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领导-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前时却又不敢用。
不要苛求自己引进的人才非得百分之百成功。如果你不敢大胆尝试,就会把许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拒于门外。
反过来说,你想要引进适合的人才,就必须有敢冒风险的精神,做好交学费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你引进的人才无法帮助自己拓展事业“版图”,也并不能说明你当初的决策是错误的,更不能停止自己今后引进人才的步伐。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你是在磨炼人才,还是折磨人才
接受考验、锻炼,吃苦受累,这无可非议,但是许多领导者只给员工准备了受苦的“条件”,却并没有提供学习实际本领的条件。
刚踏出大学校门、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通病是:高傲自信,想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他们在具体工作上不墨守成规,而是锐意进取并积极创新,但往往急于求成,忽视检讨工作的正常步骤和品质的要求。正因如此,许多领导者都会把刚来的社会新鲜人先放到基层接受锻炼,让他们由好高骛远变成脚踏实地。
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却往往变了调。为什么呢?
一是,在许多中层干部的心中,并不是真的要让这些社会新鲜人接受磨炼,而是带有杀杀其锐气、给点颜色让其瞧瞧的意味。尤其是学历不高、从基层爬起来的小主管,更抱有这种心态,他们会在心里轻蔑地说:“哼,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没有实际经验,连一个工人都不如!”
接受考验、锻炼,吃苦受累,这无可非议,但是许多领导者只给员工准备了受苦的“条件”,却并没有提供学习实际本领的条件。
二是,许多领导者把将下属从基层提拔上来,看做是自己对他们的恩赐,因此,就要求他们要服从领导权威。至于那些喜欢提问题、不听话的人,不管有多么杰出的才华,也别想得到青睐和重用。
久而久之,得到提升的,并不是那些在基层苦学、找出问题的人,而是那些努力与领导接触、只会讨好领导的人。在这样的用人环境中,人最可贵的棱角可能就会被磨圆。这对公司和他们本身都是一个损失。
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对待社会新鲜人却是另外一种做法。
当毕业生来到这些企业,一般都能被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由于这些公司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社会新鲜人即使在基层接受锻炼,对他们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态度也是一种提高和改进,再加上有较优厚的待遇,因此,他们都“乐于工作”。这些跨国企业,还有完善的升迁机制,职务和待遇的提升完全看个人的表现,而不是看员工和领导间的关系如何,今天干得好,明天就有可能被提拔,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如何面对狂妄自大的下属
狂妄自大的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某个领域内才能出众,但仍有他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你也可利用这点来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他自我反省,减少他的傲气。
有的下属仗着自己“才高八斗”,就目空一切、恃才傲物,谁都看不起,包括自己的领导。头痛的是,他又有一手绝活,公司缺不了他。在这种状况下,你只能了解这种下属的个性,并学会与他和谐相处。
一个人狂傲未尝不可,有时候,狂还是一种优点。但是,太过狂妄就不太好了,狂大之中带有妄想,或许这种人是个人才,但他却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旷世之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一个下属狂妄到这种地步,却又不能开除他,那真是让领导者头痛万分。
大凡恃才傲物的人都有如下特性:
● 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觉得别人都不如他,大有“舍我其谁”的感觉。说话一点也不谦逊,甚至常常话中带刺,做事也我行我素,对别人的建议不屑一顾。
● 大多自命不凡,却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即使自己做不来的事,也不愿交给别人去做。
● 往往是性格怪异的自恋狂,听不进也不愿听别人的意见,不太和别人交往,凡事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对别人总是持怀疑态度。
要跟这种下属相处,必须先掌握他们的心理,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
一是要用其所长,切忌压制、打击或排挤他。
狂傲的人,大都有一技之长,否则,根本就没人愿意理会他。因此,你在看到他不好的一面时,一定要有耐心地与他相处,要视其所长而加以任用,绝不能因一时看不惯,就采取压制的办法。这样,只会让他产生一种越压越不服气的叛逆心理,当你需要用他的时候,他就可能故意拆你的台或扯你后腿。因此,万一你碰到这种人,就要想想刘备为求人才三顾茅庐的故事,毕竟你是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在忍气吞声,因此,在这种人面前,即使屈尊一下也不算太大的损失。
二是有意用短,挫挫他的傲气妄念。
狂妄自大的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某个领域内才能出众,但仍有他的不足和缺陷。因此,你也可利用这点来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让他自我反省,减少他的傲气。譬如,安排一两件做起来相当吃力,或者估计难以完成的工作让他做,并事先故意鼓励他:“好好做就行,失败也没关系。”如果他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工作,你仍然和颜悦色安慰他,那么他就一定会意识到自己先前的狂妄是错误的,并会加以改正。
此外,狂妄自大的人,往往对自己说过的话不负责,信口开河说自己样样都行,其实他的特长只有一两个方面。领导者不妨抓住他喜欢吹嘘的弱点,对他说:“这件事情全公司人都做不来,只有你才行。”而给他的工作,恰恰是他陌生或做不好的事情,他遭到失败是预料之中的事。失败之后,同事肯定会嘲讽他,令他难堪,这时你要安慰他,不要让他察觉你是故意要让他出丑,这样一来,他就会服服帖帖,虽然不可能改掉狂傲的脾气,但你以后使用他的时候就顺手多了。
三是要替他承担责任,以大度容他。
狂妄自大的人由于总是认为自己了不起,因此,做什么事都显得漫不经心,以表现自己是多么厉害,随随便便就可以把一件工作做好,所以,常常会因为这种心态而把事情搞砸。这时候,你千万不可以落井下石,相反,要勇敢地站出来替他承担责任,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他以后在你面前就不会傲慢无礼了,并会用他的特殊才能来帮助你完成工作。
如何解除别人的心理武装
如果你的对手防御严密,而且表现得毫不通融的时候,你不妨先泄露自己的弱点,使对方解除戒心。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或多或少都有些个人的秘密隐藏在心里。譬如,一个成就显赫的人,通常不愿别人探知他过去不光彩的历史,诸如工作方面曾经遭遇失败,或血气方刚时犯下的大错、身体上的缺陷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被人察知的某些事,因此,便把个人的秘密隐藏在心底,而且越藏越深。正是由于个人的心事不愿外露,所以人往往装出一副毫无弱点的样子来与人交往,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地武装自己。不过,如果我们在求人办事的时候,懂得适时解除自己的心理武装,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一些小缺点,对方自然也会以轻松的姿态和我们相交。
通常,人对于故意掩饰的行动,常会投以有色的眼光,还可能往坏的方面联想。但如果我们本身不再掩藏什么,而是坦诚相见,向对方表达信赖与好感,对方自然也会展现诚意。退一步说,即使对方不怀好意而来,面对解除武装、暴露缺点且采取低姿态的一方,也肯定会将恶意转变为好意。
如果你的对手防御严密,而且表现得毫不通融的时候,你不妨先泄露自己的弱点,使对方解除戒心。即使经常以严肃态度板起脸孔拒绝别人的人,只要你转变态度,以信赖的姿态与他们交谈,也会使工作意外地顺利进行。
这是因为,人类一方面将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严密地隐藏,一方面又渴望将自己的秘密告诉某人。其实,秘密是内心相当沉重的负担,长久隐藏秘密是很痛苦的事情,把心里的不幸、不满向相知的人倾吐,是人类本能的欲求之一。
法国思想家司汤达说:“向随便什么人征求意见,叙述自己的痛苦,这会是一种幸福,可以跟穿越炎热沙漠的不幸者,从天上接到一滴凉水时的幸福相比。”
揭露自我的缺点,可以巧妙地引导对方唤醒这种本能欲求,使对方向你透露自身的弱点和秘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
发怒之前不妨先忍一忍
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要牢记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遇到问题时,先别忙着发怒和批评人,而是要先了解情况。
某企业的一个市场调查科科长,因为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而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他犯了这样难以弥补的错误,毫无疑问,企业总经理可以不问理由地对他进行斥责,甚至将他撤职。但是,这位怒上心头的总经理,还是忍了忍,他想先了解一下:到底是这位科长本身不称职而听信了错误信息,还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导致的错误。于是,这位总经理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心平气和地把科长叫来,叫他把判断失误的原因写成分析报告交上来。
事情就这样拖了一段时间,几个月之后,这家公司因为这位市场调查科科长提供的信息准确而饱赚了一笔。于是,总经理又叫人把那个科长请来,说:“你上次的报告我看了,你们的工作做得不太细致,有一定责任,但主要是不可预测的意外原因造成的,因此公司决定免除对你的处罚,你也就不要再把它放在心上,只要以后吸取教训就行了。这一次,你做得不错,为公司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仍然一样地表扬你。”说完,总经理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个红包递给他,这个科长接过来时,不禁眼眶泛红,从此更加死心塌地为公司做事。
身为领导者,在批评下属之前,一定要把情况了解清楚,这个错误是不是他犯的,这个错误是由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导致,等等。
如果你一看到下属犯了错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其痛加批评和指责,假如他真错了,也许就默认了;但如果不是他的错,他肯定会对你满肚子意见,虽然口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怨恨:“你怎么连情况都不问清楚,就随便骂人呢?真差劲!”
因此,在批评人之前,一定要了解事实,在心里问一下自己:“我不会搞错吗?”否则,乱指责人,不仅落了个乱骂人的坏名声,事后还得向下属赔礼道歉。然而,就算是你能放下架子,坦率地向下属说“对不起,是我弄错了”,下属所受的伤害和内心对你的憎恶,却很难一下子就消失。
如果你了解这个错误确实是下属犯的,也还要进一步调查和思考:这个下属该承担多大的责任?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吗?是一时的疏忽,还是明知故犯?
因此,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要牢记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遇到问题时,先别忙着发怒和批评人,而是要先了解情况。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操控在你的手里,你想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对他进行批评和惩罚,完全由你决定。
给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无论是什么人,都不愿意别人揭自己的旧伤疤,所以当别人旧事重提时,愤怒就油然而生了。
俗语说:“树有皮,人有脸。”所谓的脸,就是一个人的自尊。领导者在批评下属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害下属的自尊心。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对于批评,每个人自尊心的敏感程度也不一,因此要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批评。
对那些自尊心较强和敏感的人,你要尽量小心说话,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点到即止;对于那些脸皮比较厚的人,语气则可以适度加重些,如此才能使他们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伤害别人自尊是最愚蠢的行为,因此,一般人不会这么做,但是,在情绪不好或是发怒的时候,就难以控制了。
譬如,你看到下属犯了一个错误,也许并不那么在意,但是心里一烦,就随口骂了一句:“笨猪!”
结果会是什么呢?坚强一点的下属也许不做声,只在心里默默地回骂,懦弱一点的下属也许就含着泪水离去。
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你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他们是在犯错的情况下,也别以为他们错了,你就可以随意地数落他们。须知,在自尊和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如果不顾及下属们的自尊,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也会反过来刺伤你的自尊与尊严。
揭人隐私是最伤人自尊心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私,在他过去的生活历程中,他也许曾犯下错误,甚至做过不光彩的事情。如果你知道内情,在你的下属犯错误或和你有不同意见而出言顶撞的时候,你将会怎么办呢?是趁机揭人隐私,还是只是就事论事?
一位聪明的领导者,是不会把别人过去的不堪之事一股脑地抖出来的,如果你这样做,那你就太不聪明了。
有些领导虽然不会把下属的隐私抖出来,却常常把它当做筹码来压制下属。譬如,在盛怒的时候会说:“你少跟我斗,你过去的黑资料还在我手中呢!”
可怜的下属会因为的确有污点掌握在别人手中,只好忍气吞声,但他心里却是非常气愤,于是,这种心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互相攻击对方隐私的情况。当彼此都把对方的隐私抖出来,弄得两败俱伤时,除了引来一大堆人围观看戏之外,对谁也没有好处。
因此,你要清楚,揭人伤疤是最糟糕的行为。每个人都难免有不愿提及的往事,更何况,工作是工作,又何必牵扯到个人的隐私上去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并不是喜欢揭他的伤疤,但是,他的态度实在太恶劣,我忍不住才这么做的。”
这话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只能说明你胸襟太窄。
你在态度恶劣的下属面前,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不理他,二是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如果的确有必要借助揭过去的污点教训他的话,最好采用暗示的方法,说:“过去的事情我在此就不多说了,你自己心里明白。”
这种点到为止的方法,通常会对态度恶劣的下属起警惕作用。
为什么旧事重提会引起下属们的厌恶和反感呢?这是因为无论是什么人,都不愿意别人揭自己的旧伤疤,所以当别人旧事重提时,愤怒就油然而生了。
这样一来,他不但从此不再信任你,而且会处处提防你,视你如仇敌。
交浅言深会成为你的致命伤
如果你一向乐于帮助别人,经常满足同事们的某些需求,掌握住他们的心思,那么,他们就会拋开成见,全心全意支援你。
想要使求人办事的过程畅通无阻,平时就要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办公室内的同事保持和谐而融洽的关系。因此,和办公室里的同事交谈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彼此的性别不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同性别的同事交谈,有时会随便些,但若是和异性谈话,就应该特别注意。当然,要注意的是男女有别,而并非处处设防。
譬如,办公室新来一位女同事,其他女同事就自然会问起她的年龄、婚姻状况,但若是男同事一开始就问这些问题,恐怕不仅是女同事本人,其他人也不禁要怀疑这个男同事心术不正了。
女同事与男同事谈话时,应该态度庄重、温和大方,千万不要言辞*、搔首弄姿,以免为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男同事在女性面前往往喜欢夸大其词,显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并爱发表自以为超人出众的思想,目的自然是引起对方的好感。对于这些浮夸不实的言语,女性都只能姑且听之,不要过于相信。如果对方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实在令你难以忍受,那么大可借机打断他的话。
同一办公室里,倘若对方不是交情深厚的同事,千万不可肆无忌惮地畅所欲言。彼此关系浅薄、交情普通,你却硬要和他深入交谈,是件相当危险的事,有时会为自己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同一个办公室里,要和周遭的同事搞好关系,谈话时要考虑到亲疏关系,对于交情普通的同事,大可只谈天气、政治局势,少谈自己的私事,也不要批评公司内部的重大决策。当然,这并不是要你与同事只保持表面上的客气,平时工作上还是应该互相帮助。
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与无聊的长舌同事议论别人的是非,更不可尽挑些领导、同事之间的八卦新闻念叨,这不但影响同事间的团结,同时也破坏了办公室里和谐的气氛。
同事有时是工作伙伴,有时又是竞争的对手,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矛盾,却是不争的现实。
你不妨明确地告诉自己:“同事,就是与自己同时争夺一件东西的一群人。”如此,你就清楚所谓“工作伙伴”的实际含意。也就是说,同事就是想在一场竞争中超越你的劲敌。
有了这种清楚的认识与定位,你就知道,想要获得同事的支持让自己升迁,需要一种高超的技巧。但是,你仍然必须努力去尝试,因为,如果只有你才拥有晋升的希望,那么其他的同事就不得不服从你。
从逻辑和现实层面来解释,一旦你晋升了,就等于粉碎了他们的升官梦想,所以,他们觉得不愉快是理所当然的事。另外,就情绪上来说,就像孩子们会忌妒受到优厚待遇的兄弟姐妹一样,同事们也会既羨慕又嫉妒你的“幸运”。
如果你一向乐于帮助别人,经常满足同事们的某些需求,掌握住他们的心思,那么,他们就会拋开成见,全心全意支援你。
因此,只要你继续给同事“食饵”,尽量满足他们的紧急需求,他们就不敢反咬你一口了,因此,无论多忙、多累,你都千万不要放松了这方面的努力。
别在下属的腿上拴一条绳子
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公司或单位的领导人,应充分信任下属的能力,否则,纵然自己做到累死,也难有大发展。
信任下属是领导者的通行证。
一个团体的大小事务,如果都必须由领导者一个人单独去做的话,领导者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因此,必然得把一部分任务和责任交由下属去完成、承担。至于领导人能不能充分授权下属,那就牵涉到彼此之间的信任问题。
有的领导把任务分派给下属后,依然喜欢事无巨细地干涉和盘问,使得下属处于为难的境地。有的领导人则在提出办事的大原则之后,对具体做法毫不过问,而是完全地交付下属去完成。
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很显然,第二种要高明得多,不但可以促使上下级之间建立和谐而信任的关系,也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检验下属的思维和办事能力到什么程度。
相反,那些不信任下属的人,无异于在下属的腿上拴一条绳子,看他们走偏了一点,就把绳子收得紧紧的,硬把他们拉回来。长此以往,下属们自然不敢再走路,从而也就把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给抹杀了。试想,做领导的对下属一点都不信任,下属又怎能信任领导呢?
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公司或单位的领导人,应充分信任下属的能力,否则,纵然自己做到累死,也难有大发展。
因此,你只需决定事情的大原则,其他的细节和过程都应交给你手下的人去办理,他们在事情的细节方面,说不定比你了解得还要多。
但是,领导者在用人方面,自己一定要先进行考察,当你把任务交给下属,并不代表你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因此,如何用好一个得力的下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事情进行到一半,你忽然发现下属的方向或方法完全错了,想再加以修正补救的话,不仅会影响到你的威望,而且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因此,领导者在把任务交给下属去办理后,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查和沟通工作,通过下属的汇报、本身亲自考察等形式来了解工作的进展。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非不察人而用人,而是察人之后把任务大胆地交给可信之人。
用人时要有“你办事、我放心”的气魄,在把任务交给下属去办理时,要使他们感觉到“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准没错”,他们就不仅会在工作上全力以赴,同时,也会自然地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信任感。
建立自己横向联系的网络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只是指挥下属去做事,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一个不削减众人做事意愿的场所,同时,还应集合各种不同的人才,激发他们独特的想法。
本田汽车公司从只有十二个工人的小型工厂开始,只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就急速发展成为拥有十几万名员工的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本田公司以极为独特的想法,收罗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为公司创造出惊人的利润。
一般的公司都是金字塔式的纵型组织,本田公司的创办人本田宗一郎则说:“本田公司看起来就像火灾现场,在这里不论是谁,都必须能够随机应变,决定如何紧急取水或使用洋铁桶等。”
本田宗一郎这番话,说明本田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际关系的网络很相似。他们不是纵向的组织,而是全公司员工都能参加的开放性组织,是一种机动而且活泼的横向联系组织。
其实,这样的公司组织模式,才是最好的组织模式。
本田曾经推出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喜美”,这个车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不可思议的喜美”的设计者,是从本田技术研究所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主任研究员。在开发这一系列产品的过程中,他们通力合作,既打破了禁忌,又缔造了新的生产观念。本田贩卖促进部主任井上键一说:“如果只等上级的指示,那么不管时间过多久,本田仍然是一事无成的公司。同样的,如果不能很清楚地拥有自己的意志,则自我存在的意识就会变得淡薄。”
本田公司除了汽车部门及本田研究所表现优异外,其他各关系企业也都有各自独特的提高业绩能力。本田的人才不论来自何处,都表现得非常卓越突出,因为在这里任职的人,都只重视才干,而不论背景、关系,这个事实可以从后来接任的几位年轻社长的身上得到充分印证。
像本田公司这种横向联系组织,年轻人能够直接接触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培育人才的最好环境。
在这里面的人必须能够更自主地随机应变,如果光是等待上级的指示,或是全体同仁都很客气、拘谨的话,就不能互相激发潜能,成就一些创新的事。
本田公司的例子说明,不论是工作内容、构想以及方法,都只能靠自己改进。也就是说,“心里想着自己是正确的”,才是凡事能够贯彻到底的原因。
至于在一般的公司组织中,大部分成员都是由有领导能力的人来指挥,因此,大都心存“即使自己不动手,事情还是会有人做”的依赖心理,除非是因为自己没有去做而使集体遭受损失,他们才会心生警惕。
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只是指挥下属去做事,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出一个不削减众人做事意愿的场所,同时,还应集合各种不同的人才,激发他们独特的想法。
如何让批评恰到好处
对于那些心怀不满的下属,除了要进行严厉的斥责,也不妨听听他们的牢骚,然后,再针对他们的心理和错误进行有效的批评。
批评不应该永远是暴风骤雨,也应该有和风细雨的时候,这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智慧。
有时候,领导者对犯了同一种类型、同样程度错误的人进行批评,但批评的效果却完全不同,有的人接受了并积极改正,而有的人却仍然我行我素,原因是什么呢?就在于批评尺度太单一。
批评也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对于批评的感受能力和敏锐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批评的时候,除了要顾及下属们的自尊心,还要对他们的心理和性格进行了解,并考虑对什么下属用什么批评方式。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有两种下属会比较容易接受批评,一种是性子比较直率的下属,一种是能力和魄力比较强的下属。
当然,要注意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下属在心里已经承认自己错了,但由于自尊心比较强,一时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口头上才拒不接受。对于这样的下属,你的批评一定要适可而止。
直率和有魄力的下属,接受批评后会很快地振作起来。因为他们通常不会把别人的批评牢牢记在心上而产生对抗心理,也不会过度去联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投入工作,就什么都忘了。
至于性格软弱的下属则不同,批评得稍微严厉一点,他们就受不了,会长久地记在心头,甚至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畏缩不前、胆小怕事。但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间接式的批评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对于这样的下属,你只要采取提醒式的方式,点到为止即可。
每一个团体都有一些心怀不满的人,这样的人最不好管理,也最不好差遣。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对别人的批评也非常敏感。但相对的,他们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又认识不清,总认为别人是在借机找自己的碴,对别人的批评也是充耳不闻,当成耳边风。因此,当你批评这种人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因为一处理不好,说错了话,让他抓到把柄,他就会大吵大闹,闹得不可开交。
批评这种人一定要有充足的证据,并且可以采取非常严厉的批评手法,因为只有彻底地整治他,他才会痛改前非。
有时,只用一种方法去批评很难奏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试试,像对软弱的下属进行批评,除了前面所提的提醒式外,还可以采用鼓励式的方法。例如对他说“我希望你下次能发挥出你的全部能力来”,“我认为这种工作品质并不代表你的正常水准”等等。
因为,这种下属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即使你不全部把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