥哥前日来说,你父母年纪已大,本宫念在你在宫中尽心服待有功,已经开恩将你父母脱了奴籍放了他们回家养老。你的哥哥也升了他做了府内三总管。你做成这件事后,本宫也不会亏待你,一二年后放你出宫,脱了你奴籍,给你风光大嫁,你看如何?”

一个镯子或许收买不了桂枝,可是一个脱籍的名份对桂枝来讲份量就太了。一生奴才,辈辈奴才,能够脱籍是桂枝终生渴盼而无法完成的事情。更何况还牵到她的父母兄嫂,她若是不应,全家人都得跟着她倒霉,桂枝沉默了。

“主子放心,奴婢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不管让我做什么,奴婢绝不皱眉!”桂枝是明白人,事到如今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了。

郑贵妃大喜,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伸手从怀中取出捂得发热的玉瓶,背转身倒出了一粒红丸,交到桂枝手中,附耳交待几句衙,桂枝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去了。

直到此刻郑贵妃才微微松了一口气。上天保佑桂枝此去能顺利的除去那个眼中钉肉中刺,让自已与儿子从此高枕无忧。只是这赌注实在太大了,饶是她心狠手辣,心中难免惴惴不安,不知怎的,总有一种不会那么顺利、要出什么事的奇怪感觉。

十二初八这一天是腊八节,民间素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对于忙碌辛苦一年的人们来说,年关将近,终于可以松口气,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皇宫内自然也不例外。为示皇恩浩荡,皇帝、皇后每年都要都要向文武大臣甚至是侍从宫女赏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以示体仁天下,与民同乐之意。

皇宫内的腊八粥那是一绝。除了白米外,还要加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果品。

到了腊月初七这一天晚上,御膳房灯火通明,大小灶具上放满了大小的锅子。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御膳房中懂得规矩的大师傅们都知道,宫中腊八粥是分等的。别看熬的多,架不住分的多。除了祭天祭祖用的外,大部分的腊八粥要在中午前赏赐到各位有头有脸的大臣家中。

对于大臣们来讲,一碗或许腊八粥不值什么,可是皇上赐给的意义就不同了,这是皇上对你工作的肯定,这既是一种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皇上、皇后、皇子以及各宫嫔妃们,按规矩却是在晚上吃腊八粥。这也是一种风俗,图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腊八这一天休学一天,小叶和老沈都没来上课,估计是在家眼巴巴等着皇帝送粥呢。朱常洛乐得清闲,天知道这些日子他快要被老沈小叶逼得疯掉了。

冬天日头短,转眼间日落西山,已是晚间。与其他宫中喧嚣热闹的过腊八节相比,永和宫无论何时也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的。

晚膳时候,饭桌上除了日常几个分例菜外,朱常络意外的发现,还有三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粥。不等他张嘴询问,恭妃笑道:“今年沾了儿子的光,咱们永和宫也有了面子。这三碗粥是太后、皇上、还有皇后赐来的。”

“是啊,往常也只有皇后娘娘惦记着咱们永和宫,今年居然连皇上与太后都有赐粥,娘娘与小殿下这是时来运转,守得云开见月明啦。”一旁伺候的彩画陪笑脸说吉庆话。

恭妃亲手端起一碗粥,送到朱常络面前,“络儿,这是你父皇赐的粥,可是难得。你快些尝尝看,凉了就不好吃了。”

看着恭妃高兴的样子,朱常洛心中苦笑,那位父皇恨不得生吞了他这个儿子呢,一碗粥有这么高兴么?可是看到恭妃一脸的眉花眼笑,朱常洛哽在喉头的一些话,只能咽了下去。

“母后,您也吃吧。”

儿子孝顺恭妃越发高兴,不好辜负儿子一片心,就着儿子的手,喝了几口,“果然好喝。”见母妃高兴,朱常洛心情也好了起来,再加上肚子也饿了,几大口将粥便喝了精光。

任谁也没有看到,一旁待立二人用膳的彩画,在二人喝粥的时候,大冬天的脸上居然滚出了汗珠!

第二十三章叶赫

朱常洛手中的筷子啪的一声忽然掉落到地上。一旁的恭妃微微一怔,“你这个孩子,吃个饭也这么顽皮。”随手取了一双新筷递与朱常络。

朱常洛没有接,因为他腹中传来的一阵阵越来越厉害的绞痛,那痛来的突然,象一把刀插进腹中使劲的在绞,剧烈的痛感让他脸色煞白浑身无力,汗水瞬间就浸透了重重的衣服。

刚还活蹦乱跳的儿子,转眼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恭妃吓得傻了。片刻之后恭妃好象醒悟到什么,脸顿时变得纸一样白,疯了般厉声吼道:“桂枝,快去请太医,快!”

一旁站着的彩画闻声却一动不动,只是白着一张脸,似乎是吓傻了一样呆立不动。

朱常洛已经坚持不住,翻身倒在地上,抱着肚子在地上打滚!恭妃急得发疯,顾不上训斥彩画,挣起身来跌跌撞撞向宫门外跑去。可还没跑出几步,一个跟头栽在地上,和朱常洛刚刚发作的样子如出一辙。

此刻朱常洛腹中有如万针攒刺,痛感如潮水般蔓延开来,眼前一阵阵发黑,神智却越加清醒,在看到恭妃也和自已这样子时,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看来这粥中必是有人放了毒!屏着一口气,咬着牙抬起眼,冷冷看彩画:“说,是谁要杀我们母子?”

彩画双目呆滞,对于朱常洛的喝问置若罔闻,忽然双手捂着耳朵大叫道:“不是我不是我!不干我的事啊,我什么也不知道……”说毕如疯了一般转头跑了出去。

朱常洛躺倒在地,浑身的力气在慢慢的消散。就这么死了么?朱常洛叹息一声,真的好遗憾,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呢……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是昏迷前朱常洛最后想到的一句话。仗着事事前知,只顾得算计别人,却没想到自已也有被人算计的一天。眼皮越来越重,黑暗的潮水彻底侵袭过来,报应来了吧……朱常洛苦笑着,慢慢阖上了眼睛。

在他闭上眼睛的同时,皇宫里面也突出不意发生了一件大事,惊动了正在热热闹闹过着腊八节的大小贵人们。

“抓刺客,抓刺客……”尖利的声音划破夜空,顿时引起一阵骚乱。“护驾。护驾……”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皇宫乱成一团。可这一切和永和宫丝毫没有关系,这里一如即往的死气沉沉,不知何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深夜里一地洁白难掩永和宫诡异的静谧。

叶赫五岁时被云游关外的冲虚道长一眼看中,说过一句震动武林的话:此子天份之高,实为近百年来武学天才第一!冲虚道长是陆地神仙张三丰的传人,一身绝学是武林公认第一人。一对火眼金睛,看人从无半分差错。叶赫如此姿质,冲虚道人心痒难搔,留下一张便笺给他的父母,言明六年后送他回归。就这样把叶赫带到了龙虎山,将一身绝学悉心传授。

叶赫没有白瞎师父一番称赞,六年的时间将师父所传一剑一经尽得精髓。剑是太极剑,经是两仪真经,一身功夫出类拔萃,龙虎山无人能出其右。六年后冲虚真人传无可传,屈指一算,正好到了当年留笺回归的日期,便打发叶赫下山一是游历二是探亲。

叶赫是关外海西女真叶赫部汗王清佳怒的第二子。关外女真一族势力极广,其中以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最为强大。可是这几年风云突变,以怒尔哈赤为首的建州女真异军突起,发展势头极其猛烈,怒尔哈赤野心极大,立志要统一女真一族。几年的征战杀伐,建州女真已经成为海西女真最大的威胁。

山上不知日月梭,世上繁华一千年。等到了山下一打听,叶赫这才知道自已父兄不甘怒尔哈赤坐大,决意先发制人,联系了乌拉、哈达,三族联军率先出兵,以图灭掉怒尔哈赤。大军驻扎在浑河岸边的赫济格城,谁知怒尔哈赤见势不好,抢先将大军驻扎在赫济格城下古勒山上,以山势为依托,居高临下,依险死守。

清佳努久攻不下,双方损耗极大,就在双方胶着不下的时候,怒尔哈赤忽然来了强援。辽东总兵李成梁忽然带着三万骑军自后包抄上来,打了个三部措手不及,联盟溃不成军,死伤无数,无奈退守赫济格城。

怒尔哈赤怎能放过如此良机,与明军里通外合,一前一后将赫济格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连只麻雀都飞不出,摆明了要将清佳怒来个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打听清楚后叶赫急得发疯,军情势岌岌可危,他恨不得胁插双翅飞到赫济格城帮助父亲与哥哥,忽然灵机一动,便想着来招围魏救赵之计。算计着蛇无头不行,只要将万历刺杀或生擒带到阵前,明军自然大乱,父兄之困不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