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下一轮商品市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量进行严格审查。造成肥胖人群扩大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某种食糖的摄入,而是涉及锻炼、饮食、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度依赖汽车等种种问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食糖与乙醇工业的发展(1)
美国的食糖扶持项目以及对于进口乙醇征收的高额关税也影响到了巴西——到目前为止,巴西还是世界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巴西是唯一一个能与美国在乙醇生产方面相抗衡的国家。如果要把玉米—乙醇产业放入美国的经济领域,那么就少不了把它和巴西的乙醇产业作比较。巴西1英亩的甘蔗可以生产650加仑的乙醇,而美国1英亩的玉米只能生产400加仑的乙醇。甘蔗生长在热带气候环境里,天气越热、降雨越多,甘蔗生长就越快,而且其生长速度要比温和气候条件下任何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都快很多。2006年,巴西甘蔗种植地为620万公顷,只占巴西可耕种土地的2%多一点,相当于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5。然而,就在那么大面积的土地上,巴西产出的食糖量几乎达到全球食糖量的1/3,占全球食糖出口量的40%;除此以外,还有足够的剩余来增加全球食糖储备。巴西的玉米种植面积是其甘蔗种植面积的2倍,大豆种植面积比甘蔗种植面积多出3倍。由于食糖库存增多,食糖价格比2005年每磅20美分下降了一半,那是30年来的最高价。价格的下降推翻了之前一切有关生物燃料生产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论断。
  因为含有蔗糖,所以糖比玉米更适合制造乙醇,因为蔗糖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醇(用玉米制造乙醇的过程中需要额外的加工步骤,因为玉米先要提炼出淀粉,然后将其转化成糖,再制成乙醇)。这样一来,用糖制造乙醇的节能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过程中所需能量比较少。生产1加仑的甘蔗—乙醇需要消耗6 500千卡的热量,而用玉米生产相同数量的乙醇所需消耗的能量是前者的43倍。而且,甘蔗的废料——甘蔗渣可被用来为乙醇工厂供暖和发电,这使得巴西300多家甘蔗加工厂和酿酒厂基本实现能源自给,此外还可以减少碳排放量。尽管进口乙醇的关税很高,但是2006年美国仍从巴西进口了6533亿加仑的乙醇,占美国乙醇进口量的最大份额,占美国乙醇需求总量的12%。
  食糖和乙醇产业的发展已经使得巴西在过去10年间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的净出口国,其出口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巴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橙汁和烟草的生产国,它的大豆、牛肉和家禽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巴西家畜产业的扩张也造成了亚马孙河流域森林的过度砍伐现象。巴西是世界第四大玉米产地,同时也是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巴西的农业地位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把更多的耕地用来种植玉米,促使巴西农民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以满足出口市场的需要,而这正是美国急于发展乙醇产业、拱手相让出来的。
  自1975年巴西开展《巴西全国酒精计划》(Brazils National Alcohol Programme)以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在巴西沿海的深海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开采活动。这一举措使得巴西的石油进口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80%减少到几乎为零。巴西的石油产量占全国石油需求总量的85%,剩余的部分由甘蔗—乙醇来补充。石油开采和乙醇产业的发展使巴西实现了能源独立;这一目标是乙醇项目启动之初就树立了的,当时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巴西食糖库存非常大,不过当时巴西的食糖产业比菲德尔·卡斯特罗统治下的古巴的产业规模还小。大约同一时期,美国也树立了类似的目标,可是现在离实现目标还相去甚远。

食糖与乙醇工业的发展(2)
巴西乙醇项目的成功带来了弹性燃料车的流行,这种车辆可以使用汽油或者如乙醇一样的其他燃料。在有利的减税政策下,巴西的司机们很快就驾驶着弹性燃料车上路了。弹性燃料车不受起伏不定的商品价格的影响,就像有安全阀一样。弹性燃料车司机可以比较汽油和乙醇两者的价格,做出相对便宜的燃料搭配:如果糖类乙醇的价格高于汽油,那么就可以选择使用较多汽油作为燃料,这也会对糖类乙醇的需求做出调整,直到其供应增加、价格下降。为了确保乙醇的使用达到一定的量,巴西政府对乙醇在每加仑汽油中的混合比例做出了最低限度的规定。美国政府想要效仿巴西的做法,对E85燃料做出规定。
  巴西以农业“发电站”的姿态兴起,引发了一股新趋势——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进口了大部分南美出口农产品。农业综合企业和农民为此趋势做出诠释,指出巴西有潜力生产更多的食品、乙醇和纤维制品。在农业综合企业看来,巴西大面积的热带稀树大草原式的灌木丛林地适宜于未来种植大豆和谷物或者放养家畜。对于环保主义者来说,这些灌木丛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在这里可以生存4 000多种不同的物种。以目前农业扩张的速度,按保护国际(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估计,到2030年这里必需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环境问题还将时刻伴随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巴西灌木丛林地区和亚马孙河流域的环境的担忧,不大可能阻止巴西甘蔗和乙醇产业的扩大。和美国一样,巴西也出现了乙醇产业热,巴西甘蔗种植面积有望到2012年扩大300万公顷,也就是说在原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再多50%的面积。这种扩张主要发生在圣保罗州,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圣保罗市所在地,该市拥有众多的汽车司机。沿巴西崎岖的公路开车驶往亚马孙河流域,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按照计划发展乙醇产业并不会直接对亚马孙河流域的雨林造成破坏。
  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一道,在2000~2005年间成为最大的林区净损失国,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发展和木材需求的增加。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的产量几乎是全球油料作物产油量的一半。每公顷棕榈树的产油量要多于其他任何油料作物的产油量,因而棕榈油成为生物柴油的最佳给料。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全球棕榈油增产的50%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将各自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棕榈油都出口到了欧洲,在那里棕榈油被制成生物柴油。欧洲生物燃料生产商偏好棕榈油,因为同样1英亩土地上棕榈树的种子比油菜子多。油菜子是欧洲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给料。黄灿灿的油菜花一望无际、绵延到天边,已经成为晚春时北欧田地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田野风光增添了别样风采。然而,欧盟已经对生物燃料的生产做出严格要求,规定欧盟成员国必须减少碳排放量的35%,并且使用棕榈油这种“最佳生产方式”,因为欧盟已经认识到雨林破坏和农业发展(尤其是生物燃料)之间难脱干系。
  巴西对欧盟的这一新计划表示欢迎,因为这一计划有利于碳排放更少的糖类乙醇的生产。虽然巴西农民并没有像美国和欧洲农民那样得到那么多的政府补助,但是巴西作为世界食品摇篮的地位依然在稳固加强;当涉及农业贸易会谈时,这个事实给巴西赢得了相当大的政治支持。当就棉花补助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上与美国针锋相对时,巴西就展示出了自己的这种影响力。这一举措迫使美国放弃了一项对于棉农的财政补助项目,美国棉农不得不从此把自己的棉花农场转为玉米种植地。巴西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加入20国集团,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的贸易会谈中,发出共同的呼声。
  无论如何,农业的主要任务是要为世界66亿人口提供粮食。目前世界的人口数量比20世纪60年代人口数量多2倍,而且据联合国估计,到2030年,世界人口有望达到82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多以及多年来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近10年来全世界的富裕程度也越发上升。这就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对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世界耕地及牧地却受到了城市化和异常天气的威胁,洪涝干旱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土地工厂
世界人口的增长给土地和资源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生物燃料的支持者认为,土地是足够同时种植粮食作物和可以制造乙醇的作物的。这种想法源于人们长期以来把土地作为了众多产业的工厂。美国政府一向支持农业的多样化发展,美国农业部的印章上有这么一句话:“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设计于19世纪末的美国农业部旗帜上就印有这个图章。
  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才开始建立地区研究试验室,为农产品寻找新的用途。四个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的建立是对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农业化工协会做出的回应。亨利·福特和托马斯·爱迪生对农业部研究中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农业部研究中心的目标是为农产品创造新的产业。福特是农业的热心支持者,他认为农民是他潜在的客户,要使农民买得起他的汽车,农产品就必须要能卖个好价钱。福特对大豆特别感兴趣,曾经有一部短片讲述的就是福特用斧子砸击汽车尾部的故事,通过短片,大家可以看到由大豆制成的汽车面板涂层在斧子的砸击下毫无凹痕。福特公司的研究人员还研制出用大豆制造的、用于汽车内部的合成毛料和面板。
  农业化工协会是在经济大萧条后建立起来的,它主要关注资源供给的独立性;这也呼应了同时代生物燃料运动的理念。农业化工协会宣称,“在国家周期性发展的过程中,国民会逐渐忽视自然法则……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追求迫使他们回归土地,以重新获得生存的权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业和原材料的大规模投入,抑制了农业化*动实现崇高目标的可能性。近年来,自力更生的观点开始盛行。20世纪80年代末期,农民饱受高利率和低物价的打击,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丰富农作物、鼓励种植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987年,来自美国新农场和林业产品部门的一份报告建议,利用美国15亿英亩土地,也就是说美国耕地面积的近一半,一批新的农场产品和林业产品有望在接下来的25年内实现商业化。这份报告于1990年敦促国会通过成立美国替代农业研究和商业化公司的提议,以此来推动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的种植并帮助这些农产品走向市场。不过,美国替代农业研究和商业化公司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要求。10年后,国会停止了对该国有风险投资集团的资金支持,因为在对该公司的一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的投资选择并不恰当,很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大,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该公司和一家制造厂就淀粉制成的成人失禁护理垫意见相左。
  吸取美国替代农业研究和商业化公司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农业部创办了多个机构来推动农业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是美国农业部最为重视的农作物,农业部旗帜上唯一印有的农作物就是玉米,足以看出政府对玉米的重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美洲的玉米(1)
问题在于:玉米能满足所有这些竞争需求吗?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样,答案取决于天气和遗传。
  15世纪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前,生活在美洲大草原的印第安人根本不认识玉米。现在的玉米长得更高、种植密度也更大了,以便提高每英亩土地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这是几百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的种植密度。当然,如果当时的印第安人没有教会早期的美洲开拓者如何种植玉米,那么现在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哥伦布来到美洲是要探索新大陆、找寻宝藏的,但是我很怀疑他能否明白他要找的宝藏就是这些食物和纤维物种。玉米、棉花、土豆、豌豆、草莓和烟草都起源于美洲。
  不过,如今玉米的起源问题还备受争论,人们普遍认为玉米来自墨西哥,后来的几千年间在美洲大陆上广泛传开。玉米是从一种叫做墨西哥类蜀黍的野生植物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是相当戏剧性的。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撰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说,墨西哥类蜀黍作为粮食作物的价值并没有给采集者留下深刻印象:因为野生墨西哥类蜀黍的产量比野生小麦少,结的种子数量也比较少。要使墨西哥类蜀黍变成一种有用的作物,它在生殖生物学方面就必须发生变异……戴蒙德甚至指出,小麦和大麦的优点以及墨西哥类蜀黍的种植难题可能是新大陆和欧亚人类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野生植物到种植植物的这一转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选种和新一轮种植。”英国伯明翰大学玉米进化学博士斯蒂芬·史密斯说。
  玉米、小麦和大麦都属于禾本科植物,这科植物还包括稻米、燕麦、高粱和甘蔗。一般认为这些植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时间大概是在过去的5 500万~7 000万年间,也就是恐龙繁盛末期。
  穿越千万年的历史长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玉米来到了今天美国的西南部;到公元1000年的时候,玉米已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有所种植。遍布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已经充分发展了玉米的种植技术,而且熟知玉米的多种用途,例如煮、烤、爆、研磨和酿造等。在哥伦布抵达美洲新大陆的时候,玉米已经成为印第安人日常饮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世纪末叶,哥伦布在美洲登陆,后来又返航回欧洲,沿途哥伦布的船只就将玉米带到了欧洲、非洲、印度和远东的部分地区。哥伦布还把甘蔗带到了美洲大陆,种植在加勒比海的圣多明各。
  当英国殖民者在400多年前到达今天的弗吉尼亚州时,玉米并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东西。“1607年,伦敦公司派出的殖民者到达弗吉尼亚州,建立了詹姆斯敦市。他们对农业知之甚少,也并不感兴趣。他们来这里是想一夜致富的,指望伦敦公司为他们从英国运来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为了生存,殖民者不得不依赖当地印第安人部落——波瓦坦部落的帮助。我们应该重视在印第安人和殖民者之间早期的交换活动,因为这产生了今天的现代玉米产业。许多人都很熟悉迪士尼的一部电影——《风中奇缘》(Pocahontas),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当地的印第安公主和英国海军上尉约翰·史密斯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背景中就出现了印第安人的玉米田。然而,这个故事还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的版本,这一版本不太为大家所熟悉。。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美洲的玉米(2)
接受玉米
  真实的约翰·史密斯背负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寻找愿意用玉米和鱼来交换英国的铜和玻璃珠的当地部落。史密斯取得了成功,解决了殖民者的吃饭问题,尽管他个人还是倾向于炮舰外交。“上帝让印第安人捎来了半熟的玉米让我们恢复体力,这已经让我们相当满足了”,9月份的时候,他们“又给我们送来了更多的玉米和现成的面包”,海军上尉约翰·史密斯的话被卡丽在其1923年版的书中引用。最终还是印第安人给这些殖民者讲授了农业这一课。
  还有一位名叫斯匡托的印第安人,也在美洲海岸英国殖民地的早期玉米种植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尽管还有很多未被记载的故事)。斯匡托给那些从城市来的、根本不懂农业生产的清教徒传播种植玉米的知识。在弗吉尼亚州第一次玉米丰收之后,这些清教徒都十分感激印第安人的帮助。这就是现在美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感恩节的来历。这也是墨西哥人和南美印第安人由来已久的一个传统节日,只是具体的风俗礼仪有所不同而已,这个节日表达的是他们对上帝的感激之情,感谢上帝让他们收获丰收、有足够的食物过冬。玉米对于现代美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和火鸡、南瓜、酸果蔓的果实以及豆子一起都是感恩节的象征。每年11月底的感恩节原本是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因为这个时间正好是玉米收获的日子、也是农民知道自己为来年储备了多少粮食的日子。
  玉米是美洲殖民者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玉米粒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研磨成玉米粉来制作面包。玉米叶可以给牛当草料,玉米外皮可以用来制作床垫、地垫和细绳。发酵后的玉米碎渣可以酿成啤酒和威士忌,其余的玉米残留物可以用来饲养牛、猪和鸡,而这些动物又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肉、蛋、奶。一旦殖民者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玉米这种作物的轮作和播种,他们就不需要再向本土人学习其他农业方面的技巧了。
  西进
  玉米从美国东海岸向中西部挺进的过程是当时美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写照。1776年美国独立时,280万人口中90%生活在农村地区,美国南部种植的烟草是当时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玉米从热带到美国中西部大草原的旅程是玉米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快速变革。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玉米种植带主要以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和弗吉尼亚州三州为中心,不过随着“袋与狐”部落首领黑隼在1832年的战败,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肥沃的农田面临着被开发的命运,玉米种植带向着更西和更北的方向延伸。伊利诺伊州很快就成为主要的玉米产地;随着19世纪铁路大开发,芝加哥也正在成为美国玉米和家畜的主要产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因此于1848年创立,它的最初目的就是为谷物交易设立专门的场所。
  一名叫约翰·迪尔的铁匠发明了铁犁,这种工具进一步推动了中西部农业人口的暴涨。迪尔后来创办了同名公司,以生产绿色和黄色的农业设备闻名一时。
  1862年5月20日,林肯总统签发了《宅地法》(Homestead Act)。这项法案使得中西部160英亩的土地归联邦士兵所有,其余想拥有田地的美国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当地生活满一年,并且在西部和中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盖建了房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美洲的玉米(3)
此时,玉米已经成为美国种植规模最大的农作物,但是它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要比棉花小得多,棉花依然被誉为“南部之王”。
  到1866年,美国内战结束后仅一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是3 002万英亩(不到2007年的种植面积的1/3),玉米产量是现在年均产量的1/6。这和当时大麦的产量差不多,不过低于燕麦的产量(如今玉米的产量是大麦和燕麦总产量的25倍)。美国完成了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的发展之后,整个国家遍布着四通八达的铁路。铁路系统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机会,因为他们的谷物通过铁路可以被运往全国甚至到达港口、出口国外。竞争激烈的铁路公司把农业视为一个重要的货运客户;它们甚至为农民提供与时俱进的农业技术服务并且提供相应的培训。“我们乘坐火车前往中西部地区,向那里的人们讲解如何种植玉米。”来自先锋良种国际公司的史密斯说。玉米很快在1910年达到了102 267英亩的种植高峰,这一面积是美国所有耕地面积的1/3,这个记录依然高于2007年和2008年的玉米种植面积。
  20世纪早期,随着内燃拖拉机、收割机、割草机、喷雾器和断路器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机器成为农业设备的一部分,农业正经历着快速的技术变革。通过使用拖拉机,农民们得到了“解放”,实现了从畜力到机器力、从人工收获到机器采摘的转变。机器力取代人力和畜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的使用状况。1915年,美国大约有9 300万英亩的农作物种植地(占总种植地的27%)被用来为马和骡种植饲料作物,但是到了1960年,这一种植面积已经缩减到了400万英亩,腾出了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4作为其他作物的种植地。养马用地实际上就是生物燃料产业的早期形式,因为有1/4以上的土地不是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当时这一种植面积占美国农场面积的比例比近10年还要大。林肯总统在1862年签署了《莫雷尔赠地学院法案》( Land Grant College Act),随后在19世纪中期建立起一些赠地学院,农民的孩子在这些学校里学习农业科学。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再进一步扩张土地,所以产量的提升只能依靠更好的培育、轮作、耕耘、使用化肥和控制虫害等生产手段。
  成长的种子
  美国内战结束后,玉米产量以缓慢而平稳的速度增长着。玉米种子通过自由传粉生长,农民不参与传粉的过程——小麦、燕麦和大麦的生长也同样如此。20世纪30年代,新种的引入改变了玉米几百年的生长方式,玉米的生长速度大大提高了。
  20世纪初叶,玉米种植基本上都是从最好的玉米穗轴上采集种子,种植这些种子并观察它们的成长。与小麦和大麦一样,玉米也是自由传粉,也就是说玉米穗(玉米秆顶端的花)中的花粉将被吹到空中,随后落在地面上或者落在一个玉米穗丝上(伸出穗轴以外的带毛部分)。几百个玉米穗丝都连着一粒玉米种子,这些玉米穗丝就充当导管,把花粉传到种子那里,使其授粉,从而产出一颗颗玉米粒。
  植物繁殖研究此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以其19世纪中后期在特征遗传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是植物繁殖方面的先驱。在他第一次试验之后的50年里,孟德尔的研究并未得到继承和发展。这时新一代的美国植物繁殖研究者出现了,他们发现用雄性和雌性种子培育出的混合品种能提高产量。这是玉米培育和玉米产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培育玉米的家庭甚至能够培养出自己的玉米品种,其中就包括了艾奥瓦州的*家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美洲的玉米(4)
艾奥瓦州学院(现在的艾奥瓦州立大学)学生亨利·*开始对传统的玉米培育原理提出质疑。当时还是青少年的*受到了一位名叫乔治·华盛顿·卡弗的黑人的激励。卡弗,这个奴隶的儿子,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如今在艾奥瓦州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认为当时的培育技术在质量方面没有任何控制和管理。
  年轻的*在他位于得梅因的后院里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你把两个无关的品种进行弱交叉繁殖,就会产生比传统自由传粉大得多的产量。当他们家在得梅因附近的约翰斯顿地区大置田地时,*的园地实验进展不错;后来他就在家族置买的田地中创办了一家公司——良种玉米公司,今天这家公司的总部还依然位于那里(现在公司的名字是先锋良种国际公司,是杜邦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当地的农民以怀疑的心态接受了这些新种子。为了克服这种排斥心理,*把研究出来的混合种子交给了农民的孩子们——孩子们总是更愿意尝试新东西。几年之后,老一辈的农民发现孩子们的玉米产量大大超过他们通过传统种植方式所获得的产量。这大大激发了农民播种新种子的积极性,也使得玉米杂交种子的销售量大为增加。玉米杂交种子不能将自身改良的品质传递给后代,因而这就要求农民每年都要购买新的玉米种子以维持高产。
  此外,杂交种子的引入也改变了农民另一个传统——为来年的种植季储备种子。这意味着农民并不了解杂交种子是以何种自交系制成的——现在杂交种子是一种专利,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杂交种子为农业种植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的玉米种植地总面积中,用做杂交玉米种植的土地面积从1933年的1%增加到1943年的78%,到1960年甚至超过了90%。和杂交玉米种子引入前的平均亩产量相比,美国玉米的亩产量在1960年已经翻番增长至每英亩55蒲式耳多。
  玉米的高生产力也是太阳能使用的一个反映。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
  种子交易中的变化也影响了政府的农业政策。杂交种子出现前,政府拨款是种子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些研究活动主要是在一些赠地学院中进行(农田补助还不是美国政府的主要农业政策),但是,种子研究活动逐渐以专项种子公司的形式转移到私营领域中,这些公司是从家族企业演化而来的。目前,这一研究领域由少数几个拥有大型研究团队、专利专家和律师的公司所掌控。
  *并没有在种子领域固步不前。1933年*出任罗斯福政府的农业部长;他父亲亨利·C·*10年前也担任了同样的职务,服务于哈丁总统。由于他在玉米杂交种子方面的创新,*给农民带来了莫大的福祉。作为政治家,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美国农业受到沉重打击而全国人口的1/4从事农业生产时,*通过价格支持项目、农业信贷、住房保障、土壤保持、农村电气化和发给失业者粮票来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此外,通过《农场法新政》(New Deal Farm Laws),*还审查通过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政府资助项目。
  变化的种子
  美国的种子研究者受到了知识产权改革的激励,1930年出台的《植物专利法》(Plant Patent Act)给研究出来的种子提供法律保护。在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偏向于保护农业的众多法案中,这项法案第一次为玉米研究提供相当大的确定性和支持。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种子培育者能够保留种子世系的信息,从而控制种子的供应量。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美洲的玉米(5)
农业机械化和杂交种子推动美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生产力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农民们发现杂交种子的茎秆不是“弱敌”,甚至对于重型拖拉机来说也是如此,这些茎秆所拥有的耐久力是自由传粉品种无法具备的。面积相同的一块地里能产出的玉米产量越大,就意味着需要采摘的玉米数量越多,机器在这方面的工作效率比人类要快得多。杂交品种对大量施用氮肥有更好的适应性,这也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地下水污染。
  从196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杂交玉米产量再次翻番增长到每英亩120蒲式耳。在这一时期内,除了少数玉米地以外,几乎所有的玉米地都要施肥或者喷洒除草剂。相对玉米来说,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棉花产量几乎增加了4倍,大豆产量增加了3倍,小麦产量增加了25倍。这些产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植物基因改良取得的;此外,化肥的应用和土壤处理的改进也对此做出了贡献。
  从杂交到转基因
  财力雄厚的大型种子公司对于高产量的不断探索得到了专利法和政府的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