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武士-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属于朝仓义景治下的越前国也是一向宗影响巨大的地方,已经在长岛双手沾满一向宗百姓鲜血的信长自然要斩草除根。他在1575年八月十二日,与德川家康等人汇集了十二万大军,对越前的一向宗势力举起屠刀。武装士兵自不必说,一向宗的主持一律处以磔刑,一般信徒同样难逃被屠杀的命运,甚至许多只是稍有牵连的百姓也都遭残杀。军队每前进一步都有人要被杀,越前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鲜血,死者达到三四万之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火枪的黎明(1)
天正三年(1575年)五月,正式继承武田信玄之位的信玄四子武田胜赖发动了对德川家康的战争。胜赖虽然颇得信玄喜爱,却因庶出,母亲出身与武田氏有仇的信浓诹访家,由他领导武田家,多数老臣都不满意。胜赖并非庸人,早在信玄时代就已身列“武田二十四将”,作战勇猛也颇有智谋,掌握武田家大权后取得过不少胜利,还曾经筹划奇袭德川家康的主城冈崎城,如果当时计划成功,家康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只不过,胜赖在内部人际和对外的政治手腕上比乃父都差上很多,以团结著称的武田家臣团在他的时代出现了裂痕,所以他只有将目标对准领外势力,以一连串的胜仗来稳定自己的宝座。
  同月,武田胜赖亲自带队,以甲斐、信浓武士为骨干的一万五千武田大军侵入德川领,虽然内部矛盾重重,可一旦打起仗来,号称天下无敌的武田家还是非常厉害,德川军几乎无以相抗,一些向心力不强的地方豪族更是家康的心病。之前的几次战争,胜赖都是以争夺局部地区的一城一砦为主,家康应付起来已经有些吃力,在号称难攻易守的高天神城被围困时,家康曾向信长求救,信长立即派遣长子信忠率兵前来救援,然而城池在织田军赶到前就已经被攻陷了。事后,信长送了家康要用两匹好马才能驮动的满满两大口袋黄金,至于是要表示歉意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那就无人知晓了。
  这次胜赖主力倾巢出动,看架势分明是要消灭家康,同信长决战,于是家康匆忙地再次向信长求援。
  当信长集中了三万军队赶来援救时,武田胜赖正驻马三河国的长筱城下,日夜攻打。守卫长筱城的奥平贞昌顽强抵抗,但毕竟众寡悬殊,外墙被攻破,这座只有五百人防守的小城即将弹尽粮绝,在武田军红色的海洋里岌岌可危。家康虽然有心救援,却因不敢和武田军正面决战而止步于不远处的吉田城,与武田军小小接触后就缩了回来——当年三方原的惨败他还记忆犹新。
  织田信长这次同武田军作战,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他准备了三样致命的法宝来克制以骑兵强悍而著称的武田军:一是掌握了三段式射击战术的三千铁炮队,信长将弓箭常用的梯队射击术用在了铁炮上,让这些使用火绳枪的士兵分为三队,在统一指挥下轮番射击,这样就大大弥补了老式火绳枪装弹慢、射程短、命中率低的缺陷;二是他在出发前准备了大批的木桩和绳子,他既然要将大规模的铁炮部队运用到野战上,就必须设法降低敌人的机动性,这些东西将在平地上建立起一道栅墙,以减缓敌人的前进速度;三是兵农分离后使用长枪的农民兵,比起大名们以武士为主临时征集农民参军、只能在农闲时出战的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信长的职业化军队不再受时间限制,这是装备了长枪、不讲求个人武艺强弱而以集团作战作为攻击方式的部队。
  万余德川军与三万织田军向着一万五千武田军展开战斗姿态。
  信长相中了长筱的设乐原,这里隔着连子川有长达两公里的平原,背靠大山,乃是理想的布阵地。信长的士兵用他们带来的木桩和绳子在连子川后面栽下三道栅栏,并挖掘了多道堑壕。对于不了解信长组织的所谓三段射击法的武田胜赖来讲,占着绝对人数优势的四万敌军不来解长筱城之围,倒是忙着在远处挖壕沟栽栅栏,这分明是懦弱的表现,他多少有些轻敌了。
  即便是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且有着新型战术壮胆,信长心里还是没底,名声在外的武田军实在是很恐怖。
  在军事会议上,德川家康的重臣酒井忠次提出偷袭武田军背后的鸢之巢山,这样便可陷武田军于两面受敌的窘境,且可骚扰其粮道。然而,信长在听到这个相当富有建设性的提案后却厉声喝道:“真是混账主意!”将酒井忠次斥退了。
  酒井忠次愤愤不平地回到自己的营帐,心里还想着:“织田公真是不懂打仗,毫无头脑。”可是,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却突然被信长唤去,信长命他率领两千德川军和五百织田铁炮队夜袭鸢之巢山——信长白天的举动不过是掩人耳目,以保证夜袭的保密性罢了。

火枪的黎明(2)
酒井忠次的夜袭非常成功,很快就占领了鸢之巢山,这在武田军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当时,武田胜赖既未攻破长筱城,又要面对四万织田…德川联军,背后又插上了酒井忠次这么一支生力军,实在是左右为难。如果就这样撤退,也许织田…德川军未必敢于追击,即便追击,以武田军的勇猛也完全能够将之击退,只是部下这么多父亲时代的老臣都在看着,尺寸之功未建就那么灰溜溜地回去,以后自己怕是连话也说不上了。
  胜赖此次出战,原本就是违背了众多老臣的意愿强行决定的,撤退就是失败,失败的话他这个新主君威信何在?
  “只有打了!”胜赖心里如此决定,反正如果真的正面交战,以织田…德川军的农民兵集团,也很难战胜武田的百战之师。只要打败了正面的织田、德川军,鸢之巢山的酒井军和长筱城里的疲兵也弹指可灭。
  五月二十一日,战争即将开始,可是雨还下个没完,希望铁炮能发挥巨大威力的信长愁容满面。在这种天气,火绳无法点燃,火药也会被打湿,那样铁炮的威力就完全无法发挥了。然而到了天亮时分,雨居然停了,清晨六时,武田军发起总攻,织田…德川联军由木栅、壕沟、长枪和铁炮组成的阵线岿然不动。
  拥有骑兵优势的武田军以山县昌景队、内藤昌丰队、马场信房队等诸骑兵部队为前锋,风驰电掣般向着联军的阵线袭来。
  当这些曾经践踏过许多敌人的骑兵驰近连子川时,就发现有些不对了,浅浅的溪水在经过刚刚的降雨后暴涨了许多,战马无法快速前进。即便是上了岸, 原本平坦的道路变得有些泥泞,战马根本跑不开,许多骑兵只好下马前进,包括敲太鼓的鼓兵也只好放弃战马,背着沉重的战鼓步行冲锋,武田的骑兵优势被大大削弱了。
  早就等待着这一刻的织田…德川联军铁炮队一排排地喷射出致命的火焰,许多武田骑兵就在前进过程中被子弹夺去了性命。后面跟上来的武田军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三段射击连续不断制造着轰鸣,也连续不断地制造着伤亡。
  但是,武田军毕竟是武田军,他们并不曾被横飞的子弹和战友不断倒下的不利局面吓倒,而是更加奋力冲锋。经过几个小时激战,他们虽然付出重大损失,却也使联军逐渐失去了远程武器在距离上的优势,织田…德川联军被迫冲出栅栏,同武田军展开白刃战。
  残酷的近战使得联军损失惨重,柴田、丹羽、羽柴等许多部队败退或濒临败退,不过他们还有足够的后援部队。但是,在人数上处劣势,且在之前的射击中损失了许多将领及勇敢武士的武田军已经没有能够替换的后备部队了,下午一时左右,武田军终于在织田…德川联军的猛攻下彻底崩溃了。
  “无须费力割取敌将首级,重要是杀得一个不留!”随着命令的下达,联军对疲惫不堪、溃不成军的武田军发动了全面反击。
  后来被称为“日本第一强兵”的真田幸村的两位叔叔都在这场战争中丧生,骁勇的武田四名臣中的山县昌景被铁炮攒射而死,内藤昌丰在撤退战中被杀,马场信房带着三十骑残兵掩护武田胜赖撤退,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而亡——武田军的名将们纷纷落马。
  此战武田军战死数千,占尽天时地利、人数众多且使用大量铁炮的织田…德川联军竟也死伤六千之多,并差一点儿就被击败。如果没有德川军的奋战,将武田军拖垮,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所以这场战役,织田…德川军只能说是险胜。只不过,武田军的名将锐卒都在此战中消耗殆尽,从此已无力与织田信长争夺天下了,败亡之势已成定局。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日本战史上的革新者(1)
长筱合战之后,日本国内已经没有能和织田信长抗衡的人物。兵农分离后的织田军已经能够长年在外作战,信长为此组建了数个军团,自己坐镇中央指挥,对外作战完全由几大军团自主进行。
  与武田信玄齐名的军神“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也曾向越前进兵,目标直指京都,同守卫越前的柴田胜家军团展开激斗。柴田胜家这位织田家第一勇将在一生从无败绩的上杉谦信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上杉军虽仅有一万五千,却将数万之众的织田军杀得大败,战死和溺死于加贺国手取川者数不胜数。好在北陆很快进入雪日,厚达数十厘米的大雪迫使谦信退兵归国,其后不久,他就脑溢血突发——信长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危机就此安然度过。
  传说,信长对谦信这位旧时代最后的英雄非常恐惧,曾经说:“如果谦信公进兵到京都,我就穿着白色的衣服,骑着马,摇着纸扇一个人去迎接,然后说:‘小人信长,恭迎大驾。’以谦信之仁,必不会伤我性命,然后我就与他划日本而治。”这则传说虽然有些戏说成分,却也说明信长对谦信的恐惧感确实非常强烈。
  谦信对信长的这次出兵可以看作是旧时代武士对以信长为代表的新时代武士的最后一次反击,这时的信长已经羽翼丰满,全国形势也和被“织田包围网”四面钳制着的时候不同,上杉谦信虽然战胜了柴田胜家,如果和信长继续战斗也未必就有什么胜算。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这场战争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信长统一天下的步伐了。
  1577年底,织田信长就打着为被毛利元消灭的尼子家复兴的旗号,对关西霸主毛利家宣战。此时的毛利家已经失去了谋略无双的老主君毛利元就,其孙毛利辉元虽有两位智谋双全的叔叔吉川元春、小早川秀秋的辅佐,却也无法抵挡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后来的丰臣秀吉)等几个西部###军团疾风烈火般的攻击,称霸关西十国的毛利家领土正在一国一国地丢失。
  此时,石山本愿寺的抵抗也终于到了头。
  石山本愿寺之所以能抵抗信长的围困大军十一年之久,靠的是庞大的铁炮雇佣军和毛利家水军的支援。尤其是海路方面,在陆地上一度占据绝对优势的织田军,却往往在水面上被被毛利水军所败,使得对本愿寺的合围始终未能成形。
  此时的日本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水军,像毛利水军就是以村上海贼众势力为主组成,主要使用的武器是火箭和村上水军秘传的“焙烙玉”(手掷火药球),船只也是以中小型为主,且缺乏大规模舰对舰的作战。但对于缺乏海战经验的织田军来讲,这已经很令他们头疼了,双方发生的第一次木津川口海战,毛利水军以七八百艘中小战船几乎全歼织田水军,在濑户内海打通了对石山本愿寺的补给线。
  于是,织田信长开始思考如何在海战中抵消对方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数量庞大的铁炮是织田军优势所在,毛利水军则是依靠传统的火箭和火药球,以烧毁敌方战舰为主要作战方式。如果织田军的士兵能在水上拥有城堡那样的防御力,就能从容发挥铁炮的火力优势了。
  “看来是使用秘密武器的时候了。”信长叫来海贼出身的大将九鬼嘉隆,命令他在伊势湾建造秘密武器,准备投入到石山战争中去。
  天正六年(1578年)六月,毛利水军同卷土重来的织田水军再次发生海战,这就是第二次木津川口海战。
  毛利水军自恃船多,又经验丰富,加上根本看不起织田水军的战斗力,六百多条大小船只一拥而上。然而,当海面的薄雾逐渐散去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六个通体覆盖着漆黑铁板、身形巨大、依靠伸出的许多只大桨前进的怪物,在这些怪物上还建有如同城堡天守阁一般的楼阁,简直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移动堡垒。
  更加可怕的是,毛利水军的火箭和火药球投射到这些浮游城堡的铁炮制外壳上都被弹开,根本产生不了任何作用。这时候,从这些浮游城堡两侧的舷窗中伸出大小不一的很多支铁炮,居高临下,对漂浮在水面的毛利水军一阵猛烈轰击。毛利水军虽然勇猛,这次却如同企图啃象的兔子,完全不知道如何对这些奇怪的敌人下手。织田水军依靠这六艘秘密武器一雪前仇,六个多小时后,纵横濑户内海数十年的毛利水军全军覆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日本战史上的革新者(2)
这些秘密武器,就是在日本古代海战史上出现过的最大的战舰——铁甲船。
  日本战船都是平底船,吃水浅,航行主要靠人力划桨,速度不是很快,所以不利于远航,多是沿海岸线航行。以海贼众为主力的各国水军,也大都是以中小船只作为作战主力,大型船只航速慢,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到,随着铁炮的传入,日本的海战也逐渐进入了火器时代,只有信长敏锐地察觉到了新时代的来临。
  早在武田信玄刚死、足利义昭将军发动兵变之时,信长就曾经秘密在琵琶湖边建造起多艘数十米长的大船,在兵变发生后开到二条城附近的湖面上。守军看到多艘飘扬着织田旗帜的超巨大战船在琵琶湖中游弋,并朝着天空施放大铁炮示威时,莫不胆战心惊,吓得乖乖开城投降。其实足利义昭早就已经逃出了二条城,转而固守槙岛城,但没料到二条城竟然不战而降,仓惶间不及准备。信长挥师急进,于是槙岛也陷落了。义昭战败后仓惶逃进山里,还被当地刁蛮百姓剥去衣服,狼狈不堪,后来被渡过宇治川的信长活捉,有名无实的室町幕府才就此灭亡了。
  尝到大船威慑力甜头的信长一直想着在未来的海战中,如何既利用到大型战舰的威慑力,又避免大型船的弱点。后来,他采取了牺牲大船仅有的最后一点机动力的方案,在建造完这些超巨大战舰后,又在船身上加装铁板装甲,使敌人的铁炮和火箭都射之不入,这就是铁甲船。这些用六十支橹驱动的铁甲船除了具有无与伦比的防御力以外,还内置大炮三门、大小铁炮近百支——如此火力,对毛利水军来讲自然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看到毛利水军轻易就被攻灭,石山本愿寺方面大惊失色。随即,信长为达到孤立石山的目的,又派大军血洗了“忍者之国”伊贺,敢于对抗信长者不分男女老少都在铁炮的轰鸣声中成片倒下,房屋被烧光,大军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有残垣断壁。
  外援已尽的本愿寺彻底丧失了抵抗的意志,终于开城投降,在朝廷的撮合下,本愿寺方面主动让出石山城,表示不再同信长对抗,志得意满的信长也没再难为这些失了势的和尚们,放本愿寺显如逃去纪伊隐居——长达十一年的石山战争就此落下了帷幕。
  为了标榜自己战无不胜的辉煌功绩,织田信长在日本中心部位的琵琶湖边上建造了豪华的安土城。这座巨大的城有七层的城楼,信长将其命名为“天主阁”,暗喻自己已不再是世俗凡人,而是上天之主。在城下,他大力发展城下町,努力使安土成为全国经济、商业、政治、宗教的多重中心。
  在此期间,朝廷方面畏惧他的力量,曾经派遣使者请他在关白、太政大臣和幕府将军中任选一职来担当。不料,信长冷笑着全部推掉,于是时人传说,信长是要在合适的机会废掉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天皇制,自己做日本的新王。
  实际上,已将日本全土占领了一半左右的信长,早就在行使他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了。
  对于导致日本分裂百年的分封制,信长深恶痛绝。所以虽然他也将领土分封给家臣,并配给军队,但却并没有给予他们领土继承和分配权,他给他们的领土只是暂时性的,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收回。信长天性凉薄,除了对自己的几个亲人,很少对别人念及情谊,即使是林通胜、佐久间信盛这样的老臣,只要一失去作用也立即被没收领土后流放,重臣们只有拼命打拼,不断建立新功,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对家臣刻薄,对朝廷步步紧逼,对敌人和敌人土地上的百姓烧杀无度,可是信长对被自己征服土地上的一般百姓表现出的却也有宽容和仁慈的一面。他撤消关卡,减免赋税,建立方便商业流通的乐市制,严明军纪,分检土地,打击豪强,这些措施都对经历了百年战乱的人民生产力及商品流通的恢复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兵农分离制度,使军队职业化,农民固然从此被牢牢捆在土地上,失去了成为武士的机会,却也使他们能够安心生活,不再受兵役之苦,而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得到提升。
  信长还对日本以外的世界,特别是欧洲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时的日本是个开放性很强的国家,欧洲许多国家的商人贩来许多日本人从未见过的商品,伴随他们来的还有很多天主教传教士,许多日本百姓甚至大名都信奉了天主教,甚至像九州大名大村忠纯在上阵时还扛着十字架。
  对西洋文化有着强烈兴趣的信长经常身着欧洲的服装,摆弄从欧洲传来的座钟和地球仪,与传教士弗洛伊德交好,允许外国教士在他的领内传教,甚至有说法认为他本人和一些家臣还信奉了天主教。当然,即便信长入了天主教,也并不是真的相信天主的存在,在生命最后几年已经狂妄不堪的他所相信的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是君临天下的天主。他所以会推崇天主教,不过是想用天主教来压制势力强大的本土佛教罢了。
  此外,信长还大力推行茶道,将原本在商人中流行的茶道上升为武士的必修课,命令部下的武士也都要修行。
  当然,茶道讲求人心的淡薄宁静,可是性如烈火的信长虽然酷爱茶道,却似乎并没有使自己的性情有所收敛。有个故事是讲他在护送足利义昭将军进京时,有个原本隶属于被打败的三好家的厨师因受主人连累,也要被斩首。信长的厨师和他正好是同乡,他就求同乡帮忙在信长面前说说好话。信长的厨师就跑到主公面前,讲说那个三好家的厨师手艺如何如何的好,人才难得。信长听了便说:“那叫他给我做几个菜吧,如果我吃着好就饶了他。”
  为了活命,三好家的厨师施展平生所学,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满心期待地等着信长吃后的反应。不料信长刚吃了几筷子就拍着桌子破口大骂:“这是什么破菜!淡得一点味道都没有。把他拉出去砍了!”
  三好家的厨师吓得跪倒求饶说:“请再给我次机会,如果还是不好吃,再杀我也不迟。”
  第二次做出来的菜,信长吃得很满意,高兴地说:“你早那么做不就是了?留下做我的厨师吧。”
  后来有人问那三好家的厨师前后两桌菜的区别,那厨师说:“第一次是按照我在三好家的口味所做。三好一族之人久居京城,口味清淡,所以菜的味道都很淡。第二次做的菜,则是按照乡下做菜的方式,放了很重的调料,信长公是个乡下的小大名,自然吃不惯城里的口味啰。”
  一面学习着茶道磨练心境,一面为了一桌菜就能要杀要砍,织田信长始终是个矛盾的人物,就像他既有着改革者的面目,又有着“第六天魔王”的残忍性格。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烈焰中的魔王(1)
1582年中,羽柴秀吉军团和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率领的毛利军主力对峙,预测到将会发生一场决定性会战爆发的秀吉立即派人向信长求援,并请求由信长亲自指挥大军。已经消灭了武田家的信长也意识到此次会战很可能会决定毛利家的命运,便火速调遣明智光秀、细川忠兴、池田恒兴等诸路数万人向西部靠拢,自己则带领亲随小姓数十名,轻骑前往京都。
  此次前往京都,信长还随身携带了大批名贵茶器,打算召集京都和堺的著名茶人、公卿贵族开一次盛大的茶器鉴赏会。六月一日,信长进入京都,在公卿们的迎接下来到本能寺,准备第二天觐见天皇。当天晚上,他召来围棋国手本因坊秀哉和鹿盐利玄对弈,下出后来传为不吉之兆的三劫连环无胜负局。
  夜半,本能寺外杀声四起,铁炮声连天,信长情知不对,但他马上想到的是驻扎二条御所的长子织田信忠谋反,小姓森兰丸否定了他的猜测:“是桔梗旗印!”桔梗是明智光秀的家纹,即是说,谋反者是光秀,一个信长最意想不到的人。
  正在进攻本能寺的果然是明智光秀和他部下的一万三千兵马。
  光秀是信长妻子浓姬的表兄,又是一力促成信长上京拥立足利义昭的功臣,在后来的许多事件中也是信长坚定的支持者,信长对他格外信任,所以怎么也难以相信他竟然会起兵谋反。
  从信长的强势立场是很难理解光秀的感受的,光秀曾经侍奉的两位主君朝仓义景、足利义昭都被信长或逼死或流放,信长还不顾他的感情,强迫他用朝仓义景的头骨饮酒。光秀是虔诚的佛教徒,信长火烧比睿山和不少名寺古刹,光秀在感情上很难接受。信长对亲近的人时常拳打脚踢,光秀经常被信长公开殴打,并遭辱骂。在一次招待德川家康的宴会上,光秀因为准备的鱼不大新鲜甚至被信长用盘子打破了头。林通胜和佐久间信盛被流放一事对光秀的触动也很大,他感到自己在信长心目中的地位在逐渐降低,甚至羽柴秀吉插手他的工作领域时,信长都并未阻止。在出征毛利前,信长没收了光秀的领地,命其在攻下毛利的土地后再就地封赏。此外,后世的一些人认为,在光秀谋反的背后,还有朝廷与废将军足利义昭甚至德川家康的影子。
  身体里流着源氏之血的明智光秀此时已经将那个可怕的信长当作了吃人的妖怪酒吞童子,现在自己正如祖先源赖光那样,要将这个可怕的妖怪除掉,为死在他手上的人们报仇。
  只有几十名小姓随从的信长根本无法同一万三千名敌人作战,他在射击出三支箭后弓弦绷断,便索性拿起一支长枪和涌进来的明智军杀成一团。信长挺枪尽情杀伤几名靠过来的敌人,自己也受伤颇重,身边的小姓大多战死。他高傲地看着如蚂蚁般向寺内涌来的叛军,这些人曾经都是部下的部下,他心里高傲地想道:“我的首级绝不能落在这些蝼蚁般的杂兵手里!”便转过身,向着室内走去。
  此时,混乱中不知谁放起了火,大活熊熊燃烧,吞没了整座寺院,信长走进内室,关上带火的拉门,切腹自杀了。燃烧的火焰使寺院终于“轰”地一声坍塌下来,信长的尸体被埋在废墟之下,明智光秀到底没能拿到他的首级。
  生于乱世的信长,以火一般的性格征伐诸国,现在又葬身于烈火之中,这就是宿命的缘故吧!
  在桶狭间合战前,信长曾经高唱“人生五十年”的歌出战,带着人生不过五十载,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拼死一搏的心情杀向今川义元的本阵。也许上天当时听到了他的吟唱,用他后半生的生命换取了合战的胜利,那首歌便如谶语一般尾随着信长,他死时只有四十九岁,终于没能活到五十岁。如果他能再多活二十年,也许日本的历史进程会被大大改写,只不过,上天没有给日本这个机会。
  信长死后,其嫡子信忠也被光秀所杀,光秀在做了十一天畿内的统治者后,又被羽柴秀吉打败,在逃到山里的路上被狩猎“落武者”的农民用竹枪杀死。羽柴秀吉后来改名丰臣秀吉,继承信长遗志统一天下,开创了“桃山时代”,信长那可怜的妹妹阿市和新丈夫柴田胜家在与羽柴秀吉的对抗失败后,双双于北庄城内自杀身亡。然而,秀吉也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的子孙将被织田信长的小盟友德川家康杀死,只有这个开创大江户时代的德川家康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在安土城下礼佛度日的信长之母土田夫人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
  从丈夫信秀的经营尾张一隅到儿子信长的叱咤半个日本,织田家由小变大,再由盛转衰的过程都如走马灯般从她眼前闪过。她的儿女信长、信行和阿市,或贤或愚、或爱或厌都先她而去,只留下她一个人,靠着孙子信雄的供养,每日与青灯黄卷寂寞为伴,心无挂碍地活到八十二岁高龄才去世。
  在她死前,回想起了那年丈夫信秀从小豆坂合战胜利归来时,八岁的信长拉着六岁的信行跌跌撞撞来看父亲的一幕,他们都曾经是些可爱天真的孩子……
   。。

附录  《七武士》大事年表(1)
说明:大事年表中的月、日均为日本和历。
  天长二年(825年)
  闰七月,高栋王受赐平姓,是为桓武平氏。
  天安元年(857年)
  二月,藤原良房就任正一位太政大臣,摄关政治至此开始。
  贞观十五年(873年)
  四月,清和天皇赐皇子、皇女源姓,是为清和源氏。
  承平五年(935年)
  二月,割据坂东的平将门(桓武平氏)攻击其伯父平国香,开始了“平将门之乱”。
  天庆二年(939年)
  十二月,平将门自立朝廷,称“新皇”;藤原纯友袭击淡路、赞岐两国的国司官衙,响应将门,是为“藤原纯友之乱”。
  天庆三年(940年)
  二月,平贞盛、藤原秀乡在下总幸岛与平将门对战,将门战死。
  天庆四年(941年)
  六月,藤原纯友在伊豫被杀,乱事终结,但地方武士团通过平叛,势力更为膨胀。
  长元元年(1028年)
  六月,平忠常在坂东掀起叛乱。
  长元四年(1031年)
  四月,源赖信平定“平忠常之乱”,至此,平氏在坂东的势力被源氏所取代。
  永承六年(1051年)
  六月,源赖义就任陆奥守,开始平定东北地区的俘囚叛乱。
  康平五年(1062年)
  九月,叛乱头目安倍贞任为清原武则所杀,“前九年之役”结束,(事实上打了整整十二年)东北地区被清原氏所控制。
  秋保三年(1083年)
  九月,源赖义之子义家就任陆奥守,插手清原氏的内乱。
  应德三年(1086年)
  十一月,白河天皇退位,但仍控制朝政,“院政”以此为开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