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台州市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商,飞跃牵连着数百家零件供应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利益。不仅如此,由于当地企业间相互借贷担保的情况很普遍,因此飞跃还牵连着与其有互保关系的公司。而这些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很可能随着飞跃集团的倒下而演变成区域经济危机。由于牵涉到上下游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浙江省官方力挺飞跃,董事长邱继宝也强打精神寻求突破,他说:“现在就是没面子也要去卖东西。能卖的卖掉,能抵的抵掉。欠银行的钱还银行,欠民间的钱还民间。”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2)         

  出现问题的不仅是飞跃一家。6月,浙江东洲实业集团董事长何炜东因资金链断裂,负债数亿举家逃往新西兰;浙江省“青年星火带头人”、义乌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出走躲债,留下全面停产的厂房和巨大的资产黑洞。义乌市政府证实,金乌集团及其相关企业共向8家银行融资2。98亿元,但其民间借贷数额无法确切得知。有业内人士估计,金乌集团牵涉到民间借贷本金8亿元,利息6亿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股价首日疯涨192。59%,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的马云却抛出了著名的“冬天论”,坦陈“上市是为了融资,准备过冬”。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番言论似乎有着哗众取宠之嫌。半年后的7月23日,马云在给集团员工的电邮中又一次表示,要做好“过冬”的准备,而这次已经没有人再认为他是杞人忧天了。   

  与此同时,TCL总裁李东生、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华为集团公司总裁任正非等许多企业界领袖级人物都纷纷向企业内部和同行发出做好“过冬”准备的声音。   

  李东生说:“这次冬天肯定不是几个月就能够结束的。经济周期的冬天要以年来计算,这次冬天不算太乐观也不算太悲观的时间应该是至少有两三年。我们会做好积累,为过冬做好准备。”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能将有50%的中国企业无法度过这次冬天。他建议企业家应该多保留现金以准备过冬。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个人投资者更是苦不堪言。   

  2008年,广州市精神病院已经收治了数名因炒股导致强烈精神刺激而诱发精神病的老人。   

  其中一位因股市大跌亏损数万元的退休老人属于典型的躁狂症状。据说这位老人在炒股之前性格开朗,精神也没有任何问题,自从他炒股赔钱之后,便开始出现反常现象。股市大跌,无法获得收益,老人便转为研究彩票,希望能赚回股市上赔掉的钱,这位老人的精神一直处在亢奋的状态下,每天仅睡三到四个小时,其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研究彩票,还总是说自己很了不起,能成就大事业。   

  家人发现情况不妙,连忙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刚到医院时,老人竟然激动地说自己将成为未来的李嘉诚,并说他将会把钱用来资助希望工程,资助医院和医生。   

  广州市精神病院诊断后认为老人患有中度躁狂症,直接原因是炒股亏损造成的精神刺激。   

  突然来临的股市寒冬使得许多股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百万富翁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以前只在国际新闻中听说过的由于炒股失败而自杀的事,现在就发生在中国人的身边。   

  2005年,武汉陈先生的塑料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妻子也带着儿子离他而去,但是这次挫折并没有击倒陈先生,他一边工作一边炒股,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从股市上赚了几十万元。谁知2007年下半年股市风云突变,措手不及的陈先生和大多数股民一样损失惨重,不甘失败的他又借款6万元投资风险更大的权证,希望拼死一搏,挽回自己的损失。   

  在这种心态下投资,结果可想而知。陈先生不但亏得一干二净,也丧失了自信心。2008年7月24日晚,万念俱灰的他躺在了京九线的铁轨上,千钧一发之际,幸好被巡逻的铁路民警发现,才没有酿成惨剧。   

  命虽然保住了,可看着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看着一泻千里的股市,背负着巨额债务的陈先生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   

  只要还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比起那些因炒股失败而自杀的人们,获救的陈先生还算是幸运的。   

  2008年6月21日凌晨,杭州方正证券分析师华欣从自家所在的公寓楼上跳下,当场死亡。据他的同事们说,华欣生前人缘很好,工作表现也很认真,在去年还被评为“公司十佳员工”之一。他和妻子都拥有很好的工作,感情也非常融洽,二人经常一起去高档健身中心游泳、打球。据邻居们说,他“还很热心,会主动出面,给小区居民维权”。这样一个让不少普通人又羡又妒的成功人士,为什么会狠心抛下自己年仅6岁的孩子、抛下海誓山盟的爱妻、抛下白发苍苍的父母,选择这条绝路呢?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8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3)         

  原来,华欣生前做过的几期投资策略分析曾广受股民非议。在今年4月初,他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认为“西南合成作为国内五大维E生产厂商之一,目前价值尚未被发现,可重点关注”。文章发布后,有股民指责与事实不符,还有股民经核查发现,西南合成目前原料采购困难,年内甚至都没有安排生产维生素E产品。此事令许多股民非常不满,在网络上,华欣甚至被许多股民指为“黑嘴”。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中旬,华欣推荐的华资实业股票大跌三天,结果又是骂声一片。   

  6月17日,华欣向公司申请了15天的年休假,说自己这段时间写东西不在状态,看着电脑屏幕,往往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就在他出事的前两天,方正证券研究中心副总袁海还邀请他参加公司在武夷山的会议,目的是让他能够散散心,放松放松,但华欣以身体不好为由谢绝了。谁知两天之后,便出现了让同事们意想不到的惨剧。   

  每次出现熊市,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从事证券经纪的券商们。今年8月,沪深两市股票的日均交易额已降至560亿元。国内几家上市券商纷纷压缩开支、削减员工工资,以图度过严冬。2008年上半年,宏源证券支付职工薪酬总额为0。09亿元,而去年同期的这个数字是1。97亿元。此外,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东北证券、国元证券、长江证券等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的变瘦,瘦的饿死”,大券商都如此,小券商的日子更不好过。   

  深圳很多小券商的营业部已开始大面积亏损,许多证券经纪人或被裁员或是自动转行。在高峰时期,深圳市的证券经纪人有1万多人,而现在依然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不到一半。   

  国内的形势如此严峻,国外的形势更让人们无法乐观。2008年9月15日,道琼斯指数狂泻500点。一位在华尔街工作近20年的金融师说:“这是我在华尔街上见到的最恐慌的时刻。”没有人怀疑他的话。   

  一年前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余震不断,先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濒临破产而被摩根大通收购。继而,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近440亿美元收购。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因为收购谈判失败而不得不申请破产。至此,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垮掉了三家。   

  截至2008年8月6日,美国金融企业宣布的损失已达2500亿美元。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9月26日,美国史上最大银行破产案——华盛顿互助银行破产案发生。   

  华尔街的恐慌目前已波及全球,还没有人知道这次经济危机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美国政府的连续注资到底能不能挽大厦于将倾?人们在思考,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节 衰退还是增长停滞?   

  有些观点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非常相似,而当时的美国在度过了空前繁荣的20年代之后,简直可以说是戏剧化地迎来了空前衰退的30年代。   

  现在的中国人对美国的这段历史其实并不陌生,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就有着对这次经济危机的详细描述,许多人都对书中所描述的牛奶被大量倾入河流、大海的场面印象深刻。   

  现在,我们也许要再次重温经济危机的场面,而这次我们未必仅仅是旁观者。   

  上世纪整个20年代在美国人的心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时的评论家称之为“新时代”,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全美。媒体宣扬说美国已取得“永久的稳定”,这时正是柯立芝总统在任期间,因而这次的大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在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被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欣欣向荣。汽车工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当时,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0%以上,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的总和。在整个2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年年都有预算盈余,联邦债务减少了1/3,而通货膨胀率则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在整个2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持续下跌,曾达到3。2%的创纪录水平。         

→虹→桥→书→吧→。  

第9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4)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危机的萌芽已悄悄出现。仔细分析美国当时的经济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那时的“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当时,美国国民收入的l/3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而据192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约有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尚不足24%。   

  在1929年10月24日到来之前,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市牛气冲天,投机者蜂拥进入股市,转眼之间利润便滚滚而来,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甚至成倍上涨。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的金融界崩溃了,股市一夜之间从天堂化作地狱。所有的人都急于抛出自己手中的股票,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都已跟不上股市下跌的行情。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亿美元在股市烟消云散。   

  股市崩盘的危机直接导致5500多家银行倒闭,美国金融体系濒临瓦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就灰飞烟灭,而这仅仅是大萧条的前奏。   

  美国经济在1929年—1933年间下降了30%,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有13万家企业倒闭,5000万人失业,失业率高达25%,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8812家银行倒闭,上千亿美元化为泡影。   

  当时,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很快引发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30年,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发生经济危机;接着,英、日等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1932年,法国经济也开始萧条。这时,各国不得不相继宣布放弃金本位。   

  美、英、法、德共有30万家企业倒闭,失业工人达到3000万以上。许多昔日机器轰鸣的工厂区,变得死气沉沉,野草丛生,成为所谓的机器“墓地”。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但垄断资本家为了维持他们的利润,稳定商品价格,却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的玉米、小麦、棉花、牛奶等产品,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倾入河流、大海。1933年以后,这场经济危机的高潮才过去,但各国经济的恢复仍是步履维艰。   

  从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来看,美国当时的情况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   

  1.产品相对过剩   

  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产品摆脱了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进入内需拉动时期。当时美国的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人民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产品并非出现了绝对过剩,而是由于购买力的下降而出现的相对过剩。   

  早在2006年年底,就有人预知到中国经济正面临产能全面过剩。近年来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而市场消费增长却并不明显,内需不旺使得中国产品被迫出口,导致了大量的贸易摩擦,使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   

  2.居民购买力不足   

  上世纪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   

  2008年一季度国家财政收入增幅达35。5%,与1985年相比,我国经济增长约30倍,财政收入增长约34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1倍。在为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而喜悦之余,还应理智地看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大落后于经济增幅,农村居民的收入,竟然落后经济增幅约20倍。相对过低的收入限制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沉重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住房、教育等不得不消费的大笔开支,削弱了收入有限的中国消费者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使得居民消费倾向逐年下降。         

§虹§桥书§吧§。  

第10节:第二章 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5)         

  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差别之大就如天上和地下。   

  3.经济泡沫过度膨胀   

  当时美国的投机活动非常猖獗,不但有职业投机者,一些普通的美国人也参与投机,把它作为致富的捷径,信托、债券、股票等产品供不应求。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而银行的经纪零售业务、证券批量制造加上资金杠杆推波助澜,形成危险的倒金字塔负债结构,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高度。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日后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   

  2007年末的中国拥有几乎所有泡沫经济的特征。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屡创新高,9月CPI同比上涨6。2%,环比上涨0。3%。前九个月共实现贸易顺差1856。5亿美元,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中国股市上证综合指数超过6000点,是两年前的5倍多,中国目前拥有的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工人、农民、学生、职员纷纷进入股市,甚至退休的老人也在股市中投入了他们一生的积蓄。   

  中国国内房价自2002年以来增长了30%,经济学家谢国忠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中国房地产的总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7倍,而日本在1989年的时候为4。5倍,香港在1997年楼市崩盘之前为7。5倍。日本在泡沫破裂之后经历了10多年的经济停滞,香港也经过了几年的艰难时期。   

  虽然目前尚不能肯定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中国,但这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从历史上来看,一般小国比较容易发生泡沫经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形成全民性的泡沫难度较大,但是,一旦泡沫发生,其破灭时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将成倍放大。   

  第三节 危险离我们很近   

  衰退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衰退并不可怕。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比衰退严重得多的问题已经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中国正面临全面的资源危机。   

  中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40%,中下等耕地和有限制耕地占60%。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均耕地还在不断减少。我国号称“农业大国”,而实际上的农业规模仅为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   

  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更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我国的大型和超大型矿床较少,尤其是铁、铜、铝土、铅、锌、金等多为贫矿,开采成本普遍较高,从这点上来说,我国实际可供利用的资源并不是很多。   

  《矿产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报告》推翻了以往各机构关于中国近30年对石油、天然气、铁、铜等主要矿产的供需缺口预测,认为“未来20—30年内中国现有资源的供应将不可持续”。   

  报告的第一执笔、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博士说:“除煤之外,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都已告急。”   

  我们即将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各种矿产的消费高峰。2012年—2014年,中国每年需要2。4—2。6亿吨铁,未来的20年间需要进口30亿吨方能满足需要;2019年—2023年,铜的需求将达到每年530—680万吨的高峰,未来20年需进口5000—6000万吨;2022年—2028年,铝的需求将达到每年1300万吨,未来20年需进口1亿吨。   

  我国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矿产,近年来因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按现有产量水平估计,10年内也将面临供应缺口。   

  这些数字绝不是危言耸听,资源危机的到来比人们预计的早了许多。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我们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对中国而言,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当前这种发展模式走下去,将难以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难以解决区域分化和阶层分化的矛盾,将难以解决全球环境恶化的矛盾。   

  很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将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蓝天工程、环境治理成为头等大事。   

  我们也许是幸运的一代人,能看到未来新文明的曙光,它将彻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BOOK。▲虹桥▲书吧▲  

第11节: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1)         

  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   

  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为180万—200万,死亡140万—150万。中国在创造着经济神话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第一节 是急功近利还是选择未来?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始终未能摆脱来自资源供应保障方面的巨大挑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消耗的生态资源增加了近一倍,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水平已经达到我国生态系统长期供给能力的两倍。   

  这些仍然不是最可怕的。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在内地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目前我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被污染,每年排放入海的污水总量约87亿吨。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黄河大部分时间断流,许多湖泊面积缩小或完全干涸,长江成了垃圾水道,渤海成了污水湾,连雨量充沛的珠江三角洲,也出现了饮水困难。   

  全国有24%的人口(近3亿)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其中0。7亿人饮用高氟水,0。3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79%的人口(9。6亿)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7亿人饮用有机污染水)。   

  中国是全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由于高度依赖煤炭,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到75%,而过度使用煤炭不仅会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   

  我国大多数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300微克/立方米,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90微克/立方米。   

  在废气中,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因大气污染致死的人数年均36万以上。北京汽车废气污染居世界之最,已成“全球最大的汽车废气污染沉积中心”。近年来,由于我国机动车数量激增,氮氧化物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已经超过二氧化硫。各类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年均540亿美元。   

  二氧化硫排放如果不严加控制,土壤在几十年后会严重酸化,南方将变成不毛之地。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因为我国长期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要比发达国家高12%—55%。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垃圾。         

→虹→桥→书→吧→BOOK。  

第12节:第三章 生活中面临的困惑(2)         

  在中国,追求GDP增长,忽视甚至掩盖环境问题,显然比世界大多数国家更加严重。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为180万—200万,死亡140万—150万。   

  中国在创造着经济神话的同时,也在面临着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沈丘县城东东孙楼村的许多村民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腹泻不止,有些人的内脏出现了各种不适。此外,偏瘫、智障、畸形和妇科疾病也频频出现。这些患者都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五六人,多则达20多人。经诊断,死者多患有食道癌、肝癌、胃癌等各种恶性肿瘤。今年66岁的村民王子清记得,这种现象大约是在他48岁那年出现的。   

  1991年,王子清的弟弟首先出现吞咽困难等食道问题,第二年,他的哥哥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后来二人被确诊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天后,他的弟弟也离开了人世。3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因为同样的病去世。   

  在这十几年里,王子清父辈族人共25对夫妇中有19人死于癌症,而与他同辈的70多人中,有16人死于癌症。死者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王子清已经记不清这些数字,他悲伤地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在我们村里,死人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我不知道村里到底死了多少人,只知道一个接一个地死。”   

  在沈丘县,这样的村庄不止一个,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上升,当地人将这些村庄称为“癌症村”。   

  “癌症村”里一片凄凉景象,有些里巷甚至已经空无一人,疾病和死亡缠绕着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原本住在这里的家庭,不是全家死绝就是举家搬往他乡,留下来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有病人。高额的医疗费用几乎拖垮了所有东孙楼村的家庭。“我们东孙楼穷,不是因为人懒,没能力,而是因为癌症。只要家里有病人,都得花上两三万块钱。”一位村民说。村里已经有好几个因无钱治病而自杀的人。   

  经调查,病魔来自流经沈丘的沙颍河。这条河处于淮河上游,淮河60%的来水量源自这里。在当地村民的记忆中,沙颍河水曾经清澈透明、甘甜清冽,它的周围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这一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高额的利润驱使下,河岸两旁建起了一个个工厂,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沙颍河,致使水质逐年变坏。1990年,沙颍河流经沈丘县城的水质已属劣V类——水质污染的最高级。也就是说,这里的河水不仅无法饮用,而且已经失去了任何使用价值,不能用于灌溉、养殖,甚至不能作为工业用水。   

  这种高污染、富含各种致癌物的地表水逐渐渗透到地下水系统后,地下水水质也被破坏。当地地下50米以上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但是沈丘地区村民们家中的水井一般深度仅在20米左右。井里压出的水混浊不清,含有明显杂质,烧开后的水苦涩异常,喝下去连喉咙都会发麻。   

  沙颍河流域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有不少是造纸、皮革、塑料、酒类等高污染企业,在污染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