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趣横生博弈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少收一点儿的许诺?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没有多付车钱?
  另一方面,除了答应按照打表金额付钱之外,我们并没有许诺再向司机支付其他报酬。假如我们打算开始和司机讨价还价,而这场谈判又破裂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另找一辆出租车。但是,如果我们一直这样等下去,那么,一旦我们到达酒店,我们讨价还价的地位将会大大改善。何况,此时此刻再找一辆出租车实在不易。
  于是我们坐车到达了酒店。司机要求我们支付以色列币2500谢克尔(相当于275美元)。谁知道什么样的价钱才是合理的呢?因为在以色列,讨价还价非常普遍,所以我们还价2200谢克尔。司机愤怒了。他嚷嚷着说从那边来到酒店,这点钱根本不够用。他不等我们说话就用自动装置锁死了全部车门,按照原路没命地开车往回走,一路上完全无视交通灯和行人。我们被绑架到贝鲁特去了?不是。司机开车回到出发点,非常粗暴地把我们赶出车外,一边大叫:“现在你们自己去看你们那2200谢克尔能走多远吧!”
  我们又找了一辆出租车。这名司机开始打表,跳到2200谢克尔的时候,我们也回到了酒店。
  毫无疑问,我们不值得为300谢克尔花这么多时间折腾。不过,这个故事却很有价值。它描述了跟那些没有读过本书的人讨价还价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更普遍的情况是,我们不能忽略自尊和非理性这两种要素。有时候,假如总共只不过要多花20美分,更明智的选择可能是到达目的地之后乖乖付钱。
  这个故事还有第二个教训。我们当时确实是考虑不周,没进一步细想。设想一下,假如我们下车之后再讨论价格问题,我们的讨价还价地位该有多大的改善。(当然了,若是租一辆出租车,思路应该反过来。假如你在上车之前告诉司机你要去哪里,那么,你很有可能眼巴巴看着出租车弃你而去,另找更好的雇主。记住,你最好先上车,然后再告诉司机你要到哪里去。)
  在这个故事首次出版数年之后,我们收到了以下这封信。亲爱的教授:
  你一定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我想你一定清楚地记得我的故事。当时,我是一个学生,在耶路撒冷兼职做司机。现在,我是一名咨询师,偶然间读到了您二位大作的希伯来语译本。你大概会觉得很有趣,我跟我的客户们也分享了这个故事。是的,那件事的确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深夜。但是,至于其他方面,我的记忆跟你们谈到的略有出入。
  在上课和夜间兼差当出租车司机之间,我几乎没有时间和我的新婚妻子在一起。我的解决方法是让她坐在前排座位上,陪我一起工作。虽然她没有出声,但是你们没在故事里提起她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我的计程表坏了,但你们好像不相信我。我也太累了,懒得跟你们解释。当我们到达酒店时,我索要2500谢克尔,这个价格很公平。我当时甚至还希望你们能把费用涨到3000谢克尔呢。你们这些有钱的美国人付得起50美分的小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博弈论可能会危害你的健康(2)
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们竟然想骗我。你们不肯支付公平的价格,使得我在我妻子面前难堪。虽然我穷,但我并不缺你们给的那丁点儿钱。
  你们美国人以为我们无论从你们那里得到点儿什么就会很开心。我就认为我们应该给你们上一课,教教你们什么叫生活中的博弈。现在,我和我妻子结婚已经20年了。当我们想到那两个为了节省20美分而花上半个小时坐在出租车里来回折腾的美国蠢蛋时,仍不禁失笑,呵呵。
  您真诚的,
  (不留名字了)说实话,我们从未收到过这样一封信。我们捏造这封信的目的在于说明博弈论中的一个关键教训:你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你需要考虑他们知道些什么,是什么在激励着他们,甚至他们是怎么看你的。乔治·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对金科玉律的讥讽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他们的品位可能与你不同。在策略性思考时,你必须竭尽全力去了解博弈中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想法及其相互影响,包括那些可能保持沉默的参与者在内。
  这使我们得到了最后一个要点:你可能以为自己是在参与一个博弈,但这只不过是更大的博弈中的一部分。总是存在更大的博弈。
  以后的写作形式
  前面的例子让我们初步领略了进行策略决策的原理。我们可以借助前述故事的“寓意”归纳出原理。
  在选数游戏中,如果你不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就猜48吧。再回想一下理查德·哈奇,他能够预测出所有将来的行动,从而决定他该怎样行动。妙手传说告诉我们,在策略里,就跟在物理学中一样,“我们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引发一个反行动”。我们并非生活于一个真空世界,也并非在一个真空世界中行事。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时,其他事情还会保持原样。戴高乐在谈判桌上获得成功,这表明“只有卡住的轮子才能得到润滑油”。不过,坚持顽固强硬并非总是轻而易举,尤其当你遇到一个比你还顽固强硬的对手时。这个顽固强硬的对手很可能就是未来的你自己,尤其是遇到节食问题时。作战或节食时,把自己逼向死角,反而有助于加强你的决心。
  你可能听过“吱吱作响的车轮”这个说法——卡住的车轮更需要润滑油。当然,有时候它会被换掉。
  1平方英寸=00006平方米。《冷血》以及《给猫拴铃铛》的故事说明,需要协调和个人牺牲才能有所成就的事情做起来可能颇具难度。在技术竞赛中,就跟帆船比赛中差不多,后发的新企业总是倾向于采用更具创新性的策略,而龙头企业则宁愿模仿自己的追随者。
  剪刀、石头、布游戏指出,策略的优势在于不可预测性。不可预测的行为可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人生变得更加有趣。出租车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博弈中的其他参与者是人,不是机器。自豪、蔑视或其他情绪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当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时,你需要和他们一样夹杂着这些情绪,而不是像你自己那样。
  我们当然可以再讲几个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再讲一些道理,不过,这不是系统思考策略博弈的最佳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一个主题会更见效。我们每次只讲一个原理,比如承诺、合作和混合策略。在每种情况下,我们还筛选了一些以这个主题为核心的故事,直到说清整个原理为止。然后,读者可以在每章后面所附的“案例分析”中运用该原理。

博弈论可能会危害你的健康(3)
多项选择
  我们认为,几乎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一个博弈,虽然很多事情可能第一眼看上去并非如此。请思考下面一道选自GMAT(工商管理硕士申请考试)的问题。
  很不幸,版权批准条款禁止我们采用这一问题,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答案?
  a 4π平方英寸b 8π平方英寸c 16平方英寸
  d 16π平方英寸e 32π平方英寸
  好,我们清楚你不知道题目对你有点儿不利。但我们认为运用博弈论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讨论
  这些答案中较为奇怪的是c选项。因为它与其他答案如此不同,所以它可能是错误的答案。单位是平方英寸,这表明正确答案中有一个完全平方数,例如4π和16π。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并且是一种很好的应试技巧。但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运用博弈论。假设出题的这个人参与了这个博弈,这个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希望,理解这个问题的那些人能够答对,而不理解这个问题的那些人答错。因此,错误的答案必须要小心设计,以迷惑那些真正不知道正确答案的人。例如,当遇到“一英里等于多少英尺?”的问题时,“16π”的答案不可能引起任何考生的关注。
  1英里=16093公里。
  1英尺=03048米。
  1英寸=00254米。反过来,假设16平方英寸确实是正确的答案。什么问题的正确答案是16平方英寸,但又会使有些人认为32π是正确答案?这样的问题并不多。通常,没有人会为了好玩而把π加到答案中。就像没有人会说:“你看到我的新车了吗——1加仑油可以走10π英里。”,我们也认为不会。因此,我们确实可以把16从正确答案中排除。
  现在,我们再回过来看看4π和16π这两个完全平方数。暂且假设16π平方英寸是正确答案。那问题就有可能是“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是多少?”正确的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但是,不太记得这个公式的人很可能会把它与圆的周长公式2πr混淆。(是的,我们知道,周长的单位是英寸,不是平方英寸,但犯错误的人未必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注意,如果半径r=4,那么2πr就是8π,这样的话;考生就会得出错误的答案即b选项了。这个考生也有可能混淆后又重新配成公式2πr2,从而得出32π或者e选项为正确答案。他也有可能漏掉π,结果得出c选项;或者他可能忘记将半径平方,简单地把πr用做面积公式,结果得出a选项。总之,如果16π是正确答案,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使所有答案都有可能被选的合理的题目。对出题者而言,它们都是很好的错误答案。
  如果4π是正确答案(那么r=2)又会怎么样?现在,想想最常见的错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如果学生用了错误公式2πr;他仍然能得到4π,虽然单位不正确。在出题者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允许考生用错误的推算得到正确的答案更糟糕了。因此,4π是一个很糟糕的正确答案,因为它会令太多不知所为的人得满分。
  至此,我们分析完了。我们信心十足地认为正确答案是16π。而且我们是正确的。通过揣摩出题者的目的,我们可以推断出正确的答案,甚至常常不用看题目。
  现在,我们并不是建议你在参加GMAT或其他考试时为了省事甚至连题目都不看。我们认为,如果你聪明到足以了解这一逻辑,那么,你很可能也知道圆面积的公式。但是你却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公式。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你不明白其中一个答案的意思,或者这个问题的知识点不在你的课程范围内。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回想一下这个考试博弈可能有助于你得出正确答案。妙趣横生博弈论第2章逆推可解的博弈
   。。

策略互动的两种方式
任何人都会劝告查理不要上露西的当。即便露西去年(以及前年和大前年)没有在他身上玩过这个花招,他也应该从其他事情了解她的性格,完全可以预见到她会采取什么行动。
  虽然在查理盘算要不要接受露西的邀请去踢球的时候,露西的行动还没有发生。不过,单凭她的行动还没有发生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查理就应该把这个行动看做是不确定的。他应该知道,在两种可能的结果中,让他踢中那个球以及看他仰面跌倒,露西偏好于后者。因此,他应该预见到,一旦时机到了,露西就会把球拿开。露西会让他踢中那个球的逻辑可能性实际上对他毫无影响。查理对这样一种可能性仍然抱有信心,套用约翰逊博士描述的再婚特征,是希望压倒经验的胜利。查理不应该那样想,而应该预见到接受露西的邀请最终会不可避免地让自己仰面跌倒。他应该拒绝露西的邀请。
  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或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比如查理·布朗的故事。参与者轮流出招。当轮到查理的时候,他必须展望一下他当前的行动将会给露西随后的行动产生什么影响,反过来又会对自己以后的行动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种互动方式是同时发生,比如第1章的囚徒困境故事。参与者同时出招,完全不理会其他人的当前行动。不过,每个人必须心中有数,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其他积极的参与者,而这些人反过来同样非常清楚这一点,依此类推。从而,每个人必须将自己置身他人的立场,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招致什么后果;其最佳行动将是这一全盘考虑的必要组成部分。
  一旦你发现自己正在参与一个策略博弈,你必须确定其中的互动究竟是序贯发生的还是同时发生的。有些博弈,比如足球比赛,同时具备上述两类互动元素,这时你必须确保自己的策略符合整个环境的要求。在本章,我们将初步介绍一些有助于参与序贯行动博弈的概念和法则;而同时行动博弈则是第3章的主题。我们从非常简单、有时候是刻意设计出来的例子开始,比如查理·布朗的故事。我们故意这么做,是因为这些故事本身并不太重要,正确的策略通常也可由简单的直觉就能发现,而这么做却可以更加清晰地凸现故事中蕴涵的思想。我们所用的例子将在案例分析及以后的章节中变得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也越来越复杂。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条策略法则
序贯行动博弈的一般原则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推断其他参与者接下来的反应,并据此盘算自己当前的最佳行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值得确立为一条基本的策略行为法则。
  法则1: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展望你的初始决策最后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利用这个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佳选择。
  在查理·布朗的故事里,做到这一点对所有人来说应该都不费吹灰之力(只有查理·布朗例外)。查理只有两个选择,其中一个选择会导致露西在两种可能行动之间进行决策。大多数策略局势都会涉及一个更长的决策序列,每个决策又对应着几种选择。在这样的博弈中,涵盖博弈中全部选择的树图作为一种视觉辅助工具,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推理。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如何运用这些树。
  决策树与博弈树
  即使一个孤立的决策者,置身于一个有其他参与者参加的策略博弈中,也可能会面对需要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决策序列。例如,走在黄树林中的罗伯特·费罗斯特(Robert Frost):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而我,
  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从此一切变了样。1我们可以对此图示如下:
  到此未必就不用再选择了。每一条路后面可能还会有分岔,这个图相应地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以下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
  从普林斯顿到纽约旅行会遇到几次选择。第一个决策点是选择旅行的方式:乘公共汽车、乘火车还是自己开车。选择自己开车的人接下来就要选择走费拉扎诺(Verrazano)桥、霍兰(Holland)隧道、林肯(Lincoln)隧道还是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桥。选择乘火车的人必须决定是在纽瓦克(Newark)换乘PATH列车,还是直达纽约Penn车站。等进入纽约,搭乘火车或公共汽车的人还必须决定怎样抵达自己的最后目的地,是步行、乘地铁(是本地地铁还是高速地铁)、乘公共汽车还是搭出租车。最佳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价格、速度、不可避免的交通堵塞、纽约市最终目的地所在,以及对新泽西收费公路上的空气污染的厌恶程度,等等。
  这个路线图描述了你在每个岔路口的选择,看起来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所以称为“决策树”。正确使用这样一张图或一棵树的方法,绝不是选择那个第一个分支看上去最好的路线。例如,当各种方式的其他方面相同时,你会更喜欢自己开车而不是乘火车,然后“到达下一个岔路口的时候再穿过费拉扎诺桥。”相反,你应该预计到以后将面临的决策,然后根据这些决策做出你的早期选择。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去市区,那么乘PATH列车会比开小汽车要好,因为乘PATH列车可以从纽瓦克直达市区。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描述一个策略博弈中的选择。不过,现在图中出现了一个新元素。我们遇到了一个有两个人或更多人参与的博弈。沿着这棵树的各个决策点,可能是不同的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每个参与者在前一个决策点做决策时必须向前展望,不仅要展望他自己的未来决策,还要展望其他参与者的未来决策。他必须推断其他人的下一步决策,办法就是想象自己站在他们的位置,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为了强调这个做法与前一个做法的区别,我们把反映策略博弈当中决策序列的树称为博弈树,而把决策树留做描述只有一个人参与的情形。
  

足球赛和商界中的查理·布朗
尽管本章开篇提到的查理·布朗的故事非常简单,不过把故事转化成以下的图示,你就可以更加熟悉博弈树。在博弈起点,当露西发出邀请时,查理·布朗面临着是否接受邀请的决策。假如查理拒绝邀请,那么这个博弈到此为止。假如他接受邀请,露西就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让查理踢球,二是把球拿开。我们可以通过在路上添加另一个分叉的方法说明这一点。
  正如我们先前所述,查理应该预计到露西一定会选择上面那个分支。因此,他应该置身于她的立场,从这棵树上剪掉下面那个分支。现在,如果他再选择自己上面的那个分支,结果一定是仰面跌倒。因此,他最好选择下面的分支。我们用加粗的带箭头的分支来表示这些选择。
  你是否认为这个博弈太微不足道?以下是它在商业领域的一个版本。设想以下情景,已成年的查理目前正在(假设)弗里多尼亚国(Freedonia)度假。他和当地的一个生意人弗里多(Fredo)聊了起来,弗里多谈起了一个只要投入资本就可以获利的绝妙机会,他大声地说道:“你给我10万美元,一年后我会把它变成50万美元,到时候我和你平分这笔钱。所以,你将在一年内获得两倍以上的钱。”弗里多所说的机会确实令人向往,何况他很乐意按照弗里多尼亚的法律规定签订一份正规合同。但弗里多尼亚的法律有多可靠?如果一年后弗里多卷款潜逃,已经返回美国的查理能向弗里多尼亚的法院要求执行这份合同吗?法院有可能会偏向自己的国民,或者可能效率很低,又或者可能被弗里多收买。因此,查理实际上是在和弗里多进行一场博弈,博弈树如下图所示。(注意,如果弗里多遵守合同,他会付给查理25万美元;这样,查理获得的利润等于25万美元减去初始投资10万美元,即15万美元。)你认为弗里多会怎样做?在没有十足把握相信弗里多承诺的情况下,查理应该预计到弗里多一定会卷款潜逃,就像小查理确定露西一定会把球拿开一样。事实上,两个博弈的博弈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面临这样的博弈时,多少“查理”做出了错误的推理?
  有什么理由可以让查理相信弗里多的承诺?或许,弗里多同时也和其他一些企业做交易,这些企业需要在美国融资或者出口商品到美国去。那么,查理很有可能会毁坏弗里多在美国的声誉或者直接扣押他的货物,以此向弗里多实施报复。所以,这个博弈可能只是更大的博弈的一部分,或许是一个持续的互动过程,这一点确保了弗里多的诚信。但是,在我们上述说明的一次性博弈中,这种倒后推理的逻辑非常明了。
  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博弈得到三点结论。第一,不同的博弈可以采用相同的或者极为相似的数学形式(博弈树,或者在以后章节中提到的用来描述博弈的图标)。用这种形式来进行思考反过来又突出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使你更容易将你掌握的关于一种情形下的博弈知识运用到另一种情形中去。这是所有学科理论的重要功能:它提炼出各种明显不同背景的本质相似性,使得一个人能够以一种统一而简单化的方式对各种情形进行思考。许多人本能地讨厌所有理论。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反应。当然,理论确实有其局限性。特定的背景和经历通常能大大扩展或修正一些理论方法。但是,抛弃所有理论就相当于抛弃一个有价值的思维出发点,一个克服难题的立足点。当你进行策略思维时,你应该把博弈论当做你的朋友,而不是一个怪物。
  第二,弗里多应该认识到,具有策略思维的查理一定会怀疑他所说的话的可靠性,而且根本不会投资,这样,弗里多就失去了赚取25万美元的机会。因此,弗里多有强烈的动机使其承诺可以置信。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对弗里多尼亚国脆弱的法律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因此并不能以此来打消这位投资者的顾虑。他还有其他办法让自己的承诺可信吗?我们将会在第6章和第7章考察常见的可信问题,并介绍一些达到可信的方法。
  第三,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涉及对参与者不同备择选项不同结果的比较。一个参与者获得更多并不总是意味着另一个参与者获得更少。查理选择投资而弗里多选择遵守合同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形,优于查理根本不投资的情形。和体育比赛或者其他比赛不同,博弈不一定非要有胜出者和失败者;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就是,它们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博弈可以出现双赢和双输的结果。事实上,共同利益(比如,若弗里多有办法给出一个遵守合约的坚实承诺,则查理和弗里多双方都能获益)和冲突(比如,若弗里多在查理投资之后卷款潜逃,查理就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的结合同时存在于商界、政界以及社会交往活动的大多数博弈中。这正是使得分析这些博弈如此有趣并具有挑战性的因素。
  

更复杂的树(1)
我们从政界找到了一个例子,用来介绍更复杂一点的博弈树。有一幅讽刺美国政界的漫画谈及,国会希望增加建设经费支出,而总统们则希望削减国会通过的这些巨额预算。当然,在这些经费支出中,有总统们喜欢的也有总统们不喜欢的,而他们也只想削减那些他们不喜欢的经费支出。要达到这个目的,总统们必须有削减一些特定预算项目的权力或者逐项否决权。1987年1月,罗纳德·里根在国情咨文讲话中口若悬河地说道:“给我们和43位州长一样的权力——逐项否决权,我们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削减那些永远不应独自存在的项目。”
  乍一看,似乎拥有法案的部分否决权只会增强总统的权力,而永远不会给他带来任何不好的结果。但是,总统没有这个权力可能会更好。原因在于,逐项否决权的存在会影响到国会通过法案时的策略。以下这个简单的博弈说明了逐项否决权将如何影响国会的策略。
  为便于说明,假设1987年的局势如下。有两个支出项目正在考虑中:城市重建(U)和反弹道导弹系统(M)。国会喜欢前者,而总统喜欢后者。但相对于维持现状来说,双方都更喜欢让两个法案都通过。下面的表格展示了两个参与者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的评价,其中4代表最好,1代表最差。结果国会总统U和M都通过33只有U通过41只有M通过14U和M都未通过22当总统没有逐项否决权时,该博弈的博弈树如下图所示。总统会签署同时包括项目U和项目M的法案,或者只包括项目M的法案,但会否决只包括项目U的法案。国会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会选择两个项目都包括的法案。同样,我们还是用加粗的带箭头的分支来表示每一个决策点处的选择。注意,我们有必要在总统必须做出选择的所有决策点处都做这样的标记,即使其中一些决策点处已经标记了国会的上一步选择。这么做的理由在于,国会的实际行动深受其对每种选择之后总统将如何行动的算计的影响;要说明这一逻辑,我们必须把所有逻辑上可能的情况下总统的行动选择表示出来。我们对该博弈的分析结果是,双方都只得到了自己次佳的结果(评价为3)。
  接下来,我们假设总统拥有逐项否决权。于是该博弈变成了如下所示:现在,国会预料到若自己让两个项目都通过,则总统就会选择否决项目U,只留下项目M。因此,国会的最佳行动是,要么只通过项目U,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否决,要么哪个项目也不通过。或许,如果国会可以借助总统否决获得政治积分,那么国会可能会倾向于前一种行动,但总统同样也有可能通过拒绝预算而获得政治积分。我们假设两者相互抵消,于是这两个选择对国会来说是无差异的。但是,这两个选择只给双方带来了第三好的结果(评价为2)。甚至对总统而言,他得到的结果也因其拥有的额外选择自由而变得更糟。2
  这个博弈阐述了一个重要且具有一般性的观点。在单人决策中,更大的行动自由可能永远没有坏处。但是在博弈中,它却可能对参与者不利,这是因为行动自由的存在会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与此相反,“绑住自己的双手”可能会有帮助。我们将在第6章和第7章探讨这一“承诺优势”。
  我们已经将博弈树的倒后推理方法运用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博弈中(查理·布朗的故事),之后又扩展到一个更复杂的博弈中(逐项否决权)。无论博弈多么复杂,基本的原理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如果在博弈树中,每个参与者在每个决策点上都有几个选择,而且每个参与者都要开展多次行动,那么,博弈树可能很快变得太过复杂,以至于难以画出或者使用。举个例子,在象棋博弈中,有20个分支从第一个决策点发散出去——白方可以将自己的八个兵中的任何一个往前走一格或两格,或者两个马中的任何一个往前走一格或两格。对应于白方的每一种选择,黑方也有20种走法,因此,我们就已经得到400种不同的路径了。从以后的决策点处发散出的分支可能会更多。要运用博弈树的方法使象棋问题得到完全解决,是大多数现存的乃至往后数十年内可能发明出来的最强大的计算机也力所不能及的。在本章后面部分,我们将讨论象棋大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

更复杂的树(2)
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之间,还有很多中等复杂的博弈,这些博弈出现在商界、政界以及日常生活中。有两个方法可以用于解决这样的博弈。第一,电脑程序可以构建博弈树并计算出结果。3或者,很多中等复杂的博弈可以通过树逻辑分析得到解决,而无须明确画出博弈树。我们将借助一个电视游戏节目中的博弈,来说明这个方法。在这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尽力去比其他人玩得更好、更聪明且持续得更久。
  “幸存者”的策略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幸存者》节目以许多有趣的策略博弈为特征。在《幸存者:泰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