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宠夫之路(全本)-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娘家虽然穷是穷了点,上无公婆;更无小妾;累却快乐着,有儿有女,不等不靠不要,一家大小修了三间房起来了,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反观自己,却越来越难,如果那女人当真给生个儿子,自己是不是连这个正妻的位置都得挪出来?这样的折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明天把沙田的收回来就收完了,子木你带着小的去割,我就开始挑水把田口绞了,锁了田边,蓄水准备栽秧子!”一家人,这几天都累得不行,却依旧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这次的丰收,杨大年安排着明天的活计。
“嗯,放心吧,爹,老二老三老四割,我就挑,明天一天应该能收完。”
沙田,是这几年,杨家播下去后,唯一一次获得了收割。
堆成小山的小麦杆杆,用连盖打下小麦那是老爹的事。丰收的喜悦,让杨子千有了几分成就感。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给老爹留下了多么大一个烂摊子。
☆、第二十八章
“看吧,老二,现在,你麦子倒是收了,这秧子怎么栽下去?”兄弟家麦杆成堆,倒是喜事一件。
专程过来看看,结果,杨大年一连挑了十多挑水倒进田里,就锁了几步路距离的田口。可想而知,要想把干硬的泥搅成泥浆,要蓄点水,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嗯,是有点恼火了!”口里没有服输,只承认难,心里,也是毫无底气了。
他不知道,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种得下一块田。几块冬水田要整理出来,又该是怎么时候的事了。
种庄稼最忌讳误了时节。多一天和少一天下种栽下的东西,长势上,收割时,都会大不一样。
“你看,别家田里都下了肥了,要想去均一些水到你田里,也是不可能的事了,这可怎么是好啊!”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看看,当初不听劝,现在可怎么办?杨大富也是万分担心了。
“没事,慢慢挑吧”不管承不承认,这次,要抓紧时间把田整理出来,再能顺利的把秧子栽下去,这的确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了。说完,也没时间再理会大哥,自顾自的挑了粪桶又去河里挑水去了。
看着那个倔强的背影,杨大富想要再说点什么,嘴角动了动,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娘,今天中午你做了白米干饭?”香喷喷的泡菜鱼,再加一个小白菜清汤,白米干饭,看起来,就很让人眼馋。
“嗯,这几天都累了,眼下,你爹一整天都得挑水,吃点稀饭羹羹怕是不经饿!”月娘心疼的看着孩子们,又看了看当家男人,怜惜不已。
“也好,晚上,还得打连盖!”杨大年点头,肚子空的,哪来力气干活。“这麦子全部打完,交了租子,也能抵几个月了!”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改善伙食是必要的。
“爹白天挑水,晚上打连盖?”这都是重体力活,他以为自己是机器人啊。杨子千内疚了,一直割麦子,还真没注意爹的劳动量这么大。可别把他累垮了!
“是啊,得赶紧的把田整出来,你看别家都开始栽秧了”大口大口的吃着饭,为了家人能天天吃上这碗里的白米干饭,再累他也愿意!
杨子千却不淡定了。
脱贫致富奔小康,劳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不能因着劳动毁了生活,老爹要累趴下了,这家人,也就半瘫了。
这,绝对是一笔最不划算的买卖。
家中眼看有粮了,田里却没水。听爹说,紧邻的人家,下了肥,都不愿意匀水出来的。肥,金贵着呢。
河沟里有水,却不能经人家田里过,就是不能引水灌溉,几块田,全靠挑,绝对是一场灾难。
亲眼目睹了杨大年挑水灌田,满满一挑水倒下去,瞬间渗透得无影无踪,几大块冬水田,都得栽秧,必须蓄水!
杨子千头大了!
不能借用别家田从河里引水过来,更没有抽水机;也没有长长的水管。要怎么解决自己没经验给留下的后患啊!
老爹有那拼命的决心,自己也不敢真让他去拼啊!
怎么解决啊,脑袋抓破了,也无济于事。铁管子是不可能有的,塑料管子更没有。
在房前屋后打着转转,抬眼望去,都是满山遍野的人忙碌的影子。自家老爹一遍遍的挑着水跑着趟子;大哥并不高大的小身板在田里搅着泥浆,锁着田口。
“急死个人,怎么就成猪了,这纯粹是钻头不顾尾啊!现在咋办呢?”随意捡起一根干树枝,一遍遍的打着身边的竹叶子。边打边骂自己笨。
干枝枝打在竹子上,弹断了,又重重的踢了两脚竹子,踢痛了脚,就坐在地上抱着脚丫后悔。人倒霉,喝口冷水都渗牙,现在,什么东西都能欺负到她头上来了。连这踢两脚破竹子还被它狠狠的咬了一口。
竹子,是了,这家伙,能帮上大忙!
顾不上脚疼,边走边跳,吊着脚跑到坝子边扯开嗓子大喊
“爹,大哥,快回来,有急事!快回来!”
杨大年和杨子木听得着急的大吼有急事,双双丢下工具就往回跑。
“杨老二家这是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看这家人也是恼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是啊,按说,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就是上天不看顾”
“嗯,看他这秧子要栽下去怕是有点难了”
“也不知道,杨二哥家出了什么事,需不需要我们搭把手”王三一直想着种小春时也这样干的。但,这会儿,看杨大年挑水起早贪黑的干,也是杯水车薪,他已经动摇了。
“王三,你是该去帮一把,你看他对你多好”旁边,就有人笑道。
自己不帮忙就算了,还闲话别人,真是太不厚道了。
罗虎听得两人的闲谈,却真心的想要上前帮一把。
“来看吧,如果真需要搭把手的事,能帮得上,也是可以的”想着自己儿子罗大牛还给挣回拌桶两天的使用权,罗虎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杨大年把关系搞好一点。
“丫头,出啥事了?”远远的,看着女儿微笑着站在门前,杨大年想,这孩子被事吓傻了吧,还笑得出来。连忙大声的问道。
“妹妹,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几步跑到杨子千身边,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了个遍,没见缺胳膊少腿,这才稍微放点心,又疑惑的问道。
“四丫头,这急爪爪的喊有急事了,是啥事?”月娘此时也抱了杨子禾出了门,担心的问女儿。
“呵呵,没事!”一声“狼来了”招回了田里的爹,引来了家里的娘,却乐呵呵的说没事。
这不是胡闹是什么。
“你这孩子,没事瞎吼个什么,你没看我们正忙着吗?”杨大年被孩子逗得又好气,又好笑。
“妹妹!”杨子木也生气了,哪有这样找乐子的。
“你这孩子,把五丫头抱回去玩,我把麦子晒了”将小女儿往她怀里塞,趁她爹没生气骂起来时,就给转移了目标。
接过有点沉沉的小妹,拐着脚进了小木屋。
“妹妹,你的脚怎么啦?”杨子木看妹妹走路的姿势,这还真有事了。
“噢,爹,大哥,快回屋里喝口水,我真有事告诉你们”看看,记性好,忘性大,差点被一家子忽悠得忘记了头等大事!
当真也有点渴了。况且,孩子都说真有事了。
一家人又回了屋。
“爹,我们屋后的竹子是谁家的?”脚痛着呢,对那竹子又恨又爱。要是自家的就美妙了。
“本是李姓东家的,那年搭房子时,算了一点钱,砍得差不多,然后东家就说送给我们了。”想想那会儿,自己对东家那个感激啊!“这几年又长了些起来,倒成了一拢好竹子了。”
“噢,我们家的”不幸中的万幸,有竹子,问题也就能解决了。只要不是花钱去买,也就不算是问题了。“爹,你快和大哥去把竹子砍了,专砍长得很大的那些。”
这孩子,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打谷子时让砍树,这栽秧子又让砍竹子。
砍树是做拌桶,这砍竹子是?
难不成,这孩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妹妹,砍竹子干什么?”杨子木的小心脏跳得飞快,妹妹有什么好主意?
“引水,爹就不用这么累了!”杨子千的笑脸特别的张扬,深深的震撼了一家人。
“要怎么做?”一把抓住妹妹的小手,着急的问道。
“把竹子砍了,划开,一节节的打通,一根根连在一起,从河里引水到田里。”
不用挑,也不用经人家的田里过,水能自己流到田里。
父子俩相互看看,眼里,都看到了对方的惊喜。
“这样行吗?”月娘听了,盯着女儿,半信半疑。
她根本不知道,住的木屋,灶房和房间的石头屋,种小麦都是眼前的女儿出的主意。
“行!”杨大年父子俩对这个主意深信不疑。
心动不如行动,杨家,开始了大规模的砍竹子行动。
一根根的竹子放倒了,杨子木就剔枝枝丫丫。待竹子剖成两块后,双胞胎兄妹俩拿镰刀把一节节关节掏空。
“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有小朋友好奇的围在坝子边问。
“引水”杨子森骄傲的回答。
“引水,怎么引?”小家伙回家谈起杨家的大张其鼓砍竹子引水这事,各家大人一致惊讶。
夜幕时分,引水竹子堆了一小堆,预计有这么长了。一家几口人,费力的搬了,从河边到田缺口,依次摆开。
一小股清澈见底的涓涓緢流,顺着一根根的竹筒,流向了田边。
“妹妹,你真聪明!”稀泥将竹筒固定在田坎上,用流水洗净了手上的污泥,杨子木由衷感叹。
杨子千羞涩的笑笑,这算什么聪明,只不过用了拿来主义而已。
大山上的人家,很多就用竹筒引水到家,纯天然矿泉水。
一说起这事,杨子千发现,当真,待田里的水引够用了,还可以把竹子撤回来,从山上的河沟里引水到家。吃那水,也不比井水差多少。
又一个新发现,她心里窃喜不已。
☆、第二十九章
“丫头,这主意真好!”杨大年看着流向田里的水,虽然这会儿早已渗进了裂缝里。这样日夜不停的流,能蓄上水也就容易了。
“嗯,只要不被人破坏,这块田,明天早上就能蓄满了。”信心满满,这件事总算是解决了,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夜里,杨大年将最后一堆麦子用连盖打下来了。 麦收总算结束了,收获的麦子,让一家大小兴奋了。
“地里的麦子,交了租子只余得下两箩,但田里收的这些,就是净赚的了。这些,够我们家吃上大半年了!”丰收的喜悦,原来是这种心情:激动、惊讶、满足!
“是啊,子木又经常跟师出门,家里少一个吃饭,又收了这些麦子,今年,我们家,也可以少吃野菜了。”月娘算了算帐,这可是几年来从来没有的好事!
“基本不用吃野菜,娘,我多捉鱼,然后自己家再种点小菜,就够吃了!”杨子森的主业是捉鱼,要不是在跟夫子学习,杨子千怀疑,他会当一个渔民的。
“有野菜时,还是找点来垫一下,我们家,也要学着存点粮,眼看,你大哥快成家了,越往后你们兄弟几个的事都跟着要办,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到底是当家人,看得长远,杨大年一语道出其中要害,一家人频频点头称是。
想起去年吃的鱼腥草、蕨菜、白槐花还有那什么蘑菇,这些东西,只要不是天天顿顿吃,就如换个口味吃个菜而已,倒也能接受。
杨子千也点头,一是同意吃野菜;二是对老爹英明的决定举双手赞同。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家中有余粮,比有存钱更可靠安全!
“等栽完秧子种了玉米,空下来,再修房子,今年,得把两个房间给修起来。”屋外的空地上,一家人带回来的石块又堆起很高了,预计修一间屋的用料都差不多了。
“好!”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一家人,幸福的睡过去了。
一夜时间,改变不了什么。
天刚蒙蒙亮,杨大年父子扛了锄头去田里时,是狠狠的惊喜了一回。
这块田里,水已经蓄了一巴掌厚了。
这就足够了!
连忙将竹筒又移向另一块田,父子俩甩开膀子大干起来。争取,明天就能把它栽了。
“咦,杨老二,你脑壳硬是够用也!”慢慢的,田边的人越来越多。庄户人家就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更何况这是农忙时节。惊讶于一夜之间的变化,大家忍不住就感叹道。
“嘿嘿!”边抱了稀泥朝田坎上丢,边干笑两声。家有财不外露;家有聪明的女儿,也不能让人窥窃了去。“嘿嘿”两声,算是回答,不狡辨,也不解释。
“杨二哥,照这样,你这几块田栽下去完全不成问题了。”王三路过时,看到了一夜之间的变化,惊喜不少于当事人杨大年。下半年,点小春时,他家的方法可取。他仿佛都看到了如杨大年家的那一堆堆的麦子在朝他招手了。
“嗯,没问题了,只是可能比大家的要晚几天。”杨大年估算了一下,晚三五就能做完,早已超过预料,简直就是惊喜之中的惊喜了。
“不关事的,等我的栽完了,就来帮你!”王三决定了,以后,就傍在杨大年这棵树上,肯定是饿不死的。
“那就先谢喽!”人来不来是一回事,嘴上说说,也是好意了。
到大家都栽完了时,杨大年还有两块田在整理之中。
“看,王三在帮杨老二家干活!”
“他爹,我看,你也去帮一把,别忘记了,打谷子时,我们家还可以借他的拌桶用一天!”罗大牛的娘忍不住说道。
“好,我去”罗虎看得更远,不仅仅是打谷子,这点小春那方法,也可以学来做做,能多收好多粮食呢。
看罗虎、王三都去杨大年田里帮忙了,当初帮忙搬了石头,拥有拌桶使用权的人家,陆陆续续都来了。
“这怎么好啊!”杨大年看自家田里干得热火朝天的十几个人,语无伦次,喃喃自语。
栽秧打谷,各顾各,可少有这么热情的人啊。
“呵呵,杨二哥,你不用在意,帮你也就是帮我们自己。等你的谷子打完了,我们才能借拌桶用呢,早点栽完了,我们大家才能早点轻松!”王三大笑,带头解释。
“就是,不仅仅打谷子,以后种小春,我家也想象你这样整,到时,你还得多帮帮我们!”不知是谁嚷了这么一句。
“是啊”敢情,惦记这事的人不少,罗虎心下明白,嘴上也附和道。
“四丫头,你出来一下呢。娘眼睛没花吧,咱家田里怎么这么多人在忙?”月娘站在房门口,看了一看,还揉了揉眼睛,再看一眼,确定没看错,大声喊屋里逗着小五丫的杨子千。
抱了妹妹,出了房门,随着娘亲所说的田里看去,可不,十来个人在干得热火朝天的呢。
“娘,都有些谁啊?”小孩子都认不全,更不要说大人了。
“有你王三叔;罗大牛的爹;狗子的爹;……”不得不说,月娘眼睛够好,一一给女儿介绍道。
听得这些名字,也知道是拌桶使用权的人家。这种意外,是当初订那个规矩时未曾想到过的。
“那娘,既然他们来咱家帮忙了,又不开工钱的,我们就管饭吧”承了人家的情,自己家也不能不感恩。
早就麦收前,管饭是大事,现在,倒也能管得起。
月娘一直是个能干的。
抓了水缸里的鱼,杀了二十多条,泡菜坛子里的泡菜掏出来一大碗,几大碗泡菜鱼就出炉了;然后,地里的青菜扯了两把回来,煮了一大盆的青菜汤,还将猪油轻轻的削了一层皮放进去,青菜汤上面,瞬间就有晶莹的油珠珠了。
壮劳力,吃稀饭羹羹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月娘做了今年的第二顿白米干饭,大半锅。
“丫头,这样行吗?”桌上,星星廖廖的几个碗里装的一菜一汤都是相同的,月娘觉得挺难为情。
“娘,这样的吃食,在我们这种佃户人家,是经常出现吗?”要放在现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就不存在谁嫌弃谁的问题了。
“这倒没有,也是这段时间才收了小麦,光景好一些,再过一两个月,青黄不接的,找野菜的也就多了。”月娘没说的是,光是桌上的鱼,这李家寨子,也就只有自己一家独食。今天吃过后,估计,河里的鱼十有八九是要遭秧了。反正,那也不是自己家的,这些日子以来,靠鱼也维持了这么久,已经很是不错的了。何况,她本就是心善的人,想着大家都不饿肚子,也算是功得一件。
“那就行了,娘,我去叫他们吃饭了。”杨子千丝毫没有淑女形象的大步跑向了田边。
“爹,各位叔叔,回家吃饭了!”早上还是一片荒芜硬泥的田,这会儿,已成泥浆,一层薄薄的水污淖不已。十来个壮劳力,挥动着锄头,高声说笑,干得热火朝天。
“这田下午就可以栽了,中午饭,我就不去吃了”王三觉得,吃食紧张,本是自愿帮忙,却让人管伙食,也让杨大年家破费不少,这不太好,于是主动推辞。
“就是,饭我们还是回自己家吃,下午来帮着栽,明天整那一块田,两天时间就做好了”不约而同的,罗虎和王三想到了一起。
这当中,也有想去吃一顿的,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一片推辞声响。
“各位兄弟,你们有心来帮忙,这饭不说管饱,但好歹还是该在我家吃的。要不然,我杨大年都没脸在李家寨子过了。”其实一上午都在忐忑中,本想抽空回家叮嘱月娘做饭的,想着家里没油没菜的,怪难为她了。但不管饭,他心里又过意不去。这会儿,见女儿跑来喊吃饭,想必家里是有准备了,不管多多少少,吃什么,只要不是各回各家吃就好。
“不去,不去了”又是一阵推辞,杨子千仔细看了,说话声音最大的那几人是真心的,也有假意的。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自家准备好了倒是不假。
“各位叔叔,我娘都准备好了,粗茶淡饭的,既然大家都有心帮忙,就请到我家吃个便饭吧!”小丫头一句话,说得文绉绉的,惹得大家刮目相看。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是谁,也学着应和了一句斯文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当下,各人上田坎,在旁边的田边浇水洗了手上、脚上的污泥,一群人向杨家而来。
还没见门,就闻得一股酸香肉味,使劲嗅了嗅,确定是杨家屋里传出来的。
这杨家,还买肉?
相互看看,再互相摇头,虽然知道他家麦子丰收了,但也不至于就能大肆挥霍,打酒买肉,好像过头了。
“杨二哥,我这还是头一次进你的小木屋,修得这么漂亮啊!”
“大年啊,你家这石头房子,我看着舒坦,想必夏天家里也不会热吧!”
“杨老二啊,也只有你才有这个头脑,看看,这灶房,这个房间,还有你那小木屋,没请人,居然自己一家人给修起来了,啧啧,哥子不得不佩服啊!”
入了杨家门,少不得四处转转,挨个儿的看了各间屋子,虽说屋里没有什么摆设,单看房子的造型,都让人竖大拇指了。
“呵呵,各位哥佬官说笑了,这还不就是没得办法的办法。”杨大年脸都被说红了,搓着手,难为情的解释。
杨子森、子千搬出碗筷,杨子木将菜和汤一碗碗的端上了桌。
“来,坐起,坐起,吃个便饭,大家不要讲礼”当家男人,招呼客人上桌。
早有人伸长脖子看了杨子木端上桌的菜。
青菜汤是知道的。但那闻起来酸肉香的是什么?
坐上桌,无数双筷子带着疑惑不约而同的开战。
“这泡菜鱼,算不上好,但比较下饭。只是吃的时候小些心,别被卡住了就行了”看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手上挟起来的肉瞧,杨大年解释道。
这是鱼,就是河里的鱼?
不是腥臭的吗?杨家什么时候吃上了?这还拿出来待客了?
是了,去年就听说杨家小三子天天泡在河里玩水,难不成,是那时候就开始吃上这东西了?
闻起来也没什么怪味,而且,还有一股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
大胆入口,我的妈呀,太好吃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胃口谁都不比谁差,动作更不会落下多少,一时之间,桌上哑雀无声,都和菜碗里的鱼较着劲呢,唯恐少吃了一块!
“大家慢慢吃”王三抹了抹嘴角,确认自己实在塞不下了,这才客气的下桌。
随后,众人也纷纷放下碗筷!
杨子千帮娘收拾桌面,听得一旁的人七嘴八舌讨论道。
“今天中午吃巴适了!”
“这鱼整得好吃噢,枉自我们生在宝山不知宝啊”
“就是,明天也让狗子去捉来吃”
“嗯,不错,比野菜好吃多了”
帮个忙,饱餐一顿,还知道了一样吃食,今天,真是赚大了。
杨家,收获了人情,两天时间里快速的完工了两块田,这种速度,在李家寨子,是从来没有过的。
而帮忙的佃农人家,显然受益更多。
河里,十来个男孩子,嬉笑着窜上窜下的。撵鱼撵得兴高采烈,收获的三三两两个鱼儿,将是他们晚上的主食。
“月娘,我昨天煮来吃了,孩子他爹说有腥味,不若你做的好吃呢?”
“呀,我家还没泡菜,这鱼还能怎么吃呢?”
“你们去年就一直吃这些啊,这是不缺肉食,难怪,看看,你家的人出得门来,可都没有面黃肌瘦的。”
“就是,鱼能吃,螺丝也算肉了”
太对了,螺丝当然算肉!
杨子千在小木屋里听得各家媳妇在娘这儿讨经验的谈话,忍不住想插话。到底是小孩子,不方便,强忍下这句话,不过,心里对香香辣辣的炒田螺是想念得紧啊。
☆、第三十节
这边,欢声笑语,隔壁的冯家,却是另一番境况。
一心盼抱孙子的冯老太太,很不幸,又盼来了一个丫头。
当下,脸色大变。
“娘,我也没想到会是一个丫头,娘,明年,明年,我一定给生个小子!”小妾看都没看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在床上求着冯家当家人。
冯全一声叹息,走出了房门。
冯嫂心里的石头落地,同时,又觉得自己过份了点。好歹,男人是自己的,这个家,也应该要有一个儿子。可是,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没有,比有似乎更好!
“娘,我下次一定会生一个儿子,娘…”小妾趴在床头,看着满脸冰霜的冯老太太,伤心大哭。
满以为,这次可以母凭子贵,咸鱼大翻身,结果,上天捉弄了她。
床头那个满脸通红的小孩子,居然不是一个小子。是一个丫头,是一个害她跌入万丈深渊的赔钱货。
冯老太婆盯了一眼哭得梨花带雨的人,再看了一眼床头的包袱,冷哼一声出了门。
早先准备的鸡,蛋,全都捡了锁进柜子里。没给她生一个胖小子,还想吃蛋,别说门,连窗户缝隙都没有。
不给吃就算了,却还是指挥冯大妞给伺候,完全把一个大孙女当佣人来用。
正规人家,哪有大小姐伺候小妾的,这冯老太婆,离谱的事儿,做得一件比一件奇葩。半点大户人家的教养都没有,活该一辈子是佃农的命。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哪做过这些事。
被小妾大呼小叫,一会儿说口渴,一会儿说饿,再一会儿,又吼小孩子尿布湿了。
冯嫂忍无可忍,站在门口道
“等你为冯家生了儿子再来折腾吧!”
“你…。”小妾脸都气青了,瞧着身边的小人儿,恨不能掐死。
“大妞,随娘进屋里,今天教你做针线活儿!”原来,硬气的拒绝,是这么痛快的事!
“娘!”大妞咬着唇,跟着娘进了屋。“她会不会告状?”
“傻孩子,告吧,至少,没生出儿子来之前,她和我们一样,都不得那人的心!”冯嫂朝里屋呶呶嘴,“你也长大了,等娘寻着合适的,就把你放出去,省得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家里受罪”
“娘!”大妞眼泪双流,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永远是自己的娘亲。要说受罪,这个家,最受罪的莫过于娘,却强忍着,一想操劳着,为了她和两个妹妹,默默承受着爹的冷漠,奶奶的辱骂。
“傻孩子,哭什么呢。你看看杨家,看你杨二婶和杨四妹,穷虽穷了点,但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往后,你也要这样过。娘会留意,给你找一个真正心疼你的人!”羡慕隔壁的月娘,是冯大嫂最常做的事。
“嗯,大妞要是能做主了,就把你和妹妹接去过好日子。”大妞经常看杨大年宠溺的呼叫杨四妹“丫头,爹……”而这些,是冯全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呵呵,你过好了娘就开心了,哪有丈母娘带着姨妹一起住女婿家的。这恐怕打个灯笼火把都找不到这样的人家。”冯大嫂欣慰的笑了,眼里,却包着晶莹的泪花。女儿是多么的懂事啊!
将女儿安顿在屋里做针线,自己出了房间,迎接老人婆的风风雨雨。只要自己在一天,就要罩着三个孩子一天,一个同样生了女儿的小妾,当真能爬上自己母女头上拉屎不成!不能反抗老太婆,难不成,还让小妾高人一等了。再怎么着,也得等她儿子生出来再说那一天的事吧!
长长的叹口气,出了大门,准备去河边洗衣服。
“冯大婶,洗衣服啊!”杨子千看人走到土边,甜甜的招呼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于冯大婶,杨子千从心里敬重,但也可怜她。
生活就这样,能帮得到你的永远是自己。既然有孝道的帽子扣在那儿,冯老太婆在一天,冯大婶就没有安宁的那一天,除非生个儿子,这,对年岁越来越大的她来说,是一件绝对意外的事!老的面前无法改变,冯全是个木头,但一个小妾都能爬到正妻头上,那简直不是软弱两个字能形容的。
“是啊,你兄妹俩在干什么呢?”看着阳光笑脸女孩,冯大嫂心里一种恍惚,这种笑脸,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脸上,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她们,也是孩子啊。像一根针,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
“呵呵,我和大哥看看菜发芽没。”小女孩拿一根棍子,扒拉着泥土。
“这孩子,发芽了自然就长出来了,这么心急!”冯大嫂哑然失笑,朝河沟边走去。
“大哥,快看,有好几个小芽呢。”冒出了一点点白色的东西,杨子千赶紧停手,低声兴奋的说。
“你说一个母子能长七八个芽。”数了数,果真有好几个,能种沙田里的这种菜,真希望越多越好!快快长起来。
“嗯,发的好的,十来个都有可能。明年,再把这些分开种,沙田至少可以种大半块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