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度那些人和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盈利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但是,这些还不够。
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他要想办法战胜这些对手。
由于百度的营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上市”也列入了李彦宏的计划表。所以,百度的影响力要变得更大一些。
他的身边,现在需要一个会做品牌的人。
这时,一位风头正劲的主持人进入了他的视线。
这个人是谁呢?
是凤凰卫视的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
提起凤凰卫视,很多人都会想起吴小莉、陈鲁豫等美女主持人。
但是,李彦宏看中的这个人,不是女人。
是个男人。
主持娱乐节目的男人。
但李彦宏认为,这个人更是一个很会做品牌的人。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李彦宏:
中西方文化对我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讲,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从后来的发展来说呢,我从大学毕业一直到1999年接触的都是西方的文化,工作的头六年是在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所以从商业操作层面来说,更多受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
而在企业的运营当中,我觉得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跟现代企业制度的机制并不矛盾,百度从成立的时候就确立了我们是一家做中文搜索的公司,是一个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如果说搜索、互联网,这代表的是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而中文代表着传统文化的话,那么,百度就必须是这两者的结合。
百度的品牌教父:梁冬(1)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每当网民打开百度主页时,这句话就出现了。
“百度”成了一个动词。
只需要“百度一下”,网民就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那么,这是谁的创意呢?
是梁冬,百度的品牌教父。
梁冬,1974年12月出生。
他祖籍广东,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广告专业。
梁冬于1998年进入凤凰卫视。
相信很多读者看过他主持过的节目。
他在凤凰卫视相继担任过《凤凰早班车》、《体坛消息》、《相聚凤凰台》主持人。
后来,他因主编、主持《娱乐串串SHOW》而一炮走红,确立了“用后现代解构的方式对现代信息娱乐、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充满辛辣及无奈”的梁氏主持风格,并因此荣获中国电视榜2002年—2003年中国电视榜年度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
梁冬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深得观众喜欢,获得了广泛的肯定,成为亚太区最著名的华语节目主编及主持人之一。
除了主持之外,梁冬还游走于娱乐与广告的边界之间。
2003年,梁冬主编及主持《美力创世纪》,并发起“全球美力阵线联盟”。另外,他还曾主持The One Show全球广告大奖中国区作品研讨、戛纳广告作品中国巡展、中国时报广告奖颁奖典礼、新丝路模特儿总决赛、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等大型文艺晚会。
此外,2001年—2005年,梁冬一直以个人身份担任九易传播集团资深独立品牌行销顾问,向广东移动、腾讯等公司提供品牌运营建议。
同时,梁冬还主导策划了2004年度动感地带“梦想动起来”、“百事可乐校际音乐节”等大型活动。
这些经历几乎没什么机会让梁冬和百度联系起来。
那么,梁冬又是怎么和李彦宏扯上关系的呢?
按梁冬自己的说法就是2004年的春节,梁冬去印尼打球,认识了百度深圳分公司的经理刘计平。
后来,梁冬就通过刘计平认识了李彦宏。
然后,在李彦宏的邀请下,他加盟了百度。
李彦宏是怎么说服梁冬加盟的呢?
梁冬把自己的架子摆得很高——我在凤凰干得相当不错。一个人的职场生活就像挤公共汽车,无论它有多挤,只要你挤上去晃荡晃荡之后,总能晃到一个最舒服的位置上。
第一,我在凤凰不用坐班,每周上一两天班,其他时间都在家里思考,或者跑到好朋友付杰的九易广告开会。那一年我们同时在为动感地带、南方航空和新世界地产做品牌规划,并且同时在做两个大规模的活动,分别是与《21世纪经济报道》合作的‘梦想动起来高校巡回’以及‘百事校际音乐节’。
第二,在香港工作,楼下就是大海,上班的时候都可以跑到海边喝啤酒,而且公司的美女主持同事还会陪喝,而且常由她们埋单。但李彦宏说服梁冬加盟,自然有他的理由。
李彦宏看得出来,梁冬并不是一个花瓶式的人物,比如,经常参与品牌策划,说明梁冬是个有理想的人。
对于一个娱乐圈的人来说,当青春不在的时候,一切就结束了。
而李彦宏则可以给他一个新的舞台。
那么,梁冬是出于什么目的加入百度的呢?
尽管梁冬可以把他在凤凰卫视的前景说得非常非常好,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凤凰卫视并不是一个很侧重于娱乐的电视台。
吴小莉、陈鲁豫、窦文涛、杨澜,这些最具知名度的主持人,哪一个是主持娱乐节目的?
对于一个30岁的男人来说,主持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或者说已经没有多少发展方向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百度的品牌教父:梁冬(2)
所以,梁冬这次职业转型是必然,只不过他碰巧遇上了百度。
在梁冬担任百度公司的副总裁之后,曾有不少人表示担心,觉得他没有IT从业背景,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起来会有一些障碍。
虽然梁冬在凤凰卫视的工作只是与娱乐、体育相关,但实际上他与IT、互联网结缘已久。
早在1999年,他就和网易丁磊等人联合发起组织了华南IT俱乐部。
不过尽管如此,梁冬本人在去百度之前仍然有所顾虑。
他曾经问过李彦宏很多遍:“你觉得我真的能适应吗?”
李彦宏的答复是:“我不能够保证你一定能够适应,但是我能够保证如果你在百度适应不了的话,你在其他任何IT公司都适应不了。”
李彦宏本来就不是个喜欢承诺的人,但他知道怎么样引导别人去取舍。
当时李彦宏列举了三条理由:
◎一是认为梁冬和百度的精神气质比较契合。
◎二是认为梁冬凭借自己在品牌推广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有助于百度的发展。
◎三是为梁冬个人考虑的,认为他确实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
“事实上,我加入百度,百度承担的风险要比我本人的风险大得多,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梁冬的话,虽然有调侃的味道,但更是事实。
当然,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百度正在上市的前夜。
梁冬,很幸运地搭上了这趟“造富运动”的末班车。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梁冬就成为了超级富翁。
财富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容易。
但是,如果之前的梁冬没有努力地学习、探索怎么做品牌,这个机会就不属于他了。
每个人,只要勤奋地学习、工作,然后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有一天,财富会主动敲响你的门。
那么,梁冬在上市之后,获得了多少财富呢?
大家耐心地读到下一章,就知道答案了。
李彦宏让梁冬加盟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让他负责打造百度品牌。
梁冬于2005年1月加盟百度。
他担任百度公司市场副总裁,负责市场及公关战略的制定实施,负责领导百度的品牌及文化建设,协助公司展开与媒体、电影、音乐及出版业界的合作。
梁冬确实干得不错。
在他的操作下,“百度一下”成为了一句流行用语。
“百度”成为了一个动词。
当然,对于李彦宏来说,随着梁冬的到来,有四个字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了。
纳斯达克!
上市!
有“中国”、“搜索”两个最热的概念,再加上百度已经盈利。
这个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在这个时刻,饱受争议的百度MP3搜索需要有人来处理一下。这个人,必须对娱乐圈非常熟悉。
不然,在上市的关键时刻遇到版权官司,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百度MP3频道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百度MP3频道给百度带来了哪些好处?
又带来了哪些麻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百度MP3频道:利与不利
百度的MP3搜索频道,于2002年的下半年推出。
当时的中国,MP3正在逐渐成为随身听、CD机的替代品。
MP3不需要买CD盘。
而且,对于喜欢听歌的人来说,自己想听什么就可以听什么。
MP3确实方便。
如果做一个MP3搜索频道,肯定是有市场的。
严格地说,百度的MP3搜索确实方便了网民。如果我们用一种全局的眼光来看,当时的百度甚至加快了数码产业的发展。
这对于提升GDP,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都有一定的意义。
MP3搜索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
当时的百度只用两个工程师、历时两个月就开发出了MP3搜索技术,但它对百度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比如,一个网民偶尔用了一下百度的MP3搜索,觉得不错,他极可能会跟周围的同事说:“你要想搜歌就从百度那儿搜吧。”
通过口碑传播,百度MP3搜索很快名声大震。
再接下来,当一个网民用了百度的MP3搜索后,肯定也会使用一下百度的其他搜索。
这时,网民就会发现:原来,百度什么都可以搜啊!
而且,百度可以搜歌,Google不能搜歌。
为什么不用百度?
百度MP3搜索的推出,让百度成为了中国网民的首选搜索引擎。
在市场份额上,百度已经慢慢超过了Google。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百度MP3搜索一个频道的功劳。
“原来技术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真正决胜千里的因素。”李彦宏在1998年写完《硅谷商战》后曾有这样的感慨。
MP3搜索也是一种商战策略。
原因很简单,Google不能做MP3搜索,因为它的市场在欧美,版权保护非常严格,做MP3搜索,是违法的。
但在中国,这个领域是默许的。
所以,百度抓住了这个机会。
八年以后,Google中国终于推出了音乐搜索,但为时已晚。
百度已经牢固地占据了中文搜索的霸主地位。
而且,这个时候,百度的MP3搜索所贡献的流量已经并不重要了。
我们了解了百度MP3搜索的背景,以及给百度带来的好处。
我们又要看到另外一个问题:它会给百度带来什么麻烦?
麻烦也很简单,因为百度要在美国上市。
美国人对版权问题非常敏感,如果在上市前出点什么官司,会对百度上市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如果再严重一些,甚至会导致功亏一篑。
这样,梁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他在娱乐圈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有能力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有两个人是为百度上市而来,一个是梁冬,另一个是“财神”王湛生。
王湛生在与投资人的沟通能力方面,堪称中国CFO之最。关于王湛生的加盟,请读者们留意第5章。
梁冬并不了解搜索引擎行业,即使是到了2009年的1月22日,他对搜索引擎行业依然是一知半解。在当天的博客文章中,他居然说Google对于移动搜索很陌生,实际上,Google是移动搜索领域的先行者。
应该说,当时李彦宏选择梁冬,还是有一点冒险的。
但是,李彦宏更清楚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百度需要的是一个更有大众感觉的人,这个人要对中国当今的年轻人有感觉,因为年轻人是互联网的未来,百度在如今的年轻人心目中的知名度极高,梁冬功不可没。
在百度上市之后,百度的品牌建设已经告一段落。
所以说,梁冬以后的离开也是必然。
当然,梁冬的到来,宣告了另外一个人的百度生涯的终结。
谁?
毕胜。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百度离职员工的创业流派
毕胜,2002年初加盟百度,历任总裁助理、市场总监等职务。
2005年7月初,毕胜从百度离职。
谈及为何选择在公司上市前离职,毕胜对记者表示:“其实有离职这个念头已经有一阵子了,主要是考虑到个人的发展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毕竟,我已经30岁了。至于正式离开的时间问题我倒并没有考虑太多。”
虽然毕胜的语气颇为平和,但话里行间不难判断出其在百度的发展不甚如意。
此时,距离百度上市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过,毕胜还是以“顾问”的身份与李彦宏一起在纳斯达克见证百度上市。
作为百度的早期的重要人物,毕胜还是为百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百度早期的市场推广活动,都留着毕胜的影子。
毕胜离职时,百度的流量已经稳居亚洲第一。
离职后的毕胜,踏上了创业之路。
不过,他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
从百度离职四年多的时间里,毕胜的创业项目换了很多。直到2009年,毕胜创办的电子商务网站“乐淘网”号称是获得近千万美元投资。
创业的路上是艰辛的。
让我们对毕胜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创业者献上真诚的、持久的掌声!
同样看好电子商务的还有百度联盟负责人周品,他创办了B2C网站——趣玩网,网购平台的商品主要以玩具为主。
其实,早在百度进入创业第二年的时候,百度的离职员工已经开始了创业征途。
2002年,原百度企业软件事业部门高级技术经理程浩创立下载网站——迅雷网络。
这也是“百度系”创业项目中最为成功的一个,相信很多读者都用过迅雷。
2003年,已经跻身公司技术委员会五人组的段晖离开百度,后来他创办了一见网。原大搜索部门高级技术经理谌振宇离职后创立了RRS阅读工具抓虾网。
百度最初的七名员工之一、原首席架构师雷鸣则先去美国读书,回国后研发出功能齐全的酷我音乐盒。
曾任首席架构师的周利民则和百度CTO刘建国一起创建了生活搜索爱帮网。
本章的主要人物梁冬,后来也加入了创业大军。他创办了一家名为“太美科技”的公司,倡导以“相聚、分享”为主导的旅游模式。不过,运营情况一般。
从李彦宏的角度来看,有这么多员工离开百度之后选择创业,这也足以说明百度是间非常有创业气氛的公司。
同时也可以看出,百度给了员工很多的授权,员工在百度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就为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百度创业者所从事的业务很多都与搜索技术有关。如爱帮网的生活搜索,酷讯网的旅游搜索,酷我网的歌词搜索,迅雷网的视频搜索等。
但是,百度并没有像华为那样疯狂剿杀同行创业者。
李彦宏对于百度系的创业者表现出非常宽容的态度,有些公司还和百度有着合作关系。
后来,“百度系”创业者们在逐鹿茶楼成立了一家俱乐部“逐鹿同学会”,这是一家探讨企业管理、业界动态、交流创业心得的俱乐部。
这家基本上由百度创业者组成的俱乐部在每月第二周的周四举行活动,地点就是逐鹿茶楼。
“逐鹿同学会”有着明确章程,活动也有着固定的流程和轮值主席主持制度。
当这些创业者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肯定少不了讨论“老首长”李彦宏的创业思维。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阿里巴巴的成功和《赢在中国》节目的影响,马云几乎成了“创业”的形象代言人。
所以,马云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话题。
那么,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有哪些差异呢?
在给一个创业者做创业项目分析时,我和这个人讨论过这个话题。后来我写了篇文章《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对比》,这篇文章被很多网友转贴。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对比
李彦宏:“自我价值”
马云:“社会责任”
李彦宏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一直以来,他都强调自己创业成功是因为做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又是他最喜欢的。
马云将自己的创业赋予了更高的层次——“把网民、网友带入到网商时代”,“电子商务将会改变中国”。
这些宏伟理想一直支撑着马云的创业过程。
而且,马云一直强调企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不过,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怎么样把创业项目做好,才是真正需要花时间去考虑的问题。把创业项目做成功,才能体现一个的价值。
不管是实现个人的价值,还是胸怀社会责任感,这都是理想。
创业的第一步,就是理想。
李彦宏:“适度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马云:“不要忘记自己创业第一天的理想”
李彦宏在回国之初,选定了为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服务,但后来发觉这条路行不通,就放弃了。当然,这可以理解为“战术性放弃”。
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李彦宏多次强调“适度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马云则强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创业第一天的理想”,即使在互联网的泡沫最厉害的时候,在电子商务最不受关注的时候,孙正义(阿里巴巴投资人)还是听到马云在讲两个人第一次认识时谈及的项目。
关于取与舍,这需要创业者要有优秀的判断能力。
李彦宏:“后发制人”
马云:“先入为主”
对于李彦宏来说,百度并不是第一个涉足中文搜索引擎的公司,但做得最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别人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而百度却做好了。
在互联网领域,谁抓住了网民,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马云很狂,当然他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与竞争对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他们要做什么,而他们不知道我们想做什么。”
马云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这种先发优势在快节奏的互联网产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简单分析完李彦宏和马云的“创业观”之后,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让他们在同一个战场上交锋,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呢?
这两位卓越的企业家马上就要交手了。
而且,这两位高手的第一次交手,和本章的主要人物梁冬有很大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百度更懂中文(1)
梁冬加盟百度以后,一向以低调谨慎著称的百度开始频频成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对象。
有这样一个“主持人”副总裁,想不热闹都难。
梁冬先后推出百度、胡润“百富人气榜”,主办百度都市状元媒体活动。
推出百度标准指数。
将“百度”由名词变为动词,推出“百度一下”的概念——这句话也出现很多次了。
梁冬让百度在市场、公关方面的动作如“串串秀”般地招数层出。
他首创的颇有中国特色的口号,如“百度人民很行”、“全世界百度人民团结起来”之类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百度招股说明书的封面,有一个“I”和38个“我”。
百度告诉美国的投资者,英文说“我”只用一个“I”,但中文,表示“我”,可以有38种说法:我、俺、鄙人、在下、洒家……后来这在国内的营销界传为美谈。
这也是梁冬的创意。
不过,梁冬在百度留下的诸多经典品牌传播案例中,最经典的还要数“百度更懂中文”系列的网络视频传播。
2005年,这一年是不折不扣的“搜索年”。
这时的搜索引擎市场是百度领先,Google与雅虎都有大动作,力图追上百度。
在上一章中,我们就看到:在2004年初开始,看好中文搜索引擎的是“国产三剑客”和“西洋双剑”。
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市场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浪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在内容和流量展开着紧张激烈的战斗。
当时,搜狐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网络赞助商资格,这也是百年奥运历史上的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应该说,搜狐已经渐渐奠定了“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的地位。
但是,新浪肯定不愿意放弃“老大”的位置。
于是,两大门户网站在新闻、博客资源展开了“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放缓了搜索领域的步伐。
并不是他们不重视搜索,而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国产三剑客”中,百度本来就实力占优,加上对手松懈,所以百度的优势越来越大。
“西洋双剑”呢?
Google与雅虎两个美国互联网巨头,倒是对中文搜索引擎非常重视。
Google请来了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领导Google中国,甚至还做了个大动作,为Google改了个中国名字:谷歌。
这也是全球搜索引擎老大Google第一次使用当地文字作为品牌。
那么,雅虎呢?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雅虎。
2004年1月,雅虎出资亿美金购买了3721公司。然后,3721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
周鸿祎是个“斗士”。
这种好斗的性格,非常适合于在市场份额上暂时落后的公司。
很快,雅虎中国就推出了单独的中文搜索品牌“一搜”。虽然,现在的网民大多已经不使用这个搜索网站了,但在当时,这个网站在网页、音乐搜索等领域还是做得非常好的。
周鸿祎领军下的雅虎中国,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上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而且一度领先于Google,仅落后于百度。
不过,周鸿祎的性格并不适合在雅虎这种跨国企业,他的理念和远在美国的“老板”们渐渐显得格格不入。
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2005年8月,周鸿祎离职。
周鸿祎离职之后,雅虎中国的新任掌门人出现了。
这个人是谁?
马云。
这个时候的马云,已经完成了“电子商务帝国”的布局,淘宝网已经战胜了eBay,占据了大部分的网络购物市场份额。
百度更懂中文(2)
当淘宝网成为中国网民的首选购物网站时,马云又在悄然开拓新的业务。比如:搜索。
在很多人的眼里,马云,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所以,杨致远把雅虎中国交给了马云。
雅虎以互换股份的方式将雅虎中国交给了电子商务老大阿里巴巴,并给予10亿美金的现金支持。马云付出的代价是,阿里巴巴40%的股份。
雅虎和阿里巴巴,有一个共同点——孙正义都进行了投资。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到一年半之前。
2003年11月3日的第四届“西湖论剑”现场。
孙正义为什么没有投资百度?
答案比较清楚了,孙正义希望自己旗下的雅虎把中国区的搜索业务做出来。这个时候,马云就走上了前台,豪气冲天地对百度开始了进攻。
马云对自己旗下的雅虎中国,作了如下介绍:“百度的技术领先已经是过去时,我们将证明雅虎比百度更懂中文。”
为了证明这一点,马云斥资3 000万元,力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导演打造的“雅虎搜星”广告片。
这是中国网络业最昂贵的广告。
再加上媒体的软文报道及各类炒作,这次“雅虎搜星”的总费用几乎过亿。
李彦宏面对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也许有人会说:马云花了这么多钱,又请了中国最知名的三个导演,你李彦宏还能怎么样?
李彦宏说:“我能!”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梁冬。
然后,梁冬找到了对策,并说出了费用预算。
“够用吗?”
“够了。”
“能行吗?”
“能行!”
然后,一则小广告出现了。这是一部小短片,花费的资金最多也就在几十万左右。
很多网友都应该记得这则经典的短片:
城墙上,有一张悬赏文字告示。
一个老外带着一个美女走过来,看着这张告示。
老外:“我知道。”
而且他做出很有学问的样子。
随后,*才子唐伯虎出现。
唐伯虎:“你未必知道。”
观众:“唐伯虎!唐伯虎!”
唐伯虎潇洒地向观众挥手,然后对老外说:“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老外:“我知道。”
观众:“唉!”
这时,观众中的美女陆续走到唐伯虎的身边。
唐伯虎:“你不知道我。”
观众:“唐伯虎……”
老外:“我知道。”
唐伯虎:“未必。”
唐伯虎:“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唐伯虎:“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马上,老外带来的美女也走到了唐伯虎的身边。
老外吐血。
观众:“百度更懂中文!”
首先,这表达了百度在中文分词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唐伯虎就是巧妙运用几个标点气得老外吐血。
更重要的是——这是典型的恶搞。
受益于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的市场培养,这部短片网民们非常喜欢。
这种恶搞的表达形式,很迎合一代80后新新网民的口味,一下子击中他们“玩世不恭”的内心,因此仅一个月,就有了超过2 000万的点击率。
百度短片中诸多元素构建,诙谐之余且极具意趣。
这充分符合了病毒传播的第一定律:“传播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
《唐伯虎》的传播非常奇怪,没发一篇新闻稿,没花一分广告投放费,仅仅通过员工给朋友发邮件,以及在一些小视频网站挂出下载链接等方式扩散开来。
但《唐伯虎》的传播效果却是大放异彩。
这是什么原因呢?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唐伯虎》所有观看者是在没有其他的广告片干扰下专门观看的,如果看不明白,随时可以重看。
百度更懂中文(3)
这意味着,观看者主动将此片拿去给别人分享,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唐伯虎》内容来说,我们可以看做是百度用来对抗Google的和雅虎的,因为这两个是外资品牌。
当时为迎接百度登陆纳斯达克股市,百度准备拍摄系列的视频短片,在上市前后进行大规模的立帜式品牌形象运动,巩固百度的“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的王者地位。
在中国,百度并不甘于被烙上“中国的Google”这样一个给外界的印象。
当然,在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