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洋战争史话:菲律宾浴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援兵的到来多争取一分钟时间。管他呢,拼啦!不能让小日本舒舒服服地得逞!他决定指挥舰队向东南方暴雨区急进,一边逃跑一边施放烟幕,企图借助暴风雨和烟幕的掩护,尽量减少己方舰队的损失,同时引逗日本舰队来追。他后来说:“尽管我们的末日会来得更快,但我别无选择。”
他一面向第7舰队司令金凯德报告了他的险情并提醒海湾登陆部队可能面临巨大危险,一面紧急呼救远在130海里之外的第1大队和第2大队赶来支援,接着又命令停留在甲板上的飞机全部起飞,去攻击敌舰。他知道这些支援地面作战的飞机对付不了战列舰,因为任何一位护航航空母舰的指挥官都不会把与敌人战列舰的对阵放在心上,所以也不会让军舰携带专为击穿敌舰厚重装甲的穿甲弹出航。给飞机准备的是大量深水炸弹和杀伤炸弹,而这两种炸弹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水下潜艇和地面暴露目标的,用它们对付“皮坚肉厚”的战列舰,无异于小孩子用弹弓打狗熊。但是,有总胜于无哇,吓唬吓唬得意的小日本也好哇!
与准备破釜沉舟的斯普拉格相比,栗田的心里也同样忐忑不安。
本来小泽已经成功地把哈尔西的第3舰队引诱北去,哈尔西离他有480公里之遥,但因种种的阴差阳错,栗田仍然以为美国第3舰队主力还在莱特湾附近,他将孤军与美国海军主力作战。让栗田高兴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他终于有机会在近距离内与美国主力航空母舰斗一斗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日本水面舰艇在远距离上饱受美军舰载机的空中攻击,干等着挨打,却够不着出动舰载机航空母舰,拥有强大火炮威力的战列舰、巡洋舰有劲使不出来,心里早就窝着一肚子火。现在,上天赐给他机会,他要紧紧抓住不放!可是,这个一向信奉“大舰巨炮主义”的海军将领却没有认真研究过消灭敌航空母舰的有效办法。连他发出的那道战斗命令都含糊其词,只要求舰队“首先封杀敌舰上的飞机,使之无法离舰”,根本没提用什么手段“封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清楚,是用“三式对空弹”封锁、破坏敌航空母舰甲板上的飞机呢,还是用460毫米主炮摧毁敌舰的动力系统以及传输系统呢,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手段?
6时59分,战列舰“大和”号在31公里的距离上用460毫米主炮首先向美国人开了火,其他战舰的主炮马上相应,把一颗颗重磅炮弹向脆弱的护航航空母舰倾泻过去。斯普拉格的舰群被袭来的炮弹所包围,周围海面上升起一个个炮弹炸起的水柱,溅起的浪花被阳光折射出淡红色、绿色、红色、黄色和紫色。日军就利用这些水柱来校准美军驱逐舰施放烟幕所掩护的目标。“他们用彩色炮弹打我们!”一名美国水兵惊叫起来。此时,斯普拉格正率领舰队向东南方向急行,同时大量施放烟幕,企图借助烟幕的掩护迅速驶入附近的暴雨区。但很快,护航航空母舰“冈比亚湾”号就被炮弹炸成两截,旋即沉入海底。躲入暴雨区内的美国航空母舰只能暂时躲避危机,当它们不久驶出暴雨区后,又暴露在日舰的炮口之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临风一神风(3)
此时,日舰却没有急着袭击它们,而是按照栗田的命令忙着去抢占美国航空母舰舰群的上风阵位,以阻止美舰迎风航行,不让其舰载机起飞,也不让它们利用烟幕来掩护自己。
8时,几艘日本战列舰从美舰舰群的后边追来,还有几艘重巡洋舰从其左方逼近,企图切断美舰舰群的后路。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又有一支日本巡洋舰、驱逐舰部队加入合围的战团。
开始时,斯普拉格派出仅有的3艘驱逐舰进行反击,随后又派出了4艘中的3艘护卫舰参加作战。明知不是对手,也要死拼到底。
这几艘军舰冒着密集的炮火冲到距日舰9000米的距离内。它们的127毫米口径的火炮虽然对敌人没有构成多大威胁,但近距离齐射的鱼雷则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约翰斯顿”号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了“熊野”号重巡洋舰舰艏,迫使它退出了战斗。“希尔曼”号则绕过护航航空母舰,首先对着“羽黑”号发射了7枚鱼雷,然后又对准“榛名”号战列舰发射了剩下的3枚鱼雷。这时它的舰艏正对着不远处的“大和”号和“长门”号战列舰,但鱼雷发射管内一条鱼雷也没有了。可是“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并不知道其中内情,它还以为要对它这个“大家伙”发起攻击哩。“大和”号不怕这些小型舰艇的火炮,可对海面上飞窜的鱼雷却心有余悸。为了规避鱼雷攻击,“大和”号改变航向向北方驶去,“长门”号也紧随其后临阵脱逃了。“大和”号的临阵脱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美国护航航空母舰的危机。
在战斗中,美国驱逐舰和护卫舰当然损伤惨重:“霍埃尔”号驱逐舰先后对日舰“金刚”号和“羽黑”号发射了多枚鱼雷,自己也被几艘日本战列舰和巡洋舰围住了,中弹40余发,失去了机动能力,弹药舱随即起火燃烧,舰身左倾,水兵们只好弃舰跳入海中。“塞缪尔·罗伯茨”号护卫舰被360毫米炮弹击中,舰舷的水下部分被炸开长达数米的裂口,不久就倾覆沉没了。驱逐舰“约翰斯顿”号被几艘日舰包围,鱼雷打光了,身上受了重伤,最终没有逃脱被击沉的命运。“希尔曼“号驱逐舰的舰艏已经大部扎入水中,所幸机器仍在运转。追击它的日舰“筑摩”号因空袭受伤而放慢了追击速度,它才奇迹般地逃到了远处。
美国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勇敢出击,延缓了栗田对斯普拉格的毁灭性打击。可随着日舰机动到上风位置,处于下风的美国护航航空母舰无法重施烟幕掩护的故伎了。暴露在日舰炮口下的 “蕃茄罐头”成为射击的活靶子。8时10分,“冈比亚湾”号首先接受“弹雨”洗礼,飞行甲板和机库冒起夹着火光的浓烟,船体水下部分破裂,速度下降到11节,8时30分沉入水中。其他护航航空母舰除了“圣太洛”号以外,都是弹伤累累。其中“加里宁湾”号,受到几艘日舰的围攻,中弹13颗,大量海水涌入船舱。侥幸的是日舰射击的大都是穿甲弹,只把船体洞穿了一个又一个窟窿,没有在舰舱内爆炸,才使这些薄壳战舰能顽强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的斯普拉格早已不抱生存的希望,他以异常冷静的心态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的形势。
只见一艘护航航空母舰被两艘日本重巡洋舰紧紧地追赶着,而且距离越来越近,最后到了可以用火炮进行直瞄射击的距离。在这两艘重巡洋舰之后,还跟着两艘日本战列舰。另外,几艘日本驱逐舰正在向仍在水面上挣扎的“约翰斯顿”号驱逐舰倾泻着炮弹。
在抗击栗田舰队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美军航空兵。这里面有第3大队的舰载机,它们7时半全部升空作战,也有从百里之外赶来的另外两个大队的鱼雷机、轰炸机和携带炸弹的歼击机,来自塔克洛班机场的陆基飞机也赶来支援。这些飞机从不同方向交替投入战斗,不断朝着离美军舰队最近的日舰俯冲轰炸和疯狂射击。而当弹药消耗殆尽之后,有的飞到塔克洛班机场去加油装弹,回来继续作战;有的继续在空中盘旋、翻飞,把飞机上一切能投下去的东西,甚至包括门把手,都用来打击日本人;有的做出俯冲轰炸动作,借以吓唬敌人;有的甚至用尖厉的呼啸分散日军的注意力。航空兵的这些虚虚实实,死缠烂打,使那些船壳薄薄的护航航空母舰确实少挨了不少炮弹。在美国航空兵的连续突击下,日本的“鸟海”、“筑摩”和“铃谷”号军舰遭受重创,濒于沉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临风一神风(4)
上午9时25分,栗田终于觉察到不能在这里继续与美国人纠缠了,他决定停止战斗。因为一波接一波的飞机空袭对日舰威胁极大,而原定的“突入莱特湾”的目标反而被人们忘记了。他决定集合分散作战的各个舰只并命令它们:“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向北与我靠拢。”
“伙计们,敌人跑了!”“方肖湾”号航空母舰上的信号员大声喊着。
听到喊声的斯普拉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起头望去,日本舰队确实在撤退!这时空中的飞行员也接二连三地报告了这个情况。斯普拉格被战斗麻痹了的大脑终于清醒过来,“万能的上帝拯救了我们!”斯普拉格后来承认,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在临刑前几分钟突然听到“刀下留人”一样。
上午10时栗田向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发出战斗快报:
经确认,击沉航空母舰2艘(含正规大型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击破航空母舰1~2艘。我舰队现处于敌机反复来袭中。残敌(以5~7艘航空母舰为基干)利用暴雨和烟幕向东南方向逃遁。
上午10时18分,舰队集合完毕。栗田命令舰队以“大和”号为核心,组成里外两层的圆形阵列,朝着莱特湾挺进。与3天前从文莱湾启航时相比,曾拥有32艘战舰的栗田舰队如今只剩下15艘战舰,但它所装备的巨炮对停泊在莱特湾内的美国运输船队,对海滩上堆积如山的军事物资及其登陆部队仍然是极为可怕的威胁。
然而,当死神的阴影正一步步向麦克阿瑟和金凯德的部队逼近的时候,竟不可思议地发生了转机!
栗田舰队在开始进击莱特湾的一个小时后,因受到美军50架飞机的空袭,不得不采取规避运动,航速也下降到22节。当15艘日本战舰行驶至距离莱特湾还只有40海里的地方时,突然转向90度,向北面驶去!?
老天爷又一次帮助了麦克阿瑟。1942年当时,麦克阿瑟身在澳大利亚负责防守新几内亚。7月,日军堀井富太郎将军率领他的万名精锐部队开始从布纳经陆路进攻莫尔兹比港。只要拿下莫尔兹比港,整个新几内亚以及南太平洋的战争局势就会急转直下。8月,日军穿过雨林,渡过激流,沿着该地区惟一的山路——崎岖不平的科科达小道,自东北而西南穿越整个巴布亚半岛,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欧文斯坦利山岭,像天兵天将似的逼近莫尔兹比港。9月16日,日军前进到离莫尔兹比港不到50公里的伊奥里贝瓦。因盟军拼死抵抗和己方断绝后勤补给以及大量减员,日军不得不在原地进行休整。晚上,日军派出的侦察兵能看到港口上空来回搜索的防空探照灯光。然而,9月18日的一纸电令使麦克阿瑟化险为夷。堀井的上司第17集团军百武晴吉中将为了集中力量打赢瓜事关战争全局的达尔卡纳尔作战,要他撤回布纳固守。之后,看到了莫尔兹比灯光的堀井支队只得再次钻进密林,再次翻越欧文斯坦利山,开始了噩梦般的撤退。
一向胆大心细的栗田健男中将何以在“临门一脚”之时收回踢出的脚,作出“停止进击莱特湾,转而北上”的重大决定?他这一决定,是明智之举,还是一个大晕招?当时的舰队官兵及其海军当局和后来的历史学家,对此其说不一。
但可以肯定的是,栗田的决心不是轻易就定下来的。随着舰队越来越接近莱特湾,栗田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此刻,他望着挂在指挥舱内的海图,内心正经历着一场从未有过的激烈斗争。他似乎觉得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伸进他的脑袋,把他的脑子掏空了,让他思绪始终集中不起来。脑袋里有时出现一片空白,有时出现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和恐惧。
他对美军的情况实在是心中没底。舰队出发前,联合舰队司令部把他舰队的32架侦察机全部调给基地航空部队使用,使他的舰队像瞎子一样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上乱冲乱撞。特别让他心中没底的是,至今没有小泽舰队的消息,他不知道小泽的“诱敌北上”是否成功。
临风一神风(5)
他对自己舰队的损失痛心啊。首先,一出师就不利,遭遇美军潜艇袭击,痛失重型巡洋舰“爱宕”号和“摩耶”号,接着不断遭遇美军空袭,超级战列舰“武藏”号沉没了,其他战列舰已经遍体鳞伤,担负舰队反潜、防空的巡洋舰、驱逐舰还在不断减少,现在舰队的作战能力已经大打折扣。
他不知道他的缺少空中保护的舰队一旦进入神妙莫测的莱特湾是个什么后果,也不知道美国的机动舰队现在到底在哪里……
正在这时,栗田的参谋长小柳富次少将推门走了进来,向他报告了最新截获的美军情报。小柳富次说,美军正在向莱特湾调集强有力的航空兵力,美第3舰队主力群正以日本舰队为目标由北向南实施机动。最后,小柳富次又加上了一条参谋们的判断:登陆作战已经进行几天,美军登陆部队应已登岸,运输船队大概不在海湾内了。听到小柳富次的报告和分析后,栗田的脑袋似乎清醒了许多。他喃喃自语道:那么我们闯进不便机动的狭窄海域去干什么?那不是把脑袋伸进去让美国人随便敲打吗?小柳富次在旁边听到了栗田的话,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消灭敌主力舰队。”原来在启动“捷-1”号作战计划时,小柳富次少将曾经当着栗田的面问过负责向舰队传达作战命令的作战参谋神重德海军上校:“如果美军主力舰队出现,并阻止我们突入莱特湾,那时我们舰队是去攻击敌运输船队,还是去攻击敌主力舰队?是不是应该放弃运输船队,而去攻击敌主力舰队呢?”神重德当时曾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正是这样。”
“当然,正是这样……当然,正是这样……”栗田若有所思地嘟囔道。
12时36分,联合舰队司令部收到栗田的报告:“第1游击部队已停止突入莱特湾行动,现正沿萨马岛东岸北上,欲寻敌机动部队决战,尔后再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
据说,当时旗舰“大和”号的桅杆上升起的战斗信号是:“本舰队决定同位于苏禄安岛灯塔5度113海里处的敌机动部队作战。”得到这个信号的日本各战舰上顿时爆发出“万岁”的欢呼声。显然栗田舰队的大多数官兵也认为,与袭击美军登陆场和陆上部队相比,和美国快速航空母舰决战,才是最佳的选择。
但联合舰队司令部看到栗田的这个报告,却气得直拍大腿。他们搞不懂:栗田舰队历经劫难,付出重大损失,终于抵达莱特湾的大门口,马上就可以大开杀戒,大显身手了,为什么放着到手的便宜不要,却调头北上,让种种努力付之东流?有人把栗田此举视之为“无谋”,有人斥之为“怕死”。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下午的搜索中,栗田非但没有找到他的决战对象,反而3次遭到美国第3舰队舰载机累计150架次的空袭。
发动突袭的舰载机来自快速航空母舰编队第1大队。
该大队刚刚在莱特湾东北400海里处的乌利西锚地加油完毕,受哈尔西之命,特地赶来增援金凯德的第7舰队。莱特湾十万火急,为了早一分钟赶到莱特战场,该大队不待航空母舰驶近交战海域,便命令舰载机携带副油箱和炸弹从较远的地方起飞。这样,每架飞机都没有加挂沉重的鱼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栗田舰队虽受到美军飞机的多次袭击却没有造成太严重的损失。战列舰“金刚”号被炸开一道几公分宽的裂缝,油舱进水,推进轴变形。战列舰“榛名”号一个锅炉被炸毁。巡洋舰“矢矧”号舰身上出现多处弹洞,鱼雷管失火。只有驱逐舰“早霜”号伤势严重,最终沉没。
将近黄昏时分,栗田鉴于手下的驱逐舰所剩下的油料已经不多了,各舰的官兵早已疲惫不堪,遂下令舰队“撤出战斗,返航。”晚上9时30分,栗田舰队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只有“野分”号驱逐舰为了从即将沉没的“筑摩”号重巡洋舰上接下舰员而落在后面。
26日,掉队的“野分”号驱逐舰被日夜兼程南下救援的哈尔西所率的舰队消灭。
临风一神风(6)
栗田舰队逃脱了美国军舰的打击,却摆脱不了美国飞机的空袭。栗田本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发电报给驻菲律宾的日本第5航空队,请求大西泷治郎司令官在26日上午派出飞机,对可能出现在圣贝纳迪诺海峡北面莱加斯皮半岛附近的美国舰艇编队予以攻击,夺取那里的制空权,但发出去的电报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栗田所料,26日上午8时34分,30架美国飞机从云端俯冲而下,扑向一路急驶的栗田舰队。首先倒霉的是轻巡洋舰“能代”号,它被鱼雷击中而无法航行。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也中了两颗炸弹,好在它装甲厚,筋骨壮,航行速度并没有降下来。
两个小时后,执行第二波攻击的30架美国飞机又飞临栗田舰队头顶。日军官兵发现,这次前来的对手更加可怕——它们是当时最大的B…24型“解放者”重轰炸机,携带的是500公斤的大威力炸弹。爆炸声中,“大和”号的锚室首先进水,舰身被炸开一个大洞,接着它的一号炮塔水线部位也被击中一颗炸弹。战舰的庞大身躯在周围十几丈高的水柱冲击下,就像地震中的建筑物似的摇晃起来,涌上甲板的海水冲走了一切没有拴牢的物品,甚至溅到站在舰桥上的栗田身上。
美国飞机的第三波攻击是最致命的。猛烈的轰炸把勉强飘浮在水面上的“能代”号送入海底,令战列舰“长门”号遍体鳞伤,也为“大和”号增加新的弹痕。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大和”号舰艏涌入海水3000吨,过去高昂的船头差点扎入水中,水兵们不得不在战舰后部紧急注水2000吨,使它保持平衡,才又蹒跚前进。
28日夜晚9时30分,疲惫不堪、遍体鳞伤的舰队拖着长长的油迹悄然返回文莱湾。6天前出征时拥有7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的强大阵容,现在只剩下弹痕斑斑的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大和”号因为锚机破损,不能抛锚,只好与7000吨的油轮“雄凤丸”并靠在一起,活像一个两腿抽筋的壮汉,靠着别人扶持才能站立。
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年轻水兵对战争真相和日本的战争能力并不知情。他们穿着散发着浓重硝烟气味的军服,仍在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刚刚发生过的那场战斗。其中一个人唉声叹气地说:“过去我们的战列舰多牛!舰对舰,面对面,我们怕过谁?可是,美国人却一次又一次地用飞机对付我们,让我们有劲使不出来。想起来真让人感到窝囊啊!”另一个人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国内正在加紧制造新型航空母舰,‘云龙’号和‘天城’号已经在装备索具,‘葛城’号也很快要竣工了。只要这三艘航空母舰投入作战,日本海军还可以东山再起,我们也可以用飞机打美国的军舰呀!”站住舰桥上的栗田听到这些议论,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作为一名长期在海上拼杀的军人,作为一名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他很清楚日本海军的现状,他深知遭受如此惨重损失的舰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无力重返战场的,而那些仍趴在船台上的新建航空母舰要达到出航作战的要求则是很久以后的事。毫无疑问,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主力将不得不告别海上战场!
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乃至日本投降后的几年间,栗田健男一直对这场令自己声名扫地的海战保持沉默,总是摆出一副“败将不言兵”的架势,对待任何人的提问和指责,总是一声不哼。当他终于打破沉默,开口谈论莱特湾海战时,则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名在棒球比赛中失败的投手”,承认自己多次改变作战目标,让寻歼美国航空母舰舰队的偏见占据了支配地位。至于发布那道在莱特湾大门口掉头返航的命令,则说当时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
访问者问道:“那么,现在你如何看待当时那个所谓的‘最好的办法’?”
栗田回答说:“现在细想起来,那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就算是一个错误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临风一神风(7)
10月25日凌晨,当栗田舰队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西村和志摩舰队冲入苏里高海峡的时候,负有保卫莱特湾登陆美军责任的哈尔西正率领着第3舰队杀气腾腾地向北疾驰,扑向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1机动部队。
小泽所率领的航空母舰舰队,曾经在偷袭珍珠港的作战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是日本海上作战的主要机动力量。但是经过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等几次大规模交锋,日本的航空母舰和舰载机都受到极大损失。即使这样,在1944年夏天,小泽所率领的日本海军第1机动部队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它包括栗田率领的第2舰队,拥有“大和”号和“武藏”号超级战列舰;志摩率领的第5舰队,拥有“那智”号、“足柄”号等重巡洋舰,还有小泽率领的第3舰队,包括3艘大型航空母舰和5艘改造的航空母舰。
可是随后不久,这支尚有一定实力的机动舰队便因“捷”号作战计划被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拆得七零八落。栗田舰队从机动舰队分出来,单独南下林加锚地进行“百日训练”,准备担任主力,闯进莱特湾。志摩舰队被编入东北方面舰队。更令他难过的是,“屋漏偏逢连阴雨”,10月12日至16日哈尔西的第3舰队在台湾岛附近海域与日军爆发了一场海空大战,日军飞行员误报和夸大战果,声称取得了重大胜利。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头脑发胀,又把归小泽指挥的第3航空战队和第4航空战队拥有的300多架飞机也匆匆调往台湾方向,企图一举歼灭“正在溃败中”的美国舰队。虚假的“辉煌战果”很快露出真相,两支紧急增援的航空战队在接下来的激战中损失巨大,再也没有回到小泽的麾下来。保护航空母舰的水面舰只没有了,发挥航空母舰战斗力的舰载机也没有了,到莱特湾海战爆发前,他几乎成了“光杆司令”。整个机动舰队的战斗力和防护力令小泽忧愁。现在他的手里只剩下“瑞鹤”号、“瑞凤”号、“千代田”号和“千岁”号4艘正规航空母舰和由“伊势”号和“日向”号两艘战列舰改造的航空母舰。全部作战飞机只有108架飞机。编制上归小泽指挥的还有“天城”号和“云龙”号两艘航空母舰,但都在建造之中,远水难解近渴。配备给这两艘战舰的130架飞机也不能参战。除此之外,小泽就只有几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可充门面了。
缺少作战飞机还不是令小泽头痛的惟一问题。在中途岛海战后,那些曾经在珍珠港事件和马来亚海战中有上乘表现的优秀飞行员大都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技战经验的毛头小伙子。他们缺少严格而系统的教育训练,战术和技术自然不过硬,能够在恶劣的天气里,在急驶的航空母舰甲板上自由起降并对敌舰实施鱼雷攻击的人寥寥无几。小泽现在不缺用来打击敌舰队的大威力高爆鱼雷和250公斤炸弹,缺少的就是把它们带上天并丢到美国战舰上的飞机和飞行员。
按照原“捷-1”号作战计划,小泽舰队应当从北方海域径直南下,策应栗田舰队突入莱特湾的行动,并实施突击。不过,小泽觉得让实力大减的航空母舰舰队突入莱特湾太不实际,于是向丰田建议扮演“诱饵”的角色,把敌人的主力舰队诱向北方海域,从而减轻栗田舰队进击莱特湾时的压力和损失。这一建议得到丰田的批准。
为了引起美军的注意,小泽舰队先于栗田的第1游击部队行动,于20日17时大摇大摆地从日本丰厚水道出击,开始南下,并在航行中多次发出假电报。
但小泽却没有把这个无异于自杀的行动计划告诉全体官兵,以致在20日下午5时30分当旗舰“瑞鹤”号航空母舰的桅杆上高高升起“出击”的信号旗的时候,舰队官兵们还以为要把美国舰队引向菲律宾北方海域并要加以痛击哩。
在驶往菲律宾途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让小泽心灰意冷。他派出去执行空中搜索任务的飞机竟然有3架没有返回,估计是掉进大海了。飞行员的素质太低啊,在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敌情的海面上飞行尚且如此,一旦打起仗来怎么办?
临风一神风(8)
24日晨,小泽又派出十余架飞机进行115~220度的扇面搜索。
上午9时,接到报告说“发现一支航空母舰特混编队”,可美舰队上空大团大团的云雨很快使没经验的飞行员丢掉了目标。小泽手下的舰载机没能升空作战。
12时左右,小泽根据陆基侦察机报告的目标方位,下令58架舰载机起飞,这是他能拼凑起来的全部攻击力量。为了给那些技术生疏的飞行员找一条生路,免得他们在返航降落时被摆动幅度很大的航空母舰甩进大海,小泽在临行前告诉他们,如果天气不佳,不用驾机归舰,可以飞向菲律宾的尼科尔斯机场或其他航空基地,但在着陆后必须与本舰队取得联系。
小泽望了望渐渐远去的飞机,望了望变得空空荡荡的甲板,心中暗暗地向东京皇宫方向祈祷:“天皇万岁!请保佑我此次诱敌作战一举成功。”
然而小泽引诱哈尔西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丢出去的诱饵这一次打了水漂。那些从“瑞凤”号、“千代田”号和“千岁”号上起飞的舰载机虽曾与美国飞机展开过激战,但是曾与日机交手的美国第3快速航空母舰大队并没有觉查到小泽舰队就在附近。他的诱饵——58架舰载机,其中有20余架飞机被击落,有30架陆续飞往菲律宾的克拉克机场,另外有3架飞机始终没发现目标,最后不得不返回母舰。“偷鸡不成反失米”,小泽舰队失去了它最后的攻击作战手段——舰载机。
下午,小泽使出浑身解数,“勾引”哈尔西上当。一会儿派“日向”号和“伊势”号航空母舰(由战列舰改装而成)率“初月”等驱逐舰南下,一会儿故意让军舰排放浓烟,一会儿用各种频率进行无线电通信。直到17时,一架美国飞机“光临”小泽舰队上空,日军用五颜六色的高射炮火表示“热烈欢迎”,最后看着渐渐远去的美国飞机,小泽这才松了一口气,认为哈尔西总算应该知道他的存在了。
此后,准备挨打的小泽开始准备自己期盼的一场恶战。当天晚上他下令燃料不足的驱逐舰“桐”号和“杉”号驶往台湾的高雄港,只留下3艘轻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担任护卫。25日早6时10分,他除了留下用来保护航空母舰的战斗机外,又将仅有的6架轰炸机、4架鱼雷机派往菲律宾的图格加劳机场。他认为用这么一点点进攻力量对抗强大的美国特混舰队无异于杯水车薪,还不如给日本多留下几架飞机。当看到那10架飞机颤颤巍巍地抖动着翅膀,在空中发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