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金钱的力量!对于这样的乌合之众,就要行非常之法,窦辅相信,一路跑到石门,能坚持下来的,也就成了精锐之师了!至于说,有人逃跑,窦辅不担心,因为这些都是世家私兵,家眷都在颍川,能跑哪里去。财帛动人心的道理就是这样的。

    至于说能否如期赶到,窦辅并不担心,这些人,都是勇武之士,否则世家也不会用以保家护院。只是,缺乏动力,如今给了动力,又怎会不冲!历史记载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千里,便是两条腿跑出来的。窦辅相信眼前这些部曲,身体素质绝对不会比夏侯渊的兵差。

    果然,在得了财物的激励,又有盼头,希望早日杀到,发更大的财。所有人都拼了命的行军,到第七日时,已经过了石门,第九日便进入辽西郡。离管子城尚有五十余里,窦辅命令大军驻扎,军士休息,恢复体力!同时,派出仅有的斥候,去联系太史慈,赵云所部。

    斥候派出去一日一夜,都不见归来。窦辅心知不妙,便将大军集结,准备出征。

    而就在此时,窦辅营寨来了一位熟人,但是,这位熟人已经成了一位血人!他就是于佑!窦辅忙将于佑扶进营帐,询问详细情况。原来一日前太史慈与赵云便知道窦辅大军到来了。

    因为窦辅派出的斥候,在途中全部被乌丸骑兵劫杀,只有最后一人被赵云救下,但是,随后便气绝身亡。因此太史慈赵云等不知计划,也不知窦辅具体位置,无法协同作战。

    而此时的乌丸也知道了汉军援兵到了,遂发了狂的猛攻管子城,城池随时会被攻破。同时又重兵围困太史慈赵云所部。太史慈赵云数次派出的接应人马皆被杀死。最后不得已,赵云护着于佑,亲自冲破重围,将于佑送了出来。而赵云为了于佑安全孤身返回,挡住追兵。此时,是生是死都不知道。说道此处,于佑已经泣不成声。

    窦辅惊怒,想到了战况激烈,但是不曾想激烈到如此地步。窦辅随即率大军全速进击,于佑坚持随行带路。

    在茫茫大漠,窦辅等若没有向导确实易迷路,只得同意了于佑的请求。一路疾驰,窦辅心中暗暗祈求,祈求上苍保佑赵云太史慈安然无恙,保佑黄忠典韦等无恙!

    窦辅到底能否救出典韦黄忠?而赵云又是否突出了重围?一场血战在所难免,朝廷援军为何不至?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第二更到!唉,不说了!继续拼命去!
第一百回 魂未灭埋骨他乡 血在烧威震北疆
    上回说到太史慈欲与赵云再定输赢,以杀贼多者胜!在这两猛人的带领下,窦辅快速剿灭了这股山贼,并从其巢穴中搜出的书信,证明这些人乃是张纯溃败后的散兵,正准备再次集结前往辽东投奔张纯。窦辅知道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连忙用财物召集敢死之士,并自己所有亲卫,乡勇,共计五百,交给太史慈赵云统领,先去救援。自己统步兵随后赶到。近前在金钱的催动下,窦辅所部只用了九日便到达了辽西境内,管子城近在咫尺。

    原计划窦辅决定派斥候通知太史慈赵云等人,内外夹击,一起救出被困的黄忠所部。结果,斥候被敌军发现,全军覆没。好在太史慈赵云等已经知晓窦辅到达,为了与窦辅取得联系,杀出重围,不得以下,赵云亲自护送于佑杀出重围,且独自断后。在窦辅见到于佑后,知晓情况紧急,遂马上统大军前往接应。

    当窦辅来到战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然这些年征战不断,但是如此惨烈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上。离城尚有数里便能闻到空气中那浓浓的血腥味。只见远处管子城摇摇欲坠,叛军硬是用尸体铺出了一条上城之路。但是城头的两面大旗依旧迎风飘荡,旗子也被染成了黑色。那是因为一层层的鲜血凝结而成的。虽然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是‘公孙’与‘黄’字,窦辅依稀还能辨认。

    而在城西数里处。太史慈所部骑兵已经被围死,发挥不出应有的骑兵功能。隐约还能看到中军飘荡的‘太史’二字。而在不远处尚有一骑在左冲右突的搏杀,望之正是赵云。

    见众人都还活着。窦辅大喜。窦辅抽出龙渊剑,将剑尖向前方一指,聚集全身力气,大吼一声:“大汉威武!冲啊!”

    身后数千人一起嘶吼:大汉威武!冲啊!如同一条玄色丝带,飘进血色大河之中,又如一道黑色闪电,劈开赤色火山!

    此时的大汉还是有着凝聚力的。哪怕是最后时刻的呐喊,依旧可是震摄敌胆的!那个威武雄壮的大汉依旧,打败了草原霸主匈奴的大汉精锐依旧还在!随着这一声大汉威武。远处一声声大汉威武的呼喊,响彻天空!无数疲倦了的战士,再次举起了手中的长矛,无数受伤了的战士。飞身扑向冲上城头的胡人。一起从城头摔落。

    随着这声声呐喊,嘶吼,无数的声音由小积大,由远及近!所有的人沸腾了!

    而此刻战场的叛军与胡人亦拼命了,因为他们知道此刻在不拼命,如果战败,后果会更加可怕。这些杀红眼的汉军将士会将他们撕成碎片。此刻,战场上的每个人都在拼命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拼命嘶吼着心中的愤怒,恐惧。疯狂!

    汉军如此,叛军如此,胡人亦如此!

    有的为了尊严!有的为了报仇!有的为了活命!有的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总之每个人都癫狂了,如同死神之舞!收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草地上的鲜血,已经染红了青草,渐渐的汇成了一滩滩血色的池塘。所有人不知疲倦的挥舞,不畏死亡的冲锋,如同最原始的野兽一般撕咬着。直到倒地不起,脸上才露出了微笑,是啊!终于解脱了!此时,活着是一种罪孽,一种折磨,没有比死更幸福的事了,没有比死更值得期待的事了!

    一切文明终将在这种野蛮中毁灭!当然,此时的窦辅已经没有时间思考这些了,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冲锋。

    窦辅左手剑,右手戟,再一次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往赵云处冲去,黄叙于佑紧随其后,护卫左右,因为窦辅此刻没有亲卫了。黄叙与于佑为了鼓舞士气,将‘汉’‘窦’字,这两面大旗,绑在自己背上。随着窦辅冲锋。一路上不断有受伤的离群的汉军加入进来,如滚雪球一般的越滚越大。直到冲到赵云跟前,窦辅与赵云相互搀扶在一起,没有力气说话,没有力气感谢,甚至连一个微笑都没有力气去做。

    两人撩开面庞,因为血水粘在一起的头发,一面影响。随即,上马,继续往太史慈所部处冲去。

    没有人赶到疼痛,不是没有受伤,而是伤的太多,伤口在北风中冻的麻木,初春的北方还是极其严寒的。望着初升的太阳,照耀在身上,仿佛赶到了一丝暖意。正是这一丝暖意,让人觉得自己还活着,还活着!是啊,还活着,多么奢侈的愿望啊!

    在远处,张纯中军大纛下,一左一右立着乌丸首领丘力居,伪皇帝张举!他们看着远处一路冲杀的窦辅,第一次感到了害怕,张举很后悔自己的冲动,只是如今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为了鼓舞士气,他与张纯将自己的家小全部带来了。不成功便成仁!他们确实有资本造反,如此枭雄心性,难怪如此之多的人跟随!

    张纯是三军大元帅,见到窦辅即将和太史慈汇合。他命令中军全部压上,先攻破城池。人有的时候,一个决定会带来生的希望!有的时候,一个决定会带来死亡的恐惧。只是在做决定之前,自己并不知道。所以孙武在兵书中提出了: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显然张纯没有读过,或者读的不深刻。他不先聚歼城外机动的有生力量!而去攻取坚城!胜负之势已定!若他先歼灭城外援军,城内绝望之下,也许不攻自破。如今援军近在咫尺,自己又有坚城依托,城中困守之人,何不拼死抵抗啊!张纯却天真的以为援军是因为见城池未破,才拼死冲锋的。若城破了,他们士气也就散了!他的天真使得叛军最后的生机也断绝了。

    当窦辅见到敌军中军动了,心头大惊。但是面色不变,只是加紧前冲,希望能更快与太史慈汇合。

    可紧跟着他发现敌人中军居然不是来围杀自己的,而是冲向管子城。心头大喜,知道战机已现,随加快向太史慈靠拢。

    窦辅也许不知道,历史上这场仗打的也很惨烈。却远没有今日这般惨烈。历史上,张纯丘力居只是将管子城围死,围了两百余日。因粮尽退走,那时的公孙瓒手下只有千人不到,虽然最后也没有剩下什么人,但是。伤亡绝对没这么大!不知道。窦辅知道了会不会后悔!此次黄忠典韦就有两千余被困城中,还有公孙瓒带来的两千余众。而城外自己则带来了近五千人马。敌方张纯丘力居亦纠集了剿杀两万多人马。这小小的管子城,方圆数里,居然集结了近三万人马在厮杀。

    可是历史已经悄然发生着改变,历史也没有如果。在经过半日的厮杀,窦辅与太史慈所部终于顺利会师了。只是,这个会师地点是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望着连绵不绝的叛军,窦辅目现苦笑。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杀出重围,去接应黄忠等人。他也不知道接到黄忠后他能不能安然撤退。这对窦辅此时来说,太遥远了。他不敢想!

    接到太史慈后,窦辅连忙询问他城中情况。太史慈告诉窦辅,城中情况不妙,自己只有当夜刚到时,与黄忠有过短暂接触。城中没有粮草,公孙瓒轻伤,典韦也受了伤,情况不知道!城中可战之兵还有不足两千。

    听到这些,窦辅眉头皱的更紧了,自己这一路带来的五千人马还不足三千,也就是说,双方加起来不足五千,而叛军此刻还有万余,一倍之敌,且如今双方都是疲惫之师了,这将是一场更加艰苦的战斗。

    想了片刻,窦辅也无什么好计策,不由想着,此刻若是戏志才或者郭嘉有一人在此就好了!窦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遂摇摇头,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脑袋后,便将众将聚在一起,列阵冲锋!窦辅居中,太史慈赵云一左一右,黄叙压住阵脚,以剩下不足三百的骑兵为先锋,步兵紧随其后,往城池突进。

    两支不死不休的军队再一次撞在一起,再一次剿杀在一起。无数忠魂埋骨他乡,无数义士魂魄无归!是他们的鲜血忠魂,有一次捍卫了大汉的尊严!

    远处的张纯终于察觉到自己之前命令的不妥!但是,为时已晚,窦辅已经与太史慈部汇合!正向着城池冲来!

    张纯恨啊!恨自己的愚蠢!一恨对方敌将的坚韧!他缓缓开口问道:“敌方主将是何人也?”

    丘力居沉默许久,开口道:“护匈中郎将窦辅!”

    张纯一愣,喃喃道:是他?!射杀了受鲜卑大人的窦辅!?他不在并州到此地来,这时温为何?

    丘力居没有说话,没人能回答他。也许窦辅在收割了鲜卑后正是来收割乌丸的!大汉从来不缺名将!这又将是一个草原民族的噩梦!

    丘力居与张纯同时下令,死死围住窦辅,不得让他再前进一步!不惜任何代价,杀死他!

    望着阵形一点点向城池推进过来,城头上的黄忠公孙瓒都握紧了拳头。而一旁受伤的典韦数次想要出城去接应,都被公孙瓒拦了下来。若只是公孙瓒,典韦当然不会听。可是,黄忠也如此阻拦,典韦却不不停听。因为窦辅离去前,叮嘱过一定要听黄忠的。典韦也知道,此刻的黄忠也很焦急,丝毫不会比自己少担忧,因为他的独子黄叙就在城外厮杀。黄忠恨不能以身相替。但是,他是主将,不能乱!窦辅交给他的两千余骑兵,此刻还剩下一千不到,他一定要保住。这将是窦辅东山再起的本钱。所以,黄忠忍了下来,哪怕知道儿子在城外死战,随时会没命,他依旧咬牙忍着。

    因为他们出城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说不出城有一线生机的话,那么出城后,若无法突围,或是未能与窦辅汇合,被隔开的话则将毫无生机!因为出了城,敌人不会再给他们进城的机会!

    所以黄忠与公孙瓒都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等那一线生机。如今,在城楼上已经能看到窦辅的身影了,黄忠心里呼唤着:快点!再近点!

    可是,就是那么一点距离,窦辅他们却再也无法向前挪动哪怕分毫。渐渐的黄忠不再期望了,他绝望了!因为他看得出,窦辅他们尽力了,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渐渐的黄忠的双眼变得坚定,变得决绝。最后他向着典韦吼道:“子忠!集合所有骑兵!随某出城!”

    典韦大喜,他等这句话等了一天一夜了!看着城外杀声震天,自己却如乌龟一般缩着,典韦难受死了。他宁可战死,也不愿意如此窝囊的活着!所以,当黄忠喊出集合时,典韦飞一般的下了城楼去集结部队了!

    听到黄忠的吼叫,公孙瓒急道:“黄将军要冷静啊!稍安勿躁!此刻出城风险太大啊!”

    黄忠最终会出城吗?公孙瓒又会作何选择?窦辅等能突出重围吗?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今日第三更!好累!放假了!希望看到一点支持!谢谢!

    每日三更,求票!祝大家节日愉快!
第一零一回 黄汉升义无反顾 闯重围震慑群胡
    上回说到窦辅以于佑为向导,很快来到了管子城下,经过连番血战,窦辅终于救出了被困的赵云,并顺利与太史慈汇合。随后集中力量冲向管子城,随着窦辅的迫近。张纯与丘力居看到了危机,下了死命令,不得让窦辅靠近城池一步!不惜代价杀死他!

    而此刻在城头焦急等待的黄忠,终于绝望,知道不可能等到窦辅来到城下与自己汇合。于是,决定孤注一掷,出城死战。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死勇气。

    正当黄忠要出城时,公孙瓒急道:“黄将军要冷静啊!稍安勿躁!此刻出城风险太大啊!”

    黄忠冷冷的看着公孙瓒,强忍着怒气,说道:“公孙将军!此刻在城下死战的,是在下独子,还有在下的主公,兄弟!他们是为了救某而来,此刻身陷险地,让某在此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忠自问做不到!”

    公孙瓒性情刚烈,最无法忍受侮辱,但此刻却强自压下心头之火,劝道:“将军可曾想过后果!若将军此去,不但不能救出他们,反而还要搭上自己以及这千余兄弟的姓名,将军可还认为值得?”

    黄忠盯着公孙瓒的双眼,良久,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值得!”说完,头也不回的下城去了。

    此时,典韦及一种骑兵都准备好了,黄忠默默的看着他们,随后深深鞠了一个躬,说道:“兄弟们都是好汉子!这次出城很可能都将战死在城外!但是,忠不愿欺骗大家!因为忠将诸位都看做是忠的兄弟!所以直言相告!想退出的。此刻可以留下!忠绝不怪罪!但是,忠是一定要出城!因为城外正在血战的,乃是忠的兄弟。还有忠的儿子,忠的主公!他们为了救忠以及诸位,不畏艰难,不计生死的来了!此刻,他们正在城外死战!只为了给城内的人,一个生的希望!忠也知出城很渴可能会战死,但是依然无法再坐在城中等待!忠要出去。与兄弟们并肩作战!哪怕就此身死,亦无怨无悔!大丈夫何惧一死!与兄弟们死在一起,死得其所!愿意所忠赴死的。就跟着来吧!”说完,手举大刀,喊道:“开城门!杀啊!”

    当城门打开的一瞬间,黄忠策马飞奔出城。大刀挥下人头滚滚而落。一时间。将靠近他的敌军吓的纷纷后退,黄忠立于马上,哈哈大笑,随即大吼道:“南阳黄汉升在此!何人敢来决一死战啊!”

    一声震天吼,吓得叛军往回走。可是在敌将连杀数人的,敌兵无奈再次围上来了。黄忠见冷笑此冷哼一声,从马上解下长弓,对着那敌将就是一箭。那敌将还在呵斥手下兵将。突然赶到危险临近,本能抬头举枪。但是,他却只看到一道光闪光,之后他的意识便渐渐消失了。两旁原本迫其威严而上前的士卒,惊恐的发现他们的将军被一支长箭贯穿头颅,已经死了!顿时,被吓的立在原地。

    黄忠轻蔑一笑,道:“何人敢阻拦,这就是下场!”

    而当敌兵还没会过神来之时,城中又出来了一位黝黑丑陋的大汉,他一声不响就杀入敌群,两把大铁戟挥舞,将挡在面前的敌人撕碎,一时间,残肢断体飞舞,鲜血脑浆齐溅,而那丑汉却杀得兴起,高呼痛快!敌兵终于精神崩溃了,这哪里是人,分明是从地狱跑出来的恶鬼啊!

    一时间,扔下兵器四散而逃。这恶汉自然就是典韦,他杀着杀着,突然四周没人了。正愣神,被黄忠一掌拍醒,道:“子忠!人都吓跑了!速与忠冲锋,汇合敬德!”

    典韦回过神来,忙招呼骑兵出城。原来敌军将城围住,正在攻城,若此时直接出城,骑兵无法展开,亦无法加速,威力有限。,黄忠与典韦才带了小股人马,当先出城,杀散攻城之敌。随后再召集骑兵出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骑兵的作用!

    如今既然围城的敌军已经被撕开口子。黄忠立即抓住这短暂的时机,指挥着两千骑兵全速前进。朝着窦辅等被围之处冲锋!

    城中公孙瓒长叹一声,手臂狠狠砸在城砖上,他没有想到黄忠真的出城了!如今只剩下自己所部千人,无论如何也守不住城池了!自己只能拼死出城,这时,看到黄忠与典韦,居然真的在西门撕开一条口子,公孙瓒大喜,忙召集部曲,趁此良机杀出去。

    而其他三面攻城的敌军,骤然间见汉军撤退,忙加速向城头爬去,但是上了城楼却发现一个汉军都没有。士兵们还在纳闷,但是将领却不管这些,忙更换旗帜,并去回报给张纯,自己已经攻下管子城了!

    远处的张纯等人见城头换成了己方的旗帜,大喜。这数日苦战终于是自己胜利了。可是,不等他高兴多久,却被另外一个消息惊呆了!原来,城西来报,敌军从城中突围了,正向着窦辅所部靠拢。听到这个消息,张纯大怒,要将守西城的将领斩了。当然最后他没有斩,不是他不改变主意了,而是那将领已经被黄忠射杀了!

    张纯随即亲自率领中军前去围剿窦辅所部。而张举则在丘力居及亲随们的保护下,进城去了。看到城外积尸如山,活着的兵卒也是伤痕累累,张举大怒,下令屠城泄愤!

    而此时的窦辅等,见城头旗帜变换,惊得肝胆俱裂。黄叙更是如疯魔般往城池杀去,窦辅唯恐其,忙让于佑紧随其后,自己与赵云一左一右分担压力。而太史慈则率领步兵一边防卫从后面压上的敌军,同时指挥中军紧跟窦辅,缓缓向前推进。

    而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声大喝:“主公!主公!南阳黄忠在此!”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声大吼:“兄弟!俺典韦来了啊!”

    窦辅等大喜,士气瞬间提升。奋力向外杀去。而黄忠典韦带的是骑兵,这两千骑兵冲锋的爆发力,是无可匹敌的。挡在其前面的敌军纷纷退避。双方很快就顺利会师了。当然此时此地还不是欢聚的时候,敌军依旧包围着大家,但是此刻的他们却已经无所畏惧了!窦辅居中,典韦赵云一左一右,黄忠领着黄叙于佑居中,太史慈在后压阵。汉军以此阵形,开始缓缓后撤了。毕竟人已经救出来了。没必要还在这里死磕。

    可就在此时,张纯率领的中军赶到,瞬间窦辅等人压力增大。阵形停止了前进。张纯见已经将窦辅等围住,立刻让攻城撤下了的人马继续压上,务必将窦辅斩杀于此,以谢心头之恨!

    窦辅等人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个人的勇武在这里。已经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而张纯在知道了西城主将的死因后,也可以拉开了距离,只是远远的在亲随的保卫下,指挥坐镇!

    黄忠与太史慈数次想射杀张纯,无奈张纯根本不可他们这个机会。故而只得射杀一些小头目!

    而就在此危难时刻,公孙瓒杀到!但是,公孙瓒却并没有如黄忠一般杀入重围,这样破坏力是大。但是一旦陷入重围和人海中,就危险了。骑兵没有了机动力就丧失了大半战斗力。还成了活靶子。

    在这点上无疑公孙瓒深得骑战精髓。毕竟其是常年贬官在边关与胡人作战的。不想黄忠,是南方人,虽然统领骑兵,但是说起运用骑兵作战,黄忠也许还不如太史慈与赵云!

    此刻的公孙瓒不停在外围,骑射,不断削弱叛军实力,打击士气。看到公孙瓒如此使用骑兵,黄忠有些后悔,自己贸然将骑兵带入重围之中。

    而此刻公孙瓒的好运气也似乎到底到头了。毕竟与他对战的不是普通叛军,而是有着乌丸支持的叛军,乌丸可是草原民族,从来不缺少骑兵。张纯发现公孙瓒的目的后,很快就派出一支游骑,盯上公孙瓒了。公孙瓒兵力不足八百了,想消灭对方,却实力略显单薄,不敢硬拼。有心想走,对方又咬着不放。一时间,主动权再次回到张纯手里。窦辅等越来越危险!若照这样下去,结局必然是全军覆没!

    在包围圈中的窦辅与在外游走的公孙瓒都在思索破敌之策。此刻,步兵的功能不大了,除非有绝对优势能碾压过去。否则,向如今这样被动防守,肯定是不行的。致胜之机,就在骑兵身上。但是,该如此破了此刻的局面呢。

    窦辅与公孙瓒不约而同看到了张纯的帅旗居然离自己这么近!也许一个冲锋就能杀到大纛下。

    想到了就做,公孙瓒与窦辅都是如此!于是,窦辅叫来了扽人黄忠等人,说明了自己的计划。众人都同意窦辅的计划,但是反对他亲自前往。

    一旁太史慈赵云也劝窦辅不可冲动,让他坐镇中军,让自己二人去斩将夺旗!

    可是,窦辅却有不同想法,如今骑兵主力是黄忠从城中带出来的两千不到,这些都是在并州的老兵,以自己最早的嫡系为骨干组织起来的,在这里除了黄忠与典韦外,只有自己可以毫无芥蒂的指挥!须知战场上稍一迟疑就是灭顶之灾!若是士兵对主帅心存疑虑的话,可是大忌!所以,太史慈与赵云虽然骑战能力出色,但是却不足以统领这群骑兵!也许给他们彼此三五月的磨合,二人会是非常出色的骑战将领,但是此刻明显是不能升任的。至于说黄忠典韦,典韦就不说了,让他统领,最后杀到哪去了都不知道,要知道指挥骑兵一味蛮干是不行的!而黄忠,统兵与指挥能力是有的,但是对骑兵的运用,明显还是不太在行,或者说,对骑兵的理解远远比不上自己!毕竟自己是来自后世。如今的大汉还是以步兵为主,真正懂得骑战的汉人将领并不多!所以,此行必须是自己亲自去!

    战场瞬息万变,没有过多时间解释与犹豫,窦辅一言而决!黄忠等无法反对,却都要求跟随左右,以策万全!但是,中军大阵也需要人指挥,毕竟如今主力还是这些步兵!

    最后还是窦辅决定,将稳重的黄忠留下,统领全军,黄叙与于佑留下协助黄忠。自己带赵云太史慈典韦率集结的两千不到的骑兵,去突击敌方中军主将。本来窦辅要留下典韦帮助黄忠,可是典韦死活不同意。黄忠也想让典韦保护窦辅,毕竟黄忠对太史慈赵云并不熟悉,也不放心。而典韦的忠诚与武艺,是无可替代的!也是黄忠放心的!

    于是,就以次为最终决定。而公孙瓒哪里,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他说了算,直接带着不到一千的骑兵,向着中军发起冲锋。

    同一时间,窦辅等人亦千余骑兵向张纯杀去。

    窦辅到底能否斩杀张纯?又是否能突出重围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清明节,大家保重啊!节哀顺变!

    也别忘了介子推!寒食节!青烟飞入五侯家!

    这个五侯就是汉桓帝封的五侯啊。。。

    今日第一章!晚些还有两章!
第一零二回 破釜沉舟置死地 浑水摸鱼乱战起
    上回说到黄忠见到窦辅等人危机再也无法坐视,不顾一切率军出城与窦辅汇合。而也因为黄忠与典韦的勇猛与悍不畏死,将敌军惊退,后主将更被黄忠射杀,这才顺利出城!而公孙瓒也借此机会出城。但当张纯得知窦辅与黄忠所部汇合后,勃然大怒,亲自引中军前去剿杀窦辅。而张举与丘力居则进城驻扎,当看到死伤枕藉的士兵后,张举一怒之下,下令屠城!

    而当窦辅等被张纯围困,危在旦夕时,公孙瓒率部前来支援,只可惜兵力太少,收效甚微。最后,窦辅与公孙瓒都想到了突袭张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张纯看着阵中的窦辅等人,心中得意,看着他们在垂死挣扎,心中无比快意。可是,突然他发现窦辅在变阵,似乎不再往后退,而是往前突进。张纯一时不明所以,难道是要拼死进攻自己?这不可能,即便冲出来,也不可能威胁到自己。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但是,随着窦辅变成锋矢阵,且将骑兵放在了阵中,莫非真的是要冲击自己?想到这里,再看到自己身边除了亲随,都已经压上阵去了,似乎自己这里真的不安全啊!张纯紧张之下,连忙调集人马回援。慢慢的张纯的军阵都在阻挡窦辅军的前进,在窦辅军后方,已经基本没有什么人在堵截了。

    窦辅大吼一声:“变阵!”阵形瞬间从中军往后,迅速分开。且分开之后,朝两边散开。在阵中的骑兵在窦辅的带领下,迅速向后奔去。

    直到此时。张纯才发觉不妙,:“不好!窦辅要跑!快,速速前进,去截住他!”

    可是,张纯军士基本都在前部阻截其进攻,后方根本没有什么人。再要前进,发现窦辅方才变阵。将后军与中军都分布在两侧,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快速突破,而若不突破中军。根本无法追击窦辅。

    此时的张纯悔得肠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