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洋战争史话:菲律宾浴血-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混舰队无异于杯水车薪,还不如给日本多留下几架飞机。当看到那10架飞机颤颤巍巍地抖动着翅膀,在空中发出“再见”的信号时,小泽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现在,轮到美国人大干一场了。
此时的美国第3舰队主力正游弋在位于小泽舰队南面约250海里的海面上。它包括第2大队所辖的“勇猛”号、“卡伯特”号和“独立”号航空母舰,“新泽西”号、“依阿华”号战列舰及3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第3大队所辖的“埃塞克斯”号、“列克星敦”号和“兰利”号航空母舰,“马萨诸塞”号、“南科达”号战列舰及3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第4大队所辖“企业”号、“富兰克林”号、“圣哈辛托”号、“贝劳伍德”号航空母舰,“华盛顿”号、“阿拉巴马”号战列舰及2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其实力与小泽舰队相比,就如同一位世界拳王与普通拳手对垒一样,胜负没有任何悬念。问题是,这两个拳手能不能走上同一座拳击台交手。午夜过后不久,“独立”号航空母舰派出的装备了雷达的夜间巡逻机相继发现了小泽舰队的前卫部队和本队,但不久又丢失了目标。不过哈尔西和小泽双方都清楚,他们相距很近了,战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哈尔西在25日黎明前,把自己所有的舰艇编成两大部分:担任前卫的是李将军率领的第34特混舰队——也就是金凯德一直以为还在守卫着圣贝纳迪诺海峡的那支舰队。为了加强它的力量,哈尔西又为李将军增加了几艘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应付可能会出现的双方水面舰艇的交火。在它之后10海里处,才是由3个特混大队组成的本队阵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要在舰载机袭击敌人舰队之后,派水面舰艇去消灭那些掉队的日本军舰。
临风一神风(9)
25日凌晨,美国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60架、俯冲轰炸机65架和鱼雷机55架总计180架作战飞机全部起飞,在空中盘旋、搜索小泽舰队,同时航空母舰编队向北撤退50海里,等待发现敌人的消息。
7时30分,侦察机发现了小泽舰队,美国攻击机群立即像饿虎发现羊群一样扑了上去。
8时15分,两支美国飞机编队出现在小泽的头顶。它们突破了日军的防空火力网,劈头盖脑地朝下倾泻着炸弹和鱼雷。
小泽舰队仅有的18架战斗机全部起飞,但缺少空中格斗经验的新飞行员在空战中没能坚持多久,一个多小时后非毁即伤,空中便成了美国人的天下。
失去空中掩护的小泽舰队不得不靠“之”字形的规避动作,来躲避雨点般的炸弹和水面上一枚枚飞窜的鱼雷。最先沉入水中的是日本驱逐舰“秋月”号。接下来被击穿水线部位的轻型航空母舰“千岁”号也在灌了一肚子海水,不久沉入大海。丧失机动能力的轻型航空母舰“千代田”号船身起火并开始倾斜。特别让小泽心痛的是,他的旗舰、日本惟一仅存的袭击珍珠港的功臣——主力航空母舰“瑞鹤”号,被3颗炸弹击中左舷,炸弹穿透3层甲板在锅炉舱爆炸,一条鱼雷击中左舷后部,致使机舱多处进水,舰身开始倾斜,舰身后部浸到海水中,通信也中断了。小泽命令“大淀”号巡洋舰暂时代替旗舰进行无线电通信。
15分钟之后,美国16架鱼雷机、6架俯冲轰炸机和14架战斗机发动了第2次空袭。这一次“千代田”号的后部又中了几颗炸弹,舰舷也燃起大火,歪斜着身躯,停在海面上动弹不得。“瑞鹤”号航空母舰经受不住长时间的轰炸,开始下沉。在参谋们的极力劝说下,小泽离开旗舰,把指挥部转移到“大淀”号巡洋舰上,继续应付这场不知何时才会结束的灾难。
这一天,美国第3舰队对小泽舰队一共实施了6次攻击,出动飞机572架次。要不是哈尔西突然改变了主意,小泽舰队真的难以逃脱全军覆没的噩运。
当25日7时30分哈尔西指挥舰队对小泽舰队发动第1次攻击的时候,金凯德的护航航空母舰群已经被栗田舰队的大炮轰击了半个时候之久。由于哈尔西舰队的通信联系一直不好,没有及时收到金凯德的求救电报。其实,就算及时收到电报,哈尔西也不会立即调头回援莱特湾。他怎么会吐出到嘴的“肥肉”不吃而“打道回府”呢,这可不是哈尔西的性格。他一贯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打击和歼灭敌海上主力舰队,现在正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在指挥第3舰队对小泽舰队进行第1次攻击时,接到了护航航空母舰大队司令官斯拉普格的求援电报,但他仍然没有太在意。他认为栗田舰队已经受到重创,没有多少战斗力了,所以就没有把栗田健男的战列舰攻击当成一回事。他认为金凯德的第7舰队拥有16艘护航航空母舰、400架飞机,在奥尔登多夫率领战列舰赶到之前,仅靠其舰载机也足以进行自卫。尽管如此,他还是为援助金凯德采取了措施,他命令在莱特湾东北400海里处补充燃料的麦凯恩第1大队赶去支援斯普拉格,自己仍旧率领航空母舰编队主力和第34特混舰队继续攻击小泽舰队。
尼米兹在10月25日拂晓几乎同时收到两份电报。
一份电报是哈尔西拍来的。报告说,他的侦察机发现了敌人的航空母舰。他已经在天亮前成功地率领舰队进入到攻击敌舰队的作战半径之内。尼米兹对报告中的“天亮前”自然心领神会。因为日军飞机的作战半径大于美军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舰队不利用夜幕掩护进入自己飞机的作战半径,天亮后的一段时间内,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天亮前”三个字,意味着哈尔西的北上接敌成功了。
另一份电报是金凯德拍来的。报告说,美、日水面舰艇已经在苏里高海峡接火。
对于哈尔西航空母舰舰队的行动和莱特湾南边苏里高海峡的战斗,尼米兹并不感到意外。他估计,栗田舰队应当在午夜过后通过圣贝纳迪诺海峡,那时,守卫在附近的第34特混舰队将与之交火。可是,直到日出之后,仍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尼米兹大感意外。他想:如果栗田舰队没有遇到美国舰队的拦阻,它将从萨马岛东面直逼莱特湾。而到了那个时候,惟一可以阻止日本舰队进入莱特湾的就只有可怜的护航航空母舰编队了!可是当初制造这些薄壳舰的时候,却没有人想到过要用它来对付海战中的重量级拳手——战列舰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临风一神风(10)
尼米兹开始对哈尔西是不是真的组建了第34特混舰队表示怀疑。从往来电报中可以发现,哈尔西正在与日本航空母舰交锋,但按照第34特混舰队的编成,他乘坐的“新泽西”号战列舰本应当在圣贝纳迪诺海峡附近。尼米兹叫来了助理参谋长奥斯汀上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奥斯汀建议说 :给哈尔西发报,问他是否留下防守海峡的部队。就在尼米兹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金凯德的求救电报像雪片似地飞来。请求马上对日本舰队进行空袭,并立即派快速战列舰、航空母舰予以支援,否则护航航空母舰将遭重大打击,敌人将进入莱特湾!报告说 :栗田舰队已经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向护航航空母舰编队发起攻击,而第7舰队老式战列舰还在苏里高海峡方向,尚且它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奥斯汀再次向尼米兹建议说:“将军,你可否向哈尔西问一个简单的问题: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尼米兹同意了。
电报发出去了。负责起草电报的文书从口述电报的奥斯汀的语气中感到了事态严重,因此自作主张,在“现在何处”之后加上了“(重复)现在何处”。而另一位负责为电报加密的少尉,像往常一样在电报正文之后加添一些无用的句子时,竟心血来潮,把他第一时间想起的一句诗“全世界都为之惊诧”加了进去,然后用“RR”两个字母把这个无用的添加语与正文之间隔开。于是电报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发文: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官
收文:第3舰队司令官
抄送:美国舰队总司令官
第7舰队司令官
电文: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重复)现在何处RR全世界都为之惊诧
旗舰“新泽西”号上的报务员从密码机上把翻译过来的电报纸条撕下来。按规矩,这份电报要立即送给哈尔西看,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做一件事——把电报前后加密用的添加语删掉。但这位报务员在删除电报最后的一句话时迟疑了:它虽然隔着两个辅音字母“RR”,看起来却非常像电报的一部分。怎么办呢?他决定不经删改,就这样把电报原文送到哈尔西的面前。
哈尔西不是报务员,不懂什么添加语。他把最后一句话也看成是电报正文。在他看来,尼米兹的这份电报意在出他的丑,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他抓起帽子摔在甲板上,破口大骂起来。事实上,他的的确确成立了由水面船艇组成的第34特混舰队。只不过这支舰队没有像尼米兹和金凯德所理解的那样,老老实实地守卫着圣贝纳迪诺海峡,而是参加了寻歼日本航空母舰的战斗,眼下正在追击敌人的掉队、受伤的船只。
上午11时15分,怒气冲冲的哈尔西亲自率领第2航空母舰大队和第34特混舰队主力调头南下,直奔莱特湾。后来当哈尔西率队日夜兼程赶到圣贝纳迪诺海峡海域时,栗田舰队大部队已经退却了,只发现了落在后面的“野分”号驱逐舰。倒霉的“野分”号便成了哈尔西的出气筒。
哈尔西一生都对这封电报耿耿于怀。他在其后打给上司尼米兹的电报中解释说:栗田舰队在锡布延海战中已受到重创,对第7舰队构不成严重威胁,而让第3舰队死守着圣贝纳迪诺海峡似乎有点傻,所以他才于24日夜亲自率舰队北上,并于25日拂晓攻击了小泽舰队。至于说中了小泽的调虎离山之计,他一生都坚决否认。
哈尔西率队南下后,留下攻击小泽舰队的只有谢尔曼和戴维森将军指挥的两个航空母舰大队以及由杜博斯指挥的临时编组的水面船艇编队。后者包括4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负责为航空母舰提供海上支援。
13时,200余架美国舰载机发动了第3次空袭。这次的空袭长达一个多小时。日本航空母舰“瑞凤”号遭到重创,两枚鱼雷和4颗炸弹分别击中它的两舷和飞行甲板,15时26分,该舰全部沉入水中。一直在水面上挣扎的“瑞鹤”号又中了3枚鱼雷,锅炉舱、电机舱和舵机舱都遭到破坏,于14时14分彻底沉入海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临风一神风(11)
在14时45分、17时、17时10分,美军飞机对小泽舰队发动了第4次、第5次、第6次空袭。目标对准了“伊势”号战列舰。只是袭击不太成功,丢下的炸弹大都在其附近爆炸,掀起高高的水柱,只有几颗炸弹击中甲板,始终没有把它送入海底。毕竟在连续两天的战斗中,美国舰载机的飞行员们都太疲劳了。
在下午的战斗中,负责指挥的米彻尔将军看到他的航空母舰编队距离敌人太近,为了安全起见,下令两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脱离战场,只派杜博斯指挥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继续追击敌人,扫荡那些受伤掉队的日舰。
杜博斯击沉了早已被日本人放弃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千代田”号,其他日舰乘机逃之夭夭。天黑以后,开足马力的杜博斯又追上了3艘落在后面的日本驱逐舰“五十铃”号、“若月”号和“初月”号,经过炮战和鱼雷攻击,将“初月”号驱逐舰击沉,其余两艘日舰开足马力逃之夭夭。
在菲律宾东北海域,一直埋伏在那里的美国潜艇也取得不俗的战绩。25日23时,一艘名叫“哲劳”号的美国潜艇在夜色中发现了正以6节速度向北行驶的日本军舰。在双方相距3000米时,“哲劳”号用艇首发射管发射了3枚鱼雷,其中一枚直接击中目标。艇长听到爆炸声后,把潜望镜从水中升起,竟惊奇地发现那艘军舰正朝着潜艇冲来。“哲劳”号急忙转向,用艇尾发射管在500多米的近距离上进行了攻击,发射的3枚鱼雷全部钻进日舰的肚子。后来美国人才知道,这艘日舰就是当天上午被美机炸伤单独返航的日本轻巡洋舰“多摩”号。“多摩”号舰身断为两截,旋即沉没。
这场被西方战争史学家称之为“恩加诺角海战”的战斗至此落下了帷幕。小泽舰队失去了全部航空母舰,只剩下遍体鳞伤的2艘战列舰、2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
和平之神和军国主义的日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让小泽白白损失了手中所有的航空母舰和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却没让小泽把诱使哈尔西航母舰队主力离开莱特湾成功的电文发出去。致使联合舰队司令部和栗田都不知道美国航空母舰舰队已经北上,不知道莱特湾内已经十分空虚,仍以为哈尔西的主力舰队还在莱特湾附近海域。
小泽在遭受哈尔西航空母舰舰队空袭期间,只向外发出了两个措辞含混不清的电报。第一份电报于25日7时13分发出,其电文是:“机动部队本队开始与敌舰载机接触。”三个小时以后发出第二份电报,其电文是:“移乘‘大淀’号,继续作战。”本来,另有两个能清楚地说明诱敌主力舰队北上成功的电报,因故未能发出。一个是8时13分拟就的,另一个是8时30分拟就的,前一个电文是:“敌舰载机80架来袭,我与敌在交战中。”另一个电文是:“战斗速报:‘瑞鹤’命中一枚鱼雷,转人力操舵;‘瑞凤’被一颗炸弹击中;‘千岁’倾斜,速度14节;其他勉强以20节航行。”可惜的是,这两个通报清晰战况的电报因旗舰“瑞鹤”号和作为中继发信的“瑞凤”号航空母舰相继被攻被毁而未能发出。
日本海军当局为了让栗田健男率领的战列舰舰队闯入莱特湾,真可谓“机关算尽”,“不惜血本”,到头来却在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通信问题上翻了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神风,台风(1)
几乎就在水面舰艇大闹菲律宾海域的同时,日暮途穷的日本军国主义祭起了新的“制胜法宝”——令人毛骨悚然的“神风”特攻队。
所谓“神风”特攻,又叫“肉弹攻击”,就是指飞行员驾驶着携带重磅炸弹的飞机硬往敌舰船上冲撞,以这种人、机共毁的小损失换取敌人的巨大伤亡和损失。这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途穷末路之时使出的“玩命”战术,军国主义分子美其名曰“必死必杀战法”。这种战场上的极端现象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就出现过了。当时有一个名叫饭田房太郎的中尉曾驾机撞击美军机场机库,以后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也偶尔效仿他,采取自杀性的攻击行动。但想到把飞行员的个别极端行为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战术手段并组织专门的“特攻队”运用这种战术的始作俑者还要首推大西泷治郎、黑岛龟人和城英一郎等军国主义分子。
1943年6、7月间,日本皇室侍从武官城英一郎上校曾两次拜访当时任日本海军航空本部总务部部长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劝他“认真考虑有组织的航空特别攻击”,“依靠飞机的肉弹攻击摧毁敌舰船”。一个月后,联合舰队首席参谋黑岛龟人上校就任军令部第二部(负责军备)部长后,在大本营海军战备考察部的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活用必死必杀战法;确立不败之战备”的主张。但这两个人的主张能否实行,关键还在于握有实权的大西泷治郎。大西是个傲气十足,出语轻狂的家伙,满脑子新奇想法,当年日本海军采用航空攻击的方式偷袭珍珠港,就与他有关。开始时对于组织“特攻队”和采用同归于尽的“肉弹战术”,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因为这种作法毕竟太过残忍,太没有人性,何况日军当时还处在顺境之时,还有强大的海上攻击力量,不需要日本以“玉碎”的方式换取作战上的胜利。可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日军的海上作战力量连续受到致命打击,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纷纷要求把这种个人性质的“肉弹攻击”变为有组织的“特攻”行动。第341海军航空队司令冈村基春上校就于1944年6月19日向第2航空舰队司令福留繁中将正式荐言“实施有组织的肉弹攻击”。1944年9月13日,日本海军省决定新设海军特攻部,15日开始准备编成“樱花特攻队”。在这次菲律宾作战中,第3航空战队司令官大林少将、“千代田”航空母舰舰长城上校都曾经向日本海军机动舰队小泽司令官献策,要求把年轻的飞行员编成特攻部队投入到作战中去。大概是为了向上司显示自杀性攻击的效果,在10月14日台湾近海上空的激战中,菲律宾航空队司令官有马正文少将指挥座机冲向美军舰群,炸伤了一艘美国战舰,自己也完成了“玉碎壮举”。
大西泷治郎在被任命为仅有陆基飞机而无舰船的海军第1航空舰队司令官之后,决定孤注一掷,组织实施“肉弹攻击”的“特攻队”。
就在美军的4个师在莱特岛登陆的前一天(10月19日),大西司令官来到克拉克机场群的马巴拉卡特机场,因为第201航空队司令负伤住院,副司令玉井浅一中校接待了这位顶头上司。大西连夜召集第201航空队的指挥官们开会,他要在这里宣布一项重大决定,并让飞行员们“自愿”参加他迟迟未出台的“特攻”行动。
“今天我特意来到这里,是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和大家商量……”大西一改往日的霸气,用礼贤下士的口气缓缓地说道。
“对于当前的战争形势,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一句话,此次决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保证栗田舰队成功地突入莱特湾。我们需要让敌人的航空母舰甲板在一周之内无法使用。
“我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驾驶加挂250公斤炸弹的‘零’式战斗机去撞击敌舰甲板以外别无他法……”
准备专门用于“特攻行动”的兵器,日本早在几个月前就着手设计研究了。其中最厉害的一种名叫“樱花”飞弹。它是一种由人操纵的飞行器,外形酷似鱼雷。这种飞弹弹体全长6米,安装有5米长的木质主翼和轻合金板式尾翼,全重为2140公斤,头部装1200公斤的高爆炸药。使用“樱花”飞弹时,将其外挂在重型轰炸机机腹下边,脱离母机后靠其尾部的火箭推进,最大时速870公里,由人操纵撞向目标。1944年7月,日本军令部下达了《特殊兵器紧急整备计划》,开始全面研制、生产各式特攻武器。8月,海军方面成功地试制了“樱花”飞弹,9月投入生产。日本人原准备在菲律宾作战中使用“樱花”飞弹,于11月29日派出刚刚投入使用的世界最大(基准排水量62000吨)的超大型航空母舰“信浓”号运载50枚“樱花”飞弹在3艘驱逐舰的保护下驶往菲律宾前线,不想却在东京湾以南100海里处遭到美国潜艇“射水鱼”号6枚鱼雷的攻击,这艘被日本视为“王牌”航空母舰的巨舰带着50枚宝贵的“樱花”飞弹和日本人的“最后狂想”一同沉入海底。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神风,台风(2)
总之,因为美国人过早地在菲律宾开战,大本营仓卒启动“捷-1”号作战计划,大西眼下还无法指望使用“樱花”飞弹。因为“樱花”飞弹在上个月才投入生产,而且数量太少,即使生产出来,也来不及运往前线。
眼下,大西能用于特攻的兵器只有经过特别改装的零式战斗机,作战时在机腹下加挂250公斤的炸弹就可以了,操纵技术也不复杂,新飞行员就可以胜任。但是,大西心里很清楚,这种“特攻”形式,是让部下去送死。出征时,飞行员进入座舱后,座舱就被封闭起来,座舱内没有降落伞。飞机起飞后,起落架会自动脱落。这样,飞行员只能开着飞机去撞击目标,进行特殊形式的“玉碎”。如果没有撞击敌舰,或找不到目标而返航,也无法在地面着陆,强行着陆会导致飞机爆炸,飞行员照样难逃一死。正因为如此,平日骄横跋扈的大西将军才一反常态,用让部下“心动”的语言开始了这场困难的“动员”。
大西泷治郎司令官的一番话使屋子里的空气立即凝聚起来。一时间参加会议的指挥官们谁也没有开口。玉井浅一中校知道大西司令官的“暗示”。他还知道,10月初第1航空舰队还有230架飞机,现在只有不到50架。他示意飞行队长指宿上尉:到外边去,咱们商量商量。两个人到外边嘀咕了一阵子之后回到屋里,玉井副司令对大西说:
“201航空队赞成长官的意见。请把编组攻击队的事交给我们吧。”
“好!”大西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实施“肉弹攻击”的特攻行动组织——特别攻击队在201航空队破土问世了。
但是,困难的事情远没有结束,选定特攻队队长和队员一事让指挥官们犯了难。玉井意欲让行男上尉担任特攻队的指挥官。
当时已经是20日凌晨1时了,玉井还是派人去喊醒睡梦中的行男上尉。
“您找我?”行男问。
“是的。请坐,咱们商量一件事。”玉井副司令比往日客气多了。
“今天,为了组织特攻队的事,长官专程来到咱们队。他说为了保证‘捷’号作战成功,必须组织人驾驶加挂250公斤炸药的‘零’式战斗机去撞击敌舰船。所以,我们航空队决定组织特攻队。我想这特攻队队长的重任是非你莫属……”明明可以直接宣布任命,玉井中校却故作姿态如此说。
行男当时没有立即表态。他知道这副担子意味着什么,他坐在椅子上,两肘架在桌面,用手抱着脑袋,眼睛直呆呆地望着前方,内心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
1秒、2秒、3秒、4秒、5秒……行男用手轻轻地拢了一下散乱的头发,慢慢地抬起了头。
“好吧,请让我来担当吧!”行男上尉一边说一边想,“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特攻队组织和特攻队队长定下来之后,大西泷治郎说:“得给特攻队起个吉利的名字。那么,叫什么名字好呢?”他想到了13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两次派舰队攻打日本,皆因遭遇强大台风,船毁人亡,铩羽而归。人们把这两次台风视为拯救日本的“神风”,是天神对日本的庇护……
“嗯,就叫‘神风’特攻队好啦!”大西高兴地说道。
“‘神风’特攻队,太好了!在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时刻,不能不掀起一阵阵神风!”参加会议的法西斯狂热分子歇斯底里地叫嚣着。
20日晨,由24人组成的“神风”特攻队建立起来了。为了减少无谓的损失并保证自杀性攻击成功,大西下令把“神风”特攻队分编成“敷岛队”、“山樱队”、“大和队”和“朝日队”4个小队,每个小队有特攻机3架、掩护飞机2架。掩护飞机通常由老资格的飞行员驾驶,担任领航、空战以及观察战果的任务。特攻机只有一项任务——撞击敌舰。
“神风”特攻队在第201航空队诞生之后,日军陆续在各航空部队展开组建特攻队的活动。继第1航空舰队司令大西中将之后,第2航空舰队司令福留繁中将也于25日决定组编特攻队。10月26日,两个特攻队合并,编成第1联合基地航空队,司令部设在与马尼拉湾相望的市内,由福留繁中将任总指挥官,大西泷治郎中将任参谋长。大西以201航空队为主组织的“神风”特攻队为第1“神风”特攻队,福留以701航空队为主组织的“神风”特攻队为第2“神风”特攻队(至29日共编成8个小队)。为了庆祝组队成功并鼓舞部队士气,10月27日,在马尼拉第1联合基地航空队司令部的大院里,借举行第1神风特攻队“初樱队”命名式之机,大大热闹了一番,福留繁中将和大西泷治郎中将都出席庆祝会并讲了话。
神风,台风(3)
以行男上尉为队长的“神风”特攻队在组建后,先后于22日、23日、24日出击,但连美国人的舰队影子都没见到,还白白浪费了几架宝贵的特攻机。
按计划,10月25日是日军对莱特岛发动总攻的日子。为了加大总攻击的打击力度,日军决定把航空兵的总攻时间定在前一天——24日。仅24日、25日这两天,日本海、陆军共出动350架飞机参加对莱特湾内美军舰艇和岸上部队的攻击,其中就有“神风”特攻队的“肉弹攻击”。应当说,与一般日本航空兵的空袭相比,“神风”特攻队的攻击显然更具威胁性和破坏性。
25日凌晨,一队队头系白布帕的特攻队队员站在克拉克机场跑道上。“敷岛队”、“山樱队”、“大和队”和“朝日队”的22架特攻机马上就要分兵两路“出征”,一路杀向棉兰老岛海域,一路奔向萨马岛海域。他们都是18~25岁的年轻人,生命之花开得正艳,而今天却要去执行有去无回的“必死必杀”的任务。在吃过竹叶包裹的饭团和出征时才特供的加菜之后,他们把自己的姓名写在准备送回日本家乡的包袱上,又在指挥官的面前写下绝命书,然后系紧头上的白布帕,准备出发。有的飞行员没有白布帕,就从医务室讨来绷带权充白布帕。
“值了。死得轰轰烈烈,连家里人也跟着脸上有光。”有的出征队员如此想。
“祝贺你被选为特攻队队员,祝贺你的军衔连升两级……”有的出征队员还想着行男队长前两天对他的谈话。
飞机起飞后,起落架一一脱落,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然后按规定环绕机场飞行三周,机场上所有人都对出征的“勇士”们立正,行注目礼。
大西后来再也没有看到这些呼啸远去的飞机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由于担任支援的飞机也参加了自杀性攻击,他除了从无线电中得知有一架飞机突入到莱特湾内的消息以外,其他音讯皆无。“只受过几十个小时飞行训练的新兵蛋子,要想驾机突破美军舰艇对空火力的严密封锁并准确地撞击航空母舰的要害部位,又何谈容易!”大西泷治郎自言自语道,“可是,国难当头,不得不做出如此决断啊……”
25日拂晓,18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在莱特湾东部海面上对美军护航航空母舰大队进行袭击,有6架让斯普拉格吃了苦头。
当时,斯拉普格刚刚摆脱栗田舰队的追击,才平静下来一个多小时,凄厉的警报声再次响起。这几架日本飞机一路从低空进入战场,因此在雷达的荧光屏上没有任何信号,等到发现美舰时才爬升到3300米的高度,穿过厚厚的云层,以几乎接近垂直的角度俯冲下来。结果,护航航空母舰“苏万尼”号和“桑提”号被击中,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都被炸弹炸穿。
美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战法,航空母舰和驱逐舰上的水兵忙着救人和灭火。混乱中,一艘日本潜艇也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